忧郁症 抑郁症的区别和郁郁症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忧虑症,抑郁症的表现?三者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忧虑症,抑郁症的表现?三者有什么区别?
抑郁性神经症,旧称为神经症性抑郁,是指持续性心境低落情绪抑郁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及睡眠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属中医“郁症”范畴,对其各种症状描述散见于古代医籍中《灵枢.口问》载有“太息”,《灵枢.本神》载有“愁忧”等症状。《杂病源流犀烛》则云:“思者,脾与心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有因思虑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本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1、发病率&据国外统计: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4.5,约占精神科门诊的5-10%。1982年国内对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3.11,占神经症患者的14.0%,而且农村患病率(千分之4.12)高于城市(千分之2.09)本病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成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患者心理素质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有关。&(1)心理社会因素&多数病人起病由心理社会应激所促发;但这类应激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均曾经经历过,因此难以作为病因,充其量只能作为诱因。&(2)心理素质&1、遗传因素&根据调查,病人家庭中,患情感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酒精中毒及自杀等病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反映了本病在遗传上的异质性。同时遗传决定了易感素质,即患本病的人格素质.&2、人格特征&部分患者病前有明显的人格异常,如依赖型、表演型或边缘型人格特征等。其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估价低、缺乏自信,有较严重的自卑感。遇到挫折易悲观失望等。亦可表现为胆小怕事,依赖性和被动性明显,软弱而敏感等,有的患者抑郁情绪与人格缺陷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而被称之为性格抑郁症。&3、临床表现&抑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症状,即抑郁症状和神经症性症状。&(1)抑郁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精神压抑、郁闷或沮丧、整日愁眉苦脸、易于哭泣,即使遇到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情,他们照样高兴不起来。他们可以觉察这些是不正常的,并愿意与人讨论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多将之属于他人或环境。病人以持久、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的临床相。可伴有自卑、自责但达不到严重的 内疚或自罪程度,病人感到精力疲惫,脑力迟钝、进行性活动吃力,但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郁。病人自感前途暗淡,痛苦万分,无力自拔,悲观失望,甚至企图自杀,但鲜有多次自杀者&(2)神经症状性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失眠、食欲下降,性欲减退以及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有些病人躯体症状主诉比较突出,约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疑病观念,30%患者了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20%的患者表现为心烦易怒,易受激惹。&4、诊断与分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相,伴有以下症状至少三项。&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意接受鼓励和帮助。&5、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和支持。&6、有想死念头,但又顾虑重重。&7、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3)无下列症状中的任何一项&1、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2、早醒和症状的晨重夕轻。&3、严重的内疚和自罪。&4、持续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并非躯体疾病所致)。&5、不止一次自杀未遂。&6、生活不能自理。&7、幻觉和妄想。&8、自知力缺损。&(5)鉴别诊断&(1)内源性抑郁症:&存在下列症状之一者,应考虑内源性抑郁症的可能:&1、即往有躁狂或抑郁发病史。&2、家族中有躁狂或抑郁病史。&3、本次病程过程中躁狂表现。&4、有精神运动性迟滞。&5、早醒或症状有晨轻晚重的变化。&6、内脏功能低下,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而无躯体疾病的存在。&7、自罪观念,任何幻想或妄想&8、严重的自杀企图或多次自杀未遂。&9、生活不能自理,自知力严重缺乏。&(2)反应抑郁症:&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反应性抑郁症的可能:&1、急性起病,病程不到半年。&2、有明显环境因素诱发,且症状与环境因素有关。&3、精神创伤常萦绕于脑际,难以摆脱。&(3)药物所致的抑郁状态:&患者可能找到使用药物病史。&(4)器质性疾病或躯体伴发的抑郁状态:&可找到器质性病变。&(5)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伴发的抑郁状态:&除抑郁症状外,患者无神经症和精神病其他症状。&焦虑症概述&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它表示一种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怖不安心情,它并非由实际的威胁和危险引起,或其紧张情绪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符。临床上将其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二个类型。&焦虑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与“惊悸怔忡”“百合病”等相类似。如《内经》有“恐人将铺之”和“心思虑”的描述,《金匮要略》则有“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时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的记载。本病多因情志失调,久病或素体虚弱,导致心脾肺胆亏损,痰热淤血内阻而为病。其中以肝气郁结,气血亏虚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发病率&本症并不少见,据国外报道其患病率为千分之2-4.7,占全部精神病患者的千分之6-27.我国1982年12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调发现在15-59岁的人群中,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1.48,占全部神经症患者的6.7%,居第四位。本症多发于青壮年(16-40岁),女性多于男性,城乡患病率相仿。&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人心理素质有关。同时,在外界精神刺激下,机体内分泌代谢萎乱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1)遗传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2)生化及内分泌因素:&本症患者血中乳酸盐含量增高,而血中乳酸盐含量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患者肾上腺素能系统、多巴胺、5-HT及R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广泛性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在对有关受体研究中也发现,惊恐发作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均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与焦虑的作用。&3、临床表现&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本病的两个类型起病形式截然不同,广泛性焦虑为缓慢起病,病程常迁延数年之久;惊恐发作起病突然,呈间歇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保持正常。下面把他们的临床表现分别介绍如下:&(1)广泛性焦虑&焦虑和烦恼&以经常的持续的无确定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烦恼为特征患者经常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担忧。如担心子女出车祸自身或亲友发生以外等,称之为担心期待。这是广泛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如果患者不能明确认识到他所担心的内容和对象,只是处于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强烈焦虑体验,成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总之,本症患者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致使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严重干扰其工作和学习,它的症状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不安:系指病人焦虑时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甚至搓手顿足或感叹不已。可伴有眼、面肌、手指颤抖及肌肉紧张、疼痛等。&2、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悸、气促、头晕或头痛、多汗、面色发红或苍白、口干、胃不适恶心、腹泻、尿频等症。&3、过分警惕:表现为惶惶不安、易受惊吓、对外界轻度刺激出现惊跳反应,入睡困难、易惊醒、易激惹。&惊恐发作&又称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伴惊恐或失去自控感及严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等为基本特征&1、惊恐发作:&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不明原因的突然出现惊恐感,好象自己马上就要死亡或丧失理智。同时伴有严重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疼、气促、呼吸困难、喉头阻塞、好似心脏要跳出,并有即将频死感为此病人常常十分紧张、发出惊叫、呼救、向室外奔跑。有时可能出现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步态不稳及运动不安等症。这种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鲜有超过1小时者,多自行缓解。发作后自觉一切如常,但不久又可突然再次发作。&2、预期性焦虑:&由于病人发作时觉得极端痛苦,故患者发作间期反复担心再次发作而忧心忡忡,亦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症状。&3、求助与回避行为:&由于惊恐发作时的惊恐感,患者在发作间期,有半数以上的人因害怕发作时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独自外出,不愿到热闹场所。&(4)诊断与分型&焦虑性神经症临床上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他们的诊断标准如下:&1、惊恐障碍诊断标准:&惊恐障碍以惊恐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类型。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惊恐障碍应与某些躯体性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一个月内至少有三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次发作的焦虑而持续一个月。&3、惊恐发作符合以下四项:&(1)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2)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外,无其他任何症状。&(3)发作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还往往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频死恐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4)发作来得突然,10分钟内达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时意识清醒,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4、排除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广泛焦虑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持续的焦虑症状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相。焦虑症状的表现符合下列两项。&(1)经常或持续无明确对象的和固定内容的恐惧和提心吊胆。&(2)伴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3、排除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鉴别诊断&1、广泛性焦虑症常同时合并其他焦虑性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如合并有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此时两个诊断可以并列。&2、焦虑症状可见多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类神经症等,但焦虑症状并非上述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资鉴别。&3、有些躯体性疾病如甲亢、使用兴奋药物过量及苯二氮类的用药反应等,亦可出现焦虑症状,应注意鉴别。&*中医药治疗要点&1、辨证论治&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亏损,或为痰热淤血扰心。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肺、肾、胆等脏腑。因本病以虚症为主,实证较少,故治疗一般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虚证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并可酌加宁心安神之品;实证则以清热化痰,宁心镇惊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五型论治。&1、心虚胆怯&主证:心虚胆怯,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苔薄白或正常,脉动数或虚弦。&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心胆气虚,复遇惊恐,或遇险临危所致。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故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胆虚决断失职,故胆怯多疑善虑。脉动数或虚弦为心胆虚怯,气血逆乱之象。以心悸胆怯,善惊易恐,情绪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为辨证要点。&2、心脾血虚&主证:心悸头晕,善恐多惧,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劳倦过度,暗耗气血所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虚而不荣面部故面色无华,心血虚,不能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多梦,善恐多惧,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见头晕;脾气虚则身倦乏力,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心血脾气亏损之象,以心悸头晕,善恐多惧,面色无华,身倦乏力为辨证要点。&3、阴虚内热&主证: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口苦尿赤,多疑。&辨证分析:本证因热病之后,阴血未复,余热未尽,消烁津液。或因平素思虑伤心,情志不遂,郁结化火,耗伤津液,而使心血、肺阴两伤,阴虚内热所致。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肺阴血亏损,病气游走百脉,百脉不合,故见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等精神恍惚之症。心阴血虚,神失所养,则多疑惊悸,少寐多梦。口苦尿赤,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以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得行,口苦尿赤,多疑惊悸为辨证要点。&4、痰热扰心&主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性急多言,头昏头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痰盛,痰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上扰心神被扰,故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肝火夹痰,上扰神明,则性急多言,头昏头痛;火盛津伤则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痰热内盛之象,以心烦意乱,易惊性急,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5、痰血内阻&主证: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夜不能睡,多疑烦躁,胸闷不舒,时有头痛,心痛如刺。舌质暗,或有淤斑,或舌面有淤点,唇紫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辨证分析:本证因七情过激,气机受阻,进而导致血行不畅,痰血内停所致,心血淤阻,神明无主,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夜不能睡,多疑烦躁。心血痹阻,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时有心痛如刺。痰血迷蒙轻窍,故头痛。舌质红,边有淤斑,舌面有淤点,唇紫暗,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多疑烦躁,舌质红,边有淤斑为辨证要点。参考资料:国际精神网&&|&抑郁症概述&抑郁性神经症,旧称为神经症性抑郁,是指持续性心境低落情绪抑郁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及睡眠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属中医“郁症”范畴,对其各种症状描述散见于古代医籍中《灵枢.口问》载有“太息”,《灵枢.本神》载有“愁忧”等症状。《杂病源流犀烛》则云:“思者,脾与心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有因思虑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本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1、发病率&据国外统计: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4.5,约占精神科门诊的5-10%。1982年国内对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3.11,占神经症患者的14.0%,而且农村患病率(千分之4.12)高于城市(千分之2.09)本病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成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患者心理素质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有关。&(1)心理社会因素&多数病人起病由心理社会应激所促发;但这类应激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均曾经经历过,因此难以作为病因,充其量只能作为诱因。&(2)心理素质&1、遗传因素&根据调查,病人家庭中,患情感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酒精中毒及自杀等病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反映了本病在遗传上的异质性。同时遗传决定了易感素质,即患本病的人格素质.&2、人格特征&部分患者病前有明显的人格异常,如依赖型、表演型或边缘型人格特征等。其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估价低、缺乏自信,有较严重的自卑感。遇到挫折易悲观失望等。亦可表现为胆小怕事,依赖性和被动性明显,软弱而敏感等,有的患者抑郁情绪与人格缺陷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而被称之为性格抑郁症。&3、临床表现&抑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症状,即抑郁症状和神经症性症状。&(1)抑郁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精神压抑、郁闷或沮丧、整日愁眉苦脸、易于哭泣,即使遇到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情,他们照样高兴不起来。他们可以觉察这些是不正常的,并愿意与人讨论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多将之属于他人或环境。病人以持久、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的临床相。可伴有自卑、自责但达不到严重的 内疚或自罪程度,病人感到精力疲惫,脑力迟钝、进行性活动吃力,但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郁。病人自感前途暗淡,痛苦万分,无力自拔,悲观失望,甚至企图自杀,但鲜有多次自杀者&(2)神经症状性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失眠、食欲下降,性欲减退以及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有些病人躯体症状主诉比较突出,约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疑病观念,30%患者了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20%的患者表现为心烦易怒,易受激惹。&4、诊断与分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相,伴有以下症状至少三项。&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意接受鼓励和帮助。&5、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和支持。&6、有想死念头,但又顾虑重重。&7、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3)无下列症状中的任何一项&1、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2、早醒和症状的晨重夕轻。&3、严重的内疚和自罪。&4、持续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并非躯体疾病所致)。&5、不止一次自杀未遂。&6、生活不能自理。&7、幻觉和妄想。&8、自知力缺损。&(5)鉴别诊断&(1)内源性抑郁症:&存在下列症状之一者,应考虑内源性抑郁症的可能:&1、即往有躁狂或抑郁发病史。&2、家族中有躁狂或抑郁病史。&3、本次病程过程中躁狂表现。&4、有精神运动性迟滞。&5、早醒或症状有晨轻晚重的变化。&6、内脏功能低下,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而无躯体疾病的存在。&7、自罪观念,任何幻想或妄想&8、严重的自杀企图或多次自杀未遂。&9、生活不能自理,自知力严重缺乏。&(2)反应抑郁症:&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反应性抑郁症的可能:&1、急性起病,病程不到半年。&2、有明显环境因素诱发,且症状与环境因素有关。&3、精神创伤常萦绕于脑际,难以摆脱。&(3)药物所致的抑郁状态:&患者可能找到使用药物病史。&(4)器质性疾病或躯体伴发的抑郁状态:&可找到器质性病变。&(5)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伴发的抑郁状态:&除抑郁症状外,患者无神经症和精神病其他症状。&焦虑症概述&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它表示一种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怖不安心情,它并非由实际的威胁和危险引起,或其紧张情绪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符。临床上将其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二个类型。&焦虑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与“惊悸怔忡”“百合病”等相类似。如《内经》有“恐人将铺之”和“心思虑”的描述,《金匮要略》则有“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时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的记载。本病多因情志失调,久病或素体虚弱,导致心脾肺胆亏损,痰热淤血内阻而为病。其中以肝气郁结,气血亏虚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发病率&本症并不少见,据国外报道其患病率为千分之2-4.7,占全部精神病患者的千分之6-27.我国1982年12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调发现在15-59岁的人群中,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1.48,占全部神经症患者的6.7%,居第四位。本症多发于青壮年(16-40岁),女性多于男性,城乡患病率相仿。&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人心理素质有关。同时,在外界精神刺激下,机体内分泌代谢萎乱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1)遗传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2)生化及内分泌因素:&本症患者血中乳酸盐含量增高,而血中乳酸盐含量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患者肾上腺素能系统、多巴胺、5-HT及R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广泛性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在对有关受体研究中也发现,惊恐发作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均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与焦虑的作用。&3、临床表现&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本病的两个类型起病形式截然不同,广泛性焦虑为缓慢起病,病程常迁延数年之久;惊恐发作起病突然,呈间歇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保持正常。下面把他们的临床表现分别介绍如下:&(1)广泛性焦虑&焦虑和烦恼&以经常的持续的无确定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烦恼为特征患者经常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担忧。如担心子女出车祸自身或亲友发生以外等,称之为担心期待。这是广泛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如果患者不能明确认识到他所担心的内容和对象,只是处于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强烈焦虑体验,成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总之,本症患者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致使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严重干扰其工作和学习,它的症状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不安:系指病人焦虑时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甚至搓手顿足或感叹不已。可伴有眼、面肌、手指颤抖及肌肉紧张、疼痛等。&2、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悸、气促、头晕或头痛、多汗、面色发红或苍白、口干、胃不适恶心、腹泻、尿频等症。&3、过分警惕:表现为惶惶不安、易受惊吓、对外界轻度刺激出现惊跳反应,入睡困难、易惊醒、易激惹。&惊恐发作&又称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伴惊恐或失去自控感及严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等为基本特征&1、惊恐发作:&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不明原因的突然出现惊恐感,好象自己马上就要死亡或丧失理智。同时伴有严重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疼、气促、呼吸困难、喉头阻塞、好似心脏要跳出,并有即将频死感为此病人常常十分紧张、发出惊叫、呼救、向室外奔跑。有时可能出现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步态不稳及运动不安等症。这种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鲜有超过1小时者,多自行缓解。发作后自觉一切如常,但不久又可突然再次发作。&2、预期性焦虑:&由于病人发作时觉得极端痛苦,故患者发作间期反复担心再次发作而忧心忡忡,亦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症状。&3、求助与回避行为:&由于惊恐发作时的惊恐感,患者在发作间期,有半数以上的人因害怕发作时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独自外出,不愿到热闹场所。&(4)诊断与分型&焦虑性神经症临床上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他们的诊断标准如下:&1、惊恐障碍诊断标准:&惊恐障碍以惊恐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类型。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惊恐障碍应与某些躯体性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一个月内至少有三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次发作的焦虑而持续一个月。&3、惊恐发作符合以下四项:&(1)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2)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外,无其他任何症状。&(3)发作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还往往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频死恐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4)发作来得突然,10分钟内达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时意识清醒,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4、排除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广泛焦虑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持续的焦虑症状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相。焦虑症状的表现符合下列两项。&(1)经常或持续无明确对象的和固定内容的恐惧和提心吊胆。&(2)伴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3、排除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鉴别诊断&1、广泛性焦虑症常同时合并其他焦虑性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如合并有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此时两个诊断可以并列。&2、焦虑症状可见多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类神经症等,但焦虑症状并非上述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资鉴别。&3、有些躯体性疾病如甲亢、使用兴奋药物过量及苯二氮类的用药反应等,亦可出现焦虑症状,应注意鉴别。&*中医药治疗要点&1、辨证论治&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亏损,或为痰热淤血扰心。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肺、肾、胆等脏腑。因本病以虚症为主,实证较少,故治疗一般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虚证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并可酌加宁心安神之品;实证则以清热化痰,宁心镇惊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五型论治。&1、心虚胆怯&主证:心虚胆怯,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苔薄白或正常,脉动数或虚弦。&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心胆气虚,复遇惊恐,或遇险临危所致。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故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胆虚决断失职,故胆怯多疑善虑。脉动数或虚弦为心胆虚怯,气血逆乱之象。以心悸胆怯,善惊易恐,情绪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为辨证要点。&2、心脾血虚&主证:心悸头晕,善恐多惧,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劳倦过度,暗耗气血所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虚而不荣面部故面色无华,心血虚,不能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多梦,善恐多惧,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见头晕;脾气虚则身倦乏力,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心血脾气亏损之象,以心悸头晕,善恐多惧,面色无华,身倦乏力为辨证要点。&3、阴虚内热&主证: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口苦尿赤,多疑。&辨证分析:本证因热病之后,阴血未复,余热未尽,消烁津液。或因平素思虑伤心,情志不遂,郁结化火,耗伤津液,而使心血、肺阴两伤,阴虚内热所致。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肺阴血亏损,病气游走百脉,百脉不合,故见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等精神恍惚之症。心阴血虚,神失所养,则多疑惊悸,少寐多梦。口苦尿赤,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以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得行,口苦尿赤,多疑惊悸为辨证要点。&4、痰热扰心&主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性急多言,头昏头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痰盛,痰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上扰心神被扰,故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肝火夹痰,上扰神明,则性急多言,头昏头痛;火盛津伤则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痰热内盛之象,以心烦意乱,易惊性急,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5、痰血内阻&主证: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夜不能睡,多疑烦躁,胸闷不舒,时有头痛,心痛如刺。舌质暗,或有淤斑,或舌面有淤点,唇紫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辨证分析:本证因七情过激,气机受阻,进而导致血行不畅,痰血内停所致,心血淤阻,神明无主,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夜不能睡,多疑烦躁。心血痹阻,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时有心痛如刺。痰血迷蒙轻窍,故头痛。舌质红,边有淤斑,舌面有淤点,唇紫暗,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多疑烦躁,舌质红,边有淤斑为辨证要点。参考资料:国际精神网&&|&抑郁症概述&抑郁性神经症,旧称为神经症性抑郁,是指持续性心境低落情绪抑郁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及睡眠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属中医“郁症”范畴,对其各种症状描述散见于古代医籍中《灵枢.口问》载有“太息”,《灵枢.本神》载有“愁忧”等症状。《杂病源流犀烛》则云:“思者,脾与心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有因思虑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本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1、发病率&据国外统计: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4.5,约占精神科门诊的5-10%。1982年国内对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3.11,占神经症患者的14.0%,而且农村患病率(千分之4.12)高于城市(千分之2.09)本病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成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患者心理素质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有关。&(1)心理社会因素&多数病人起病由心理社会应激所促发;但这类应激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均曾经经历过,因此难以作为病因,充其量只能作为诱因。&(2)心理素质&1、遗传因素&根据调查,病人家庭中,患情感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酒精中毒及自杀等病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反映了本病在遗传上的异质性。同时遗传决定了易感素质,即患本病的人格素质.&2、人格特征&部分患者病前有明显的人格异常,如依赖型、表演型或边缘型人格特征等。其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估价低、缺乏自信,有较严重的自卑感。遇到挫折易悲观失望等。亦可表现为胆小怕事,依赖性和被动性明显,软弱而敏感等,有的患者抑郁情绪与人格缺陷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而被称之为性格抑郁症。&3、临床表现&抑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症状,即抑郁症状和神经症性症状。&(1)抑郁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精神压抑、郁闷或沮丧、整日愁眉苦脸、易于哭泣,即使遇到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情,他们照样高兴不起来。他们可以觉察这些是不正常的,并愿意与人讨论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多将之属于他人或环境。病人以持久、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的临床相。可伴有自卑、自责但达不到严重的 内疚或自罪程度,病人感到精力疲惫,脑力迟钝、进行性活动吃力,但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郁。病人自感前途暗淡,痛苦万分,无力自拔,悲观失望,甚至企图自杀,但鲜有多次自杀者&(2)神经症状性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失眠、食欲下降,性欲减退以及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有些病人躯体症状主诉比较突出,约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疑病观念,30%患者了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20%的患者表现为心烦易怒,易受激惹。&4、诊断与分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相,伴有以下症状至少三项。&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意接受鼓励和帮助。&5、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和支持。&6、有想死念头,但又顾虑重重。&7、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3)无下列症状中的任何一项&1、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2、早醒和症状的晨重夕轻。&3、严重的内疚和自罪。&4、持续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并非躯体疾病所致)。&5、不止一次自杀未遂。&6、生活不能自理。&7、幻觉和妄想。&8、自知力缺损。&(5)鉴别诊断&(1)内源性抑郁症:&存在下列症状之一者,应考虑内源性抑郁症的可能:&1、即往有躁狂或抑郁发病史。&2、家族中有躁狂或抑郁病史。&3、本次病程过程中躁狂表现。&4、有精神运动性迟滞。&5、早醒或症状有晨轻晚重的变化。&6、内脏功能低下,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而无躯体疾病的存在。&7、自罪观念,任何幻想或妄想&8、严重的自杀企图或多次自杀未遂。&9、生活不能自理,自知力严重缺乏。&(2)反应抑郁症:&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反应性抑郁症的可能:&1、急性起病,病程不到半年。&2、有明显环境因素诱发,且症状与环境因素有关。&3、精神创伤常萦绕于脑际,难以摆脱。&(3)药物所致的抑郁状态:&患者可能找到使用药物病史。&(4)器质性疾病或躯体伴发的抑郁状态:&可找到器质性病变。&(5)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伴发的抑郁状态:&除抑郁症状外,患者无神经症和精神病其他症状。&焦虑症概述&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它表示一种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怖不安心情,它并非由实际的威胁和危险引起,或其紧张情绪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符。临床上将其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二个类型。&焦虑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与“惊悸怔忡”“百合病”等相类似。如《内经》有“恐人将铺之”和“心思虑”的描述,《金匮要略》则有“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时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的记载。本病多因情志失调,久病或素体虚弱,导致心脾肺胆亏损,痰热淤血内阻而为病。其中以肝气郁结,气血亏虚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发病率&本症并不少见,据国外报道其患病率为千分之2-4.7,占全部精神病患者的千分之6-27.我国1982年12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调发现在15-59岁的人群中,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1.48,占全部神经症患者的6.7%,居第四位。本症多发于青壮年(16-40岁),女性多于男性,城乡患病率相仿。&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人心理素质有关。同时,在外界精神刺激下,机体内分泌代谢萎乱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1)遗传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2)生化及内分泌因素:&本症患者血中乳酸盐含量增高,而血中乳酸盐含量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患者肾上腺素能系统、多巴胺、5-HT及R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广泛性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在对有关受体研究中也发现,惊恐发作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均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与焦虑的作用。&3、临床表现&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本病的两个类型起病形式截然不同,广泛性焦虑为缓慢起病,病程常迁延数年之久;惊恐发作起病突然,呈间歇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保持正常。下面把他们的临床表现分别介绍如下:&(1)广泛性焦虑&焦虑和烦恼&以经常的持续的无确定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烦恼为特征患者经常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担忧。如担心子女出车祸自身或亲友发生以外等,称之为担心期待。这是广泛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如果患者不能明确认识到他所担心的内容和对象,只是处于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强烈焦虑体验,成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总之,本症患者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致使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严重干扰其工作和学习,它的症状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不安:系指病人焦虑时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甚至搓手顿足或感叹不已。可伴有眼、面肌、手指颤抖及肌肉紧张、疼痛等。&2、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悸、气促、头晕或头痛、多汗、面色发红或苍白、口干、胃不适恶心、腹泻、尿频等症。&3、过分警惕:表现为惶惶不安、易受惊吓、对外界轻度刺激出现惊跳反应,入睡困难、易惊醒、易激惹。&惊恐发作&又称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伴惊恐或失去自控感及严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等为基本特征&1、惊恐发作:&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不明原因的突然出现惊恐感,好象自己马上就要死亡或丧失理智。同时伴有严重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疼、气促、呼吸困难、喉头阻塞、好似心脏要跳出,并有即将频死感为此病人常常十分紧张、发出惊叫、呼救、向室外奔跑。有时可能出现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步态不稳及运动不安等症。这种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鲜有超过1小时者,多自行缓解。发作后自觉一切如常,但不久又可突然再次发作。&2、预期性焦虑:&由于病人发作时觉得极端痛苦,故患者发作间期反复担心再次发作而忧心忡忡,亦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症状。&3、求助与回避行为:&由于惊恐发作时的惊恐感,患者在发作间期,有半数以上的人因害怕发作时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独自外出,不愿到热闹场所。&(4)诊断与分型&焦虑性神经症临床上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他们的诊断标准如下:&1、惊恐障碍诊断标准:&惊恐障碍以惊恐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类型。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惊恐障碍应与某些躯体性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一个月内至少有三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次发作的焦虑而持续一个月。&3、惊恐发作符合以下四项:&(1)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2)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外,无其他任何症状。&(3)发作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还往往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频死恐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4)发作来得突然,10分钟内达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时意识清醒,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4、排除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广泛焦虑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持续的焦虑症状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相。焦虑症状的表现符合下列两项。&(1)经常或持续无明确对象的和固定内容的恐惧和提心吊胆。&(2)伴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3、排除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鉴别诊断&1、广泛性焦虑症常同时合并其他焦虑性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如合并有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此时两个诊断可以并列。&2、焦虑症状可见多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类神经症等,但焦虑症状并非上述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资鉴别。&3、有些躯体性疾病如甲亢、使用兴奋药物过量及苯二氮类的用药反应等,亦可出现焦虑症状,应注意鉴别。&*中医药治疗要点&1、辨证论治&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亏损,或为痰热淤血扰心。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肺、肾、胆等脏腑。因本病以虚症为主,实证较少,故治疗一般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虚证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并可酌加宁心安神之品;实证则以清热化痰,宁心镇惊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五型论治。&1、心虚胆怯&主证:心虚胆怯,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苔薄白或正常,脉动数或虚弦。&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心胆气虚,复遇惊恐,或遇险临危所致。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故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胆虚决断失职,故胆怯多疑善虑。脉动数或虚弦为心胆虚怯,气血逆乱之象。以心悸胆怯,善惊易恐,情绪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为辨证要点。&2、心脾血虚&主证:心悸头晕,善恐多惧,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劳倦过度,暗耗气血所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虚而不荣面部故面色无华,心血虚,不能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多梦,善恐多惧,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见头晕;脾气虚则身倦乏力,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心血脾气亏损之象,以心悸头晕,善恐多惧,面色无华,身倦乏力为辨证要点。&3、阴虚内热&主证: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口苦尿赤,多疑。&辨证分析:本证因热病之后,阴血未复,余热未尽,消烁津液。或因平素思虑伤心,情志不遂,郁结化火,耗伤津液,而使心血、肺阴两伤,阴虚内热所致。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肺阴血亏损,病气游走百脉,百脉不合,故见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等精神恍惚之症。心阴血虚,神失所养,则多疑惊悸,少寐多梦。口苦尿赤,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以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得行,口苦尿赤,多疑惊悸为辨证要点。&4、痰热扰心&主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性急多言,头昏头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痰盛,痰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上扰心神被扰,故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肝火夹痰,上扰神明,则性急多言,头昏头痛;火盛津伤则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痰热内盛之象,以心烦意乱,易惊性急,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5、痰血内阻&主证: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夜不能睡,多疑烦躁,胸闷不舒,时有头痛,心痛如刺。舌质暗,或有淤斑,或舌面有淤点,唇紫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辨证分析:本证因七情过激,气机受阻,进而导致血行不畅,痰血内停所致,心血淤阻,神明无主,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夜不能睡,多疑烦躁。心血痹阻,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时有心痛如刺。痰血迷蒙轻窍,故头痛。舌质红,边有淤斑,舌面有淤点,唇紫暗,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多疑烦躁,舌质红,边有淤斑为辨证要点。参考资料:国际精神网&&|&抑郁症概述&抑郁性神经症,旧称为神经症性抑郁,是指持续性心境低落情绪抑郁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及睡眠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属中医“郁症”范畴,对其各种症状描述散见于古代医籍中《灵枢.口问》载有“太息”,《灵枢.本神》载有“愁忧”等症状。《杂病源流犀烛》则云:“思者,脾与心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有因思虑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本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1、发病率&据国外统计: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4.5,约占精神科门诊的5-10%。1982年国内对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3.11,占神经症患者的14.0%,而且农村患病率(千分之4.12)高于城市(千分之2.09)本病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成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患者心理素质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有关。&(1)心理社会因素&多数病人起病由心理社会应激所促发;但这类应激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均曾经经历过,因此难以作为病因,充其量只能作为诱因。&(2)心理素质&1、遗传因素&根据调查,病人家庭中,患情感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酒精中毒及自杀等病的比率高于一般人群,反映了本病在遗传上的异质性。同时遗传决定了易感素质,即患本病的人格素质.&2、人格特征&部分患者病前有明显的人格异常,如依赖型、表演型或边缘型人格特征等。其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估价低、缺乏自信,有较严重的自卑感。遇到挫折易悲观失望等。亦可表现为胆小怕事,依赖性和被动性明显,软弱而敏感等,有的患者抑郁情绪与人格缺陷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而被称之为性格抑郁症。&3、临床表现&抑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症状,即抑郁症状和神经症性症状。&(1)抑郁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精神压抑、郁闷或沮丧、整日愁眉苦脸、易于哭泣,即使遇到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情,他们照样高兴不起来。他们可以觉察这些是不正常的,并愿意与人讨论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多将之属于他人或环境。病人以持久、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的临床相。可伴有自卑、自责但达不到严重的 内疚或自罪程度,病人感到精力疲惫,脑力迟钝、进行性活动吃力,但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郁。病人自感前途暗淡,痛苦万分,无力自拔,悲观失望,甚至企图自杀,但鲜有多次自杀者&(2)神经症状性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失眠、食欲下降,性欲减退以及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有些病人躯体症状主诉比较突出,约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疑病观念,30%患者了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20%的患者表现为心烦易怒,易受激惹。&4、诊断与分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相,伴有以下症状至少三项。&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意接受鼓励和帮助。&5、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和支持。&6、有想死念头,但又顾虑重重。&7、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3)无下列症状中的任何一项&1、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2、早醒和症状的晨重夕轻。&3、严重的内疚和自罪。&4、持续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并非躯体疾病所致)。&5、不止一次自杀未遂。&6、生活不能自理。&7、幻觉和妄想。&8、自知力缺损。&(5)鉴别诊断&(1)内源性抑郁症:&存在下列症状之一者,应考虑内源性抑郁症的可能:&1、即往有躁狂或抑郁发病史。&2、家族中有躁狂或抑郁病史。&3、本次病程过程中躁狂表现。&4、有精神运动性迟滞。&5、早醒或症状有晨轻晚重的变化。&6、内脏功能低下,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而无躯体疾病的存在。&7、自罪观念,任何幻想或妄想&8、严重的自杀企图或多次自杀未遂。&9、生活不能自理,自知力严重缺乏。&(2)反应抑郁症:&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反应性抑郁症的可能:&1、急性起病,病程不到半年。&2、有明显环境因素诱发,且症状与环境因素有关。&3、精神创伤常萦绕于脑际,难以摆脱。&(3)药物所致的抑郁状态:&患者可能找到使用药物病史。&(4)器质性疾病或躯体伴发的抑郁状态:&可找到器质性病变。&(5)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伴发的抑郁状态:&除抑郁症状外,患者无神经症和精神病其他症状。&焦虑症概述&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它表示一种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怖不安心情,它并非由实际的威胁和危险引起,或其紧张情绪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符。临床上将其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二个类型。&焦虑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与“惊悸怔忡”“百合病”等相类似。如《内经》有“恐人将铺之”和“心思虑”的描述,《金匮要略》则有“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时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的记载。本病多因情志失调,久病或素体虚弱,导致心脾肺胆亏损,痰热淤血内阻而为病。其中以肝气郁结,气血亏虚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发病率&本症并不少见,据国外报道其患病率为千分之2-4.7,占全部精神病患者的千分之6-27.我国1982年12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调发现在15-59岁的人群中,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1.48,占全部神经症患者的6.7%,居第四位。本症多发于青壮年(16-40岁),女性多于男性,城乡患病率相仿。&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人心理素质有关。同时,在外界精神刺激下,机体内分泌代谢萎乱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1)遗传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2)生化及内分泌因素:&本症患者血中乳酸盐含量增高,而血中乳酸盐含量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患者肾上腺素能系统、多巴胺、5-HT及R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广泛性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在对有关受体研究中也发现,惊恐发作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均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与焦虑的作用。&3、临床表现&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本病的两个类型起病形式截然不同,广泛性焦虑为缓慢起病,病程常迁延数年之久;惊恐发作起病突然,呈间歇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保持正常。下面把他们的临床表现分别介绍如下:&(1)广泛性焦虑&焦虑和烦恼&以经常的持续的无确定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烦恼为特征患者经常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担忧。如担心子女出车祸自身或亲友发生以外等,称之为担心期待。这是广泛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如果患者不能明确认识到他所担心的内容和对象,只是处于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强烈焦虑体验,成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总之,本症患者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致使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严重干扰其工作和学习,它的症状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不安:系指病人焦虑时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甚至搓手顿足或感叹不已。可伴有眼、面肌、手指颤抖及肌肉紧张、疼痛等。&2、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悸、气促、头晕或头痛、多汗、面色发红或苍白、口干、胃不适恶心、腹泻、尿频等症。&3、过分警惕:表现为惶惶不安、易受惊吓、对外界轻度刺激出现惊跳反应,入睡困难、易惊醒、易激惹。&惊恐发作&又称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伴惊恐或失去自控感及严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等为基本特征&1、惊恐发作:&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不明原因的突然出现惊恐感,好象自己马上就要死亡或丧失理智。同时伴有严重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疼、气促、呼吸困难、喉头阻塞、好似心脏要跳出,并有即将频死感为此病人常常十分紧张、发出惊叫、呼救、向室外奔跑。有时可能出现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步态不稳及运动不安等症。这种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鲜有超过1小时者,多自行缓解。发作后自觉一切如常,但不久又可突然再次发作。&2、预期性焦虑:&由于病人发作时觉得极端痛苦,故患者发作间期反复担心再次发作而忧心忡忡,亦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症状。&3、求助与回避行为:&由于惊恐发作时的惊恐感,患者在发作间期,有半数以上的人因害怕发作时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独自外出,不愿到热闹场所。&(4)诊断与分型&焦虑性神经症临床上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他们的诊断标准如下:&1、惊恐障碍诊断标准:&惊恐障碍以惊恐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类型。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惊恐障碍应与某些躯体性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一个月内至少有三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次发作的焦虑而持续一个月。&3、惊恐发作符合以下四项:&(1)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2)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外,无其他任何症状。&(3)发作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还往往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频死恐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4)发作来得突然,10分钟内达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时意识清醒,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4、排除恐怖性神经症、抑郁症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广泛焦虑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持续的焦虑症状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相。焦虑症状的表现符合下列两项。&(1)经常或持续无明确对象的和固定内容的恐惧和提心吊胆。&(2)伴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3、排除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鉴别诊断&1、广泛性焦虑症常同时合并其他焦虑性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如合并有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此时两个诊断可以并列。&2、焦虑症状可见多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类神经症等,但焦虑症状并非上述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资鉴别。&3、有些躯体性疾病如甲亢、使用兴奋药物过量及苯二氮类的用药反应等,亦可出现焦虑症状,应注意鉴别。&*中医药治疗要点&1、辨证论治&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亏损,或为痰热淤血扰心。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肺、肾、胆等脏腑。因本病以虚症为主,实证较少,故治疗一般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虚证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并可酌加宁心安神之品;实证则以清热化痰,宁心镇惊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五型论治。&1、心虚胆怯&主证:心虚胆怯,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苔薄白或正常,脉动数或虚弦。&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心胆气虚,复遇惊恐,或遇险临危所致。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故善惊易恐,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胆虚决断失职,故胆怯多疑善虑。脉动数或虚弦为心胆虚怯,气血逆乱之象。以心悸胆怯,善惊易恐,情绪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为辨证要点。&2、心脾血虚&主证:心悸头晕,善恐多惧,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劳倦过度,暗耗气血所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虚而不荣面部故面色无华,心血虚,不能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多梦,善恐多惧,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见头晕;脾气虚则身倦乏力,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心血脾气亏损之象,以心悸头晕,善恐多惧,面色无华,身倦乏力为辨证要点。&3、阴虚内热&主证: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口苦尿赤,多疑。&辨证分析:本证因热病之后,阴血未复,余热未尽,消烁津液。或因平素思虑伤心,情志不遂,郁结化火,耗伤津液,而使心血、肺阴两伤,阴虚内热所致。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肺阴血亏损,病气游走百脉,百脉不合,故见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等精神恍惚之症。心阴血虚,神失所养,则多疑惊悸,少寐多梦。口苦尿赤,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以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得行,口苦尿赤,多疑惊悸为辨证要点。&4、痰热扰心&主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性急多言,头昏头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痰盛,痰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上扰心神被扰,故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夜寐易惊;肝火夹痰,上扰神明,则性急多言,头昏头痛;火盛津伤则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痰热内盛之象,以心烦意乱,易惊性急,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5、痰血内阻&主证: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夜不能睡,多疑烦躁,胸闷不舒,时有头痛,心痛如刺。舌质暗,或有淤斑,或舌面有淤点,唇紫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辨证分析:本证因七情过激,气机受阻,进而导致血行不畅,痰血内停所致,心血淤阻,神明无主,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夜不能睡,多疑烦躁。心血痹阻,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时有心痛如刺。痰血迷蒙轻窍,故头痛。舌质红,边有淤斑,舌面有淤点,唇紫暗,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心悸怔忡,夜寐不安,多疑烦躁,舌质红,边有淤斑为辨证要点&|&哈哈 楼上说的好详细啊 着个就是一个比一个严重被 就是最大的区别&|&抑郁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1)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3)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生活懒散,发展为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4)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5)其他: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痴呆。&轻性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主要临床相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自知力良好,症状被动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表现轻重不一,症状千姿百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一)药物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药物。&1、对伴有焦虑和激越的抑郁症病人应使用阿米替林,每日剂量150~300mg,分2~3次;&2、对表现迟滞、违拗的抑郁症病人应选用丙咪嗪,剂量同阿米替林;&3、对伴有焦虑和明显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病人选用多虑平,剂量同阿米替林;&4、对伴有强迫和惊恐障碍的抑郁症病人选用氯丙咪嗪,剂量为每日100~200mg,分2~3次服用;&5、对伴有焦虑和众多体诉的抑郁症病人选用三甲丙咪嗪,剂量同阿米替林;&6、对伴有焦虑和睡眠障碍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选用马普替林,剂量同阿米替林;&7、对伴有迟滞和退缩的抑郁症病人选用帕罗西汀,剂量为每天上午20~60mg;&8、对伴有强迫和恐惧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选用氟西丁,剂量为每日上午20~60mg;&9、对内因性或药源性抑郁症病人可选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剂量为每日50~100mg,分2~3次服用;&10、对伴有幻觉、妄想等分裂症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合用抗精神病药物,如舒必利或奋乃静,一般中等剂量即可;&11、对伴有明显迟滞、退缩的抑郁症病人可选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如利他林、匹莫林等;&12、对难治性抑郁症病人可合并丙戍酸盐治疗;&13、对更年期抑郁症病人可合并激素治疗。&(二)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病人存在木僵和强烈自杀言行者,电休克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另外,对难治性抑郁症病人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三)睡眠剥夺治疗:主要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和难治性抑郁症。其方法是让病人治疗日保持觉醒(必要时可午休30~60分钟),晚上通宵不眠;次日白天继续保持觉醒,且不准午休,直到晚上睡眠为止,作为一次治疗,每周治疗2次,8~10次为一疗程,老年人及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病人禁用该疗法。&随着抑郁症患者的日益增多和精神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抗抑郁药的新品种开发也与日俱增。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分为如下三类。&(1)三环类抗抑郁药:为目前较常用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去甲丙咪嗪等。其药理作用与阻断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有关,可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高受体部位递质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2)二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以麦普替林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又分为可逆性和非可逆性两种,可逆性以吗氯贝胺为代表,非可逆性以苯乙肼为代表,由于该类药毒性较大,现已少用。其药理作用为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多巴胺的降解,使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目前临床上引进的一些新型抗抑郁剂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回吸收阻滞剂,包括氟西汀、色去林、帕罗西汀等。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阻滞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水平,而发挥其强的抗抑郁作用,正是由于该类药物的高度选择性,所以副作用相对较少,病人对该药的依从性高,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类新药。&有研究表明,吃药不是对抗抑郁的唯一方法。据“今日美国”消息,在美国,约有50万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抗抑郁药物。还有资料表明目前,少年儿童患抑郁症的比例大大超过以往。相对来说,现在的药物副作用较小,也被认为对儿童更安全。尽管有很多年轻人服用了这些抗抑郁药后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他们服用这些药物并未经过由医生处方。这一问题已引起了部分家长和医生的关注。这些关注有着一个不争的依据:没有一种药物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委员会的认可可用于少年儿童。这表明该委员会并未承认这些抗抑郁药物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是安全有效的。家长和教师们也在思考难道药物才是对抗抑郁症的唯一武器吗?家庭和学校又该做些什么呢?美国社会应进一步反省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抑郁症&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花流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患病率仍为3-5%,该颊多于春秋季节发病或加重,且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与人们所熟悉的悲伤相似,但较持久,病人轻者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悉眉不燕尾服,唉声叹气;重者则忧郁沮丧,悲观绝望,会觉得“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他们越是自责自罪,便越产生消极的想法,美好的世界在他们眼中变成一片灰色。&许多人害怕承认自己患难与共抑郁症,怕因此被人误认为得了“精神病”而竭力否认和掩饰自己的病情,这只会延误治疗时机,并使抑郁症转为为慢性,变成难治的疾病。&抑郁症患难与共者不会因为情绪低落而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往往为了治疗抑郁症伴发的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等系列躯体症状状,到综合性医院的内科或神经科就医,致使部分患者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状”“更年期综合症”“偏头痛”“失眠症”等,或到中医科被诊断为“阴虚血虚”之类。&识别典型的抑郁症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即一个人的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同时伴有下述9项症状的任何4项以上:&1. 兴趣丧失或无愉快感,感到没有任何事件能够使他们高兴起来。&|&抑郁症&抑郁症症状有哪些?&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 判断抑郁症的标准&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2、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3、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4、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最危险的症状&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很多抑郁症患者想到以死来解脱痛苦。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如果你有想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念头时,请马上找精神专科医生就诊。&如果你或你关心的人有上述四种或更多的症状达两周以上;症状严重到干扰日常活动,或有自杀念头;那么请去看精神专科医生,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你或你爱的人可能正在饱受抑郁症症状的折磨&如果你有抑郁症,那么伤害你的症状也可能伤害到你的家庭,你的工作表现和你的人际关系。&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1)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3)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生活懒散,发展为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4)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5)其他: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老年痴呆症。&轻性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主要临床相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自知力良好,症状被动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抑郁症早期症状有哪些?&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就要就医治疗。&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昼夜变化: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渐见好转,能进行简短交谈和进餐。昼夜变化发生率约50%。&虽然我们有关抑郁症病因的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会继续向前进展,但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不论老幼、贫富、名人百姓,都有人患过抑郁症。不论你是什么人,你在生活中某些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疾患,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规律。多年来抑郁症和抗抑郁药的研究,一直是当代精神病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有关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还不十分清楚,但并不妨碍对此病进行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疗、睡眠剥夺治疗、光疗和电痉挛治疗等,但当代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病人常有消极悲观念头,重者轻生厌世,医师应高度警惕并告诫家人严加防范。条件允许最好住院,电痉挛治疗有立竿见影、起死回生的效果,应果断及时采用。&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这里仅介绍疗效确切,普遍公认的两类药物:&1,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2,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药:由于新药发展很快,新药层出不穷,如万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剂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也最多最广。而某些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罗拉、丁螺环酮和中枢兴奋药哌甲酯的抗抑郁作用尚存在争议,故从略。&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种,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1,单受氧化酶抑制剂&异丙肼是本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受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为首选药。&2,三环类抗抑郁药&是紧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以丙咪嗪为代表。&它的化学结构与氯丙嗪相似,原以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但临床试验结果大出所料,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无效,却能改善抑郁心境。以后又经大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从而取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跃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药,垄断抗抑郁药市场长达30年之久。&三环类抗抑郁药共有产品10余种,我国除丙咪嗪外还有阿米替林、多虑平和氯丙咪嗪。马普替林虽为四环结构,但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适应证为各种类型抑郁症,有效率约70%-80%,起效时间1-2周,剂量范围50-250mg/d,缓慢加量,分次服。因镇静作用较强,晚间剂量宜大些。治疗范围血药浓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50-250ng/ml。&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时间最长,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简言之,其主要药理作用为:1阻滞单胺递质(主要为肾上腺素和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单受含量升高而产生抗抑郁作用。2阻断多种递质受体,它与治疗作用无关,却是诸多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如阴滞乙酰胆大碱m受体,可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青光眼加剧、记忆功能障碍;阻滞肾上腺素a1受体,可能出现加强哌唑嗪的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反射性心动过速;阴滞组胺h1受体,可出现加强中枢抑制剂作用、镇静、嗜睡、增加体重、降低血压;阴滞多巴胺d2受体,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内分泌改变。&抗抑郁药物副作用较重者,宜减量、停药或换用其他药。一般不主张两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由于本病有较高复发率,症状缓解后尚应维持治疗4-6个月,以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让忧郁重见彩虹&自己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于任何事情,更甚者,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出现轻生的念头。大多数人处于这种状态时,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太正常,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他们往往采用一种消极的应对方法,躺在床上对自己说:等我情绪好转时,我就能够……。然而,情绪什么时候好转呢?似乎并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往往相当苦恼,急于摆脱却又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只能茫然地等待。其实,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是相互关联的,一者动,三者皆动。三者中,最易于自我控制加以改变的是行为。因此,当情绪不佳时,个体可以通过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而间接地主动改善自己的情绪。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行为治疗的方法,只要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你的生活一定会重新绚丽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现在根本没有希望改善的想法,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那么,最好是去找心理医生看一看。)&找一件以前一直很喜欢但已经很久未做的事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完成它,逐渐增加生活中有意义的活动。随着活动的增加,你会发现:你可做的能做的事情很多,你对生活的兴趣会逐渐恢复。&1、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可行,也就是说,外在条件和自身条件都要具备。最初的计划要比较易于实现,需要的时间、精力比较少。如果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在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你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个目标就兴致勃勃地准备采取行动的话,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这篇文章希望帮助的对象。)如果你住在内陆省份,就先别计划进游大海:如果你只在游泳池里游过泳,就不要计划横渡琼州海峡。这些目标对目前的你而言太远大了些。&现在,我们假定你的目标是"今年夏天学会游泳"。这个目标可行吗?可行的,因为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一个夏天就学会了游泳,他们并不是运动天才;我知道离家不远有个游泳场,开设有游泳课程;我有参加游泳课程所需的这笔钱;这个夏天我有时间。&2、对你的目标精确定义。&只有目标明确,你才能判断是否达到了目标。否则,你总有办法对自己说:"我失败了。"为了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你需要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实施这项行为治疗的过程中,你要确保你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请你精确定义你成功的标准。&"今年夏天学会游泳","今年夏天"是指什么时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种游泳方式?蛙泳。怎样才算是学会?能不借助于任何辅助工具游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据这些标准检验你的目标是否达到了。&3、将你的行动计划划分成足够小的步骤,确保你的计划一定可以完成。&为你的目标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计划的每一步要达到的目标都足够小,以确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标可能是:确定游泳课的上课时间。你可能对这个目标嗤之以鼻,觉得太轻而易举了。但对于某些抑郁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记住,在确定每一个分目标时,要确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个目标,你就胜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会令你的自信逐渐增长。如果你定的分目标太大,就难免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打击你的信心,也许,几次失败之后,你就会对这个计划完全丧失兴趣和信心,半途而废,重又返回到以前什么事也不要做的状态之中去了。&4、用自己的行为定义是否成功。&换言之,目标中不要牵涉到他人的行为。如果你的目标是与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这样的目标:下班后和小李一起喝咖啡。这个目标的不当之处在于: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请。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因此,你的这个目标违背了上一条原则,你并不能确定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依据确保成功的原则,你可以这样修改目标:下班后,邀请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开口邀请过,那你就成功了。至于小李的反应,并不重要。邀请技巧是另外一个问题了。&5、目标中不要有情感成分。&在这个计划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过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绪。而在抑郁状态下,你很难从任何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感觉。情绪会受到行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时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么,你很可能会失败。不要制定这样的目标:"我要愉快地游两圈",只要"我要游两圈"就足够了。&好了,主要的原则讲完了,你可以开始制定和实施你的计划了。如果你在某一时刻失败了也不必焦急,头一次尝试时,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再回头看一看这五条原则,找出你的错误所在,加以改正。相信你一定会战胜抑郁,生活得多姿多彩。&牢记:这是一种真实疾病的真实症状。不要沉溺于自责及糟糕的感觉. 相反,你应去看医生,谨遵医嘱,以使你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相关词条:焦虑症 焦虑障碍&一、内源性抑郁症 即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二、反应性抑郁症 即由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三、隐匿性抑郁症 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四、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 这类抑郁症,可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五、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 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六、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 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热等,都可引发这类抑郁症。&七、产后抑郁症 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尤其是农村妇女生女婴后,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视时)、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发表评论:
馆藏&2387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忧郁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