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牯牛山城址新浪医院有做无痛人流的吗

发起人:  回复数:40  浏览数:2312  最后更新: 9:15:30
 帖子排序:
等级:黑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1117精华:3
坛币:266经验:1222
粉丝:6人银子:3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许镇镇
泡  点:
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条船吧,不可否认医疗队伍也有素质不高的人,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医生是道德高尚的,我也是位医务工作者,现在门诊量很大,医生每天面对的人也很大,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不高的时候,作为医患双方应该相互体谅的,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等级:黑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963精华:2
坛币:618经验:1064
粉丝:4人银子:2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籍山镇金都
泡  点:
反正县医院的态度是不怎么样不用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
等级:天使
角色:斑竹
发帖:26514精华:8
坛币:4155经验:27556
粉丝:78人银子:4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兰洛斯m街
泡  点:
等级: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666精华:0
坛币:696经验:686
粉丝:2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新世纪花园
泡  点:
好不好大家心里有杆秤!!!再见,2012!你好 2013...
等级:游侠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111精华:1
坛币:130经验:130
粉丝:0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南陵县
泡  点:
没有说所有医生都不好,儿科钱医生和那位戴医生态度都很好的,我就不明白,怎么我碰到那位医生,说起来还是个女人,怎么就不能体会病儿妈妈的心情呢,就算你不管别人什么感受,你自己的职业道德还是要顾吧?难道你以后不结婚不生孩子么,你的孩子以后不生病么?如果是你自己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怎么想呢?太没责任心了
等级:黑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1605精华:0
坛币:281经验:1643
粉丝:2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南陵县
泡  点:
虽然提倡去国营公立的医院 但是我还是宁愿多花点钱去正规的私立的医院总是在想,总是在说,却总是没有做!!
等级:黑侠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408精华:0
坛币:301经验:422
粉丝:0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南陵县工山镇
泡  点:
==============================   该用户已被禁用   ==============================
等级: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679精华:0
坛币:43经验:708
粉丝:0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籍山镇
泡  点:
现在医生和教师比以前要算好的了,因为现在好的医院学校都在搞私立的了。不像政府、机关单位的人,找他们办事就像欠**多少钱没还是的。我这辈子算看透了,这世道,你什么都可信。就不能信那些个打着,为人民服务的人。不然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谁删此帖。我日谁借点金币我好去赛马
等级:黑侠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359精华:0
坛币:445经验:435
粉丝:0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皖南商城
泡  点:
谁给那些为人民服务的人发钱&& 俺们啊& 可你看他们那副嘴脸& 受不了啊!
等级:黑侠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360精华:0
坛币:407经验:404
粉丝:2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水乡
泡  点:
美丽的日子: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条船吧,不可否认医疗队伍也有素质不高的人,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医生是道德高尚的,我也是位医务工作者,现在门诊量很大,医生每天面对的人也很大,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不高的时候,作为医患双方应该相互体谅的,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意,可服务业被指质的太过了,县医院收治的都是别的卫生院处理不了的啊,至于县医院让病患转院就诊也是为病患负责,大家不要一叶障目好不好。换位思考一下吧,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做得很出色么??
等级: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605精华:0
坛币:670经验:671
粉丝:4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
泡  点:
周一是黑暗,周二是绝望,周三是困苦,周四是希望,周五是曙光,周末才是解放!!!
等级:风云使者
角色:斑竹
发帖:4507精华:7
坛币:589经验:5106
粉丝:31人银子:33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籍山镇
泡  点:
线团饭票:1 张
我儿子也去过不少次县医院,感觉还好,和医生都比较熟悉了。不过说城关医院好,我倒不是特别赞成,毕竟医疗事故都出了好几次,我儿子也是因为在城关医院看不好才转去县医院看的!如果县医院再不行的话,只有往芜湖跑了~
等级: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894精华:0
坛币:300经验:977
粉丝:2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籍山镇
泡  点:
华泰医院是 私人的,估计服务要好点的吧服务电话6831476
等级:黑骑士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634精华:12
坛币:1373经验:1306
粉丝:2人银子:34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南陵县烟墩镇
泡  点:
南陵县医院服务极差,如果有熟人就医,我都推荐南陵牯牛山医院或者青阳县医院,服务态度好的多.以车轮丈量世界, 以豪情演绎人生.
等级:游民
角色:注册用户
发帖:35精华:0
坛币:38经验:48
粉丝:0人银子:0两
注册时间:
居住小区:籍山镇
泡  点:南陵县先锋网
南陵县先锋网
您的位置:南陵县先锋网 -& 本县动态 -& 本县动态
南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日]
&“十一五”时期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时期,是安徽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时期,是芜湖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更是南陵“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南陵”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县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和省市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分析南陵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战略充分考虑了未来一个时期的环境背景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南陵县“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实施“十五”计划的五年,是新世纪开局的五年,是南陵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阵痛,面对非典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面对发展要素资源严重短缺的考验,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中确定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十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年均增长14.5%,高出预期目标5.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出芜湖市2个百分点,较长三角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84元(721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6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26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13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40元。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14.5%,高出预期目标5.5个百分点。&&&&& (2)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十五”末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0家,较“九五”末净增57家。南陵经济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建设初见成效,南陵经济开发区完成开发面积3.5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34亿元,入区企业45家,期末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同时,许镇、三里、弋江等中心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也取得较好成果,合计建成面积0.9平方公里,入区企业达131家。全县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规模企业达到4户,实现零的突破。通过加大投入、改制重组,优势骨干企业群体加速形成。全县工业加快成长、梯次跟进的格局已见雏形。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米、经济作物、水产畜禽、食用菌等比重进一步上升。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户,带动农户2万余户。全县服务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民营经济加速崛起。&&&&& (3)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做到了产权明晰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公有资本退出到位,相关手续办理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经营机制转换到位。全县经济大部分实现民营化,实现了所有制的大变革,达到了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再造和重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完成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实施了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工作新机制正在建立。加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上来。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措施的实效性,减少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推行依法行政,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出口服装加工基地初具规模,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全县实现进出口业务总额1681.93万美元。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内外资49.1163亿元和7179万美元,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矛盾,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5)统筹发展初见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2.2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8.7万人,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完成国省道改造86.3公里,新建改造农村道路268公里,完成了日产3万吨自来水扩建工程。供电设施不断完善。积极开展了农民就业培训,仅实施的“阳光工程”就培训人员达到65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认真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改项目95个,改建危房5万多平方米。完成了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实施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了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两馆一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预防体系。建成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区,实施了部分中心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综合社会调查等“四项调查”顺利完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6)“十五”期间存在的问题。“十五”期间,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困难,自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与周边县市比,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产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商贸、服务业尚不够发达,服务水平低,领域窄。二是资金、人才要素更为短缺。三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不强,规模小而散。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 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县开始进入一个快速的增长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辨证分析、全面把握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遇&&&&&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目标,把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县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条件。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板块,其参与国际竞争中产业高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资本和产业溢出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也逐步增强,产业梯度转移逐步加速。我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承接长三角、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号召,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尤其是省里明确要求沿江地区在全省先走一步,快走一步,成为发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锋,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这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芜湖市作为皖江开放的龙头,有明显的优势支柱产业,为我县发展配套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十五”期间累计完成的62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改善了发展环境,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积累的能量将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持续的释放,我县经济自主增长的机制开始逐步形成。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和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挑战&&&&& 一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从资金供给看,“十一五”时期,我县要保持年均2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应保持相应的增速,五年累计需要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这就需要靠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来解决。从人力资源看,工业化特别是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 二是产业和区域竞争面临较大挑战。“十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与邻县以及长三角地区相比较差距依然很大,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仍有明显差距。&&&&&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矛盾进一步凸现。“十一五”期间,就业压力将会继续增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任务仍很艰巨,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并更趋复杂。&&&&& 统揽全局,“十一五”时期南陵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为此,我们必须要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实施跨越式发展。从我县实际来看,只要我们应对得当,就能变挑战为机遇。特别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沿江地区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县作为连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桥头堡,既有率先融入东部的区位优势,又能从中部崛起、沿江发展政策中受惠。近几年来,我县通过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已积累了一定的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基础和体制基础,发展思路、着力点日益清晰,广大人民群众干大事谋发展的热情不断高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努力奋进,就一定能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南陵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东向发展、强工业县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1)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发展既要有跨越式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实现经济发展既快又好。&&&&& (2)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制约。注重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必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县情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5)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6)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南陵发展的能力。(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这个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围绕生产发展、结构优化、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抢抓东部地区产业加速转移、国家推进中部崛起、安徽推进沿江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依托产业基础,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展东向经济,全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的梯度转移,以工业化统揽经济全局,加快发展。――实施“1212”工程,实现“1125”目标。坚持强工兴县战略,到2010年末,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培育亿元年产值企业20户,5亿元年产值企业10户,10亿元年产值企业2户。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财政收入达10亿元,年均增长32%左右;“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2%;201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50%。将南陵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大主题。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轮”驱动,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二元结构,不断增加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1)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以上,“十一五”末达到10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5亿元。人均GDP实现较大增长,力争进入长三角中等发展水平方阵。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30%以上。(2)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更加协调。“十五”末的产业结构比例为31:40:29,“十一五”末产业结构的比例力争调整到13:55:32。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显著提高。外向型经济,进出口业务取得明显进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300户,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培育2-3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改造提高,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壮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采掘业及深加工、机电塑一体化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3)人民生活。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0%以上;五年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5%以上,工伤、生育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完善被征土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及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信息化运用在各领域全面展开。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较大进步,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十一五”末,全县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及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长三角中等偏上的水平。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积极推进群众性文化事业,建设镇、村文化设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法管理,大力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和发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化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0%以上。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争创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县。(5)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支撑长期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通过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确保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全县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农村达到80%。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逐步提高。空气质量、饮用水源达国家二级标准。四、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按照实现新跨越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面对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城市化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起点、更大的魄力,立足皖江,面向长三角,谋划全县城镇体系和产业空间布局,为提升城市功能、高效配置要素奠定基础。从现有基础出发,结合毗邻地区发展态势,全县城镇体系按照“一核、两轴、三区”展开布局,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产业开发与城镇开发配套并行,以县城带动城镇,以城镇辐射农村。实现产业相对集中,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一核”:为县域中心南陵县城。县城西侧有省道216线,南侧有省道320线与国道318线,县城向西、向南以过境公路为界,适度发展。加快开发城东地区,西部地区主要用于南陵经济开发区发展。未来的南陵县城将成为“一心、两带、三区”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城市综合中心。该中心为组合形式,内含商业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文体中心等各类市政设施,相对位置居于城市中心。“两带”是指以漳河、后港河两条自然水系为依托形成的生态廊带,“人”字型生态廊带将成为打造生态型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三区”是指城东新区、城中区与西部经济开发区。西部经济开发区以生产、物流为主导功能,其他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两轴”:为东西向的南铜路接318国道城镇发展轴以及南北向的205国道接318国道城镇发展轴。“两轴”上有“三星”分别为县域北部的许镇镇、东部的弋江镇和南部的三里镇。许镇镇作为芜湖市郊卫星镇之一,主导功能为工贸旅游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奎湖生态旅游与高效、特色休闲农业。弋江镇为国家重点中心镇,主导功能为工贸型,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高效、特色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三里镇为县域南部林业、农副产品集散地,以矿产采掘加工、林业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型中心城镇。二个镇按主导功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三区”:为(1)东部生态农业经济区,面积约为374平方公里,以许镇镇、弋江镇为主体,含籍山镇的部分地区呈南北带状形态,基本以平原圩区为主,水网纵横密布,土壤肥沃。重点发展以优质米、食用菌、苗木、水产品、畜禽、瓜果菜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发展奎潭湖及青弋江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2)中部综合经济区,面积约为420平方公里,以籍山镇、家发镇、三里镇为主体,含工山镇的少部分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原与岗丘并存,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其中三里、家发分别以木业加工和建材工业为主,籍山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同时发展商贸、服务业。(3)西部生态农林旅游经济区,面积约为470平方公里,以何湾镇、烟墩镇、工山镇为主体,该区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重点发展生态经果林、中药材、烟草、畜禽等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以西山风景区、乌霞寺、小格里等风景区为主体的旅游休闲业,力争将南陵建设成为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实现工业主导县的发展目标按照“突出工业先导,实施强工兴县”的思路,以优质增量提升存量,积极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工业化为中心,以南陵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建设3-4个特色鲜明的工业集中区。继续壮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采掘业及深加工、机电塑一体化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品牌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培育3-5个安徽省著名商标,努力实现国家著名商标零的突破,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培育3-5家具备上市公司条件的企业,力争1-2家上市。各工业集中区按照“系统整合、配套完善、错位发展、形成特色”的思路,狠抓产业集群建设。在招商中主攻能够带动产业集群的大项目,形成以龙头企业牵动、关联企业集中、分工协作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以降低商务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工业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300户,力保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5%,实现工业主导县的发展目标。1、纺织服装行业总投资14亿元,2010年实现行业产值21亿元,服装生产能力5000万件(套)。重点加快杉杉新明达公司、阪神制衣公司新扩建项目的实施,提高工艺装备水平。继续培育2-3个亿元服装企业,形成服装加工产业集群,争创2-3个品牌,把南陵建成在安徽乃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出口服装加工基地。2、食品加工行业总投资14亿元,2010年实现行业产值41亿元。重点支持食用菌及果蔬加工、优质米等项目建设,形成年产8万吨食用菌及果蔬加工,精加工优质米100万吨能力,深加工畜禽产品100万头(只)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培养2-3个著名品牌,以品牌为龙头,带动食品产业化的发展,把南陵建成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的食品加工基地。3、采掘业及深加工延伸金属及非金属矿采掘和深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行业总投资15亿元,实现产值29亿元,其中金属矿集约化开采和利用:2010年实现产值10亿元,重点支持铅锌矿开发利用项目。非金属矿开发和利用:2010年实现产值19亿元。重点发展钙类产品深加工,形成年产重质碳酸钙50万吨、轻质碳酸钙40万吨、纳米级碳酸钙10万吨、水泥200万吨能力。力争白云石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镁及其合金材料生产上有所突破,形成镁铝合金材料产业群。4、机电塑一体化制造行业总投资23亿元,2010年行业产值达50亿元。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项目,形成年产各类油箱200万只、油泵100万只、油管400万条、汽车空调20万台、汽车轮毂200万只、油泵及传感器各200万台套。大力支持顺荣上市,重点支持金牛变压器、苏嘉线缆技改扩建工程,形成年产100万KVA变压器、10万公里数字通信线缆能力。支持鲁班钢构、天元新材料、恒昌铜箔技改扩建项目,力争形成年产5万吨钢构、6万吨冷轧薄板、3000吨铜箔能力。(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县城区与各中心集镇区住宅小区化、工业园区化和商贸市场化步伐,逐步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架构,以中心镇为支点,功能齐全的城镇体系,走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发展的路子。完成芜南路快速通道南陵段建设,拓宽改造318国道南陵段,建成铜南宣高速公路南陵段,打通东向直接快速通道。推进滁黄高速公路前期进程,建成南陵至何湾二级公路。继续实施“村村通”水泥路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高路面等级标准,改建李竞路、三荻路为二级公路。加快推进百万伏交流输变电工程、自来水改造工程、天然气利用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的建设进程。以县城建设为重点,许镇、三里、弋江三个中心镇为支撑,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积极推进城东新区开发建设。“十一五”期末,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全县城镇人口达30万人,其中县城达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0%。实施漳河、青弋江航道综合整治工程,使航道达Ⅴ级标准。完成县城防洪体系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做好镇村建设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居民的人居条件。按照全县城镇体系,统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集镇、中心村的有序分布。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思路,用全新的时空观统筹规划全县农村的交通体系、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带乡(镇),以乡(镇)促城,城乡(镇)互动,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标准上统筹城镇资源的流向、流量、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管理,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完成丫山等3个示范村和葛林等25个整治村居民点建设。全县各镇再建设3-5个具有城市社区理念、带有农村特色的中心村或小康示范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我县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治理、水土保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进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的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又可以有效地带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农产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从而达到三次产业互相带动、协调发展的目的。完成漳河中上游综合治理规划并加以推进,着力推进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建设,完成万亩以上圩口堤防达标工程建设。围绕建设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按照已有规划,打造优质米、食用菌、苗木、水产品、畜禽、瓜果菜等六大产业,形成东部平圩优质米生产基地,家发蔬菜菜篮子工程,许镇、籍山为重点覆盖全县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何湾桑蚕、中药材、烟叶种植基地,三里、烟墩、工山经果林基地,弋江经济作物基地和许镇水产品基地等6种优势农产品基地布局。进一步扩大烟墩、三里的三黄鸡,许镇的鱼蟹禽立体养殖,弋江的水禽养殖,丘陵地区的生猪、牛羊、獭兔、七彩山鸡、鸵鸟等特色畜禽养殖规模。延长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建成1000万平方米双孢蘑菇及5万亩蔬菜水果生产基地、30万亩优质米生产基地。建成1100亩出口有机型食品基地。建成中药材种植2万亩,其他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瓜果等)25万亩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烟墩、三里三黄鸡,许镇、弋江河蟹及水禽养殖,丘陵地区生猪、牛羊獭兔、七彩山鸡、驼鸟等特色养殖规模。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真正具有牵动力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农工贸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根本性变革。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以产权为纽带,与农户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提高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获利水平,提高农民自身发展水平。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原有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全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大户转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农村工作新机制。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鼓励、引导和扶持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又富于献身精神,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能人”,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项目工作,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经验。(3)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在免收学生杂费的基础上对贫困家庭学生免收书本费和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继续开展“春蕾”行动等各种资助活动。加大财政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快县文化中心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各镇建设一所标准卫生院、一所标准计划生育服务所。培训乡村医生,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及“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确保计生奖励制度兑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加固扩建山塘水库。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积极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各镇敬老院养老水平。在农村积极探索实施工伤和生育保险。(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落实财政涉农补贴资金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南陵县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五)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构建功能齐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1)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国有金融机构发展,充分发挥其促进地方发展的金融主渠道作用。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扩大金融体量,增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积极引进股份制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来我县建立分支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支撑,拓展融资渠道。坚持多样化原则,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服务,吸纳民间资本,成立若干不同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间接融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政府、企业、银行的合作关系。(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商贸流通业和运输业为重点,建设区域型特色物流中心。培植现代物流市场,整合现有资源,对物流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降低经营成本。培育和壮大运输专业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粮油食品批发市场、建筑及装饰材料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中药材批发市场、商品配送中心及烟草专业市场等物流企业。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领域。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3)积极发展商贸旅游。加快县城商贸布局调整优化,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明显的商业零售体系。规划建设汽车销售、配件修理等项目,完成皖南商城开发建设,形成专业特色街。逐步引进大型超市。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6亿元,年均增长15%。高起点规划,推进奎潭湖、乌霞寺、小格里生态旅游的开发。加快丫山花海石林景区建设,达4A级标准。开发大工山古铜矿冶遗址、千峰山土墩墓群、牯牛山古城址等文物古迹特色旅游。大力开发农家乐旅游潜力,将生态旅游、特色旅游、假日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经济发展。新建1-2个四星级酒店,提升我县接待能力和档次。(4)加快发展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专利代理、法律服务、会计审计、规划、设计、应用科技研发推广等中介机构,促进客观、公正执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拍卖、职介、信息、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按照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六)实施科教人才兴县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科技事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五年内达到“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要求。加强科普教育,做好科技规划,逐步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及信息服务网络。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做好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2)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按照“幼儿教育社区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理念,建设具有南陵特色的教育体系,打造南陵优质教育品牌。加快全县教育布局和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完成南陵一中迁建。以满足城乡紧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方向,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建设县职教园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引进资源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促进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力争引进一所高等院校来南陵创办分院(校)。(3)人才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引进急需专门人才,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尝试职业经理人制度,充分发挥现代管理的优势。加强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七)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建设节约型生态社会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工业化,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高效率、低排放、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政策机制。在水泥、矿山、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以及南陵经济开发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利用先进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和加工的废弃物、尾矿、秸杆、畜禽排泄物等循环利用。做好矿山资源开发规划,整合小矿山资源,做到综合深度开发利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快推进乡镇供水工程建设。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县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农村达到80%。县城烟控区面积达8-10平方公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3)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南陵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县,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会给生态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必须根据地区特点和优势,坚持走特色优势鲜明、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植被恢复力度。大力推行义务植树,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1)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县政府招标采购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等制度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调节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2)深化财税体制与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健全财政运行机制。合理界定县乡(镇)事权范围,调整和规范县乡(镇)的收支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咨询评估论证制度、专家评议与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办法,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3)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以推进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坚持整体推进和分行业实施相结合,坚持在政府宏观管理上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相结合,积极促进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与机构编制、社会保障、财政供给领域改革的综合配套,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改革、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探索建立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和广播电视的管理模式。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交通航道、公路管理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4)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发展观念,努力打造开明开放的政治环境,公正严明的执法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消除部门利益观念,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加快南陵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招商引资的载体作用。继续强化投资环境综合整治,杜绝乱收费行为,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减少审批程序,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5)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突出四大主导产业,加强产业招商力度,引导关联企业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不断拓宽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主动承接东部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继续开展驻点招商、重点招商,力争多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大项目。(九)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率均达到95%以上,工伤、生育保险覆盖率达到80%。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十一五”末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3)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4)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有效防控血吸虫病、结核病和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0年,全县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人、床位2-3个。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5)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矿山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南陵。(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县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将文明创建和城镇管理工作与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文明城镇、卫生城镇创建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
主办单位:中共南陵县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牯牛山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