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黄连黄柏黄芩能外用吗,黄柏,黄芩煎的药水洗脸了,测黄疸经皮测试值会不会高一些?

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理化鉴别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理化鉴别
上传于||文档简介
&&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理​化​鉴​别
大小:1.1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来源:网摘  日
《家庭医药》2002年12月号&□ 文/潘文昭(香港)
  一位穿笔挺西装的男士,叉开双腿,一摇一晃地走进诊室,尴尬地对自己的裤裆指指。经检查发现,他患的是民间所称的“绣球风”,即现代医学讲的“阴囊湿疹”。整阴囊渗出半透明的分泌物,奇痒难忍。难堪的是,为了避免裤子与阴囊摩擦,他必须张开双腿,艰难地步行。我立即取黄柏35克,枯矾20克,煎水500毫升给他熏洗10分钟,然后用黄柏和紫苏叶微炒,研粉撒布患处,很快他就感觉减轻了痒痛,分泌物也明显减少。第二天他步履轻快地来到诊所,面带笑容地告诉我:“没事了!”现代药理试验证实,黄柏对多种致病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对痢疾、肺炎球菌、链球菌、白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黄柏还有利尿、收敛、消炎的作用。价格低廉的黄柏,如能巧用,对多种常见病可取得良效,现将笔者使用黄柏的经验介绍如下:急泄欲火有的青年男子性欲过旺,见衣着性感的女性,阴茎易勃起,甚为不雅,有的还产生难以抑制的犯罪冲动,又难于启齿求医。遇到种情况,可急用以黄柏为主的方药治疗,以急泄欲火。方药及用法:黄柏20克(淡盐水略炒),知母15克,生地20克,柴胡6克,泽泻18克,木通10克,山栀子12克,黄芩8克,甘草6克。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4剂。方中黄柏在诸药配合之下,可降欲火。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应忌辣椒、胡椒、咖喱等辛热助火之品。如脸上痤疮多,可于方中加绿豆45克,虎杖30克,野菊花15克。慢性湿疹前面已介绍用黄柏治阴囊湿疹的奇效,同样,它对一些顽固不愈的湿疹也有良效。这种湿疹的特点是:湿疹红而略肿胀,奇痒,甚则起水疱,抓破有液体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多滑而快。方药及用法:黄柏10克,苍术15克,萆薢12克,薏苡仁20克,土茯苓18克,海桐皮10克,白藓皮15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可连服3~5剂。另用黄柏6克,大黄6克,白芷3克,枯矾6克,煅石膏12克,冰片1.5克,五倍子6克,共研细末,调凡士林或麻油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疮疖对红肿热痛尚未成脓的疮疖,可用黄柏为主药,内服外敷,清热泻火消肿。内服方药:黄柏、虎杖、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尿黄者加蓄15克。每日1剂,可连服3~5天。外用方药:黄柏、虎杖、胡黄连各15克,共研细末,调凡士林为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咳嗽、低热、痰黄凡遇咳嗽、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持续不退,咯痰黄稠,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之类,经用抗生素无明显疗效者,可用以黄柏为主的清热解毒药治疗。方药及用法:黄柏15克,虎杖15克,黄芩10克,银花20克,炒山栀子10克,鱼腥草25克(后下,只煎10分钟),青蒿15克,葶苈子10克,甘草8克。煎服法同上,见效后可连服2~4剂。随症加减:口干渴,舌质红,舌苔黄而干,可加北沙参、牡丹皮、麦冬各12克,清热养阴化淤;近火之类的高温工作者,如厨事、烤鸡、烧腊等,加生石膏35~45克,麦冬12克,芦根15克,以养阴清热。此方中黄柏与虎杖、黄芩、银花、炒山栀子合用,可产生强而持久的清热消炎效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柏中的有效成分小檗碱与虎杖中的鞣质、黄芩中的黄芩甙,银花中的绿原酸以及炒山栀子中的有效成分共煮,可生成进入人体胃肠道内缓慢分解的沉淀物,因而能起到持久、稳定的抗菌消炎作用。细菌性痢疾或肠炎初起凡细菌性痢疾或肠炎初起,症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血和粘液,舌质红,苔黄,可以黄柏为主药治疗。方药及用法:黄柏15克,银花35克(炒半焦),胡黄连10克,炒黄芩10克,秦皮12克,广木香10克(后下),当归6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服药期间忌油腻及肉类。见效后可再服4~5剂,至症状消失为止。黄带(即黄色白带)方药及用法:黄柏12克,苍术15克,椿根皮15克,炒黄芩10克,白芷6克,乌贼骨20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一般服药2~3剂可见效。阴虚低热不退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手足心热或胸内烦热,口干,舌质红而略干,舌苔薄黄,脉细偏快。可用黄柏配伍滋阴的中药施治。方药及用法:黄柏10克,知母12克,白薇10克,银花15克,地骨皮20克(枸杞根皮),生地15克,青蒿12克,银柴胡10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随症加减:患肺结核者加白芨10克(研粉舌服),地榆15克,草20克;小便黄者加蓄15克,鸡骨草15克;气短口渴者加西洋参10克,玉竹12克。青少年梦遗未婚青少年梦中遗精,每月1~2次,在中医学中属精满而溢不作病论。但有的青少年每月梦遗多次,次日腰酸乏力,精神不振,则作病论。症见舌质红,苔薄黄,脉细而快者,可用黄柏配几味中药治疗,有显效。方药及用法:黄柏15克(淡盐水微炒),知母12克,金樱子20克,女贞子15克。煎服法同上。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酒、咖喱等助火之品。随症加减:多梦而遗或每梦必遗,舌红苔略厚润者,加石菖蒲10~12克,莲芯6克;心躁易怒,或心内烦热而尿黄者,加胡黄连6克,山栀子6克,泽泻15克。
冻疮的防止与治疗由于寒冷刺激,局部皮肤小动脉痉挛并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和细胞损伤;如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可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静脉瘀血,其通透性增加,血浆渗人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湿冷环境(特别是气温在10℃以下)、末梢血运微循环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手部多汗均可促使冻疮的发生。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和末梢血运不良者,常反复发作。皮损好发于手、足、耳、面等暴露部位。 表现为肿胀性紫红色斑块,局部温度变低,按压时可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后者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也常出现冻疮样皮损。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冬季好发,常见于儿童、妇女及末梢血运较差者及皮损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表现为水肿性紫红色斑,压之褪色,易形成水疱、溃疡等。 本病应与多形红斑进行进行鉴别,后者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样损害,常伴有粘膜损害,好发于手足部。 [预防和治疗] 减少吸烟并加强锻炼可有效提高末梢血运;人冬时应注意末梢部位保暖和干燥;受冻后不宜直接用热水浸泡;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原发性疾病;多食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本病治疗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300mg/d,分3次口服,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局部未破溃者可外用蜂蜜猪油软膏(70%蜂蜜和30%猪油配制而成)、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破溃者可外用0.5%新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配合音频电疗或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有时有效。 防治冻疮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2、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1日为一疗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5、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6、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 冬季寒冷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 为什么夏治冻疮有道理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一、病情的分析判断 冻疮是冬季极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于皮肤的外露部位。初起时,皮肤上有一块块大小不等、稍高于皮面的红斑肿块,颜色暗红,以后变为青紫,此为一度冻疮;较重者,肿块上有小疱,疱一破,即有糜烂面且有渗出液,干后结痂,此为二度冻疮;如有溃疡,其底部为暗红色的肉芽组织,此为三度冻疮。有时还会有并发感染。 冻疮的症状是局部发痒、发胀和灼热,尤其是睡在暖和的被窝中更痒。有溃疡时,会感到疼痛。冻疮一到春暖花开时就会痊愈,但一到冬天又易于复发。 手脚的皮肤,温度较底,如工作是长期坐、立又缺乏活动者,手脚多汗或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者,鞋袜过紧、过小及营养不良、健康状况较差者,均易患此病。 二、处理方法 1.早期只有红肿发痒时,每天用温水浸泡1~2次,用毛巾擦干后,再按摩20~30分钟。或用辣椒100克、苦楝子1000克,均各煎成水成1000毫升,每天交替浸泡2~3次。也可用白酒或75%酒精、松节油、水杨酸甲酯(冬青油)、麝香草酚酒精液,选其一,涂搽局部并按摩20分钟。 2.未破溃的冻疱,常用10%樟脑酒精或辣椒酒(辣椒1份、白酒8份,浸泡1周后摇匀),外涂患处。用樟脑膏(10%)或冻疮膏(含樟脑、薄荷)涂抹也可。有消炎、止痒、消肿作用。 3.如冻疮发生了水疱,溃破处有渗出液,可用4~6层纱布或小毛巾,在3%硼酸溶液中浸湿后,拧成半干,冷敷在患处,每次30分钟,一日2次,待渗液干后,再涂搽红霉素眼膏或四环素可的松膏(眼膏也可)。不做湿敷,则用氧化锌糊和鞣酸软膏混合后外涂。 4.已溃破化脓的冻疮,则先用温的淡盐水(约1%),或1:5000高锰酸钾液,或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或0.1%依沙吖啶(利凡诺)液泡洗20分钟,外涂碘甘油或聚维酮碘(碘伏、碘附)液。或用氧化锌糊或氧化锌油外涂包扎。中成药则可口服小败毒膏,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或三黄膏(参见外科、皮肤科病手脚皲裂项)外涂。 5.每日口服烟酸50毫克、维生素E20毫克、维生素C100毫克,一日3次。 6.疼痛较剧烈者,可外涂5%苯佐卡因膏或1%达克罗宁软膏。 以上提供的均为非处方药。 三、医生告诉您怎样保养调理 1.要注意预防冻疮,冬季要多活动,常参加体育锻炼。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洗完后用毛巾擦干,并用毛巾摩擦3~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逐步提高皮肤的御寒能力。 2.冬季要防冻保暖,注意戴手套、耳套,穿厚袜和棉鞋,鞋袜不得过紧过小,鞋袜必须保持干燥。 3.如手脚已在寒冷处受冻麻木,切忌立即在炉火上烤或立即用热水浸泡,否则,不仅易引起烧、烫伤,同时也会因皮肤局部受热扩张太快,有可能使皮下部分小血管麻痹性扩张,微循环衰竭,通透性增加,更易发生冻疮。此时,最好在室温下按摩一段时间,使受冻部位发红,血脉自动流通而复温。 四、您是不是应当去医院 久治不愈或有继发性感染化脓者,应去医院诊治。 听说尿素有用。 将云香精放入温水中浸泡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效果很明显,而且经济实惠,我许多同事用了都说好。这是在医学杂技上报道过的,你可以试试。 另外,云香精的浓度不能太稀,太浓了也浪费,除此以外注意保暖也很重要。 许多人都说这种方法麻烦,其实你试过了觉得效果好就不会觉得麻烦了,比如是手有冻疮,你可以用口盅盛,把手轮流放进去泡,脚的话晚上睡前泡也可以。试试吧,效果真的很明显。 下面是治疗预防的一些方法,你可以试试: - - 治冻疮的良方哦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什么是喉炎,怎么治疗?是什么?原因有哪些?什么是喉炎,怎么治疗?:
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性病变。病因可为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未经适当治疗;长期发音不当或过度用嗓;经常遭受有害气体、粉尘的刺激或平时烟酒过度;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窦炎、咽炎等。表现为声嘶、喉部分泌物增多等。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结节性喉炎(声带小结)。
喉炎 疾病概述
喉炎chroniclaryngitis)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性病变。以较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特点。属于中医学的“慢性喉瘖”、“久瘖”的范畴。 喉炎可由急性喉炎逐渐演变而来,也可慢性潜隐开始。如吸入有害气体、化学粉尘、长期用声过度或发音不当,以及鼻、鼻窦、咽或下呼吸道感染均可成为喉部慢性刺激的来源。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声嘶、喉部干燥、说话时感喉痛,常因喉部分泌物增加而觉有痰液粘附。
喉炎 疾病原因
1、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结果。 2、用声过度,发声不当,常见于教师、演员、歌唱家、纱厂女工,或不一定是职业用声者,过强或过多用声,常期持续演讲,过高、过长时间的演唱。 3、吸入有害气体如工业气体、吸烟、化学粉尘均可使声带增厚。 4、鼻、鼻窦、咽部的感染亦是喉部慢性刺激的来源。 5、下呼吸道感染的脓性分泌物与咽长期接触,亦易发生喉炎。 当然,声音嘶哑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如长时间持续嘶哑,要想到喉部长肿瘤的可能。儿童最常见的喉部肿瘤是乳头状瘤,肿瘤生长在声带上或声带周围,影响声带的振动,或使声带闭合不全而产生声哑。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声带麻痹等,也可产生声哑,它的特点是生后即有声哑。
喉炎 疾病症状
(1)发声改变:可从沙哑,“毛糙”,声嘶,直至完全失声。患者自觉讲话较轻较弱,音调变低,沉闷费力,这些症状经禁声后有所减轻或消失,但恢复用嗓后又复出现,时好时差,反反复复,病程漫长,使患者对发声感到苦恼。声嘶哑是最主要的症状,声音变低沉,粗糙,晨起症状较重,以后随活动增加,咳出喉部分泌物而逐渐好转,次晨又变差,禁声后声嘶减轻,多讲话又使症状加重,呈间歇性,日久演变为持续性。 (2)喉感不适:包括异物感,烧灼感,干燥感,有的尚有隐痛感,以上不适感在多讲多唱后尤为明显,经休息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3)咳嗽清喉:讲话或演唱前,往往有想咳出喉内分泌的清喉声,喉部分泌物增加,常觉得有痰粘附,每当说话,须咳嗽以清除粘稠痰液。事实上咳不出多少分泌物,这种干咳却成为习惯。 喉炎也是儿童的常见病。儿童喉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声哑的特点是反复发生、时轻时重、决不发生呼吸困难。产生这种喉炎的主要原因是用声过度和用声不当,其他呼吸道的慢性炎症也是原因之一。幼儿园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常有用声过度和用声不当的情况,如唱歌、朗读时互相比赛看谁的声音大;在一起玩打仗时冲呀!杀呀!乱叫一阵;再如哭闹或长时间的咳嗽,使声带产生剧烈的振动;长时间的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以及炎症分泌物刺激喉部黏膜等,都容易使声带水肿、充血,时间长了可引起声带肥厚或声带小结,甚至发展为息肉,产生声音嘶哑。
喉炎 诊断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按病变的程度,有以下3种类型的改变: 1、慢性单纯性喉炎喉粘膜弥漫性充血、红肿,声带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红色,边缘变钝。粘膜表面可见有稠厚粘液,常在声门间连成粘液丝。 2、肥厚性喉炎喉粘膜肥厚,以杓间区较明显。声带也肥厚,不能向中线靠紧而闭合不良。室带常肥厚而遮盖部分声带。杓状会厌襞亦可增厚。 3、萎缩性喉炎喉粘膜干燥、变薄而发亮。杓间区、声门下常有黄绿色或黑褐色干痂,如将痂皮咳清,可见粘膜表面有少量渗血。声带变薄,其张力减弱。 诊断根据患者除声音嘶哑外,无其他全身症状,病程缓解,声带的病变常两侧对称,不难作出诊断。但临床上引起声嘶的病种较多,可参见声嘶鉴别诊断表予以鉴别。
喉炎 疾病诊断
1.声哑及喉部不适感。局部检查可见以下改变。 (1)慢性单纯性喉炎可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声带失去正常光泽,呈浅红或暗红色,也可在其卜看到舒张的血管纹,声带边缘增厚,喉腔常有分泌物附着。 (2)肥厚性喉炎可见喉粘膜呈暗红色,声带增厚,室带明显增厚,甚至在发音时可以遮盖室带,喉腔内可见有分泌物附着。 (3)结节性喉炎可见在两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有对称的小结突起,色白,如粟米大小,基部略红,发声时两声带不能紧密闭合。 (一)病因治疗:适当禁声,避免过度用嗓,戒除烟酒嗜好,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病变。 (二)采用蒸气吸入、雾化吸入或超短波治疗,消除炎症。 (三)声带息肉、或时间较长的声带小结,可行手术摘除(全麻显微手术可彻底切除病变而又不损伤正常组织,应为首选手术方法)。 (四)中医中药: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给以治疗,对痰粘不化,声音嘶哑者,可用海僵汤。说话易累,气短、声嘶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喉炎 疾病治疗
(一)中药治疗1.声音低沉费力,讲话不能持久,甚至嘶哑,常有“清嗓”习惯,干咳少痰,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肺肾阴虚。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咽开音。用百合固金汤加味:百合10克、生地30克、熟地20克、玄参15克、麦冬10克、知母10克、桔梗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10克、蝉衣6克、木蝴蝶10克、黄柏10克。 2.声嘶日久,劳则加重,上午明显,语音低微,讲话费力,舌质胖,苔白,脉虚弱者,为肺脾气虚。宜补益肺脾,益气开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10克、白术10克、炙黄芪15克、陈皮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诃子6克、石菖蒲10克。 3.声嘶较重,讲话费力,喉内不适,有异物感,舌质暗滞,脉涩者,为气滞血瘀痰凝。宜行气活血化痰。用下方加减:赤芍10克、丹皮10克、泽兰10克、郁金10克、川贝母10克、瓜蒌仁10克、海浮石20克、山慈菇10克、桔梗10克、木蝴蝶10克、连翘10克。含服铁笛丸或润喉丸亦可。 (二)针灸疗法1.取合谷、曲池、足三里、天突等穴,每天一次,中等刺激或弱刺激,留针20-30分钟。2.取耳穴咽喉、肺、扁桃体等,埋针7-10天。 (三)单验方 1.鲜青果5枚、鲜芦根5支水煎代茶。2.胖大海5枚代茶,适于喉炎者。3.罗汉果含服,治喉炎。4.藏青果6克、玄参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水煎代茶。5.鲜蜜冲冷水再加生姜汁含服。6.鲜淡竹叶水煎代茶。7.演员临场声音沙哑,可用萝卜和生姜捣汁含服少许。 (四)食疗梨汁、鲜地黄汁各等分,加蜜(为梨汁的十五分之一)同煎或蒸,将其汁含在口中,慢慢咽下。可长期服食,既可防瘖,又可治瘖,适用于喉炎。
喉炎 疾病预防
喉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较复杂,治疗上有一定难度,所以预防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方法是: (1)加强教育,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勿使转为慢性。在慢性期抗菌药物一般是不需要的,不要听到“炎”字就一定要用抗菌素。 (2)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 (3)勿饮烈性洒和吸烟,饮食时避免辛辣,酸等强烈调味品。 (4)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结合生产设备的改造,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 (5)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保持每天通便,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高血压,肾病者勿饮盐开水)。 (6)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长期持续演讲和演唱对咽喉炎治疗不利。 (7)及早防治喉炎,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8)平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戒除烟酒。 (9)室内湿度过低时,冬季烤火要放水壶湿化空气。生活要有规律,以防劳累耗伤气阴,引起虚火上炎。 (10)教师、文艺工作者、售票员要注意正确的发音方法,演出前禁烟和冷饮。感冒和声哑时尤须注意,要静息少言。在青春变声期、妇女月经期和怀孕期,特别要防止用声过度。 (11)加强劳动防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需妥善处理。 (12)既病防变 (13)喉炎治不及时,最终可以导致失音,故必须抓紧早期治疗,平素宜适当减少发声,避免大声喊叫,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虽积极用药也无济于事。
喉炎 日常保养
声带小结怎么办: 声带休息(合理用声)+嗓音保健操+去除过敏因素+颈部冷水毛巾擦10分钟治疗小结效果好。 嗓音保健操 第1节按摩面颊两侧部:此节重点是对颜面两颊部肌肉和两下颌部肌肉进行按摩。作法:用两手掌分别放在两侧面颊部。示指(食指)、中指、环指(无名指)、小指贴在面颊部,指尖朝向两耳朵,拇指在下颌角处(图1)。然后,两手作上下直线式按摩20下,再作旋转式按摩20下。 第2节按摩颈部:此节重点,对颈部肌肉,主要对两侧颈部的胸锁乳突肌、颏舌骨肌进行按摩。有人在唱歌前和唱歌中,这部分肌肉紧张,产生头向前伸出的现象。作法:将一手掌(左手.或右手)放在颈前,拇指与示指分开,手的虎口对准喉结,拇指按住一侧颈肌,其它4指按住另一侧颈肌,手指轻轻捏动20下,再作小旋转式按摩20下。然后换手,按前法再作一遍。 第3节按摩喉结部:此节重点是按摩喉结上侧方的喉上神经部位(喉上神经是使声带运动的神经),和在喉结下侧方的环甲肌所在部位(环甲肌是使声带拉长和变紧张的肌肉)作法:用左手的大拇指和示指,在喉结的两侧上下做小旋转式按摩,每次作20下,然后换右手再做20下。 第4节左右摇头运动:此节重点是使颈部肌肉伸长,缓解肌肉的紧张度,牵引声带运动,活动颈椎关节。作法:身体坐位,两腿分开,两手放在膝盖上。头部缓慢地先向左摆动,使下颌尽量接近左肩部。然后头部再缓慢向右摆,使下颌尽量接近右肩部,如此左右摆动头部,共作10下。 第5节前后点头运动:此节重点是活动颈椎关节,同时带动肌肉的伸缩运动,舒展喉返神经,增进神经兴奋性的传导。作法:头部先缓慢地向后上方抬,待颈脖伸直后,再缓慢地向前下方向低压。动作须缓慢,来回作10下。 第6节按摩颈前凹陷部:此节重点是按摩颈前凹陷部。此处名胸骨上凹,凹内有舌下神经行走.是人体经络任脉“天突”穴的位置,任脉循行头颈中线,跨越声带区。作法:用右手示指及中指作成剑指状,指尖压在颈前凹陷部即胸骨上凹处,抵住气管前壁,作轻柔轮转运动,按摩20下。 第7节按摩颈后部:此节重点是按摩颈后部发际,此处为针灸学上重要经穴痖门和天柱所在之处,都是治疗声嘶的经穴。作法:两手掌伸向颈后部,四指并拢,分别附着在后颈部发际边缘处。用两手的示指对此处作旋转式按摩20下。 第8节按摩鼻两侧部:鼻两侧部为面部敏感区,此处的血管神经都很丰富,有好几条重要经络在此处交叉或连接,如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胧经。迎香穴在此部位。作法:两手掌伸直张开,手指向上,平行置于鼻部两侧,以示指贴近鼻部两侧沟中。然后两手同时滑动,从眼内眦处向下按摩,至鼻孔外侧迎香穴,两示指尖在迎香穴位上作一旋转式按摩,此为一下。按此顺序,按摩10下。 第9节按摩两手虎口部:手的虎口部在手的示指和拇指之间,为人体经络重要穴合谷穴的穴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循经可达喉部、鼻部,并与全身多条经络连通。作法: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夹住右手的虎口部,作轮转式按摩20下。然后换手,用同法按摩20下。 第10节作深呼吸:深呼吸能使胸廓扩张,肺部膨胀,也是练气的基本功之一.作法:立位或坐位,头部垂直,两眼直视前方,安静片刻。然后作深呼吸,尽量吸足气使肺充满,憋气10秒钟。然后慢慢呼出。呼后再吸,如此作深呼吸10次。
喉炎 相关词条
二尖瓣狭窄 急性肾炎 眼病 早产儿 牙齿松动
更年期综合症 酒精肝 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 牙髓炎
高血压 口腔疾病 小儿脑瘫 中暑 牙痛
肝病 流产 小儿感冒 儿童腹痛 口臭
风疹 男性不育症 小儿腹痛 小儿肥胖 慢性肾衰
妇科病 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异常勃起 室性心动过速
喉炎 参考链接
1 /wuguan/erbihou/houyan/ 2 /76/36933.html 4 .cn/ill/ebh/hy/
五官科病症种类
&&&进入科学百科
口腔溃疡 沙眼 中耳炎 散光 鼻窦炎
斜视 青光眼 口臭 近视眼 口吃
巩膜炎 弱视 白内障 耳聋 红眼病
咽炎 牙周炎 鼻疖 咽部异物 喉炎
扁桃体炎 耳鸣 口腔修复 补牙
声明:小鱼健康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连黄柏黄芩治粉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