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胖子可怕的心脏支架,就知道肥胖有多可怕

看过胖子的心脏,就知道肥胖有多可怕! - 脉脉养生 - 微信公众号文章
收录精选微信号文章!
点上面“脉脉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本文来自公众号“英国那些事儿”
微信号:hereinuk
本文有一些解剖相关的血腥图片,
现在关闭页面还来得及
最近BBC又拍了一个纪录片:
Obesity-The Post Mortem
纪录片中,他们找了一具尸体开始现场解剖,向我们展示肥胖对身体的各种影响。
被解剖的是一具女尸,年龄在60岁左右,最终死于心脏衰竭,并在去世之前同意将尸体捐赠给医疗研究。
这具女尸生前大概1.65米高,但体重却有215斤,怎么说都能划入肥胖者的行列……
跟着解剖员的刀,节目一路解密着肥胖对身体的影响。
朝着尸体的腹部划下一刀,呈现的就是下面这个画面:
里面看到的是厚厚一层黄色脂肪。
“我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切开,就好像在切有什么网分布着的黄油”
“适量的脂肪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脂肪太多了的话,它们就会找地方储存,哪里堆积的太多,哪里的器官就会受到损伤”
接下来,是心脏
一拿出来,解剖员立即发现了问题:
“正常的心脏拿起来就像是拿一块牛排,但是她的心脏拿起来就像是拿着一个袋子,松松垮垮的”
“按照她的体型,正常的心脏重量应该是225克左右,但是她的心脏现在达到了449克,完全超重”
“很多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衰竭的患者的心脏都是长这样”
“像这样的心脏,带动体内血液循环的能力就很微弱了”
心脏跳动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向全身,从而向整个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 然而这颗松垮垮的心脏,没有强力的肌肉,自然无法有力地输送血液。 因此她最后只能逐渐衰竭而死。
接着是她的肝脏:
同样一摸到,解剖员就察觉到了异样。
“她的肝脏摸起来,就跟正常人的肝脏软度不一样”
“它看起来粉粉的,软软的,正常的肝脏比这结实多了,另外,肝脏上这些粉红色的物体也都是脂肪”
“过度肥胖有可能造成肝硬化甚至是癌症”
这样肥胖的肝脏,正是吃下各种油腻食物的结果。
看完肝脏之后,视线转移到肺。
解剖员发现,她的肺部有液体一直在滴落,这可能是因为心脏衰竭造成的肺水肿的症状之一。
“人们出现这种症状时,晚上可能需要坐着睡觉,因为咳嗽个不停”
“这种心脏衰竭不同于心肌梗死,它的症状是一点点加重的”
最后,是她的肾脏:
“同样的,正常人的肾脏就只有一些青豆大小的脂肪附着在上面,但是她的肾脏上面有无数多余的脂肪”
“肥胖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最后导致肾脏衰竭”
“肾脏是另一个净化器官,它会过滤你的尿液。如果过量脂肪附着在肾脏上,肾脏就要更卖力地工作才行”
“通常是从2型糖尿病开始,然后你的尿液中会混有糖分,那是因为体内的器官已经无法处理这些葡萄糖”
“你的肾脏就要去过滤那些你身体内多余的糖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肾衰竭”
肥胖,对于整个人的影响是全面的。
过度的肥胖,会给全身的器官造成压力,最终支撑不住的那个器官,造成整个人体的崩盘!
所以说,减肥,不仅仅是为了颜值,更是为了整个人生啊!
关注脉脉养生可查询下面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儿发烧、小儿腹泻、夜啼、小儿推拿、小儿常识、腰痛、男科、补肾食疗、强腰锻炼、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颈椎病、肝病、养肝、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妇科、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胆结石、咽炎、痛风、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鼻炎、眼病、手脚、感冒、咳嗽、失眠、痔疮、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癌症、食物属性、补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湿气、经络、中成药、打嗝
诊断:辩证、背诊、面诊、痘痘、月经、舌诊、青筋、汗诊、目诊、指甲、肚脐(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胆经、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点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文章出自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健康养生常识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脉脉养生微信公众号最新文章
精品号随机推荐
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每天签到送现金;每天抽奖送现金,天天送钱哦,值得关注。
赏金侠,一个可以赚钱的公众号~
带你去领悟那美妙的世界
喜欢电影朋友关注我吧,我们一起学习交流
瘦身小瑜伽,美腿塑形小平腹,每日分享美丽秘诀!
搜罗更多劲爆事件,娱乐花边新闻,最受关注的图片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八卦娱乐头条!!!
提倡国人品质生活,选择有机生态的生活方式,健康,养生,休闲,品味,修炼自己,温暖他人!
野史君一一道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让你发现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
每日新鲜美女推送,分享优雅女神高清图片
想了解有关科技、趣味、创意和新奇的产品吗,想寻找创意小礼品和新鲜玩意吗?胖子界定有标准 太胖容易得“心病”-中新网
胖子界定有标准 太胖容易得“心病”
  据统计,中国大概有43.6%的成年人属于超重或者肥胖。过胖,不光看着不美观,而且存在健康风险。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3》显示,2012 年中国居民全因死亡构成中,心血管病居各种疾病之首。看样子,要减轻心血管病的威胁,必须从全民减重开始。
  专家表示,因不同国籍种族人群的身体差异,体质指数BMI在使用时存在不同的评价尺度;为了更客观地反映被测试者的肥胖程度和心血管病风险大小,需要将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指标WC联合使用;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既不是水肿也不是肌肉过于发达,减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这些只能通过消耗体内过多脂肪来实现,饮食调整和运动疗法是减重最基本的方法。
  最近,网上流行“炫腹”,能反手摸到肚脐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好身材。而对于大腹便便的胖子们而言,自己堆满脂肪的大肚子,不光看着不美观,而且存在健康风险。
  日前,美国心脏学会(AHA)致力于解决肥胖问题的专家组就发布了一项有关肥胖与心血管风险的声明,该声明就不同人种和不同的民族情况下如何鉴别肥胖、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项问题给出了专家组观点。该专家组推荐:在体质指数BMI的基础上,再结合腰围指标WC,并根据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给出的指导标准进行鉴别诊断,这样可以在多个人种及民族获得更理想的心血管风险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推荐设定WC阈值,辅助多人种及民族心血管风险评估。
  看样子,体胖的人也易得“心病”。从事了大半辈子心脑血管研究的专家――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很形象地解释了肥胖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斑锈迹,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子里,就是脑溢血。另外,这些脱落下来的“锈迹”还会阻塞血管,造成脑栓塞;如果堵塞发生在心脏,就成了冠心病。
  国籍种族人群不同,肥胖标准有差异
  长期以来,国际上公认的鉴定肥胖程度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高(m)2。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超重和肥胖的标准分别为BMI=25.0~29.9和BMI≥30.kg/m2 。一般认为,亚洲人超重和肥胖的BMI 界值应当比西方人低,因此,这个标准并不适合中国人。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大夫告诉记者,由于不同人种体格差异较大,如果不加区分地采取相同的BMI标准,缺乏特异性,为了更真实反映情况,BMI标准在各国和地区不同人种之间有一定差别。对于中国人而言,正常体重:BMI=18.5~23.9;超重:BMI ≥24;偏胖:BMI =24~27.5;肥胖:BMI≥ 28。
  除了种族差异,BMI标准在使用时也要考虑不同类人群适用程度。
  由于BMI指标仅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比如,运动员和健身人群的体魄,一般肌肉多于脂肪,肌肉多导致体重很重,可能BMI指数更高,但他们身上却很少赘肉,将他们归类为超重或肥胖是不正确的。因此,BMI这个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的体重称量,要充分考虑人群的差异性。
  想瘦关键还是要看是否“有型”,想“有型”就得考虑到腰围。中国男性的腰围指标WC小于85cm为正常,85~95cm为超重,大于等于95cm为肥胖;而女性的标准是小于80为正常,80-90cm为超重,大于等于90cm为肥胖。
  王增武介绍说,体质指数BMI主要反映全身脂肪含量,与总体脂相关。腰围指标WC是测量腹部脂肪多少的指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更密切。将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指标WC二者联合起来,更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人肥胖的类型和健康风险。
  顾东风曾经带领他的团队随访了2万余名年龄在35岁以上的成人后发现,腰围的增大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险,相比于腰围正常的人群,中心性肥胖(腹部肥胖)的人患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普遍增加了30%~50%,随着腰围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在逐步地攀升。
  中国人在“奔”胖,慢性病呈现低龄化
  今年65岁的王阿姨,退休前是位小学教师。她感慨地说:我30多岁那会儿还瘦着呢,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吃得也不好,腰围还不到2尺1。现在一个月退休金4000多元钱,日子富了,腰围都到2尺6啦,买衣服最犯愁了。
  中国的肥胖或超重人群正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据统计,我国每年1000个人中就有7个变肥胖,25个人变超重。每年步入肥胖大军的人数达到了340万人。目前,全国大概有43.6%的成年人属于超重或者肥胖。
  都说人到中年易发福。为了解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腹部)肥胖现状,及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病危险概率。王增武大夫和他的团队曾对全国处于35~64岁之间的10340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轻度腹部肥胖患病率为32.2%,重度腹部肥胖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难怪从城市到农村,随处可见苹果型身材的大妈们。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除了心血管疾病,肥胖也是糖尿病的最重要诱发因素。在我国大概有1.1到1.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65%左右的人都是超重或肥胖者。因为脂肪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胰岛功能衰竭,导致血糖难以控制,糖尿病和肥胖是共生性的疾病,除此之外,肥胖还会带来高血压、高血脂,包括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很多并发症,还会引起痛风、骨关节炎、脂肪型肝炎肝硬化以及抑郁症等,女性的过多肥胖会导致不排卵、不孕。
  在大人们腰围越来越粗的同时,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地小胖墩。根据《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与上学年度相比上升2.6%。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胖是健康,就是“福”的象征。湘雅医院儿科专家王霞副教授表示,“这是错误的观念。儿童时期的肥胖,轻则会影响体形,让孩子形成自卑心理,重则导致儿童青少年过早患上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更重要的是,儿童期的肥胖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
  2013年北京市对肥胖儿童进行的健康评估结果显示,肥胖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30.7%,高血糖检出率为66.6%,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3.2%,脂肪肝检出率为16.0%,高尿酸检出率为39.7%,部分肥胖学生已经表现出严重的慢性病体征,慢性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减肥不容易,需管住嘴、迈开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2012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55/10万。估计每年约 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即每天9590人,每小时400人,每10秒钟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2012年中国居民全因死亡构成中,心血管病在城市居民占41.1%,在农村占38.7%,居各种疾病之首。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相关研究显示,要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至少使体重持久降低5%~15%。那么如何减重呢?
  肥胖主要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动物性脂肪摄取量超过人体的消耗量,人体把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储存在各组织及皮下而发生的。所以,专家认为,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多,既不是水肿也不是肌肉过于发达,减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这些只能通过消耗体内过多脂肪来实现。很多权威学术期刊和专家指出,服用药物减肥是危险性很大的减肥方法,副作用有脑部伤害、心脏瓣膜畸形,甚至是致命性的后果。
  简单一句话:饮食调整和运动疗法是减重最基本的方法。
  1.饮食调节,减少脂肪生成: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食盐、总胆固醇以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曾有人提出最能减肥的食物应该符合三个标准:(1)含碳水化合物低;(2)血糖指数低;(3)营养素丰富。按此标准,最适于减肥的食物有:肉类、鱼类、蛋类、植物油和坚果,其次豆类、绿叶蔬菜、低糖水果如樱桃和柚子,以及高纤维素全谷类食物如燕麦。鱼类尤其是深海鱼,豆类尤其是大豆(但是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人要注意少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水果如樱桃等是较好的减肥食物。
  2.适当运动,使身体能量收支平衡:体力锻炼的方法因人而异,专家提倡“动起来就好,持之以恒最好”,具体来说,最好每周至少有5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对于一般人,锻炼不必限制在固定时间,推荐有氧锻炼,改变常坐不动,经常熬夜的坏习惯;而对于有些中老年人,特别是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和心血管病患者,不宜在早晨做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对于小胖墩们,因为自制力差,想减肥可能困难点。专家建议家长陪伴孩子一起经历减肥过程,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进行趣味运动,要想克服孩子的惰性,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多采用一些既增加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上下楼梯、跳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也可采用力量运动和柔韧性训练,如哑铃、杠铃以及其他的沙袋、器械等,以及各种伸展性活动。同时,儿童青少年可以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洗衣、整理房间、倒垃圾等。
  相关链接
  日大阪大学发现肥胖引发慢性病原因
  日前,日本大阪大学发布报告称,已通过实验发现了肥胖会引发慢性病的原因,并有可能通过这项发现研发出预防肥胖引起的慢性病的药物。这一发现也许给肥胖人群带来了福音。
  报告指出,一般认为肥胖不仅仅是单纯的体重增加,由脂肪细胞组成的脂肪组织也会因此产生炎症。这些炎症会引起一系列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等。然而,在此研究结果发布之前,人们还并不知道引发这些炎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大阪大学研究小组称,研究期间他们给一组实验白鼠喂食普通食物,给另一组白鼠喂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并观察它们脂肪组织的变化。变化显示,食用了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白鼠体内的脂肪细胞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蛋白质。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蛋白质会产生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细胞,增加炎症发生几率。
  研究小组在向患有糖尿病的白鼠体内输入了抑制这种蛋白质运动的抗体后发现,白鼠体内的炎症得以控制,且糖尿病病情有所改善。该小组进一步认为肥胖人群的体内也会有这种蛋白质,并且蛋白质的运动方式与白鼠相同。大阪大学的免疫学教授石井优介绍称:“通过这项研究,有可能会研发出一种药物,使得即使患上肥胖症的人也不会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宸杉)
【编辑:陈明】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梁山夫妻大办离婚庆典,两人亲自把喜字剪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还有产妇和6个月孕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hereinuk)
本文有一些解剖相关的血腥图片,
现在关闭页面还来得及
  话说,
  最近BBC又拍了一个纪录片:
Obesity-The Post Mortem
  纪录片中,他们找了一具尸体开始现场解剖,向我们展示肥胖对身体的各种影响。
  被解剖的是一具女尸,年龄在60岁左右,最终死于心脏衰竭,并在去世之前同意将尸体捐赠给医疗研究。
  这具女尸生前大概1.65米高,但体重却有215斤,怎么说都能划入肥胖者的行列……
  跟着解剖员的刀,节目一路解密着肥胖对身体的影响。
  朝着尸体的腹部划下一刀,呈现的就是下面这个画面:
  里面看到的是厚厚一层黄色脂肪。
  “我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切开,就好像在切有什么网分布着的黄油”
  “适量的脂肪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脂肪太多了的话,它们就会找地方储存,哪里堆积的太多,哪里的器官就会受到损伤”
  接下来,是心脏
  一拿出来,解剖员立即发现了问题:
  “正常的心脏拿起来就像是拿一块牛排,但是她的心脏拿起来就像是拿着一个袋子,松松垮垮的”
  “按照她的体型,正常的心脏重量应该是225克左右,但是她的心脏现在达到了449克,完全超重”
  “很多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衰竭的患者的心脏都是长这样”
  “像这样的心脏,带动体内血液循环的能力就很微弱了”
  心脏跳动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向全身,从而向整个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 然而这颗松垮垮的心脏,没有强力的肌肉,自然无法有力地输送血液。 因此她最后只能逐渐衰竭而死。
  接着是她的肝脏:
  同样一摸到,解剖员就察觉到了异样。
  “她的肝脏摸起来,就跟正常人的肝脏软度不一样”
  “它看起来粉粉的,软软的,正常的肝脏比这结实多了,另外,肝脏上这些粉红色的物体也都是脂肪”
  “过度肥胖有可能造成肝硬化甚至是癌症”
  这样肥胖的肝脏,正是吃下各种油腻食物的结果。
  看完肝脏之后,视线转移到肺。
  解剖员发现,她的肺部有液体一直在滴落,这可能是因为心脏衰竭造成的肺水肿的症状之一。
  “人们出现这种症状时,晚上可能需要坐着睡觉,因为咳嗽个不停”
  “这种心脏衰竭不同于心肌梗死,它的症状是一点点加重的”
  最后,是她的肾脏:
  “同样的,正常人的肾脏就只有一些青豆大小的脂肪附着在上面,但是她的肾脏上面有无数多余的脂肪”
  “肥胖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最后导致肾脏衰竭”
  “肾脏是另一个净化器官,它会过滤你的尿液。如果过量脂肪附着在肾脏上,肾脏就要更卖力地工作才行”
  “通常是从2型糖尿病开始,然后你的尿液中会混有糖分,那是因为体内的器官已经无法处理这些葡萄糖”
  “你的肾脏就要去过滤那些你身体内多余的糖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肾衰竭”
  肥胖,对于整个人的影响是全面的。
  过度的肥胖,会给全身的器官造成压力,最终支撑不住的那个器官,造成整个人体的崩盘!
  所以说,减肥,不仅仅是为了颜值,更是为了整个人生啊!
  以下是一些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__蒋Winnie:我可能需要减肥了
  艾疯疯:有点想吐,为了孩子,决定吃个鸡腿压压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航:看这个了吓得我以后只能吃牛肉了
  大大的露子:暗恋的人一直叫我记得每天跑步,说是这样老了爬楼梯不会喘,但是我猛然记起他是学医的,应该是看过这些东西了……
  Z猫小卷:卧槽刚吃饱!要不要活了!
  八口厚土:嘿!这油包大腰子
  SOLOVEccccc:一直以来都是185,60kg,看了以后心里没变化
  -边-Bian:某人天天让我运动,并不是想我瘦了美,而是希望我身体健康,改善易病体质。可是减肥真的很痛苦诶。 一点都不容易!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yxbsllz,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医学博士、青年医生的家园!
1635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研究称胖子更长寿 不易死于心脏病
核心提示:体重超标一直以来都被怀疑增加心脏病风险,但美国一项新的研究却表明,那些患有心脏疾病的胖子可能比同样患有心脏病的瘦子更长寿。
  体重超标一直以来都被怀疑增加风险,但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那些患有心脏疾病的可能比同样患有心脏病的瘦子更长寿。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BMI(即身体质量指数)有助预防死于各种疾病——即使肥胖曾是最开始触发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体重超标与水平升高、、高和密切相关。但如果已经患上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人体重超标,其寿命反而会比正常人更长一些。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肥胖悖论”(obesity paradox)。  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重新审视肥胖和“肥胖悖论”的设想,他们对过往的36个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的病例涉及成千上万冠动脉疾病患者。根据其发表在《梅奥临床杂志》(the journal Mayo Clinic Proceedings)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体重偏瘦的病人心脏病发作和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最高。那些BMI指数低(<20)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和致死的风险是胖子的1.8~2.7倍。相反,BMI指数较高(25~30)的超重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最低。而BMI指数在30~50和35以上的患者,死亡率比BMI指数正常的患者低27%。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一般来说,BMI指数在25到30之间的人被视为体重超标,指数在30到35之间的人被视为的第一阶段,而35及35以上的,即为严重肥胖。  “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只能推测这一悖论的原因。”领导该研究的阿比谢克·沙马(Abhishek Sharma)博士解释说,可能超重的患者比瘦子更有可能用药物控制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且他们的剂量也更高。胖子也可能有着更高的“代谢储备”,也就是说,他们的心脏能更好应对加大的工作量。  另外一方面,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被发现有大量冠状,可能(比血管损伤较小的患者)更有助导致有利的结果。胖子还更有可能接受心脏搭桥手术,而传统上认为手术会让恢复率变得更糟。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肥胖专家卡兰塔尔-扎德(Kamyar Kalantar-Zadeh)博士对此评论道:“目前仍不清楚肥胖悖论的潜在机制,但所有研究数据的稳定性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毫无疑问,从生物学上来说,这些观测数据似乎也很有道理。”  不过扎德博士同时提醒人们,肥胖终归不是好事,该研究并不是为忽视肥胖带来的风险大开绿灯,也不应该被认为用来企图破坏反肥胖运动在公共卫生方面获取最大利益的合法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喉管处有一个肉团重视人体自身器官以及基因“三手烟”危害不容小觑定向力识别力渐丧失补贴制度10月1日起实施
对比较聪明的大脑无效孙子如果吃垃圾食品更危险是“热射病“惹的祸病人出院时必留电话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
体重超标一直以来都被怀疑增加心脏病风险,但美国一项新的研究却表明,那些患有心脏疾病的胖子可能比同样患有心脏病的瘦子更长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肥胖有多可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