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脊髓灰质炎预防措施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当前位置:
>>>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
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B.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C.对人体来说是抗体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潍坊
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因此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抗原.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主要考查你对&&免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抗原和抗体(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2)抗体 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免疫:(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免疫的功能: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特别提醒: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免疫功能的双重性:人体通过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的健康,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免疫的有些功能有时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对人体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使移植的器官难以存活;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区别:&&& 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预防传染病时针对人或动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一般属于控制传染源(吸血的节肢动物是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因此预防传染病时只要不是针对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图所示)。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2)第二道防线(如图所示) 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上述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它们能产生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病原体(抗原)侵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
易错点:误认为免疫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免疫蛀初的含义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除了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外,还能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1.训练场地:胸腺&&& 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梓,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而T细胞亦称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T淋巴系前体细胞(前体T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胸腺后,也称胸腺细胞。它们在胸腺激素影响下,最终分化为成熟T细胞,随后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成熟T细胞和B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组织或器官,它们分别定居在周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若遇到病原体等抗原物质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物质与之对抗。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创伤炎症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便会肿大,这就是这些部位增加了“警卫部队”并在和病原体作战。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2.战场:淋巴结&&&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细胞的小型战场。当人体发生炎症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我们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3.血液过滤器:脾脏&&&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 4.咽喉守卫者:扁桃体&&&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免疫助手:盲肠&&& 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指挥白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细胞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6.肠道守护者:集合淋巴结&&&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细胞、吞噬细胞和少量T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发现相似题
与“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6212235518902821585757255189869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上传于||文档简介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文】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上传于||文档简介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大小:8.6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免疫接种,人类消灭、消除和控制了多种传染病。随着科学的发展,疫苗的质量不断提高,疫苗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人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控制传染病,甚至还可用疫苗控制肿瘤等其他疾病。
  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的疾病被称为“疫苗可预防疾病”。目前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大约有30种:
  细菌感染性疾病:白喉、霍乱、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炭疽、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破伤风、肺炎球菌病、伤寒、细菌性痢疾。
  病毒感染性疾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流感、麻疹、风疹、天花、水痘、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黄热病、轮状病毒感染。
  其他微生物感染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
  肿瘤:宫颈癌
  提高这些疫苗的接种率,可以明显降低这30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在美国,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很高。所以,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2009年,美国仅报告了麻疹71例、风疹3例、破伤风18例[1]。而我国2009年这三种疾病的报告病例数分别是:麻疹52461例、风疹69860例、新生儿破伤风1412例[2]。美国人类狂犬病每年仅发生1~4例[3],而我国每年发生狂犬病高达1000多例,2008年达到2466例[2]。尽管我国的整体人口数远远高于美国,但从这些数字的比较来看,我国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控制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儿童扩大计划免疫、普及疫苗接种以后,传染病的发病年龄构成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降低,成人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成人的免疫接种,尤其是美国,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成人免疫接种的推荐程序,公布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因此,早在2005年美国65岁老年人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达到65.5%,肺炎疫苗的接种率达到65.7%[1];而我国成人的接种疫苗率很低,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成人疫苗接种的必要性,也不知道哪些成人是目前疾病发生的危险人群,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References
  [1]&& &Atkinson W, Wolfe S, Hamborsky J. 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第12版). 2012.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72.
  [2]&& &卫生部. 200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卫生部网站.
  [3]&& &Manning SE, Rupprecht CE, Fishbein D, et al. Human rabies prevention--United States, 2008: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MMWR Recomm Rep. 2008. 57(RR-3): 1-28.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蔡东,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每周四全天出诊。从事传染病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