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养心通脉汤散的配方

冠心病的治疗 教你8个中医方养心通肺
是个非常危险的疾病,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的危害,严重起来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要了你的命,所以我们要寻找方法来治疗冠心病!那么方法有哪些呢?冠心病的饮食有该如何搭配呢?下面就去下文看看中医对于治疗冠心病有哪些妙方吧!
冠心病的治疗 中医疗效显著
一、解郁升阳
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肝气郁结者。有许多冠心病发作时疼痛除表现为胸前憋痛外,多向胁肋放射,连及后背肩胛以致手臂,且多由于情绪而引发,《灵枢经》有&肝心痛&之称。郁怒伤肝,肝气不舒,则血脉不和,其症多在清晨5~7时(卯时为肝主之时)或情绪波动时而发,症状不典型,但发作却较频繁,常伴见胸闷重而痛轻,时作时休,善太息,两胁不舒,脉弦紧等。
治当疏肝解郁,升阳解痉。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郁金12g,白芍15g,川芎10g,香附12g,川楝子12g,元胡10g,陈皮10g,防风10g,荷叶10g,葛根15g,丹参15g。若兼湿阻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疏肝药之中加风药,取风药升阳、助肝胆升发之效,以利气血布达,使心脉挛急得舒。
二、益气养心
适用于冠心病日久气阴两虚者。其证以胸闷隐痛,时作时休,气促脉微为特点,伴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短气自汗,失眠多梦,舌淡少红。多由于素体心阴亏虚,或劳心过度,或年高耗精,或发病日久,心脉失养而致。治当益气养心,方选保元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10g(一般气虚者用党参,元气衰者用人参,气阴两虚者用太子参或西洋参),黄芪30g,炙甘草10g,麦冬12g,五味子10g,白术12g,当归10g,玉竹15g,黄精15g.胸部剌痛加郁金、丹参化瘀通脉止痛;若脉结代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阴虚偏重可选加枸杞、沙参、生地、旱莲草、女贞子。
三、豁痰泄浊
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痰浊内阻、心阳不宣者。其证以形体肥胖,胸闷痛如窒,痰多脘闷,苔浊腻,脉滑为特征。治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取《金匮要略》栝楼薤白剂,即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全栝楼30g,薤白12g,枳实10g,半夏10g,桂枝15g,茯苓12g,降香 12g.若胸闷甚者重用栝楼开胸化痰结;心痛彻背者,重用薤白通阳宣痹;阳气不宣者重加桂枝温通胸阳;痰浊明显者加菖蒲、郁金泄浊化痰;痰热偏重加山栀、胆星、竹茹;痰浊内阻可使血滞为瘀,瘀阻脉道,痰瘀互为因果,故常需加川芎、郁金活血化瘀。
四、祛瘀通脉
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心血瘀阻者。患者表现为心胸刺痛,痛点固定,舌紫唇暗,舌下静脉迂曲粗胀。现代医学认为心绞痛多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其机理与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及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有关,属中医血瘀证,用活血化瘀通脉法治疗。方剂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冠心二号方加减:丹参30g,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0g,降香12g,红花10g,柴胡12g,枳实12g,三七5g(研冲),琥珀3g (研冲),血竭3g.若见心律不齐加甘松、苦参。
毛豆是我们常吃的豆类之一,毛豆的营养价值很高。
生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牡蛎,生蚝营养价值很高。
内分泌失调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有很多。
螃蟹是一种很好吃的美食,喜欢吃螃蟹的人非常多。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肾结石的原因有很多。
猪皮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肉制品原料,猪皮营养价值高。中药主治:养心安神
本草纲目主治:养心安神
中药主治:养心安神中医养心有妙方
养心防梗,中医专家提出,可循健脾疏肝降血脂、滋肾平肝降血压、调脾护心降血糖、调心宁神去早搏、术后勿忘补元气等五法。
降血脂——神曲可妙用 神曲15克, 大米100克,将神曲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连续7天。
降血压——沐足 怀牛膝30克、川芎30克、天麻20克、钩藤(后下)20克、夏枯草3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组成,加水2000毫升煎煮,水沸后再煮20分钟,取汁温热(夏季38~41℃,冬季41~43℃),倒进恒温浴足盆内浴足30分钟,每日2次,浴足后卧床休息。7~10天为一疗程。
补心血——健脾降血糖 吉林参10克,田七5~10克,陈皮1克,加少量精瘦肉,炖服,每周3次。另外,还有两个健脾药膳方,方一: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各10~15克,加适量的去皮鸡肉、精瘦肉煲汤,可健脾益气养心;方二:猪胰腺1条,淮山30克,将猪的胰腺和中药淮山一起,煲汤服食,每周一次,可健脾降血糖。
去早搏——睡前按摩手足心 调理睡眠养心神,推荐睡前按摩手足心。按摩手心,定位在手掌心,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按摩足心,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或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补元气——术后可用“健心方” 前面抗缺血提到的健心方同样适合于冠心病术后的病人长期服用。也可用吉林参10克,田七5~10克,陈皮1克,加少量精瘦肉,炖服。每周3次。
(摘自《广州日报》)
时间 : 标签 : 分类 : 评论 :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关于中医养心_风规自远_天涯博客
这里是我的一片私人天地,不需要喧闹,不需要荣耀,需要的只是给自己的温馨和感动,我用手指记录,用心来耕耘,记录我的生活,督促我的进步!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833671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895
(944)(6)(218)(23)(97)(53)(34)(26)(39)(12)(95)(66)(6)(73)(43)(19)(110)
(2)(20)(7)(11)(1)(3)(1)(7)(2)(3)(1)(3)(4)(1)(1)(1)(2)(13)(3)(4)(1)(7)(8)(3)(8)(4)(5)(9)(3)(10)(8)(17)(6)(4)(4)(3)(6)(3)(5)(6)(2)(1)(14)(10)(22)(52)(9)(12)(21)(10)(19)(30)(43)(19)(10)(10)(19)(30)(32)(51)(76)(8)(14)(11)(65)(37)(15)(8)(8)(9)(4)(6)(10)(23)(16)
最近读了一些中医的书,听了一些百家讲坛有关皇帝内经的讲座,深深觉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理论和中医养生的妙不可言。这十几年来,我浅薄的读过一些经典,想要管中窥豹一探道之究竟,为时尚早,毕竟境界相差还是太远太远了,就像用手指头指月亮,看到的虽是月亮,但离月亮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利用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光增长一点自己的见识,不断提升自我,今天就梳理下中医养心之道。
关于中医,我总结概括了其4大特点,一是整体性,二是平衡性,三是规律性,四是变化性,这些都符合辩证法,所谓整体性,就是中医把人当成一个整体,甚至把人和自然当成一个整体,部分和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所谓平衡性,就是法于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的各个内部脏腑互为阴阳,与外界沟通互为阴阳,阴阳平衡则健康,阴阳失调则生病,还有就是讲节制,饮食有节,劳逸有节,不能太过,不能不及,这也是平衡的思想。所谓规律性,就是人的生长壮老已有规律,人与自然的联系有规律,人的健康与四季、五行、六气、方位、颜色、音律、情绪等皆有关联有对应。所谓变化性,就是不能一成不变看问题,人的健康随着时间、环境、诊疗、内部调节会产生变化,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就是这四大特点,就让人对古人的智慧充满敬意!
由于我浅薄的知识不足以表述得很清晰,也不足以把整个养生之道领会透彻,只好慢慢一步步梳理总结,今天从养心之道开始。
中医所说的心,是虚实并论,既有实体的心,也有无形之心,心是君主之官,神明之所。君主健康,其他脏腑日子就好过,君主不健康,其他臣民就会遭殃,神明健康,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心理健康,神明健康了,心情会愉快,宁静,安详,神明不健康,什么毛病也会跟着来。
所以说,养心,非常非常关键!
来看看心与五行和其他之对应法则,心,对应火,对应南方,对应夏天,对应苦味。另外,黄帝内经还说,心开窍于舌中,其华在面,主血脉,与小肠相表里,心还生喜怒哀乐,心主思考。
还有,心肝、心肺关系非常密切,常放一起讲(大概也可以与五行理论对应),所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护肝对心的健康也非常重要,而肺主呼吸开窍于鼻,如果心出现问题,也到导致鼻子出现问题。
关于心与小肠相表里,还要理一理十二经络。
先来看手少阴心经。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胸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脉过处发冷,疼痛,手掌热痛等。
再看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小指外侧的末端,沿着手掌小指边而上行至腕关节部,出于手踝骨(尺骨小头突起处)中,直行向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到达肘关节内侧(尺侧)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踝之间,向上沿着上臂内侧后缘到达肩关节部(肩解),绕行于肩胛,与诸阳经交会于肩上至大椎穴处,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咽)向下穿过膈肌至腹腔属本腑小肠。此经脉一分支是从缺盆穴处分出,沿颈侧向上达面颊,行至外眼角(目锐眦),折返进入耳中。又一支脉是从面颊部分出,上行至眼眶下方(?),抵达鼻旁,行至内眼角(目内眦)。
这些确实比较复杂,我需要弄一张十二经络图放在身边研究才能领会,慢慢来,有关奇经八脉的研究也要先放一放。
如何养心,顺应四时,夏天是养心的好时节,吃的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如果热毒入侵,人烦躁不安,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和中药以及茶饮。常见的有苦味的,包括苦瓜、苦菜,莲子,茯苓等。
除了饮食方面调节外,还有夏天要多点户外活动,夏天为生长季节,晚睡早起,适当出汗,养护阳气。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颗平和的心态,火为离,离中虚,保持宁静安详,少些思虑,少些忧心,适度娱乐,多听欢快的音乐对身体会有助益。
对照我自己,近些天,运动偏少,心神有些不安,睡眠不稳,失眠多梦,头脑昏沉,需要及时调养了,大概是心火有些旺盛,可以用莲子泡泡茶,适当增加些运动量了。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宁中医养心通脉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