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附二首批名中医1999

北京市47人
王文友& 王庆国& 王应麟& 王彦恒& 王春生& 王禹堂& 王莒生 王素梅& 王焕禄& 王融冰& 韦企平& 田金洲& 刘大新& 刘景源吕培文& 闫慧敏& 张志真& 张淑文& 李文泉& 李曰庆& 李世增 李乾构& 李萍萍& 杜怀棠& 周乃玉& 周德安& 孟宪坤& 庞& 鹤 郁仁存& 金世元& 金伯华& 金& 哲& 姜良铎& 柯微君 &徐荣谦钱& 英& 高才达& 高& 利& 高益民& 尉中民& 黄丽娟& 鲁兆麟臧福科& 魏执真& 王承德& 孙光荣& 栗德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20人
周文泉& 蔡连香& 安效先& 王书臣& 麻& 柔& 聂莉芳&& 薛伯寿朴炳奎& 姚乃礼& 孙桂芝& 庄国康& 田从豁& 许& 铣&& 孙树椿 胡荫奇 &唐由之& 高建生& 庄曾渊& 吴中朝& 姜廷良
卫生部直属单位10人
董振华& 米逸颖& 李佩文& 史载祥& 张铁忠& 白玉兰& 金& 明 晁恩祥& 阎小萍& 安阿玥
天津市26人
石学敏& 张伯礼& 黄文政& 马& 融& 韩景献& 曹式丽& 张庚扬& 阮士怡& 张大宁& 高金亮& 栗锦迁& 张曾譻& 王万隆& 李今垣& 李永成& 于志强& 田芬兰& 孙兰军& 石建华& 高克俭& 苏玉崙& 杜文娟& 张柏林& 张俊富& 吴炳忠& &韩禅虚&
河北省28人
李士懋& 田淑霄& 刘亚娴& 孙宝惠& 李佃贵& 董燕平& 王淑玲 邢月朋& 郭纪生& 赵玉庸& 杨牧祥& 刘启泉& 张& 莉& 刘保和李延芳& 高社光& 刘建设& 王敏淑& 任琢珊& 范振域& 高& 慧 刘玉洁& 杨宝元& 李英杰& 王九一& 陈树真& 王国三& 布明德
山西省15人
王晞星& 冯五金& 梁瑞敏& 张晋峰& 宋明锁& 胡兰贵& 韩履祺 李建仲& 魏中海& 贾六金& 赵建平& 高继宁& 文& 洪& 王有奎柴瑞霁
内蒙古自治区13人
苏荣扎布& 吉格木德& 包金山& 阿古拉& 包景荣& 温启宗 琪格其图& 宋一亭& &牛兴东& &查& 干& 金& 玉& 岳在文 邢志先
辽宁省33人
马& 智& 李德新& 谭& 毅& 金明秀& 田维柱& 张静生& 李敬林王秀云& 杨积武& 周学文& 郭恩绵& 刘元禄& 李中宇& 王春林 洪治平& 郝学君& 杨世勇& 郭振武& 田振国& 曹& 林& 周跃群 尹小星& 孔志凤& 李& 铁& 周升平& 肖瑞崇& 张玉琴& 刘学文 杨泽华& 赵振利& 邢鹤林& 洪家铁& 曹茂森
吉林省18人
刘柏龄& 王& 烈& 南& 征& 于凯成& 黄永生& 陈向明& 张文泰阎洪臣& 胡永盛& 赵振昌& 刘铁军& 于作盈& 王& 玉& 李& 莹 董克勤& 刘大同& 曲& 生& 赵继福
黑龙江省30人
张& 琪&& 张& 缙& 郭文勤& 吴秉纯& 王铁良& 滕义和& 张佩青 隋淑梅&& 杨质秀& 韩延华& 侯丽辉& 刘建秋& 郭鲁义& 谢晶日 杨智荣&& 周& 凌& 孙申田& 高维滨& 孙忠人& 孙远征& 王维昌 张金良&& 段富津& 李敬孝& 姜德友& 李& 冀& 李维民& 卢& 芳于帮国&& 徐金星
上海市31人
严世芸& 王庆其& 蔡& 淦& 陈湘君& 陈以平& 刘嘉湘& 吴银根 何立人& 陈& 熠& 彭培初& 夏& 翔& 颜乾麟& 柏连松& 陆德铭陆金根& 唐汉钧& 朱培庭& 马绍尧& 李祥云& 胡国华& 虞坚尔 石印玉& 施& 杞& 李飞跃& 林水淼& 东贵荣& 严隽陶& 王灵台 邱佳信& 王文健& 叶愈青
江苏省40人
单兆伟& 符为民& 李七一& 刘沈林& 唐蜀华& 吴& 旭& 徐福松 许芝银& 朱秉宜& 诸方受& 邹燕勤& 周仲瑛& 金& 实& 汪受传汪建民& 杨桂云& 徐荷芬& 朱启勇& 刘永年& 莫燕新& 李柏年 丁义江& 李果烈& 赵景芳& 朱世楷& 孙凤霞& 申春悌& 任光荣 龚正丰& 何焕荣& 江杨清& 朱良春& 邵荣世& 夏治平& 赵化南顾维超& 陈福来& 孙& 浩& 王少华& 谢兆丰
浙江省35人
王坤根& 叶一萍& 连建伟& 吴良村& 余国友& 沈元良& 张玉柱 陈勇毅& 范永升& 范炳华& 宣桂琪& 祝光礼& 徐志瑛& 陶筱娟盛丽先& 常& 青& 程志清& 付& 萍& 楼丽华& 裘昌林& 严仲庆李茂才& 周郁鸿& 周维顺& 陶鸿潮& 马大正& 何若苹& 程晓霞 林吉品& 贾建华& 周富明& 倪康裕& 宋欣伟& 姚新苗& 李凫坚
安徽省25人
徐经世& 丁& 锷& 马& 骏& 曹恩泽& 李业甫& 胡国俊& 梁文珍张道宗& 张& 杰& 魏福良& 韩明向& 周宜轩& 鲍远程& 赵荣胜 唐长金& 杨从鑫& 窦金发& 杨善栋& 吕美农& 蔡圣朝& 王家琳郑梅生& 范绍荣& 杨& 骏& 郑日新
福建省22人
梁栋富& 郑则敏& 肖定远& 吴炳煌& 黄河清& 王惠珍& 谢德聪 张雪梅& 伊春锦& 陈金水& 陈辉清& 郑& 敏& 翁丽丽& 刘德桓秦振华& 余天泰& 邓启源& 李时朴& 余庆阳& 黄宝英& 郭为汀 陈国良
江西省22人
邓运明& 刁军成& 何晓晖& 胡& 珂& 蒋小敏& 饶旺福& 谢& 强喻文球& 张小萍& 赵纪生& 熊墨年& 傅淑清& 宋南昌& 黄津伶 熊泽民& 黄夏雨& 林家坤& 周& 勇& 邱家廷& 曾渊华& 刘汉波 欧阳枝磊
山东省32人
王新陆& 姜建国& 尹常健& 王静波& 张素芳& 宋爱莉& 刘瑞芬 姜春英& 侯玉芬& 曹晓岚& 冯建华& 董建文& 金& 伟& 张继东李克勤& 李长生& 华明珍& 吉中强& 于俊生& 周兆山& 王法昌 蔡英奇& 常振森& 王光辉& 赵学印& 李以义& 解乐业& 李& 莉 刘启廷& 左振素& 陈& 权& 张志发
河南省31人
张怀亮& 史 纪& 郭淑云& 马云枝& 赵文霞& 吕宏生& 王万林 王新志& 段海辰& 孙 彬 &陈安民& 王守儒& 褚玉霞& 王松龄刘永业& 唐 宋& 和贵璋& 吕海江& 杨生民& 仝允辉& 郭艳锦 李培旭& 王希浩& 冯明清& 王国斌& 周世印& 乔振纲& 韦绪性 黎少尊& 王心东& 卢仁彬
湖北省26人
张觉人& 崔金涛& 张荒生& 张介眉& 张唐法& 余南才& 谭异伦 朱致纯& 胡思荣& 刘吉善& 周继刚& 洪茂林& 徐昌伟& 沈 &霖陈科力& 周安方& 闻庆汉& 陈志敏& 邵朝弟& 盛国光& 姜惠中 皮先明& 甘爱萍& 王& 鹏& 王柏枝& 沈忠源
湖南省26人
王行宽& 程丑夫& 张志国& 贺菊乔& 旷惠桃& 孙达武& 袁长津 严& 洁& 王净净& 黄政德& 谭兰香& 蔡光先& 蒋士生& 郑& 纯仇湘中& 梁清华& 何明大& 董克礼& 陈淑琼& 黎月恒& 熊继柏 黄& 云& 刘定安& 张良圣& 邵先舫& 常小荣
广东省35人
周福生& 赖新生& 禤国维& 余绍源& 杨霓芝& 李丽芸& 王小云 王士贞& 洪钦国& 许鑫梅& 张玉珍& 李宜瑞& 刘庆思& 王清海卢桂梅& 吕& 雄& 老昌辉& 吕志平& 罗& 仁& 邱志楠& 杨群玉 刘月婵& 梁傍顺& 沈英森& 吴维城& 沈坚华 &李顺民& 黄明河李伟居& 谭& 峰& 潘志雄& 叶伟洪& 苏培基& 余伯亮& 邹志为
广西自治区12人
陈慧珍& 赖祥林& 黄李平& 韦永兴& 黄汉儒& 李谱智& 闵范忠 谭家祥& 黄有荣& 李桂贤& 钱海凌& 蒙定水
张永杰& 杨& 华& 林& 丹& 傅汝梅& 刘& 巧& 李成光& 李玉玲刘德喜
重庆市15人
王辉武& 张西俭& 王毅刚& 曾定伦& 王仁强& 罗& 玲& 文仲渝 朱& 丹& 周天寒& 刘正宇& 郑邦本& 郭剑华& 刘兴文& 毕朝忠 杨廉方
四川省30人
罗才贵& 亓鲁光& 张晓云& 胡天成& 王成荣& 吴& 巍& 王& 英王鸿度& 汪世强& 胡春申& 张茂平& 顾兴平& 张& 勇& 陈定潜 张& 毅& 廖洪韬& 彭& 暾& 尹华荣& 刘方柏& 马文红& 景洪贵 周智春& 侯平玺& 周建国& 任& 明& 艾儒棣& 张廷模& 杨运宽张发荣& 夺机卓玛
贵州省10人
何成瑶& 王玉林& 凌湘力& 吴光烔& 李宗智& 董湘玉& 刘尚义 付汝林& 戴永生& 符中柱
云南省18人
帅& 焘& 管遵信& 周常昆& 张沛霖& 吕光荣& 吴荣祖& 陆家龙 赵永祥& 钟传华& 李斯文& 赵& 淳& 刘以敏& 龙祖宏& 王光鼎张良英& 夏惠明& 吴生元& 范德斌
西藏自治区10人
强巴卓嘎& 米 玛& 尼玛顿珠& 索朗欧珠& 格桑巴珠& 格桑平措 向巴格列& 朗嘉& 丹松扎巴& 扎& 加&&
陕西省18人
曹利平& 米烈汉& 刘华为& 王静怡& 张学文& 沈舒文& 李& 军 李彦民& 殷克敬& 王素芝& 杨& 震& 周志杰& 王明怀& 洪& 霞 吉海旺& 郑清莲& 乔成林& 姚树锦
甘肃省16人
张士卿& 王道坤& 宋贵杰& 贾& 斌& 曹玉山& 何天有& 赵健雄王自立& 刘国安& 廖志峰& 刘东汉& 刘宝厚& 裴正学& 李永寿 郭宪章& 谢君国
青海省11人
王常绮& 燕小霞& 巴卓玛& 吕& 华& 邓尔禄& 才布扎& 久& 美 尼 &玛& 桑& 杰& 龙& 巴& 完玛昂智
宁夏自治区10人
张& 武& 童安荣& 金明亮& 张凤武& 丁象宸& 高如宏& 李遇春 杨学信& 焦天才& 陈文新
新疆自治区11人
刘红霞& 陆& 明& 曾斌芳& 李玉贤& 何夏东& 顾乃龙 艾山江·司马义& 买买提依明·艾力& 帕塔尔·阿不拉
沙依甫汗·吐尔迪艾合买提& 肉孜巴克·阿布都瓦依提
发表评论:
馆藏&1242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郴州市两人被评为“湖南省名中医”
编辑:韩先敏
发布时间 日 10:38
欢迎订阅郴州手机报 移动发送HW164(字母大写)到 电信发送cz至 联通拔打10010
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勇)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三批湖南省名中医名单,我市欧阳新、曹芳洪被评为湖南省名中医,当选人数位居全省市州中医医院榜首。
据悉,&湖南省名中医&从2002年至今共评选过3次。评审入围条件非常高,要求必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以上,具备深厚的中医药理论造诣、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精湛和独到,临床疗效突出、经验丰富;在全省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德艺双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此次我市两名中医师能从近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评为省名中医,是我市&人才兴医&战略的结果,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名中医&工程,&先后评选出20名市名中医,通过&名医&带动&名科、名院&建设,大大推动了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点击分享到:
郴州新闻网微信
& 观后心情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团队介绍 | 视频直播 | 网上投稿 | 网站建设 | 域名空间 |
新闻热线: 广告:2295893 E-mail: 传真:2295893 监督电话:2886133 站长:胡昭全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南岭网(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号 郴州新闻网投稿交流QQ群:行善孚人望
宽宏德益彰
——记湖南省名中医王行宽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湖南长沙韶山中路95号24小时急救电话:0 传真:9Email:
乘车路线:火车站乘7、602路,火车南站乘124、159路,汽车南站乘7、102、103路,汽车北站乘116、159路;汽车东站乘103路到医院门口下车;汽车西站乘314路到东塘下朝南走200米;市内乘2、7、15、102、103、116、120、124、125、137、145、146、159、167、602、705、912、915路等到医院门口下车。
您现在的位置:&&
&行善孚人望
宽宏德益彰
——记湖南省名中医王行宽教授
行善孚人望
宽宏德益彰
——记湖南省名中医王行宽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56:33 作者:事业发展部 文字大小:[][][]
  王行宽,男,1939年3月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学院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1959年高中毕业于江苏省镇江市一中,同年考取原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科本科,1965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内科工作。历任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2年10月晋升为主任医师,1999年套评教授。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经湖南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评定为湖南省名中医,2008年1月被湖南省教育工会评为医德标兵。1998年经湖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医内科博士生指导教师、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博士流动站指导小组成员,1998年聘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等。曾相继任医院门诊部主任兼门诊支部书记、急诊科主任、业务副院长、一系副主任、大内科及内科教研室主任等。1987年起带教硕士研究生18人;1998年起带教博士研究生9名;1997年、2002年、2008年作为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传授老师,传授学生4人;1999年为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跨世纪人才学习班指导学员7人。
  王行宽教授现已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著作9部。代表作有:《中医急诊学》编委(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副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主症鉴别诊疗学》副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心痛灵2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杂志)、《浅谈中医胰与糖尿病的关系》(《辽宁中医杂志》)、《清肝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等。主持厅级以上课题6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四等奖、湖南中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各1项。.1998年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颁发1997年度林宗扬医学教育奖。
  王行宽教授精通中医学,旁谙西医内科学,刻意创新,继承为前提,发扬为目的。擅长中医心脑、脾胃系疾病、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治病特色:根据脏腑生化制约的相应性,对于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擅长综合分析,多脏调燮,习用隔一脏、隔二脏乃至隔三脏疗法,尤倡从肝论治。对胸痹心痛,认为其病位应在心络,病机为心气营亏虚为本;脂浊痰瘀互结,肝气郁滞,心络经隧狭隘不畅为标。治宜补气和营、豁痰化瘀、疏肝通络。倡导从肝治心,推崇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双治法》中所提“心痛治肝”之法及《明医杂著》中论述:“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也,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之说。研制“心痛灵Ⅰ、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甚验。对于缺血中风,认为其病位在脑之络脉,肾虚精亏,髓海不足,脑络为脂浊痰瘀痹阻,气血逆乱,气不顺则生风,扰乱神机,神机失灵,神经流贯阻滞,风自内生,发为缺血中风,即所谓:“脑喜静谧而恶动扰,静谧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摇散乱。”主张用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前方补肾益精以荣脑;后方补气和血以通脑络乃标本兼治之举,若属风痰瘀阻证者,又当以六味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化裁;风火窜扰,脑络破损,血溢络外之出血中风,力主以犀角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增损为佳,犀角地黄汤有凉血散血之妙,而无止血留瘀之弊。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倡用疏肝和胃、左金制木法,既使肝不犯胃,又令金行左位起制木之能,如是始能胃气降,脾气升,枢机通畅,胃腑自和,自拟“加味连苏饮”疗效尚称满意。对慢性结肠炎,主张以“大肠胀”或“肠痹”名之。便溏为主者,名前者;便秘突出者,则称后者为宜。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治节,小肠失于分清泌浊,大肠有失传导之司为其发病之关键,故主张肝脾并治,尤其崇尚丹溪治肠痹,必开肺气之说,“肠痹以开肺气以宣通”“但开降上焦肺气,上窍开泄,下窍自通。” 诊治消渴病,不囿于一般肺、胃、肾阴虚燥热之说,首创心肝郁热(火旺)之说,肺胃之热乃心肝郁热移易所致,肾精亏损实病情演变之结局,故提倡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诚另辟蹊径之举。对于慢性肾衰强调肾虚为本,瘀毒蕴结为其基本病机,而肝失疏泄贯穿于病之始终。肾主五液,肾衰则气化不力,五液不行,水湿留聚于肾,变生“溺毒”,由肾络逆渗入于血分,随血运行,侵淫脏腑,毒害五体,耗气、伤阴、损血,甚则逆变,上犯脑神,发生“溺毒入血,血毒上脑之候。” 总之,其病位在肾及溺毒蕴藏于血,罹害肝、脾、心、肺、脑诸脏,耗损阴阳气血,故谓其本在肾,治节在肺,其制在脾,疏泄在肝,治应分辨标本缓急、虚实寒热,综合分析,权衡多变,不可胶柱鼓瑟,诚如已故著名中医学家邹云翔教授所云:“治肺肾肝脾,难循一法,用宣清疏补,唯求应机”等。 (范金茹教授整理)
  【王行宽教授医案赏析】
  ★刘某,女,49岁。心脉之运行,除取决于心脏阴阳气血之盛衰,尚有赖于肝气之疏泄,肺气之治节,脾气之转输,肾气之煦养,故血脉关乎五脏。患者心悸时作,胸闷气短,动则较著;纳食如常,口不甚渴;夜寐尚谧,大便易溏;舌淡红齿痕,苔薄黄,脉细弱,或结或代;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呈二联律。病系频发性室早,中医可以“心动悸”名之。心脾两虚,气营不足,心脉瘀阻,心神动击失序。拟补益心脾,安神定悸,佐以疏肝以畅心脉。药用白参10g、黄芪20g、白术、茯苓、龙眼肉、阿胶、当归各10g、炙远志6g、砂仁8g、柴胡、姜黄各10g、炙甘草5g、鸡血藤10g、炙水蛭4g。
  ★朱某,女,67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中医心动悸范畴。其心搏或急或缓,或迟涩,或结代。症见头晕,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夜寐梦扰,口苦不渴,腰痛,舌质隐青,苔薄黄,脉沉细涩滞若刮竹之状。病虽在心脉,气营两虚,心脉瘀涩。然血脉关乎五脏,不可见心而纯治其心。余习从肝肾论治,李时珍谓:命门下系两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柯琴言“血道由肝”也。药用干地黄15g、山萸肉10g、山药15g、丹皮、泽泻、茯苓、白参各10g、桂枝8g、麦冬、柴胡、姜黄各10g、鸡血藤、菟丝子各15g、鹿胶10g、百合15g、黄芪20g。
  ★何某,男,60岁。胃疾多年,但胀不痛,欲嗳不畅,间有泛酸,口苦微渴,纳食甚馨,二便自调,舌淡黯苔薄黄,脉弦缓。胃镜检查示:慢性疣状胃炎,十二指肠降部血管瘤,病理切片为中度萎缩性胃炎征。此可赅属于胃脘痛、胃痞、胃瘤范畴。肝失疏泄,肺失治节,致使胃气不和,气滞郁热,胃络瘀阻,胃膜失养而萎缩成斯疾。故疏肝益胃,左金制木是为其治。倡用全瓜蒌,《重庆堂随笔》称人不知栝蒌“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药用百合15g、瓜蒌20g、苏叶6g、川连4g、白芍15g、丹参、柴胡各10g、黄芪20g、当归、橘皮、法半夏、枳壳、白术各10g、广香5g。
  ★敬某,男,65岁。慢性肾衰,尿毒症之疾,余对其病机及治验释要为:其病位在肾与血道,病本在肾,治节在肺,疏泄在肝,制约在脾;肾气虚弱,脏真衰竭,封藏失职,气化无力,致水湿内蓄,变生溺毒,由肾络而逆渗入血道,浸蚀五脏,毒害五体,耗伤气血。其治法纷繁,因人而异,然总宜综合治理,多脏调燮,不可囿于一法一方而治。诚如已故中医名家邹云翔教授所述“治肺脾肝肾,难循一法,用宣清疏补,唯求应机”。药用干地黄、山萸肉、山药各15g、茯苓、丹皮、泽泻、白参各10g、麦冬15g、柴胡、郁金、丹参、枳实、川朴各10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g、黄芪20g、当归、瓜蒌皮各10g。
  ★宋某,男,66岁。陈士铎谓:“消渴之症,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之由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况患者兼见风眩、胸痹之疾,此乃拟从肝、肾、心并治之由。药用天麻10g、干地黄、山药各15g、山萸肉10g、葛根20g、姜黄、僵蚕、茯苓、菊花、柴胡各10g、枸杞、丹参、白芍、杏仁各15g。
版权所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湖南长沙韶山中路95号 24小时急救电话:20 传 真:9 联系邮箱:熊继柏——一位真正的名中医
熊继柏——一位真正的名中医
熊继柏——一位真正的名中医
  来 源:  时 间:日   作 者:唐兴荣 点击数:
字体:【& &
  熊继柏,男,湖南中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历任湖南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医经典古籍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中医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经教学研究会委员。
  熊氏1942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人。十三岁师从祖父熊玉田先生习医,十四岁参加联合诊所,先后拜于常德地区名老中医胡岱峰先生、陈文和先生门下。自幼遵祖父熊玉田公之训,启蒙习医,始读《雷公炮制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王叔和脉决》、《汤头歌决》等书,十四岁时参加农村联合诊所,遂拜师于名老中医胡岱峰先生门下,胡老师自幼习文,先儒而后医,进已八十高龄,乃依循序渐进之法教以《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并令熟读《医宗金鉴》中之《四诊心法要决》、《伤寒心法要决》、《杂病心法要决》、《妇科心法要决》和《幼科心法要决》。十五岁时,重点攻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于老师要求甚严,凡所读之书悉能背诵,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十六岁时,正值1958年祖国建设“大跃进”运动开展,被派去农村当实习医生。二十岁,复拜师于名老中医陈文和先生门下,陈老师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执教颇重针对性,除教习《黄帝内经》之外,并令重点研习《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和《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一年之后,临证业务能力大有长进,自此长期连续不断地在农村基层医院从事临证实践,始终运用中医中药诊治内科、妇科、儿科病证,并运用中医中药治愈了许许多多的急证、重证。由于不断临证,不断学习,医疗威信逐渐提高,从1964年到1979年间,每日应诊量常达100人左右。在石门县维新中医院连续从事中医临床二十一年,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1979年底,经全国中医选项拔考试之后,被选调到湖南中医学院任教师,主要从事中医理论教学。主讲《黄帝内经》,并主讲过《难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内科学》等课程。迄今已三十余年,对《黄帝内经》进行了专门研究,主讲《内经》课,并主讲过《难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和《中医内科学》,讲课已达8000多学时,曾先后8次被评湖南中医学院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仍然不间断地坚持了医疗实践。
  熊氏从事中医临床四十年,始终坚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对诊治内科杂病、儿科病及妇科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治急性热病和疑难病证方面,尤有独到的经验。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医疗威望,是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1999年被湖南省人事厅、卫生厅评定为湖南省名中医。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派遣至阿尔及利亚为身患顽疾的总统进行治疗,熊教授悉心诊治,充分运用中药汤剂及针灸,使其疾病得到神话般的恢复,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赏,同时也为两个国家进一步建立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历了四十余年的中医临证实践和二十余年的中医理论教学,熊继柏教授对中医学的认识得出了一条最基本的观点,这就是:中医学的理论必须与临证实践相结合。《内经》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中医学的理论本是实践知识的升华和总结,熊教授在传授弟子时时刻强调:如果研究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其理论势必成空洞理论,甚至有可能出现对理论的错误理解。如果临证不能用理论去指导,其临证无疑只是贸然临证,甚至有可能造成盲目临证。“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制其约。”精,则术业必须专攻,不专则不可能求精;博,则学识务求渊广,不渊不广不能言其博,这是熊继柏教授对弟子的要求。
  作为一个既从事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教师,又从事中医临证实践的医师,熊继柏一直把对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视为己任,并为之尽心竭力。在学术上,推崇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黄帝内经》,认为《黄帝内经》“文简、意博、理奥、理深”,可谓学之不尽,取之不竭,因此,从事理论研究则以《黄帝内经》为主,务在究本识源,明晰经旨,真正掌握其临证指导意义。临床上,始终坚持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坚持理法方药的基本步骤,不论诊治内、妇、儿各科疾病,或诊治各种急症、疑难病证,都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法则,遵循这一基本步骤。在数十年的学与用之中,确有一些心得体会,每寻隙记录、整理,陆续发表了90余篇论文,将这些论文归类为三个方面:一为理论研究,一为临证经验,一为教学与科研,汇为一册出版了专著《医论集》。熊氏的医学著作颇多,计有十六部。其中独撰著作二部:《内经理论精要》、《内经自学指导》。《内经理论精要》一书,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列为藏书。主编及副编著作三部:《医经选讲》、《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内经选读》。《黄帝内经研究大书》一书,系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组编,为我国历代以来研究《黄帝内经》最大型、最完备、最系统的工具书,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图书一等奖,并获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任编委的著作三部:《内经高级教学参考书》、《湖湘名医典藉精华》、《湖南省卫技试题解》。特邀编写的著作二部:《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素问析义》、《灵枢经析义》、《马王堆医书考注》、《传世藏书?难经注》、《中医学多选题解析》。同时,并陆续在国内各级中医杂志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九十余篇。近年来,并主持完成研究成果《内经理论精要研究》,两项成果分获湖南省卫生厅和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奖。
发表评论:
馆藏&4696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99种中医名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9种中医名着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8.54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省中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