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蹄壳周围腋窝附近肿大 高烧行走困难有点高烧

>>>蹄部溃烂
蹄部溃烂(外科症状)
15 人关注该问题
猪蹄部溃烂,多见于口蹄疫,或猪蹄部受伤,擦伤感染病菌所致,饲料中缺锌导致蹄裂,溃烂。
外伤引起的蹄部腐烂症状:患猪走路困难,感染部流黑褐色臭水或化脓溃疡,严重时蹄部热痛,有的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不安,食欲减少,呼吸急促,体温上升。
1、保持猪舍干燥... &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外观看像猪腐蹄病。治疗:高锰酸钾清洗后,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患猪四蹄打封闭针,每蹄用青霉素40万单位、2%普鲁卡因2ml。打完封闭后用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对四蹄进行清洗,每日2次,同时内服复方新诺明、维生素B2。采用上法3日后猪疼痛反射减弱,蹄叉间脓汁...
外观看像猪腐蹄病。治疗:高锰酸钾清洗后,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患猪四蹄打封闭针,每蹄用青霉素40万单位、2%普鲁卡因2ml。打完封闭后用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对四蹄进行清洗,每日2次,同时内服复方新诺明、维生素B2。采用上法3日后猪疼痛反射减弱,蹄叉间脓汁溢出收敛,蹄匣再生。
个人建议:淘了吧,
都这样了,没治疗价值。
算下来倒贴钱。
预防: 猪圈保持干燥, 不积污水。对早期发现的早治疗,不管什么病,越到后期
越无治疗价值。
确定不是五号病的话就打鱼腥草混青霉素(也可以局部打普鲁卡因青霉素),同时溃烂处用碘酊消毒后抹青霉素粉消炎,有添加垫上稻草减少摩擦促进尽快恢复
确定不是五号病的话就打鱼腥草混青霉素(也可以局部打普鲁卡因青霉素),同时溃烂处用碘酊消毒后抹青霉素粉消炎,有添加垫上稻草减少摩擦促进尽快恢复
饲喂维生素K,出血部位用烙铁烧烙止血
饲喂维生素K,出血部位用烙铁烧烙止血
根据蹄冠、蹄甲、黑点(前肢)、有毛无毛交界处及指(趾)裂等自然标志很易寻定,四肢上部穴位如前肢的抢风穴、 后肢的掠草穴、后三里、大胯和小胯等穴位都可以通过触摸定 其位置。触摸肢部肩关节正后方凹陷中即为抢风,自百会穴向 下引垂直线摸膝盖骨下凹陷中为掠草穴,膝盖骨...
根据蹄冠、蹄甲、黑点(前肢)、有毛无毛交界处及指(趾)裂等自然标志很易寻定,四肢上部穴位如前肢的抢风穴、 后肢的掠草穴、后三里、大胯和小胯等穴位都可以通过触摸定 其位置。触摸肢部肩关节正后方凹陷中即为抢风,自百会穴向 下引垂直线摸膝盖骨下凹陷中为掠草穴,膝盖骨后下方凹陷中 为后三里穴,交巢穴与掠草穴连线中点凹陷中为大胯穴,大跨 六前下方凹陷中为小胯穴。
猪蹄部溃烂,多见于口蹄疫,或猪蹄部受伤,擦伤感染病菌所致,饲料中缺锌导致蹄裂,溃烂。
外伤引起的蹄部腐烂症状:患猪走路困难,感染部流黑褐色臭水或化脓溃疡,严重时蹄部热痛,有的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不安,食欲减少,呼吸急促,体温上升。
1、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发现外伤及时治疗,防止感染
2、用0.1%~0.2%高锰酸钾,3%来苏儿,0.1%雷夫奴儿液冲洗患部。
3、有坏死组织,剪去后涂擦5%碘酊,撒磺胺结晶粉。
4用5毫升蒸馏水将青霉素80万单位溶解,与200毫升的鱼肝油混合,涂于患部。
猪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症状: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猪发生口蹄疫,可以采用口腔溃疡散敷口,碘甘油喷蹄子, 清温败毒散拌料,黄芪多糖饮水。
猪口蹄疫疾病的典型症状发生在蹄部,而猪裂蹄病临床症状也表现在蹄部,因此,经常有人混淆两种病,把蹄裂当成口蹄疫,下面简单区别猪口蹄疫与猪蹄裂病。二者区分:蹄部病变的部位、体温是否升高、是否大群发病。
  1.口蹄疫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猪蹄冠、蹄趾间、蹄踵部形成水泡,水泡破溃以后,颜色发白,有些露出粘膜。病情严重的,蹄甲脱落。有些猪鼻镜也出现水泡,母猪乳头附近出现水泡,体温通常都会升高,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非常快,通常会大群发病。
  2.猪蹄裂病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使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
  裂蹄病发病猪每日喂0.5公斤胡萝卜,或对干裂的蹄壳,每日涂抹1~2次鱼肝油,既滋润蹄壳,又促进愈合。
蹄部溃烂&最佳回复者
&&(实习大夫)
15 人关注该问题
Copyright (C) 2016 - 康大夫_畜禽疾病咨询_免费问病_执业兽医_快速回复 -
& 京公网安备28号 & 当前时区: GMT +8 &
服务声明: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猪的具体状况,因此大夫的诊断指导建议仅供参考!
无需注册在此免费提问,注册提问10分钟内回复!猪蹄肿(外科症状)
11 人关注该问题
 遇有跛行及蹄部异常时即检查蹄部,尤其要洗净检查蹄底蹄叉,是否有猪蹄肿,除了猪蹄肿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猪蹄肿治疗:改善圈舍环境,将病猪移至质地柔软,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治疗。治疗时,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患猪四蹄打封闭针,每蹄用青霉素40万单位、2%普鲁卡因... &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放土地上试试,按链球菌治疗
放土地上试试,按链球菌治疗
  在裂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发生裂蹄的多。这与圈面的光滑度有关。
  据调查,1、圈面光滑度适中,可见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砂粒;2、圈面过于光滑,看不见砂粒;3、圈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砂粒,这三种类型所饲养的母猪,其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显著...
  在裂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发生裂蹄的多。这与圈面的光滑度有关。
  据调查,1、圈面光滑度适中,可见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砂粒;2、圈面过于光滑,看不见砂粒;3、圈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砂粒,这三种类型所饲养的母猪,其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发病率很低,后两种类型的发病率较高。据观察集约化限位栏饲养猪的肢蹄外伤38.37%显著多于水泥地面散养的猪7.14%,水泥地面饲养猪的蹄底增生35.75%显著高于漏缝地板的猪27.91%。
  新场水泥圈面,由于未经清洗消毒,而显碱性或具有腐蚀性,易导致猪的肢蹄受损而裂蹄。地面坡度过小,栏舍过于潮湿,猪蹄长期泡在水中,蹄壳变软,耐压程度大大降低,加上湿地太滑,蹄部被损伤的机会增大;坡度过大则可导致猪只行走不稳,影响猪蹄结实度,引起肢势不正、卧地等缺陷。
  疾病因素
  1、蹄部损伤与外伤,进而感染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
  2、由节瘤拟杆菌引起的。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梭杆菌等菌的协同作用下,易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防治方法
  1、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
  进入秋后转凉季节,应普遍检查一次猪舍及舍内设施状况。如水泥、砖铺地面过于粗糙,可用砖或机械进行磨平,但也不要过于光滑,以防猪只滑倒。对食槽、栏杆、隔墙的锐利部分也要磨平。舍内可适当铺消毒过的干草,既可护蹄,又能保温隔凉,防止肌肉风湿。
  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小于3度倾斜度,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地面最好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
  有条件的猪场可保持种猪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新场的水泥地呈碱性最好用些酸洗洗地板再进猪,比如醋酸既去碱性又消毒。
  2、勤于观察猪群,及时护理
  已发生或刚发生裂蹄的猪,应尽量减少蹄裂猪的运动,但切忌久卧,要尽量大栏饲养,任自由走动,少驱赶或“运动”,要每日数次帮助、强迫站立、活动,以防继发肌肉风湿,造成更大损失。
  经消毒后,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炎肿胀,可用青霉素、安福定、鱼石脂等治疗;也可用松馏油或鱼石脂涂抹裂蹄处;可加强裂蹄的硫酸铜(4-6%)消毒,硫酸铜浸涂裂蹄可以起到消毒杀菌,收敛伤口的作用;或喷土霉素,或普鲁卡因加青霉素封闭蹄上部有肌肉处,消毒后松馏油涂抹十分关键,以避免伤口进一步感染与恶化,也可减少水分蒸发所带来的刺激。
  要注意控制舍内湿度特别是公猪站,尽量减少带猪消毒和地面潮湿,避免湿度骤然升高或过大,然后又很快干燥,现在是秋天尤其要注意。
  流血或感染伤口(要清创)涂碘酊,有条件的进行包扎,里面上“药”(比如填塞硫酸铜,水杨酸粉或高锰酸钾、磺胺粉),类似穿“保健鞋”的做法。
猪蹄炎症状为啼部发炎,表现跛行、疼痛、蹄皮糜烂。
  治疗方法:
  日常管理应搞好猪舍清洁卫生,保持舍内干燥。
  蹄部肿胀时可先用0.5%高锰酸钾或3%来苏儿水洗涤, 在肿胀周围涂布石鱼脂软膏或氧化锌软膏。
  蹄部化脓时,首先扩大创口,充分排出脓液...
猪蹄炎症状为啼部发炎,表现跛行、疼痛、蹄皮糜烂。
  治疗方法:
  日常管理应搞好猪舍清洁卫生,保持舍内干燥。
  蹄部肿胀时可先用0.5%高锰酸钾或3%来苏儿水洗涤, 在肿胀周围涂布石鱼脂软膏或氧化锌软膏。
  蹄部化脓时,首先扩大创口,充分排出脓液,用消毒水洗涤后,涂抹碘酊或红汞液(也可用3%过氧化氢液洗后再用5%碘酊涂抹)消毒,再撒上磺胺结晶粉,用绷带缠好。
猪口蹄疫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多发,疾病的典型症状发生在蹄部,猪蹄裂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在秋冬,疾病的临床症状也表现在蹄部,因此,经常有人混淆两种病,把蹄裂当成口蹄疫,下面简单区别猪口蹄疫与猪蹄裂病。
  一、猪口蹄疫与猪蹄裂病的区别
  1. 口蹄疫临床典型症状表...
猪口蹄疫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多发,疾病的典型症状发生在蹄部,猪蹄裂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在秋冬,疾病的临床症状也表现在蹄部,因此,经常有人混淆两种病,把蹄裂当成口蹄疫,下面简单区别猪口蹄疫与猪蹄裂病。
  一、猪口蹄疫与猪蹄裂病的区别
  1. 口蹄疫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猪蹄冠、蹄趾间、蹄踵部形成水泡,水泡破溃以后,颜色发白,有些露出粘膜。病情严重的,蹄甲脱落。有些猪鼻镜也出现水泡,母猪乳头附近出现水泡,体温通常都会升高,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非常快,通常会大群发病。
  2. 猪蹄裂病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但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
  3.二者区分:蹄部病变的部位、体温是否升高、是否大群发病。
  猪口蹄疫临床症状。
  二、猪口蹄疫介绍及防治
  口蹄疫防治方法大全
  三、猪裂蹄病介绍
  一般来说,每年春秋是猪裂蹄病的易发季节。发病的多为待配或初配的后备公、母猪,饲养在水泥、砖铺地面粗糙的新建猪舍。发生蹄裂后局部疼痛,起卧不便,因卧地少动继发肌肉风湿;有的磨破皮肤,形成局部脓肿,轻者影响按期配种或孕期正常活动,重者消瘦死亡或淘汰。发病原因主要是因深秋天气由暖转凉,由于猪体的适应性调节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青年猪蹄壳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磨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
  1. 猪裂蹄病的预防应该注意3点:
  一是猪舍及舍内设施不要过于粗糙,如水泥、砖铺地面可用砖或机械进行磨平,但也不要过于光滑,以防猪只滑倒。对食槽、栏杆、隔墙的锐利部分也要磨平,舍内铺干草,既可护蹄,又能保温隔凉,防止肌肉风湿。
  二是在饲料中添加生物素,以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200毫克为宜,用以预防蹄裂。如有发病,添加量增加1倍,过一个月后,视情况减量或停止添加。在正常饲养情况下,整个猪群最好每吨配合料中添加生物素100毫克。
  三是经常检查猪的蹄壳表面,若过于干燥应隔3~5天涂抹一次凡士林或植物油,以保护蹄壳,预防干裂。
  2.猪裂蹄病的治疗可采取3项措施:
  一是发病猪只每日喂0.5千克胡萝卜,配合饲料中加1%的脂肪。
  二是对干裂的蹄壳,每日涂抹1~2次鱼肝油,既滋润蹄壳,又促进愈合,若有炎症,应进行局部消毒,视情况确定是否注射抗生素。
  三是病猪切忌久卧,要每日数次帮助、强迫站立、活动,以防继发肌肉风湿,造成更大损失。
据资料分析,淘汰种猪中近三分之一是因为运动障碍,而蹄病和腿病是导致种猪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蹄裂和蹄叉腐烂是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疾病,给养殖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首先是种猪采食减少,营养不良,容易引起流产、早产、产弱仔;其次是母猪分娩后采食量低,产奶量少,母...
据资料分析,淘汰种猪中近三分之一是因为运动障碍,而蹄病和腿病是导致种猪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蹄裂和蹄叉腐烂是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疾病,给养殖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首先是种猪采食减少,营养不良,容易引起流产、早产、产弱仔;其次是母猪分娩后采食量低,产奶量少,母猪带仔能力差,断奶仔猪数少;三是断奶后母猪膘情差,不发情或发情延迟,或配不上种;四是种公猪不能正常运动和采精、配种。体裂在秋冬季多见,蹄叉腐烂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1、体裂和蹄叉腐烂发生的原因
由于后备种猪和青年种猪蹄壳薄,蹄部在逐渐生长形成的同时,蹄部所承受的压力迅速加大,易出现体裂。
引进的品种体裂的发生率较地方猪种偏高,这可能与地方猪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有关。
在引进品种中,长白猪蹄病发生率高,大约克次之,杜洛克发生率低些。猪蹄的强壮性是可以遗传的,可以通过选择来改善。
1.2 环境因素
1.2.1 温度
秋冬季节,天气由暖转凉,体表毛细血管收缩,物质分泌减少,蹄壳逐渐变硬变脆,易出现裂缝,形成蹄裂。
1.2.2 湿度
湿度低,气候干燥,蹄裂容易发生;湿度大,蹄质变软,耐压强度差,容易被一些腐生菌腐蚀,造成蹄叉腐烂,这些疾患在南方猪场发生普遍。
1.2.3 消毒剂残留
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大部分不是酸性,就是碱性,在做常规消毒后应间隔一定时间及时冲洗干净。一些未冲洗掉的残留消毒剂易烧伤蹄质,导致蹄裂或腐烂。
1.3 设备设施
1.3.1 地面或床面
种猪在每次起立时,都是后蹄试图滑向外侧,易致悬蹄撕裂;如果新建猪舍或是长久失修猪舍,粗糙边缘、尖锐突起、积水地面,因擦伤而引起感染腐烂。
简陋、粗糙床面,空隙间距大,蹄部易因破损致腐烂。在生产实践中,产床底部使用圆钢较使用其他形状型材会明显减少蹄部损伤。
1.3.2 地面的倾斜
猪场为了冲洗地面方便,会将场地设计坡度提高,由于坡度大,造成限位栏母猪四肢腱、韧带负重不均匀,后蹄易损伤。
1.4 饲料营养
1.4.1 生物素的缺乏
生物素参与蹄部角质蛋白的合成,当生物素缺乏时,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被毛粗糙,皮炎、蹄裂,脚垫裂缝出血。
生物素缺乏的产生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因限饲,种猪采食量过低而造成的生物素不足;第二种是全价料中生物素添加量达不到最低营养标准,主要是预混料中生物素添加量不足;第三种是预混料添加量足够,因某种原因导致生物素的损失,造成临床上种猪生物素缺乏,其中主要有霉菌毒素、配方不合理,高蛋白低脂肪、某些生物素拮抗物,胆碱或酸败脂肪,造成生物素活性失活,导致长期的生物素缺乏。
1.4.2 硒中毒
硒中毒会造成蹄冠皮肤破溃。在配合日粮时,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但富硒区或日粮混和不均匀时,可能造成硒中毒。
1.4.3 缺锌
缺锌常出现皮肤角化不全,皮炎,脱毛,蹄裂。
2、综合预防措施
2.1 猪舍建设与环境控制
2.1.1 猪舍设计
在猪场建设设计时,要注意冬季防寒保暖,避免种猪冬季环境气温低、气候干燥;夏季防暑降温,如果使用水冲地面清洗猪舍,要安装轴流风机,尽快降低舍内湿度。
产床漏缝地板间距合理,不可过大,扫平尖锐突起;地面粗糙的适当打磨。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与上图比较,圆钢床面较其它形状床面对蹄部损失小。
2.1.2 环境控制
不论哪个季节,如果冲洗地面,应尽快采用通风方式使圈舍干燥,以免种猪蹄部长时间浸泡在粪尿中。及时清扫积粪尿,最好是干清粪。
2.1.3 清洗消毒剂残留
使用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消毒剂做空舍消毒时,要及时清洗干净;做带猪消毒时,避免使用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消毒剂。
2.2 避免生物素被破坏
2.2.1 原料
原料质量新鲜、无霉变。
在目前的原料霉变不明的情况下,使用优质脱霉剂,预防霉菌毒素的危害。
2.2.2 拮抗物
避免长期使用生鸡蛋、磺胺类药物,以免生物素被拮抗。
2.3 预防硒中毒和缺锌
定期检测猪场全价料,对全价配合饲料做全面分析。
3.1 添加大豆油
饲料中添加1%~3%大豆油,可以有效改善蹄部质量,减少蹄部病变。
3.2 早发现早治疗
饲养员要经常观察、检查猪的蹄部,秋冬季节发现干燥的,每隔4天涂一次凡士林或植物油。
已经发生蹄部病变的,用熟的大豆油或茶籽油喷涂;夏季蚊蝇孳生的,可以在熟的大豆油或茶籽油中添加10%的敌百虫。
种猪蹄病的发生,与生产管理和气候、营养等几方面有很大关系,应结合本场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使种猪蹄病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不发生或极少发生蹄病问题,减少因蹄病而导致的种猪淘汰。
蹄叶炎是指蹄的真皮部分发生炎症,致使站立行走极度困难的一种全身性 疾病。
蹄叶炎是指蹄的真皮部分发生炎症,致使站立行走极度困难的一种全身性 疾病。
(1) 长期给予大量难以消化的精饲料,引起消化不良,机体吸收大量组织 胺,处于严重酸中毒情况下,其四肢末梢血液循环障碍,蹄叶间发生急剧肿胀疼 痛,致使跛行明显、站立困难、疼痛明显。
(2) 长途运输时,因长期站立四蹄疲劳所致。
(3) 某些全身性代谢性酸中毒所...
(1) 长期给予大量难以消化的精饲料,引起消化不良,机体吸收大量组织 胺,处于严重酸中毒情况下,其四肢末梢血液循环障碍,蹄叶间发生急剧肿胀疼 痛,致使跛行明显、站立困难、疼痛明显。
(2) 长途运输时,因长期站立四蹄疲劳所致。
(3) 某些全身性代谢性酸中毒所致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不能站立及运动。勉强站立时,四肢集于腹 下,趾尖着地,步样紧张、肌肉麵,并频频交替负重,呈低头拱背状,疼痛明显。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不能站立及运动。勉强站立时,四肢集于腹 下,趾尖着地,步样紧张、肌肉麵,并频频交替负重,呈低头拱背状,疼痛明显。
对急性病例,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解除疼痛及改善血液循环。
常以0.25%普鲁卡因实施静脉注射,用氯丙嗪镇静,、放蹄头血、以地塞米 松脱敏;以4%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缓解酸中毒;以5%硫代硫酸钠溶液静 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每次1?3克。
改善饲养管理,增加部分粗...
对急性病例,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解除疼痛及改善血液循环。
常以0.25%普鲁卡因实施静脉注射,用氯丙嗪镇静,、放蹄头血、以地塞米 松脱敏;以4%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缓解酸中毒;以5%硫代硫酸钠溶液静 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每次1?3克。
改善饲养管理,增加部分粗饲料和饮水,日粮中可增加蛋氨酸,每天3?4 克,连用4天,以后减半,连用10天。
猪蹄裂病广泛存在于规模化 集约化猪场中,因发生该病而被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数的 80%左右,给养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生物素缺乏时, 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壳龟裂,蹄横裂,脚垫 裂缝并出血,有时有后腿痉挛、脱毛和皮炎等症状,其结果 因蹄角质变软、易磨...
猪蹄裂病广泛存在于规模化 集约化猪场中,因发生该病而被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数的 80%左右,给养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生物素缺乏时, 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壳龟裂,蹄横裂,脚垫 裂缝并出血,有时有后腿痉挛、脱毛和皮炎等症状,其结果 因蹄角质变软、易磨损,再加上猪舍地板粗糖导致蹄裂,接 着病猪会出现裂口感染,严重时出现跛行。特别是在秋后至 初冬天气由暖转凉时,在干燥而寒冷的气候下,往往会加快 蹄炎的发生。
主要是注意与猪口蹄疫的鉴别诊断。猪口蹄 疫以秋冬季节多发,严重时也出现病肢不愿走动、卧地不起 等与蹄裂病相似的症状。但不同的是,口蹄疫以蹄部发生水 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而蹄裂病 以蹄裂为主。因此,必须对两病进行严格区分,防止因误诊 误...
主要是注意与猪口蹄疫的鉴别诊断。猪口蹄 疫以秋冬季节多发,严重时也出现病肢不愿走动、卧地不起 等与蹄裂病相似的症状。但不同的是,口蹄疫以蹄部发生水 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而蹄裂病 以蹄裂为主。因此,必须对两病进行严格区分,防止因误诊 误治,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①群体选择:通过肢蹄结实 度选择改良猪肢蹄结构,并使整个体形发生变化,从而增强 抗此病发生的可能。②个体选择:对体形过大、肢蹄过于纤 细、单位面积支撑骨负重过大、易引起肢蹄损伤的个体,应 坚决淘汰,不留种用。
①群体选择:通过肢蹄结实 度选择改良猪肢蹄结构,并使整个体形发生变化,从而增强 抗此病发生的可能。②个体选择:对体形过大、肢蹄过于纤 细、单位面积支撑骨负重过大、易引起肢蹄损伤的个体,应 坚决淘汰,不留种用。
喂给全价平衡的饲料,确保矿物 质、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亚油酸的供给量。①矿物质:要 保证钙、磷足够的供给量和恰当的比例,并保证锌、铜、硒、锰等微量元素的供给量。②维生素:满足维生素D的 需求量,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蹄壳硬度。③亚油酸:自然干玉 米中亚油酸含量丰富...
喂给全价平衡的饲料,确保矿物 质、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亚油酸的供给量。①矿物质:要 保证钙、磷足够的供给量和恰当的比例,并保证锌、铜、硒、锰等微量元素的供给量。②维生素:满足维生素D的 需求量,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蹄壳硬度。③亚油酸:自然干玉 米中亚油酸含量丰富,且未受到破坏;膨化大豆和豆油中均 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对生物素的吸收有一定的好处。因此, 在配制种猪饲料时,建议采用自然干玉米,添加豆油或一定 比例的膨化大豆。
①水泥地面要保持适 宜的光滑度和小于3度的倾斜度,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 ②集约化养猪场地面最好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③有条件 的猪场应保持种猪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有利 于维生素D的合成。
①水泥地面要保持适 宜的光滑度和小于3度的倾斜度,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 ②集约化养猪场地面最好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③有条件 的猪场应保持种猪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有利 于维生素D的合成。
每千克母猪料(怀孕母猪料、哺 乳母猪料)在预混料基础上,添加0.1克/千克硫酸锌, 连用7天。每千克母猪料添加罗维素H-2 (含2%生物 素)0.15克/千克。经7天的添加和蹄部治疗,肢蹄裂症 基本痊愈。
每千克母猪料(怀孕母猪料、哺 乳母猪料)在预混料基础上,添加0.1克/千克硫酸锌, 连用7天。每千克母猪料添加罗维素H-2 (含2%生物 素)0.15克/千克。经7天的添加和蹄部治疗,肢蹄裂症 基本痊愈。
在运动场进出口处设置脚浴池,池 内放入1?2毫升/升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已发生或刚发生蹄 裂的猪经消毒后,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或用1克/升高锰 酸钾溶液清洗蹄裂部或溃疡处,擦干后,涂以金霉素软膏, 每日1次;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炎肿胀 的,可用青...
在运动场进出口处设置脚浴池,池 内放入1?2毫升/升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已发生或刚发生蹄 裂的猪经消毒后,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或用1克/升高锰 酸钾溶液清洗蹄裂部或溃疡处,擦干后,涂以金霉素软膏, 每日1次;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炎肿胀 的,可用青霉素、鱼石脂等治疗。
冻伤是引发猪蹄病的重要原因。猪圈过分干燥会造成蹄裂,过分潮湿会引起腐蹄病。经调查,一些规模化养猪场和部分养猪专业户的种猪舍(圈)温度过低(有的猪圈温度竟然不足-4℃),特别是后备种猪、种公猪、空怀母猪舍(圈)更为严重。猪舍(圈)地面冰冷潮湿,没有地热、垫板、垫...
冻伤是引发猪蹄病的重要原因。猪圈过分干燥会造成蹄裂,过分潮湿会引起腐蹄病。经调查,一些规模化养猪场和部分养猪专业户的种猪舍(圈)温度过低(有的猪圈温度竟然不足-4℃),特别是后备种猪、种公猪、空怀母猪舍(圈)更为严重。猪舍(圈)地面冰冷潮湿,没有地热、垫板、垫草等舍内取暖设施,山墙和背阴墙壁结冰的现象比较常见。另外,应激也是引发猪蹄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种猪经过长途运输后进入新的生活环境,直接的反应就是跛行,尽管有些猪没有蹄部的眼观病变,但当检查猪蹄底、蹄冠时,会发现蹄部温度明显升高,被检查猪表现不安。
这主要表现为对猪舍(圈)的消毒程序和消毒液用量不合理,烧伤猪蹄。如某养猪户使用4%火碱消毒后,没有用清水冲净地面就将种猪赶入猪圈,造成6头种猪蹄部烧伤而跋行3周。
这主要表现为对猪舍(圈)的消毒程序和消毒液用量不合理,烧伤猪蹄。如某养猪户使用4%火碱消毒后,没有用清水冲净地面就将种猪赶入猪圈,造成6头种猪蹄部烧伤而跋行3周。
该项因素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最多见的是地面或墙壁粗糙造成蹄冠皮肤擦伤后感染,往往早期未引起重视,后期造成蹄部化脓、出血、关节纤维化等。其次是由于地面光滑,种猪体重较大,起立时造成悬蹄撕裂后感染,结果与前述相同。再次是由于圈板有缝隙、排水沟在圈内,造成猪蹄关节...
该项因素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最多见的是地面或墙壁粗糙造成蹄冠皮肤擦伤后感染,往往早期未引起重视,后期造成蹄部化脓、出血、关节纤维化等。其次是由于地面光滑,种猪体重较大,起立时造成悬蹄撕裂后感染,结果与前述相同。再次是由于圈板有缝隙、排水沟在圈内,造成猪蹄关节扭伤,虽然见不到明显的损伤,但蹄的支撑功能明显改变,检查时见蹄部发热、疼痛明显,病猪表现烦躁不安。其它较常见的原因包括:饲养员清粪时铁锹刮伤种猪蹄部皮肤,其它种猪的踩伤,临床检查或治疗疾病时的扭伤等。
生物素缺乏造成蹄裂,如硒中毒会造成蹄冠皮肤破溃,维生素C缺乏会造成骨营养不良等。调查中发现,利用率越高的种公猪,蹄裂的发生率越高。其饲养的共同特点是,所有的种公猪在配种时都喂给生鸡蛋,每天1~3个不等,生鸡蛋中含有卵白素,可抑制生物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蹄裂与喂...
生物素缺乏造成蹄裂,如硒中毒会造成蹄冠皮肤破溃,维生素C缺乏会造成骨营养不良等。调查中发现,利用率越高的种公猪,蹄裂的发生率越高。其饲养的共同特点是,所有的种公猪在配种时都喂给生鸡蛋,每天1~3个不等,生鸡蛋中含有卵白素,可抑制生物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蹄裂与喂生鸡蛋频繁、过多有关。
直接造成猪蹄部疾病的生物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细菌等。如慢性猪丹毒会造成关节炎,如果种猪场长期不进行猪丹毒免疫,则易造成猪丹毒散发性流行;其它细菌性疾病原发或继发蹄部疾患也很多,诸如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直接造成猪蹄部疾病的生物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细菌等。如慢性猪丹毒会造成关节炎,如果种猪场长期不进行猪丹毒免疫,则易造成猪丹毒散发性流行;其它细菌性疾病原发或继发蹄部疾患也很多,诸如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加强猪场、猪舍结构设计与建设,要在解决猪舍温度的条件下,尽量解决通风和排湿问题。同时在细微之处加以控制,例如猪舍地面的粗糙程度、墙壁的粗糙程度、排水沟的位置、漏缝地板的漏缝宽度等,尽量解决这些物理性和机械性因素造成的猪舍缺陷,防止猪蹄部的物理性及机械性损伤。
加强猪场、猪舍结构设计与建设,要在解决猪舍温度的条件下,尽量解决通风和排湿问题。同时在细微之处加以控制,例如猪舍地面的粗糙程度、墙壁的粗糙程度、排水沟的位置、漏缝地板的漏缝宽度等,尽量解决这些物理性和机械性因素造成的猪舍缺陷,防止猪蹄部的物理性及机械性损伤。
按照不同阶段合理喂给猪适当的饲料,合理进行消毒。使用强酸或强碱消毒时,要在消毒后1~2 h用清水进行充分清洗,然后才能让猪接触。
按照不同阶段合理喂给猪适当的饲料,合理进行消毒。使用强酸或强碱消毒时,要在消毒后1~2 h用清水进行充分清洗,然后才能让猪接触。
合理使用疫苗和兽药,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合理使用疫苗和兽药,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蹄尖着地,疼痛跋行,不愿走动,其他症状轻微,但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
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蹄尖着地,疼痛跋行,不愿走动,其他症状轻微,但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
可用0.1%的硫酸锌涂抹,并每日1~2次在蹄壳涂抹鱼肝油或鱼石脂,可滋润蹄部,并促进愈合。若有炎症可先清除病蹄中的化脓组织或异物,然后进行局部消毒,用青霉素按猪体重5万单位/千克,链霉素50毫克,混合用氯化钠注射液20毫升溶解后,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3天。
可用0.1%的硫酸锌涂抹,并每日1~2次在蹄壳涂抹鱼肝油或鱼石脂,可滋润蹄部,并促进愈合。若有炎症可先清除病蹄中的化脓组织或异物,然后进行局部消毒,用青霉素按猪体重5万单位/千克,链霉素50毫克,混合用氯化钠注射液20毫升溶解后,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3天。
在早期,只能观察到母猪不愿站立,几乎看不到其它症状。几天以后,蹄冠处就会肿胀,蹄部温度升高,明显触痛。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脓肿将侵入蹄部所有组织,包括肌腱和骨,造成败血性关节炎、骨髓炎和肌腱炎。最终,蹄冠部皮肤由于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坏死,脓肿破裂,脓血流出,患病动...
在早期,只能观察到母猪不愿站立,几乎看不到其它症状。几天以后,蹄冠处就会肿胀,蹄部温度升高,明显触痛。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脓肿将侵入蹄部所有组织,包括肌腱和骨,造成败血性关节炎、骨髓炎和肌腱炎。最终,蹄冠部皮肤由于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坏死,脓肿破裂,脓血流出,患病动物多半会100%瘸掉。连接组织的肿胀可能扩散到蹄部以上,最远可达跗部或肘部。
任何造成蹄角损伤,或导致感染穿透蹄角间组织(蹄叶)的因素都属于蹄叶炎的促发因素,如粗糙的地板、破损的漏缝板条;石质的地面。如果分娩限位栏过于狭小或地面过于光滑,母猪起立困难,那么也容易造成蹄角损伤。母猪如果长期站在潮湿的地面上, 那么蹄角就会变得柔软,从而更容...
任何造成蹄角损伤,或导致感染穿透蹄角间组织(蹄叶)的因素都属于蹄叶炎的促发因素,如粗糙的地板、破损的漏缝板条;石质的地面。如果分娩限位栏过于狭小或地面过于光滑,母猪起立困难,那么也容易造成蹄角损伤。母猪如果长期站在潮湿的地面上, 那么蹄角就会变得柔软,从而更容易磨损受伤。
  同样道理,新建水泥地面会对蹄角造成化学性损伤,破坏蹄角的完整。高蛋白快速增重日粮会造成蹄角生长过快,发育畸形,产生缺陷,后备母猪常见这种问题。年长经产母猪如果体型过肥、体重过大,会对蹄角结构造成过度压迫,使蹄角更容易破裂。
  任何环境污染细菌都可能透过蹄角的缺陷进入内部造成感染,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疗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在深层脓肿发生之前采用激进的抗生素疗法,选用的抗生素不仅要对病原有效,还应能够很好地渗入蹄部组织,尤其是骨及周围组织。林可霉素组织渗入能力很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想取得好的疗效,要按疗程使用药物,一个疗程至少要持续五天。同时采用止痛剂(非...
疗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在深层脓肿发生之前采用激进的抗生素疗法,选用的抗生素不仅要对病原有效,还应能够很好地渗入蹄部组织,尤其是骨及周围组织。林可霉素组织渗入能力很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想取得好的疗效,要按疗程使用药物,一个疗程至少要持续五天。同时采用止痛剂(非甾体抗炎药)进行辅助治疗,以便让患猪感觉舒适,改善动物福利。
日粮中补充生物素可减少蹄叶炎的发病率。母猪典型的生物素缺乏症表现为蹄甲上有水平裂纹,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然而,日粮中如果生物素或锌不足,就会造成蹄角软化,从而容易发生损伤,造成感染。日粮额外补充生物素看来可以改善蹄角质量,降低发生破裂的风险,从而也就减少了蹄叶...
日粮中补充生物素可减少蹄叶炎的发病率。母猪典型的生物素缺乏症表现为蹄甲上有水平裂纹,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然而,日粮中如果生物素或锌不足,就会造成蹄角软化,从而容易发生损伤,造成感染。日粮额外补充生物素看来可以改善蹄角质量,降低发生破裂的风险,从而也就减少了蹄叶炎的发生。
 遇有跛行及蹄部异常时即检查蹄部,尤其要洗净检查蹄底蹄叉,是否有猪蹄肿,除了猪蹄肿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猪蹄肿治疗:改善圈舍环境,将病猪移至质地柔软,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治疗。治疗时,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患猪四蹄打封闭针,每蹄用青霉素40万单位、2%普鲁卡因2ml。打完封闭后用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对四蹄进行清洗,每日2次,同时内服复方新诺明、维生素B2。采用上法3日后猪疼痛反射减弱,蹄叉间脓汁溢出收敛,蹄匣再生。
 若还有蹄部腐烂:
①轻度腐蹄病仅限于浅层时,用10%的硫酸铜溶液浴蹄2~5分钟,间隔1周再进行一次,疗效极佳。也可应用1%高锰酸钾液温水脚浴疗法;
②若蹄底已烂出空洞并有脓液及坏死组织时,可用消毒液洗净蹄部,用剪刀或锐匙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再用5%浓碘酊消毒,撒上抗菌药磺胺粉,外用福尔马林松馏油棉塞塞上,包扎上绑带。后再用防水塑料布包住蹄部,2~3天换药一次。
③.卧地不起除按上述方法处理外,还可用四环素每公斤体重5~10mg、青霉素每公斤体重1~2万单位肌肉注射。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厩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和干燥。
提问主题:
提问主题:
猪蹄肿&最佳回复者
&&(门诊医师)
佳玥&&(中级大夫)
鸿运养殖&&(初级大夫)
何崇彬&&(初级大夫)
qdz1980&&(中级大夫)
11 人关注该问题
Copyright (C) 2016 - 康大夫_畜禽疾病咨询_免费问病_执业兽医_快速回复 -
& 京公网安备28号 & 当前时区: GMT +8 &
服务声明: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猪的具体状况,因此大夫的诊断指导建议仅供参考!
无需注册在此免费提问,注册提问10分钟内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腋窝附近肿大 高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