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整个育龄期都能安全的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禁忌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较多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等主要累及育龄期女性,这些患者多因本病活动或正服用免疫抑制剂而不能怀孕,需采取措施避孕。那么,如何安全有效的避孕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下面向大家介绍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
  来源: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
  一、常用避孕方法
  1、性激素避孕药
  性激素避孕药主要分仅含孕激素和含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2种类型,有口服、外贴、肌肉内、皮下和阴道栓等制剂,其中口服制剂以其方便可靠、不影响性生活、能改善月经紊乱、预防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降低急性盆腔炎风险、提高骨密度及停药后即可恢复生育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
  临床多推荐使用短效的雌、孕激素复方口服制剂,尤适于有痛经和月经量多的40岁以下患者。与第一代和第二代复方口服制剂相比,第三代复方口服制剂的雌激素量更低(仅20-35μg),而孕激素的选择性作用更高。低剂量的雌激素可明显减少血栓形成、恶心、乳房胀痛和呕吐等不良反应,而新型孕激素如去氧孕烯、诺孕酯、孕二烯酮和屈螺酮(螺内酯类似物)等的雄激素样作用(包括体重增加、痤疮和血胆固醇升高)明显降低,其中屈螺酮还有抗雄激素样作用。
  不过,这类制剂仍有诱发血栓形成的低度风险,因此其绝对禁忌症包括:年龄大于35岁的吸烟者;有血栓、脑血管或冠脉疾病史;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另外,怀孕、急慢性肝炎和肾炎、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等也为绝对禁忌。
  相对禁忌症包括高脂血症、偏头痛和长期不活动。肥胖(体质指数≥25 kg/m2)也是服用诱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风险增高10倍),故肥胖患者慎用。
  此外,为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服用这类避孕药者应在术前6周终止服药,手术期间可预防性地使用肝素。
  仅含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多用于对雌激素有禁忌的患者或作为紧急避孕药使用。这类制剂不诱发血栓形成,但反复长期使用可引起月经紊乱和雄激素样作用。有一种长效避孕药(甲羟孕酮,每3个月肌注1次)的疗效优于口服孕激素避孕药,其优点是不降低糖耐量,不引起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不过,仍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体重增加和可逆性骨丢失等不良反应,中断用药后恢复生育需较长时间。
  2.节育环
  节育环避孕以其有效、依从性好和无血栓形成风险而倍受我国女性的青睐,尤适于月经正常且需长期避孕者。常用的不锈钢圆形环可避孕20年左右,但脱落率和带环怀孕率较高。而带铜节育环避孕效果较好,有效期10年,脱落率和带环怀孕率均较低,但经血量多和痛经的发生率较高。目前,新上市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主要作用于局部,避免了孕激素导致的全身不良反应,最大优点是经血量减少75%,尤适于月经量多者。不过,使用的头3个月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后有20%出现绝经,使用年限短(5年)。
  使用节育环的禁忌症包括异位妊娠史、妊娠、盆腔炎、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子宫或宫颈肿瘤。相对禁忌症包括性伴侣多和严重的免疫缺陷病或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治疗者。
  3、其他避孕措施
  其他避孕措施包括安全期避孕、输卵管绝育手术和外用屏障避孕(避孕套和阴道隔膜)等,其中,安全期避孕及外用屏障避孕一直被认为是风湿病患者最安全的首选避孕方式。不过,因风湿病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月经和排卵往往不规律,安全期避孕易导致失败。严重关节炎者难以把阴道隔膜放入阴道内,故不合适。避孕套避孕无禁忌症,尤适于有多个性伴侣或有性病者。输卵管绝育手术作为一种永久性避孕措施,特别适于不再生育或因病不能生育者。
  二、避孕方法选择
  1、抗磷脂综合征(APS)
  当同时出现以下2种以上危险因素时,APS患者发生血栓的机率明显增高:先天性第Ⅴ因子、凝血素前体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蛋白C、蛋白S及抗凝血酶III缺乏;吸烟;服含雌孕激素的复方避孕药。因此,已有遗传性促凝危险因素、长期卧床不活动或吸烟的APS(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患者,应避免用含雌孕激素的复方避孕药,但可选择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使用含孕激素的避孕药时,需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1年仅用 4次甲羟孕酮避孕的患者依从性可能更好。甲羟孕酮和左炔诺孕酮节育环因明显降低月经量而尤适合于华法林治疗者。
  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雌激素有免疫激活作用,可引起SLE的病情活动。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者发生SLE的危险性稍有增高,但后来的SLE病例对照研究未证实该结论,这可能与研究设计、患者选择及评估疾病复发方法的不同有关。较大规模的两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避孕药不增高抗磷脂抗体阴性的稳定期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危险性,不过,两项试验均把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排除在外,因而建议在用口服避孕药前应行抗磷脂抗体筛选,同时避免用含雌激素量高的贴剂型性激素避孕药。含优思明(Yasmin)的屈螺酮易产生高血钾,肾功能不全的SLE患者应严密监测血钾水平。活动期SLE患者推荐用屏障避孕法或口服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但长期用激素者用甲羟孕酮可能会使骨丢失危险性增高。免疫抑制剂使用过强过长者不建议使用节育环避孕,因有诱发感染的危险。
  3、类风湿关节炎(RA)
  RA患者在怀孕期的关节症状可得到改善,而分娩后疾病复发的危险性增高,提示雌孕激素可能对缓解RA关节症状有益。早期研究发现,正服用避孕药者发生RA的机率减少50%,但也有研究未显示这种保护作用,因此在“避孕药是否降低发生RA风险”上存在争论。
  口服避孕药不影响RA患者的病情,甚至可减轻RA的病情严重性,因此,RA患者可用含雌孕激素口服剂型或经皮贴剂型的避孕药。理论上来说,RA患者使用第二代避孕药(含较多有雄激素作用的孕激素)更为合适,因更能发挥孕激素的雄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RA患者可能因关节病变严重而难以完成放置阴道隔膜或阴道环的动作。同样,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药者禁用节育环避孕。
  4、其他自身免疫病
  研究显示,静脉用雌激素可缓解系统性硬化症的严重雷诺现象,但口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并不影响雷诺现象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尚无研究资料显示雌激素对系统性血管炎的影响。
  总之,目前供风湿病患者避孕的方法比较多,风湿病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清楚的了解疾病本身及各避孕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angxinyuan@
  稿费:100~1000
  小编微信:y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论文发表咨询热线:400-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投稿育龄期妇女避孕方法的选择
来源:位置:时间: 15:25
  摘要:本文就育龄期妇女避孕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育龄期妇女,避孕方法,选择
  1 新婚夫妇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新婚夫妇的特点是:只是暂时不想生育;女方因未生育过,生殖道较紧;性生活也较频繁。因此在选择时需考虑到不久将准备生育,尽可能选择一些使用方便,一旦停用即可恢复生育力,且对以后出生的孩子无危害的避孕方法。婚后暂时不要孩子的首选是男用避孕套,避孕套安全可靠,一旦停用即可受孕。婚后一定时期内不要孩子的,可选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品种有0号、1号、2号、短效十八甲。另有其他新型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敏定偶、复方左炔诺酮片和达英35避孕药片。计划半年以上不想生育的也可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新婚期不宜长期采用长效口服避孕药或长效避孕针药剂。
  2 一孩夫妇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一孩夫妇的特点是:需避孕较长时间,有些夫妇已不准备再生育。在选择时应考虑选用简便、可长期使用,对性生活无影响,如果发生意外,可恢复生育力的避孕方法。
  不再生育或符合政策准备过几年再生育二孩者,首选是宫内节育器。不适宜放环的妇女可选择皮下埋植剂。皮下埋植剂是安全、长效的避孕方法,一次植入可避孕5年。不再生育者可以选择结扎术。
  3 二孩夫妇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二孩夫妇的特点是:一般不会再生育,需避孕至退出育龄期。因此最好选择一种使用简便,安全、高效,可长期使用的避孕方法。首选:男性或女性绝育手术;其次:宫内节育器或皮下埋植剂。
  4 哺乳期妇女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哺乳期妇女的特点是:产后月经未转,但可能已有排卵;如果用含雌激素避孕药会影响乳汁分泌,并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在选择时需考虑使用方便、长效、不影响乳汁分泌的避孕方法。哺乳期妇女可以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可以选用避孕套、外用避孕膜或含孕激素类避孕药及阴道环。哺乳的妇女不宜服用复方避孕药剂进行避孕。
  5 更年期妇女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处于更年期妇女,其生理变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卵巢功能开始下降,排卵不规则,月经周期发生紊乱,但仍有怀孕的可能;阴道分泌物减少,性生活是会有不适感。宜选择既能避孕又能改善性生活的方法。
  更年期妇女选用的避孕药具,必须符合其生理特点。首选避孕套,如能与避孕膏同时使用,既能提高避孕效果,还能增加润滑感,提高性生活质量;其次为阴道杀精剂,如妻之友等。原用宫内节育器者可继续使用,绝经半年后取出。长期服用避孕药的,此时应考虑更换避孕方法;更年期服用避孕药容易增加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栓性疾病的机会,所以不适宜服用避孕药。因月经不规则,也不适宜用安全期避孕方法。更年期妇女一般不主张使用的避孕方法有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针剂、自然避孕法、皮下埋植避孕药剂等。
  6 特殊人群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月经量过多或不规则的妇女:如果没有禁忌证,应该首选口服避孕片。因口服避孕片有减少月经月量、调节月经周期的作用。月经量过多者,也可用新型宫内节育器。月经量少的妇女:可选用含铜宫内节育器。
  患有生殖道、泌尿道炎症或性传播疾病的夫妇:应减少性生活,并尽可能地选择避孕套,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或外用避孕栓、避孕胶冻、避孕膜这类外用避孕药;也可套与避孕药膜、避孕栓片联合使用;宫内节育器对有生殖泌尿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妇女不合适。
  患有肝、肾、心血管、内分泌病的夫妇:可把避孕套作为首选,不要使用各类避孕药(包括各种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剂、阴道避孕药),因这类避孕药有可能促使这些疾病的发展。
  对乳胶过敏的男士:不要使用避孕套,应选择其他避孕方法。
  对精液过敏的妇女:应选用男用避孕套或女用避孕套。
  从事强体力劳动的妇女:不宜使用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可选用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剂或节育术。
  长期处在有化学毒物污染环境里的妇女:不宜选用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剂,应选用放置宫内节育器、外用避孕工具或绝育术。
上一篇:下一篇:
临床医学论文发表流程
&&&&致力于为需要刊登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与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社合作。网站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
&&&& 中国鸣网,中国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中国期刊网。杂志社直接对接合作,上百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合作开展期刊、杂志征稿。中国鸣网期刊网,权威的职称论文、期刊、论文发表网。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发表论文、杂志发表论文、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写作指导、发表正规机构。是您,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杂志投稿、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收藏和推荐的期刊杂志全部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多家期刊数据库上可以查到的正规省级以上刊物,具有CN和ISSN双刊号,发表程序正规,信息安全,有效保障作者的合法版权。作者来稿会在五个工作日之内给您回复,有效期十五天,五个工作日内未收到回复,论文可另投他处。
如果您有待发表的论文成品,可直接向本网站投递,详细投递方式、要求等请参考网站首页的&投稿须知&栏目;如果您没有的稿件,请提供写作提纲或要求,本网站给予指导,内容原创,保证通过,详情请参考&写作流程&栏目。
凡是确定与本站合作的作者,须向本站提供50%定金(30000字符以上毕业论文),本网站提供相关收据证明。若论文未被杂志录用,本站退还全部定金,若客户不想发表了,此定金不退还。
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相关论文阅读
优质期刊推荐
优质论文推荐
 本文是一篇医学护理类论文范文,发表在《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
本文是一篇医学职称论文范文,发表在《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上,杂志为基因组时代的理论与应用生物学提供服务的科学杂志,将面向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着重刊登农林科学、医药科学、动物科学、环境、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文是一篇医学期刊论文范文,对骨科手术中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发表在《中华骨科杂志》上,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
  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中外医疗》,《中外医疗》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统一刊号:CN11-5625/R;《中外医疗》面向全国各地邮局公
核心期刊推荐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季刊国内刊号:61-1405/P国际刊号: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季刊国内刊号:13-1215/S国际刊号: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月刊国内刊号:X国际刊号:11-1326/F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月刊国内刊号:X国际刊号:31-1655/G0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月刊国内刊号:X国际刊号:31-1655/G0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11-1187/Z国际刊号:单位:人民出版社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双月刊国内刊号:国际刊号:42-1295/Q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双月刊国内刊号:44-1114/C国际刊号:单位: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CN 11-2961/D国际刊号: ISSN
单位:人民日报社主办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月刊国内刊号:CN 23-1393/TD国际刊号:ISSN 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哈尔滨煤矿机械研究所主办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月刊国内刊号:CN 34-1190/R国际刊号:ISSN 单位: 中华医学会主办
级别:北大核心周期:旬刊国内刊号:36-1078/G4国际刊号: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
精品论文推荐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郭豪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复方口服避孕药(转载)
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COC)是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用来控制生育的复合甾体激素制剂。第1个COC制剂在1960年研制成功并批准上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COC已经成为全球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正确使用时妊娠率仅为0.3/百妇女年。但在我国,许多临床医务人员在应用COC时常常存有一些困惑,尤其是在长期使用、对生育功能和子代的安全性影响,以及妇科恶性肿瘤风险等方面,从而导致推荐选用COC避孕的概率较低。本文就COC的几个集中、常见临床认知问题进行阐释。1960 年,第1 个COC—Enovid 在美国上市。其后50年间,COC因其高效、简便、可逆以及避孕之外的获益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使用,并逐渐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避孕方法之一。COC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降低雌激素剂量,开发新型孕激素,改变雌、孕激素的不同组分,以及改变不同给药方案等方面,旨在保证其高效避孕作用的基础上,降低和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增加避孕之外的健康获益。COC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黏液性状、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及功能、干扰输卵管功能等多环节的作用,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欧美的一些国家COC在育龄期妇女中的使用率已达到30%以上;而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业内外对COC的认识不足,或者存在多方面的障碍,在已采用避孕措施的已婚妇女中使用率仅为1%左右[1]。一、长期服用COC是否对身体有害,是否应该间断使用?自问世以来,COC因其避孕高效性等特点被广大发达国家的妇女所接受,但长期不间断地按周期服用COC的安全性不断地被人们所关注。COC使用的安全性主要涉及3方面,包括心血管疾病、致癌和生育安全。目前,有一定的临床证据并已达成专家共识的、与COC使用相关的安全性风险是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而VTE风险的增加是发生在服药后的3~6个月内,并不随COC使用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增加。与人们的担心相反,下面的证据还提示长期使用COC带来的益处[2]。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始终在关注COC使用与VTE 发生的关联性,长期以来进行大量的研究表明,服用COC的妇女VTE发生风险会升高,为9/万妇女年,较未妊娠且未服用COC妇女高1倍,但远低于妊娠期、产褥期发生VTE的风险(分别为30/万妇女年、65/万妇女年)。而且,VTE所致的死亡率远低于人工流产所致的死亡率。另外,2007 年,Dinger等[3]研究发现,极低的VTE风险更可能发生在使用COC的初期,尤其是前3个月;如果在停用一段时间后再次使用时,会使VTE风险再次升高。VTE的风险还包括吸烟、史、、等因素,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妇女应避免使用COC。研究发现,长期服用COC对女性的骨密度有利。2011年,Wei等[4]报告了1项横向研究,随机选取年龄50~80岁之间的人群进行研究,共491例妇女完成了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检测,其中460例妇女还进行了脊椎变形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曾服用COC的妇女,其全身和脊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未使用过COC的妇女;而且服用COC的时间越长,对其全身和脊椎骨密度降低的保护作用越明显。服用COC 5~10 年脊椎变形风险显著降低。2013年,Nagy等[5]对5 222例孕妇通过羊水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基因分析,共检测出119例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或数目异常,选出其中数据齐全的、羊水穿刺结果证实胎儿是21三体、18三体或13三体的37例高龄孕妇为研究组,同时选出羊水穿刺结果证实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的92例高龄孕妇为对照组,并且获取了两组在生育期影响排卵数量等相关因素的详细资料,结果显示,妊娠三体胎儿的孕妇在妊娠前COC平均使用时间更短(分别为3.4、6.0年,P=0.001 4),评估的平均排卵__数更多(分别为274.6、224.0个,P=0.000 3)。这表明,既往使用COC时间越长、排卵周期数越少,三体胎儿的发生率越低。综上所述,针对COC长期使用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OC是安全的,而且长期服用可以带来更多的获益。尚无证据提示需要间断服用COC,而且在间断使用的停药期间只会增加意外妊娠的风险。二、服用COC期间意外妊娠,是否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COC上市以来在国外广泛使用,早在1990年,Bracken[6]采用荟萃分析(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妇女在妊娠早期误服COC后其分娩的子代发生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分别对先天性心脏缺陷和肢体短小缺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发生风险为1.06,而肢体短小缺陷的发生风险为1.04。提示妊娠早期服用COC与新生儿生理缺陷之间无相关性。2009年,N?rgaard等[7]以丹麦全国的医疗数据,对孕妇在妊娠早期服用COC与男性子代尿道下裂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在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存活的出生男婴中,选取产后确诊的所有尿道下裂病例(n=1 683),每个病例在同一出生医院且年龄相当的婴儿中随机选择无尿道下裂的10例为对照(n=15 650),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妊娠早期服用COC与男性子代发生尿道下裂风险的增加有关。2008年,Jellesen等[8]对1996年至2002年丹麦的92 719例孕妇进行队列随访,研究妊娠期服用COC与胎儿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妊娠期服用COC 不增加胎儿死亡的风险(HR=1.01,95%CI 为0.71~1.45)。妊娠前及妊娠期间服用COC与胎儿死亡率增加无关。综上所述,妊娠前或妊娠期服用COC不增加胎儿生理性缺陷或死亡的风险。三、使用COC后是否需停药3~6个月再妊娠?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服用COC的妇女需要在停药3~6个月后再妊娠。早在1985年,Harlap等[9]对33 545例孕妇进行临床观察,在曾经服用COC及停药1个月内妊娠的8 522例妇女中,其婴儿的畸形发生率为17.2‰,与采用其他避孕措施或未避孕的25 023 例妇女所娩婴儿的畸形发生率(1.50%~2.0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育龄期妇女采取COC避孕,或者妊娠时误服COC均不会导致新生儿致畸。而且,目前临床所使用的COC,服药后短时间内即被排泄或清除。停用COC后2周左右即可恢复排卵[10]。因此,停用COC后即可考虑妊娠,无需等待3~6个月。四、使用COC是否对生育功能有影响?使用COC 不仅对妇女的生育功能无不良影响,甚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述几个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1. 妇女坚持和正确使用COC,其第1年的妊娠率仅为0.3/百妇女年,能有效避免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这是对女性生育功能的最好保护。2. COC可有效降低盆腔炎的风险。其主要的机制为,COC可增加子宫颈黏液的黏稠度,阻止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另一方面,COC可抑制子宫内膜,减少月经量,降低由于经血逆流所致的盆腔炎的风险。国外的观察显示,服用COC可使盆腔炎的发生率降低50%~60%;不仅如此,在经腹腔镜确诊的盆腔炎中,在服用COC期间所发生的盆腔炎,其炎性反应程度轻微[11]。3. COC能够有效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主要的机制是COC能几乎完全抑制排卵并能有效干扰受精。COC可减少90%的异位妊娠的发生,文献报道,COC使用者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仅为0.005/千妇女年,与配偶采用输精管切除避孕的妇女相近,远低于使用避孕套、阴道隔膜、带铜宫内节育器及行输卵管绝育的妇女。COC强效的避孕效果使其即使避孕失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极低[12]。除上述直接作用外,COC还可以通过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来保护生育功能。五、使用COC是否会增加妇科恶性肿瘤和乳腺癌的风险?长期服用COC对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否有影响,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2010 年,Hannaford等[13]发表的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英国1 400家医疗机构的46 112例妇女进行了长达39年的随访,其中服用过COC组为819 175妇女年,从未服用过COC组为378 006妇女年,结果发现,服用过COC 的妇女全因死亡率明显降低(RR=0.88,95%CI 为0.82~0.93);而且,所有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所致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1. COC与卵巢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其发病机制复杂,1个主要的因素可能与卵巢反复排卵造成卵巢表面上皮细胞非正常增殖有关。1970 年就已经有研究报道,COC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随后各国学者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COC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风险,这一结论已得到公认。Hankinson等[14]的研究表明,服用COC时间越长,卵巢癌的发生风险越低,服用1年卵巢癌的发生风险降低10%~12%,使用5年后,卵巢癌的发生风险降低约50%。近年来的大量研究也表明,COC对卵巢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COC对卵巢癌发病的保护可能是通过抑制排卵和降低血促性腺激素水平而发挥作用[15-18]。2013 年,Havrilesky 等[19]针对PubMed等数据库中的24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与从未服用过COC的妇女相比,服用COC可使卵巢癌发生风险降低27%,且降低风险的程度与服药的持续时间相关,服用COC 10年及以上者可使卵巢癌发生风险降低至少50%;结果还显示,COC降低卵巢癌风险的程度与首次服药年龄及距离上次服药时间间隔的长短相关,首次服药年龄越早、距离上次服药时间越短,降低卵巢癌发生风险的作用越强。目前已公认,服用COC的妇女卵巢癌风险降低,且首次服药年龄越早、服药时间越长,卵巢癌风险越低,而且停药后该保护作用仍能持续存在。2. COC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子宫内膜癌为雌激素依赖型。Schlesselman[20]对COC上市后早期内的多项长期观察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COC使用4年、8年和12年时,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44、0.33和0.28。表明使用COC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并随着持续使用时间的延长,防护作用持续增加。同样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即使在停用COC 5年、10年、甚至20年后,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33、0.41和0.51。证实COC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保护作用依然持续存在。COC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作用机制,可能为COC抑制了卵巢自身分泌的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同时,COC中的高效孕激素成分能充分使子宫内膜转化,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COC的周期性使用也使子宫内膜定期脱落排出,达到保护内膜的作用,从而减少其发生癌变的概率。近年来更多学者的近期研究进一步证明了COC使用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15,21-22]。3. COC与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目前已公认持续性感染高危型HPV是最重要的致病原因,其他的发病相关因素包括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 span=&&&岁、早年分娩、多产等,但COC的使用与子宫颈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明确。两项英国的前瞻队列研究[21-22],分别观察了超过100万妇女年和50万妇女年,子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3(95% CI 为0.9~1.9)和3.4(95% CI 为1.6~8.9),提示COC 的使用增加子宫颈癌的风险。2009 年,王平等[23]对国外学者自1999 年至2008年公开发表的有关COC使用与子宫颈鳞癌发病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入选的8篇文献包括了3 415例病例及4 037例对照,但分析的结果尚不能认为使用COC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尽管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但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结论是,长期使用COC的感染HPV的妇女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4. COC与乳腺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过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已证实,服用COC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2002年,Marchbanks等[24]进行了1项全面的研究,发现35~64岁的妇女无论近期还是以前使用过COC,其乳腺癌发生率均与同龄的未服用COC的妇女无明显差异,两组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和0.9;在长期服用COC以及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炔雌醇的含量≥50 μg)COC的妇女中,乳腺癌的发生率也未增加。此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服用COC后,其乳腺癌的发生率也未进一步增加。WHO的《避孕方法选择的医学标准》[25]指出,COC不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不仅对一般育龄期妇女,而且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也是合适的避孕选择;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乳腺进行定期检查。上述5个问题是现今COC在临床使用上存在的常见认知问题,影响广泛,严重地困扰着临床医务人员,也使得妇女不能够正确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从而造成不该有的严重伤害。这里,我们需要重点阐明的是:对于健康的育龄期妇女,长期服用COC总体是安全的,不需间断服用;对生育功能并无不良影响,还有保护作用;停药后即可妊娠,即使妊娠期间服用COC也不会对胎儿致畸;而且,COC可以降低一些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起到保护作用。总而言之,COC是一种为健康育龄期妇女提供的可以长期使用的安全、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只要做到规范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有效避孕,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获益。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7:52
郭豪大夫的信息
郭豪大夫电话咨询
郭豪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郭豪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郭豪大夫提问
郭豪的咨询范围: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手术治疗病人,多囊卵巢综合症、排卵异常、不孕不育、月经过多、月经不调、阴道炎等药物治疗病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方口服避孕药禁忌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