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的都比较夸张的字体对么

你曾因为什么事情对宝宝说过夸张的谎言? |每周一问
核心提示:导读:宝宝时常拉扯自己的耳朵,不单单是因为好奇和无聊,妈妈们要分清楚宝宝抓耳朵的真正原因。第88期“每周一问导读:宝宝时常拉扯自己的耳朵,不单单是因为好奇和无聊,妈妈们要分清楚宝宝抓耳朵的真正原因。第88期“每周一问”问题回顾育果提问:宝宝第一次说话时,说的是哪些有趣的事?获奖会员第89期“每周一问”的分割线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骗我们,有的说我们是垃圾桶里捡来的,有的说大灰狼的故事,当我们长大以后有了宝宝也会对他们说这样类似的谎言!你因为什么事情对宝宝说过很假的谎言?他的反应是什么样的?育果提问你因为什么事情对宝宝说过什么样夸张的谎言,宝宝有什么反应呢?欢迎小伙伴们“交作业”,育果小编会选出最优答案,每人将获得自拍杆(价值50元)1个!交作业方式1、微信参与方式:请在回复内容后注明 育果ID(育果会员选填)+姓名+手机+地址(方便邮寄奖品)2、育果论坛参与方式: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回复。附:成为育果会员的几种方法:1.获取邀请码或邀请链接成为育果会员;2.将拟注册ID、邮箱和高端医疗保险号或私立医院病历号发送至育果官方微信平台;3.拨打育果客服电话:400 600 5137联系客服注册;4.QQ和微博注册(小声说,weibo的通过率更高哦!其次,weibo/qq注册要正确填写备注,高端、特需、国际部医疗机构用户/高端医疗保险用户/幼儿高端早教机构用户/私立幼儿园等均可成为育果会员哦!)5、下载育果医生APP,手机注册,轻松成为育果会员,畅享百余种丰富多彩的育果福利!如何成为育果会员,并获得育果会员卡呢?别着急,小编手把手教您,咱们一步一步来。一切都是免费的哦!关于育果医生育果医生APP是“高端私立就诊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预约就诊,及优质的医疗配套服务。让人们用最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医疗!心动福利:持育果会员卡到高端私立医院就诊,可享受最低7.5折折扣!福利不仅涉及就医!还涵盖早教机构、亲子乐园、儿童摄影、教育培训等,让您享受百余种丰富多彩的福利。丰厚礼品:参与活动即可获得各种超级大礼,包括各种免费体验卡和代金券,如摄影卡、游泳卡、亲子游戏卡等,还有各种超萌玩具等。一键预约:2400位高端私立医院高年资医生(大多曾在北京协和等三甲医院就诊)一键预约。就近就诊:覆盖北京上海100多家高端私立医院,力求覆盖社区无死角,方便您就近就诊!保单查询:随身携带保单,随时查询保障!病历留存:可手动添加或邮箱自动获取,既往病史和处方一目了然。是不是很动心?果断下载“育果医生”并领取属于自己的专属育果会员卡吧!在mamayuguo公众平台回复“关注”,了解如何申请“我的育果卡”!欢迎有才情、爱写字的小伙伴们向育果踊跃投稿,题材不限,一经采用,育果小编将寄出小礼物支持您的原创分享。投稿邮箱:育儿亲子&回复编号即可查看对应文章qz1&&3岁前上幼儿园的五大危害,还有多少爸妈不知道?qz2&&弗洛伊德大师给你聊聊拉粑粑这件人生大师!附事半功倍的如厕训练法!qz3&&小女孩如何防性侵?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qz4&&听到老人对孩子说这7句话,父母必须及时制止!qz5&&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qz6&&站在生二胎的路口,我们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看完这个你一定有答案了!qz7&&孩子不爱吃饭?这招绝对让他疯狂爱上吃&qz8&&家长别乱买!3岁以下宝宝童年只需六种玩具qz9&&北京15个让孩子尖叫“来晚了”的游乐场,看你去过几个育果福利&&回复编号即可查看对应文章fy01&&北京美华妇儿医院fy02&&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fy03&&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fy05&&北京恒和医院fy06&&玛丽妇婴fy07&&北京明德医院fy08& 盖德口腔fy09&&北京宝岛妇产医院fy11& 和睦家fy15&&北京安慧宜和妇儿医院(美中宜和)fy16&&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fy17&&北京维世达诊所fy18& 北京普华fy19&&北京和美妇儿医院fy20&&北京国际医疗中心(IMC)fz09&&Muffy's 博识梦飞国际幼儿园fz13&&美吉姆早教中心fz15&&金宝贝宣外中心fz16&&金宝贝光华SOHO中心fz17&&沐奇亲子游泳fz04&&龙格亲子游泳fz20 &尼莫宝贝亲子游泳了解更多关于亲子、早教、孕产、生活等育果福利,进入育果公众平台(mamayuguo),选择微官网,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选择北京站或上海站了解相关福利。
手机版扫描敬请点击微信图标每次去检查医生都说一些话吓人,真有这么夸张吗?_末次是8月2_宝宝树
每次去检查医生都说一些话吓人,真有这么夸张吗?
末次是8月24,第一次检查和医生讲,是老公喝酒后怀上的担心是否影响宝宝,医生就劝我最好不要,说肯定有影响,后来50天检查Hcg7850,隔天11890,孕酮18,医生说翻倍不好,也许是宝宝发育问题,60天后bc见胎芽,但偏小一周,现在八周多孕酮13.4,hcg6万多,医生说孕酮这么低,很有可能宝宝发育不好,发育好的宝宝是不可能存在孕酮低的,让我吃药半个月后复查,回来后一直忐忑不安,难道孕酮低就是宝宝发育的问题吗?也有可能是我年龄的关系吧,我33了,现在怀二胎,医生能别这样吓人吗?
十个九个孕酮低,宝妈放松心情,跟你年龄无关
亲 没事的 你翻倍挺好的 证明胎儿发育很好 孕酮低打黄体酮就好啦
我今天47天检查孕酮也低,我从28降到16,现在在吃药,希望宝宝加油
我也觉得现在孕酮低很常见,补充黄体酮希望能好转,希望医生只是吓唬人的
回复 &Mami月&
21:20:33发表的
十个九个孕酮低,宝妈放松心情,跟你年龄无关
嗯,现在就在吃药中,我相信宝宝在健康成长,医生的话真的不能全当真理,影响情绪de
回复 &tingting-11-01 21:21:36发表的
亲 没事的 你翻倍挺好的 证明胎儿发育很好 孕酮低打黄体酮就好啦
嗯,一起加油!每天都有好心情!
回复 &宝宝小屁孩儿&
21:22:58发表的
我今天47天检查孕酮也低,我从28降到16,现在在吃药,希望宝宝加油
孕酮确实低、得打针吃药补上来
每次去检查医生都说一些话吓人,真有这么夸张...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医生,说实话,你要对我做什么?
第45版:书乡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医生,说实话,你要对我做什么?
“太可怕了,不是打针可怕,是家长骗人可怕。”
&&&&李峥嵘&&&&“埃利斯拉下睡裤,医生弯腰看疖子,噢,可真顽固,我们得对他做点什么,你说对吗?埃利斯发抖地问道,你要做什么呢?你没什么要担心的,医生说,你只要躺下来别管我。”&&&&明仔一边听妈妈讲故事,一边等待医生叫号。&&&&满墙都是卡通,但是旁边的孩子没有一个脸上有笑容。因为这里不是游乐场而是医院的候诊厅。&&&&明仔也在等待之列。他因为很少上医院,还没怎么领教过医生的厉害,好奇地四处张望。&&&&一个小姑娘像一只树袋熊一样紧紧吊在妈妈身上,可怜兮兮呻吟:“不要打针!不要打针!”她妈妈疲倦地重复:“不打针不打针!”过了一会儿,小姑娘被带了进去,明仔透过半开的门看到,小姑娘四肢向不同方向挣扎扭动,呻吟变成尖叫:“不要不要!”她妈妈的甜言蜜语开始狂躁:“不打!不打!”同时很利落地脱掉她的外套,露出小手臂,医生手起针落,小姑娘炸裂般地惨叫。妈妈还在一边甜言蜜语:“一点也不疼一点也不疼。”&&&&明仔看得眼皮都在跳。&&&&妈妈问:“你觉得很可怕吗?”&&&&“放心,妈妈不会骗你,你很小的时候,大概几个月吧,我带你去打预防针,你开始还很高兴,笑嘻嘻地看着医生消毒,医生让我蒙上你的眼睛。你躲开我的手,瞪着大眼睛看着医生装药扎针,针扎下去,你的嘴就瘪了。”&&&&明仔说:“嘿,开始你说打针,我肯定是以为揍一个叫针的东西,当然高兴啦。结果不是打针,是针打我!”&&&&“所以,我们每次去医院都会把大概的流程告诉你。让你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一个预期。别听那些孩子惨叫了,我们继续讲故事吧。”&&&&因为预计要等待很长时间,妈妈带了一本书,和明仔一起看。这是美国著名奇幻作家达尔的自传《好小子——童年故事》。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詹姆斯和大仙桃》,明仔都很喜欢,但是最喜欢《好小子——童年故事》。知道一个写幻想故事的作家如何长大,让他觉得很亲切吧。&&&&正在读的这一章,是写达尔10岁的时候,在寄宿学校生病了,亲眼看到一个医生割他病友——一个7岁男孩埃利斯的疖子,魂都吓出来了。&&&&“医生把打开的毛巾摊在埃利斯的脸上,几乎与此同时,他伸出右臂,把解剖刀插进那巨大疖子的中心。他把刀片很快地一划,那倒霉孩子还没来得及把头挣脱毛巾,他已经把刀拿开了。埃利斯叫得像一只被捅了一刀的猪。我看到他挣扎着要甩掉毛巾,当他的脸露出来时候,泪水哗哗地流下他的脸颊,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死死盯着医生,那副模样真是咬牙切齿,气到了极点。”&&&&明仔也气得发抖,“大人为什么要撒谎?要是医生说没事,没事,然后蒙着你的脸,拿把刀子扑过来,你会高兴吗?”&&&&妈妈说,啊,达尔上小学是在“二战”以前,那时候的英国学校和医生都是非常严厉的。现在不会这样了。&&&&明仔说骗人,那里又有一个骗人的妈妈和姥姥。&&&&一个刚领了药水的妈妈抱着宝宝,宝宝拼命把头扭开,但只是徒劳,姥姥捏着她的嘴,往她嘴里灌一种粉色的药水:“很好吃的,这是酸奶,草莓味酸奶,真好吃呀。”还做出啧啧声。&&&&明仔大声说:“骗人。”&&&&妈妈阻止他:“要是姥姥不骗他,宝宝就不肯喝。”&&&&明仔说:”那就是药水,又苦又涩,我喝过,还假装又酸又甜,根本就是怪物史莱克假装小黄人,卖萌,装萌!假萌!”&&&&妈妈说,我不骗你,也不让医生骗你。行了吧。轮到你了。&&&&明仔是恒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有掉,需要医生帮忙拔掉。&&&&明仔躺上去以后就对医生说,不要蒙我的眼睛。&&&&医生说:“张嘴。需要打点麻药。”&&&&明仔说:“不要打针,有一种涂的麻药,像冰淇淋,凉凉的。”&&&&医生说,呦,你知道的还不少。&&&&明仔说,来之前,我上网查过了。&&&&医生说:“网上有没有告诉你你这牙还很结实?涂的麻药劲不够大,还得打针,我保证让你看着,就扎一下,不疼,跟蚊子咬似的。”医生麻利打了一针、迅速把乳牙拔了。&&&&明仔叫道:“这也算蚊子咬?这是北极能叮死人的蚊子吗?”&&&&医生说:“行啦,就你话多。”&&&&明仔塞了一嘴棉花出来了。&&&&坐地铁回家。又遇到刚才那个不要打针的小姑娘,还在哼唧不要打针不要打针。她妈妈说,这又不是医院,打什么针。女孩哼唧不要打针不要打针。妈妈怒了:“再说再说,给你打一针!”&&&&明仔把棉花吐出来:“太可怜了,她被吓得看见穿制服的地铁工作人员都以为是医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您好, []|
《心术》引热议 六六:没去过医院的才会说夸张
六六 资料图5月3日起,根据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医疗剧在浙江卫视等多家卫视开播。作为内地第一部直面医患关系的电视剧,曾经写出、等大热作品的六六,再一次触碰到了观众的敏感神经。和她之前的作品一样,《心术》中的不少细节都引起了广泛争议,观众发现,相比于她之前的作品,《心术》的“犀利”程度下降了,她把更多空间让位给了更加宏大的主题&#8212;&#8212;&#8212;那就是在宣传片和小说封面上都反复颂扬的“信、望、爱”。就在《心术》热播之际,六六在上海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在“医患关系”这个在外界看来相当沉重的字眼面前,六六却自称,自己“天生对这种所谓的敏感不敏感”。倾注大量心血、深入调查医疗行业之后写出的这部《心术》,只为解她自己的困惑。她的困惑,不仅仅在医患关系本身,更多的是在价值观、在医学伦理……「敏感」每个人都跟我讲这个话题很敏感,我天生就对这种所谓的敏感不敏感南方都市报:为什么会用“信、望、爱”作为《心术》小说的主题?六六:我在写《心术》这个故事时,有一次和一个基督徒聊天,他提到《圣经》里的“信望爱”,觉得这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东西,我就想到“信望爱”最好的展现地点是在医院,这个刚好能用到我的书里,所以我把它放在封面上。那时其实书已经快成了。南都:写书的初衷是什么?这个话题挺敏感的。六六:每个人都跟我讲这个话题很敏感,我天生就对这种所谓的敏感不敏感,我可能下面写的题材又挺敏感的,再下面写的还是挺敏感的。只要是记者都会问我:你为什么写这么敏感的话题?可我没觉得它敏感。南都:那你为什么想写这个话题?六六:因为我有困惑,引起我困惑的我要去找答案。「困惑」我妈妈得乳腺癌,年纪大的医生说割掉,年轻的医生就讲局部清扫一下南都:怎么会对医患关系产生困惑?六六:刚开始我妈妈生病,早上说是癌症,下午就通知我说要开刀了,当时都没准备,一点经验都没有,家里一下子就炸锅了,寻医问药到处找人问,整个过程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找的医生都是我认识的朋友,医生对同一种病有不同的说法,我妈妈得的是乳腺癌,年纪大一点的医生说割掉,(说)在你妈妈这个年纪,乳房已经没有任何生理作用了,装饰?不需要,哺乳?不用了,性爱需要?也不大,割掉!生命是第一位的,(讲得)很干脆,只要保命,生命风险都不要承担;年轻的医生就讲局部清扫一下,要保持乳房的完整性,因为它有生活质量。你就会发现医学是一个不断往前推进的科学,它和好多人讲的自私、误判一点关系都没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体的医学认知可能只有1%,剩下的99%都是未知世界,所以每个判断你都不能说是技术差还是水平差,就是医学观念的不同。医学在不断发展,我2007年带儿子回中国来,儿子当时感冒,在医院吊水,医生开的青霉素,很重的药,我当时就很愤怒,因为我在国外给儿子看过病,我知道国外不这样,人家就是给退烧药物理退烧,过3天就好了。中国就是给药,给重药。我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批判,但到了2009年我们回中国,中国也改了,现在也是物理退烧,让孩子自己好。医学观念在更新,国外走得快一点,中国慢一点。要给中国时间啊。南都:也就是说,在医学这门科学里面,不会有唯一的、最终的答案。六六:完全没有,它甚至不能算理科科学,尤其是医学伦理道德的问题。我跟很多医学院院长讨论过,我发现医学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伦理道德问题。这个问题有非常好的写作前景,我们探讨的问题不要局限于医学,而要上升到伦理道德、人文性。南都:写这个话题时,观众可能疑惑你站在哪一边,是医生那边还是患者那边?六六:我都不站,看完电视剧你就知道了,你自己会有解读。就像我写《蜗居》一样,我到底站大奶这边还是小三这边?我都不站,我就是个故事的写手,我有了自己的观点,我告诉你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好看的呢?故事的好看性在于它的争议性,它没有100%统一的标准。南都:看预告片,感觉对医生形象的塑造很正面、很积极。六六:不是,看完全剧你就知道它不存在正面与非正面。患者也是一样。我把故事展现给你,人物内心、评判都展现给你,你自己去判断。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医生跟我们完全不同,我从来没有觉得坐在我们对面的媒体是站在我的对立面,这样的话就不用交流了,干嘛还要和媒体见面?不用见了,就像医生说我怎么知道我对面的患者会不会拿刀砍我,照这样说不用看病了,每个人都有砍你的可能性。但真正砍你的人可能是百万分之一,不能因为百万分之一放弃百万分之99 .9999%嘛。南都:那这百万分之一被我们知晓并且重视,是不是一定程度上是被媒体放大了?六六:媒体和我本来应该是各尽其职,所有人都说媒体老是把这些小问题放大,可媒体要是不放大,我们的秩序全都没有了,如果这些不好的事件没有媒体跟进报道,我们怎么知道?但读者又不能把一当做十来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的作用就是还原生活的本质,放大了的瑕疵,我来还原,即使有小瑕疵也是一幅完整的、美丽的画,对不对?如果你们不去揭发医疗中的丑闻,我们怎么知道还有药品虚报?「颠覆」我以前一直觉得生命没有救助的必要,他说我不对,说我的判断“非常功利性”南都:我这两天看到新闻说山西有场医疗纠纷,患者去世,家里迫使医生在葬礼上下跪,不少网友的反馈是,原来医生也是弱势……六六:记者永远会站在两个角度看问题,哪方面出了事就站在哪方。哈医大王浩医生被捅的事情出来后,为这件事发声的医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你要相信,社会上像那样(对医生)的患者是极少数的,绝大部分都是感恩的。我能够做的就是对所有医生说:你们不要丧气,不要放弃追求,要有坚持,你要相信99%的患者都像我一样对你们心存感激,我为了感激完成了这本书,他们可能没有这个能力,但他们内心知道你是好的。南都:你有和医生朋友交流剧本吗?他们会不会觉得太戏剧化?六六:不会的,医生都知道他们生活状况就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医学界的讨论比我们老百姓的讨论多得多,他们经常开研讨会,有时一开始就把《心术》讨论一遍,医生讨论案例,院长更多的是讨论医学伦理。南都:比如会有什么讨论?六六:比如“度”的问题,什么样的人要放弃治疗,什么样的不要;还有社会医保对人的影响,院长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病就是因为医保原因所以不治了;第三,讨论什么叫“过度医疗”;还有,医学技术究竟把人的生命放在哪里?我们是不是要无限度地延长生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跟一个老院长探讨过,我说无限度的医疗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他说不是的,他说:你告诉我什么生命值得救助,什么不值得?你是不是觉得80岁以上的人生病就不要看了?因为我认为85岁以上的老人得了脑溢血就不用看了,那位院长的观点却是:按照最新的医术,人的生命达到120岁是非常正常的,人的最终寿命应该有200岁,最终衰亡的是大脑而不是身体,脑是不能更换的,剩下所有地方都可以更换,因为现在可以克隆嘛。他说,很多人都认为当体力衰减了,就没有救助的必要了,其实不是的,人最值钱的、最能体现价值的是脑,年纪越大、经验越多,给社会的贡献也越大。他推荐《人类进化论》给我看,那是BBC为纪念达尔文进化论100周年拍的纪录片,我看了特别感慨,他说的话太有道理了!他说,从现在看来,人类遗迹都是从非洲走出去遍布世界的,人类社会早期就有互助,壮年的带食物回来给老人吃,我们现在来看这是孝敬,当时不是,当时为了实用价值&#8212;&#8212;&#8212;老人没牙了,体力不够了,可能会死掉,但他们对路的判断、对气候的判断,都为年轻人走出恶劣环境提供了帮助,年轻人为了自身发展必须要帮助老人,让他们带上自己往前走。老院长的价值观给我的观念带来非常大的颠覆,我以前一直觉得生命没有救助的必要,他说我不对,说我的判断“非常功利性”。我18岁时认为女人活到30岁就不要活了,后来我到了38岁,觉得我精彩的岁月刚刚才开始,哈哈哈!写这部书提升了我的价值观,让我进入了另一个判断的境界,更加宽容、平等、慈爱地面对社会发生的一切。「遗憾」()改了表白的戏,我很怨念,但现在理解他了南都:这部小说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感觉你以前的故事会有更强的戏剧冲突,而到了《心术》,你的视角变得宏大了。六六:我年纪越大,写故事的视角越宽容。我小时候文字的最大特点是激情四射,有张力有活力,对世界的看法相对来说比较偏激,为什么偏激?因为我有偏激的能力。年纪大了后,可能我的荷尔蒙没那么多了,体能没那么高了,但我的心胸大了,视角广阔了,对人的解读层次也更丰富一些。南都:写《心术》时,有没有让你自我感动的地方?六六:我跟人说过,写作这个职业不是人干的活,如果有可能一定不要干这行。别人工作是用体力、时间,我们是在用心和血、用精力啊!如果想写一部好作品,你的思想不跟你的人物对接、没有走进他的灵魂世界,你自己都没有感动,怎么感动别人?我写的时候会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南都:比如?六六:看到(刘晨曦)换肾的那段,观众都会流泪,我自己也是哭得一塌糊涂。还有写到最后吴秀波对()表白的那段,没有拍,可我自己也被打动了。南都:为什么没有拍?六六:吴秀波要求改戏(笑)!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把控。我现在能理解,但当时不太理解,对吴秀波有很大的怨念(笑),我觉得屁都不懂还要改我的戏!我的理解这部戏到这里应该是这样,可是他没到,演得很僵硬、不舒服,那还不如不演。这种情感我懂他不懂,很正常。你跟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讲垂死的感受,她压根就不懂,吴秀波在这方面就没这种感受,因为这个剧本是女编剧写的,有很细腻的感受,但他觉得“不至于吧”(笑),所以就改掉了。海清就特别理解。她看剧本时就说不敢看,“我怕满满的情感要溢出来”,结果最后没演成,海清还说把这段戏留到下部戏再演。南都:这算是遗憾吗?六六:还好,不遗憾,一部戏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就是好的。南都:导演说她自己有遗憾,没有把那些更悲惨的患者例子表现出来。六六:其实没必要,有缺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的作品,是可延续的作品。一部完美的作品到此就截止了。我以前特别排斥写续集,我觉得凡是写续集的人都是功力不够了只好往下写,(这部戏让你有写续集的冲动?)对,因为生死是永恒的话题,爱情也是,经久不衰。更何况我前段时间碰到一个妇产科医院的院长,他跟我讲了好多理论都让我很觉得颠覆,他说你们知不知道,女人每个月来例假是近100年的事。南都:真的?六六:哈哈哈,你看你也不知道!他给我解释,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妇科疾病,宫颈癌、卵巢癌?为什么过去发病率很低?他说,你要知道,100多年前,女性不是每个月来例假的,一生来例假的次数都是可数的。为什么?因为动物从有发情起就开始承担繁衍后代的任务,过去在没有避孕这个事存在之前,女性十二三岁初潮还没来就已经嫁人了,之后就开始生孩子,生完就进入哺乳期,哺乳期也是不来例假的,等哺乳期结束、该来例假时又怀孕了……一生会生10个孩子,按照一个孩子花费两年半,她这一生就过去了。所以说不来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状态,来月经是因为现在有避孕这件事了,所以妇科病在100年内的发展超过了过去的总和,它是新兴的。这个话题我觉得有意思,我要跟进。南都:如果你下部作品是写妇产科,那一定很有意思。六六:只要是女人的戏都好看,我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叫《婚姻是女人的事,爱情是心事》,什么意思?你拆解汉字,婚姻两个字都是“女”字旁,跟男人一点关系都没有,男人结了婚之后就不再想我在哪里,没有你了,你归女人管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繁体字爱情两个字都有心,凡是心事都是男女共有的,所以爱情和两个人有关,婚姻只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女人。「真实」你在急诊室里面待一待,什么情况都有可能碰到南都:戏里反映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吗?包括有个犀利哥一样的乞丐头部被刺穿,去医院,医院居然会给他免费治疗?六六:百分之百真实,连里面的骗子都是真的。人家给的评价是说哪个骗子演得很好,其实不是演的,就是原本的骗子。犀利哥那个是个别现象,但你要到医院看看就会发现,所有不可能发生的事在医院里都是普遍现象,你在急诊室里面待一待,什么情况都有可能碰到。问这些问题的人都是没去过医院的,没去过医院才会说这部剧好夸张。你去看看“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微博,她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南都:但这个会引发争论吧,医院不是慈善机构,医生也不是慈善家,仅仅靠医生的善意给患者免费医治,行得通吗?六六:我写完这部剧以后,国家出了规定,急诊不能不抢救,如果患者负担不起这个钱,医院承担绝大多数费用。南都:医生做手术时有说有笑也是真实的吗?六六:我们拍戏时已经把这部分规避了很多,其实这是常态。你上班时要说话吗?你们还要上厕所呢,但医生不上厕所,一台手术八九个小时。(那像海清给吴秀波挠痒痒这种细节呢?)这是我到医院看到的,医生开刀时不能碰自己,所以都是护士帮他挠痒痒。我那次进手术室,消毒过程很漫长,他们给我消完毒,我穿好衣服说我要上厕所,医生说:“我勒个去!你怎么时间都控制不好?早干什么去了?!”但还是让我去上厕所,上完厕所重新再来消毒。医生一台手术的工作时间很漫长,他们是不上厕所的,喝水、吃饭都尽量在工作之后。「信仰」为什么现在会有毒大米、地沟油?因为人们没了敬畏感南都:国内的医疗剧好像一直不太多,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六六:最近出了一大堆,但我写的只是医患关系,没有写医院内部斗争,主要写医患和人生价值观的问题。南都:一般认为,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弱势,但在你这里却表现了医生弱势的一面。六六:患者不能算弱势,医生也不能算强势,二者都是弱势。媒体算不算强势?你知道的信息比我们多得多,但判断正确不正确你也不知道,医生也完全一样,检查的结果是这样的,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患者……我妈妈做过一次脑部手术,一个医生说马上要开刀,另一个说不能开,说等到影响了视力时再开(后来呢?)开了。这个故事我写到书里了,那个开脑的故事就是我妈妈的故事。两种观点没有对错。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社会基础保障没有做到位,在医改之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没什么医疗纠纷,看病都是国家的事,个人不掏钱,那时就得听医生的,让吃药就吃,让开刀就开,你的命都是国家的。现在不一样了,我自己掏钱、自己看病,我就有选择权。很多人把到医院看病理解成一种消费,跟到卡拉O K、买房一样。其实完全不一样。还有,现在能治的病80%都是当时不能治的,通知你是死路一条时,你活着就是感恩。现在发展了,很多病能治了,治不好反而会觉得是医生失误。南都:在你看来,不少医患纠纷里也不见得是患者完全对?六六:很多患者都是偏执的,因为他们面临着人财两空的境地,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情况,很多股迷也是这样,但人很奇怪,能接受股票的亏损却不能接受看病的亏损。我舅舅得了病,治愈的可能性为零,我和他家人说不要治了,你看人家乔布斯那么有钱还不是死掉,但他们还是要卖房子,不卖房子不足以表现家人对他的关爱,哈哈哈……他们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很理性的头脑去判断,但话又说回来,说别人都是容易,到自己又不行。南都:国外有这种医疗纠纷吗?六六:也有,但他们有专门处理纠纷的机构,医生和患者不直接发生联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信仰问题,当你面对生死时,中国人往往不能接受,因为脑子里只有“有和无”这个概念。在国外,当你生病了,教友会给你力量,让你相信死只是一种形式的结束,另一种形式的开始,你会进天堂,你有兄弟姐妹在那里,这让人很安慰,你就像旅游一样,今天在中国呆着明天就去了希腊。但在中国就是有和无的问题。南都:你觉得信仰的缺失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六六: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我非常理解为什么现在会有毒大米、地沟油,因为人们没了敬畏感,以前的人信奉“做好事修来生”。现在的人没了敬畏感,没人告诉你这辈子做好事,下世会有好报。南都:那你怎么看待最近一些制药企业的毒胶囊事件?六六:我非常不认同这样的企业。前段时间我上课,第一课就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进到学校第一课学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讲社会责任,用指标量化地告诉你要追求道德、要做有道德的事,不做违法事。南都记者吴莎:相比于六六之前的作品,《心术》的“犀利”程度下降了,她把更多空间让位给了更加宏大的主题&#8212;&#8212;&#8212;信、望、爱。
搜索华尔兹:
[责任编辑:jill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娱乐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娱乐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评论视频博客星闻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蟹女说太夸张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