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价格上来下去是啥病

冠辉台湾泥鳅一、病原、鳅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泥鳅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泥鳅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境要多,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溶氧、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直接或间接影响泥鳅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体质健康的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对疾病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但在养殖池塘中,由于放养密度的提高(较自然水域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人工投饵量的增大,泥鳅的排泄量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增大,使得环境极易恶化,同时疾病的传染机会增大。当环境的恶化,病原体的侵害超过了泥鳅体内内在免疫能力时,就导致了鳅病的发生。 二、鳅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鳅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等。 2.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泥鳅病害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养殖池塘中主要为溶氧量、 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每升4毫克以上)、ph值适宜(7.5~8.5)、氨态氮含量较低(每升0.2毫克以下)时,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低,反之鳅病的发生率高。如在缺氧时鱼体极易感染烂鳃病,这点对泥鳅来说要好于其它鱼类,但也不可不防,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二)生物因素 与泥鳅病害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这种水体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高。病原体生物含量较高时,泥鳅病的感染机会增加。同时中间寄主生物的数量高低,也直接影响相应疾病传播速度。 (三)人为因素 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泥鳅病害的发生,如放养密度太大、超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泥鳅病害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泥鳅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冠辉台湾泥鳅育苗基地电话 (四)池塘条件 主要指池塘大小和底质。一般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泥鳅最好是池塘宽度不在太宽,面积控制在2~亩为宜,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泥鳅病的发生率较高。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泥鳅病害。 三、发病泥鳅的体质因素 泥鳅体质是鳅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鳅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泥鳅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鳅病的发生率较低。泥鳅体质也与饲料的营养密切相关,所以在选择泥鳅专用饲料时就显得相当重要,当泥鳅的饲料充足,营养平衡时,体质健壮,较少得病,反之泥鳅的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瘦脊病、烂鳃病、脂肪肝等。收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冠辉台湾泥鳅冠辉台湾泥鳅(GHTWNQAAAA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泥鳅苗浮头和家鱼不同,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水中溶氧充足时,鳅苗散布在池底;水质恶化缺氧时,则集群在池壁(1)鳅苗下塘前处理如用塑料充氧袋装运而来的苗,放养时注意袋内、袋外温差不可大于3℃,否则会因温度剧变而死亡台湾鳗鳅,属鳅科。被称为“水中之参”、“鳅中之王”具有个体大,长势快,适应强等特点。金华市横源农业科技有限公泥鳅养殖要获得较高的效益,选择好泥鳅苗种至关重要,正所谓“苗好七分收”。 近几年来由于泥鳅的市场行情较好,养一、什么是台湾泥鳅?台湾泥鳅是台湾、大陆及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的泥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本公司供应大量优质泥鳅种苗,包括,青鳅,黄板鳅,台湾泥鳅苗种。青鳅/黄板鳅:开口苗,寸苗,台湾泥鳅苗养殖台湾泥鳅最主要的投入是饲料,选择合适的饲料,并采用科学的投喂方法,即可达到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也有助于养殖谢齐璧是连城文亨镇田心村人,头脑活络的他很早就办起了家庭农场。经历过了各种尝试,他决定还是要找到有市场 从2012年,台湾大泥鳅(学名:大鳞副鳅)开始进入大陆。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台湾大泥鳅因个体大、长速快等优势 在分类学上,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台湾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台湾泥鳅为大鳞副鳅的一种,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进行一、建池养泥鳅池最好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的地方。以水泥池养泥鳅最好。池子周围要用三合土夯实,池底也应夯紧。放养台湾泥鳅为大鳞副鳅的一种,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进行一、亲本培育
  亲鱼是指性腺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通过强化培育可获得优良的泥鳅亲鱼,是泥鳅人工养台湾泥鳅无论选择泥鳅开口苗、公分苗或是寸苗,都需要掌握好系统的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成活率和养殖效果。为了降台湾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台湾泥鳅苗种快因成鳅的皮肤及肠道均有呼吸功能,运输较为方便,按运程及运时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1 )无水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饲养泥鳅成为了现实,但普通村民如何在简单的条件下饲养泥鳅丝瓜爬上竹棚,空心菜水上生长,而来自台湾的泥鳅,则悠游在山泉水中。   龙岩连城田心村,这里依山傍水。好水能泥鳅虽然生活在泥浆中,很多人都觉得它可能很脏,不愿意食用,但仍然有很多人对其情有独钟。那么,食用泥鳅有什么好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 市场销路在哪里?这是养台湾泥鳅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市场销路是靠什么决定的呢?第一 该产品营养是否丰富,我想( 1 )运前准备
  台湾泥鳅苗种在运输前需先拉网锻炼 1 一 2 次,运输前一天停止投喂饵料,装运前先
常见的泥鳅养殖品种主要分两种:大鳞副泥鳅(俗称黄鳅,耐出口商检)与真泥鳅(俗称青鳅,出口商检等待死亡率高 泥鳅是市民餐桌上比较受欢迎的一道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也正因为这样,有人就瞄准了泥鳅
水产养殖水体增氧采用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吸氧式射流机、底部增氧机。在泥鳅养殖中,首选底部增氧机2016年台湾泥鳅养殖的思考2016年水产养殖业有点"冷",但有一个品种却正火着!台湾泥鳅!?希望是它,更希本公司供应大量优质泥鳅种苗,包括,青鳅,黄板鳅,台湾泥鳅苗种。青鳅/黄板鳅:开口苗,寸苗,台湾泥鳅苗养殖台湾泥鳅最主要的投入是饲料,选择合适的饲料,并采用科学的投喂方法,即可达到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也有助于养殖第一代台湾泥鳅的特点;耐低氧: 泥鳅有3个呼吸系统:鳃呼吸、皮肤呼吸、肠道呼吸。台湾泥鳅比一般的鱼类更耐氧。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第一代台湾泥鳅的特点;耐低氧: 泥鳅有3个呼吸系统:鳃呼吸、皮肤呼吸、肠道呼吸。台湾泥鳅比一般的鱼类更耐氧。泥鳅苗往往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转水是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在天气变( 1 )运前准备
  台湾泥鳅苗种在运输前需先拉网锻炼 1 一 2 次,运输前一天停止投喂饵料,装运前先丝瓜爬上竹棚,空心菜水上生长,而来自台湾的泥鳅,则悠游在山泉水中。   龙岩连城田心村,这里依山傍水。好水能泥鳅虽然生活在泥浆中,很多人都觉得它可能很脏,不愿意食用,但仍然有很多人对其情有独钟。那么,食用泥鳅有什么好养台湾泥鳅无论选择泥鳅开口苗、公分苗或是寸苗,都需要掌握好系统的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成活率和养殖效果。为了降台湾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台湾泥鳅苗种快 在分类学上,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台湾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2016年台湾泥鳅养殖的思考2016年水产养殖业有点"冷",但有一个品种却正火着!台湾泥鳅!?希望是它,更希2016年台湾泥鳅养殖的思考2016年水产养殖业有点"冷",但有一个品种却正火着!台湾泥鳅!?希望是它,更希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本地塘角鱼苗.本地青蛙苗.黄颡鱼苗、南方大口鲶鱼以及其它淡水鱼水花、夏花、寸片。成为最大的人工鱼苗孵化基地之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泥鳅苗往往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GHTWNQAAAAA提供泥鳅养殖技术,供应台湾鳗鳅苗、水花苗、寸苗和商品台湾鳗鳅。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TWNQAAAAA提供泥鳅养殖技术,供应台湾鳗鳅苗、水花苗、寸苗和商品台湾鳗鳅。台湾泥鳅为什么长得快? - 泥鳅养殖 - 黔农网
热门搜索:
从事泥鳅养殖的朋友,所养殖的苗种来源大都是野生捕捞,所累积的经验也都是这种泥鳅苗种的片面资讯,对于泥鳅成长的速度,已经被这种框架束缚住了。可以进行讨论的角度也就停在哪个地方的泥鳅苗好,哪个地方的不
从事泥鳅养殖的朋友,所养殖的苗种来源大都是野生捕捞,所累积的经验也都是这种泥鳅苗种的片面资讯,对于泥鳅成长的速度,已经被这种框架束缚住了。可以进行讨论的角度也就停在哪个地方的泥鳅苗好,哪个地方的不好。除此之外呢?
从事泥鳅繁育的朋友,因为参与的早晚有所差别,功力也存在着些许差别,如果有将泥鳅繁殖出来,并且将这些水花养殖下去(此处不讨论成活率),你就会发现这种人工繁殖泥鳅的成长速度是一个什么情况。听过,看过,做过,这三者之间也是有所差别的。
以上只是一个引言,目的是要告诉观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你必须明确地知道你是处在泥鳅养殖道路上的那个阶段。对自己要有所了解,对产业也要有所了解,了解得越广泛,对自己总是有利的,绝非只是道听途说。
以下我要提及的,会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情,建议大家姑妄听之。
泥鳅,在我看来,就黄鳅来说,品种是没什么差别的 。2006年开始,我就第一次进行泥鳅人工繁殖工作,至今所使用过的种鳅来源包括,连云港本地的,东北的,山东的,安徽的,河南的,银川的,台湾的。我所做出来的结果,这些泥鳅的第二代经由养殖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基本相同,看不出什么明显差异,他们的特征样貌极其近似河南范县的泥鳅苗,颜色浅淡,体型短宽胖,尾端上部隆起(这一特征比范县苗更明显)。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衔接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另一个重点,台湾泥鳅成长快速的另一个更主要因素,就是台湾泥鳅是百分之百人工繁育,完全没有野生捕捞苗种这一来源,所谓的台湾泥鳅成长快速,其实就是人工苗的最大特点,换句话说,你买到的是台湾种鳅所繁殖的水花或者是你们当地种鳅所繁殖出来的水花,他们是完全相同的,并不存在什么明显差异的,就我多年实验的结果,事实就是如此。我相信,明白这一点的朋友,极少,极少。其中包括买卖所谓台湾品种泥鳅的朋友,因为他们同时从事大陆种鳅和台湾种鳅繁育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可以理解他们本身也身处在一团迷雾当中。
买卖台湾泥鳅品种的朋友未必就是在有意的进行一个谎言,因为极可能他本身都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聪明的你我,怎么可以不明辨是非,盲目投入呢?我在此断言,购买200元一万尾台湾品种泥鳅水花进行养殖的朋友,绝对赔钱,这个明年就会得到验证。
眼镜蛇别称饭匙倩、蝙蝠蛇、胀颈蛇、扇头风、扁头风等,为眼镜蛇科眼镜蛇属蛇类的通称,目前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分布于中东、东南亚、非洲、印...
释迦果学名番荔枝,别称赖球果、佛头果、唛螺陀、洋波罗等,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多年生半落叶性小乔木,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海南、福建、台湾...
毒蛇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有毒的蛇,头部多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动物时,毒液从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比如黑...
罗汉果别称假苦瓜、金不换、罗汉表等,为葫芦科苦瓜属多年生藤本植物,营养价值很高,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材料之...
柠檬是&坏血病&的克星,别称柠果、洋柠檬、益母果、益母子等,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的果实,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被誉为&柠檬酸仓库&,具有化...
狗是一种很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总犬数约有六亿只,我国大约有两亿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全世界狗...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  的病害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养殖水体较浅,用药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二是用药后的池边不能离人,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加新水等救急措施;三是禁用违禁药品。本文将介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气泡病  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2)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3)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kg/亩~6kg/亩;(4)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白尾病  1、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2、防治方法:(1)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2)将1千克干乌桕叶(合4千克鲜品)加入 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3)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 度为1ppm。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ppm,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公斤/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三、赤皮病  1、主要症状,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于全身,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死亡率高达80%。  2、防治方法:鲜蟾酥10克,于凉水中搅拌均匀,全池泼洒,浓度为0.5ppm,每3天1次。  四、水霉病  1、主要症状:此病大多因鳅体受伤,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以看到发病处簇生白色或灰色棉絮状物。病鳅行为迟缓,食欲减退,瘦弱致死。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2、防治方法:尽量避免鱼体受伤。(1)苗种下塘前用0.3ppm的灭毒净或3%的食盐溶液浸洗消毒;(2)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1∶1)配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
①将病鳅浸于10毫升/升的石绿溶液中20 分钟,或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②在孵化过程中,鱼卵易发生此病,可用1毫升/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泡30分钟。  五、烂鳍病  1、主要症状:背鳍附近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停止摄食导致死亡。此病易在夏季流行。  2、防治方法:用0.2ppm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连续3天~4天。  六、打印病  1、主要症状: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过印章,主要流行于7月~9月。  2、防治方法:(1)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用0.3ppm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  七、车轮虫病  1、主要症状,车轮虫一般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泥鳅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死亡。流行的季节为5月~8月。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的比例为5∶2)合剂全池泼洒,浓度0.7ppm。  八、三代虫病  1、主要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主要流行于5月~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  2、防治方法: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浓度为20ppm,浸洗时间15分钟~25分钟。  九、侧殖吸虫病  俗称的"闭口病"即是侧殖虫病,被感染泥鳅生长停滞,解剖后可见大量吸虫积于前肠部位,肠内无食。  防治方法:清塘,彻底消毒;消灭螺类及其它野杂鱼类。&
十、三代虫病
由一种胎生单殖类吸虫引起的鱼病,又称环指虫病。虫体呈纺锤形,体前端有 4 个黑点,体后端有一固着盘,盘上有一对大钩和数对小钩。此虫三代同体,在成虫体内可见子代和孙代的胎儿雏形,故名为三代虫。&& 【 症状 】 病原体寄生在鱼体体表或鳃部,可致鳅种死亡。&& 【流行时间】每年 5 一 6 月份。&& 【预防措施】用生石灰清塘杀虫,以及在鳅种放养前用 5 % 食盐溶液浸洗 5 一 10 分钟。&& 【 治疗方法 】 发病后,每立方米水用 2 一 3 克高锰酸钾;或每立方米水用 0 . 5 一 0 . 7 克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十一、小瓜虫病
为多子小瓜虫寄生。&& 【症状 】 肉眼观察,病鳅在皮肤、鳍、鳃上布满白点状孢囊。&& 【防治方法】体有小瓜虫的病鳅,可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 10 一 20 克,浸泡15一 20 分钟。养鳅池发此病,可先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 5 一 7 克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每立方米水用甲醛溶液 20 一 30 毫升溶水全池泼洒;第三天换入洁净水 1/2左右,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代硫酸钠 1 . 5 克化水全池泼洒;第四天每立方米水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 1 . 0 % ) 1 一 2 克化水全池泼洒。
十二、曲骨病
因孵化时水温异常,以后的饲养中又缺乏维生素而致。&& 【 症状 】 鳅体脊椎骨弯曲,细小。&& 【 防治方法 】 保持良好的孵化水温,并在以后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
十三、气泡病
因水质变化,水中氮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引起。所以,在培育鳅苗时,应避免投饵过多或用肥过量。&& 【症状 】 鳅体肠肚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不由自主地浮在水面,时间长了就死亡。&& 【 防治方法】平时多加注新鲜水。发此病后,赶紧换水,其换水量在 1 / 3 以上。
十四、生物敌害
敌害种类有水蛇、鸟、凶猛鱼类、青蛙、水鼠、、鳖、水蜈蚣、红娘华等。&& 【 防治方法 】 在放养鳅种前彻底清塘;饲养管理期间,要及时清除生物敌害,特别是鳅苗、种池的管理要加强。对水蜈蚣、红娘华的清除,每立方米水可用 95 %的晶体敌百虫 0 . 5 一 1 克化水全池泼洒;对水蜈蚣,也可在水蜈蚣聚集的水草、粪渣堆处,按每平方米泼洒 2 一 3 克的用量,进行杀灭,效果较好。对于水蛇,用硫黄粉来驱赶,效果十分显著。方法是:池塘用药按每亩用硫黄粉 1 . 5 千克,将其撒在池堤四周;稻田用量为每亩 2 千克硫黄粉,在田埂四周撒 0 . 75 千克,鱼沟、鱼溜边撒 0 . 5 千克,田中撒 0 . 75 千克。
泥鳅白身红环病的防治
该病是捕捉后长时间流水蓄养所致。病泥鳅身体和鳍呈灰白色,同时身体上出现红色环纹。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应及时把泥鳅放养在池塘,放养前用二十万分之一的石绿溶液浸洗,或放养后用0.2 ~0 . 3ppm 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 病因: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  症状:病身体呈灰白色,同时出现红色环纹。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此病,立即将病泥鳅换到池塘中放养。  放养前用5毫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  放养后用0.2-0.3毫升/升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
十六、泥鳅体表溃疡症症状与治疗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如果管理不善,泥鳅仍然会发生各种疾病。今年5~6月,本中心就陆续诊治了几例泥鳅体表溃疡症。其症状基本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下颔发红,体表溃疡。该病发病突然,死亡迅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其中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病原学初步研究及治疗方法作如下报告,希望能够为生产上防治体表溃疡症提供一定帮助。    一、临床症状    一养殖户池塘养殖的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出现死亡,仅几个小时就死了上百条。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下颔发红,充出血明显。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    二、病原学初步研究    无菌接种肌肉及各内脏器官于胰酪胨大豆肉汤(TSB)中,28℃,120转/分振荡培养24小时,各内脏均没有细菌生长,只有肌肉有细菌生长。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健康泥鳅,出现与临床上发病泥鳅相似的症状。结合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由细菌引起的体表溃疡症。  三、治疗与愈后  因该养殖户自发病以来曾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未能见效,故根据经验及本病的具体情况,建议其用二氧化氯给池子消毒,同时在蛆虫中混入氟哌酸3~5克/天(纯品含量),或氟苯尼考1克/50千克泥鳅,辅以维生素C1克/千克投喂。每天3次,连用5~7天。密切观察病鳅表现及采食情况。一周后回访,该养殖户养殖的泥鳅病情得以控制,死亡量大大减少,开始正常摄食,故建议继续饲喂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巩固疗效。  四、小结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病鳅内脏各器官均无细菌生长,只从肌肉中分离到了细菌,说明肌肉是细菌感染的靶位。春季4~5月份,水温15℃时即可发生体表溃疡症,5~6月份水温20~30℃时,是发病高峰期。泥鳅、大口鲶、罗非鱼、加州鲈和等都易感染该病。  泥鳅发生体表溃疡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水质容易恶化,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②泥鳅鳞片极薄及细小,如遇到机械损伤,水体的细菌就可以从受伤处感染鱼体;③在洗池、捕捞等外界情况干扰下,鱼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造成体表溃疡症:④池塘建设不合理,周围环境不适合泥鳅生长时也易发生该病;⑤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泥鳅缺氧、体质减弱、细菌容易入侵等。针对这些方面的因素,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如: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增加水深;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饲养,降低泥鳅密度,防止缺氧,一般情况下4~5厘米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平方米,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减少不必要的捕捞等机械活动,避免应激反应和引起鱼体受伤。    泥鳅一旦发生了体表溃疡症,应立即用消毒药清塘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目前对该症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氟哌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但因泥鳅发病后摄食量减少,药物很难达到抑菌浓度。因此,对于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早治疗。先确认病症是否是体表溃疡症:养殖户池塘养殖的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 出现死亡,仅几个小时就死了上百条。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下颁发红,充出血明显。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如果是的话再看以下内容泥鳅发生体表溃疡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水质容 易恶化,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②泥鳅鳞片极薄及细小,如遇到机械损伤,水体的细菌就可以从受伤处感染鱼体;③在洗池、捕捞等外界情况干扰下,鱼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造成体表溃疡症:④池塘建设不合理,周围环境不适合泥鳅生长时也易发生该病;⑤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泥鳅缺氧、体质减弱、细菌容易入侵等。针对这些方面的因素,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如: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增加水深;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 饲养,降低泥鳅密度,防止缺氧,一般情况下4~5厘米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 ̄60尾/平方米,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捕捞,避免应急反应个鱼体损伤。&&&&&&& 泥鳅一旦发生了体表溃疡症,应立即用消毒药清塘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目前对该症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氟哌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但因泥鳅发病后摄食量减少,药物很难达到抑菌浓度。因 此,对于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发表评论:
馆藏&15915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大泥鳅养殖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