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草中药名字是什么外草蒲是什么

石菖蒲_百度百科
[shí chāng pú]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花梗绿色,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石菖蒲形态特征
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长20-30(50)厘米,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毫米,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
花序柄腋生,长4-15厘米,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
成熟果序长7-8厘米,直径可达1厘米。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1]
石菖蒲基本信息
石菖蒲-原植物(图1)
石菖蒲(各地通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薄菖蒲、石娱蚣、、臭菖(广东),“骨首”(云南彝族语),“格密亲”(傣族语),、水娱蚣、 (云南玉溪),(各地),夜晚香(四川金城山),(四川彭水、兴文),回手香、(四川峨眉),(四川石柱),小石菖蒲(四川合川)。[1]
功能主治:
石菖蒲-中药材(图5)
化湿,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散风,去湿。治癫痫,,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3]
生长习性: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否则叶片会变黄。不耐干旱。稍耐寒,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长。常见于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长于溪旁石上。[1]
地理分布:产黄河以南各省区。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也有。[1]
石菖蒲栽培技术
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投井下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稻蝗,为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4]
石菖蒲药材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提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柱中央有时可见少数行信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中均含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薄壁细胞含。
石菖蒲附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
石菖蒲-中药材(图5)
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
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黄(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⑨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补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  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钱。磨水顿服。(《江西草药》)  ⑿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两,川黄连、甘草、五谷虫各三钱.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  ⒀治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两,白术,甘草(炙)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  ⒁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  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黄连,二物等分。治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⒃治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  ⒄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⒅治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  ⒆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  ⒇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3]
石菖蒲药用禁忌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3]
石菖蒲民族用药
阿昌药 受毛:根茎治神志不清,健忘多梦《德宏药录》。
德昂药 小菖蒲:根茎治湿疾蒙窍,神志不清,健忘多梦《德宏药录》。菖蒲柏:根茎治大便不通引起的胸闷,腹胀痛,胃溃疡,胃炎引起的腹部扭痛《滇省志》。
傣药 沙木补帕,外三补:全草治皮肤瘙痒《滇药录》。含毫:根茎治水泻,哮喘,脱肛,腹痛《傣医药》。
景颇药 外三捕:根茎治肚腹鼓胀,水肿《滇药录》。
僳僳药 卡匍墨及:根茎治感冒,腹胀《滇省志》。
佤药 山菖蒲:根茎治神志不清,健忘,多梦,耳聋,胸腹胀闷,胃脘疼痛;外治痈疖《中佤药》。
藏药 西斗尕保:根茎用于瘴气湿浊,痰热昏厥,胸腹胀闷,下痢噤口《滇药录》、 《中国藏药》。希豆朵宝:根茎治噤口痢,腹胀闷《滇省志》。秀斗嘎保:根茎治虚损,消瘦,痫症《藏标》。
蒙药 哈日一熟达格,乌莫黑哲格索:根茎用于痰浊蒙蔽,昏厥舌强,胸腹胀闷,食欲不振《蒙药》。
彝药 木吉:根茎治疗慢性气管炎,化脓性角膜炎,菌痢,肠炎《彝植药》。施查蒲:全株治心口痛隔食,风湿关节炎《滇省志》。根茎治跌打损伤,气滞血凝,风寒湿痹,气闭耳聋,痰厥失语,胸胁烦闷,久咳久喘,腹胀气痛《哀牢》。
哈尼药 鲁骂古克:全株治心口痛隔食,风湿关节炎《滇省志》。
苗药 稳等拔:根茎用于痰浊蒙蔽,昏厥舌强,胸腹胀闷,食欲不振《湘蓝考》。
基诺药 罗布布:根茎治疗消化不良,胃胀。
维药 塔西伊根儿:根茎用于心悸烦闷,热病神昏,健忘,半身不遂,小便不利,四肢湿痹,痢疾腹痛;外治疮疖肿毒《维药志》。
土家药 水蜡烛(shui ne zu):根茎治湿气骨节痛,跌打损伤,腹痛,腹胀《土家药》。[1]
石菖蒲园林价值
石菖蒲常绿而具光泽,性强健,能适应湿润,特别是较阴的条件,宜在较密的林下作地被植物。
石菖蒲化学成分
石菖蒲(图7)
石菖蒲根茎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β-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榄香脂素(elemicin),细辛醛(asarylaldehde),δ-荜澄匣烯(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肉豆劳动酸(myristic acid)。金钱蒲根茎含挥发油,其中:α-和β-细辛脑,欧细辛脑,顺式-4-丙稀基藜芦醚(TCMLIBans-4-propenyl veraTCMLIBole)即是反式-甲基异丁香油酚(TCMLIBans-methylisoeugenol),4-烯丙基藜芦醚(4-allylveraTCMLIBole)即是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榄香脂素,细辛醛,二聚细辛醚(bisasaricin),α-和β-毕澄匣油烯(cubeb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β-古芸烯(β-gurjunene),伸缩术烯(eremophilene),橙花叔醇(nerolidol),愈创奥醇(guaiol),金钱蒲烯酮(gramenone),1,2-二甲氧基-4-(E-3-甲基环氧乙烷基)苯(1,2-dimethoxy-4-(E-3-methyloxiranyl)benzene),1,2,4-三甲氧基-5-(E-3-甲基环氧乙烷基)苯(1,2,4-TCMLIBimethoxy-5-(E-3-methyloxiranyl)benzene))等。[4]
石菖蒲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有镇静作用。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
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此外,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研究表明: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
石菖蒲煎剂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能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 抽搐鼠数较少。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140mg/kg能完全对抗小鼠电惊厥和戊四氮惊厥,并能对抗家兔侧脑室给Ach所致惊厥,除去挥发油的水煎剂亦有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
石菖蒲根茎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剂,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疗效, 其挥发油对某些神经系统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 还可能与镇静、改善消化机能、平喘、镇咳等作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批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能有改善作用。[4]
石菖蒲植物文化
明代王象晋写的《群芳谱》中记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
石菖蒲(图3)
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并常作案头清玩、摆设的情况。
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如诗人杜甫的“风断青,碧节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陆游的“根盘叶茂看愈好”等诗句,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当然潇洒有情趣。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
.中国植物志[引用日期]
.中国植物图库[引用日期]
.中医药网[引用日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中国最专业的植物分类图...
提供资源类型:
企业信用信息【】席草根、茫草(《四川常用》),、水、丝毛草、观(《中国经济植物志》),度草根、大灯芯.
【汉语拼音】pu cao gen
【英文名】Root of Triangular Bulrus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irpus mucronatus(L.)Palla[Scirpus mucronatus L.;S.triangulatus Roxb.]
【拉丁文名】Radix Scirpi Triangulati
【来源】为科植物的根。
【植物形态】水毛花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须根纤维状,有一短的根状茎。杆簇生,锐三棱形;叶为二个,生于杆基部,膜质,棕色,顶端斜截形。小穗卵状长椭圆形,长8~15毫米,宽4~6毫米,3~20个合生,成一侧生、单生的头状花序;三棱形,为杆的延长,长2~10厘米;鳞片卵形,淡褐色,长约4毫米,先端短尖,有棱脊,覆瓦状排列,最下1~2枚空虚,其它的有两性花1朵,最顶的,下位刚毛6条,有倒刺;3;柱头3裂。小坚果倒卵形或扁三棱形,成熟时黑色,具光泽。抽穗期7~8月。
资源分布:生于沼泽、河边、溪旁和田边。分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秋季采根,晒干。
【】《四川常用中草药》:"淡微苦,凉。"
【功用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利尿。治热症,淋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
【各家论述】《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利尿;治、牙痛,淋症,白带。
【出处】《中华本草》
出自A+医学百科 “蒲草根”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蒲草根”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蒲黄_百度百科
蒲黄,名。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蒲黄生理特性
本品为黄色。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主产于浙江、江苏、山东、安微、湖北。
蒲黄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花粉。
蒲黄炮制方法
1、生蒲黄:揉碎结块,过筛。
2、蒲黄炭:取净蒲黄,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棕褐色。
归肝、心包经。
止血,化瘀,通淋。
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蒲黄相关配伍
1、产后血瘀:蒲黄三两。水三升,煎一升,顿服。(《梅师方》)
2、儿枕血瘕:蒲黄三钱。米饮服。(《产宝》)
3、产后烦闷:蒲黄方寸匕,东流水服,极良。(《产宝》)
4、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塞上方》)
5、关节疼痛:蒲黄八两,熟附子一两,为末,每服一钱,凉水下,日一。(《肘后方》)
6、阴下湿痒:蒲黄末,敷三、四度瘥。(《千金方》)
7、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方》)
蒲黄用法用量
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止血多炒炭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孕妇慎用。
蒲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2、《本经》: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5月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企业信用信息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节菖蒲_百度百科
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植物的根茎,所谓,系描述根茎之环节紧密,如《》云:一寸九节者良,与本品显着不同。参见石菖蒲条。
节菖蒲基本资料
【品名】:节菖蒲
【别名】:九节离、小菖莆、外菖蒲、、京菖蒲、鸡爪莲等。
【概述】:
应用历史悠久,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
本品为植物(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的干燥。《》年版曾经收载,现为华北及地方用药。
始载于东汉《》,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述。九节菖蒲始见于明代《》顶下:&(又一方)九节菖蒲四两,香附子一两,二两为丸。&(常用中药材)
节菖蒲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内蒙古、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新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主产于陕西太白、、洛南、、、、蓝田、、长安、周至;山西沁水、、、降县、;、、、西峡、、;甘肃、、清水、、天水、。(常用中药[1]
节菖蒲形态特征
,淡黄褐色,呈纺锤形,直径3-7毫米,横走或稍斜,多节,节间相间排列,具多数纤维状细根及鳞片痕迹。基生叶1枚或缺,叶柄长达13厘米,3出,小叶具叶柄,叶片薄革质宽卵形,长2-4厘米,宽2.6-7厘米,掌状脉,中央小顺3全裂,侧生小叶不等2全裂,裂片菱形或宽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具缺刻状齿,两面近无毛。单一,细弱,无毛,高11-25厘米,苞片宽菱形或宽卵形,3全裂,中央裂片狭菱形,长2-5厘米,宽0.7-2厘米,近中部3浅裂,边缘中部以上具不整齐齿,两侧裂片在下部不等2浅裂,两面被极稀疏的长柔毛或无毛。,整齐,单生;长2.5-4厘米,被近贴伏状白色柔毛;8-10,花瓣状,白色,有时外侧基部略带紫红色,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2厘米,宽3.5-7厘米,顶端圆形,无毛;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近丝状,稍扁,椭圆形;20-30,分离,螺旋状排列,被白色短柔毛。卵球形,长约4毫米,有短钩状下弯形喙,聚集为头状。花期3-5月。(常用中药材)
节菖蒲生态环境
多生在海拔950-2200米间的中、低林下,要求含水量适中、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植被主要为。(常用中药材)
【生物学特性】:
为,喜凉爽气候条件。
种子生命力强,后,胚尚未发育完全,处于阶段,不能萌发,需经过休眠期。整个休眠期需经过胚发育和两个阶段完成。胚要求前期温度为15℃左右,后期为0℃左右,需要6个月时间完成,(从6月到12月);生理后熟阶段要求温度0-5℃,需要3个月时间完成,即翌年3月中旬,种子才能萌发。
根茎的生长发育需要2年时间,第一年奠基腑,并分化形成更新芽,第二年3月中旬萌发生土,4月上是旬为花期,5月中下旬,随之地上植株枯萎,腑芽原基开始分化,腑芽逐渐形成新的更新芽。(常用中药材)
【生长习性】:为,喜凉爽气候条件。(常用中药材)
【生长周期】:,家种品用种子播种需3-4年后采收,用根茎栽种的需2-3年进行采收。
【采收及加工】:
1、采收一般种子播种需3-4年后采收,用根茎栽种的需2-3年进行采收。方法为人工挖取。
2、加工采挖后除去枯叶,洗净,及时干燥,搓掉细根,簸去杂质即可。(常用中药材)
【储藏与养护】:
一般采用木箱、瓦缸或麻袋包装,置阴凉干燥处保存。用麻袋包装贮藏时,不可堆积过高或在其上放置重物,防止药材断、碎,影响外观质量。
本品易受霉菌污染和、等仓虫蛀蚀。
储藏期间应注意防潮,保持环境整洁。每年春、秋两季需将商品摊放曝晒,除去虫尸,拣去霉变品;或用、()、等药物熏杀。(常用中药材)
【药材性状】:
九节菖蒲商品纺锤形或略锤形,稍弯曲,有时具分枝,长1-4厘米,直径0.3-0.7厘米。质硬而脆,易折断,具粉性。
【规格标准】:
统货。皮黄或黄棕色,质硬而脆,肥壮,茬白,粉性足,无须根和残叶。(常用中药材)
【性味功效】:
,性温。具有开窍化痰,醒脑安神等功效。用于、癫痫、、、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治痈疽疮癣。
【主要成分】:含素、、、、5-、蔗糖及氨基酸、肽、酚性物质、皂甙、淀粉等。
【主要药理作用】:水煎剂有加强催眠作用;水煎液腹腔给药,能抑制的自发活动,能显著抑制小鼠运动性兴奋,并可延长小鼠&热饭&反应时间。(常用中药材)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纺缍形,稍弯曲有时具短分枝,长1-6cm,直径3-7mm。
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斜向交互排列,节上可见点状突起的小根痕。质坚脆,折断面显颗粒状,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坡度30-50度的东北或北向坡地,海拔米,较密的中、低山下,pH6-7,或砂质壤土为栽培物。选场后应及时清除杂草,留下乔木,深翻30-40厘米,整平耙细后作畦。1-2米,长不限,并留好排水沟。结合每亩施公斤作底肥。
(二)种植方法
1、种子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在植株枯萎前收获,及时凉干备用。6月中、下旬播种,方法是中整好的畦床上开沟撒播,行距10-12厘米,沟深2-3厘米,播后覆土,并覆盖或,保持土壤湿度。亩约1公斤。幼苗出土后即撤去覆盖物。
2、无性繁殖将挖取的新鲜根茎折成长约3厘米的小段,按4×10厘米开沟,沟深4-6厘米,种后覆土及盖草帘、蒿草。亩载鲜根茎20-25公斤,出苗率一般达90%。幼苗出土后,撤除覆盖物。
(三)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生长期应注意苗期管理,及时松土、除草,严防草荒期苗。要求春季早除草,细松土,严防损伤。全年中耕除划3-4次。
2、追肥3月中、下旬苗出齐后进行苗期追肥,亩施尿素2.5公斤;4月上、中旬进行花期追肥,亩施尿素2.5公斤;8月下旬至9月初再进行一次追肥,亩旋公斤或20-25公斤。
3、防寒越冬前(11月初)进行整修畦床,覆盖枯枝落叶、粪土或防寒土,以防冻害。翌春除掉覆盖物,以利出苗。
【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为,由柄锈菌通过感染。防治方法:在植株展叶后,喷洒预防发生,当锈病发生时,及早喷洒或防治。
2、虫害主要为,特别是鼹鼠对危害严重,应及时捕捉或进行药物防治。(常用中药材)
【发展前景】:
自5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及地区有相当的信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出口量将不断增加,国内销售也有较大增长。本品野生,栽培兼有,不仅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而且栽培技术难度不大,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九节菖蒲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栽培技术水平较低,单产不高,总产不稳;新疗效、新用途的研究工作薄弱。建议今后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合理采挖;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收购以,加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稳定商品量,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常用中药材)
【5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建国以来,一直属于三类中药材,由产销。从历史上看,该品种原为产区地方用药,自《》1963年及1977年版收载后,允许在全国经销,收购量逐年增加,销售时也不断增长。从30多年产销变化来看,全国购销曾有过几次起落,供应曾一度偏紧,但总的趋势为产销基本平衡,可以满足供应,并有部分出口。
50至60年代初,九节菖蒲产区作为地方习用品种经营,自产自销,购销量不大,曾出现过产小于销,供尖偏紧的情况。
60年代中至70年代后期,由于药典收载,在全国范围内经销,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扩大了销售,出现了购销销持续稳定增长,市场供应较长时期满足的好势头。1978年购销均创历史上最好水平,达到30多万公斤。
80年代以来,购销基本平衡,但从1985年以后,因国家药典未继续收载,影响了全国范围的经销,销售虽有所回落,但产区收购变化不大,供应仍比较平衡。(常用中药材)
节菖蒲性状
1、性状鉴别: 根茎长纺锤形,稍弯曲,长1-4cm,直径3-5m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1-3个突起的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白,有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6-12个,排列成环。气微,味微酸。
以色棕黄、断面色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面细胞扁平,外壁增厚,黄棕色。皮层为10余列薄壁细胞,外缘有单个散在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可见及孔沟。维管束外韧型,较小,6-12个环列;细胞扁缩;不明显,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髓宽广。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单粒呈圆形或椭圆形,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节菖蒲化学成份
根茎含(palmitic acid),(succinic acid),5-(5-hydroxy acetylpropanoic acid),(β-sitosterol),(anemonin),蔗糖(sucrose),(5R,8R)1,6,9,13-四氧双螺-(4,2,4,2)--2,10-〔(5R,8R)1,6,9,13-tetraoxadispiro-(4,2,4,2)tetradecane-2,10-dione〕。
节菖蒲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 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给药,对硫贲妥钠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显的加强,呈。用光电管法记录小鼠自发活动,7.418g/kg腹腔给药,还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能显着地抑制(4mg/kg)的运动性兴奋(P&0.01)。
2、镇痛作用: 皮下注射九节菖蒲用热板法在给药后60min可延长小鼠反应时间(P&0.05)。
3、毒性: 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为37.09g/kg。
节菖蒲理化鉴别
1、本品横断面于荧光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取2%兔生理盐水悬浮液1滴,置上,加盖,于显微镜下观察,滴加1%的生理盐水溶液,使其与红细胞接触,则红细胞迅速溶解。(检查)
3、取本品粉末2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10min,吸取上清液1ml,于水浴上蒸干,加醋酐0.5ml溶解残渣,沿试宇航局壁加入1ml,则两液面出现紫红色环,上层逐渐呈污绿色。(检查皂甙)
4、取本品10%浸液,滴在圆形滤纸上,用-(5:95)展开,喷以5%醛盐酸试液则不应显黄色。(与区别)
5、取本品1%水煎液,滴于滤纸上,在荧光灯下(254nm)显白蓝色荧光。(与石菖蒲区别)
节菖蒲服用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或用水洗净,晒干。
【性味】:辛;温
【归经】:心;肝;
【功能主治】:化痰开窍;安神;宣湿醒脾;解毒。主;癫痫;;健忘;胸闷腹胀;食欲不振;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烦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节菖蒲附方
1、治小儿,高热抽搐:一·鲜三钱,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二·九节菖蒲、各一钱。水煎服。
2、治胸闷,腹胀疼痛:九节菖蒲三钱,四钱,二钱。水煎服。
3、治:鲜九节菖蒲,捣烂外敷。(选方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节菖蒲各家论述
1、《》:辟秽,开窍,,,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
2、《》:,散湿浊,开胃;外用解毒杀虫。治神昏谵语,癫痫发狂,下痢;因湿浊阻于胃中而致呕吐不食等。外敷治。
3、《中药材手册》:开心通窍,祛风湿,除痰消积。治,健忘,,耳聋,咳逆,烦闷,心腹痛,,痹。
.百度图片[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菖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