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不侍君 红菱梦 小说可以止血吗

当前位置:
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 茜根的功效与作用(共3篇)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功效与作用茜草的功效: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五爪龙等。茜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茜草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凡瘀血经闭者,茜草可与蒲黄、赤芍、红花、当归等配伍,以增强活血通经作用;凡...
欢迎来到招生考试网/知识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茜根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助到你。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根的功效与作用(一)
茜草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五爪龙等。茜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茜草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凡瘀血经闭者,茜草可与蒲黄、赤芍、红花、当归等配伍,以增强活血通经作用;凡血热所致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者,茜草可与大小蓟、白茅根、栀子、牡丹皮等配伍,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凡热郁心胸,心中烦热者,茜草可与栀子、黄连配伍,以增强清心泻火之功。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别名:茹藘、茹卢本、茅蒐、藘茹、蒐、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心经、肾经、脾经、胃经、心包经。
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来源: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
茜草的作用:
茜草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其性寒,味苦,入心、肝经,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等症。
1、茜草治疗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经验广集》)
2、茜草治吐血燥渴:用茜根、雄黑豆祛皮,炙甘草等份,研末,井水糊丸如弹子大,每次温水化服一丸。《圣济总录》
3、茜草治疗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4、茜草治鼻血不止:茜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两钱半,研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乌梅汤送服五十丸。《本事方》
5、茜草治疗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茜草(锉)、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茜草丸)
6、黑髭乌发茜草一斤,生地黄三斤取汁,用水五大碗,煎茜草绞汁,将渣再煎三次,用汁同地黄汁微火煎成膏,瓶装;每日空腹温酒服半匙,一月髭发如黑漆,忌萝卜,五辛。
7、五十岁行经:妇人五十后,经水不止,作败血论。用茜根,又名过山姜一两,阿胶、侧柏叶、炙黄芩各五钱,生地黄一两,小儿胎
发一团烧灰,分作六剂,每剂用水一盏半,煎七分,入发灰服。《唐药经验方》
8、茜草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肿痛,兼热者尤宜,因茜草有活血法瘀之功且能凉血。治瘀血经闭,可单用,或配丹参、赤芍、当归等药同用,则可增强活血通经作用;若为血枯兼瘀之经闭,又当配制首乌、熟地黄、川芎等,以养血活血通经。
9、茜草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兼瘀者尤宜。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证,轻者单用,重者可配小蓟、白茅根、山栀子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方如《十药神书》十灰散。治大肠蕴热之肠风便血,常配黄芩、地榆、槐角等药,以清肠凉血止血。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侧柏叶等药,以凉血止崩;若气虚不摄,冲任虚损,漏下不止者,再配炙黄芪、山萸肉、乌贼骨等药,以补气摄血,收涩固脱。
10、茜草用于风湿痹痛。茜草活血通经,故亦治风湿痹痛,若属热痹者,常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属风寒湿痹者,又当与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
11、茜草治产后瘀阻腹痛,属热者,常配败酱草、红藤、赤芍等药,以清热化瘀止痛;属寒滞者,常配当归、川芎、炮姜等药,以散寒暖宫、化瘀止痛;兼气虚血亏者,常配炙黄蔑、人参、当归等药,以补虚化瘀。治跌打损伤瘀肿,常配红花、川断、骨碎补等药,以活血消肿疗伤。
12、茜草用于疮痈,痔肿。茜草能凉血化瘀以消散疮痈,治热毒疮疡或乳痈,常配蒲公英、银花、地丁等药;治痔疮肿痛,常配大黄、虎杖、地榆等药。
13、茜草用于黄疸。茜草凉血清瘀热而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山栀、大黄等药,以清热凉血,利湿退黄。
茜草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茜草;茜草畏鼠姑;茜草勿犯铜铁。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茜草;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茜草。
茜草图片:
茜草图片10
茜草图片11
茜草图片12【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图片13 茜草图片14 茜草图片15 茜草图片16 茜草图片17 茜草图片18 zuocao虎刺的功效与作用茜根的功效与作用(二)
虎刺功效与作用
虎刺的功效:
虎刺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别名:伏牛花、鸟不宿、绣花针。异名:刺虎、寿星草、寿庭木、雀不踏、绣花针、黄脚鸡、天针、老鼠刺、虎牙刺、千金刺、鹅嘴花根、黄鸡兰、千口针,针上叶、顺茶风、脚不踏、土鸡爪黄连、猫儿刺、小黄连、两面针、细花针、鸟不踏、蛇不过、朝天刺、钢针木、虎叶、老鼠枪、老虎刺、小叶刺风、高骨老虎刺、红老鼠刺、红远志、白凤珠。
1、《广西药植名录》:&根:止咳,补血气。治肺病,内伤。&
2、《杭州药植志》:&治风湿痛。&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脏肿大。&
4、《本草图经》:&理一切肿痛风疾。&
5、《浙江民间草药》:&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
6、《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主要成份: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种蒽醌类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羟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羟基虎刺素、苄基紫黄茜素、茜素-1-甲醚、5-羟基茜素-1-甲醚。
内服:煎汤,3~5钱(鲜用1~2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捣汁潦或研末撒。
虎刺的作用:
1、虎刺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三钱,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钱,梵天花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虎刺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一两,阴行草三钱,车前五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3、虎刺治奶肿硬块:虎刺根一两,捣冲酒服。(《浙江民间草药》)
4、虎刺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鱼草干根各二至三钱。水煎
或加瘦猪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5、虎刺治荨麻疹: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虎刺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7、虎刺治跌打损伤:虎刺根五钱至一两,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一星期。(《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8、虎刺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一两(干根三至五钱)。煎汁用酒冲服。(《浙江民间草药》)
9、虎刺治风湿关节、肌肉痛:绣花针全草一至三两。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10、虎刺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1、虎刺治肺痈:虎刺三两,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12、虎刺治水肿:虎刺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13、虎刺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二两,陈皮三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4、虎刺治黄肿:虎刺根一两(或连茎叶用一两五钱),野南瓜根一两,猪腰子一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5、虎刺治黄疸:虎刺根一两,茵陈三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6、虎刺治痞块(肝脾肿大):一绣花针根一两,甘蔗根七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huci11种有治癌功效的中成药茜根的功效与作用(三)
11种有治癌功效的中成药
10:51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治疗癌症的药物有哪些?中成药中有哪些有治癌作用?11种有治疗癌症作用的中成药。
目前,全世界恶性肿瘤疾病高发,手术治疗和化疗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是同时也有较大的副作用。而抗癌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注重调节整体,攻补兼施,副作用小,增强疗效等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具有抗癌作用的中成药,以广大患者参考。
1.蟾酥制剂
功能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肝癌、胰腺癌等。
2.莪术制剂
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对宫颈癌有确切疗效。
3.乌头注射液
改善肿瘤症状,显著减轻癌性病痛。
可以消炎杀菌,消肿生肌,解毒止痛,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效果明显。
5.安宫牛黄丸
功能清热解毒,通窍镇静,治疗中晚期肝癌有良效,可控制发热、消化道出血、肝痛和黄疸等症状。
6.梅花点舌丹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白血病有效率达81%,一般七到十天天血象改善,继而症状好转。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肠癌等各种肿瘤。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本药可有效抑制小鼠棱形细胞瘤和肉瘤的生长。
8.人参制剂
对肿瘤病人的白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治原发性肝癌放疗和化疗造成的副作用。
功能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用于治疗乳腺癌。
10.百合固金丸
功能养阴润肺止咳,用于治疗肺癌。
功能凉血止血,用于治疗各种癌性出血。
(责任编辑:庄小玩)
治疗常见肿瘤用什么药
13:04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哪些中药能治疗常见肿瘤?治疗常见肿瘤可以选择哪些中药?
常见肿瘤中药选择(纪钧著《中医治癌经验精华》)
食管癌:一般可选用石见穿、石打穿、急性子、葵树子、黄药子、石上柏、菝葜等。
胃癌:一般可选用白花蛇色草、半枝莲、铁树叶、菝葜、半边莲、马钱子、水红菱、向日葵等。
结肠、直肠癌:一般可选用凤尾草、苦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色草、水杨梅根、黄药子等。
肝癌:一般可选三白草、垂盆草、龙胆草、凤尾草、七叶一枝花、板蓝根、半枝莲、矮地茶、虎杖、八月札、石见穿、三慈姑等。【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鼻咽癌:一般可选白毛夏枯草、石上柏、昆布、瓜蒌皮、海藻、葵树子、菝葜等、
乳腺癌:一般可选蒲公英、半边莲、木鞭蓉、菊叶三七、天门冬、南瓜蒂、威灵仙、八月札、王不留行等【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宫颈癌:一般可选用莪术、漏芦、核桃树枝、紫草根、木馒头、墓头回等。
喉癌:一般可选山豆根、龙葵、瓜蒌皮、威灵仙、枸橘叶等。
甲状腺癌:一般可选黄药子、蛇六谷、天葵子、象贝、夏枯草等。
三颌窦癌:一般可选蛇六谷、苍耳草、七叶一枝花、土茯苓等。
声带癌:一般可选龙葵、蛇莓、蜀羊泉、开金锁、小石韦、黄毛耳草等。
扁桃体癌:一般可选僵蚕、牛蒡子、山慈姑、夏枯草、山豆根、射干、川连、土牛膝等。
唇癌:一般可选清凉甘露饮、凉膈散等。
舌癌:一般可选瓦松、蒲黄、百草霜、槐花、竹叶、天龙等。
脑肿瘤:一般可选蛇六谷、黄药子、夏枯草、昆布、生南星等。
纵隔肿:一般可选夏枯草、昆布、海藻、野葡萄根、煅牡蛎等。
白血病:一般可选夏枯草、天葵子、石上柏、漏芦、藤梨根等。
恶性淋巴瘤:一般可选夏枯草、天葵子、石上柏、漏芦、藤梨根等。
(责任编辑:庄小玩)
治疗不同癌症的中药汇总
11:13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中医中药治疗癌症是常见的方法,哪些中药能治疗癌症?治疗癌症的中药有哪些?
1.抗肝癌中药:三棱、莪术、王不留行、水红花子、半边莲、杠板归、冬凌草、喜树、美登木、泽漆、土茯苓、墓头回、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干蟾皮、斑蝥、牡蛎、穿山甲、龟板、鳖甲、水蛭、地鳖虫、蛇莓、野葡萄根、漏芦、墓头回、铁树叶、八角莲、牛黄、夏枯草、海藻、人参、棉花根、矮地茶、天花粉、龙胆草、川楝子、茵陈、郁金;
2.抗胃癌中药:三棱、莪术、藤梨根、山葡萄根、水红花子、急性子、水杨梅根、黄药子、半边莲、半枝莲、龙葵、白英、土茯苓、薏苡仁、柘木、八月札、铁树叶、白花蛇舌草、马钱子、杠板归、芙蓉叶、蜣螂、水蛭、守宫、楤木、斑蝥、牡蛎、海藻、喜树、漏芦、棉花根、矮地茶、旱莲草、石打穿、瓦楞子、猴菇菌、鸡内金、全瓜蒌、半夏;
3.抗胰腺癌中药:瓜蒌、半枝莲、藤梨根、八月札、鸟不宿、佛甲草、大黄、羊蹄叶、金钱草、土茯苓;
4.抗食管癌中药:冬凌草.藤梨根、守宫、水蛭、斑蝥、蜣螂、黄药子、急性子、三棱.莪术、葵树子、蟾蜍皮、皂角刺、杠板归、柘木、马钱子、瞿麦、威灵仙、丝瓜络、韭菜子、瓜篓、山葡萄根、生半夏、天南星;
5.抗肠癌中药: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水红花子、水杨梅根、山葡萄藤、八月札、杠板归、莪术、蜣螂、黄药子、大黄、羊蹄根、凤尾草、椿根皮、土茯苓、喜树、皂角刺、柘木、楤木、马钱子、凤尾草、苦参、败酱草、红藤、诃子树、补骨脂、薏苡仁;
6.抗乳腺癌中药:王不留行、山慈故、穿山甲、夏枯草、山葡萄根、瓜蒌、漏芦、蛇莓、魔芋、八角莲、蒲公英、八月札、了哥王、穿心莲、土鳖虫、蟾酥、天葵子、斑蝥、露蜂房、野艾、猫爪草、猪殃殃、生槐花、枇杷叶、天冬、五倍子、芙蓉叶;
7.抗鼻咽癌中药:石上柏、苍耳子、铁树叶、葵树子、半枝莲、龙葵、白英、蛇莓、蛇六谷、蜣螂、露蜂房、草河车、马勃、紫参、大麻、鹅不食草、蒲公英、土茯苓;
8.抗肺癌中药:半枝莲、天葵子、八月札、八角莲、石上柏、铁树叶、广豆根、美登木、楤木、守宫、蟾蜍皮、了哥王、僵蚕、马钱子、凤尾草、芙蓉叶、紫草、寻骨风、泽漆、莪术、牛黄、斑蝥、牡蛎、龟板、皂刺、肺形草、夏枯草、棉花根、南沙参、北沙参、麦冬、贝母、天冬、补骨脂、全瓜蒌、海藻、马勃、藤梨根、山葡萄根、薏苡仁、天南星;
9.抗白血病中药:三尖杉、喜树、长春花、青黛、大青叶、墓头回、雷公藤、猪殃殃、牛黄、山豆根、狗舌草、紫草、番木瓜、雄草、黄精、龙胆草、羊蹄根、野百合、凤尾草、土鳖虫、生龙骨、当归芦荟丸、牛黄解毒丸;
10.抗恶性淋巴瘤中药:长春花、野葡萄藤、了哥王、魔芋、泽漆、羊蹄根、天葵子、水杨梅根、蟾蜍皮、蛇六谷、守宫、穿山甲、生牡蛎、龟板、鳖甲、皂角刺、黄药子.苍耳子、猫爪草、夏枯草、僵蚕、海藻.薏苡仁;
11.抗宫颈癌中药:水杨梅根、椿根皮、墓头回、八角莲、水蛭、干蟾皮、土鳖虫、莪术、白花蛇舌草、铁树叶、石上柏、了哥王、穿山甲、皂角刺、瞿麦、寻骨风、凤尾草、三白草、紫草、茜草根、旱莲草、山豆根、马齿苋、黄柏、女贞子、薏苡仁、半夏;
12.抗脑肿瘤中药:牛黄、蛇六谷、葵书子、魔芋.石上柏.苍耳子、苍耳草、鱼脑石、蚤休(七叶一枝花)、龙葵、白英、蛇莓、三七、马钱子、水红花子、土茯苓、守宫、蜈蚣.生天南星、生半夏;
13.抗卵巢癌中药:八角莲、三棱、莪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夏枯草、海藻、水蛭;
14.抗绒毛膜上皮癌中药:紫草、葵树子、石上柏、天花粉、王不留行、马鞭草、海藻、土茯苓、薏苡仁;
15.抗甲状腺癌中药:山慈故、夏枯草、黄药子、王不留行、蛇莓、昆布、海藻、苍耳草、猫爪草蒲包根、水红花子、牡蛎、海蛤壳、天南星;
16.抗骨肉瘤中药:土鳖虫、蜈蚣、露蜂房、白英、白花蛇舌草、蚤休(七叶一枝花)、穿山甲、木瓜、马钱子、苍耳草、威灵仙、寻骨风、三棱、莪术、马鞭草、补骨脂、骨碎补、土茯苓;
17.抗膀胱癌中药: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龙葵、杠板归、凤尾草、天葵子、白英、蜣螂、山葡萄根、棉花根、山豆根、蛇莓、瞿麦、土茯苓;
18.抗皮肤癌中药:雄黄、蟾酥、野百合、苦参、羊蹄根、八角莲、狗舌草、斑蝥、鸦胆子、苍耳子、马钱子、明矾、马鞭草、了哥王、山慈姑、石蒜、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全蝎、麝香、铁树叶.蜈蚣、土茯苓、薏苡仁、半夏;
19.通用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龙葵、藤梨根、蚤休(七叶一枝花).拳参(红蚤休)、土茯苓、石见穿(紫参)、石打穿(黄毛耳草)、山葡萄根、三棱、莪术、山慈故、野百合(农吉利).冬凌草、水红花子、肿节风、八月札、铁树叶、葵树子、蛇莓、露蜂房、守宫、蟾蜍皮、斑蝥、蜣螂、黄药子、八角莲、墓头回、败酱草、猪苓、薏苡仁、麝香、山豆根、山尖杉、石上柏、魔芋、生天南星、生半夏;
20.扶正增效药: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灵芝、银耳、香菇、白术、山药、龟板、鳖甲等增强功能免疫药。
(责任编辑:庄小玩)
以上就是招生考试网/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茜根的功效与作用》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知识内容哦! 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1、“茜根的功效与作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地址:/zhishi/4121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平板/笔记本
止血良药,还是天然的抗癌药物,食用价值也很高(转载)
&神功盖世&
来自:荣耀7 PLK-TL01H
小时候的大院里,总有一群孩子玩闹。有时候我不小心手指划破了,奶奶就会拿出一包黑乎乎的不知什么东西,捏点面儿敷在伤口,用纱布包扎,止血特别快,伤口好得快,也不会感染。这其实是奶奶在路边收集的一种中药,就是“马勃”, 也叫马屁泡、牛屎菇,我们家乡话叫“马包”。
长大后学了中医,才从书中了解它。现在不在乡村住了,也就再也没见过。马勃,性辛,平。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利咽。《名医别录》:主治恶疮马疥;《本草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咽疼,衄血,失音诸病。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马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肺炎双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少数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还有止血作用,对口腔、鼻出血有明显的止血效果。还有止咳、抗肿瘤等作用。
20 世纪以来,医药界广泛关注马勃制剂的抗菌和抗癌活性。6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从大马勃中获得一种黏蛋白-马勃菌素,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也多有报道,国外学者从新鲜马勃中分离了一种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的活性蛋白。
此外,马勃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丰富的食材。马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 , 特别是赖氨酸 、蛋氨酸的含量很高 ,微量元素其中铁、镁、钙、锌、锰等金属含量相对较高,这些元素是多种酶的活化中心,对多种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
马勃,不仅是我们用于止血的这点小小的作用,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等着我们去开发。也许未来不久,马勃就会成为一道家家户户常常烹制的美味了。还有各种提取物保健品,供大家选择。
马勃,品种繁多,来源广泛。目前市场上容易出现了较多的伪品,给马勃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过我相信这是不会难住勤劳努力的中国“吃货”的。
%2Fstorage%2Femulated%2F0%2Fnews_article%2F9af2c6b185db660d8c697e31f004f6cf.jpg (49.59 KB, 下载次数: 1)
08:41 上传
%2Fstorage%2Femulated%2F0%2Fnews_article%2Fbad95ca573e809e488cf1.jpg (42.84 KB, 下载次数: 0)
08:41 上传
%2Fstorage%2Femulated%2F0%2Fnews_article%2F139840abb800eefcb726b68.jpg (76.95 KB, 下载次数: 1)
08:41 上传
%2Fstorage%2Femulated%2F0%2Fnews_article%2F7c53c02fcfa3bb8734eeb32.jpg (11.69 KB, 下载次数: 0)
08:41 上传
好赞~鼓掌~
width:100%">
&花粉圈主&
来自:HUAWEI G7-TL00
width:100%">
&神功盖世&
来自:荣耀7 PLK-TL01H
雨飞菲 发表于
多谢朋友支持
width:100%">
&神功盖世&
来自:荣耀畅玩5X KIW-AL10
小时候用过,支持了
width:100%">
&神功盖世&
来自:荣耀7 PLK-TL01H
bohaiyitoutuo 发表于
小时候用过,支持了
是的,小时候用过
width:100%">
&花粉圈主&
来自:荣耀畅玩5X KIW-UL00
学习了谢谢!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ALE-TL00
width:100%">
&神功盖世&
来自:荣耀7 PLK-TL01H
听风469 发表于
学习了谢谢!
多谢朋友支持
width:100%">
&神功盖世&
来自:荣耀7 PLK-TL01H
天天有善 发表于
小时候用过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ALE-TL00
月下红菱 发表于
小时候用过
width:100%">
1000万花粉
纪念花粉俱乐部注册花粉数超过1000万
参加花粉俱乐部特定活动获取,人工发放
沙发王勋章
好基友勋章
花粉好机友,注册时间大于99天
【最美的你】【静美沼泽】【晨拍蛤蟆坝】【呼伦贝尔】【海边随拍】【光影习作】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服务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成为了好友
成为了好友
成为了好友
参与了关于
更新了自己的基本资料
关注花粉俱乐部
联系我们:
|关注花粉俱乐部: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红菱根&红菱根是一种中药。别名:白菱根,植属马鞭草科。&&&&&&&&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红菱根&&&&&&&&&&&&&&&&&&&&&&&&&& 界: 植物界&  科: 马鞭草科&&&&&&&&&&&&&&&&&&&&&&&&&&&&&&&&& 别称: 白菱根   &&&&&&&&&&&&&&&&&&&&&&&&&&&&&&&    性味: 性微凉、味甘&& &&&&&&&&&&&&&&&&&&& 功能: 清肝肺热&&&&&&& 门: 被子植物门&&&&&&&&&&&&&&&&&&&&&&&&&&&&&& 属:马鞭草属   &&&&&&&&&&&&&&&&&&&&&&&&&&&&&&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灌木。&&&&&&&&& 分布:我国南部,广东以广州栽培较多。&概述简介&  红菱根是一种中药别名:白菱根。植物名:赪桐。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灌木。通常栽培或生于山地较潮湿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广东以广州栽培较多。入药部分:根。采集期:全年采根。自采地点:家种。性味:性微凉、味甘。功能:清肝肺热。&主治、用量和用法  1、苦上咳血: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2、肺燥咳血:用法同上。&验方、方解、方歌  (治苦伤咳血方)红菱根1两、五爪龙根1两、红丝线5钱、红李根5钱、苦灯笼根5钱,清水五碗、煎成一碗半服。(方解)红菱根清肝肺热、散瘀、除痰止咳;五爪龙、苦灯笼行气、散瘀;红丝线清肝肺热、止血;红李根则长于止血。合为清肝肺热、化气活血散瘀之剂。(方歌)苦伤咳血红菱根,五龙化瘀血生新,苦灯红李红丝线,清肺凉肝血不卷。&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中药大全
2.植物世界的繁盛
3.植物网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 >红菱壳的功效第一篇:《菱角的作用和吃法》
菱角的几种吃法
1、菱角与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也是时令补品,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菱角500克,黄芪15克,煮烂吃,有补肾作用。
3、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一日三次,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乳腺癌。
4、用菱角的壳1斤,熬成汤,用以代茶喝,对胃出血患者亦有好处。
5、经常饮用水煮菱叶汁,能增强视力,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用菱角肉和莲子、山药、芡实、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可治慢性肠炎等症。
7、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后,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 除了煮着吃和生吃给你介绍几种保健吃法【保健食谱】
1.菱粉糕菱角、糯米粉各500克,白糖50克。将成熟菱角剥去壳,晒干研成细末,和糯米粉,加白糖拌匀,入笼屉旺火蒸熟,取出切块即可。菱粉糕洁白如雪,甜润软糯,是清代一道著名食品,具有健脾胃,益气力的功效,常服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2.菱角烧草菇番茄鲜红菱、罐装草菇各250 克,鲜番茄100克,姜末、料酒、湿淀粉各适量。将红菱洗净,以清水入碱烧开,用笊篱不停推擦,待菱衣脱落后,捞出菱肉,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液;草菇剖开;番茄用开水冲泡后去皮,剔去籽,放入清水内稍浸,捞出切成红菱状,将锅放火上,加入适量花生油烧热,下菱肉、草菇,放入姜末、味精、料酒、番茄、精盐,待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入盘中即成。此肴鲜香清淡,具有健脾开胃,消暑祛湿的功效,是夏季保健菜肴佳品。
3.菱烧豆腐鲜菱角500克,嫩豆腐2块,葱花少许。菱角去皮壳,洗净,切成两半;豆腐洗净,切成小块,放人沸水锅内略水后捞出,沥去水;将锅放火上,加入猪油烧熟,下葱花煽炒,倒入清汤,加入菱角、豆腐,放入精盐、味精、酱油,加盖焖3分钟,用湿淀粉勾芡,淋入芝麻油,起锅装盘即成。此肴清淡可口,具有健脾生肌、杀菌的功效,对皮肤疮疡患者有一定食疗作用。
4.红菱汁新鲜红菱1000克,白糖适量。红菱洗净,剥去外壳,捣烂,绞取自然汁,露一宿,再入白糖少许,隔汤炖,略温,即可饮用。新鲜水红菱,味似雪藕,为菱中上品。暑热季节饮用红菱汁,具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的功效。为夏暑极佳的清凉饮品。此品亦可作醒酒汤,饮酒过量者食之有利于祛酒毒,醒神志。
【注意事顶】菱其性寒凉,多食易致腹胀,生食不宜过量。
第二篇:《抗癌防癌菱角壳》
菱角壳,水生植物菱角的外壳,性属不详。几年前《信息日报》曾转摘一读者对 菱角壳 妙用的陈述:菱角壳煎水当茶喝治肝硬化肝腹水(好象还有肝癌),请知情或懂医药者献帖!
菱角壳对癌细胞抑制率为28.8%。我国《中草药通讯》1979年9月报道,菱角壳于体 内体外筛选试验,均具有抗癌作用。《全国中草药泄编》介绍,用勾儿茶的木瘤 和诃子、菱壳、薏米仁各10克,混合煎服,一日3次,与放射治疗对照试验,证明对癌细胞的变性及组织增生等都有良好效果,据代研究报告指出,菱角的果肉具有抗腹水肝癌AH-13的作用,在以艾氏腹水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菱角壳的醇浸水夜有抗癌作用。 菱角,别名“芰”、“菱”、“水粟”、“沙角”、“水红菱”等,俗称菱角。系菱科一年生浮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以江南水乡为主要产区。据生物学家推断,1万多年前菱角就生活在我国南方的湖泊中了。真可谓“老水果”也。菱角之为水果,李时珍描述道:有青有红有紫。嫩的剥食,皮脆症状,盖佳果也。老则壳黑而硬,坠入江中,谓之乌菱,冬月取这,风干为果,生熟皆佳。成熟的菱角肉厚味香,含有丰富的淀粉、葡萄糖和蛋白质。营养价值可与粟比美,故有“水粟”之称。古时多以菱实代糖。菱角也可以作蔬菜,主妇们对此是很熟悉的。如菱米红烧肉,菱米烧豆腐,蒜叶炒菱肉、菱肉烧饭等等是很家常的。 不止于此,菱还可以用米酿酒、制糖、制醋、作冰淇淋的配料,菱壳又是优良的染料。香港卖过两种小吃“牛油巴西菱糖”、“巴西菱干”、者是菱作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菱角的医疗价值,祖国医学认为菱角味甘性平,无毒。具有生律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益气健脾之功。据《中药大辞典》归纳,菱肉可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窍之症”和“醒脾、解酒、缓中”,菱叶可以“擦小儿走马疳”和“小儿头疮和增加视力”,菱壳治“泄泻、脱肛、痔疮、疗肿、黄水疮、天疱疮”,菱茎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菱粉可“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解毒”,菱实粉粥并有“益肠胃、解内热”之效。这些,虽然未用于中医方剂,但是多见于民间偏方,验方、秘方,有些是很有效的。 菱角的新贡献——抗癌作用已被人们证实,民间验方中用菱角或菱壳治疗癌症的不少。包括食道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果实和菱草作为防治癌症,抗癌食物,烹调形式多种多样:芙角肉捣切加水煮作稀糊,或加米煮粥,也可以加糖做糕饼,适量持续服用。菱茎和叶柄炒熟作蔬菜,或采鲜草沸水烫后晒干,或腌藏作干菜。癌症病人经常食用,对营养和抗癌有一定帮助。 颇有兴味的一则
民间验方:即薏米仁、菱角、紫藤、诃子各20克,每日1剂,煎水服,疗程1~2个月,可以治胃癌,行之有效。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中山恒明氏作了临床观察,试用于停产癌与胃癌患者计572例,其中230例给予此药口服,另342例作对照,结果用药组中,明显有效者49例,食欲增进者35例,体重增加者23例,腹痛消失者12例,且无副作用,关于复发率,食道癌服用此药者16例中,复发率为31%,不用此药者47例中复发率为64%。胃癌药的119例中,复发率为20%,不用此药者154例中,复发率为37%,这说明此药对预防复发也有一定效果,有人治疗一例年逾70的老妇人,患幽门癌、食物不能通过,朝吃暮汗珠,骨瘦如柴,大便如羊矢,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予以菱角、薏米仁,加入代赭旋复花汤中煎服,获得意外效果,患者饮食渐进,能起床行动,继续存活将近一年。 菱角确有这样的新贡献——抗癌作用吗?有。据日日本《信使周刊》报道,菱实对癌细胞抑制率为28.8%。我国《中草药通讯》1979年9月报道,菱实于体 内体外筛选试验,均具有抗癌作用。《全国中草药泄编》介绍,用勾儿茶的木瘤 和诃子、菱实、薏米仁各10克,混合煎服,一日3次,与放射治疗对照试验,证明对癌细胞的变性及组织增生等都有良好效果,据代研究报告指出,菱角的果肉具有抗腹水肝癌AH-13的作用,在以艾氏腹水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菱实的醇浸水夜有抗癌作用。 综上所述,菱角的抗癌作用是肯定的。既然如此,下面介绍4则使用菱角治癌的方剂: 1.菱角果实5~10枚,煎水代茶饮。治胃癌、子宫癌。 2.菱角壳100克左右,菱角蒂一个6钱、撬牛儿苗6钱,薏苡仁6钱,决明子6钱,水0.7升,煎存0.3升,日服3次,饭前饮用,主治胃癌,子宫癌及各种癌症。 3.菱角壳1~1.5两,菱角蒂一个,水煎服,用于胃癌、乳癌。
4.菱角5~10个切碎,带壳放瓦罐内,加不,文水煮成如藕糊 状,频频饮服。治疗胃癌。 老菱上市的季节,可在品尝菱肉时,又有多少人知道看似无用的菱壳竟然对治疗癌症有用呢?浙大医学院80岁的秦教授来到每日商报,想把菱壳的妙用告诉更多的人:菱角是食疗治癌的好东西。 秦教授说,早在1971年,一个农民就告诉他,菱角壳煮的汤能治疗癌症。“那个农民的儿子当时得了恶性肿瘤,已经到了晚期。他也是偶然知道了这个办法,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每天煮菱汤给儿子喝。没想到,儿子的肿瘤竟然慢慢地好了。” 听完这个农民的述说,从事医学研究的秦教授半信半疑。1972年,秦教授的一个朋友患了卵巢癌,杭州的各大医院都认为很难救治了。她在秦教授的建议下,每天用菱壳加人参熬汤服用,结果一个月后病情就大有起色。“不久后,她就痊愈了,一直活到现在都很健康。”秦教授说。 从1973年开始,秦教授就开始研究菱抗癌的功效。他在实验室中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测定,发现菱角汤的确有抗癌变作用,他还分析出了
血性腹水、胸水,抽腹水检查,证实为颗粒细胞癌。后在杭州市某医院住院,通过药物治疗,同时服用老菱汤,结果病情大有好转,当时我就决定要研究这个理论,直觉告诉我这个理论值得研究。
记:您当时为什么这么肯定是菱壳汤起的作用呢,有没有可能是其他药物起的作用?
秦:当时我那个朋友病情好转后,进行了肿癌摘除手术,回家继续喝老菱汤2年,一直健康生活到现在。
记:刚开始从事研究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万一您做的实验或研究不成功,很多时间、精力都会白费?
秦:这很正常,如果真的想把某件事弄明白、弄清楚,必定会经历很多次的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很多理论都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记: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秦:困难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最大的困难主要是研究设备太简陋。不过,我也是遇到了贵人,我的一个朋友听说我要搞研究时,无偿把他的实验室借给我用。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他。
记:那么,是什么时候完成这个研究的?
秦:1976年我在实验室中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测定,发现菱壳的水浸出物确有抗癌变作用,得出理论结果大概在1979左右。
记:当时有没有想过要公开,为什么选择这时候公开呢?
秦:大概在1983年,我就离开了实验室,到预防医学系统工作。当时,我也没想这么多,只是尽我的能力帮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平时收集一些菱角壳,晒干,送给有需要的人,大概每年帮三个,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后来有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就是有一户人家因为家人得了癌症,结果闹得家破人亡。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方法,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刚开始我是在《健康家庭》中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是文章发表上去的时候已经是10月份了,已经过了菱角上市的最佳时期。所以,我才决定在这菱角上市的最佳时期通过报纸让更多的人知道菱是食疗治癌的好东西。
记:现在医学界怎样看这件事呢?
秦:现在医学界应该肯定了这种说法,还分析了其中的有效成份。其实在我得出这个结论后不久,国内一些实验室也都相继证明,菱壳的水浸物对小鼠腹水型肝癌AH3及艾氏腹水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60%。菱的50%乙醇浸出物对小鼠肉癌的抑制率为38.8%。于是医学家们便用它制作了许多食疗品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如:鲜菱汁、菱蜜茶、菱粉粥。
记:我想一般的读者还不知道菱对癌的作用有多大,能介绍一下吗?
秦:菱壳汤是一种食疗,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我没有刻意统计过治好了多少病人,但是事实证明,菱壳汤对治疗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癌症特别有效,但对其他癌症效果较差。家里如果有癌症病人的话,可及时在菱上市的这段时间收集足够的菱壳。一般来说,服用两年左右就差不多了。另外,因为每个病人的病情和体质都不同,所以服用后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不管病人患的是何种癌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情绪稳定乐观的人,治疗起来事半功倍,反之则很难有好的效果。
记:不知道可不可以给读者开张处方呢?
秦:食疗药方很简单:每天以新鲜菱壳二两(或晒干的半两)加两大碗清水,以文火慢慢煎至一碗水即可饮用。还可加人参、薏米仁、莴苣、草决明等根据需要和可能,选用一二种,效果会更好。而在各种菱中,四角菱的抗癌效果最好,两角菱次之
以上资料引用 仅供您参考 祝早日康复!
第三篇:《水八仙》
“水八仙”是指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蔬菜,是我市传统栽培的水生蔬菜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吴中区、吴江、常熟、太仓、张家港、昆山等地。由于种植历史久远,品种种类多、质量上乘、栽培精细。一度形成了鲜明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故美其名日“水八仙”。其中如苏州黄慈菇,南荡鸡头,大、中、小腊台茭白,早花藕,红皮荸荠,太湖莼菜等更是苏州地方优良品种的佼佼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从中医学角度看,现代人已出现从以前的“阳虚”(营养不足)向“阴虚”(火气过旺)转移的趋势,而水生蔬菜产品基本都是“凉性”食品,莲子、芡实、慈菇等还含有较多的生物碱成分,长期食用有较好的“降火”功效。
茭白:以“中腊台”、“吴江茭”品质最佳,其茭肉洁白柔软少纤维,可加工配以荤素炒煮成佳肴。
莲藕:可作水果生食,或加工成藕粉,也可炒、煮、蒸、煨等,做成菜肴。莲藕种子称莲子,莲子汤是宴席上的名贵珍品,也是高级滋补品。苏州塘藕为江苏“三宝”之一,与南京板鸭、镇江香醋齐名,早在唐代便是进贡佳品。
水芹:清香脆嫩,茎叶柔软均可食用,生拌、炒食皆可,常在冬春蔬菜淡季采收上市。据医学及食品科学研究结果,膳食纤维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便秘、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理功能。在国外膳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或单独制成保健品销售。而绝大部分水生蔬菜产品都是优质的膳食纤维食品,最近研究表明:苏南种植的浅水芹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的50%左右。
芡实:俗称鸡头米。苏州的南芡圆整粒大,质地粘糯,香气浓郁,美味可口,是名贵食品之
一。芡实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灰分、树脂等,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疗效。《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带下”。如用南芡60克、北芡15克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的尿频之症。
慈菇:又称燕尾草,属泽泻科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吴中慈菇以“苏州黄”驰名。个大质糯,淀粉、蛋白质含量高。慈菇有许多食疗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行血通淋之功,是一种风靡世界各地的碱性保健食品,民间有“内火旺喝碗慈菇汤”的说法。
荸荠:俗称“马蹄”。生吃,醇甘清香,胜似秋梨;熟食,则可以烹调成多种美味佳肴。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气安中、清热止渴、开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湿祛痰的功效。食用荸荠既能清热生津,又可以补充营养,发烧的病人可以多吃一些。中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就是用荸荠、梨、藕、芦根和麦冬榨汁配合而成的。在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季节,吃鲜荸荠还有利于流脑、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红菱:亦称水红菱,属菱科,为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植物,3月种,9月收。红菱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味道甘美,宜于生吃。主要产于苏州东郊,常常与藕间作。有民歌唱道“桃花红来杨柳青,清水塘里栽红菱。姐栽红菱郎栽藕,红菱牵到藕丝根。”红菱鲜嫩时味甘美,可作水果生食;老菱带壳煮熟,性糯清香微甜,号称“水栗”;老菱可制淀粉,菱粉身质细洁爽滑,为淀粉中佳品,最宜于制雪糕、冰淇淋和细糕点。菱的药用和食疗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
太湖莼菜:又有水莱、水葵等别名,是一种生长在湖泽池沼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清明至霜降间可采摘嫩叶供食用,与鲈鱼齐名,用以调羹,香脆滑嫩,味沁齿颊。《耕余录》云:“蕙(莼菜)味略如鱼髓蟹脂,而轻清远胜,比亦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之荔枝,差堪作配”。人们还把太湖莼菜比喻为思乡之物。据《晋书》记载,吴人张翰,才学出众,至洛阳,齐王司马同闻其名,授官大司马。秋风乍起,他思念故乡吴中的莼菜、莼羹、鲈鱼,叹日:“人生贵适志,何能驾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归吴,这便是“莼鲈之思”典故的由来。但古代都是采摘野生莼菜食用,从明末清初开始人工培植。莼菜产地非止太湖一处,西湖莼菜也颇有名,但以太湖产量最多,年产数十万斤,为他处所不及,莼菜有补血、健胃、止泻之功,可煮、可炒,特别是与鱼或肉一起做汤,鲜嫩可口,色、香、味俱佳,被誉为江南名菜。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背面分泌出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煮可炒,不仅是风味独特的珍贵蔬菜,而且有清热、润肺、利尿、消肿、解毒、健胃、止泻等功效。太湖莼菜生长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片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称为“秋莼菜”。目前,以太湖东册和西册湖区的莼菜产量最多。每年夏秋,那里大片地布满了一簇簇莼菜,连绵数华里,仿佛给碧清如镜的太湖湖面绣上了翠绿的“花边”,美不胜收。
第四篇:《11种有治癌功效的中成药》
11种有治癌功效的中成药
10:51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治疗癌症的药物有哪些?中成药中有哪些有治癌作用?11种有治疗癌症作用的中成药。
目前,全世界恶性肿瘤疾病高发,手术治疗和化疗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是同时也有较大的副作用。而抗癌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注重调节整体,攻补兼施,副作用小,增强疗效等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具有抗癌作用的中成药,以广大患者参考。
1.蟾酥制剂
功能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肝癌、胰腺癌等。
2.莪术制剂
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对宫颈癌有确切疗效。
3.乌头注射液
改善肿瘤症状,显著减轻癌性病痛。
可以消炎杀菌,消肿生肌,解毒止痛,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效果明显。
5.安宫牛黄丸
功能清热解毒,通窍镇静,治疗中晚期肝癌有良效,可控制发热、消化道出血、肝痛和黄疸等症状。
6.梅花点舌丹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白血病有效率达81%,一般七到十天天血象改善,继而症状好转。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肠癌等各种肿瘤。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本药可有效抑制小鼠棱形细胞瘤和肉瘤的生长。
8.人参制剂
对肿瘤病人的白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治原发性肝癌放疗和化疗造成的副作用。
功能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用于治疗乳腺癌。
10.百合固金丸
功能养阴润肺止咳,用于治疗肺癌。
功能凉血止血,用于治疗各种癌性出血。
(责任编辑:庄小玩)
治疗常见肿瘤用什么药
13:04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哪些中药能治疗常见肿瘤?治疗常见肿瘤可以选择哪些中药?
常见肿瘤中药选择(纪钧著《中医治癌经验精华》)
食管癌:一般可选用石见穿、石打穿、急性子、葵树子、黄药子、石上柏、菝葜等。
胃癌:一般可选用白花蛇色草、半枝莲、铁树叶、菝葜、半边莲、马钱子、水红菱、向日葵等。
结肠、直肠癌:一般可选用凤尾草、苦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色草、水杨梅根、黄药子等。
肝癌:一般可选三白草、垂盆草、龙胆草、凤尾草、七叶一枝花、板蓝根、半枝莲、矮地茶、虎杖、八月札、石见穿、三慈姑等。
鼻咽癌:一般可选白毛夏枯草、石上柏、昆布、瓜蒌皮、海藻、葵树子、菝葜等、
乳腺癌:一般可选蒲公英、半边莲、木鞭蓉、菊叶三七、天门冬、南瓜蒂、威灵仙、八月札、王不留行等
宫颈癌:一般可选用莪术、漏芦、核桃树枝、紫草根、木馒头、墓头回等。
喉癌:一般可选山豆根、龙葵、瓜蒌皮、威灵仙、枸橘叶等。
甲状腺癌:一般可选黄药子、蛇六谷、天葵子、象贝、夏枯草等。
三颌窦癌:一般可选蛇六谷、苍耳草、七叶一枝花、土茯苓等。
声带癌:一般可选龙葵、蛇莓、蜀羊泉、开金锁、小石韦、黄毛耳草等。
扁桃体癌:一般可选僵蚕、牛蒡子、山慈姑、夏枯草、山豆根、射干、川连、土牛膝等。
唇癌:一般可选清凉甘露饮、凉膈散等。
舌癌:一般可选瓦松、蒲黄、百草霜、槐花、竹叶、天龙等。
脑肿瘤:一般可选蛇六谷、黄药子、夏枯草、昆布、生南星等。
纵隔肿:一般可选夏枯草、昆布、海藻、野葡萄根、煅牡蛎等。
白血病:一般可选夏枯草、天葵子、石上柏、漏芦、藤梨根等。
恶性淋巴瘤:一般可选夏枯草、天葵子、石上柏、漏芦、藤梨根等。
(责任编辑:庄小玩)
治疗不同癌症的中药汇总
11:13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中医中药治疗癌症是常见的方法,哪些中药能治疗癌症?治疗癌症的中药有哪些?
1.抗肝癌中药:三棱、莪术、王不留行、水红花子、半边莲、杠板归、冬凌草、喜树、美登木、泽漆、土茯苓、墓头回、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干蟾皮、斑蝥、牡蛎、穿山甲、龟板、鳖甲、水蛭、地鳖虫、蛇莓、野葡萄根、漏芦、墓头回、铁树叶、八角莲、牛黄、夏枯草、海藻、人参、棉花根、矮地茶、天花粉、龙胆草、川楝子、茵陈、郁金;
2.抗胃癌中药:三棱、莪术、藤梨根、山葡萄根、水红花子、急性子、水杨梅根、黄药子、半边莲、半枝莲、龙葵、白英、土茯苓、薏苡仁、柘木、八月札、铁树叶、白花蛇舌草、马钱子、杠板归、芙蓉叶、蜣螂、水蛭、守宫、楤木、斑蝥、牡蛎、海藻、喜树、漏芦、棉花根、矮地茶、旱莲草、石打穿、瓦楞子、猴菇菌、鸡内金、全瓜蒌、半夏;
3.抗胰腺癌中药:瓜蒌、半枝莲、藤梨根、八月札、鸟不宿、佛甲草、大黄、羊蹄叶、金钱草、土茯苓;
4.抗食管癌中药:冬凌草.藤梨根、守宫、水蛭、斑蝥、蜣螂、黄药子、急性子、三棱.莪术、葵树子、蟾蜍皮、皂角刺、杠板归、柘木、马钱子、瞿麦、威灵仙、丝瓜络、韭菜子、瓜篓、山葡萄根、生半夏、天南星;
5.抗肠癌中药: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水红花子、水杨梅根、山葡萄藤、八月札、杠板归、莪术、蜣螂、黄药子、大黄、羊蹄根、凤尾草、椿根皮、土茯苓、喜树、皂角刺、柘木、楤木、马钱子、凤尾草、苦参、败酱草、红藤、诃子树、补骨脂、薏苡仁;
6.抗乳腺癌中药:王不留行、山慈故、穿山甲、夏枯草、山葡萄根、瓜蒌、漏芦、蛇莓、魔芋、八角莲、蒲公英、八月札、了哥王、穿心莲、土鳖虫、蟾酥、天葵子、斑蝥、露蜂房、野艾、猫爪草、猪殃殃、生槐花、枇杷叶、天冬、五倍子、芙蓉叶;
7.抗鼻咽癌中药:石上柏、苍耳子、铁树叶、葵树子、半枝莲、龙葵、白英、蛇莓、蛇六谷、蜣螂、露蜂房、草河车、马勃、紫参、大麻、鹅不食草、蒲公英、土茯苓;
8.抗肺癌中药:半枝莲、天葵子、八月札、八角莲、石上柏、铁树叶、广豆根、美登木、楤木、守宫、蟾蜍皮、了哥王、僵蚕、马钱子、凤尾草、芙蓉叶、紫草、寻骨风、泽漆、莪术、牛黄、斑蝥、牡蛎、龟板、皂刺、肺形草、夏枯草、棉花根、南沙参、北沙参、麦冬、贝母、天冬、补骨脂、全瓜蒌、海藻、马勃、藤梨根、山葡萄根、薏苡仁、天南星;
9.抗白血病中药:三尖杉、喜树、长春花、青黛、大青叶、墓头回、雷公藤、猪殃殃、牛黄、山豆根、狗舌草、紫草、番木瓜、雄草、黄精、龙胆草、羊蹄根、野百合、凤尾草、土鳖虫、生龙骨、当归芦荟丸、牛黄解毒丸;
10.抗恶性淋巴瘤中药:长春花、野葡萄藤、了哥王、魔芋、泽漆、羊蹄根、天葵子、水杨梅根、蟾蜍皮、蛇六谷、守宫、穿山甲、生牡蛎、龟板、鳖甲、皂角刺、黄药子.苍耳子、猫爪草、夏枯草、僵蚕、海藻.薏苡仁;
11.抗宫颈癌中药:水杨梅根、椿根皮、墓头回、八角莲、水蛭、干蟾皮、土鳖虫、莪术、白花蛇舌草、铁树叶、石上柏、了哥王、穿山甲、皂角刺、瞿麦、寻骨风、凤尾草、三白草、紫草、茜草根、旱莲草、山豆根、马齿苋、黄柏、女贞子、薏苡仁、半夏;
12.抗脑肿瘤中药:牛黄、蛇六谷、葵书子、魔芋.石上柏.苍耳子、苍耳草、鱼脑石、蚤休(七叶一枝花)、龙葵、白英、蛇莓、三七、马钱子、水红花子、土茯苓、守宫、蜈蚣.生天南星、生半夏;
13.抗卵巢癌中药:八角莲、三棱、莪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夏枯草、海藻、水蛭;
14.抗绒毛膜上皮癌中药:紫草、葵树子、石上柏、天花粉、王不留行、马鞭草、海藻、土茯苓、薏苡仁;
15.抗甲状腺癌中药:山慈故、夏枯草、黄药子、王不留行、蛇莓、昆布、海藻、苍耳草、猫爪草蒲包根、水红花子、牡蛎、海蛤壳、天南星;
16.抗骨肉瘤中药:土鳖虫、蜈蚣、露蜂房、白英、白花蛇舌草、蚤休(七叶一枝花)、穿山甲、木瓜、马钱子、苍耳草、威灵仙、寻骨风、三棱、莪术、马鞭草、补骨脂、骨碎补、土茯苓;
17.抗膀胱癌中药: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龙葵、杠板归、凤尾草、天葵子、白英、蜣螂、山葡萄根、棉花根、山豆根、蛇莓、瞿麦、土茯苓;
18.抗皮肤癌中药:雄黄、蟾酥、野百合、苦参、羊蹄根、八角莲、狗舌草、斑蝥、鸦胆子、苍耳子、马钱子、明矾、马鞭草、了哥王、山慈姑、石蒜、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全蝎、麝香、铁树叶.蜈蚣、土茯苓、薏苡仁、半夏;
19.通用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龙葵、藤梨根、蚤休(七叶一枝花).拳参(红蚤休)、土茯苓、石见穿(紫参)、石打穿(黄毛耳草)、山葡萄根、三棱、莪术、山慈故、野百合(农吉利).冬凌草、水红花子、肿节风、八月札、铁树叶、葵树子、蛇莓、露蜂房、守宫、蟾蜍皮、斑蝥、蜣螂、黄药子、八角莲、墓头回、败酱草、猪苓、薏苡仁、麝香、山豆根、山尖杉、石上柏、魔芋、生天南星、生半夏;
20.扶正增效药: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灵芝、银耳、香菇、白术、山药、龟板、鳖甲等增强功能免疫药。
(责任编辑:庄小玩)
第五篇:《水八仙》
水八仙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水八仙是苏南地区的传统食物,又称水八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大多在秋天上市。
3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水八仙 简介编辑
茭白一副冰清玉洁的样子,有点弱不禁风。别小看了她,茭白肉丝和茭白毛豆,是夏天两样不可或缺的蔬菜。
莼菜有着滑腻腻的茎和叶子,富含胶质。它卧在水面上,不胜娇羞的模样,有点睡莲遗风。莼菜比较奢侈,说它奢侈,是因为与它相配的副菜必须是荤腥。吃的时候要小心,一不当心莼菜就会滑进喉咙,根本来不及品尝其味。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菱角既解馋还能饱肚,生吃有水红菱,熟吃有馄饨菱,每天晚上总能梦见一片水田。塘藕也是生吃熟吃皆可,吃一片生藕下肚,“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莲的根处就是藕了。藕,作为菜肴,宜做冷盆,我喜欢吃炒藕丝。藕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当点心吃。
芡实俗称鸡头米,是水八仙中名声最显赫的一个。从前,漫长的下午令人瞌睡连连,有一小碗鸡头米,盛在玻璃碗里,摆点冰糖撒点桂花,漫长的下午会变得很有情趣。雪白的鸡头米居然会剥黑一双双手,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对于荸荠的记忆有三:一是大人千叮万嘱,荸荠不能生吃,里面有姜片虫;二是风干荸荠最好吃,干且甜。大人做风干荸荠的篾篮挂到钩子上,好了,天天望,天天望,望到脖子发歪荸荠还没风干;三是年夜饭中的荸荠被叫做“元宝”。
茨菇一般小孩子不爱吃,有一股苦味,烧时尽管放了糖,还是有挥之不去的苦味。但它的药用价值很高,都快赶上中药了。红烧茨菇不爱吃,油氽茨菇片却百吃不厌。
水芹被排到水八仙的最后,大概秉于它美好的品质吧。水芹菜绿是绿,白是白,清爽如一位修养好的大小姐,在家温尔文雅,出门彬彬有礼。怪不得有两个
大诗人都写诗赞美它,杜甫说“饭煮青泥坊底芹”,苏东坡接着再说“烧芹煮笋饷春耕”。一盘炒芹菜放在桌上,点上一炷香,房间里即刻佛意浓浓。藕,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可作食用。原产地有人说是埃及,亦有人认为原产于中国。莲田主要在沼泽地生栽培,中国湖北盛产莲藕。
金风送爽时节,苏州人口中鲜藕的余香未散,接着就有了芋艿、水红菱和飘着桂花香的软糯鸡头米。路上三三两两现剥现卖鸡头米的妇女,也成了一道这个时节特有的风景。品尝着这水灵灵、鲜滋滋的水八仙,苏州人不由得感到生活在苏州,真是一种福气。
吴门水乡,水生作物丰富,品种之多位于全国之首。自古以来,横山荷花塘的藕、南荡的芡实、梅湾的吕公菱、葑门外黄天荡的荸荠、莲藕等都是闻名遐迩,加上茨菇、茭白、水芹、芋艿等这些各具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生经济作物,被人们并称为“水八仙”。“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就是苏州鱼米之乡水生蔬菜的真实写照。
在苏州市郊有“六湖一江”之称的车坊镇,由于地势偏低、湖田多,特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车坊种植水生蔬菜的优势。那些靠着“水八仙”生活的农民,住在自家盖的小楼房里,生活得有滋有味。对他们来说,土地已不是生活来源的惟一,但却是他们的生活根本。他们可以把其他事忘记,却不会忘记收了一茬“鸡头米”之后,下一拨再种水芹。但土地的日益紧张,不得不让他们的内心也产生了紧张。是否在若干年后,清代沈朝初咏唱南荡鸡头米的《忆江南》:“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会成为人们回忆“水八仙”的历史老歌。
-----------
《水八仙》摘自苏州科普之窗
“水八仙”是指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蔬菜,是我市传统栽培的水生蔬菜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吴中区、吴江、常熟、太仓、张家港、昆山等地。由于种植历史久远,品种种类多、质量上乘、栽培精细。一度形成了鲜明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故美其名日“水八仙”。其中如苏州黄慈菇,南荡鸡头,大、中、小腊台茭白,早花藕,红皮荸荠,太湖莼菜等更是苏州地方优良品种的佼佼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从中医学角度看,现代人已出现从以前的“阳虚”(营养不足)向“阴虚”(火气过旺)转移的趋势,而水生蔬菜产品基本都是“凉性”食品,莲子、芡实、慈菇等还含有较多的生物碱成分,长期食用有较好的“降火”功效。
茭白:以“中腊台”、“吴江茭”品质最佳,其茭肉洁白柔软少纤维,可加工配以荤素炒煮成佳肴。
水芹:清香脆嫩,茎叶柔软均可食用,生拌、炒食皆可,常在冬春蔬菜淡季采收上市。据医学及食品科学研究结果,膳食纤维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便秘、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理功能。在国外膳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或单独制成保健品销售。而绝大部分水生蔬菜产品都是优质的膳食纤维食品,
慈菇:又称燕尾草,属泽泻科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吴中慈菇以“苏州黄”驰名。个大质糯,淀粉、蛋白质含量高。慈菇有许多食疗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行血通淋之功,是一种风靡世界各地的碱性保健食品,民间有“内火旺喝碗慈菇汤”的说法。
芡实:俗称鸡头米。苏州的南芡圆整粒大,质地粘糯,香气浓郁,美味可口,是名贵食品之一。芡实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灰分、树脂等,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疗效。《本草纲目》
记载“芡实能治遗精、带下”。如用南芡60
克、北芡15克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的尿频之症。
荸荠:俗称“马蹄”。生吃,醇甘清香,胜似秋梨;熟食,则可以烹调成多种美味佳肴。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气安中、清热止渴、开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湿祛痰的功效。食用荸荠既能清热生津,又可以补充营养,发烧的病人可以多吃一些。中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就是用荸荠、梨、藕、芦根和麦冬榨汁配合而成的。在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季节,吃鲜荸荠还有利于流脑、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莲藕:可作水果生食,或加工成藕粉,也可炒、煮、蒸、煨等,做成菜肴。莲藕种子称莲子,莲子汤是宴席上的名贵珍品,也是高级滋补品。苏州塘藕为江苏“三宝”之一,与南京板鸭、镇江香醋齐名,早在唐代便是进贡佳品。
红菱:亦称水红菱,属菱科,为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植物,
3月种,9月收。红菱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味道甘美,宜于生吃。主要产于苏州东郊,常常与藕间作。有民歌唱道“桃花红来杨柳青,清水塘里栽红菱。姐栽红菱郎栽藕,红菱牵到藕丝根。”红菱鲜嫩时味甘美,可作水果生食;老菱带壳煮熟,性糯清香微甜,号称“水栗”;老菱可制淀粉,菱粉身质细洁爽滑,为淀粉中佳品,最宜于制雪糕、冰淇淋和细糕点。菱的药用和食疗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
太湖莼菜:又有水莱、水葵等别名,是一种生长在湖泽池沼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清明至霜降间可采摘嫩叶供食用,与鲈鱼齐名,用以调羹,香脆滑嫩,味沁齿颊。《耕余录》云:“蕙(莼菜)味略如鱼髓蟹脂,而轻清远胜,比亦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之荔枝,差堪作配”。人们还把太湖莼菜比喻为思乡之物。据《晋书》记载,吴人张翰,才学出众,至洛阳,齐王司马同闻其名,授官大司马。秋风乍起,他思念故乡吴中的莼菜、莼羹、鲈鱼,叹日:“人生贵适志,何能驾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归吴,这便是“莼鲈之思”典故的由来。但古代都是采摘野生莼菜食用,从明末清初开始人工培植。莼菜产地非止太湖一处,西湖莼菜也颇有名,但以太湖产量最多,年产数十万斤,为他处所不及,莼菜有补血、健胃、止泻之功,可煮、可炒,特别是与鱼或肉一起做汤,鲜嫩可口,色、香、味俱佳,被誉为江南名菜。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背面分泌出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煮可炒,不仅是风味独特的珍贵蔬菜,而且有清热、润肺、利尿、消肿、解毒、健胃、止泻等功效。太湖莼菜生长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片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称为“秋莼菜”。以太湖东册和西册湖区的莼菜产量最多。每年夏秋,那里大片地布满了一簇簇莼菜,连绵数华里,仿佛给碧清如镜的太湖湖面绣上了翠绿的“花边”,美不胜收。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水八仙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水八仙是由:莲藕 茭白 芡实 菱角 水芹 茨菇 荸荠 茭儿菜八种水生蔬菜组成。并建有初期“水八仙”种植基地,这里河道纵横、水系发达、水生蔬菜产品无污染纯绿色,品质好,口感佳。
地理环境:水八仙种植基地位于龙潭街道陈店村街道西南面,南与句容市宝华镇隔便民河相望,北于宣闸村毗邻,西于上首村相邻,东靖安村接壤。 农业环境:辖区内具有独特优雅的水体环境,低洼荡田2000多亩,常年光照充足,适宜栽种培育各种水生蔬菜、稻谷等。每年七月荷塘碧绿引入眼帘,荷花飘香沁人心脾。
第六篇:《秋季卫生科普知识及秋季饮食佳品》
秋季卫生科普知识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醒各位注意养生保健。
一、胃肠道疾病。秋季天高气爽,人的食欲提高,多食暴饮易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预防秋季腹泻重在保养脾胃,防止胃病复发。
二、秋燥症。秋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等。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三、呼吸道感染。秋天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因此,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科普知识】秋季饮食佳品
1、柿子: 秋令佳品,首推柿子。古代医书有云,柿子能补“虚劳”,就是说它有补益作用。凡感受到秋燥之“邪气”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口舌糜烂,甚至干咳;过去有肺病的人,有时也会咯血。对于这些情况,柿子都有很好的保健、
治疗作用。它能润肺、止渴,在缺碘地区,常流行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吃也非常有益。柿子的果蒂,叫做柿蒂,既具有安胎作用,又可止呃逆。有的人吃了食物后容易呃逆,用柿蒂煎水喝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柿子的外面,长有一层白霜,称之为柿霜,如能收集起来,也可用来治疗咽喉痛和口内生疮,即便是食品店中买的柿饼也不失为治疗咯血的辅助食物。当然,像任何其他食物一样,吃太多的柿子也不好。特别是身体虚弱、怕冷、经常腹泻、消化不良或咳痰甚多者应不吃或少吃柿子。至于民间传说的“柿子不能与蟹同吃”,今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因此吃柿子的时候,就不要同时吃蟹。
2、红菱:嫩嫩的红菱十分爽口,能清热止渴。出去秋游时,买一些生的红菱吃,可以解除口渴、消除疲劳。不过,生吃的时候要注意洗净,因为红菱的外皮上可能附有寄生虫。将红菱煮熟后食用,中医认为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对消化系统颇有好处。近年还发现红菱有一定抗癌作用。红菱还可以作为粮食,只是吃多了容易腹胀。吃剩下来的菱壳不要扔掉,而应收集起来,晒干后可以作药用。菱壳煎汤,能治疗一般性的腹泻、痔疮和脱肛等。
3、百合:百合是秋季特有的食物。中医认为,百合能补益心肺,有肺虚咳嗽、干咳无痰,或者因秋燥而感冒咳嗽者,都宜吃百合。晚上容易失眠、心神不宁时,也可以吃百合。百合中营养成分很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其中胡萝卜素对防癌也有一定作用。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当菜肴吃,如荠菜炒百合,先将荠菜切成末,与百合瓣共炒,称得上是美味佳肴,特别适宜于肺病患者食用;也可煮粥吃,如百合与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一点糖,不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于睡眠;还可以用百合、莲子和红枣共煮成羹,当点心吃,也可补益安神。
4、白果: 白果一般在秋季采集。生白果含有氰的成分,有毒,所以不能生吃。熟食白果,则大有补益。白果的功效很多,对各种虚证都有补益作用。对肺病久咳、气喘乏力者,有补肺定喘的作用。对体虚、白带多的女子,有补虚止带的作用。对年老力衰、小便清长、夜间尿多者,有补肾缩尿的作用。旧时妇女外出作客,怕时间久而如厕不便者,每次在出门前,服食白果,可免此烦恼。对内脏下垂、子宫脱坠者,多吃白果也有一定益处。白果作为菜肴,先要去掉壳和附在白果肉上的一层薄膜,甜、咸均不失风味。喜吃甜食的,可用白果肉煮汤,稍
加糖即成。亦可与栗子、莲心等共制成甜羹。它们制作方便,最宜老年体虚者食用。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内放10粒白果,注意不要多吃,多吃会腹胀。制作咸食,可红烧,滋味甚美。与蹄筋等共煮,亦甚佳妙。平时吃素者,可以用白果、蘑菇、竹笋共炒,或者一起煮汤,味道也相当不错。不过,虽然白果是秋令补益佳品,但消化不良、腹胀,发热者不宜食用。
5、粟子: 栗子也是补品。中医认为,栗子可以“健脾”、“补肾”,其吃法很多。作为甜食,可以单独煮汤吃。也可自制栗子粉,加糖和少量奶油、奶酪拌食,有如吃蛋糕的感觉。栗子与白果一同制作,或者再加百合,更是相得益彰。但栗子也不可多吃,否则会引起腹胀。
6、桂花: 桂花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桂花除了供观赏之外,也是一种美味。将桂花收集起来,用盐腌一下,再用糖渍起来,贮存待用。以后吃白果、莲子、栗子或粥时,放上一小撮,香味扑鼻,更增食欲。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红菱壳的功效”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红菱壳的功效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红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