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粉碎中中草药菟丝子子,谢谢。

如何有效防治菟丝子?_百度知道菟丝子 药材来源 传说故事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辽宁等地。以色黄、颗粒饱满者为佳。能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用治白癜风。
菟丝子别名异名有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没娘藤,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
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进了豆地。事后,他却意外地发现伤兔并没有死,并且伤也好了。为探个究竟,长工又故意将另一只兔子打伤放人豆地,并细心观察,他看见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长工大悟,原来是黄丝藤治好了兔子的伤。于是,他便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爹喝,爹的腰伤也好了。又通过几个病人的试用,断定黄丝藤可治腰伤病。不久,这位长工辞去了养兔的活计,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医生。后来,他把这药干脆就叫&兔丝子&。由于它是草药,后人又在兔字头上面冠以草字头,便叫成&菟丝子&。
责任编辑:21nx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菟丝子(附图片)_中药学教材
您的位置 :
>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 第二节 补阳药 > 菟丝子
《神农本草经》
菟丝子-原态菟丝子-药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或大菟丝子C.japonicaChoisy的成熟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煮熟捣烂作饼用。&&&&&&&【药性】辛、甘,平。归肾、肝、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应用】&&&&&&&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及宫冷不孕。本品辛以润燥,甘以补虚,为平补阴阳之品,功能补肾阳、益肾精以固精缩尿。如菟丝子、炒杜仲等分,合山药为丸,治腰痛(《百一选方》);与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同用,治阳痿遗精,如五子衍宗丸(《》);与桑螵蛸、肉苁蓉、鹿茸等同用,治小便过多或失禁,如菟丝子丸(《》);与茯苓、石莲子同用,治遗精、白浊、尿有余沥,如(《和剂局方》)。&&&&&&&2.肝肾不足,目暗不明。本品滋补肝肾益精养血而明目,常与熟地、车前子同用,如驻景丸(《和剂局方》);又《千金方》明目益精长志倍力,久服长生耐老方,配远志、茯苓、人参、当归等。&&&&&&&3.脾肾阳虚,便溏泄泻。本品能补肾益脾止泻,如治脾虚便溏,与人参、白术、补骨脂为丸服(《方脉正宗》);与枸杞子、山药、茯苓、莲子同用,治脾肾虚泄泻,如菟丝子丸(《沈氏尊生书》)。&&&&&&&4.用于肾虚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安胎,常以本品与续断、桑寄生、阿胶同用,治肾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滑胎,如寿胎丸(《衷中参西录》)。&&&&&&&此外,本品亦可治肾虚消渴,如《》单用本品研末蜜丸服,治消渴。&&&&&&&【用法用量】煎服,10~20g。&&&&&&&【使用注意】本品为平补之药,但偏补阳,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古籍摘要】&&&&&&&1.《》:“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久服明目,轻身延年。”&&&&&&&2.《本草经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矣,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3.《》:“菟丝子,祛风明目,肝肾气分也。其性味辛温质粘,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主茎寒精出,溺有余沥,去膝胫酸软,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合补骨脂、杜仲用之,诸筋膜皆属之肝也。气虚瞳子无神者,以麦门冬佐之,蜜丸服,效。凡阳强不痿,大便燥结,小水赤涩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阳也。”&&&&&&&【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菟丝子含 皮素、胆 醇、皂 类、淀粉。&&&&&&&2.药理作用:菟丝子水煎剂能明显增强黑腹果蝇交配次数;菟丝子灌胃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有治疗作用;菟丝子水煎剂连续灌胃1个月,能明显增强小鼠心肌组织匀浆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对心肌过氧化氢酶及脑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增强趋势。&&&&&&&3.临床研究:用五子青春丸治疗男性不育症,效果显著(北京中医,1995,(5):20);菟丝子、当归为主方,治疗不孕症有效(河北中医杂志,1988,(5):16);菟丝子全草捣碎与醋研磨外涂,治疗白癜风有效(安徽单验方选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第二节 补阳药&&&&&&&&&&&菟丝子&&&&&&&&&&&&&第三节 补血药&&&&&&&第四节 补阴药&&&&&&&&&&&&&&&&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中医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以及传播中医,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中医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CopyRight (C) 2015 版权所有 &&站长信箱:&&菟丝子必须按法炮制--《中成药研究》1983年07期
菟丝子必须按法炮制
【摘要】:本文作者呼吁中药菟丝子必须按法炮制。从历代本草记载及工作实践均证实菟丝子毛货上柜是对人民防病治病不负责任。中药是个特殊商品,提高经济效益的着眼点,应该是提高药品质量,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冤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冤丝子Cuscutachinensi:Lam.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东北、河南等。商品称“冤丝子”或“小粒冤丝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所习用,系常用中药之一,鉴于这一商品含有一定数量的泥沙、杂质及浮壳等,必须炮制后入药,但有些地区冤丝子往往以未经炮制的毛货上柜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利萍,刘建,陈海丰;[J];中药材;2001年11期
励月辉;刘长征;;[J];中药材;1986年04期
卢坤林;[J];中国中药杂志;1987年11期
史秀芝;[J];河南医药信息;1994年08期
刘国芳;[J];湖北中医杂志;1997年05期
张惠珍,王兴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刘祖国,李美琴;[J];基层中药杂志;2001年02期
黄文凤;[J];江西中医药;2003年07期
张庆平;石森林;;[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6期
王宁宁;王玉芝;王君;;[J];医药世界;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信标;杨金根;;[A];'99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范锡杰;范西进;;[A];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C];2002年
张建盟;;[A];内蒙古医学会第一届医学工程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张国亮;刘安芳;;[A];2004'中国西安锅炉节能环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郭全兴;宋建芬;郁建明;任慧雯;;[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王岫;;[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诸林俏;;[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顾希钧;;[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洪亚君;;[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周瑞莲;;[A];'99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邓永健;[N];上海中医药报;2001年
文晶;[N];重庆日报;2008年
翟桂玉;[N];河南科技报;2002年
陈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姜永育;[N];中国气象报;2005年
宿健桃;[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姜琳;[N];民族医药报;2003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唐先平;[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马海平;[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河南省中医院
戴秀娟;[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辉;[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李秋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彭利霞;[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郜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淑娟;[D];辽宁大学;2010年
唐志坤;[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兴昌;[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任献青;[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何霄;[D];复旦大学;2004年
韩志明;[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海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谢君;[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夏卉芳;[D];遵义医学院;2012年
李志刚;[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真国辉;[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高佃华;[D];吉林大学;2009年
孙洁;[D];佳木斯大学;2009年
高兴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娅丽;[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王刚;[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推荐专题:
您的位置:
>>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菟丝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菟丝子的简介:
  【通用名称】菟丝子
  【其他名称】【中文名】: 菟丝子
  【类 别】: 种子类菟丝子 (《本经》)
  【异名】菟丝实(《吴普本草》),吐丝子(《本草求原》),无娘藤米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黄藤子、龙须子(《东北药植志》),萝丝子(《江苏植药志》),缠龙子(《中药材手册》),黄湾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菟丝"条。
  【采集】7~9月种子成熟时与寄主一同割下,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
  【药材】①菟丝子 干燥种子呈扁球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种皮红棕色或棕黄色,微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气无,味微苦涩。以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佳。 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②大菟丝子 性状与上种相似,但较大,长径约3毫米,短径约2~3毫米,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排列成不整齐的短线状斑纹。 主产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同属植物海滨菟丝子及大豆菟丝子的种子在少数地区亦作菟丝子入药。
  【化学成分】菟丝子含树脂甙、糖类。 大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378%。 大豆菟丝子含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5,6-环氧-α-胡萝卜素、黄质和叶黄素。
  【药理作用】菟丝子的酱油(用菟丝子及豆饼酿成)、浸剂、酊剂能增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对心率的影响是前者增加。后二者则使之降低,对麻醉犬使血压下降,脾容积缩小,肠运动抑制,对离体子宫表现兴奋作用。菟丝子醇提水溶液皮下注射于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2.465克/公斤,按30~40克/公斤灌胃并不出现症状;按0.05克/120克之菟丝子酱油、浸剂、酊剂给大白鼠灌胃,连续70天,并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亦未见病理改变。
  【炮制】菟丝子:过罗去净杂质,洗净,晒干。菟丝饼:取净菟丝子置锅内加水煮至爆花,显褐灰色稠状粥时,捣烂作饼或加黄酒与面作饼,切块,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去粗薄壳,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三千余成粉。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 ②《纲目》:"凡用菟丝子,以温水淘去沙泥,酒浸一宿,曝干捣之,不尽者,再浸曝捣,须臾悉细。又法,酒浸四、五日,蒸曝四、五次,研作饼焙干,再研末,或云,曝干时,入纸条数枚同捣,即刻成粉,且省力也。"
  【性味】辛甘,平。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气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脾、肾、肝三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肝、肾三经。"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菟丝子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炒研调敷。
  菟丝子的禁忌注意:
  ①《本草经集注》:"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y菌。"
  ②《本草经疏》:"肾家多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③《得配本草》:"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菟丝子的选方:
  ①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鹊心书》菟丝子丸)
  ②治腰痛:菟丝子(酒浸)、(去皮,炒断丝)等分。为细末,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百一选方》)
  ③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洗)一两,牛膝一两。同用酒浸五日,曝干,为末,将原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桶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经验后方》)
  ④治腰膝风冷,益颜色,明目:菟丝子一斗。酒浸良久,沥出曝干,又漫,令酒干为度,捣细罗为末。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日三。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日,更加至三钱服之。(《普济方》)
  ⑤治劳伤肝气,目暗: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曝干,捣罗为末,鸡子白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圣惠方》)
  ⑥治膏淋:菟丝子(酒浸,蒸,捣,焙)、桑螵蛸(炙)各半两,泽泻一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饮送下。(《奇效良方》菟丝丸)
  ⑦治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怔忡: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纲目》)
  ⑧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菟丝子五两,白三两,石(去壳)二两。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局方》茯菟丸)
  扩展阅读:菟丝子的名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矣,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者,三经俱实,则绝伤续而不足补矣。脾统血,合肌肉而主四肢,足阳明、太阴之气盛,则力长而肥健。补脾故养肌,益肝肾故强阴,坚筋骨,暖而能补肾中阳气,故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者,脾而生内热,津液因之不足也,二脏得补,则二病自愈。寒血为积者,劳伤则血瘀,阳气乏绝则内寒,血随气行,气弱不能统血以行,久而为积矣。凡劳伤,皆脾肾肝三脏主之,肝脾气旺,则瘀血自行也。"
  ②《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温,有泻肾经之气;非若、益智,辛热而不凉,有动肾经之燥;非若苁蓉、琐阳,甘咸而滞气,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如《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征验也。"
  ③《本草新编》:"菟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遇心虚之人,日夜梦,精频泄者,用菟丝子三两,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午、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遗。此乃心、肝、肾三经齐病,水火两虚所致。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之圣药,况又不杂之别味,则力尤专,所以能直入三经以收全效也。他如夜梦不安,两目昏暗,双足乏力,皆可用之一、二两,同、熟地、、山荑之类,用之多建奇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材菟丝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