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的宝宝,我昨晚误食火疗液,我喂到嘴里娃哭了,嘴边还一直流口水,我不知道的事还给娃喂了1滴,总共是

三个月了,开始流口水,可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你先别着急,我的宝宝也是从三个月开始流口水的,开始我也和你一样很着急问过医生,他告诉我这属正常现象,不全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我的宝宝到两岁左右就不流了,这期间你要给他经常带上围嘴并用纱布多做几个手绢(建议围嘴也是纱布的)经常给他蘸口水不要擦,手绢和围嘴经常换保持干燥,另给宝宝抹点润肤霜,"郁美净"就不错又经济又见效
愿你的宝宝健康快乐!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医生告诉我,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4个月的宝宝消化液分泌增多,但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口水自然就多了起来。到6个月时,宝宝一般乳牙萌出,牙龈组织会轻度肿胀,从而刺激牙龈神经,也会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看似“永无止境”的口水究竟要流到什么时候呢?儿科医生说,发育较快的孩子18个月左右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但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或是时间过长,就应该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有无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最近,我的宝宝因为流口水太多,小嘴两侧和下巴出现了湿疹。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的陈戟医生说,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当口水外流到皮肤上时,易腐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陈医生叮嘱我要让宝宝的皮肤保...
给你一点建议:
宝宝流口水咋办?
  我家的宝宝4个月时开始不断流口水,6个月时达到“高峰”,有时一天要换十几条围嘴。看着她那湿漉漉的小嘴和下巴,我真是发愁。
  相关信息医生告诉我,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4个月的宝宝消化液分泌增多,但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口水自然就多了起来。到6个月时,宝宝一般乳牙萌出,牙龈组织会轻度肿胀,从而刺激牙龈神经,也会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看似“永无止境”的口水究竟要流到什么时候呢?儿科医生说,发育较快的孩子18个月左右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但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或是时间过长,就应该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有无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最近,我的宝宝因为流口水太多,小嘴两侧和下巴出现了湿疹。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的陈戟医生说,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当口水外流到皮肤上时,易腐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陈医生叮嘱我要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爽。为了帮宝宝舒适地度过“口水期”,我准备了几块干净、柔软的纱布和棉质手帕,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随时为宝宝轻轻拭干嘴边的口水,缩短口水停留在皮肤上的时间,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我还给宝宝戴上了围嘴,以免弄脏外衣。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婴儿围嘴出售,妈妈挑选时要以平整、柔软、式样简单为第一考虑。有些妈妈喜欢带荷叶边的围嘴,觉得很漂亮,其实花边不仅会增多围嘴沾灰的机会,还容易磨伤宝宝的皮肤。我用薄毛巾自制了几条围嘴,毛巾布很柔软,吸水性又强,用起来不错。另外,围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弄湿弄脏外衣,不要把它当手帕给宝宝擦口水、眼泪、鼻涕等。还要提醒新妈妈的是,纱布、手帕、围嘴要随时更换,勤清洗,常在阳光下曝晒,保持清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觉得舒服。
巧治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法
  一、摄涎饼
  【来源】经验方
  【原料】炒白术20-30克 益智仁20-30克 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 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原料】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三、姜糖神曲茶
  【来源】民间方
  【原料】生姜两片 神曲半块 食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四、白术糖
  【来源】《江苏中医》
  【原料】生白术30-60克 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小孩流口水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绝大多数是生理发现象。当小孩出生不久,涎腺细胞还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到了四、五个月以后,小儿开始吃辅食,增加了咀嚼。同时乳牙也开始萌出,牙龈受到刺激,引起神经反射作用。这些都会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可是小儿的口腔浅,又不会把多余的口水及时吞咽下去,过多的口水就会顺着嘴角流出来。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等到两岁半以后,满口乳牙长齐了,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改善。但是,同样在长乳牙的时期,为什么有的小儿不流口水呢?这是因为一种生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的反应不一定都相同的缘故。
但是有些小孩流口水是属于病态现象,例如得了口腔炎,包括舌炎、牙龈炎等。在这种情况下流出的口水带有黄色或者淡红色,并且有点臭味,小孩还会有轻微发热,不愿意吃东西、烦躁不安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请医生诊治。另外,如果小孩有经常啃手或者啃橡皮奶头等不良习惯,也会使口腔受到刺激,形成流口水。
对于爱流口水的孩子,要注意局部清洁,擦口水的时候,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动作也要轻一些,可以给孩子围上软布做的围嘴,经常换洗,保持干燥。如果有溃疡出现,可用硼酸水洗净,涂抹些收敛的药膏,像氧化锌油、鞣酸软膏等
所谓“口水”就是唾液。人体口腔内有很多腺体,例如舌下腺、颌下腺、唾液腺、腮腺等,其中唾液腺日夜不停地分泌大量唾液,并通过细小管道直接放到口腔中去。
一般说来,3--4个月的婴儿由于饮食中逐渐补充了含淀粉的食物,所以口水的分泌量就大大增加。但是,此时宝宝之吞咽口水的功能尚未健全,口腔较表浅,闭唇与吞咽动作也不协调,所以口水便会往口外流。婴儿到了7--8个月后,因为正在萌出的牙齿对口腔内神经的刺激,唾液大量分泌,这时流口水就会更多。宝宝逐渐长大之后,唾液分泌的调节功能和吞咽功能渐趋完善,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消失。因此,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一周,其唾液分泌量一昼夜约为50-80ml,是成人的1/20-1/25。婴儿唾液分泌量约4个月时才增加到每昼夜200-240ml,到5个月后,方显著地增加。
发育较快的孩子18个月左右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但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或是时间过长,就应该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有无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疾病引起的流口水
当宝宝1岁后仍不断地流口水,家长就应该仔细观察,常见的原因有口腔炎、咽炎、脑发育不良、脑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呆小症等。这些患儿因唾液分泌过多或不能下咽引起口涎外流,家长应带宝宝到医院仔细检查。
  中医可治宝宝流口水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流涎过多常用健脾法可收效,如用山药20g,苍术6g,炒苁仁12g,扁豆9g,煎汤,每日一剂。还可用生白术30g加少量水后隔水蒸,每日服一次。
  民间用食疗方也有效 取益智仁30g,白茯苓30g,烘干,研成粉状;将大米30g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g,稍煮后即可服用。另用生姜二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同放入罐中,加水煮沸,每日代茶饮。
流口水是很多宝宝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不但不好看,还影响宝宝的卫生,如有的胖乎乎的宝宝口水甚至会流到脖子上因胖而起了褶皱的地方,导致宝宝的皮肤都被口水“泡”红了...
小孩流口水,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1.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
小孩流口水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绝大多数是生理发现象。当小孩出生不久,涎腺细胞还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到了四、五个月以后,小儿开始吃辅食,增加了咀嚼。同时乳牙也...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所提供的病史分析,考虑宝宝主要是唾液腺分泌比较旺盛,而自主吞咽口水的能力较差,所以导致口水外流,若不及时擦干,下巴周围皮肤因潮湿而出现小...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知道的事 宁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