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马盲肠内充盈积满草料且充血,而大肠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无粪便是啥病

畜禽常见疾病防治 主编 陈建新 王荣 洛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0年11月10日 前 言 畜禽疾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畜牧养殖人员,可能要面对各种患病动物,诊断并防治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由于病类多,症状表现千差万别,且同一种疾病因品种、畜龄、病程、病型、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准确作出诊断并有效防治十分重要,根据有关科技资料和实践积累的经验,我们编写了此书,期望能给广大畜禽养殖者在养殖工作中诊断和防治动物疾病提供帮助,通过学习提高防治水平,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本书撰写从实用角度出发,通俗易懂,在广泛收集畜禽常见多发病病例诊治验方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畜禽传染病的概念及综合防治措施;第二部分介绍畜禽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第三部分介绍家畜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参考书目有限,内容不够完善,且书中难免出现不足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此时机体与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从而引起机体轻重不同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传染。在传染过程中,当病原微生物有相当毒力和数量,而机体抵抗力相对比较弱时,机体在临床上就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为显性感染或称传染病。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虽能在某一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由于机体的防御机能较强,逼使病原微生物不能发挥其毒害作用,机体不呈现任何病状,这种状态称无症状感染或隐性感染,也称带菌(毒)者。 上述传染、传染病、隐性感染虽彼此有区分,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并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综上所述,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特性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不同,表现也不相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根据这些特性可与非传染性疾病相区别。这些特性是: (一)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活的病原微生物 不同的传染病是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如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 (二)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必需经过生长、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和毒力,才能引起发病,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阶段称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潜伏期范围。 (三)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被感染动物能通过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排出病原体,该病原体能侵入另一易感动物,并能引起同样临床症状的疾病。传染力的强度与流行的广度,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毒力,机体的易感性高低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都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起重要作用。 (四)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传染病除有共同的一般症状,即初期的体温升高,呼吸、脉膊加快,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等外,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不同的传染病均具有各自的特征的症状。如:猪瘟的消化道症状,猪肺疫的呼吸道症状,破伤风的神经症状等。 (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大多数耐过动物,均能产生对所患传染病的免疫力,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再感染该种传染病。 三、传染病的类型 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有不同的类型出现: (一)按病程长短来分 1、最急性型 病程短促,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有些在死前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如最急性猪肺疫,疫病流行初期的患畜。 2、急性型 病程较短,常在数日内死亡,有明显的典型临床症状。如急性猪瘟,口蹄疫。 3、亚急性型 病程较长,常在一月之内,临床症状不如急性剧烈和明显。如疹块型丹毒,仔猪副伤寒。 4、慢性型 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时无临床病症。如猪喘气病。 (二)按临床表现来分 1、显性型 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典型传染过程的。 2、隐性型 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粘膜充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