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治疗小儿腹泻最好的医生,腹泻己39天检出沙门菌,打了10天头孢克肟导致腹泻加重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高热-百科介绍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1℃。高热分为急性高热和长期高热,急性高热多见于感染性和变态感应性疾病,而长期高热可见于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林凤大夫本人发表
四岁宝宝沙门菌腹泻后,一直...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需要治疗吗,这排菌状态,,如果不用抗生素,一般会持续多久
所就诊医院科室:
北京儿童医院 消化科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头孢克肟
服用说明:8天
您好!您小孩得了“沙门氏菌性肠炎”,经过治疗,现在已经没有腹泻了,但是大便培养还是有细菌,不知道有没有进一步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请去医院随访,请医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消炎药。另外要加强护理,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清洁卫生,大便要消毒。祝您宝宝早日康复!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可逆性胃扭转&&牛奶蛋白过敏&&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可以转普通奶粉,还是接着吃康敏金
病情描述:我儿子从出生就开始吐奶,奶粉喂养,一个多月的时候去儿童医院查血嗜酸细胞高,医生说是奶粉过敏,改吃康敏金,吃后一周查血嗜酸细胞较前降低,但返流明显,后改成雀巢超级能恩适度水解奶粉,吃...
疾病名称:呕吐&&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宝宝突然呕吐,从4点多到现在吐了两回,吐的是昨天晚上吃的东西。也拉了,可拉的不多。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林凤大夫的信息
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
林凤,女,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1959年毕业于上海医科...
小儿感染科可通话专家
南京儿童医院
感染疾病科
北京儿童医院
南京儿童医院
感染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
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感染科(儿科一区)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您的位置: &
& 小儿腹泻用药
小儿腹泻用药
1小儿腹泻用药
问:病情描述:小儿腹泻,大便常规白细胞3-6,首选头孢还是黄连素?
任朝敏医师: 孩子的情况考虑与细菌感染有关,孩子可以用头孢或是严喜平等药物是比较科学的,黄连素注射对感染治疗意义不大,口服很苦不主张使用, 提问人的追问
12:55:18头孢是抗生素,小儿不是要少用抗生素吗?黄连素不主张只是因为苦吗?还是有其它原因? 回复人的回复
18:39:30抗生素不可以盲目使用但是确定是细菌感染的也可以使用抗生素不能不是使用是不能滥用,我觉得黄连素整体抗炎效果不好,
2小儿腹泻用药
问:全部症状:腹泻4天,食欲好,大便成浅黄色带少量颗粒.每天腹泻两到三次.发病时间及原因:4天前,原因不明治疗情况:到医院儿科进行小儿中药腹帖.吃思密达,妈咪爱,3天没效果.想要得到的帮助: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
爱心医生: 你好小儿腹泻除了吃药,还可以中医治疗中医小儿推拿按摩效果不错,建议你除了吃药找中医按摩一定会好的.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意见建议:建议:小儿腹泻用药一:丁桂儿脐贴,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小儿腹泻用药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 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小儿腹泻用药三: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小儿腹泻用药四:健儿止泻颗粒,功能主治:固脾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以上药物主要是对小儿肠粘膜要加以保护,腹泻极其严重时,可以服用一些止泻的药物,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糖浆.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您好,这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意见建议:您可以适当给宝宝吃点成药调理.参苓白术丸 每次6小丸 碾碎 熬水 取澄清液 一日三次
3小儿腹泻在家怎么用药
问:岁8月全部症状:腹泻发病时间及原因:日治疗情况:到医院打了2天点滴不见好,今天又上医院了想要得到的帮助:在家应该怎么用药
李剑医生: 病情分析:腹泻极其严重时,可以服用一些止泻的药物,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糖浆.意见建议:1.丁桂儿脐贴 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2.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3.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4.健儿止泻颗粒,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胡洎国医师: 病情分析:(一)病因治疗 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意见建议:(二)对症治疗 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 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4.调节肠道植物神经紊乱药 可选解郁抗虑胶囊等药物.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易患肠道感染.可能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小儿发生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2)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为:  ①人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②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  细菌感染:  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意见建议:建议你还是让医院给你做详细点的检查,因为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要治疗还得对症啊,对症当然得检查.确诊后才能准确选择药物及治疗方法.祝宝宝健康!
4小儿腹泻怎么用药
问:患者年龄:一周岁全部症状:大便最近有些拉稀便便,便便就像水一稀,样子像鸡蛋花花似的东西,小便会有滴发病时间及原因:两天了治疗情况:用了丽珠肠乐,丁桂儿脐贴,未见好转想要得到的帮助:下一步怎样用药
申兰阔医师: 病情分析: 你好,考虑和消化不良性腹泻或者肠炎有关系。意见建议:需要进一步化验大便常规确诊,需要看看是不是有白细胞,如果肠炎可以服用头孢克污混悬剂或者黄连素片治疗,大便常规正常的情况下建议服用妈咪爱和思密达治疗。
孙秀春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孩子腹泻通常有消化不良导致,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等.通常不同致病菌引起用药也是略有不同的.意见建议:建议做大便常规检查看看,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议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思密达等,严重者需要输液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的话,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疗的.孩子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李砺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你宝宝最近有些拉稀便便,像水一稀,像鸡蛋花花似的东西,还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你给他使用了一些药物,没有效果,建议你使用消食的药物看看。意见建议:你可以给宝宝吃些思密达或者妈咪爱,也可以使用中药如参苓白术散,健胃消食片等,看有没有好的效果,应该对你宝宝的情况有帮助的。
5小儿秋季腹泻的用药
问:全部症状:轻度呕吐,腹泻水样便,纳差发病时间及原因:一天,原因不明治疗情况:思密达和妈咪爱口服想要得到的帮助:有何其它治疗措施
刘志生医师: 病情分析:小儿秋季腹泻,是指发生在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意见建议:中医外治疗法:丁香10g,肉桂10g,石榴皮15g,共研成极细末,置玻璃瓶中备用.使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黄酒或生姜汁调成药饼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4~12小时后揭去,每日1次,连用3~6天.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引起腹泻的原因比较多,中医认为有——虚寒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虚寒泻等.治疗时应经中医辨病服药意见建议:脾肾虚寒泻,也称鸡鸣泻或五更泻.表现为:早晨天刚亮就感到腹痛,急想大便,泻后则安,并感到肚子发凉,发胀,食欲不好,面色发黄,腰酸,舌淡苔白等. 治疗脾肾虚寒泻的中成药首选四神丸,“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功效.每天中午晚上各服6g,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虚寒泻的表现为,大便腥稀,肚子隐隐作痛,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有的人还有呕吐,头晕,不想吃饭,胸闷,喜食热饮.舌苔白腻.可内服附子理中丸或用暖脐膏外敷肚脐治疗.
赵宁医生: 病情分析:轻度呕吐,腹泻水样便,纳差,思密达和妈咪爱口服.意见建议: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可用药物:①微生态调节制剂: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②肠粘膜保护制剂:吸附病原体,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思密达.
6小儿腹泻用药上该注意什么
问:病情描述:我就宝宝平时特别的容易腹泻,每次都要拉上好几天,啦的孩子都要虚脱了,看着真心疼啊,却又不知道该则么办,想了解一下啊小儿腹泻用要注意什么呀?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小儿腹泻用药该注意什么
程璟副主任医师: 你好!因为宝宝肾脏还在发育的阶段,随便用药会伤害宝宝的肾,宝宝腹泻因该以外用药为准,可以吃些妈咪爱和思密达来止泻,这些都是调解肠胃的药品,对宝宝的伤害较小,不能自己随便用药。
意见建议:要给宝宝多喝水,水里面可以加些盐或者糖,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汤之类,
爱心医生: 你好,腹泻初期,最好吃一些流食,比如浓米汤、稀藕粉、杏仁霜、去油肉汤、淡茶、过滤后的果汁等的;情况好转后再吃一些半流食,如挂面、面片、白米粥、蒸蛋羹等。但是,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虽不含食物纤维,但能在肠道中增加残渣,让病情加重。另外,还要注意少食多餐;食物温度也不宜过冷,否则会引起肠蠕动。
7小儿腹泻有哪些常用药物?
问:病情描述:小儿腹泻有哪些常用药物?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小儿腹泻有哪些常用药物?
宋宗立医师: 病情分析:你说的情况导致的病因主要是考虑存在小儿腹泻的问题引起的目前的症状指导意见: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选择积极的给孩子服用丽珠肠乐胶囊,复方胰酶散,醒脾养儿颗粒,乳酸菌素颗粒或者是止泻保童颗粒治疗就可以,如果是肠炎的话还可以配合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
熊号峰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小儿腹泻用药一:丁桂儿脐贴,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指导意见:小儿腹泻用药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  小儿腹泻用药三: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提问人的追问
12:18:47谢谢! 回复人的回复
12:23:53不客气
爱心医生: 您好!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建议可以试试儿泻停颗粒,它在控制小儿腹泻方面还是效果不错的。小儿腹泻病
其他名称:小儿消化功能紊乱,婴幼儿腹泻
&&&&&&&&&&&&&&&&
小儿腹泻病概述
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小儿腹泻病病因
小儿腹泻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类。1.内在因素(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3)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2.感染因素(1)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有:①细菌:除法定传染病外,有:A.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按其致病机制分类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产毒素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toxinogenic E.Coli,ETEC),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henor-rhagic E.Coli,EHEC),黏附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adhesive E.Coli,EAEC)。B.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D.其他: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变形杆菌(Prot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菌(Klebsi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②病毒:A.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B.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C.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D.其他: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Calicivirus),冠状病毒(Corona virus)等。③真菌和原虫:真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一些原虫的感染如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结肠小袋虫(Balantidiumcol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阿米巴原虫(Entamocba hiltolytica)等。(2)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3.非感染因素 主要为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过敏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气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者,吃牛乳后48h发生水样泻。(二)发病机制不同病因引起腹泻的机制不同,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致病。1.非感染因素 主要是饮食的量和质不恰当,使婴儿消化道功能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下降,有利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繁殖,使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内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强,引起腹泻。2.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肠道感染,取决于宿主防御功能的强弱,感染量的大小以及微生物毒力(黏附性,产毒性,侵袭性),细胞毒性,其中微生物的黏附能力对于肠道感染至关重要。(1)细菌性肠炎:主要通过细菌产生毒素作用及细菌侵袭性作用为主要发病机制。①肠毒素性肠炎:病原菌不侵入肠黏膜,不引起病理形态学上的变化,仅附着于完整的肠绒毛上,通过产生肠毒素致病,典型的细菌为ETEC和霍乱弧菌,其他细菌也可产生肠毒素,如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空肠弯曲菌等,以ETEC为例,通过其菌毛黏附在小肠微绒毛上,生长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肠毒素有两种,即不耐热毒素(heat-liable toxin,LT)和耐热毒素(Heat-stable toxin,ST),LT的理化性质,免疫状态及作用机制与霍乱毒素相同,LT与小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神经节苷脂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肠上皮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ST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鸟苷(GTP)转化为环磷酸鸟苷(cGMP),二者均抑制肠黏膜对钠(同时对氯和水)的吸收,促进氯(同时对钠和水)的分泌,使水向肠腔内渗透,液体积聚于肠道,引起腹泻。②侵袭性肠炎:病原侵入肠黏膜固有层,引起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渗出性炎症病变,糜烂,溃疡等,造成腹泻,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所致,如志贺菌,沙门菌,EIEC,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志贺菌,EIE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侵犯结肠;空肠弯曲菌主要病变在空肠和回肠,也可累及结肠;耶尔森菌多累及回肠;鼠伤寒沙门菌主要累及回肠和结肠,这类病原菌均能引起痢疾样症状,粪便水分不多,有脓血黏液,可出现痉挛样腹痛;同时具肠毒素作用和侵袭作用的菌株,则可引起毒素性水样腹泻和痢疾样症状。(2)病毒性肠炎(viral enteritis):目前对轮状病毒(rotavirus)研究较多,轮状病毒侵犯小肠上部,严重者累及整个小肠,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细胞变性,微绒毛肿胀,不规则,从而使受累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很快脱落,小肠隐窝部立方上皮细胞(分泌细胞)不受损害,增殖上移修复受损的黏膜上皮,但新生的上皮细胞不够成熟,其酶活性和转运功能较差,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造成吸收面积减少,使水和电解质吸收减少,而且绒毛裸露,造成水,电解质回渗,导致腹泻;微绒毛上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造成双糖如(乳糖)吸收障碍,不能分解的营养物质在肠腔内滞留,被肠道细菌分解,增加肠内渗透压,使水进入肠腔,导致腹泻加重,葡萄糖-钠耦联转运机制发生障碍,进一步造成水,电解质吸收减少,成水样便,晚近国外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上的非结构蛋白NSP4引起类似于细菌毒素的作用,导致分泌性腹泻。3.脂肪,蛋白质和糖代谢紊乱 由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低,肠蠕动亢进,使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发生障碍,营养物质的丢失主要是酶功能紊乱引起同化功能障碍所致,蛋白质的同化功能减弱,但仍能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的同化与吸收受到影响,在恢复期,脂肪的同化作用仍低下,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也受到影响,糖耐量试验曲线低,但在急性腹泻,患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未完全丧失,对营养素的吸收可达正常的60%~90%。
小儿腹泻病症状
小儿腹泻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1.消化道症状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2~4次呈糊状,也不是腹泻,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伴发症状,严重者呕吐咖啡样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2.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大多数有发热,体温38~40℃,少数高达40℃以上,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表现,随着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功能失调。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主要为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有时还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4.脱水由于腹泻与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使体内保留水分的能力减低;严重呕吐,禁食,食欲减低或拒食,使食物和液体摄入量均减少;患儿发热,呼吸加快,酸中毒者呼吸加深,使不显性失水增加,根据水,电解质损失的量及性质不同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50mmol/L),大多数急性腹泻患儿为等渗性脱水,一般表现为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或苍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眼泪减少,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按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脱水的评估(表1)。5.代谢性酸中毒 脱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产生原因为:大量的碱性物质随粪便丢失;脱水时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摄入热量不足,脂肪氧化增加,代谢不全,致酮体堆积且不能及时被肾脏排出;严重脱水者组织灌溶不足,组织缺氧,乳酸堆积,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口唇樱红,严重者意识不清,新生儿及小婴儿呼吸代偿功能差,呼吸节律改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嗜睡,面色苍白,拒食,衰弱等,应注意早期发现。6.低钾血症 腹泻时水样便中钾浓度约在20~50mmol/L,吐泻丢失过多以及摄入不足,钾不能补偿等可导致低血钾发生,其症状多在脱水与酸中毒纠正,尿量增多时出现。(1)脱水,酸中毒纠正时常出现低钾原因:①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 的进入细胞内,与K 交换,故细胞内K 下降,而血清钾不降低,脱水时肾功能低下,钾由尿液排出减少,在补液后,尤其是输入不含钾的溶液,血清钾被稀释并随尿排出增多,酸中毒纠正后钾又从细胞外转至细胞内,此时易出现低钾血症。②病程在1周以上时逐渐出现低钾血症。③营养不良者出现较早且较重,在脱水未纠正前,因血液浓缩,酸中毒,尿少等原因,血钾浓度尚可维持正常,此时很少出现低钾血症,而随着脱水和酸中毒逐步纠正和尿量的增多,再加补给钾含量不足从而逐渐出现。(2)低钾血症表现:血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减低,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昏迷,肠麻痹,呼吸肌麻痹,心率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可危及生命,心电图表现ST段下移,T波压低,平坦,双相,倒置,出现U波,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7.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一般不会出现,腹泻持久,原有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当酸中毒纠正后,血清结合钙增多。8.几种常见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1)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好发于秋冬季,呈散发或小流行,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以及呼吸道传播,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病初即有呕吐,然后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化汤样,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每天数次至10余次,常伴脱水和酸中毒,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病程1~3天内大量病毒从大便排出,最长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3周后上升,病毒较难分离,免疫电镜,ELISA或核酸电泳等均有助于诊断。(2)诺沃克病毒肠炎:多见于较大儿童及成年人,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3)大肠埃希杆菌肠炎(Escherichia coli enteritis):常发生于5~8月份,病情轻重不一,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腥臭,有较多的黏液,偶见血丝或黏胨便,常伴有呕吐,多无发热和全身症状,主要表现水,电解质紊乱,病程1~2周,产毒素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无白细胞,常发生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程5~10天,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高热,腹泻频繁,大便呈黏胨状,带脓血,常伴恶心,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有时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临床症状与细菌性痢疾较难区别,需作大便培养鉴别,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伴腹痛,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空肠弯曲菌肠炎(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家畜,家禽是主要的感染源,经粪-口途径,动物&人或人&人传播,潜伏期2~11天,起病急,症状与细菌性痢疾相似,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有恶臭味,产毒菌株感染可引起水样便,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可并发严重的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5)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婴幼儿多见,潜伏期10天左右,无明显前驱症状,临床症状与年龄有关,5岁以下患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粪便为水样,黏液样,脓样或带血,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多伴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5岁以上及青少年,以下腹痛,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为主要表现,酷似急性阑尾炎,本病可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败血症,心肌炎,急性肝炎,肝脓肿,结膜炎,脑膜炎,尿道炎或急性肾炎等,病程1~3周。(6)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全年发病,以4~9月发病率最高,多数为2岁以下婴幼儿,易在儿科病房发生流行,经口传播,潜伏期8~24h,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喷射&样腹泻,大便次数可达30次以上,呈黄色或墨绿色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及不同数量的红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也可引起败血症,脑脊髓膜炎,一般病程2~4周,带菌率高,部分患儿病后排菌2个月以上。(7)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很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或继发于慢性疾病基础上,起病急,中毒症状重,表现为发热,呕吐,频泻,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休克,病初大便为黄绿色,3~4天后多转变为腥臭,海水样便,黏液多,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及革兰阳性菌,大便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8)假膜性肠炎:多见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坏死毒素所致,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呈黄稀水样或黏液便,少数带血,有假膜排出(肠管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腹痛常先于腹泻或与腹泻同时出现,常伴显著的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全身软弱呈慢性消耗状,轻型患儿一般于停药后5~8天腹泻停止,严重者发生脱水,休克至死亡,如果患儿腹泻发生于停药后,或腹泻出现后持续用抗生素,则病程常迁延。(9)白色念珠菌肠炎(candida alicans enteritis):多发生于体弱,营养不良小儿,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口腔内常伴有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色稀黄或发绿,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在镜下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作粪便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9.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包括感染,过敏,先天性消化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其中以感染后腹泻最为常见,对慢性腹泻患儿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结果表明,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持续损害或正常修复机制受损,是小儿腹泻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1)有急性腹泻史:急性感染性腹泻多为一过性的,但如宿主不能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反复接触感染病原,或因感染严重损伤肠黏液,则急性腹泻可转为慢性腹泻,多数因黏膜持续损伤致腹泻迁延不愈,少数为感染原持续作用,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肠细胞溢出,脱落增加,微绒毛变性,使得上皮细胞更新加速,这可能与肠黏膜表面微生物的黏附有关,由于黏膜再生时间不足,这些新生的上皮细胞类似于隐窝细胞,故功能低下,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以及刷状缘肽酶活性降低,加上有效吸收面积的减少,引起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良,另外,肠黏膜损伤增加了对病原因子和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使黏膜对外来抗原致敏。(2)营养不良患儿:腹泻时小肠上段所有细菌都显著增多,十二指肠内厌氧菌和酵母菌过度繁殖,由于大量细菌对胆酸的脱结合作用,使游离胆酸浓度大为增高,高浓度游离胆酸有损害小肠细胞的作用,还阻碍脂肪微粒的形成,严重营养不良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分泌型抗体,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水平降低,因而增加了对病原及食物蛋白抗原的易感性,总之,持续腹泻易发生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易使腹泻迁延不愈,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根据发病季节,年龄,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做出初步诊断,对于脱水程度和性质,有无酸中毒以及钾,钠等电解质缺乏,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作为病因诊断。
小儿腹泻病预防
小儿腹泻病应该如何预防?WHO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最后推荐以下7项措施预防儿童腹泻,即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我国卫生部借鉴WHO的研究成果,结合
小儿腹泻病治疗
小儿腹泻病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1.急性腹泻的治疗(1)脱水的防治:脱水的预防和纠正在腹泻治疗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WH0)推荐的口服补液盐(0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具有有效,简便,价廉,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补液途径,是腹泻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口服补液治疗是基于小肠的Na -葡萄糖耦联转运机制,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Na -葡萄糖的共同载体,只有同时结合Na 和葡萄糖才能转运,即使急性腹泻时,这种转运功能仍相当完整,动物实验结果表明,ORS溶液中Na 和葡萄糖比例适当,有利于Na 和水的吸收,ORS中含有钾和碳酸氢盐,可补充腹泻时钾的丢失和纠正酸中毒。①预防脱水:腹泻导致体内大量的水与电解质丢失,因此,患儿一开始腹泻,就应该给口服足够的液体并继续给小儿喂养,尤其是婴幼儿母乳喂养,以防脱水,选用以下方法:A.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1002~10岁服100~200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就给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泻开始即服用。B.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ml+细盐1.75g或炒米粉25g+细盐1.75g+水500ml,煮2~3min,用量为20~40ml/kg,4h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C.糖盐水:白开水500ml+蔗糖10g+细盐1.75g,用法用量同米汤加盐溶液。②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A.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中度脱水者,有严重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较重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均不宜口服补液,分两个阶段,即纠正脱水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a.纠正脱水阶段:纠正脱水应用0RS;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给予50ml/中度脱水50~80ml/kg,少量多次口服,以免呕吐影响疗效,所需液量在4~6h内服完。b.维持治疗阶段:脱水纠正后,ORS以等量水稀释补充继续丢失量,随丢随补,也可按每次10ml/kg计算,生理需要量选用低盐液体,如开水,母乳或牛奶等,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代谢率高,应注意补充生理需要量。B.静脉补液:重度脱水和新生儿腹泻患儿均宜静脉补液。第1天补液: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a.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溶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例(即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2/3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等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输液滴速宜稍快,一般在8~12h补完,约每小时8~10ml/kg。对重度脱水合并周围循环障碍者,以2∶1等张液20ml/kg,于30~60min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在扩溶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前述不同溶液继续静滴,但需扣除扩溶量,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不需要扩溶。b.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则口服,对于不能口服,呕吐频繁,腹胀者,给予静脉补液,生理需要量每天60~80ml/kg,用1/5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是按&失多少补多少&,用1/2~1/3含钠溶液补充,两者合并,在余12~16h补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第2天补液: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者原则同预防脱水,需静脉补液者,将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两部分液体(计算方法同上所述)一并在24h均匀补充。(2)纠正酸中毒: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纠正,因为在输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而且经过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随即纠正,严重酸中毒经补液后仍表现有酸中毒症状者,则需要用碱性药物,常用的碱性药物有碳酸氢钠和乳酸钠,在无实验室检查条件时,可按5%碳酸氢钠5ml/kg或11.2乳酸钠3ml/kg,可提高CO2结合力5mmol/L,需要同时扩充血容量者可直接用1.4%碳酸氢钠20ml/kg代替2∶1等张液,兼扩溶和加快酸中毒纠正的作用,已测知血气分析者,按以下公式计算:需补碱性液数(mmol)=(60-CO2结合力)&0.3&体重(kg)/2.24=BE&0.3&体重(kg)5%碳酸氢钠(ml)=BE&体重(kg)/2补入碱性药物先用半量。(3)钾的补充:低钾的纠正一般按KCl 2~4mmol/(kg&d)或10%KCl 3ml/(kg&d),浓度常为0.15%~0.3%,切勿超过0.3%,速度不宜过快,至少在6h以上补给,患儿如能口服,改用口服,一般情况下,静脉补钾,需肾功能良好,即见尿补钾,但在重度脱水患儿有较大量的钾丢失,补液后循环得到改善,血钾被稀释,酸中毒纠正,钾向细胞内转移,所以易造成低血钾,重度脱水特别是原有营养不良或病程长,多天不进食的患儿,及时补钾更必要,一般补钾4~6天,严重缺钾者适当延长补钾时间。(4)钙和镁的补充:一般患儿无须常规服用钙剂,对合并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的患儿应早期给钙,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抽搐,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脉缓注,必要时重复使用,个别抽搐患儿用钙剂无效,应考虑到低镁血症的可能,经血镁测定,证实后可给25%硫酸镁,每次给0.2ml/kg,2~3次/d,深部肌注,症状消失后停药。(5)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目的在于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并针对疾病特殊病理生理状态调整饮食,加速恢复健康,强调腹泻患儿继续喂养,饮食需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根据个体情况,分别对待,最好参考患儿食欲,腹泻等情况,结合平时饮食习惯,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暂停牛奶和其他辅食4~6h后(或脱水纠正后),继续进食,6个月以下婴儿,以牛奶或稀释奶为首选食品,轻症腹泻者,配方牛奶(formula milk)喂养大多耐受良好,严重腹泻者,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较重,双糖酶(尤其乳糖酶)活力受损,乳糖吸收不良,全乳喂养可加重腹泻症状,甚至可引起酸中毒,先以稀释奶,发酵奶,奶谷类混合物,去乳糖配方奶喂哺,每天喂6次,保证足够的热量,逐渐增至全奶,6个月以上者,可用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加些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也可喂果汁或水果食品。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量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者,如大便量,次数明显增多,呈水样稀便,带酸臭味,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又引起较严重的脱水和酸中毒,停止喂哺后症状减轻,测大便pH&6.0,还原物质&0.5%,考虑急性腹泻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改稀释牛奶,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喂养,并密切观察,一旦小儿能耐受即应恢复正常饮食,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应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内每天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6)药物治疗:①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和部分细菌性腹泻有自愈倾向的特点,WH0提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国内专家提出大约70%的腹泻病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生素,抗生素适用于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患儿(约30%),临床指征为:血便;有里急后重;大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大便pH 7以上,非侵袭性细菌性腹泻重症,新生儿,小婴儿和原有严重消耗性疾病者如肝硬化,糖尿病,血液病,肾衰竭等,使用抗生素指征放宽。A.喹诺酮类药:治疗腹泻抗菌药的首选药物,常用诺氟沙星(氟哌酸)和环丙沙星,可用于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空肠弯曲菌,弧菌,耶尔森菌,亲水气单胞菌等引起的肠炎,由于动物试验发现此类药物可致胚胎关节软骨损伤,因此在儿童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周),常规剂量:诺氟沙星(氟哌酸)每天15~20mg/kg,分2~3次口服;环丙沙星每天10~15mg/kg,分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B.小檗碱:用于轻型细菌性肠炎,疗效稳定,不易耐药,不良反应小,与某些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实验室发现小檗碱有消除R质粒作用,剂量每天5~10mg/kg,分3次口服。C.呋喃唑酮(痢特灵):每天5~7mg/kg,分3~4次口服,在肠道可保持高药物浓度,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恶心,头晕,皮疹,溶血性贫血,黄疸等不良反应。D.氨基糖苷类:本类药临床疗效仅次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环丙沙星,但对儿童副作用大,主要为肾及耳神经损害,庆大霉素已很少应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每天10~15mg/kg,分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妥布霉素3~5mg/kg,分2次静脉滴注或肌注,奈替米星4~16mg/kg,1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E.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腹泻的病原菌普遍对本类药敏感,包括治疗最为困难的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但价格贵,需注射给药,故不作为临床第一线用药,仅用于重症及难治性患者,常用有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三嗪),拉氧头孢等。F.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每天20~50mg/kg,分2~3次口服,近年来,因其耐药率高,较少应用,该药对小儿副作用大,&3岁慎用,&1岁不用。G.其他类抗生素:红霉素是治疗空肠弯曲菌肠炎的首选药,每天25~30mg/kg,分4次口服或1次静脉滴注,疗程7天,隐孢子虫肠炎口服大蒜素片,真菌性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或克霉唑,假膜性肠炎停用原来抗生素,选用甲硝唑(灭滴灵),万古霉素,利福平口服。②肠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天然的铝和镁的硅酸盐,能改善肠黏液的质和量,加强肠黏膜屏障,吸附和固定各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有助于受损肠黏膜修复和再生,临床证明其治疗腹泻具止泻,收敛,抑病毒作用,能缩短病程,剂量:1岁以下,每天3.0g(1袋);1~2岁每天3.0g~6.0g;2~3岁每天6.0~9.0g;3岁以上每天9.0g,每天分3次,溶于30~50ml液体(温水,牛奶或饮料)中口服,首剂量加倍。③微生态疗法: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御病原菌的定殖和侵入,有利于腹泻的恢复,常用药:A.乳酶生:也称表飞明,为干燥乳酸杆菌片剂,每次0.3g,3次/d。B.嗜酸乳杆菌(乐托尔,lacterol fort):为灭活的嗜酸乳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每包含菌50亿,每次50亿~100亿,2次/d。C.双歧杆菌(回春生,丽珠肠乐):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每粒胶囊含双歧杆菌0.5亿,每次1粒,2~3次/d。D.妈咪爱(medilac-vita):为活菌制剂,每袋含粪链球菌1.35亿和枯草杆菌0.15亿,每次1袋,2~3次/d。E.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胶囊每次1~2粒,散剂每次0.5~1包,2~3次/d。(7)护理:对感染性腹泻注意消毒隔离,注意喂水和口服补液,防止呕吐后误吸入肺内,勤换尿布,大便后冲洗臀部,以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尿布疹,臀部感染。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1)预防,治疗脱水: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2)营养治疗: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小肠黏膜持续损害,营养不良继发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是主要的发病因素,营养治疗是重点,尽早供给适当的热量和蛋白质制剂以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维持营养平衡,可阻断这一恶性循环,一般热量需要在每天669.4kJ/kg(160kcal/kg),蛋白质每天2.29g/kg,才能维持营养平衡,饮食的选择,应考虑到患儿的消化功能及经济状况,母乳为合适饮食,或选用价格低廉,可口的乳类食品,具体参照&急性腹泻&饮食治疗,要素饮食是慢性腹泻患儿最理想食品,含已消化的简单的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仅需少量肠腔内和肠黏液消化,在严重小肠黏液损害和伴胰消化酶缺乏的情况下仍可吸收和耐受,国外常用的要素饮食配方(表2)。,应用时浓度用量视临床状况而定,少量开始,2~3天达到所要求的热卡和蛋白质需要量,6~7次/d,经口摄入或胃管重力间歇滴喂,当腹泻停止,体重增加,逐步恢复普通饮食,对仅表现乳糖不耐受者选用去乳糖配方奶,豆浆,酸奶等,对严重腹泻儿且要素饮食营养治疗后腹泻仍持续,营养状况恶化,需静脉营养,静脉营养(TPN)的成分是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中国腹泻病方案推荐配方为每天脂肪乳剂2~3g/kg,复方结晶氨基酸2~2.5g/g,葡萄糖12~15mg/kg,液体120~150ml/kg,热卡209.2~376.6kJ/kg(70~90kcal/kg)。葡萄糖是主要供能物质,浓度8%~12%,输注速度每分钟4~6mg/kg,最大可达12~15mg/kg,氨基酸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静脉营养的氮的主要来源,小儿氨基酸代谢与成人不同,选用小儿专用氨基酸较合理,目前小儿专用氨基酸配方有国产(18-AA-650)和德国产(16-AA-600),使用时从小量开始,每天0.5g/kg,每天递增0.25~0.5g/kg,至2.5~3.0g/kg,氨基酸可与葡萄糖共同输入,10%脂肪乳剂10~20ml/kg,第3天起可增至20~40ml/kg,静脉输注&6h,最好24h均匀输入,在应用上述营养液同时,还应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表3),已有TPN专用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剂型,水乐维他加入复方氨基酸中,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1(维他利匹特)加入脂肪乳剂中,微量元素,&15kg儿童选用微量元素注射液(安达美,addamel N),&15kg者选用派达益儿(pedel)。,长期TPN会导致肠黏液萎缩,肠腺分泌减少及胆汁黏稠,而且长期输注葡萄糖,会影响食欲,因此,一旦病情好转,即改经口喂养,也可采用部分经口喂,部分静脉供给营养素和液体。(3)抗生素:要十分慎重,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4)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具体见&急性腹泻&。(5)微生态疗法:具体见&急性腹泻&。(6)中医治疗:对慢性腹泻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二)预后重症腹泻以往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现在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已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及时正确治疗多预后良好,但如病程迁延常为引起患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首都儿研所等单位对7省1市连续逐月流行病学调查,小儿腹泻病年病死率为0.51&,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6.5&)。
小儿腹泻病检查
小儿腹泻病应该做哪些检查?1.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2.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 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6.粪便还原糖检查 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7.粪便电镜检查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9.血培养 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10.血生化检查 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11.其他 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低钾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病程迁延者,营养障碍者及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应做X线,B超检查,低钾血症者心电图检查显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和出现u波。
小儿腹泻病饮食
一、小儿腹泻病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1、苹果红糖泥原料:新鲜苹果1个调料:红糖适量制作方法:1、将苹果削皮,切片备用。2、将苹果片放在碗中,隔水蒸至熟烂,然后加入红糖调拌成糊状即可。适宜人群:本品适宜6个月左右的腹泻小儿食用。温馨提示:将削皮的苹果浸泡在凉开水里,可防止氧化,保持苹果清脆。2、淮山药粥原料:大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制作方法:1、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备用。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加入大米烧开,再加入淮山药细粉,一起煮成粥即可。温馨提示:1、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适宜于小儿慢性腹泻者食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2、新鲜山药切开始会有很多粘液,不容易切,用清水加少许醋清洗,课减少粘液。【伤食型】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块,食欲不好,有口臭。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患儿。食疗方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铁锅中干炒至有香味溢出时加水适量,烧汤服。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湿热型】表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此型在秋季腹泻较多见。食疗方葛根黄芩粥:取葛根10克,黄芩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红糖少许服用。乌梅车前草汤:取乌挴10只,车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代茶饮。【脾虚型】腹泻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多见秋季腹泻后期或久泻不愈者。食疗方山药蛋黄粥:取山药500克去皮捣碎,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10分钟,再调入鸡蛋黄2只,再煮3分钟即可。分数次食用。八宝粥:取茯苓、太子参、白术、扁豆各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芡实、山药、莲肉、炒苡仁各10克,糯米50克,煮粥食用。扁豆茯芩车榴汤:取扁豆30克,茯苓50克,车前子12克用布包,石馏皮15克,以上四味共入砂锅,加适量水,煎汤服用。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盐,煎汤代茶饮。凡大于1岁的小儿可吃苹果泥。【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食疗方姜茶饮:取生姜10克,绿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红糖少许,饮用。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以上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小儿腹泻后的饮食:1、焦米汤。这在民间广为采用,制作方法也较简单。先将大米粉(米粉产品)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味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食用时间焦米粉(米粉产品)加水5%煮,边煮边搅拌,直到煮开。然后加入5%白糖即成。米粉(米粉产品)炒黄后,淀粉变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对婴儿腹泻较为适宜。2、甜淡茶水。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后,将茶叶除去,按3%加入白糖即成。茶叶有收敛的功效,对婴儿腹泻是一种很好的饮料。3、胡萝卜汤。将胡萝卜500克洗涤干净,捣烂使成泥状,加水煮数10分钟,用细筛将其过滤去渣。然后加水稀释到1000毫升,再加入5%白糖即成。胡萝卜为碱性,含有果胶,能吸附细菌及其毒素,并使大便成形。4、苹果泥汤。将成熟的苹果500克洗涤干净,削皮去核后捣烂成泥状,加入淡甜茶水即成。苹果不同于其它水果,其纤维比较细腻,对肠道很少刺激。苹果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并能吸附毒素,故适合于小儿腹泻、痢疾后食用。二、小儿腹泻病吃哪些对身体好?1.腹泻发生后,短期禁食(6--8小时)以减轻胃肠负担,可口服少量5%葡萄糖盐水。2.禁食后母乳喂养儿,先哺喂少量温开水后再哺以少量母奶,每次喂奶5--8分钟,间隔5--6小时一次,5--7天后恢复正常哺喂。3.人工喂养儿:可喂少量米汤,每次100毫升,逐渐采用5%米汤稀释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哺喂,先每日3--4次,后再酌情增加次数,减少米汤量,增加奶量,直至正常。三、小儿腹泻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初出生至 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 ,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 ,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 ,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小儿腹泻病相关资讯
小儿腹泻病相关症状
小儿腹泻病相关问答
Copyright (C) 1998 -
琼ICP备号-6 爱康版权所有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泻可以吃头孢克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