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可以减肥吗拔龙骨吗?

俄22800型轻护舰铺设龙骨 拟装备远程巡航导弹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12月24日,俄罗斯Pella船厂举行了22800型轻护舰首批两艘的龙骨铺设仪式。值得注意的是,该舰拟装备“口径”远程巡航导弹。
  22800型轻护舰由俄罗斯金刚石设计局设计,首批两艘计划年服役。该级轻护舰计划至少建造18艘,用于替换11356型护卫舰。11356型护卫舰采用的是乌克兰发动机,而22800型轻护舰则计划采用俄罗斯生产的更强劲的发动机。
  据悉,22800型轻护舰计划搭载多种武器系统,包括“口径”远程巡航导弹和A-190 100毫米舰炮。为了满足新舰对高机动性、导航性能、隐身性能的需求,该舰仅拥有800吨的排水量,但最大航速超过30节,自持力30天,续航力达3000海里。(华征明)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到看荐有钱赚,赶紧试试吧
责任编辑:AP015
本文相关推荐
里约当地时间本周一,巴西警方在奥运村中再抓获一名性侵清洁女工的拳击运动员。
4岁时,阮维海右腿下半部分开始出现生长异常。17岁时,长出的异物估计重达25公斤。
王宝强的离婚案可谓一波三折,网上流言四起,众说纷纭。
世界最奇异9大村庄 中国功夫村上榜
获得亚军的何姿却“抢了头条”,颁奖后秦凯单膝跪地向她求婚。何姿眼含热泪地戴上了戒指。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痰热癫狂病机病理以及饮食刺血拔罐疗法
痰热癫狂病机病理以及饮食刺血拔罐疗法
痰热癫狂病机病理以及饮食刺血拔罐疗法
&1.病因病机&&&&(1)火邪扰心:《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阴阳失调:《素问·脉解篇》:“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情志所伤:《灵枢·癫狂》:“得之忧饥”,“得之大怒”,“得之有所大喜”。&&&&(2)《难经·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3)刘河间、朱丹溪认为“主火主痰”:《河间六·书狂越》:“心火旺,肾水衰,乃矢志而狂越“。《丹溪心法·癫狂》:”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明·张京岳《京岳全书·杂证谟》也认为狂病多因于火。&&&&(4)王清任认识到瘀血可致癫狂,《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2.临床表现&&&&(1)《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2)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实发狂,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3.辨证论治&&&&(1)《素问·逆调论》:“……治之奈何?歧伯曰:夺其食则已。……使之服生铁落为饮”。&&&&(2)明清医家多主张治疗宜化痰清火,宁心安神:张京岳主张以清火为主,方用抽薪饮、黄连解毒汤、三补丸。医林改错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创制癫狂梦醒汤治疗癫狂。&&&&范围&&&&西医——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癫病——精神分裂症抑郁型、单纯型,急抑郁症&&&&狂病——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兴奋型、青春型及偏执型、躁狂抑郁症的躁狂型者,以及急性反应性精神病中的反应性兴奋状态大致相当于本病&&&&病因病机&&&&一、病因&&&&1.七情内伤&&&&恼怒郁愤不解→肝失疏泄→胆气不平,心胆失调→气机失司,心神惑乱→癫病&&&&肝郁不解→气郁痰结→阻塞心窍→癫病&&&&情志过激,勃然大怒→引动肝胆木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失其主宰→狂病&&&&肝气郁悖,气失畅达→血行淤滞→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气血不能上荣脑髓&&&&→神机失用而发病&&&&七情本有一定的限度,倘若超出此限度,则为七情内伤,或为重大致病因素,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之前,具有一定的环境因素,此与现代精神医学认为精神病重要致病因素的环境学说相同。&&&&2.饮食失节&&&&嗜食膏粱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职→聚湿生痰→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或痰气互结→阻蔽神明;或与瘀血互结→痹阻心窍→均致神志失常而发病&&&&3.先天不足&&&&胎儿在母腹中——禀赋异常,或有所大惊→脏气不平,升降失调,阴阳失和→出&&&&生后有所感触→遭遇情志刺激→气机逆乱,阴阳失调→神机逆乱&&&&1958年上海地区的一份材料,提示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比一般人高出6.2倍。国外一份对65个家庭调查中,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发病率为35%-68%。&&&&二、病机&&&&1.基本病机——由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痰气郁结,或痰火壅盛&&&&→ 脏气不平,阴阳失调,闭塞心窍,神机逆乱&&&&2.病位——心,与肝、胆、脾、肾关系密切&&&&3.病理因素——痰、气、火、瘀&&&&四者常相互兼夹、相互影响,且以气郁为先&&&&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气滞湿停→凝聚为痰&&&&心脾气结→郁而生痰→痰气互结→蒙蔽神机&&&&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上扰神明&&&&病久——气滞血瘀→凝滞脑气→兼见血瘀&&&&4.病理演变&&&&初起——多属实证——痰气郁结(癫病)、痰火壅盛(狂病)&&&&久病——虚实夹杂——心脾亏虚,气血不足(癫病)、火盛伤阴,气血不足(狂病)&&&&&&&&5.转归预后&&&&关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重视精神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失治、误治,或多次复发——病情加重,难以逆转&&&&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多有家族史,脑外伤史,情志内伤史(忧愁、悲哀、焦虑、恐惧、愤恨、志意不遂、人事怫意、突遭变故)。&&&&2.主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沉默痴呆,或喃喃独语,语无伦次;或突然狂乱无知,躁扰不宁,骂詈叫好,打人毁物,不避水火,不辨亲疏。&&&&思维障碍;情感脏碍;感知障碍;行为障碍;人格改变;(分裂样人格);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致。&&&&4.头颅CT 、 MRI及其它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二、相关检查&&&&其诊断在遗传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实验室检查尚未发现有特异性变化以前,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即建立在临床观察和精神病理学基础上。&&&&1. 癫证&&&&(1) 症状标准: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症状持续至少2周,而且至少具有下列9项表现中的4项:兴趣丧失;精力减退;行为迟钝;自轻自责;思维缓慢;消极自杀;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性欲减退。&&&&(2)严重程度标准:造成本人痛苦或严重影响本人日常活动。&&&&(3)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2.狂病&&&&(1)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症状持续至少1周。而且至少具备下列9项中的3项:言语增多;联想加快;注意力不能集中;有夸大倾向;自我感觉良好;活动增多;行为轻率;性欲亢进;睡眠减少。&&&&(2)严重程度标准:影响了本人的日常活动或给别人造成麻烦者。&&&&(3)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气脑造影及CT检查表明初次发病的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或精神分裂症高发家庭子女发病前的青少年可有脑室扩大。MRI发现,除了脑室扩大,且以前额角最为明显外,胼低体有明显的发育异常。&&&&三、病症鉴别&&&&1.癫证与郁病&&&&共同点——均与五志过极,情志内伤有关。临床表现均有精神抑郁,易怒善哭&&&&郁病——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咽中如有物&&&&梗阻等自我感觉异常为主;或悲伤欲哭,数欠伸,像如神灵所作,神&&&&志清楚,有自制能力,不会自伤或伤及他人,不发时如常人&&&&癫证——一般无自控能力,神明逆乱,神智不清&&&&2.癫证与痴呆&&&&共同点——均有神情呆滞,表情淡漠,多疑善虑&&&&癫证 痴呆&&&&病因病机&&&&痰气郁结,神机逆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证候特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语无 神志呆滞,愚笨迟钝&&&&伦次,喃喃自语,静而少动 以智能低下为主&&&&自制能力&&&&无自控能力&&&&部分症状可自制&&&&3.癫证与狂证&&&&共同点——两者均属性格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癫证 狂证&&&&病机 痰气郁结,神机逆乱&&&&痰火壅盛,神机错乱&&&&症状 沉静独处,言语支离,怕见生人,躁动狂乱,骂詈叫号,&&&&或哭或笑,沉默痴呆&&&&打人毁物,气力逾常&&&&特征精神抑郁,静而多喜&&&&精神亢奋,动而多怒&&&&病性&&&&属&&&&阴&&&&属&&&&阳&&&&4.狂证与蓄血证&&&&共同点——均有精神失常,躁动狂乱&&&&蓄血发狂——为瘀热交阻所致,多见于伤寒热病,临床以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亮如漆&&&&狂证——痰火壅盛所致,突然喜怒无常,狂乱奔走,骂詈叫号&&&&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区分癫证与狂证之不同&&&&癫证——初期以情感障碍为主——情感淡漠,生活懒散,少与人交往,喜静恶&&&&动;病情进展:思维障碍,情绪低下,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直至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再发展:淡漠不知,喃喃自语,终日&&&&闭户,不知饥饱&&&&狂证——初期以情绪高涨为主——兴奋话多,夜不寐,好外走,喜冷饮,喜动&&&&恶静。病进:渐至频繁外走,气力倍增,刚&&&&暴易怒,登高而歌,自高贤,自尊贵,或出&&&&骂詈叫号,不避水火,不辨亲疏。晚期:正&&&&气大亏,邪气犹存&&&&2.辨病性虚实&&&&初病——属实——癫病:气郁、痰阻、血瘀&&&&狂病:火郁、痰壅、热郁&&&&久病——虚实夹杂——癫病:脾气心血不足&&&&狂病:心肾阴伤,水不济火,致阴虚火旺&&&&二、治疗原则&&&&初期——邪实——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泄)火涤痰,化瘀开窍&&&&后期——正虚——补益心脾,滋阴养血,调整阴阳&&&&同时配合移情易性,加强护理&&&&三、证治分类&&&&(一)癫证&&&&1.痰气郁结证&&&&症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妄见妄闻—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输布失司,聚液成痰,阻于心窍&&&&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浊不分—痰迷心窍&&&&时时太息,不思饮食—肝郁不舒,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气滞痰结之象&&&&证机概要——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郁气结,蒙蔽神窍&&&&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代表方——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前方—以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为主,用于肝郁脾虚证&&&&后方—涤痰开窍,用于痰浊蒙蔽心窍证&&&&常用药——&&&&柴胡、薄荷—舒肝解郁&&&&逍遥散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顺&&&&气 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竹茹、天竺黄&&&&导痰汤&&&&枳实、陈皮木香、香附—理气化痰(气降痰也降)—沉香&&&&加石菖蒲、郁金、远志—解郁开窍醒神&&&&加减——①痰浊较甚者—控涎丹(祛痰饮而不伤正)&&&&②痰迷心窍(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苔白腻)&&&&—先以苏合香丸芳香开窍,继以四七汤加胆星、菖蒲、郁金&&&&③病久痰气郁结(面黯,舌紫,脉沉涩)—桃红花、芍药、泽兰&&&&④痰郁化热,痰热交蒸,干扰心神(不寐易惊,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黄连温胆汤合白金丸&&&&临证备要——本证以邪实表现突出,自当以祛邪为要。&&&&2.心脾两虚证&&&&症状——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癫病日久,脾失健运,&&&&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心神失养&&&&面色恍白,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脾虚血亏,健运失职&&&&言语无序,幻觉、妄闻、妄见—气血俱虚,神明失养,灵机混乱&&&&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心脾不足之象&&&&证机概要——癫证日久,脾失健运,生化乏源,气血俱衰,心神失养&&&&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代表方——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前方—健脾养心安神为主,适用于心悸易惊,健忘失眠,饮食减少&&&&等心脾两虚证&&&&后方—以行气解郁,条畅气机为主,适用于胸膈痞闷,饮食不消等&&&&气、血、火、湿、食、痰六郁证&&&&常用药—— 人参、黄芪、茯苓、甘草—补益脾气&&&&当归、川芎—养心血&&&&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宁心安神&&&&肉桂—引药入心(去掉半夏曲)&&&&香附—理气开郁——气郁(血郁、湿郁)&&&&川芎—行气活血——血郁(气郁)&&&&苍术—燥湿健脾——湿郁(痰郁)&&&&神曲—消食和胃——食郁&&&&栀子—清热泻火——火郁&&&&加减——①心气耗伤,营血内亏,悲伤欲哭—合甘麦大枣汤&&&&②气阴两虚—太子参、麦冬&&&&③神思恍惚、心悸易惊—龙齿、磁石、珍珠母&&&&④病久脾肾阳虚,反应及动作迟钝,嗜卧,四肢欠温,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二)狂证&&&&1.痰火扰神证&&&&症状——平素急躁易怒,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五志化火,鼓动阳&&&&明痰火,上扰清窍&&&&突然狂乱无知,骂詈叫号,不避亲疏—痰火扰乱神明,神机错乱&&&&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易衣而走,打人毁物,气力逾常—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不食不眠—气火有余之象&&&&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而垢,脉弦大滑数—痰火壅盛之象&&&&证机概要——五志化火,痰随火升,痰热上扰清窍,神明昏乱&&&&治法——清心泻火,涤痰醒神&&&&代表方——生铁落饮加减 本方清心泻火,涤痰醒神,适用于痰热上扰,&&&&窍蒙神昏之证&&&&常用药——生铁落—平肝重镇,降逆泻火——珍珠母、生龙齿、琥珀&&&&钩藤—平肝风,清心肝之热&&&&胆星、贝母、茯苓、橘红—清热涤痰——鲜竹沥(茹)&&&&菖蒲、远志、辰砂、茯神—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天冬、麦冬、丹参、玄参—清心热,养心血,固心阴&&&&连翘—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龙胆草、大黄&&&&加减——①痰火壅盛(苔黄垢腻)—礞石滚痰丸(逐痰泻火),继用安宫牛黄丸&&&&②阳明腑热热(狂笑歌号,毁物伤人,大便秘结,苔黄腻燥裂,脉实大)&&&&——大承气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生大黄、玄明粉、枳实、黄连、&&&&栀子、竹茹、玄参、天花粉、代赭石、生龙牡、龙齿&&&&烦热渴饮—石膏、天花粉、知母、生地黄&&&&③瘀热阻窍(久病面色晦滞,狂躁不安,行为怪异,舌质青紫有瘀斑,&&&&脉沉弦)—加丹皮、赤芍、大黄、桃仁、水蛭&&&&④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寐—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2.痰热瘀结证&&&&症状——癫狂日久不愈,躁扰不宁,恼怒不休,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见妄闻—痰瘀互结,机窍为之阻塞,神明无由出入&&&&面色晦安滞而垢,舌质紫暗,有瘀斑,少苔或薄黄而苔干脉弦细或细&&&&涩—气滞血瘀痰结之证&&&&证机概要——气郁日久,痰结日深,血气凝滞,瘀热互结,神窍被塞&&&&治法——豁痰化瘀,调畅气血&&&&代表方——癫狂梦醒汤加减 本方重在调畅气血,豁痰化瘀,适用于气血&&&&郁滞,痰热郁结之证&&&&常用药——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丹参、红花、柴胡—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香附、郁金&&&&大腹皮、青陈皮、苏子、桑白皮、半夏—行气宽中,消痰利水&&&&木通—清心火&&&&甘草—调和药物&&&&加减——①痰涎壅盛—加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②痰郁化热者—黄芩、黄连、大黄&&&&③有蓄血内结—加服大黄庶虫丸(6克,日3次),祛瘀生新,攻逐瘀血&&&&④不饥不食—加白金丸(化顽痰,祛恶血)&&&&3.火盛伤阴证&&&&症状——癫狂久延不愈,时作时止,其势较缓,呼之能自制—胃肠积热,心肝&&&&之火、势已渐挫&&&&但有疲惫之象—久病不已,正气被耗&&&&面红而垢,形瘦,口干便难,舌尖红无苔,有剥裂,脉细数—阴虚火&&&&旺,阴液耗伤&&&&夜不安寐,烦惋焦躁—虚火扰神,心神不安&&&&证机概要——心肝郁火,或阳明腑热久羁,耗津伤液,心肾失调,阴虚火旺,&&&&神明受扰&&&&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代表方——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前方—重在滋阴降火,安神宁心,适用于心中烦躁,惊悸不寐等阴&&&&虚火旺之证&&&&后方—偏于滋养肾阴,镇惊安神,适用于惊惕不安,智力迟钝等心&&&&肾不足之证&&&&常用药——生地黄、玄参、麦冬—养阴清热—生地黄、当归&&&&黄连、木通、淡竹叶、灯心草—泻热清心安神—牛黄、黄连&&&&茯神、枣仁、甘草—养心安神定志—茯神、枣仁、柏子仁&&&&重镇安神—琥珀、龙齿、朱砂、金箔&&&&补益心气—人参&&&&化痰开窍—远志、石菖蒲&&&&加减——①痰火未平,舌苔黄腻,舌质红—加胆南星、天竺黄&&&&②心火亢盛—加朱砂安神丸&&&&③睡不安稳—孔圣枕中丹&&&&其→→→→→→→→→→→→→→&&&&一、辨病论治&&&&何绍奇《现代中医内科学》分两型论治&&&&(一)阴性症状&&&&1.评定量表&&&&(1)情感平淡或迟钝(面部表情很少变化、自发动作减少、姿势表情贫乏、眼神接触差、无情感反应、情感不适切、语调缺乏波动)&&&&(2)思维贫乏(语言贫乏、语言内容贫乏、言语中断、应答迟缓)&&&&(3)意志缺乏(衣着及个人卫生差、工作学习不能持久、躯体少动、娱乐兴致减少、性活动减少、亲密感缺乏,交友兴趣下降)&&&&(4)注意障碍(不注意社交、交谈时注意不集中)&&&&2.方药四逆加桂汤:附子60g&&&&干姜30g&&&&肉桂15g&&&&甘草15 g 。如见倦怠畏寒,阳虚明显者加肉苁蓉、锁阳、仙茅、巴戟天、淫羊藿、熟地黄各15g。水煎服,日1剂。60-90剂为一疗程。&&&&(二)阳性症状&&&&1.评定量表&&&&(1)幻觉(听幻觉、评论性、对话性、躯体或触幻觉、嗅幻觉、视幻觉)&&&&(2)妄想(被害、嫉妒、夸大、宗教、关系妄想、罪恶感或过失妄想、被控制妄想)&&&&(3)怪异行为(衣着怪异、动作怪异、攻击行为、重复式刻板行为)&&&&(4)思维障碍(思维出轨、答不对题、言语不连贯、逻辑障碍、赘述、言语云集、言语随境转移、音联意连)&&&&2.方药加味柴胡龙骨牡蛎汤:柴胡15g&&&&龙骨、牡蛎各60g&&&&半夏15g&&&&桃仁30 g 红花15g 赤芍30g&&&&大黄30g 。水煎服,日一剂,60-90剂一疗程。&&&&二、辨病用药&&&&单味药物如桑寄生、洋金花、马钱子、黄芫花、大戟、水牛角、地龙治疗精神病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随证或单独选用,但大多毒性较大,注意掌握用量,防止中毒。&&&&三、针灸&&&&四、移情易性(心理治疗)&&&&在其康复期,为一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一般分下列几个阶段:&&&&1.选择和具备良好的环境,树立良好的医风(包括医务人员的仪态),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2.发泄态度和蔼,耐心听病人的叙述,让患者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掌握时机,取得病人的信任。&&&&3.分析&&&&同病人一起分析病史,找出发病的心理矛盾,着重分析患者的个人性格,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促使发病的机理,唤醒病人对本病的正确认识。&&&&4.疏导 在上述有利的掉件基础上,因势利导,进行心理治疗。&&&&(1)内疏导 要求病人加强个人涵养、应激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进行自我锻炼。&&&&(2)外疏导 着重使心理矛盾向外疏散,以使之消失。&&&&①鼓励宽慰:以平舒情绪&&&&②转移法:利用某些良性刺激来代替其不良刺激,以消除其心理矛盾。使病人利用自己的爱好兴趣:书法、绘画、音乐、戏曲、体育、棋艺、垂钓、旅游,以转移其对心理矛盾的注意或和记忆,籍以忘记或冲淡其心理创伤。&&&&③支持法:帮助病人解决造成心理矛盾的问题,做到精神上的同情,道义上的支持,同时要宣传法制,使病人得到一种政策保护感。&&&&④暗示:曹操的望梅止渴,即是一例。&&&&名老中医经验&&&&1.癫证治疗(魏舒和) 明玳瑁10g&&&&珍珠目、茯神、生龙齿、生牡蛎各15g&&&&焦远志10g&&&&石菖蒲4g&&&&天竺黄5g&&&&胆南星10 g 柏子仁10g 川贝10g&&&&青黛3g&&&&半夏曲10g 炙甘草g磁朱丸12g(包)&&&&适用于阴虚肝热,扰及心神。方中取玳瑁气味咸寒,质坚体重,解毒清热之功近于犀角,镇心安神之力相等珍珠,清心热而疗心风,止惊癜而泻肝火;磁朱丸镇惊安神,潜阳纳气;龙齿、牡蛎、珍珠母镇静安神;远志、菖蒲、茯神补心安神,化痰定志;天竺黄、胆南星、川贝、半夏趋清热豁痰,定惊安神;青黛解毒清热,凉血平肝。共凑平肝潜阳,育阴安神,化痰清热之功效。&&&&2.癫狂证治疗经验谈(王文鼎)狂证初期,多为痰火蒙蔽清窍,多动少静,《难经》“重阳者狂”是对这一病机的概括。当正盛邪实、痰火内炽之时,每用自拟狂证方,对顿挫病势,确有良效。狂证方:白砒石、雄黄、雌黄各3g&&&&,绿豆360粒,栀子40枚,急性子9g 。将绿豆泡去皮,晾干,与砒石同研为极细面;栀子不见火烘干,急性子与雄、雌黄均分别研成细粉再将各药混合研匀。服时取上药2克,加牛黄、冰片各0.1,调适量白糖和面粉,烙成饼服下,服后必大吐泻。若不吐,用鸡毛引吐。患者此时困倦思睡,切勿惊动;醒后呼渴,可给铁锈煎水饮之。若无效,次日再用药一次。&&&&3.癫狂证与“醒脑定”(何任) 基本方:百合、生地、菖蒲、郁金、生大黄、生明矾、白芍、白术、茯苓、丹参、白芥子、生铁落、青礞石、法半夏、陈皮、小麦、珍珠母、生甘草、红枣。水煎服,日1剂,,20-40天一疗程。&&&&4.癫狂从痰论治(陈元新)&&&&采用下列3方依次进行治疗:&&&&(1)逐痰、逐瘀:明矾120g&&&&冰糖120 g 水600ml,水煎服200ml,顿服。服后当吐泻3-4次,再服下方:青礞石12 g 郁金6 g 沉香末1.5g 大黄12g煅龙齿6g&&&&琥珀1.5g朱砂1.5g炒枣仁12g石菖蒲6 g 党参6 g 川贝母6 g 连翘6g ,合研细末,此为2日量,分作4次服,连服4剂,8天服完。在服末药时,先用竹茹12 g&&&&三七15 g 莲子心1 g ,水煎两次水调药进服,日1剂。&&&&(2)清心、安脑:生地黄、麦冬、白芍、茯神各12 g 石菖蒲、石斛、丹皮、陈皮、木通、知母各9 g石膏20g大黄15g(后下) 磁石15g(先煎) 炒枣仁12g&&&&远志9g。水煎服,10剂,之后服末药方4剂(8日量)。&&&&5.风引汤治疗癫狂病(王瑞道) 紫石英30 g 寒水石、生石膏、滑石、赤石脂、白石脂、龙骨、牡蛎各15g生大黄(后入)、干姜、桂枝、甘草各10g.日1剂,两次分服。功用:清热泻火,重镇安神,理气行瘀,祛痰利湿。&&&&6.增损旋覆代赭汤治狂证(武久思)&&&&旋覆花10g(包) 代赭石15g&&&&半夏10 g 陈皮10 g 茯苓10g香附10g 沉香末3g 黄连9g。镇心涤痰,泻肝清火。&&&&预防与调护&&&&1.重视精神疗法&&&&移情易性:防止环境的恶性刺激,增加社会接触,参加娱乐活动。&&&&2.加强护理:注意精神护理;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驾驶、操纵机械与危险大的工作。正确对待患者的各种表现,关心、体贴、照顾病人。对重症病人采取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防止以外。癫狂
证。故癫狂常并称。《证治要诀》卷九:“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不省人事,目瞪不瞬,妄言叫骂,甚则逾垣上屋,裸体打人。”《杂病源流犀烛·癫狂源流》:“癫狂,心与肝胃病也,而必挟痰挟火,癫由心气虚、有热,狂由心家邪热,此癫狂之由。
,大黄1两半,赤小豆3两,巴豆(去油)7个。制法 上为极细末,荞面糊为小丸。功能主治 镇静安神。主癫狂不安,言语失次,悲哭无常,凶狂怒骂,自歌自舞,神经错乱。用法用量 每服10粒,白开水送下。注意 剧
痰疾癫狂 病证名。指痰热所致之癫狂。《素问·病能论》载述之生铁落饮,主要用于此类病证。后世又有化狂丹等方(见《疑难急症简方》)。参见狂、癫狂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27:23 (GMT+08:00)
癫狂梦醒汤
木通9克 赤芍9克 半夏6克 腹皮9克 青皮6克 陈皮9克 桑皮9克 苏子12克(研)甘草15克功能主治 主癫狂。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者。用法用量 水煎服。摘录 《医林改错》卷下最后修订于 2009
癫狂霹雳散
绿豆180粒。制法 将绿豆冷水浸少顷,去皮,余药各生晒为末,另研入冰、黄。功能主治 化顽痰浊涎。主癫狂。见面色板钝,目神滞顿,迷妄少语,喜阴恶阳,饮食起居若无病者。多从屈郁不伸,而为失志痴呆。用法用量 大人可服
癫狂马宝散
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名 癫狂马宝散 组成马宝2两,琥珀1钱,龙涎香1钱,珍珠(豆腐炙)1分,牛黄5分。功效镇静,豁痰,安神,定志。主治神经错乱,狂躁不安。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狂,口吐涎沫,神识不清,语言谵妄
癫狂龙虎丸
视举 证名。系指不自觉地眼向上视的病证。《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29:11 (GMT+08:00)
僵 疆直,硬挺,谓肢体不灵活。《灵枢·癫狂》:“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44:07 (GMT+08:00)
大黄一物汤
处方 大黄4两(酒浸1宿)。功能主治 癫狂。用法用量 水3升煎之,分3服。摘录 《医方考》卷五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五 19:14:40 (GMT+08:00)
息短 呼吸短浅。《灵枢·癫狂》:“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14:27 (GMT+08:00)
暴仆 突然昏倒。《灵枢·癫狂》:“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59:06 (GMT+08:00)
善变 指动作多变,辗转不安的症状。《灵枢·癫狂》:“饱则善变。”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32:00 (GMT+08:00)
啼 出声的哭。《灵枢·癫狂》:“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27:04 (GMT+08:00)
鬼穴 ①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风府。参见该条。 ②指针治癫狂的一些穴位,有十三鬼穴之称。参见该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47:39 (GMT+08:00)
顑(kǎn,音坎) 通“颔”,同“颌”。腮部。《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41:44 (GMT+08:00)
《医学入门》卷三 组成紫河车(洗净,煮烂)、牛肚(切碎)。主治失心癫狂。用法用量上和一处,同煮熟,随便食之。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22:04:49 (GMT+08:00)
唏 原指哭泣后不能自制的抽噎状。引伸指呼吸迫促状。《灵枢·癫狂》:“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14:28 (GMT+08:00)
吸吸 病状名。指气息短少而不能接续状。多因元气虚衰所致。《灵枢·癫狂》:“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14:28 (GMT+08:00)
处方 生赭石2两(轧细),大黄1两,朴消6钱,清半夏3钱,郁金3钱。功能主治 癫狂失心,脉滑实者。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五 19:30:45 (GMT+08
烦满 证名。心烦胸中闷满之证。见《素问·热论》。由邪热内盛,或痰瘀滞,或留饮瘀血内停所致。见于伤寒、肺痹、癫狂等多种病证。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51:30 (GMT+08:00)
风逆 病证名。指外感风邪厥气内逆的病证。《灵枢·癫狂》:“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50:25 (GMT+08:00)
宁神导痰汤
《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导痰汤加远志、菖蒲、芩、连、朱砂。功效宁神导痰。主治 癫狂,怒伤肝,风痰上盛,发狂叫呼者。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23:14:06 (GMT+08:00)
处方 三岁陈败蒲1两(切细)。功能主治 卒发风癫狂痫。用法用量 以水2升,煎至7合,去滓温服。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五 18:32:53 (GM
惊痰 痰证之一。因痰迷心窍而致心痛、惊悸、癫狂等证者。《证治汇补·痰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痫喑,名曰惊痰。”亦指因受惊痰结,胸腹有块,跳动而痛,或成癫痫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痰,因
玉门头 经外穴名。别名女阴缝。《千金要方》治诸横邪癫狂针灸图诀:“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女性外生殖器部,阴蒂头是穴。主治妇人阴疮,癫狂。针3分,艾条灸3至7分钟。” 最后修订于 2009
重可去怯 治疗学术语。指用质重镇坠的药物,治疗惊怯与精神失常之证。《汤液本草》卷上:“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如癫狂病用磁朱丸重镇安神。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20:09 (GMT+08:00)
,即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详见舌条。 ②指心神之窍。心藏神,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如“痰迷心窍”。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12:26 (GMT+08:00)
变 ①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病成而变何谓?”《灵枢·癫狂》:“饥则烦,饱则善变。” ②五不男之一。指两性畸形,影响生育能力。参五不男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58:22 (GMT+08:00)
血变 ①病状名。体表血色的变化。《灵枢·癫狂》:“候之于颜……血变而上。” ②病因病理名。指血分的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 最后修
加味滚痰丸
,青礞石(消煅)2两,沉香2两,橘红2两。制法 上为细末,竹沥为丸。功能主治 诸般痰症,失心丧志,癫狂痫病。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白汤送下。摘录 《玉案》卷三最后修订于 日 星
《产论》方名镇元丸 组成水银10钱,黑锡10钱,辰砂10钱。主治产后癫狂。用法用量先以夜寅刻分服其半,不已则于次日寅刻再与之。制备方法于铁盆中以柳片搅之,以不见星为度,糊丸。最后修订于 200
芩连清心汤
处方 黄芩 黄连 麦冬 花粉 茯神 丹参 牛黄 菖蒲 远志功能主治 清心开窍,化痰安神。治痰火扰心,癫狂烦躁。用法用量 水煎服。摘录 《类证治裁》卷四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六 1:2
涤痰 祛痰法之一。多指荡涤顽痰不化者。如痰饮停聚胁下,多用十枣汤;实热老痰,发为癫狂,多用礞石滚痰丸;痰迷心窍,舌强不语,多用涤痰汤等。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53:25 (GMT+08:00)
固气止脱汤
两,熟地1两,山茱萸1两,白术5钱,麦冬5钱,甘草1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 补气摄血,补精止血。主妇人因行房癫狂,气脱精泄火炽,遂至小产,血崩不止。用法用量 水煎服。摘录 《辨证录》卷十二最后修订于 200
无名穴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后正中线,当第二、三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癫狂。略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09:20 (GMT+08:00)
苓甘姜附龙骨汤
方 半夏3钱,甘草2钱,干姜3钱,附子3钱,茯苓3钱,麦冬2钱(去心),龙骨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 癫狂。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摘录 《四圣心源》卷五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
荡痰加甘遂汤
处方 生赭石2两,大黄1两,朴消6钱,清半夏3钱,郁金3钱,甘遂末2钱。功能主治 癫狂失心,既滑实,顽痰凝结之甚者。用法用量 甘遂末,调药汤中服。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最后修订于 20
耳妄闻 病证名。《灵枢·癫狂》:“狂,目妄见,耳妄闻。”由肝火妄动,痰迷心窍所致,耳中时有幻听。即今之幻听症。治宜清肝热、泻心火,方用导赤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51:46 (GMT+08:
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也即口吻疮、肥疮之别名。详见各该条。 ②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口吻两旁赤白肉际。主治癫狂,面瘫,三叉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18:18 (GMT+0
内眦 解剖名称。亦名大眦、眼大头、眼大嘴、眼大睫、(眼)大角。《灵枢·癫狂》:“在内近鼻侧者,为内眦。”上下眼弦各有一小孔窍,名泪堂。详目眦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37:11 (GMT+08:00)
蟾酥八宝丹
1钱,珍珠3分,朱砂1钱,麝香1分,冰片2分。制法 乳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 痘不起不发,顶陷癫狂。用法用量 每服7分,或芫荽,或灯心汤下。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四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
琥珀射星丸
射干1钱,真陈胆星1钱。制法 上为细末,用猪心血为丸,金箔为衣,如小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痰迷心窍,癫狂。用法用量 《青囊秘传》本方用量:每服五十丸。摘录 《外科传薪集》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
脉癫疾 病名。癫疾之病在脉者。《灵枢·癫狂》:“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参见癫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3
大承气汤下之。痰饮热壅闭,气道不通者,必须先用吐法,并当清其饮食。《医林改错》卷下则谓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所致,治以癫狂梦醒汤等方。参见癫狂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41:21 (GMT+08:00)
宁志化痰汤
1钱,半夏(制)1钱,陈皮1钱,茯苓1钱,天麻1钱,人参1钱,黄连(姜汁炒)1钱,酸枣仁1钱,石菖蒲1钱。主治 癫狂,心虚痰盛之症。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再服养血清心汤。制备方法上锉1剂。最后修订于 2009
处方 郁金、滑石、川芎各等分。制法 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中风痰迷心窍,癫狂烦乱,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痫,心风。用法用量 每服1-2钱,空心以虀汁调下。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
外眦 解剖名称。出《灵枢·癫狂》。亦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为足少阳经的起点。详目眦条。 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5:10:32 (GMT+08:00)
六君健脾汤
处方 人参、白术、白茯、甘草、陈皮、半夏、枳壳、厚朴、杏仁、泽泻、炮姜。功能主治 癫狂,清热之后,脉来沉细者;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抑郁不遂,脉沉小无力。摘录 《医学传灯》卷下最后修订于 2
床科水蓑衣属植物岩水蓑衣Hygrophila saxatilis Ridl.的种子。功能主治 镇痉止痛。用于癫狂,抽搐,哮喘,胃痛。外用治痈肿,恶疮。
【处方】马宝2两,琥珀1钱,龙涎香1钱,珍珠(豆腐炙)1分,牛黄5分。【制法】上研细末,装瓶重3分。【功能主治】镇静,豁痰,安神,定志。主治神经错乱,狂躁不安。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狂,口吐涎沫,神识不清,语言谵妄,疯狂打闹,烦躁不安,惊惕失眠,哭笑无常,及精神分裂症等。【用法用量】每次病轻者服半瓶,病重者服1瓶。宜多食保肝食物,增加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 宜进食对大脑有益的各种食品,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香蕉、苹果等含胆碱物质的食物。&&& 实证患者宜进食泻火通便饮食如绿豆汤、甘蔗汁、清凉饮料、多纤维蔬菜等。&&& 绝对禁止酒类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姜、大蒜等。&&& 精神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1)石菖蒲10克,郁金8克,冰糖25克。将两药煮沸后用小火煎熬20分钟,澄出药液,加入冰糖,火上煮沸即可。或温或冷频饮之。&&& (2)猪心芹菜麦冬水饺。芹菜200克,猪心l()0克,麦冬50克,面粉300克,葱姜、食盐、酱油、菜油各适量。将猪心、麦冬剁碎,放入已挤出水分的芹菜中,调好料,做成饺子食用即可。中医治疗精神病方法很多,且采用实施的方法,能够有效治疗精神病,毒副作用微小。想了解更多的关于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1、中医治疗精神病方法一:苦参酸枣汤&&& 取苦参30~60g,酸枣仁30g,加水100毫升。煎至20毫升。睡前20分钟冲服,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本方对精神病失眠明显,伴火热亢盛的患者疗效满意。&&& 2、中医治疗精神病方法二:大黄汤&&& 取生大黄30~60克,先用冷水浸泡川、时,煎煮2次,2次汤液混合,分早晚服用,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本方对火热亢盛的精神病伴大便秘结者疗效良好。幻觉妄想及打人骂人等症随着大便的通下逐渐消失。&&& 3、中医治疗精神病方法三:黄连解毒汤&&& 取生石膏150克,生大黄60克,青礞石6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黄连15克,芒硝30克(兑服),夜交藤60克,青皮30克,山栀仁15克,龙胆草15克以上为1日量,水煎二次,分早、晚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本方对火热亢盛之体疗效明显,如见目红、面赤、苔黄、脉洪大、便秘、溺赤等症,均得以改善。&&& 上面介绍的这多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仅供读者参考。精神病的症状、调理、治疗等,如果已经患有精神病应当及早的到正规定的医院进行更专业的用药指导。&& 上面我们的营养专家为大家介绍了精神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及食疗方法,希望能对精神病患者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精神病的相关内容,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免费咨询,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和疾病咨询。精神分裂症中的中医食疗法  精神分裂症都有许多治疗方法,也可以运用中医的治疗方式。 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癫狂范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精神病中之一种。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狂燥不安、偏执、抑郁、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呢?  下面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的实例:  1.大黄汤治疗精神分裂症:取生大黄30~60克,先用冷水浸泡川、时,煎煮2次,2次汤液混合,分早晚服用,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2.地龙(蚯蚓)饮治疗精神分裂症:取新鲜地龙适量,放清水中游动2小时,排出腹中泥土,洗净后每500克地龙加白糖90~120克,放24小时,使其自动溶化,再加冷开水,连同地龙一同过滤,共得滤液1000毫升,放阴凉处备用。夏天可加防腐剂,并放置在冰箱内。每次饮服l00毫升,每日2次,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好转或痊愈。  3.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精神分裂症:取生石膏150克,生大黄60克,青礞石6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黄连15克,芒硝30克(兑服),夜交藤60克,青皮30克,山栀仁15克,龙胆草15克以上为1日量,水煎二次,分早、晚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若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可以通过以上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您最好来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我院专家会根据您的情况,为您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及时诊治,以防延误了诊疗时机。
&&& 取穴方一:头两侧(相当于太阳穴)、肘弯处(相当于曲泽穴)。
&&&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部位各点刺1针(点刺出血),约流出紫黑血100毫升。隔15日左右再刺1次。
&&& 主治:精神分裂症。一般因惊吓所致,证见到处乱跑、嚎叫、啼哭或傻笑、唱歌等。
&&&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即可痊愈。
&&& 附记:引自《江西中医药》(2)1984。
&&& 取穴方二:分2组。一为人中、内关、太冲、十宣;二为风府、大椎、陶道、丰隆。
&&&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放血,体壮、证重者出血宜多。体弱、证轻者宜少。2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拔火罐,以吸拔出血各5-10毫升为主。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1-2次即可见效,连治2-3疗程即愈。
&&& 取穴方三:分4组。即背正中线(督脉)各旁开1.4厘米处(双侧)相当于2、3胸椎间和3、4胸椎间为第1组;4、5胸椎间和5、6胸椎间为第2组;6、7胸椎间和7、8胸椎间为第3组;8、9胸椎间和9、10胸椎间为第4组。
&&& 方法:用割治加拔罐。按第1-4组顺序,每次取1组。按先下后上,先左后右进行割拔。消毒后,用手术刀横割穴位1.5厘米长,深达真皮下(约0.2-0.3厘米)。割后立即在刀口处连续用闪火法拔罐2次,每次6-8分钟。第1次拔出血液约10-30毫升为宜,第2次少量出血或不出血。去罐后将云南白药撤在刀口上,敷料封盖。每隔2周1次,割完4组为1疗程,中病即止,不必全割拔。
&&& 主治: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 效果:治疗精神病162例,痊愈127例(占78%),显效24例(占15%),进步5例(占30%),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
&&& 附记:引自《河南中医》(6)1984。禁忌:①对出血性素质,严重心脏病、高热、局部水肿、急性感染及孕妇等均禁用此法。②此法不适用于脑疝、脑炎、脑外伤、中毒和猪囊虫病等引起的患者。
&&& 取穴方四:曲泽、阳交、太冲、足三里。
&&&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放血,首次宜多(约总出血量15-30毫升),以后递减。体壮宜多,体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 效果:多年使用,疗效较为满意。
&&& 附记:待病情控制后,可改为每周1次,直至痊愈。若同时配合药物外治,效果尤佳。方用礞石滚痰丸15克,大黄、赤芍各30克,三棱、莪术各60克,其研细末。每取药末15-30克,以蜂蜜适量调和成膏状,敷于脐孔中,外以纱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本方适用于周期性精神病。
发表评论:
馆藏&3663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冒了可以拔火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