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降血糖偏方利水温阳化气的中药降羊水

&&-->&&-->&&-->&温阳化气治口渴
温阳化气治口渴
口渴一症,临床多见。究其病因,可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引起者,如风热感冒、阳明证及温病等。一般病程较短,总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症可寻。
  口渴一症,临床多见。究其病因,可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引起者,如风热感冒、阳明证及温病等。一般病程较短,总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症可寻。内伤引起者,一般病程较长,多由引起,然由引起者也不少见。
  温阳化气治口渴
  如治某患,男,60岁,主因口渴引饮3个月,于日初诊。半年前大热天吃凉香焦1只,当时即感腹部憋胀,继之脘腹痞满隐痛,胃纳减少,旬日不解。后用单方焙香蕉研面水冲服而瘥。3个月前觉口渴,渴而引饮,但喝而愈渴,尽管喝得腹胀仍觉口渴。仅晚饭后至就寝前即饮水约1200mL。小便自利。几个月来大便燥结,非得吃香蕉或服三黄片方可排便,过后复结。近半月来经常腹痛隐隐,以夜间为重,服气滞胃痛冲剂效不着(以往服之甚效)。病来饮食减少,睡眠可,下肢沉重困乏。脉沉少力,舌体大有齿痕,质淡红苔薄白,根部厚腻。化验血糖、血脂、血流变均未见异常。诊断:口渴,腹痛,便秘。证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痰湿内停。
  病机分析:寒邪直中,戕伤脾胃,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脾阳受损,则脘腹涨满,饮食减少。脾虚日久,先天失养,则肾阳亦虚。肾阳虚,则阳不化气。气化不行,津不上承则口渴引饮。但本阳虚,饮入大量阴液使阳气更虚,气化更弱,津更不行,故愈喝口愈渴。津液不布,大肠失于濡润则肠燥便结;脾肾阳虚,脾失健运,则聚湿成痰。痰湿阻滞,不畅则腹痛隐隐;水饮下趋聚于下肢则双腿沉重困乏。
  治宜温阳化气,健脾助运。方用真武汤加味:炒15克,茯苓20克,15克,制10克(先煎),10克,炙10克。2剂,水煎服。方中附子温肾阳,干姜暖脾阳,使阳复而气化行;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湿健脾,二药合用使脾气健运,痰湿速去;白芍敛阴和阳,又制姜、附之燥烈;甘草固护中气。诸药合用使阳气得复、气化得行、津液得布,痰湿得去而诸症自除。
  11月14日二诊:服药第二天凌晨腹痛未作,晨起口渴减轻。剂尽渴饮显减,饮食增加,大便已行。再进2剂双腿沉重乏困消失而愈。
  按:《内经》云“饮入于胃,游移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段经文是说饮食体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即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消化,水气营养物质由脾上输到肺脏,又通过肺的通条水道,将其下输到膀胱,再经过膀胱的气化,将其排出体外。也就是说,吃进饮食后,通过胃、脾、肺、肾、膀胱的共同作用,使水液和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本例病已3个多月,求医数人,服药20余剂。视其方药有温里之理中汤辈,有滋阴之六味、汤辈,虽亦有效,然终未治愈,且病有渐进。细审其症脉酷似《伤寒论》第213条所云:“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而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辨治中紧扣阳虚水泛之病机,运用温阳化气之治则,选用温阳利水之真武汤,1剂知4剂愈。之后每遇以口渴为主诉的患者,首先辨其属外感还是内伤。排除外感后,再辨其是阴虚还是阳虚。凡见畏寒肢冷,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色淡苔白,或兼食少腹痛,或兼大便质稀/便秘,或兼疲乏无力,证属阳虚者,恒用温阳化气之真武汤,治之辄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上一篇:&&&&&&&&下一篇: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客服电话:010-
邮件地址:
投诉电话:010-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 举报邮箱:怎样可以使孕妇的羊水减少?_百度宝宝知道头晕治法健脾温阳化饮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陈镜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急症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数载,学验丰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简述其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头晕1例,以飨读者。
杨某,男,42岁,已婚。于日初诊。
主诉:患者头晕3年,加重1周。患者头晕,自称血压一直偏低,胃痛4个月,口苦口干,无反酸,伴恶心呕吐,大便溏,睡眠安,小便正常,舌尖红,苔微黄腻,脉弦滑细。辅助检查:血压105/56mmHg,心率52次/分,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
辨证:脾阳虚,水泛上逆。
治法:健脾温阳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15克,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5克,黄连6克,川楝子10克,陈皮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 10克,吴茱萸5克。先予7剂,嘱患者清淡饮食,用生姜煮白粥。
二诊:患者诉头晕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无口苦口干,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测血压及心率恢复正常。结合临床表现及舌脉象,考虑脾阳渐升,痰饮渐少,肝热已解。故再单独予苓桂术甘汤巩固。
处方:茯苓15克,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5克,陈皮10克,1周后电话随访,谓诸症消失。
按:患者以头晕为主诉,归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内经》认为,无论虚实都可致眩。陈镜合常言必须分清病机的寒热虚实,用药始能建其功。结合四诊,本案辨证以虚为主,且主要为脾阳虚。该患者头晕、大便溏,脉细,此为脾阳虚水泛的典型表现。《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汤主之。&故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患者口苦口干、恶心呕吐,舌尖红及脉弦滑为土虚木乘、郁而化热的表现。故予左金丸泄肝热,加川楝子加强泄肝热作用。吴茱萸可降逆止呕、疏肝解郁、助阳止泻且可制约川楝子、黄连的寒凉之性。陈镜合善于食疗配合治疗,《内经》中有关于食疗的记载,&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药以祛之,食以随之&, 陈镜合嘱患者生姜熬白粥食用,可辅助苓桂术甘汤健脾温阳化饮,与方药相配有吴茱萸汤之意。《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同时予二陈汤主药陈皮、半夏可燥湿化痰,可辅助苓桂术甘汤起到化饮之功。因患者头晕3年,日久必瘀,用川芎行气活血。
陈镜合告诫我们,临床当中对于寒热虚实的患者,一定要抓住主症,就抓住了主要矛盾,这样临床表现便会相对简单,较易辨证用药,避免虚虚实实之忌,用药才能效如桴鼓。(李要轩)
猜你感兴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 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形性改...
朱良春指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关键是首先辨明病因、病机,更要辨清病位。...
朱良春先生诊治干燥综合征,推崇近代中医大家冉雪峰“燥甚化毒”之说,认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阳化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