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爱多网上药店卖假药买的药有假药吗

  (恕不曝光卖家店址,因为:1、虽为非法药,但的确也是中药制品,应该没危害;2、卖家最后解决的态度比较好;3、纠缠这件事浪费好长时间了,不想再这样;4、这其间有前辈告诉我:在药价畸形的环境,百姓想治病又没多少钱,仿制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必须说说淘宝在我维权其间的龌龊表现,好在这次的假药应该没毒,这要是有毒的药他们也不管。  大家还是不要网上购物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了,维权超麻烦)  药帮别人从淘宝买的,到手后发现与之前吃的不一样,于是想让厂家帮鉴别,包装盒上电话好几天都不通。  卖家说只要防伪码能查到就没事。还一会儿说是从药店进货,一会儿说厂家进货。我说,既然你从厂家进货,那就给我一个有效的厂家电话。卖家说,我这人好不讲道理,要厂家电话干嘛……  从和卖家的聊天里,没有实质证据怀疑他卖的加药,但看聊天内容傻子都明白了。  (待续)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卖家愿意退货。我申请退货时写的是“收到假货”。卖家说,不能以这个原因申请。我说你心里明白。我们越争论越激烈,最后卖家出激将法说你投诉去吧。他觉得我不会浪费时间投诉(毕竟只是帮人买的嘛)。但我一生气就投诉了。(此时卖家突然同意了我“收到假货”的退款申请,呵呵)  药厂是北京的,北京的12315告诉我,所有关于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生产、销售投诉,都归药监局管。北京药监局受理投诉后,立刻来电确认。不几天就反馈给我信息,说那个药厂厂址没这么个地方,营业执照早就被注销了。我买的药肯定是别人冒用那个厂的批号生产的假药。  不过北京药监局没有责任给我出具证明,也无权处理这个药,因为北京的这个药厂只是被冒名,实际违法单位是生产这个假药的、卖假药的,我应该向淘宝网所在地的浙江省药监局投诉此事,届时北京药监局会协助他们的姊妹单位调查。  我在浙江省和杭州市药监局投诉了。
  这里面有个插曲,卖家同意退货,但是给了一个很虚的退货地址(是XX楼,但是查无此楼);以及一个好几天打不通的收件人电话。我只得要求淘宝客服介入。  淘宝客服不听厂家已注销的话,要求我提供明确、权威的证据。此时,我才发现,在工商局网站上,厂家注销时间比药的生产日期还早两年,也就是说这药非法无疑。  我提供了工商局的查询地址、截图。等了好多天,今天收到淘宝的短信,说是证据无效,投诉和退款都关闭。也就是说,淘宝不仅允许卖家继续卖假药,而且我连退货都不能了。  我联系卖家,求退货,卖家愿意“原谅”我的无礼行为,给我退款,且不要我退货回去。我删除了给卖家的评价,拿到了货款,可以还给委托我买东西的人了。
  但是,重点来了。  后来我才发现,淘宝投诉处理结果是这样写的:  “维权不成立,淘宝判断依据:双方已协商解决。”  要知道,虽然卖家最后还是退款了,但是我维权失败之后才找到卖家给退款的。淘宝给出这个依据之前,买卖双方没有协商过。我怀疑的是,卖家那边疏通了淘宝网的关系,否则那个依据怎么这么诡异呢?  我又找到淘宝的客服(不是针对卖家,而是针对淘宝给出的判断依据),质问为什么证据确凿却判我维权失败,给出的依据也没图没脑。  猜客服mm怎么说的?客服mm说,消消气,下次要选择信誉较高的店铺购买,以后谨慎购物!(可见人家知道是假药无疑)  挺感谢这个客服的。不过淘宝网啊,太不让人放心了。
  我买到个手机也是假的,连高仿都不是,淘宝也是你这样回复我的,而且卖家装死。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而浙江省和杭州市药监局,一个多星期还是没处理我的投诉。为了对得起卖家良好的处理态度,我已经申请撤销之前投诉了。估计不撤销也一样没人管。处理问题的速度和首都的药监局差距太大,或者是淘宝所在地投诉太多的缘故,不过真耽误事啊。
  @喏喏小妞 4楼
19:10:11  我买到个手机也是假的,连高仿都不是,淘宝也是你这样回复我的,而且卖家装死。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mm你要有证据啊,这样淘宝不管也可以找315,如果没证据,就当吃一堑长一智了。
  趁新鲜顶
  顶,淘宝小朝廷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网上买来倒卖 百万假药进了4家药店 蒋某冒充药企人员,向药店售卖假药收入百万,目前被移送检察机关
&&一年前,在一药业公司供职的蒋万有(化名)发现了“新财路”:通过QQ和药品网站以低价买入某些药物,然后转手卖给药店,赚取差价。但今年7月,蒋万有所售某款药品被举报为假药,成都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迅速介入。调查发现,蒋万有涉嫌冒充某药品批发企业的业务员,高价销售假药,牟取暴利,一年收入100余万元。目前,蒋万有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今年7月24日,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成都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举报称,新都有4家药店在销售假的陈李济舒筋健腰丸。办案人员对举报内容分析后,与上述企业取得联系,经初步核实,确定该药品为假药。&&昨日下午,成都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药品(中药材)支队相关负责人称,7月30日,药店提供的进货单显示,该药品是从成都地福医药购进,“经过进一步辨认,地福医药称,该公司可以在进货单上打名字的只有3个人,而此进货单没有打名字,流水号也不一样。”&&“此前,蒋姓涉案人员曾对药店表示自己是两家药品批发公司的业务员。现在已确定该批药品并非从地福医药购进,所以办案人员转向另一家批发公司。”该负责人表示,因为涉嫌造假,市食药稽查总队联系了成都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展开联合调查,“另一家药品批发公司确认蒋姓涉案人员确实是该公司职员。但对其买卖药品的行为并不知情。”&&7月31日,办案人员在新都区大丰镇花满庭一单元楼内发现了蒋万有的“药库”,一间房间内摆满了打包好的药品。据市食药稽查总队药品(中药材)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案人员清点发现,该批药品共涉及8个省市的13类药,涉案药品金额达76万余元。&&蒋万有在接受办案人员调查时称,自己买卖药物约有一年时间。首先通过QQ和售药网站低价买入部分药物,然后再通过QQ售卖,赚取中间差。“蒋万有以620元的价格从网上买入一盒陈李济舒筋健腰丸,然后以760元卖给药店。一盒赚140元。”该负责人称,“蒋万有一年时间里买卖药品收入就达100余万元。”&&目前,蒋万有已被移送检察机关,进入诉讼程序。市食药监局提醒市民,如买到假药可及时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成都商报记者 王春
[] [] [] []
发帖区已有条跟帖&&&&
html +='立即抢购';
html +='';
$("#tg-content").html(html);1号药网被曝没处方也能轻易网购处方药|网购|假药|万艾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1号药网被曝没处方也能轻易网购处方药
  没处方竟能轻易网购处方药 “黑药店”打折诱人暗藏假药
  目前本市互联网药品交易“持证”单位仅有7家 正研究第三方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方案规范经营
晚报记者 许沁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网上购买处方药,无需出示处方,也可能买到;盲目贪便宜网购,可能遭遇假药,危害自身健康……最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违规网站大多出售治癌症、风湿、牛皮癣等疑难杂症的药物,往往“什么病难治就治什么”、“普通药房不好意思买,网上可毫无顾虑”,为病因难以启齿的消费者提供了一条隐蔽、快捷的购药途径。
  事实上,在我国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活动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其中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持证”单位有125家,在上海为7家。
  近年来,本市监管部门按照“疏堵结合”的监管思路,加大了对互联网违法药品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同时正在研究出台第三方药品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方案。今后,市民网上买药可直接上专门从事药品消费的第三方平台。
  记者调查
  网上药师简单问询后即可买到处方药
  昨天,记者以购药者的身份登录“1号药网”(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粤C),记者表示想买处方药 “万艾可”(俗称 “伟哥”),当登录并查询“万艾可”后发现:以100mg*1片包装的“万艾可”标明“抢购价”为109元,低于网上标注的“药网价”和“市场价”。当记者想点击购买时,下方显示出“药师咨询”对话框,当点击“药师咨询”框后,即跳出“本品为处方药,不能网络订购;如需购买,请到药店凭处方购买或咨询客服! ”字样。
  于是,记者拨通了“1号药网”客服热线,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需要购买处方药的话,应先注册登录,再咨询网上执业药师。记者按照客服的说法,不仅进行了注册,登录后直接联系在线客服药师咨询。
  一位名为“蔡药师”的对话框弹出:“您好!我是1号药网的执业药师,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
  记者问:“伟哥可以买吗,怎么买? ”
  在线药师问:“您以前使用过吗?是医生建议您使用的吗? ”
  记者回答:“是的! ”
  药师说:“麻烦您提供1号药网的用户名,需要药品名称、数量以及收件人电话、地址、姓名,我帮您下订单。 ”记者按要求提供了相关信息,网上药师很快帮记者下了定单,只要网上付费即可收到药品。
  按理说,处方药,网上药店原本不应予以网购。但在实际操作中,虽强调处方药不能网络订购,需凭处方药店购买,但在药师咨询过程中,并不需要提供处方,只要简单地回答药师“购买者是否以前使用过、是否是医生建议使用”这两个简单问题,如果购买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可方便地由药师帮助下定单。
  促销手段吸引买家 小心假药混迹其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市民对于“网上卖药”必须先取得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活动的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知晓度并不高,对于“网上购药”也难辨其是否取得正规资质。更重要的一点是,网上购药吸引了不少人,平时在普通药房不好意思买的药,在网上却可以毫无顾虑地购买。因此,这些网络“黑药店”还为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了一条隐蔽、快捷的购药途径,更有个别消费者出于私密性考虑,选择网上购药,但万一出现问题,又因私密性不敢诉诸法律。
  记者看到,不少网站上,作为处方药的“万艾可”被打上“热卖”的标识,有的甚至以 “买一瓶送4粒”、“买2瓶送1瓶”等方式来促销。在一家网站上,记者看到“万艾可”的规格为100mg一粒,瓶装的一瓶30粒。当记者网上问询价格时,在线客服表示:买1瓶598元送4粒装一盒,2瓶1100元送1瓶,3瓶1500元送2瓶,还注明一瓶30粒。买家可以把姓名、收货地址、联系电话直接发给他,还热情地提供了400咨询热线。当记者问是否需要处方时,客服明确表示“不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男性碍于面子不去医院、贪便宜乱用药,却忽视用药安全,盲目网购,不明真相,可能买到市场上一些仿冒类似 “万艾可”等药品的伪劣、假冒药物,像所谓“30粒瓶装”这种包装规格的,是假冒产品,会给自身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违规售药多针对癌症、风湿等疑难杂症
  记者调查还发现,这些违规网站所出售的药品也有一些规律,大多是治疗疑难杂症的,如治癌症药、治风湿病药、治牛皮癣等皮肤病药,以及心脑血管类药物或医疗器械等。总而言之,什么病难治就治什么,且绝大多数卖家都会表示,网上购药可“送货上门”。
  在一家去年曾因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药品被药监部门曝光的网站上,记者看到所谓“某某抗癌网”上针对癌症的癌种详细分类,还开设“病友交流”、“在线提问”、“治疗方案”、“癌友互动”、“新药快递”等栏目。网上还设有“客服电话”,患者可进行 “肿瘤咨询”、“提问肿瘤专家”等。不少类似“某抗癌网”、“某癌症网”中还有病患QQ群,这正抓住了患者求医心切的心态,其中不乏违规销售抗癌药、肿瘤药。
  由于网上买药绝大多数不需要医生处方,这个漏洞还造就了网上处方药销售市场,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容易“上钩”。
  一位40多岁的消费者表示,他对网上购药“深恶痛绝”:太太总觉得网上买药便宜、方便,一买就是一大堆,这些药有用倒也行,问题是吃了半天,什么病都治不了,反而把病耽误了!
  对此,卫生行政部门也提醒市民,要注意辨别网站的医疗保健信息,谨慎在网络上咨询“在线医生”。网站只能宣传、传播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知识,不能进行任何形式诊疗活动,市民看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网站上获取的医疗保健信息可作参考。
  药监说法
  网上售药须有“证”有“资质”
  晚报记者 许沁 报道
  对于网上发布药品信息、网上交易药品,必须先“领证”,取得相关“资质”。药监部门表示,在我国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活动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其中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考虑到网上购药的最大问题是用药安全,为此,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药品信息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低成本吸引不法销售商进入
  由于网上卖药订购便捷、低成本运营,具有一定隐蔽性,吸引了一些不法销售商进入。目前通过药监部门监督检查发现,网上发布药品信息、网上卖药的主要违法销售行为具体包括:未获取网上交易资质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药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经营精神药品,如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等,甚至还假冒正规网站等。对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其他任何个人,未取得资质网上卖药,有关部门将会同其他监管部门作出处理。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获得由国家食药监管局批准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单位有125家,本市有7家。
  纠正违法网上卖药难度大
  “由于网上卖药其信息发布、联系环节、销售等各个链上的环节都是分离的,而且区域不同、跨度大,存在很强的隐蔽性,纠正违法的成本非常高,监管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介入网络违法案件查处,这也是导致目前网上卖药监管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人士表示,对网上卖药的监管还涉及到“管辖权”问题,如一些网上发布的药品信息是异地的,需移送至相关所在地查处;还有一些网上发布的药品信息是虚假的,虽然工商注册的公司地址在上海某地,但实际上到了现场根本找不到该企业。
  据统计,去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计监控2285个发布药品信息的网页/网站,监测后发出行政告诫书132个,其中114个网站/网页已整改,数量占总计发出行政告诫书的86%。此外还移送网站到相关省市个案地部门72个,关闭/删除网页28个,联合公安部门查处非法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等地下窝点29个,查处涉案金额8000多万元,发出刑事责任书61个。
  研究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储存方法、运输条件等都有严格规定。今年,本市将研究网上购药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让“有证”的实体药房都加入到这个统一的第三方药品消费电子商务平台上,变成站内的合法、规范的经营者。
  在这一平台上,还可对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药品安全系统问题等各方面,提出相应要求。通过“疏堵结合”的方法,鼓励合法经营、有规模的第三方药品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挤压违法药品消费网站的生存空间。在药品监管方面,也将更有利于药监部门指导监督,弥补网上药房分布不均匀,降低网上药房运营成本,真正实现药品大流通。监管部门可以集中有限的监管资源,重点打击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地下药品经营网站。
  最新进展
  网上可搜到三大药品数据库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
  在虚假信息屡禁不绝的情况下,网上寻医问药,老百姓还敢放心吗?出于各方的呼声,搜索引擎和主管部门都在着力改善现状。本周,百度对外通报与国家药监局达成合作,药监局的三大药品数据库、总计20余万个权威药品信息全面接入百度,向所有网民开放。
  APP“医药助手”已上线
  在百度发声的几天前,360也抢先宣布类似的消息。 360搜索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国家队”即刻搜索展开战略合作,通过即刻接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查询数据。此次国家药监局开放的三大数据库包括:药品数据库,包括18余万种国产和进口药品信息;药品说明书范本数据库,包括近6000余种非处方药(OTC)化学药品说明书范本及中药说明书范本;经过认证的可向个人售药的网站的数据库信息。据悉,这些数据将随着药监局的数据变化实时更新。
  “相比此前网络上鱼龙混杂未经认证的药品搜索结果,这相当于为每种药品提供了一个身份证。 ”百度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尝试发现,目前上述数据库已完成对接。无论是通俗的商品名、专业的药品名还是批准文号,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最上方,都将出现认证过的权威数据。如百度输入“氯雷他定”,相应的胶囊、糖浆、颗粒等都会展现出来;而搜“白加黑”,搜索结果会自动导引到“氨麻苯美片”。进一步点击,除了每一种药品的特性外,连药品服用说明书也将一字不差地照搬上网,包括用法用量、药理作用、禁忌等。
  “和政府除了数据共享之外,还包括一些软件共建,其中药监局的一些官方产品将委托即刻搜索进行开发。”即刻搜索公关部王小姐昨告诉记者,目前APP客户端“医药助手”已经上线,市民根据药品名或自身症状搜索药品信息,并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药店。
  限制软文入搜索引擎词条
  此前,百度百科突然修改规则,对现有4万个常见医疗类词条采取专业认证的编辑方式,普通用户将不能参与编辑,仅由认证的医学专家参与修订,引发业界诸多猜想。
  成立于2006年的百度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内容由上亿网友共同编辑创建。部分医疗营销机构绞尽脑汁,通过参与百科词条编辑的方式来诱导用户,并试图通过此途径对自己的医疗产品进行宣传。“比如:红斑狼疮,某些医疗机构在阐述病理的同时会 ‘夹杂私货’,夸大或伪造一些案例,极力鼓吹自家的疗效好。 ”业内人士说,一些医疗营销机构自己的产品以软文的方式,嵌入到网络百科的医疗类词条中,从而变相吸引客流、误导消费者的营销方式愈演愈烈。
  百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 “一般都是来一个删一个,对方很狡猾,会反复换几十个ID上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审核。”其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药监局方面已要求合作搜索引擎开设专门的举报通道。
  据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孙咸泽透露,除了以开放的药品数据库外,未来将不断推出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餐饮食品等数据库。
  对话深喉
  网络医托“三板斧”刮病人油水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
  “搜索引擎的每一次改动,背后都是与违规医疗机构灰色行为的微妙斗争。 ”在医药行业有多年从业经验、现转行开咨询公司的马才(化名)告诉记者,他对此感触很深。据他透露,很多民营医院都有专门的SEO团队,深谙擦边球的营销之道。 “有民营医院老板揣着现金来谈合作的,要找专业团队外包网络营销,每个月预算500万算少的,一年一个亿都有人愿意砸。 ”由于现在平媒、电视、医疗类的网站页面广告已被国家禁止,这些钱大多都花到了搜索引擎、论坛、SNS水军营销上,方式也更为隐晦。
  记者:你说有的民营医院每年能砸上亿元做网络推广,这数据是否有些夸张?
  马才:不夸张,多的能有两到三亿。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民营医院获取一个病人的推广成本越高,打到到院病人身上的板子就越重。
  比如说,你去九院割个双眼皮,花个2000元已经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了。但在某些民营医院,他们整形美容的均次医疗成本就高达3000元到5000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网络推广费。成本怎么回收呢?就是拼命忽悠你加码,割完双眼皮再垫个鼻子,再用自体脂肪隆个胸,一套下来一万多块钱没了,质量还不一定有保证。
  记者:一些违规的医疗机构如何通过网络吸引客流呢?
  马才:一是买关键词,做搜索引擎营销。二是去各种论坛找枪手发帖,冒充病人编故事,利用其他病人感同身受的无助感拉客,这个转化率相对比较低,但很多机构还在做。三是注册一些山寨网站,起个比较豪迈的名字,冒充第三方医疗信息平台,其实所有的客服和免费坐诊医师都是医院的托儿,唯一的任务就是拉人头。
  记者:这种夸大营销得不到主管部门的约束吗?
  马才:公立医院对均次医疗费用是有严格限制的,受到国家监管,不能太越线。但民营医院就相对良莠不齐,家族制、集体股份制都有,甚至听说某些医疗集团一次性在背后投资控股几十家医疗机构。上海以前也有个协和医院,治不孕不育的,各种乱收费。据报道,它两年内被罚了4次,后来因为诳钱太过火被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执照,但目前很多民营医院做法并不比它收敛。
  通过网络营销拉到病人后,这些医疗机构最常用的一招就是过度医疗,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天大的病,卵巢堵塞说成不孕不育。几百元能搞定的小手术,不从你身上扒个几千上万不会善罢甘休。主要原因是,他们为了“请君入瓮”,已经不惜血本狂打很多广告,必须从病人身上连本带利捞回来啊。
  记者:药监局向搜索引擎开放数据库,目前经国家药监局备案的网络药店认证信息也入驻百度,搜索结果中已经以醒目的认证标识推荐有网络售药资质的药店,将其与其他非正规的网上药房区别了开来。你认为是否会让上述现象有所好转?
  马才: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我觉得主管部门未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大多数老百姓生了病,不太会直接上网搜具体的药品,还是按病症和医院名称进行搜索的,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有医才有药,没有医生的专业处方,患者也不知道要吃什么药,更加买不到。建议未来在搜索引擎的结果中,可以进一步对病症名称、医疗机构也做一个认证和提醒,避免网民被一些李鬼医疗机构所骗。
  相关链接
  本市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的单位
  1、上海复美益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导药网 (B2C)
  2、上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上海药房网 (B2C)
  3、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健一网 (B2C)
  4、嘉定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药到病除(B2C)
  5、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药品零售网(B2C)
  6、上海复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复星医疗互联网交易平台(B2B)
  7、上海伊邦医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药房网(B2B)
  网上购药提醒
  选择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网站购买药品
  消费者在网上购药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要轻易将个人隐私 (银行卡密码、身份证件号码、病历等)告知网站
  消费者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浏览“网上购药安全警示”栏目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我在网上买到假药怎么去举报。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在网上买到假药怎么去举报。
律师您好,我想举报部队的1个士官,该怎么举报?他在网上让我给他买烟买衣服,让我给他打钱,钱打了两千多,可是分手了他不给我了,我该怎么办呢?
网上说她的地址在北京市大兴区,还有工商登记注册,然后发了链接让我涮,说十分钟后返钱但是却说要做够任务才能够去一次过返款。做够之后又出现卡单了,这是怎么办啊?刷信誉买的点卡,却上网一查,显示已经使用了。查了下点卡的使用ip,说是在北京,现在我该怎么样,没有钱了。
你好如果网上诈骗钱怎么举报
你好,我想问问我在网上被骗数千元怎么举报呢?我能追回来这些钱么?
我在网上受骗怎么举报
网上说她的地址在北京市通州区杨洼251号中建二局写字楼518室,然后发链接让我去刷,说10分钟以内返款,但是却说要做够任务才能够去一次过返款。做够之后又出现卡单了,这是怎么办啊?刷信誉买的点卡,却上网一查,显示已经使用了。查了下点卡的使用ip,说是在北京,现在我该怎么样,没有钱了。请律师给个实际一点的建议。怎么举报“易卡点卡商城是瑞安市贵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上刷信誉买点卡被骗了几千元了,怎么才能要回来??怎么举报,?
请问怎么通过网上或短信的?方式举报诈骗
我在网上投资理财项目,被诈骗,钱数目大,怎么举报,怎么报案呀?
网上买东西,打款过去后,卖家不仅没发货,电话打去也限制呼叫,固话也没人接。我应该怎么维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卖假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