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医疗低保 医疗程序

九三学社就三江源生态移民及后续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九三学社就三江源生态移民及后续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一是加大补偿和政策扶持力度。将生态移民补助标准提高到当地牧民平均收入水平,且补助期限不设上限;加大对后续产业,尤其是高端生态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移民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通过增加投入、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鼓励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态移民和保护区内牧民子女实行12年免费教育;保护区内实施医疗保险全覆盖,提高医疗报销水平;建立保护区失业、低保、养老等保障制度;将移居城镇的移民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实施教育移民。建立三江源中下游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援教制度,在移民家庭自愿基础上,将初中以上学生转入对口地区就学,费用由中央财政和转入地共担,放宽此类学生高校入学条件。同时,通过提高当地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引进人才、对口援教等多种办法,办好当地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四是增设草原管护公益岗位。三江源有20多万平方公里草原需要管护,如果按每人管护15-20平方公里计算,需要1-1.3万名管护人员,可解决保护区内1/3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建议增加专项资金,开辟草原保护区,设置公益岗位管护草场,其主要职责包括,定期核查放牧牲畜数量,确保草原牲畜量不反弹,监督制止草原乱采滥挖,开展草原灭鼠,草地补植等工作。
  二、加大移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结合生态移民就业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三江源阳光工程、扶贫开发等培训项目,保持每年整合部分资金,坚持统筹兼顾,分层培训的原则,通过扫盲活动、职业教育、科技培训、技术示范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生态移民的现代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对生态移民进行草场保护与管理、舍饲育肥、暖棚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畜疫防治等农牧业实用科技和农机具修理、汽车摩托车修理、土建技术、民族手工艺、民间演艺、驾驶技术、藏毯加工等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生态移民的劳动技能和经营水平,使生态移民从单一的畜牧业经营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移民择业就业。同时,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生态移民从事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三、加强动态管理,创新管理方式。一是加强动态管理。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动态调整和完善项目。如,根据物价指数调整项目投入;将保护区封山育林、湿地保护纳入补偿范围;将保护区森林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增加工程监理费、项目运行维护费;制定移民子女分户补助办法,等等。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省部级协调机制,统筹工程进度,资金拨付、使用管理,项目评估等事宜。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推广&协议保护&模式,通过保护区与牧民委员会签订协议方式,明确保护责任,协商与成效挂钩的保护费用,以发挥当地牧民生态保护的主体作用;将目前按户补助办法改为按人按户相结合的补助办法;在以草定畜基础上,建立减畜奖励、增畜受罚机制,使减畜不吃亏、增畜不增收;将移民范围扩大到青海全省,并实行属地化管理;对地点偏僻、生存条件恶劣、缺乏产业发展依托的现有移民点进行撤并,并加强生态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
西宁市政协  海南州政协  海西州政协  海北州政协  果洛州政协  黄南州政协  玉树州政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办公厅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1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新华网青海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青海分社和新华网青海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青海频道联系。聚焦三江源之困:全球变暖或致冰川永久消失
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
支持单位:
四川省环保厅 四川环保世纪行组委会
热线电话:
供稿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聚焦三江源之困:全球变暖或致冰川永久消失
  千疮百孔的草原
  “草原禁牧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鼠害。”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常务副县长才多杰告诉记者,治多县共有可利用草场2800万亩,其中700多万亩鼠害严重。据介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治理了几十万亩,但只占全县鼠害面积的一小部分。加之害鼠繁殖快,往往是当年灭了,过两三年又复发泛滥了。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里镇的草场海拔相对较高,牧草长得稀稀拉拉,46岁的藏族牧民诺多对记者说:“我家近8000亩草场,你看到处是鼠洞,牧草长得差、不够吃,我们想尽办法买草,每天喂100多斤饲料,但470只绵羊还是瘦得厉害。”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治多、杂多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泽库等县的草原上,鼠害严重,一些地区几乎寸草不生、土壤裸露,甚至出现“鼠进人退”现象,逼得牧民只得一年四季走圈放牧。
  “目前,全省草原鼠害面积达1.2亿亩左右,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危害的重点区域就是三江源地区。”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调研员石德军说。
  据专家介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以及高原田鼠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而且其啃食、掘洞、堆土等活动加速了草场退化、地表裸露,导致黑土滩出现,黑土滩再经过自然风化,最终变成沙漠、荒漠。
  本刊记者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采访时也看到,一垄垄黄沙在大风吹拂下,不断增高加厚,侵袭着牧民草场。黄南州三江源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这里大约有20万亩沙化土地,多年来未进行治理,正不断扩张、蔓延。”
  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吕植认为,三江源地区是独特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对维护“中华水塔”安全意义重大。他告诉记者,通过遥感监测和模型分析,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区植被指数93.1%没有变化,同时有5%变好,但还有1.9%变差。
  “唯一的技能就是放牧”
  为实施保护三江源的工程项目,先后有5万名藏族牧民搬离生态脆弱区,开始集中居住。2004年,作为黄河源区首批“生态移民”,与尕查一样,南加与162户群众一起搬迁到了州府所在地大武镇沁源新村。
  尽管搬迁后住房、医疗、就学等条件有所改善,但对于世代“逐水草而居”的广大搬迁牧民来说,“生态移民”的身份,使他们朝夕之间成为非农、非牧也非城镇居民的特殊社会群体,面临严重的生计难题和发展困境。
  南加告诉记者,由于禁牧减畜,他将原有的70头牛、120只羊全部出售,如今卖牲畜的“老本”早花光了,除去领取国家一定粮食和生活补助外,他家最大的生计仍在草原上:挖虫草、帮牧。
  “挖虫草完全靠天吃饭,不牢靠。但我家几辈子都是牧民,唯一的技能就是放牧,也没有其他法子。”南加说,除了挖虫草,他与妻子到其他乡镇给以草定畜户帮牧,干几月下来,人家不过在年底给点酥油和曲拉。
  “现在的生活不如草原上好。过去我们家有100多头牛、300多只羊、7万亩草场,吃肉、喝奶、用燃料不花钱,一家人的生活不用愁。”同住在大武镇河源新村的搬迁牧民、62岁的给青很怀念草原上的生活。他说,这几年一家10口人主要靠政府发放的饲料粮补助、燃料补助以及生活困难补助过日子,而所有这些钱加起来还不足2头牛的价钱。
  果洛州玛沁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尹东曲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生态移民”收入仅有城镇居民的20%左右,很难在城镇站住脚。有的移民买了些牲畜过起游牧生活,牛羊吃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甚至到了川藏草场上。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杜发春调研后说,搬迁移民中70%的人员就业没渠道、发展没门路,生活变得日益艰难,移民村正在变成“低保村”、“贫民窟”。
  在青海省发改委生态移民组负责人师延俊看来,“生态移民”进城后收入少了,生活成本却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无法保障。“尽管政府部门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2011年三江源生态移民人均纯收入为2350元,大部分生活在国家新的扶贫线以下。记者 何伟
&&& t望新闻周刊 &[]&&[2]&青海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1版:青海日报1
政策倾斜 项目扶持 资金支持
民政部与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三江源民政事业加快发展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孟军)&在10月14日召开的第十八次全省民政会议上,民政部与省政府签署了《国家民政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民政事业加快发展的合作协议》,旨在着力推进三江源试验区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社会福利适度普惠化、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民政发展方式现代化,促进青海加快实现全面小康。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省长骆惠宁在协议上签字。  主要合作内容———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民政部加大对青海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力度,支持青海推进省级减灾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系统、救灾装备建设以及省、州、县三级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在分配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时对青海省给予适当倾斜,支持青海省建立低保信息系统和收入核对机制。  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5亿元,建设一批州县两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农村敬老(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等养老服务设施,确保到2015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不低于30张,民政部在重点项目、资金、设备、人才培训等方面对青海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予以支持。  推行普惠型孤儿福利政策。民政部支持青海省继续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并覆盖到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支持青海省继续实施“蓝天计划”,依托现有儿童福利机构同步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推进三江源地区州、县级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完善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民政部支持青海省研究制定具体优惠政策,推动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对青海省康复辅具服务体系建设给予项目、资金及人才智力支持。  加快发展慈善事业。民政部支持青海省推进“慈善青海”系列创建活动;支持青海省加强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和市场运营工作,支持青海三江源地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青海省各类民政项目给予倾斜。  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和城乡社区建设。2015年,青海社区服务设施面积达标率达到90%以上;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运转经费和城乡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下转第三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保医疗救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