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肿块有肿块是不是比正常体重重啊

身体有这些特征说明你已经得癌
  癌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怎样知道我们是否有&癌&风险呢?癌症的表现、治疗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持续咳嗽挥之不去,溃疡难以愈合,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小便习惯持久性改变等,这些症状,看似无害却令人烦恼。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4日报道,英国癌症研究会一项新研究发现,此类症状可能是癌症的报警信号。
  新研究中,英国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对伦敦三家医院1700多名年过50岁的参试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没有具体提及癌症,但是列出了包含10大癌症信号的17种症状。结果发现,900多名参试者(占53%)近3个月中出现至少1种癌症信号。研究人员对其中50%的人群进一步研究发现,45%的人没有因此看医生。最新研究列出了以下十大最常见癌症报警信号。专家告诫,如果你或者家庭成员中有人出现至少1种信号,最好立即看医生。
  1.持续咳嗽或声音嘶哑&&&可能是肺癌。
  2.黑痣外观变化&&&当心皮肤癌。
  3.排便习惯持久性更改&&&可能是肠癌征兆。
  4.溃疡难愈合&&&根据溃疡部位而定,口腔溃疡不愈合要当心口腔癌。
  5.持久性吞咽困难&&&可能是食道癌症状。
  6.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多种癌症的症状。
  7.小便习惯持久性改变&&&当心膀胱癌和男性前列腺癌。
  8.不明原因肿块&&&可能是多种癌症警示。
  9.不明原因持久性疼痛&&&多种类型癌症。
  10.不明原因出血&&&根据出血点而定,应当心肠癌、子宫颈癌或外阴癌。
  英国高级研究员表示,参试者中很多出现癌症信号的人群认为,这些症状无关紧要。还有些人因为害怕癌症确诊而决定不接受癌症筛查,另外还有人坚持&硬扛&。一些患者对医院诊断持怀疑态度,而另一些患者则认为,出现症状只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
  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中,1年生存率为96%,5年生存率为87%,10年生存率为78%。皮肤癌患者中,5年以上生存率为88%,女性患者更高,为92%。肺癌患者5年以上生存率为8%,女性为12%。前列腺癌患者中,5年以上生存率为85%。肠癌患者中,5年以上生存率为59%,女性为58%。
  英国癌症研究会专家建议,患者如果对自己出现的症状表示怀疑,应该立即找医生检查。通常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能不是癌症所致,若是癌症,早期诊断治疗,结果也会更好,生存率更高。
  说到癌症,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切掉&。手术治疗肿瘤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治疗癌症却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方法都被应用到癌症治疗中,关于这些方法你了解多少?
  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适合手术,一般来说,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早、中期癌症,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瘤体一般较小,都适宜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后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骨肉瘤患者截肢后影响行动能力等。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适用范围
  放疗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等对化疗不敏感,单用放疗就可以根治。对于其他肿瘤,放疗多作为综合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可以使得肿瘤缩小范围,达到减期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术中进行姑息治疗;术后对于切得不彻底的部位放疗,可以防止复发。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放疗作用有限。
相关阅读推荐:
婚后不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难过的一件事。
无论是男女都需要一个强壮的肾脏,这样才健康。
虽然癌症可怕,但治癌专家知道如何降低患癌风险。04版:温都新闻
 本版要闻
<font style="size:12px"; color="#14年12月21日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女童双手如同老人,满是褶皱 全身多处有小肿块,瘙痒难忍 身高体重明显偏低,发育迟缓
平阳4岁女童不幸患上阿拉吉欧综合症;据称该病全球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
小新满是褶皱的双手放在自己3个月时所拍的萌照上。
见习记者 王建旸 文/图 4岁的女童,却有一双老人般满是褶皱的手;4岁的女童,身高只有88厘米,体重11公斤,双手拿不住一只杯子。家住平阳腾蛟镇的小新(化名)出生不久就患上了阿拉吉欧(Alagille)综合症,肝内胆管先天性发育不良,这种病全球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 出生时体重不足1.5公斤,脸色发黄 小新家住平阳县腾蛟镇,父母都是残疾人,夫妇俩在村里经营一家杂货铺维持生活。 小新的母亲肖女士说,怀孕5个月开始,她就感觉到肚子不再变大。受家庭条件影响,她的孕检都是在当地的乡镇医院、诊所里进行的,当时医生只是让她增加营养,并没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2010年5月,小新在温州出生,体重不足1.5公斤,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住了一个月才出院。 小新的父亲林先生说,女儿出生一个月,他就发现孩子脸色发黄,当时以为新生儿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过一段时间就会正常,因此并没太放在心上。可等到小新3个月大的时候,她的脸色不仅没有好转,连眼睛也开始发黄。这时,林先生才带小新去医院检查,跑了温州、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医生说孩子胆道闭锁,只能活一两年,甚至劝林先生放弃治疗。 全身多处出现肿块,头发大把脱落 林先生带女儿回到了平阳,但是并没因此彻底放弃治疗。只要听说有治病的方法,他都要问一问、试一试,跑了多个省市,试了很多偏方秘方,但效果都不理想。 从两岁开始,小新的身上慢慢长出肿块。“肿块最早是在孩子的后背上发现的,有小拇指指甲那么大”,林先生说,后来关节上也开始出现了,肿块越来越多,从脸上、头上逐渐蔓延到了全身,天热时还伴有强烈的瘙痒感,小新常常把皮肤挠出血丝,头发大把脱落。“孩子的手上长满了肿块,皮肤僵硬,手指不灵活,小手看上去甚至比她妈妈的大手还要粗糙。” “由于消化功能有问题,孩子虽然每天能吃一碗饭,但是体重、身高从三岁之后就没增加。”林先生说,小新现在的身高和2岁的妹妹差不多,体重比妹妹还轻2公斤。小新一天要排七八次大便,大便呈现灰白色,小便的颜色也特别黄。睡觉时她的牙龈会出血,每天早上醒来,嘴边会有血块,看着实在揪心。 接受正规治疗,身高今年长了5厘米 由于小新看起来跟同龄的孩子有些不一样,附近的幼儿园不肯接收她。母亲肖女士说,孩子虽然小但是智力正常,喜欢画画和写字。有一次母亲喂她喝中药,她说:“不喝药了,我知道喝了药病也不会变好的”。“有时候听到大人在讨论她的病情,她会默默地走开,其实她什么都懂。”说到这里,林先生和肖女士的眼中都有点湿润。 “一开始医生告诉我,孩子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预计只能活一两年,可现在孩子已4周岁,我觉得治疗还有希望。”林先生说,今年初,他再次带着女儿去上海就医,医生诊断小新患阿拉吉欧综合症,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综合症。 林先生说,确诊后,小新接受了一定的正规治疗,今年已经长了5厘米,身上的肿块也消了不少,手掌的皮肤也开始变软。现在,他每隔一个月就要带小新去上海复查一次,“医生说从孩子目前情况看,她将来的身高最多只有1.2米。但只要孩子的病能治好、能平安长大,我们就知足了。”为了根治小新的疾病,林先生打算为女儿做肝移植手术。如果他们夫妻能在近期配型成功,计划在明年1月进行手术。 医生 告诉你 温医大附二院 小儿外科主任李仲荣 阿拉吉欧综合症 无法通过 婚检孕检查出 阿拉吉欧综合症很少见,在我多年的从业经历中,还没有诊断过该病症。根据相关统计,在全球每十万个新生儿中,可能有一个孩子会患有此病。阿拉吉欧综合症临床表现主要为阻塞性黄疸,部分病人在患病早期不太容易被发现,病症容易和胆道壁阻、胆囊炎等疾病相混淆。该疾病可能与家族性基因遗传、病毒感染有关,目前无法通过早期检查或婚检、孕检检测出来。 儿童患病后,其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通过胆道排到肠腔中,肝功能因此受到影响,病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外,由于肠道缺乏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吸收不良,要尽量减少脂类食物的摄入量,不能食用肥肉、蛋黄、糯米等食物,否则会导致身高、体重比同龄孩子偏低。总体来看,阿拉吉欧综合症比较难以彻底治愈。对于严重病例,肝脏移植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链接 阿拉吉欧综合症 阿拉吉欧(Alagille)综合症是具有表型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的最常见原因,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综合症在1969年由Alagille等首次报道。阿拉吉欧综合症涉及的脏器包括肝脏、心脏、骨骼、眼睛和颜面等。国内近年来开始关注该病。 病因 为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症,表现为肝脏明显肿大,显微镜下大多数门管区无胆管,有时可见发育不良的胆管,多无明显管腔,伴有明显的淤胆现象和门管区轻度纤维化,睾丸可见间质纤维化等。 临床表现 男女均可发病,在出生后3个月内发生轻度黄疸,肝内胆汁淤积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严重瘙痒,前额突出,眼与鼻的距离大,下颏小而尖;肺动脉瓣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脊椎前弓裂开,不融合,无脊柱侧突,有程度不等的智力发育迟缓;可有睾丸发育不良。 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及肝活检才能确诊。具有下列三项或三项以上者方可诊断为本病: 1.肝内胆管发育不全; 2.周围肺动脉狭窄; 3.典型的面部特征; 4.脊柱前弓分裂; 5.直系亲属中有一人以上患阿拉吉欧综合症。 鉴别诊断 阿拉吉欧综合症是婴儿期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综合征早期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为胆道闭锁。通过肝穿刺病理检查、眼检查及脊柱摄片等有助于早期识别,正确诊断。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浙ICP备B2- 国新办发函2006.78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温州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提供技术支持>> >>为什么体重会持续下降,
为什么体重会持续下降,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2538条
医生建议:一般情况下,持续性的体重下降通常有几种情况,消化系统病变,内分泌疾病
追问:那这种症状去医院检查,是检查什么科?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金章安&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龚晓兵&副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周建元&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小儿科
张冰峰&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内科
欧阳玲&副主任医师上海东方医院小儿科
卢峪霞&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传染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贫血热门问答
贫血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疾病问题推荐
【十味消食散】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补血,益气,健脾。用...
健客价:&#165;45.00
补血助气,调经。用于...
健客价:&#165;25.00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
健客价:&#165;29.00
用于治疗单纯性缺铁性...
健客价:&#165;31.00
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健客价:&#165;2.00
益气补血。用于轻、中...
健客价:&#165;42.00
补血生精,健脑补肾。...
健客价:&#165;45.00
本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
健客价:&#165;18.00
滋补气血。用于头晕,...
健客价:&#165;14.50
活血通脉。用于缺血性...
健客价:&#165;15.00→ 做胃镜检查食管黏膜下有肿物,体重却未减轻
做胃镜检查食管黏膜下有肿物,体重却未减轻
健康咨询描述:
距门齿约29厘米食管后壁有一约0.3厘米黏膜下隆起,老打嗝,食道有噎感,只能吃流质食物,吃米饭都不行,吃完后不适,堵着的感觉,无过往病史。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感冒,咳嗽,发热,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不全流产,胎
帮助网友:1592称赞:7
&&&&&&病情分析:&&&&&&你胃镜检查结果属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本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断明确后治疗并不困难,但是本病病程迁延。&&&&&&指导意见:&&&&&&平时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食物、烟酒等对胃的损害。
擅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小球肾炎,结核性腹膜炎,肾
帮助网友:2347称赞:8
&&&&&&病情分析:&&&&&&距门齿约29厘米食管后壁有一约0.3厘米黏膜下隆起,老打嗝,食道有噎感,只能吃流质食物,吃米饭都不行&&&&&&指导意见:&&&&&&建议你做个详细的检查,或者做个局部组织的病理检查看看,平时的时候注意个人的饮食。
擅长: 心脏瓣膜病,肺气肿,气胸,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肺
帮助网友:1388称赞:5
&&&&&&病情分析:&&&&&&你这个情况考虑是食管肿物,需要检查治疗一下再考虑解决现在的不舒适问题。&&&&&&指导意见:&&&&&&建议去医院消化科做胃镜活检化验新生物的病理,确定其类型再考虑处理的办法,或许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的不舒适感也没有了。
&&&&&&以上是对“做胃镜检查食管黏膜下有肿物,体重却未减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16
参考价格:29.2
参考价格:2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 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
参考价格:¥12
解郁宽胸,理气止痛。用于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干哕...
参考价格:¥27.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女子两月体重骤增20斤&竟是腹腔长了巨大肿块
&&&&来源:&&&&
&&&&&&字号
人民网哈尔滨12月18日电 近日,哈医大二院普外十病房成功为一位腹腔巨大肿块的患者实施切除手术,切除的肿块重达20斤。
家住齐齐哈尔市的陈女士尽管注重控制饮食、健康运动,体重还是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增加了20斤。每一个熟人见到陈女士高高耸起的腹部,都会笑称陈某像怀胎5个月的准妈妈,这让45岁陈某很尴尬。坚信自己没有生病的陈某到当地医院做彩超检查,被告知腹腔内长了巨大肿物,只有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才能切除。但陈某觉得肚子里的肿物虽然大,却没有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便依然我行我素的带着肿瘤去上班。谁知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肚子就像“吹了气”的皮球一样,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陈某才着了慌,赶往哈尔滨就诊。
到哈尔滨市某医院就诊后,陈某同样被告知:腹腔内的肿块已经从六天前的16cm*10cm迅速增长到27cm*19cm,因肿块巨大,切除困难,建议去北京、上海做手术治疗。不愿去外地就诊的陈某几经打听,找到了哈医大二院普外十病房的王夫景教授。经验丰富的王夫景教授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认为,腹腔肿块增长迅速,已经影响到患者的大小便,应尽早切除。但肿块巨大,布满了整个腹腔,而且无法检查出肿块究竟起源于何处,手术风险难以评估,加之肿块周围血管丰富,一旦碰触都会造成患者大出血,危及生命。
经过多次会诊和精心的术前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后,王夫景教授、王春敬医生为患者实施了巨大肿块切除手术。术中发现,患者腹腔的肿块起源于乙状结肠,血运极为丰富,并且肿块与乙状结肠、膀胱、输尿管粘连范围较广,进行完整切除难度很大。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重约20斤的巨大肿块完整切除。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恢复状态良好,不日即可出院。(方圆、李华虹、徐丽娟)
(责编:方圆、丁洋)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有肿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