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洪灾 严重后果涝灾最严重的地区

您好,分享的企鹅
南方暴雨造成26人死亡 厄尔尼诺或致武汉涝灾
汉网-长江日报
大家都在看
在经历干燥少雨的6月上中旬后,本周后半段武汉有望迎来“酣畅淋漓”的夏雨。6月初以来,降雨中心位于华南、江南一带,武汉处于雨区北侧,因水汽输送不充足,雨量明显少于历史同期。6月上中旬,武汉总雨量8.2毫米,略多于1963年的5.4毫米,为1900年以来全市历史同期第二“旱”年。不过,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下周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本周三开始武汉很有可能迎来连续3天中雨。另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将出现“厄尔尼诺”年。气象专家介绍,史上两次强“厄尔尼诺”年均造成武汉大涝灾害。据了解,厄尔尼诺现象是南太平洋东海岸的洋面海温持续偏高,改变大气环流的正常运行规律,使全球某些地区出现干旱或洪涝的现象。以1982年&#年和1997年&#年两次强“厄尔尼诺”为例,1983年我市梅雨天长达38天(6月18日&#日),总雨量达549.9毫米;1998年我市出现“二度梅”,长达24天,总雨量达659.3毫米;这两年都是史上著名的大水年。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我国的降水格局产生影响,今秋我国南方可能出现洪涝,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今年的江淮梅雨正在酝酿中,厄尔尼诺现象目前对我市天气的影响暂未显现,但抗涝准备需未雨绸缪。三镇天气精细预报如下(汉口、汉阳、武昌相同):今日白天多云,气温22℃—29℃,偏东风2—3级,相对湿度50%—95%;今晚到明日白天多云,气温21℃—28℃,偏东风2—3级,相对湿度55%—95%;明晚到后天白天阴天有小到中雨,气温21℃—26℃。另据新华网消息民政部网站22日发布信息显示,6月18日以来,江南、华南、西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22日11时,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9省(自治区、直辖市)有489.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26人因灾死亡、3人失踪。其中,湖南因灾死亡11人、失踪2人,江西因灾死亡5人,福建因灾死亡4人,贵州因灾死亡2人、失踪1人,广西、重庆各因灾死亡2人。与此同时,灾害造成33.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1.5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8700余间房屋倒塌,6.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83.8千公顷,绝收42.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8亿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benZhang]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最新消息!
南湖地区供电恢复情况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曹磊&通讯员王欣)截止7月8日下午16时,经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全力抢修,目前武昌南湖地区已恢复8条10千伏线路,43个台区、4400个用户。已恢复正常供电的有晒湖小区、省药监局宿舍、南湖广场、东方莱茵小区、南湖中央公馆、南都名都六个社区,余下的近10个小区仍因积水过深,开闭所、配电室等供电设备被水浸泡,完全不具备抢修条件。
目前,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已安排供电抢修人员在南湖地区待命,一旦渍水消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随时开展抢修,尽最大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目前,未恢复供电的小区,供电设施已被渍水浸泡长达三天,抢修难度将会随着渍水的时长加大。 &
汤逊湖泵站抽一天,南湖水位约降10厘米,渍水缓解还得两三天! &&
连续的强降雨,使得南湖部分片区渍水。汤逊湖泵站连日已满负荷抽排,据防汛专家预估,在没有新降雨发生的情况下,南湖地区渍水问题缓解还要等两三天。& &&
据洪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昨日介绍,渍水涉及居民3700余户、15000余人。& &&
南湖属于汤逊湖水系,该水系包括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汇水区域面积达420平方公里,北起武珞路、珞喻路,南至江夏八分山、大花山,西临长江,东至东湖高新三环线。& &&
在非汛期,南湖水位高于长江,雨水进入南湖后,经巡司河流至青菱河河口陈家山闸及位于武船附近的解放闸,自流排入长江。而在汛期,长江水位高于水系内水位时,为避免江水倒灌,就会关掉陈家山闸和解放闸,南湖水完全通过16公里外的汤逊湖泵站抽排入长江,该泵站也是整个汤逊湖水系的唯一排江口。& &&
汤逊湖泵站24小时能抽排约1200万立方米的湖水,南湖水位可随之下降10厘米左右。如南湖水位再下降40厘米,周边绝大部分区域渍水可得到缓解。& &&
今年6月以来,市防指连续发布第3、4号令,要求开始腾出汤逊湖水系的库容、提升水系的过水能力。6月17日,分隔大、小南湖达半个世纪的堤埂被扒开,两湖水系连通,使得小南湖水位降低,打通了南湖东、北部地区雨水进入原小南湖的通道。6月22日至24日,南湖连通港约2.58公里渠道打通了河道内的&梗阻&,不仅港渠的宽度整体扩至30米,还进行了&裁弯取直&,连通港的过水能力也明显提升。此外,从6月中旬起,洪山区水务局就开始对巡司河进行疏浚,尽力保证河道畅通。& &&
据气象部门统计,在本轮强降雨中,汤逊湖地区降雨量居全市之首,一周累积降雨量达到733.7毫米,历史罕见,该水系的湖泊全部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楚天都市报记者吴昌华 通讯员洪轩
7月8日14:25
恒安路(网友供图)
7月8日11:05
楚天都市报记者严珑实时播报出南湖的路况:
我终于出了武泰闸!两小时(除去办事时间)过去了!终于走了五站路。
主要是前面很多车又转过来了,还有逆行的,掉头的,导致拥堵加剧。
7月8日8:40
楚天都市报记者严珑实时播报出南湖的路况:
南湖路长虹桥武泰闸堵的非常厉害,南湖路南湖花园至武泰闸,双向拥堵。开车半小时走了不到一站路。
7月8日7:30
昨晚抽干积水的晒湖涵洞,因水再次倒灌已无法通行,请大家绕行!
(楚天都市报记者吴昌华)
楚天都市报7月8日见报稿:
四问南湖片区渍水之痛
南湖片区渍水为什么如此严重?
抽排到底有没有效果?
完全消退到底还要几天?
有无根治南湖片区渍水的办法?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 实习生李雨萌
▲南湖片区的排水主要依靠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并由南湖连通港、巡司河等河流排向长江。但目前湖泊江河水位高涨,抽排收效甚微。 绘图/刘阳
暴雨停歇,太阳露脸。本该渍水消退的时候,南湖区域却大水围城。
昨日,武汉中心城区渍水点从162处降至11处,其中南湖及汤逊湖周边区域就占了8处。进出通道堵塞、小区停水停电、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去上班?&&何时能回家?&成了当地居民们最集中的呼声。
一筹莫展之际,南湖的居民追问:南湖片区渍水为什么如此严重?抽排到底有没有效果?完全消退到底还要几天?有无根治南湖片区渍水的办法?
楚天都市报记者叶茂林 姚品摄
南湖渍水为何如此严重
&我2005年搬进小区,逢暴雨时地面也会有积水,但从没见过这么严重的情况。&家住南湖雅园1栋的陈先生说。
截至昨日下午,南湖区域的文治街、文馨街、书城路、南湖路、恒安路等主干道仍不同程度渍水,沿线小区也都被积水阻隔。
武汉市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湖片区的排水主要依靠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并由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连接各湖泊和长江。其北起武珞路,南至江夏八分山,西临长江,东至东湖高新三环线,共计420平方公里内的雨水都在此汇集,并通过巡司河、青菱河,最终由汤逊湖泵站排入长江。
对此,武汉市防指分析称,对于南湖及汤逊湖周边区域来说,汤逊湖泵站为雨、渍水唯一出江通道。本轮降雨以来,该泵站15台机组一直满负荷运行抽排,但因汤逊湖、南湖、巡司河等主要调蓄河湖水位上涨几乎与路面持平,且周边雨渍水仍在不断汇集,河湖水位顶托、调蓄功能严重受限,造成周边地区渍水消退缓慢。
抢排到底有没有效果
昨日上午11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探访南湖片区。在渍水最严重的南湖雅园,小区里的积水最深处超过1.5米。
昨日下午4时40分,武汉市防指发布消息称,全市中心城区渍水点已从本轮降雨高峰时段162处降至11处。
但昨早7时30分,车辆均不能通行的路段中有晒湖涵洞。
昨日上午10时,车辆均不能通行的路段中增加了雄楚大道检察院门口、珞狮路文治街(东西向)、珞狮路文馨街(东西向)。
昨日下午4时40分,洪山区雄楚大道检察院门口、书城路文治街等仍处于渍水范围内。直至昨晚7时许,平安路晒湖涵洞才打通。(8日晨最新消息:晒湖涵洞又被倒灌,再次积水不能通行)
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南湖地区的渍水抢排收效甚微。对此,洪山区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目前只能对高于南湖或平行于南湖的区域进行抽排水,而南湖雅园这样的小区,地势低,渍水和南湖水已经成为一个循环,&面对南湖水的顶托,抽排基本没有作用。&
渍水消退到底还要几天
昨日中午,在南湖雅园渍水现场,面对居民们关于渍水到底要几天才能消退的疑问,洪山区水务部门及南湖雅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全部消退至少要6至7天。
家住南湖雅园1栋的陈爹爹,和老伴、亲家等一起,在这里带孙子。昨日小区停电,孩子热得大哭,四位老人轮流给孩子扇扇子降温。
&现在有船,你们赶紧跟我们出去,投奔亲友也好,找个酒店住下来也好,总之不要呆在家里了。&南湖雅园社区负责人反复劝陈爹爹,渍水完全消退还需要好几天,如果小孩身体出现问题,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局面。最终,陈爹爹带着全家人乘皮划艇出了小区,准备回老家荆州。
昨日下午3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在珞狮路看到,大南湖的水正透过挡板,源源不断地向珞狮路倒灌。
洪山区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湖渍水主要通过南湖连通渠在疏排。实时监控显示,南湖水位每小时可下降1厘米左右,社区街道也都在对部分社区内渍水进行全力抢排。
南湖渍水有无根治办法
&如要根治南湖渍水,建议借鉴东湖做法,雨季来临之前提前降水位腾库容。&昨日下午,武汉市政府布衣参事陈勇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表示,2014年他曾向武汉市参事建议主动降低东湖水位,以确保东湖隧道施工围堰安全及雨季行洪通畅,成效显著。
据陈勇介绍,日,他就降低东湖水位向该市提出了几点建议,得到采纳。第一,及时调控降低水位;第二,新生路、罗家路两个排水泵站,对设备进行检验,保障开机率。对东湖出水闸口进行排查,及时清除附着物。
事实上,早在第四轮强降雨来临之前,6月22日开始,武汉市水务部门已组织对南湖连通港进行清淤扩宽,过水宽度翻倍至30米,对东湖高新区、洪山区等区域渍水起到明显缓解作用。
武汉市政府表示,将抓紧时间全面展开巡司河二通道、江南泵站工程,谋划南湖、汤逊湖水系生态治理系统工程,启动相关区域水系、路网、生态绿化等综合规划研究工作。将防汛排涝与生态治理结合起来,下决心让相关水系江河连通、湖河相接,争取让南湖区域渍水难题早日得到解决。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直击南湖渍水,实时直播如下!
从梨园到南湖花园只用了40分钟!
楚天都市报记者严珑7日20时推荐路线:
沙湖大桥&中山路&武泰闸&栅栏口&长虹桥&南湖花园。
好消息!南湖地区已恢复了6个小区供电
截至7日19时,南湖地区已恢复了6个小区供电,分别是晒湖小区、省药监局宿舍、南湖广场、东方莱茵、保利中央公馆、都市桃源。
另据武汉供电公司方面的信息,目前南湖地区仍有近10个小区处于局部恢复状态,无法全部恢复的原因是有部分小区内开闭所地下室全淹,且有的积水从地下室蔓到路面,将路面也淹了,此类现状,只能待市政和小区物业排除积水后才能进行恢复,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对具备抢修条件的小区开闭所和配电房&进行全力恢复。&
此外,汉口地区因暴雨导致的内涝灾造成的公用变压器停电用户全部恢复正常供电。&
楚天都市报记者曹磊
南湖花园又打通一条进出通道
7日下午17时45分许,经过武昌区水务部门全力抽排,晒湖涵洞双向交通恢复,南湖花园又打通一条进出通道。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最新消息!
现在南湖仍然有大量车出不来。建议从长虹桥武泰闸出来,这里上午曾堵得非常之厉害,现在此处交通情况在改善,不那么堵了,而出了武泰闸后,一路就非常畅通。(楚天都市报记者严珑14:10)
洪山区水务局排水处王科长:目前排水人员只能对,高于南湖或平行于南湖的区域进行抽排水,而在南湖社区,如南湖雅苑里面,它紧邻大南湖只有一路之隔,地势低,渍水和南湖水已经成为一个循环。抽排出来也是到南湖。目前的抽排设备都是从低处往高处抽。面对南湖顶托,抽入南湖基本没有作用,且水是循环的。目前南湖渍水主要通过南湖连通渠在疏排。刚刚,通过南湖水位时时的监控显示,目前,南湖水位每小时正在下降正一公分,社区街道都在对南湖社区内渍水进行全力抢排。(湖北之声)
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区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据估测,南湖地区的水全部消退至少需要6天!在此之前供电无法恢复,建议滞水地带居民尽早投奔亲戚或入住酒店。(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13:30)
这里是天晴后的南湖。(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摄)
南湖水继续倒灌二环(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摄)
暴雨终于停了,天也终于晴了!
南湖仍有居民被困。
南湖部分小区在6日凌晨停电,据供电部门介绍,目前,南湖地区因渍水停电的小区大概有15个左右。因水太深,他们无法进入抢修。需待水抽排后,才能开展电力抢修。(楚天都市报记者曹磊)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正在南湖片区淌水采访,他说,他了解到这里共1100多户,有4000多人被困,家中停电停水。洪山区水务部门、社区等正组织皮划艇和木船等转运被困居民,目前已有过半的居民被转运出来。
目前,南湖雅园社区11名工作者已连续工作六天,目前全部累趴无法上岗,转运工作都是在社区志愿者、蓝天救援队的帮助下进行。
&我在各渍水小区都看到,水里漂浮着生活垃圾;而且积水已发臭...&朱泽说。
风华天城小区
风华天城居民被社区群干和志愿者转移(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摄)
洪山北港派出所买了几艘橡皮艇,在金地格林小区附近摆渡居民。(楚天都市报记者汪亮亮)
金地格林小区开始提供救援服务。
南湖丽岛花园。(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摄)
南湖雅园背后的小南湖,水位高涨。(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摄)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摄
南湖风华天城,志愿者转移群众。(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居民积极展开自救。这是南湖假日小区,水位最深的地方可达胸部,机智的小区居民自制运送船
楚天都市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武昌进出南湖唯一通道是南湖路通往栅栏口的路,双向车流量很大。南湖朋友急着出来的不妨走南湖大道往东到民族大道到光谷广场,走珞喻路。(楚天都市报记者吴昌华)
长虹桥一路成晒车场
从早上到现在,雄楚大街及高架往南湖方向滞留严重,反向较好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摄)
南湖金地门前,木船在摆渡。(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摄)
公交冒险前行。(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摄)
小伙子淌水去等公交,竟等来一条鱼。
责任编辑:张屏
相关搜索:
频道总排行
楚天都市报 湖北楚天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社)
精彩资讯,尽在看楚天APP欢迎光临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门户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0B关于转发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1B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我区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全市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时空分布不均、强度大、损失大等特点,每年寒潮、暴雨、干旱、大风、雷电、冰雹、冰冻、大雾与霾、雪灾、低温冷害、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以及洪涝、农业病虫害、空气污染等次生灾害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增多,对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建设、粮食、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为切实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目的和意义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设施建设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社会防灾减灾的科学指南。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指导,科学编制《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进一步加强全区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二)编制依据
依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湖北省实施法办法《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适用范围:本《规划》是我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黄陂区域内。
规划期限:规划期为年,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
二、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防御工作现状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防灾减灾理念日益坚定,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日益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明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效益十分显著:
1、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大力开展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完成了气象等效雷达、2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络通信、卫星云图、能见度观测网、大气电场仪和预报业务平面改造等项目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
2、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手段不断丰富。建成了紧急异常气象灾害短信服务平台、气象信息服务网站、气象自动答询台、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服务平台,开办了电视气象主持人节目。
3、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日渐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服务产品针对性明显增强。重点加强寒潮、暴雨、干旱、雷电、冰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工作,气象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4、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逐步建立。《黄陂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纳入区政府预案体系。区应急办与区气象局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机制,水务、农业、民政、环保、国土、交通、安监等部门与气象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合作,新闻媒体及通信企业为气象灾害信息传播提供了“绿色通道”。
5、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区、街乡镇场都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了灾害防御指挥体系和应急分工队伍。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区编办成立了黄陂区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黄陂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区组建了800多名气象信息员和50多名气象联络员队伍,成为气象灾害防御基层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不高,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发布渠道和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2、尚未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缺乏精细化、完善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对城乡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尚未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措施不完善、标准偏低,农村基础设施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弱。
3、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资源亟需整合。部门间合作和信息共享不充分,联动机制不完善,防灾体系不完备;气象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灾害防御法规、标准滞后;公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欠缺,自觉主动防御灾害的能力不强等。气象部门需要与各级政府、企业、社区等建立更加密切的联动机制。
(三)面临的形势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变得更为频繁,从而导致出现台风、洪涝、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特大雪灾和冰冻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城市化发展迅猛,城市人口和财富大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而现有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对于气象灾害更加脆弱,造成的损失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
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灾害对环境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不合理开发又导致气象灾害增加。发展优质都市型农业、武汉中部交通枢纽的形成、城市和农村地表沉降导致防洪设施防御能力降低等因素对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全面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灾害即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实现科学、高效的减灾。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市民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及时、更加个性化的气象灾害服务,帮助社区和家庭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气象防灾减灾预案,增强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以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为重点,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气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气象灾害防御中,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气象灾害防御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集中有限资金,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着重减轻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并探索减轻气象次生灾害的有效途径,从而实行配套综合治理,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气象灾害防御要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集中资金,合理配置各种减灾资源,减灾与兴利并举,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局部与整体兼顾。
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和湖北省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划,并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减灾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工程建设应当科学合理避灾,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标准应当进行科学的论证,防灾救灾方案和措施应当科学有效。
(三)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年)。分析黄陂区气象灾害总体态势与主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评估气象灾害发展趋势对各相关行业的影响,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成黄陂国家气象观测站综合改造和黄陂气象预警中心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开发气象灾害政府应急防御平台。初步建成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快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气象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综合监测网,建设农村防雷示范工程推广项目,完善交通等行业防灾减灾措施。
(2)远期目标(年)。按照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任务和要求,加快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建成气象多灾种预报预警系统,加大气象灾害易发区域的工程治理力度,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实施重点防洪工程,确保中心城市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其它区域按照20年一遇防洪标准,10年一遇排涝标准。使得各类防汛防旱、城市防洪、交通防灾等工程性建设基本适应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力争到202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减少30%,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
四、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防御分区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是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依据,是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的基础。通过对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进一步查清了气象灾害在我区的分布、形成原因以及发生规律。
1、寒潮。中国气象局规定:冷空气过境,使当地日平均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或在48小时内下降≥12℃,且过程最低气温≤5℃,称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经统计,黄陂区在年间,共有20次寒潮天气发生在16年中,有24年没有出现寒潮。寒潮天气影响时间分布在11月中旬~4月上旬,入秋之后,最早的寒潮出现在~16日,最晚的出现在~7日。寒潮发生在11月份的频次约十年一遇,12月没有发生,1月约二十年一遇,2月约七年一遇,3月约四年一遇,4月仅发生了1次。由此可见,无论是发生频次和强度,都是初春的寒潮最多、最强,故春季是人畜流行性疾病易发期,人体和农作物的保温措施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2、大风。瞬时风速≥17.2m/s(8级)称为大风,包括寒潮大风和雷雨大风。近40年来,黄陂共发生了≥8级大风307天,累年平均7.7天。发生频次最多的是11月至翌年4月,共有238天,占全年77.5%,其中以4月份最多,为57次,占全年的18.6%;≥8级大风日数以5、6月份最少,分别占全年的2.9%;7~10月为51次,占全年的16.6%。冬半年的大风,主要由寒潮、强冷空气入侵引起;夏半年的大风,则主要是强对流天气诱发的雷雨大风、飑线或龙卷风。
3、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中小尽度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巨大旋风,风力常在12以上,绝大多数伴有冰雹发生。据历时30年的调查,在近40年中黄陂各地共发生了9次龙卷风。发生时间为4~7月,以4月份最多(5次),占总频次的55.6%,其次是7月,发生了2次,5、6月份各发生了1次。
4、冰雹。冰雹是产生在空气足够暖湿,且具有强对流气团里积雨云中的冰晶,通过数次由垂直运动的气流推升和下降,反复凝结变成的小冰球或冰块,当上升气流无法托起而落到地面则称为冰雹。
黄陂有记录或经调查核实的冰雹天气过程共有15次。冰雹的可能发生期为3~7月,以初春(3~4月)最多,占总频次的93.3%,其中4月占总频次的60%。
5、霜和霜冻。霜是大气温度下降到≤2℃时,水汽在地面和物体上凝华而产生的白色晶体(俗称白霜);霜冻往往是由于寒潮或较强冷空气的侵袭所引起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到使农作物遭到冻害或死亡的低温现象(俗称黑霜,见表1)。
霜和霜冻都是出现在深秋至初春的天气现象。各地的霜期因地形而异,黄陂中南部地区多年平均结霜日数为39天,主要分布在12月和1月,占全年的65%。
表1:黄陂区霜及霜冻初终期
(年)&&&&&&&&&&&&&&&&&&&&&&&&&&&&&&&&&&&&&&&&&&&&&&&&日/月
平均无霜期
最早的霜和霜冻出现在10月28日(年);最晚出现在4月14日(1980年);最长霜冻期148天(、年);最短霜冻期81天(年)。北部地势低凹处的霜期,比中南部地区长7~10天。
6、寒露风。初秋,当冷空气南下影响,使本地日平均气温第一次连续≥3天≤20℃的低温,可造成常规晚稻和粳型晚杂不能正常齐穗(简称A型寒露风);连续≥3天≤23℃的低温,可造成籼型晚杂不能正常齐穗(简称B型寒露风)。在晚稻栽培中,若移栽时间过迟,遇到A、B型寒露风都会导致严重减产,甚至无收。
黄陂近40年来,A型寒露风出现的平均日期为9月27日,最早出现在9月8日(1980年),最迟出现在10月12日(1991年),≥80%保证率日期是9月21日之前。B型寒露风出现的平均日期为9月12日,最早出现在8月22日(1999年),最迟出现在9月27日(1969年),≥80%保证率日期是9月7日之前。
7、雷暴。雷暴是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闪电、雷鸣现象。是一种中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雷暴出现时往往伴有阵雨、大风,偶伴冰雹或龙卷风发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近40年来,黄陂区共出现雷暴1372天,年均34.3天。年均初雷日期为2月23日,终雷日期为10月7日,初终间日数233天。最早的雷暴出现在1月,最晚的出现在12月,故全年各月都可能出现雷暴天气。其中发生在春季的有401天(占29.2﹪),发生在夏季的有815天(占59.4﹪),发生在秋季的有110天(占8.0﹪),发生在冬季的有46天占(3.4﹪)。最突出的7~8月多达646天,占全年总频次的47.1﹪。
雷电灾害是随着建(构)筑物的增高、电器电子设备的增多、易燃易爆场所的渐增和人体户外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增多的。黄陂的雷电灾害一般发生在3~9月间。据有雷击灾害记载的近10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发生灾害约10场(次),共致36人死亡。
8、干旱。黄陂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在3~4月称春旱,5~6月称夏旱,7~8月称伏旱,9~11月称秋旱,12~2月称冬旱。根据不同时期的寡雨与灾情,确定干旱等级和透墒雨标准(如表2)。并规定起算干旱的条件为:当一次透墒雨过程总降水量&50mm时,从降水结束后的第5天起算始旱;过程降水量在50~100mm之间,从降水结束后的第7天起算始旱;过程降水量&100mm,从降水结束后的第10天起算始旱。
表2:黄陂区干旱标准及透墒雨规定
干旱等级及标准(天)
透墒雨规定(mm)
日降水量或过程降水量
≥20或≥30
≥15或≥20
≥10或≥15
干旱频次分布。根据年的逐日降水历史资料统计,黄陂区中部地区(以前川为代表站,北部、南部分别以长轩岭、滠口为代表站,下同)在近51年中,共发生了不同等级的干旱95次。其中,小旱52次、中旱18次、大旱17次、特大干旱8次。其中,在近39年来,全区各地的干旱频次为中部最多、南部次之、北部相对最少(见表3)。
表3:黄陂区年各地干旱频次分布
&&&&&&&&&&&&&&&&&&&&&&&&&&&&&&&&&&&&&&&&&&&&&&&&&&&&&&&&&&&&&&&&&&&&&&&()
小~特大旱
由表3可见,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影响最大的大~特大干旱,中部发生了22次之多,平均约五年三遇;南部出现了20次约二年一遇;北部仅发生了16次,约五年二遇。
干旱时间分布。近51年来,黄陂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时间分布状况是:春旱7次、夏旱6次、伏旱20次、伏秋旱18次、秋旱12次、秋冬旱15次、冬旱17次。
为进一步揭示干旱发生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将年不同地区的干旱频次进行了统计(表4),可发现以下三点规律:
(1)春旱和夏旱强度较弱,且北多南少。黄陂的春、夏干旱发生频次为全年中最少,仅占总频次的13~18%,并具有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特点。这种北多南少的春、夏少雨,对于北部低山丘陵区发展春花经济作物和果林生产有利。
(2)伏旱和秋旱发生较为频繁,强度较强,且南部重于北部。伏旱和伏~秋连旱的总频次:北部为22次,中南部多达28~29次。其中,大~特大干旱北部仅发生了7次,而中南部地区发生了9~10次,其分布特点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在近50多年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重的特大干旱(、1978年),都是伏秋连旱所致。其中,7月中旬~9月是喜温作物的需水高峰期,同时也是本区发生干旱频次最高的时期,除了和1993年无明显的旱灾外,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由此可见,在高岗“靠天田”里发展双季稻生产,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得不偿失之举。
(3)秋冬干旱最多,旱期最长。秋冬连旱在本区发生的几率约占全年总频次的34%~37%。其地区分布特点是中南部略多于北部。其中,大~特大干旱的发生几率比伏秋旱还高。
表4:黄陂区不同季节干旱频次分布
&&&&&&&&&&&&&&&&&&&&&&&&&&&&&&&&&&&&&&&&&&&&&&&&&&&&&&&&&&&&&&&&&&(年)
小旱~特大干旱
大旱~特大干旱
春(3~5月)
春夏(5~6月)
伏(7~8月)
伏秋(7~9月)
秋(9~11月)
秋冬(10~12月)
冬(12~2月)
近50多年来,对越冬农作物产生影响最大的特大秋冬连旱发生在、、年,均造成了下一年夏收作物的严重减产或大面积无收,导致耕者缺粮。
纵观黄陂近半个世纪的干旱发生历史,对其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干旱年年有,前无干旱就在后,春夏旱弱南部少,伏秋旱重全区多,冬旱频繁旱情小,秋冬连旱枯堰河”。因此,干旱是黄陂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9、洪涝。洪涝是指雨量过于集中引起的山洪暴发、江河湖泊水位升高、雨水在短时间内难已排除造成的灾害。除此之外,形成黄陂洪涝灾害的因素还有三种:一是全区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又是东西高,中间低,这种“倾槽式”地形在有强降水发生时,径流必然南泄,南部低洼地区容易积水成灾;二是滠水由河南起源,经黄陂全境注入长江,滠水的承水面积达858km2,加之府澴河自随州、广水、安陆、孝感进入黄陂西南部,大量的客水汇集于本区,可使洪涝灾情加重;三是长江水位顶托,可使滠水水位和南部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外涝内渍。
洪涝标准。根据上述致涝因素,结合调查资料,黄陂区的洪涝标准应南北有别。北部低山丘陵区以长轩岭、姚家集为代表站,中南部平原、湖区分别以前川、滠口为代表站,在上述区域中任一站点发生了致涝暴雨或集中降水,均算该地区有一次洪涝天气过程。其标准见表5。
表5:黄陂不同地区洪涝标准
降&水&强&度&和&持&续&天&数
一天雨量≥100mm或三天≥150mm或五天≥200mm
一天雨量≥150mm或三天≥200mm
一天雨量≥200mm或三天≥300mm
一天雨量≥250mm或三天≥400mm
⑴一天雨量≥80mm且过程雨量≥100mm
⑵三天、五天、七天雨量分别≥120mm、≥150mm、≥200mm
一天、五天、七天雨量分别≥150mm、≥200mm、≥250mm
一天、五天、十天雨量分别≥200mm、≥300mm、≥400mm
一天、五天、十天、十五天雨量分别≥250mm、≥400mm、≥500mm、≥700mm
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分布。根据年的逐日降水历史资料统计,黄陂区中部地区共发生了洪涝灾害82次。其中,小涝58次(占70%)、中等洪涝8次、大涝9次(分别占9.8%和10.9%)、特大洪涝7次(占8.5%)。无洪涝的年份有:、、年6年;反复涝灾最多的一年是1983年,达7次之多,其次是1954年,发生了5次。
四、洪涝发生特点和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
黄陂区可能发生洪涝的季节长达7个月,即4~10月。在时间分布上,洪涝具有春季少而弱,梅雨期多而强,盛夏期强而少,初秋少而轻的特点。
在近51年中发生的82次洪涝,分布在仲春(4月份)的仅5次,均为小涝渍。随着春季向夏季过渡,南方暖湿气流向北推进,洪涝的频次和强度也开始升级:初夏(5~6月中旬)共发生了18次洪涝,其中小涝13次、中涝3次、大涝2次;梅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潮湿的季风在长江中游下盛行的时期,本区的洪涝频次和强度也达到了高峰,共发生了31次,其中小涝18次、中涝4次、大涝5次、特大洪涝4次,历史上最著名的、、年的主涝绝大多数出现在这一时期;盛夏期(7月下旬至8月)常常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的季节,洪涝灾害明显减少,但在副高势力不强的年份或副高南退的时段里,不同级别的洪涝共发生了15次,其中小涝11次、大涝2次、特大洪涝2次。显而易见,虽然盛夏期大~特大洪涝洪涝频次较少(仅占总频次的4.9%),但强度仍然较强(如1998年);初秋期(9、10月),进入初秋洪涝灾害显著减少,两个月分别发生了8次和5次,且绝大多数是小涝渍,但也有极少数年份(如1983年)仍可出现了大~特大洪涝,使防汛时间延长到半年之久。
(2)洪涝频次及强度的地区分布特点
在年间,黄陂发生洪涝的频次以南部最多(69次);北部少于南部(66次);中部最少(61次)。其中北、中、南部大~特大洪涝发生频次分别11次、7次、15次,各占当地洪涝总频次的16.2%、11.3%、21.4%,这表明洪涝发生频次和强度的地区差异较大。北部和南部大~特大洪涝分别比中部多57%和114%,可见北部多洪、南部多涝的特点十分明显。南部多大涝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洪涝夹击所致,例如、、、1998年的堤垸溃口,均属典型的客水顶托加内涝构成的重大灾害。
(3)洪涝的继发、偶发性特点和地区分布
在全区各地发生的小涝中,约有30%左右是局部性灾害,其中南部多发生在仲夏至初夏,而北部多发生在盛夏至初秋。这分别是由于南部受暖湿气流影响的雨季开始较早、以及北部山地能迫使冷暖气流抬升,使气流产生上升运动和湍流现象造成的。山地小洪和平原湖区的小涝,在客水不大,江水顶托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及时排涝,对黄陂的国民经济影响还不很严重。继发性洪涝虽然发生的机率不很高,却具有受灾区域大、强度强的特点,且80%以上是全区性的,这种连续性或重复性的洪涝,对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和制约作用。
在近37年间,洪涝灾害在一年内先后发生≥2次的,北、中、南部分别为18年、15年、21年,南部约为二年一遇,北部均为五年三遇,中部约五年二遇;在一年内先后发生≥3次洪涝的年份,北、中、南部分别为9年、7年、11年;在一年内发生重复洪涝最多的是年,分别为5次和7次。连续发生致涝暴雨时间最长的是1969年和1991年,分别长达17天和11天,全区最大过程雨量分别为841.9mm(长轩岭)和839.3mm(滠口)。上述两次洪涝灾害均造成了黄陂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由此可见,小洪涝多为偶发,且局地性强,大洪涝多为继发,且受灾范围广。
10、旱涝综合灾害。干旱和洪涝均属黄陂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然而,旱或涝在黄陂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的,这就给抗灾增加了更大的难度。经统计,在近51年中,从春到冬没有一年不发生旱灾,夏季很少不发生涝灾。其中,有39年是旱涝同年,只是年际之间的旱涝强度和受灾程度大小有别。
在黄陂发生旱、涝灾害的形式有6种:即前涝后旱、前旱后涝、涝~旱~涝、旱~涝~旱和有涝无旱或有旱无涝。各种形式的旱涝发生几率见表6。由表可见,黄陂发生前涝后旱的几率最高,平均为五年二遇。这种形式往往酿成大灾。如:、、1991年都是前涝后旱;其次是旱~涝~旱,平均约四年一遇;在有涝无旱的5年中,都没有发生重大灾害;
表6:黄陂区旱涝年型及发生几率
&&&&&&&&&&&&&&&&&&&&&&&&&&&&&&&&&&&&&&&&&&&&&&&&&&&&&&&&&&&&&&&&&(年)
涝~旱~涝
旱~涝~旱
出现概率/%
就有4年发生了特大伏秋连旱或秋冬连旱,最严重的、、2000年分别造成了数十万亩农作物颗粒无收。因此,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预案,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是保障黄陂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一)防御的主要任务
1、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按照气象防灾减灾的要求,形成统一业务、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建成综合观测、数据处理、信息共享、预测预报为一体的气象业务系统,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能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受众面达90%以上。
2、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应急体系建设。以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目标,逐步形成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冰雪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等专项预案。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和街、乡镇场分灾种专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
3、提高暴雨洪涝防御能力建设。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暴雨洪涝灾害,制定防御方案,为各级防汛机构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依据,使防洪抢险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各部门协同作战机制,做到发生防御标准内暴雨洪涝不出险,不失事;通过科学调度和全力抢险,确保重要水利工程的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二)重点行业防御措施
1、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对我区农业影响较大的灾种主要有洪涝、连阴雨、干旱、寒潮、暴雨、冰雪、强对流天气(大风)等。
(1)提升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水平。开展多元化、多时效的农用天气、农业年景、作物产量与特色农业产量品质、关键物候期、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等动态化和精准化预报。农区针对主要农作物播种、施肥、中耕、喷药、灌溉、收获和规模化饲养等各种农事活动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水产养殖针对不同水产类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设施农业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业气象条件调控及防灾的需求,发布短、中、长期不同时效的相应的农用天气预报。
(2)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情报质量。在完善现有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情报业务,包括发展基础情报、专项情报和专题情报等,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3)推进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围绕农业防灾减灾、农业保险的需要,做好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渔业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针对不同经济作物与农业设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为农业生产和管理者采取相关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
(4)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依托现有的天气预报分析业务系统,建立可视化的、动态的旱情显示查询系统;有效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综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与功效,做到统一指挥,及时高效,从而扎实提升我区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有效应对能力。
2、交通运输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对交通运输影响较大的灾种主要有:大雾、暴雨、积雪冰冻等。
(1)推进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建成交通气象监测体系。以满足交通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通过部门合作,推动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实现大雾、大风、雨雪冰冻、高温等主要影响交通安全的气象灾害观测,有针对性地增加路面温度、道路结冰和道路实景等观测。
(2)开展交通运输专业气象灾害预报业务。利用观测数据,建立道路气象灾害预报模型,制作目的性强、分辨率高、时效性快的交通气象专业服务产品,建立健全交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机制,根据预警标准,及时发布交通运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电力能源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对电力能源影响较大的灾种主要有:高温、雨雪冰冻和雷电灾害等。
(1)加强电力气象观测网建设。以满足电力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推动电力气象观测网建设。开展雨雪冰冻、雷电灾害易发生地区的电力气象观测试验,建立示范系统。同时依托现有气象观测站网,在高温、高湿、大风、暴雨、雨雪冰冻、雷电等气象灾害易发区补充建设电力气象观测站,重点加强影响电网安全的输电线覆冰和雷电等灾害天气的观测。
(2)开拓发展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等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通过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并健全输电线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机制,依据不同气象灾害类型,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及时发布输电线路预警信息。
4、城市建设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对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的灾种主要有:高温热浪、暴雨和城市内涝、雷电、大风和城市积雪等。
(1)推进城乡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升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监测能力。通过实现地基、空基观测相结合,努力提高城市气象探测水平,提升对暴雨等灾害天气的探测时间、空间密度及精度,建立一个监测能力强、项目广、自动化水平高、高时空密度的综合探测系统,为进一步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完善预报服务系统。针对暴雨及其产生的洪涝、城市内涝等气象预报业务的技术难点,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建立相应的预报业务系统,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通过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不断改进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建立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5、旅游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对旅游业影响较大的灾种主要有:冰冻雨雪、大雾、突发性强对流、暴雨等。
(1)推进旅游景区气象观测体系建设。以旅游气象服务为牵引,推动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2)加强气象专业预报水平。开展相关模型研究,实现精细化的气象业务产品,结合旅游景区实际需求,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
6、人体健康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要素主要有:风、气压、温湿度、灰霾等。
(1)推进并完善城市大气成分观测。建立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在线观测系统,积极开展相关观测业务,开展反应性气体、臭氧总量观测。
(2)建立城市环境气象观测网。针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人体健康的服务需求,完成环境气象观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并逐步建立紫外线、花粉、负离子观测体系;开展气体污染物、颗粒物、酸沉降、霾、花粉、紫外线、负离子等观测。
(3)建立气象与卫生部门的合作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卫生服务产品,建立专业气象预警发布流程。
(三)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完成黄陂国家气象观测站综合改造项目
黄陂国家气象观测站综合改造工程系原址重建,建筑面积221平米。同步改造完成院内道路、排水、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改善气象探测环境,促进观测业务提档升级,能满足其功能需要,改善台站形象。
2、加快推进黄陂气象预警中心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黄陂区政府2013&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要求,高标准完成黄陂气象预警中心建设任务。建设一个具有省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的集业务、科研、服务、办公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满足黄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灾害联防、应急指挥、行政办公、气象科普教育等功能需要。
3、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天气气候监测网。为满足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监测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充分评估现有气象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统筹设计城乡气象观测系统的规模和布局。积极争取气象观测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整体发展规划。
(2)预报预警系统。完善精细化预报产品的制作,建立起一个适合本区的中小尺度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引进、开发与消化吸收,建立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业务系统;在实现精细化预报产品制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灾害天气对城乡工程破坏性预测评估业务系统。
4、信息处理与发布平台建设
(1)气象信息采集处理中心。建设气象信息采集处理中心,通过与上级气象部门信息采集处理中心的联机,可将全市境内实时的雷达、风廓线、GPS、闪电定位等探测资料不断累积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存储过去的历史数据,为气象服务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同时积极将收集的信息与其它部门共享,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专业气象服务渠道。依托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和现代化的气象业务系统,通过网络办理、现场办公、公众咨询、上门服务等手段,及时获取社会各界的气象专业化产品需求,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等手段,研发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并建立快捷有效的信息交互渠道。
(3)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立集灾害天气预警信息采集、分析、编审、监控为一体的语音短信服务平台;在城市主要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上布设以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为主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充分依托现有的“村村通”工程,建立一套面向全区广大农村为主的、以固话语音短信为主要载体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将最新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5、雷电灾害防御工程
本区高层建筑、重要建筑设施都必须按照有关的防雷技术规范安装相应的避雷设施,针对不同的建(构)筑物或场所,针对不同的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针对不同的地质、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量身定制不同的雷电防护方案与实施防雷的相关活动。重点建设工程、通讯网络系统、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场所及高大建筑物、烟囱、电杆、旗杆、铁塔等进行防雷装置的规范安装,对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设施要定时检查维护,认真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
&&&&6、灾害避难所工程
针对我区每年遭受暴雨影响的实际,充分利用目前的公共设施,如中小学校校舍、体育场馆、影剧院等,在全区街、乡镇场设置临时灾害避难所,安置转移人口。在暴雪、暴雨、道路结冰、浓雾影响期间开放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供过往车辆避灾。
六、气象灾害防御管理
(一)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组织体系
1、组织机构。各街、乡镇场也应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的日常工作。按“五有”(有职能、有人员、有场所、有装备、有考核)标准组建气象工作站,明确分管领导,把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防灾减灾责任制。加强部门和街、乡镇场分灾种专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健全“部门、街乡镇场、村”三级信息互动网络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机制,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队伍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气象协理员队伍和气象志愿者队伍建设。街、乡镇场应设置气象协理员职位,明确气象协理员任职条件和主要任务,在行政村(社区)设立气象信息联络员,在有关企事业单位、关键公共场所以及人口密集区建立气象志愿者队伍。不断优化完善协理员队伍培训和考核评价管理制度。
(二)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1、风险评估制度。风险评估是对面临的气象灾害威胁、防御中存在的弱点、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强制性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内容。确保在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区气象局组织开展本辖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2、部门联动制度。部门联动制度是全社会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减灾管理行政体系的完善,出台明确的部门联动相关规定与制度,提高各部门联动的执行意识和积极性。针对气象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问题的划分,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各部门在减灾工作中的职能与责权的划分,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应用,做到分工协作,整体提高,强化信息与资源共享,加强联动处置,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能力。
3、应急准备认证制度。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是对街、乡镇场、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普通企事业单位、农业种养大户等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以此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促进和提高基层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和主动防御能力,推动全社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需要实施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
4、目击报告制度。目前,气象设施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虽然有了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许多监测缝隙,需要建立目击报告制度,使区气象局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气象灾害和灾情有及时详细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监测预警打下基础,从而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各街、乡镇场气象工作站以及街乡镇场、村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应及时收集上报辖区内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协助气象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灾害调查、评估与鉴定。鼓励社会公众第一时间向区气象局、街乡镇场气象工作站上报目击信息,对目击报告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5、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为避免或减轻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开展规划与建设项目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评估,编制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并将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纳入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
(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组织方式。区政府是全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行政领导机构,区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区气象局具体负责实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和日常工作。
2、应急流程。预警启动级别。按气象灾害的强度,气象灾害预警启动级别分为特别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Ⅰ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Ⅱ级)、较大气象灾害预警(Ⅲ级)、一般气象灾害预警(Ⅳ级)四个等级。区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启动不同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报送区政府和相关机构,启动不同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部门服务工作预案进行工作部署。
应急响应机制。对于即将影响全区较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区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指挥机构应立即召开气象灾害应急协调会议,作出响应部署。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救援、保障等行动,确保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效实施,并及时报告区政府和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指挥机构,通报各成员单位。对于突发气象灾害,区气象局可直接与受灾害影响区域的单位联系,启动相应的村镇、社区应急预案。
信息报告和审查。发现气象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区气象局报告。区气象局对收集到的气象灾害信息进行分析核查,及时提出处置建议,迅速报告区指挥机构。
灾害先期处置。气象灾害发生后,事发地镇(街道)人民政府、区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将事件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按规定上报区气象局和区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应急终止。气象灾害应急结束后,由区气象局提出应急结束建议,报区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批准后实施。
(四)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制度
1、气象灾害的调查。气象灾害发生后,以民政部门为主体,对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调查,水利、农业、气象、国土、建设、交通、保险等部门按照各部门职责共同参与调查,及时提供并交换水文灾害、重大农业灾害、环境灾害等信息。气象部门还应当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成因。
2、气象灾害的评估。区气象局应当开展气象灾害的预评估、灾中评估和灾害评估工作。
灾前预评估。气象灾害出现之前,依据灾害的风险区划和气象灾害预报,对将受影响区域和等级作出可能影响的评估,是政府启动防御方案的重要依据,预评估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强度、可能影响的区域、行业和不同风险区应当采取的对策等。
灾中评估。对于一些影响时间比较长的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等,应当滚动进行灾中评估。应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先进技术,跟踪气象灾害的发展,快速反映灾情实况。预估已造成的灾害损失和扩大损失,同时对减灾效益进行预估。
灾后评估。灾后对灾害情况和成因、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减灾效益做出全面评估,编制气象灾害评估报告,为政府及时安排救灾物资、划拨救灾经费、科学规划和设计灾后重建工程等提供依据。在对当前灾情充分调查研究并与历史灾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针对灾害发生的规律、变化、特点,不断修正和完善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应急预案和防御措施,为防灾减灾工作作出更好的指导。
(五)气象灾害防御教育与培训
1、气象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推进黄陂区气象科普示范村创建,动员基层力量广泛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区、镇(街道)、村要制定气象科普工作长远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把气象科普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镇(街道)、部门要重视气象科普工作。科普示范村建有由气象信息员、气象科普宣传员、气象志愿者等组成的气象科普队伍,经常向群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每年结合农时季节,组织不少于两次面向村民的气象科普培训或科普宣传活动。
2、气象灾害防御培训。实施“百村万户”气象灾害防御培训工程,广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增强人民群众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对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列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把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纳入行政学校培训体系,使培训常态化、系统化,为气象协理员队伍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公众灾害防御意识和正确使用气象信息及自救互救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性,把气象灾害防御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县气象、发改、财政、水利、民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统一决策、统一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主题,把气象灾害防御培训作为一个基础性工作来抓,为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夯实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纳入发展规划。在制订黄陂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计划,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把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在规划和计划编制中,充分体现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和气象防灾减灾的协调发展。
(三)强化法规建设。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和气象行政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依法管理涉及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保护和对气象探测、公共气象信息传播、雷电灾害防御等活动监管的力度,确保气象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法制和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气象、认识气象、应用气象。
(四)健全投入机制。紧密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切实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力度,并纳入区政府的财政预算,使气象灾害防御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募集,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使各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应有效应。
(五)依托科技创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实现气象科技新的突破,增强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加大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支持,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六)促进合作联动。各部门、镇(街道)应加强合作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利用交流合作契机,丰富防灾减灾内涵。加强与院校的合作,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和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建设高素质气象科技队伍,扩大气象科技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保障。
(七)提高防灾意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活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要牢牢抓住灾害防御的特殊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宣传引导,普及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知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特别是对广大农民、中小学生、新居民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灾害防御意识和正确使用气象信息及自救互救能力。
八、附&&则
1.本《规划》由黄陂区气象局负责解释;
&&&&2.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 黄陂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黄陂区电子政务网络中心
地址:前川街黄陂大道158号
邮编:430300 传真:
邮箱: 备案序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涝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