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需服药多长时间查痰三杯时间

结核病痰涂片检查可以吃饭吗_百度知道
结核病痰涂片检查可以吃饭吗
检是可以吃饭的。这个时候是不能吃饭、晨起,一般是睡前,看抗结核病药物的耐受情况,医生一般都会检测下肝功能。但在治疗期间去复查的时候、即时痰三次痰检,深咳痰的阳性发现率高。咳痰的时候用力吸气,结核病痰检只要痰就可以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可以吃饭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前位置:&&&&&&&&&&&&
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设置及实验室操作规程
时间: &&字体:
在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地区,通过在乡镇卫生院设置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查痰点),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查痰,以达到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缩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误和治疗延误时间,降低结核病传播的目的。 一、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工作职责(一)乡镇卫生院查痰点负责辖区及周围乡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痰检工作。(二)查痰点是结核病诊断的初筛单位,凡痰涂片阳性病人或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者需转至县级结防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三)镜检阳性的痰涂片2日内应得到县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确认,阴性涂片一周内应得到县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的复验。痰涂片的转送方法可根据当地情况决定。(四)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实验室须按要求做好痰涂片保存和各项资料的登记、统计管理工作。二、查痰点的基本要求 (一)痰涂片检查点首先应做好实验室工作用房的准备,根据乡镇卫生院现有工作用房进行合理调整和布局。实验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按功能划分为操作区,用于痰涂片制备、染色,相对洁净区,用于镜检、登记等。(二)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查痰点实验室须具备开展痰涂片检查工作的水源、消毒、污物处理等一般检验条件。(三)查痰点需有专人负责,技术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痰涂片检查工作。(四)查痰点需配备双目显微镜一台(含100倍油镜)和紫外线灯;上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统一配备的染色试剂、登记本、检验单、玻片、痰盒等日常工作物品。(五)已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查痰点,经地(市)级和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验收合格,并经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上报省、地(市)级结防机构备案后即可开展工作。三、检查对象就诊及转诊的疑似肺结核病人,一般包括持续咳嗽、咳痰超过3周;咳血或伴有血痰;发热或胸痛超过2周;胸部X线检查异常。四、检查程序(一)接诊病人:对所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应在内科或呼吸科门诊进行登记,由门诊医生开具三张痰涂片检查单(附表3)。(二)痰标本收集:在三个痰标本盒上注明病人的姓名、编号、检查日期和容器序号。病人首次留痰前应指导病人,留取“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合格的痰标本,对所送不合格痰标本除常规检查外,应要求患者重新送检。(三)实验室登记:按照年度病人序号和痰标本序号在实验室登记本上进行登记(见附表4),并以同样的号码在痰涂片检查单上进行标记。检验单的病人姓名应与实验室登记本一致。(四)痰涂片检查:对病人送的痰标本应及时按操作规程进行涂片、染色和显微镜检查。(五)痰涂片检查结果登记与报告:及时在登记本上登记痰涂片检查结果。当病人的三次痰涂片检查完成后,发现有阳性痰涂片,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县结核病防治机构,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及时对痰涂片进行确认。(六)痰涂片的保存:每个查痰点镜检后的全部痰涂片应按实验室登记本序号连续排列,分别存放在各点固定的玻片盒中,供上级实验室复核确认。(七)痰检质量控制:每个痰涂片检查点均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作为一个独立的被质控单位接受室间质量评估和检查工作。五、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法(一)痰标本的采集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肺结核病人送痰时,医护人员或痰检人员应向病人解释,使病人充分了解留好痰标本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如何从肺部深处咳痰。采集痰标本时应在远离人群的开放空间进行,或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标本量一般在3~5 ml。 1、痰标本盒:应采用WHO推荐的国际通用螺旋盖痰瓶,或可密封塑料盒、蜡纸盒收集痰标本。痰标本盒上注明病人姓名、编号、检查项目和容器序号“1”、“2”、“3”(1为当日即时痰,2为夜间痰,3为次日晨痰)。2、痰标本的性状:合格的痰标本应是患者深呼吸后,由肺部深处咳出的分泌物。合格的痰标本包括干酪痰、血痰、粘液痰。唾液或口水用于病人确诊时为不合格痰标本。(1)干酪痰 标本外观以黄色(或奶酪色)、脓样、团块状的肺部分泌物为主,粘度较粘液痰低,制片时较易涂抹;涂片染色后镜检,可发现大量脓性炎症细胞、肺上皮脱落细胞。由于此类标本是由肺部深处咳出,对肺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故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2)血痰 此类标本是因粘液痰或干酪痰标本中混有血液而形成,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鲜红色或伴有血丝;涂片染色后镜检除能够观察到粘液痰或干酪痰的细胞特征外,含新鲜血液的标本中可见到被染色的血细胞。由于含血标本易干扰抗酸杆菌镜检的结果,故在制片时应尽量避免挑取含血标本。(3)粘液痰 标本外观以白色、粘稠度较高的肺部和支气管分泌物为主,制片时需仔细涂抹;涂片染色后镜检时,镜下可见支气管内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伴有少量肺上皮脱落细胞、脓性炎症细胞、口腔脱落细胞及口腔寄生菌。此类标本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唾液高。(4)唾液 目视观察标本整体外观,以透明或半透明水样、粘度较低的口腔分泌物为主,标本中有时伴有气泡;涂片染色镜检时,镜下可见少量口腔上皮脱落细胞和口腔内寄生菌,有时可见食物残渣。由于此类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检查时的阳性检出率很低,用于对患者确定诊断时是不合格的标本。所以,当病人初次留痰即为唾液时,应嘱病人重送并指导病人如何留取合格标本。3、痰标本采集时间:根据痰标本的采集时间,将痰标本分为三类:(1)即时痰 病人就诊时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应确保每个初次就诊病人均留取即时痰进行检查。(2)晨痰 患者晨起立即用清水漱口后,咳出的第2口和第3口痰液。(3)夜间痰 送痰前一日,患者晚间咳出的痰液。(二)痰涂片制作1、在进行痰涂片检查前对新的玻片用95%的乙醇擦拭(或浸泡)脱脂,经干燥、清洁、检查无油污、无划痕后作为合格的玻片备用。在已经准备的痰玻片背面左端的1/3处注明编号 (如使用的载玻片一端无磨砂面,使用玻璃刻刀注明编号;如使用的载玻片一端有磨砂面,可使用2B铅笔在磨砂面上直接书写)。2、小心打开痰标本盒,防止产生气溶胶或使标本外溢。仔细观察标本,使用折断的竹签茬端,挑取痰标本中干酪样、脓样或可疑部分约0.05~0.1 ml,于玻片正面右侧2/3处,均匀涂抹成10×20 mm的卵圆形痰膜。痰膜朝上静置自然干燥后(一般约需要30分钟)进行染色镜检。当气温低,痰膜不易干燥时,严禁将玻片直接在火焰上烘拷,以防产生气溶胶或痰膜脱落。一张载玻片上只能涂抹一份痰标本,一张载玻片只能使用一次,不得清洗后再次用于痰涂片染色检查。3、涂抹完毕后的痰标本,在检查结果报告前,应暂时保留。以备涂片、染色不合格影响镜检结果时,重新涂片和染色之用。(三)萋-尼氏染色1、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保持在10 mm以上的距离;火焰固定(在5秒钟内将玻片置于火焰上来回烘烤4次)。2、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盖满痰膜,火焰加热至出现蒸汽后,脱离火焰,保持染色5分钟。染色期间应始终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盖,必要时可续加染色液。加温时勿使染色液沸腾。3、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4、自痰膜上端外缘滴加脱色剂布满痰膜,脱色1分钟;如有必要,需流水洗去脱色液后,再次脱色至痰膜无可视红色为止。5、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脱色液,沥去玻片上剩余的水。6、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钟。7、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复染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一张染色合格的痰玻片,由于被亚甲蓝染色而呈亮蓝色。将染色后的玻片放置在报纸上,如果报纸上的文字透过痰膜不能被看清,表明该玻片涂抹过厚。(四)显微镜检查1、使用10倍目镜双目显微镜读片。2、取染色完毕且已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玻片台上并以卡尺固定。首先使用40倍物镜,转动卡尺移动玻片至痰膜左端,将光线调节至适当亮度,调节焦距至可见细胞形态;移开40倍物镜,在玻片上滴1~2滴镜油,使用100倍油镜进行细致观察。在淡蓝色的背景下,抗酸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细胞呈蓝色。为防止抗酸杆菌的交叉污染,严禁镜头直接接触玻片上的痰膜。3、读片方法:首先应从左向右观察相邻的视野;当玻片移动至痰膜一端时,纵向向下转换一个视野,然后从右向左观察,依此类推。通常10×20 mm大小的痰膜,使用100倍油镜,每行可观察100个视野,观察三行则约为300个视野。仔细观察完300个视野,一般至少需要5分钟以上。一位镜检人员连续阅读10-12张玻片后应休息约20分钟。4、分枝杆菌的基本形态:当患者标本直接进行涂片镜检时,能够发现不同种的分枝杆菌形态。结核分枝杆菌多数为杆状、稍弯曲;菌体宽度0.3~0.6&m;菌体长度不一,在0.5~8&m之间,多数在1.5~3.5&m;含结核分枝杆菌较多的新鲜标本经萋-尼氏染色后,100倍油镜观察,可见单个存在的,也能看到聚集成簇或分枝状排列的菌体,染色良好痰标本,可见菌体内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五)镜检结果报告与登记痰涂片镜检的结果报告,不仅是对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报告的数量也一定程度的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传染性的大小。痰涂片镜检结果的登记应按照镜检结果的分级报告标准登记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上和痰检验单上。不能只填写阴性、阳性或(-)、( + )等。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抗酸杆菌阴性 (-):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8条/300视野。抗酸杆菌阳性(1+):3~9条/100视野。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抗酸杆菌阳性(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六)抗酸染色玻片的处理阅读完萋尼氏染色玻片后,应立即用浸满二甲苯(分析醇)的擦镜纸揭取数次,彻底去除玻片上的镜油。经脱油干燥后的玻片,按实验室序号及涂片编号放置在玻片盒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以备复检或质控抽检。六、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注意事项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要注意预防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产生。假阳性是指将阴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阳性,假阴性是指将阳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阴性。属于技术因素的影响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不断改善。(一)假阳性结果的预防措施1、必须使用新的载玻片进行痰涂片检查。2、每个标本均使用一个新竹签完成制片涂抹。3、所有染液均经过过滤。4、染色时玻片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彻底分隔开。5、严禁使用染色缸将玻片放置一起染色。6、染色时勿使玻片上的染液干燥。7、滴加镜油时,严禁容器滴口直接接触玻片痰膜。8、严禁物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痰膜。9、完整、准确的标注痰盒、玻片和实验室登记本的各项内容。10、登记前、后对检验单和标本盒上的标注进行仔细核对。11、认真按照要求读片,准确记录和报告结果。(二)假阴性结果的预防措施1、确认标本是痰而非唾液。2、确认每份标本至少有3 ml。3、选择脓样、干酪样、粘液分泌物涂抹制备玻片。4、制备玻片时标本涂抹均匀,不要太厚或太薄。5、使用高质量染料、严格按照配方配制染液。6、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完成染色过程。7、判断结果为“阴性”前,必须阅读规定要求的视野数。8、作为对照,可采用已知结果为阳性的玻片,完成染色镜检过程。9、完整、准确地标注痰盒、玻片和实验室登记本。10、登记前对检验单和标本盒上的标注进行仔细核对。11、准确记录和报告结果。七、痰玻片的保存(一)镜检后的涂片应及时用浸满二甲苯的擦镜纸彻底去除涂片上的镜油。(二)再次核对实验室登记本与每张涂片实验序号。(三)严禁在涂片上标记镜检的阴、阳性结果。(四)按实验室登记本序号连续排列全部涂片,存放于玻片盒内。(五)涂片保存与实验室登记本记录应保持一致。初诊病人第一张涂片存入涂片盒后需预留出两个空位置,以备第二张、第三张涂片检查后放入。(六)保存近期3个月的全部痰涂片待各级实验室质量控制抽检,如果年涂片量不足500张,必须全部保存。(七)装满涂片的玻片盒,需用标签注明涂片实验序号区间和日期区间,以便日后盲法复检或现场评价时抽样。八、实验室管理(一)显微镜日常维护显微镜作为发现涂片阳性病人的重要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并给予正确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在使用和维护显微镜时应特别遵守下列要点:1、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无尘和通风的环境中。如果显微镜一段时期内停止使用,应拆开并放置在原包装盒内,并放置有效的干燥剂。2、使用前和使用后必须使用擦镜纸彻底清洁物镜。3、严禁物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上痰膜。4、使用油镜时,只能使用细螺旋调节焦距。5、使用电光源显微镜时,注意电压和电流是否与仪器要求相匹配。(二)耗材供应与管理为保障痰涂片检查工作能够连续不断开展,应储存一定数量的实验耗材和相应试剂,储备量可根据工作量来进行计算,一般应准备比平均工作量高20%的相应耗材和试剂。染色试剂应由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或经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进行了质量控制的地(市)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统一配制和供应,其它耗材可根据当地情况由省、地或县统一供应。各项物资、耗材按照需要供应,并保证达到质量要求。 (三)实验室人员安全防护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2、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警惕分枝杆菌气溶胶的产生。3、实验室应严格限制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减少实验室内外交叉生物污染。完成实验工作离开实验室,要关好门窗。4、进入实验室,尽量避免携带非必需物品。实验台上不放任何与实验无关的物件或私人用品。5、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并注意着装整齐,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长发者须将头发装束在帽子内。6、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试验过程中禁止一切与试验无关的活动,以保证集中精力完成实验操作。7、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及用嘴湿润铅笔或标签等,也不要以手抚摩头面部等。8、实验前须开启紫外灯对实验室和操作区域进行照射消毒1小时以上;实验结束后,开启紫外灯对操作区和实验室进行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9、实验结束后,操作人员要用清洁剂(或肥皂)和清水充分洗净。10、每次实验操作终止后,必须清理好实验台,所有物品归位并用70%酒精或3-5%石碳酸等有效消毒剂擦洗实验台和地面。11、实验室中的生物危险物要根据检查项目和性质的不同,局限在相应的实验室或试验区域内,不得随意将其带到其它区域进行。(四)污物消毒与处理1、痰标本、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及实验室垃圾应经高压灭菌后丢弃,或者使用专用的焚烧炉或固定的垃圾坑进行焚烧。2、每次完成检查后,操作台和实验区域内经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3、实验过程中,如标本被打翻污染了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大于污染面积的纱布或卫生纸吸满5%的苯酚溶液或70%酒精,覆盖污染区,30分钟后方可移去,再经紫外线近距离照射。附表:1、乡镇卫生院痰检人员培训记录表 2、基本情况调查表 3、检验单参考式样 4、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
《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设置及实验室操作规程》
&&公众互动
&&联系我们
&健康咨询电话:12320
&行政值班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结核病查痰是在疾控中心还是到防疫站_百度知道
结核病查痰是在疾控中心还是到防疫站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到当地的疾控中心去问问您好,应该是肺结核才管的,每个地方政策都不一样
肺结核是有免费用药的。自己花不了多少钱0208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查痰提高病人发现的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基层医院查痰点在发现结核病传染源中的作用--《中国防痨杂志》2005年01期
基层医院查痰点在发现结核病传染源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索鄞州区基层医院查痰点在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作用。方法 鄞州区 1 994—2 0 0 3年新登记结核病人登记薄按菌阳新登记县以上医院、中心和镇乡卫生院报告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年间发现结核病人 35 74例 ,菌阳病人 1 4 5 8例 ,县以上医院发现菌阳病人 4 36例占 2 9.9%,基层医院 (中心卫生院、镇乡卫生院 )发现 1 0 2 2例 ,占 70 .1 %;1 994年到 2 0 0 3年新登记菌阳率从1 2 .6 1 / 1 0万上升到 2 7.6 3/ 1 0万。 2 0 0 0年痰涂片质控抽查 ,县以上医院痰片质控达到卫生部标准 ,但基层医院痰片总符合率和阴、阳性符合率略低于目标。结论 把痰检作为基层医院临床检查常规项目 ,使基层医院成为发现结核病传染源主要力量 ;痰检工作需领导重视 ,加强措施 ,固定人员 ,加强业务培训 ,抓痰检质控 ,保证检出率 ,达到高发现传染源的目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2【正文快照】:
痰涂片检查是当前发现结核病传染源最重要的手段。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全球结核病规划(GTB)明确指出 :DOTS策略中痰涂片镜检是发现传染性结核病人最有效方法。鄞州区从 1 995年浙江省结核病“监测县”到现在的“项目县” ,把结核病的痰检工作普及到 2 4个镇乡卫生院 (包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丽平;熊昌富;张险峰;叶建君;李国明;;[J];中国防痨杂志;2006年06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志鹏;[J];中国防痨杂志;2000年04期
李洁,朱桂林,赵晓,李风琴;[J];中国防痨杂志;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亚玲;朱荣建;艾维力;;[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陈立新;卫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陈蓉;陈秉熙;刘晓燕;;[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4期
洪建军,沈红英,金晓萍,陈恋,沈梅;[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陈求扬;郑金凤;吴能健;;[J];海峡科学;2007年01期
张志鹏;[J];中国防痨杂志;2002年05期
程俊,耿红,李仁忠,高洪廉;[J];中国防痨杂志;2004年04期
杨石波,李群,缪梓萍;[J];中国防痨杂志;2005年05期
周丽平;熊昌富;张险峰;叶建君;李国明;;[J];中国防痨杂志;2006年06期
端木宏谨,龚幼龙,武桂英,王雪静,钟球,李群,李风茹;[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雁鹤;[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旭卿;[D];浙江大学;2006年
李长裕;[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孙付胜;[D];山东大学;2006年
郭洪菊;[D];四川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母双,刘建民,何权瀛;[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10期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J];中国防痨杂志;2002年02期
赵晓,栾相明,李洁;[J];中国防痨杂志;2002年04期
李洁,朱桂林,赵晓,李风琴;[J];中国防痨杂志;2003年03期
李建伟,钟球,黄桂清,陈启亮,陈艳冰;[J];中国防痨杂志;2003年05期
李群,杨石波,徐旭卿,陈松华;[J];中国防痨杂志;2004年04期
安燕生,张立兴,屠德华;[J];中国防痨杂志;2004年06期
唐爱群,谭卫国,杨应周,殷玲丽,陈伟;[J];中国防痨杂志;2005年03期
赵志英,杨薇娜,赵黎明,顾永权;[J];中国防痨杂志;2005年05期
周丽平;熊昌富;张险峰;叶建君;李国明;;[J];中国防痨杂志;200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利亚,赵丰曾,池延花,邹级谦,戴元生,杜昕,王克文,李凤茹,苏智;[J];中国防痨杂志;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轲;;[J];华南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慕宁浩;张洪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6期
王桂;;[J];职业与健康;2011年13期
李建之;孟凡亮;;[J];预防医学论坛;2011年08期
周利;徐焜;张剑;;[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陈红;邓艳;李智红;徐敏钢;;[J];职业与健康;2011年17期
伍青专;;[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7期
李秀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1期
李亚军;;[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7期
王纪祥;鲍方进;张根友;杨建安;汪爱民;张永忠;;[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安富;蒋玲;;[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侯隽;;[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王琳;;[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虞建锋;陈国华;潘秋芬;沈雪飞;王克洲;;[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赵德福;吴振萍;宋奎芬;;[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周杰;肖健强;陈甘和;;[A];2004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张福业;刘庆福;杜静;;[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田桂真;张秀芹;刘来欣;;[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曾水生;宋瑛;饶佩琳;郑建莉;;[A];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彭建明;;[A];2004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淑会;[N];河北日报;2006年
沈书成;[N];民族医药报;2004年
季玉光;[N];国际商报;2004年
季玉光;[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王小衡;[N];大众卫生报;2005年
;[N];广州日报;2003年
陕西省洋县长青医院
杜小建;[N];健康报;2008年
李建舟 王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张纾难;[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黄海平;[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祥;[D];复旦大学;2009年
贾环;[D];复旦大学;2012年
孔伟良;[D];浙江大学;2010年
朱海明;[D];复旦大学;2010年
李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汪清雅;[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郁艳艳;[D];遵义医学院;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核病痰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