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卫生法对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报告是怎么规定的?

临床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传染病防治法 疫情报告
来源:新东方在线
  防治法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三十二条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第三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 。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接到通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单位的有关人员。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毗邻的以及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互相通报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第三十六条 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  第三十七条 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第三十八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
责任编辑:daijiangming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时间表
1网上报名时间
3月22日-3月29日
2现场报名时间
3月31日—4月17日
9月24、25日
6分数线确定
7证书领取两年内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某些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列五组疾病中,哪一组是符合规定的()
A.霍乱、鼠疫、肺炭疽、黑热病
B.霍乱、鼠疫、肺炭疽、艾滋病
C.霍乱、鼠疫、肺炭疽、登革热
D.霍乱、鼠疫、艾滋病、布氏杆菌病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B.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C.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
D.每100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A.卫生防疫站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用人单位负责人无需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B.劳动者上岗前应进行职业病卫生培训
C.劳动者上岗后无需进行培训
D.劳动者没有主动履行职业病卫生培训的义务
C.中子发生器
D.伴有产生X线的电器产品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问答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问答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新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日修订通过,日起施行。现就新法有关内容记者采访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凤珠(以下简称陈)。
  记者:为什么要修订《传染病防治法》?
  陈:日起施行的《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旧法)对于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对一些疾病认识不断加深,公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传染病防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需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对现行传染病防治法予以修订。
  记者:与旧法相比,新法在章、节结构上有何调整?
  陈:新法对旧法法律条文作了较大篇幅的修改,新法在旧法的总则、预防、疫情报告与公布、控制、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救治和保障措施二个章节,在原来的章节上也增加了不少条文。
  记者:新法对法定传染病作了哪些调整?
  陈:法定传染病均分为甲、乙、丙三类,旧法规定的传染病为35种,新法37种,增加了二种传染病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把它们列为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新法将原来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艾滋病改为按照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将原来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将原来乙类传染病中的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调整为丙类传染病。
  记者:在其它内容上有哪些重要调整?
  陈:1、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把“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列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原则;2、明确三个体系建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是对旧法的重要补充和修改。3、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等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4、将预防的关口前移,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作了完善。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5、新法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公布制度作了完善,并新设立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6、新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采取医学观察、强制隔离治疗、医学干预等措施。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
  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采取非常措施。7、对医疗救治增加了专章3条,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服务流程、消毒、传染病诊断、传染病预检、分诊、转诊作了规定。8、对保障措施增加了专章6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应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经费,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等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9、对艾滋病工作作专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10、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计划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应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和监测。11、规定了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和尸体解剖的处理要求。12、传染病病人权利受保护,个人隐私受尊重。乙肝携带者等不再受歧视,法律给予平等地位。13、新法对政府、卫生部门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对疾病控制、医疗机构未履行监测、救治职责的,对故意泄露传染病个人隐私的,对饮用水、消毒产品、生物制品不符合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对大型项目建设未采取卫生措施的等规定了法律责任,根据违法事实,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行政罚款最高为10万元。(本报记者 王长达)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市第四人民医院
生成日期:
信息分类:
卫生、体育/公民
2月 全省 传染病疫情
在线链接地址:
相关信息:
信息格式: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6年2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转载省卫计委信息)
内容概述: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6年2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转载省卫计委信息)
  2016年2月(日0时至2月29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23770例。
  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除新生儿破伤风、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8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2223例,死亡1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血吸虫病、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79 %。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黑热病、包虫病、斑疹伤寒无发病和死亡报告外,共报告7种11547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85%。
  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已逐渐进入多发季节。提醒广大市民,勤洗手,多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近期国内已经报告输入性塞卡病毒感染病例,我省也存在输入风险,公众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附表:安徽省2016年2月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死亡数统计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办
2016年2月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
本期发病数
本期死亡数
甲乙丙类传染病总计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肝炎未分型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新生儿破伤风
布鲁氏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合计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注:1.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未分型肝炎
   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的合计
  2.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排位的依据。
版权信息:市政务公开办公室主办 市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协办技术支持: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