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新闻网有门诊输液国家补贴吗

当前位置:&&&
陕西榆林神木县
Department
医院排行榜
全国TOP1:
陕西榆林神木县医院官网在线预约查询
按地区找:
--选择医院等级--
只看官网提供预约的医院&&
未找到陕西榆林神木县一级甲等社区科室地区医院,为您推荐如下医院
重点科室:
重点科室:
重点科室: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您好, []|
陕西神木医生每日治疗费用超标将被冻结开药权
这样的医患矛盾,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免费医疗前,病人对是否过量用药的担心,逆转为现在是否被克扣了他们应得的、政府承诺的免费福利。医生是这种怀疑的一线承担者。在免费医疗的考核标准中,有一项是人均住院天数不得超过10天,因此病人是否应该出院也是一个纠缠不清的关卡。这种分歧有时候甚至演变为打骂医生的过激言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张秀兰告诉本刊,在所有的福利医疗模式中,都由服务提供方(医院)、购买者(政府、保险公司或者公众)、需求方(老百姓)构成。三方关系中,如何控制供方是最大难题。但目前看来,神木通过政府充当强势购买方,并制定制度细则做到了这一点。2010年5月,本刊记者第二次来到神木时,看到曾经在医患关系中占据主动位置的医生确实处在了下风。他们觉得免费医疗限制了他们的决定权,甚至剥夺着医生的成就感、尊严感,抱怨“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但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中有一些人确实以不合理的方式分享到了免费医疗的好处。最好的时期,最坏的时期在同行的眼里,徐利华是一个精明的有远见的商人。按照“形势比人强”的理论,徐利华就是那个总能跟上形势的人。他本来是县医院的职工。当政府需要民间资本为神木医疗市场的建立贡献力量,他联合几个煤老板老乡,集资办起了麟州医院。去年实行免费医疗后,麟州医院作为第一批中的最后一位,挤进了定点医院的行列。虽然入围看起来有点惊险,但麟州医院自此获得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刊,麟州医院去年一年的收入是1030万元,比前一年增加了300多万元。2009年下半年,徐利华将麟州医院以一个接近医院年收入的高价卖给了合伙人。这被认为是他全身而退最明智的一招。“那个时候是民营医院最好的时候。”一位民营医院的内部员工对本刊记者说。2009年7月来临前,神木县的免费医疗看起来进入了一个平稳运行的阶段。从4月开始的入院高峰已经渐渐退去,各家医院都开始有了周转的空床。根据县康复办提供的统计报表,入院人数总量由高峰期的3000多人降为2700人。神木医改经受住了第一轮考验。但这才是开始。实际上,历史上的医改经验证明,真正最持久、最困难的阻力不是来自于获得福利的民众的道德风险,而是发生在传统利益被削减最多的一方。上世纪60年代中叶,当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为完成“伟大社会”的构想,进行医疗补贴法案的改革时,最大的反弹就出现在美国医师协会。美医协雇用了23名专职在国会游说的人员。总统则以亲自打电话和邀请到白宫做客的方式回击,软硬兼施,历经204天战斗,补贴法案才最后得以推行。具体到神木医改,被种种指标缚住手脚和利润空间的医生和医院,与作为强势购买方的神木政府,虽然还不至于出现唇枪舌剑激辩的场景,但私底下的对抗暗潮涌动。神木县的免费医疗有它独特的成熟条件:比如在煤炭储备支持下充裕的财政能力,还有一个相比其他县级城市来说,充裕的民营医疗资源。但它并不是与外界隔绝的孤岛试验。全国传统医疗体制下的弊病沉渣——药品流通中层层加价的潜规则,医院在政府包干经费取消后,自负盈亏压力下医生开大处方的得利冲动……也存在于神木免费医疗的运行体系内,它们都在反面撕扯着免费医疗的监督架构。当免费医疗运行到2009年下半年,经过几个月对规则的熟悉,“甚至有的医院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研究政策”。一些医生开始了对自己丢失利益的维护。“去年7月开始,确实乱了一阵。”一位民营医院的管理人员对本刊记者说,“我们医院有个医生,给一个病人开了5次CT。”大检查背后还牵连“一个奥秘”。“政府规定的核查指标中有一项是药费比不得超过总费用的50%,而医生开提成药品是收入构成的重要部分。一支抗生素的提成有2元,有的医生一个月的提成费可以上万元。有一个病人的药费达到了800元,根据不能超过总费用50%的规定,医生需要增加检查费用来拉低药费比例。一次CT花费200元,他开5次CT就可以将药费比例控制在50%以下。而这个病例的总费用并不高,距离4000元的上限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合疗办的监管人员在抽查时,一般不会选取总金额比较低的病例。”虽然免费医疗的制度细则里,政府指定目录内的药品才可以报销,目录内一般没有提成药。但一位民营医院的管理人员告诉本刊记者,由于药品有两种名称,一是化学名词,一是常规叫法,医生可以变个名称开提成药,“比如美诺西林,不算抗生素,药品目录内也有,但实际上也是提成药”。采访期间,本刊记者参加了一场江苏丹阳市政府来神木考察的座谈会。会上,得知神木县医院去年一年的门诊量是13万多时,丹阳市卫生系统的官员们纷纷表示“偏少了”。丹阳市80万人,是神木县参加免费医疗人口的一倍,但他们的门诊量是40万。虽然县医院的副院长辩解“门诊量少是因为神木县人口基数低”,但根据县审计局提供给本刊的审计报告,确实有一些不需要住院的病人享受了住院的待遇。2009年11月,神木县审计局根据对免费医疗3~7月资金运行情况的跟踪审计,出具了一份审计报告——这是县里第一次从细节上审视免费医疗的问题。报告显示,免费医疗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不存在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严重违规现象,但在治疗、检查收费、药品价格等方面确实发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医院存在引导病人住院消费的现象。如理疗患者,个别医生主动劝说住院比较划算,一个疗程下来几千元。自己才花400元”。另一个可以作为例证的细节是,申请加入免费医疗行业的医院在2009年下半年明显增加。截止到去年9月,定点医院数量由原来的8家增加到12家。到12月,一共有14家医院成为定点。去年6月,神木县卫生局局长告诉本刊记者,神木县医疗市场的资源已经饱和,但免费医疗在这个市场上重新燃起了投资冲动。今年一共有5家民营医院提出申请。其中一家惠民医院,申报的规模是500张床位,比目前规模最大的县医院还多出100张床位。徐利华卖掉了麟州医院后,又办了一家新的社区医院。这是一家以体检为主的综合医院,医院装修一新,除了常规体检项目,还有骨密度检测等项目。“一整套体检下来花费要1万多元,相比北京一些大医院的体检设施也不逊色。”一位医院的管理人员告诉本刊。按照其他国家的医改经验和我国医改政策的大方向,都强调应该将非营利医院作为免费医疗的运行主体,这表明这项福利的运行环境缺乏高额的利润空间。但神木民间涌动的投资冲动,似乎在证明着去年7月以来,当医院爆满的住院潮渐渐退去,神木医改最困难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被各项指标缚住手脚的医院和医生阶层,开始为自己的利益寻求松绑的途径——他们确实也找到一些。病人的道德风险也是费用滥用的隐患。神木县内的医院在那么严格的指标限制下,尚且能找到制度的缝隙,去县外就医的病人费用就更难控制。神木县去年去县外定点医院就医的群体只占总量的7.68%,但报销费用却占据了总费用的22.13%。这些数据显然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扩大的监管网络在神木医改最初的制度设计里,如何防范公共资源被滥用是重中之重。神木县政府为此设计了至少4道防线;第一是医院在病人治疗期间的自查,第二是在医院合疗科报销时的审核,第三是县合疗办在每个定点医院长驻的1~2名检查员,第四是负责全盘控制的“康复办”,这个目前增加为6个人的部门也会参与抽查。但神木县自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以来一整年,一共报销了住院患者3.71万人次。面对3.71万份需要审核的病历,神木县的监管网络还是显得势单力薄。而且县城内狭小的人际网络也会影响监管人员的工作。兼任二医院合疗办主任的高旭霞经常也会面临人情关系与监管原则的冲突。采访过程中,她就接到医院报销处的电话,内容是一个被诊断出院的病人,要求再住两天,甚至为此找到了县卫生局的一位领导出面给医院打招呼。一些新的监管力量被投入进来。2009年10月,监察局加入到免费医疗的防线中,由一位部门主任——李杰负责这项工作。李杰是一位做了16年纪检工作的老监察员,以前是负责案卷审查,这些工作经历为审查免费医疗的病历也提供不少借鉴。监察局的工作是监督免费医疗的管理机构——医院和合疗办的审核工作是否到位。除此之外,这个部门的设立还有一个更有中国特色和人情味的作用:“以后,合疗办面对说情的人,监察局可以成为他们推脱的一个说法。”
[责任编辑:irenew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播报:
陕西神木民间借贷调查之三:危机之中神木“民生大餐”何去何从?
危机之中神木“民生大餐”何去何从?
——陕西神木民间借贷调查之三
新华网西安8月20日电(记者姜辰蓉、程露)2009年,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而早在2008年,神木县就实现了12年免费义务教育,随后又将免费年限提升至15年。在国内开先河的两大“民生大餐”,曾让地处偏远的神木县一夜之间备受赞誉和质疑。而今,身处危机之中的神木,公众担忧高福利神话能否延续?
  免费的“民生大餐”羡煞国人
  2009年3月1日起,神木县政府筹资1.5亿元至1.8亿元,在全国率先尝试“全民免费医疗”,只要有神木户口,不管是农民、城镇居民还是机关干部,生病住院所有费用报销90%左右,特殊病例最高报销额30万元。除了神木县城有定点医院外,为重病、大病的患者,神木还在西安、北京确定了几所知名医院。23种慢性病门诊可报销1800元至6万元不等。
  据当地群众介绍,“免费医疗”实施之初,以前有病因怕花钱硬撑的群众放心去看病,医院里排队看病的人和床位爆满,更有不少患者等了多年,直到免费后才来实施手术。
  当全国医疗改革正在探索中前行时,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陕西省神木县却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这则消息立即在全国引发高度关注,引起公众羡慕的同时,也引发了是否过度医疗和能否持续下去的热议。
  而早在2008年,神木县就在城乡全面实施12年免费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不仅不再收取任何费用,还给与所有寄宿生每人每天5.5元生活费补助。随后,神木县又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神木县煤矿多、企业多,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多,他们的子女上学是个大问题。我们的免费教育一视同仁,也为打工者子女就读提供了保障。”神木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
  据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神木县政府在免费教育、医疗上投入的几亿元相对于神木每年一两百亿的财政收入,占比并不算大。“我们全县人口42万,患者和学生只占一定比例,不可能‘人人上学、人人生病’。因此,几亿元在一些富裕的地方也不算多,很多地方是拿得起的,就看会不会投入在民生领域。”他说。
  现状:经济虽下行 民生仍顺畅
  出现民间借贷危机后,“免费教育、医疗”将会被取消的传言曾在神木广为流传。
  在神木县各医院,记者看到,并没有因为传言而出现争相看病、报销的状况,在免费医疗住院报销窗口,前来报销的患者家属均顺利领到医疗报销费用。
  对于运行现状,神木县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免费教育支出1.65亿元,未出现资金问题。而在今年5月,神木县政府宣布投入2.4亿元再次提高15年免费教育水平: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年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800元、1000元、1200元、1200元,年生均免费教育经费(学杂费)分别提高到800元、1000元、1600元、3680元。小学、中学(含职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天分别由原来的3.5元、4元增加到5.25元、6元。
  “15年免费教育,年初预留了2.95亿元,现在我们打入到账户里面是2.5亿元。现在财政是完全可以保证的。”神木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神木县累计报销住院患者25829人,累计报销医药费9770万元,月均1628万元。县境内报销24400人,县级医院人均住院费为3663.12元,平均住院天数8.81天,人均报销3112.89元,报销补偿率达84.98%。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152.97元,平均住院天数7.83天,人均报销940.46元,报销补偿率81.57%。累计转县外治疗患者1429人,累计报销金额为2203万元。免费医疗实施顺畅。
  政府:财力有保障 “民生不缩水”
  对于“免费医疗”的初衷,神木县县长黄建军说,这并非外界所想的是跨越发展阶段的行为,而是在分析神木实际基础上采取的措施。“神木一些煤矿多的地方是比较富裕,但是在没有煤矿资源的地方,却依然比较贫困。许多群众因为穷,有了病也只能拖着不去医院,小病也拖成了大病。”黄建军说,“这一举措是为了均衡地区间的差距,让群众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记者从神木县发改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神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7.97亿元,同比下降31.6%。在这一背景下,“神木模式”未来能否持续?
  对此,榆林市委副书记、神木县委书记尉俊东明确表示,神木县的财力是有保障的,神木老百姓的民生标准不会降低,民生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民生保障范围只会扩大、不会缩小。
  记者了解到,各项民生工程实施4年多来,神木也一直在探索建立新的补充制度,为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启动了民生慈善基金筹集工作,截至目前,已达成意向捐资40余亿元,到位资金18亿元,这一基金也将成为民生建设的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最新播报:
陕西神木“全民免费”调查:煤炭卖完或难以为继
7月22日,居民在神木县医院免费医疗住院报销窗口领取医疗报销款。
2013年以来,小小的县城神木,因为“财大气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今年开始,在北京拥有41套住房的神木“房姐”龚爱爱被曝光。随即,亿万富豪张孝昌靠借贷打造出的“黄金帝国”崩塌。近日爆发出的大面积民间信贷危机,更是留给外界以神木人“家家有豪车”、“户户有巨贷”的无限遐想。
神木县地处东胜煤田腹地,全县仅煤炭的探明储量就高达500多亿吨。依靠“黑色的金子”,神木县从贫困迅速暴富。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更是一跃突破千亿元大关。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各种有钱人的神话开始频频传出。
然而,48岁的刘云(化名)却不是神话中的人物。
第一本账:每年每个小学生减负3000多元,高中生4800元
在神木县东边沿山一带,坐落着一排排褪了色的红砖砌起的平房。“××商店”、“电动车行”等大大小小的牌子不甚整齐。墙面上,每隔一段,就有蓝色涂料写着“生男生女都一样”之类的标语。
这里距离神木县最繁华的东兴街不过两个十字路口的距离。稍显破败的景象与西边的高楼林立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刘云的家,就住在这里。
刘云和丈夫都没上几年学,一家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就是丈夫在煤矿打工赚来的微薄收入。
然而,7年前,刘云的丈夫突患重病。为了给他治病,刘云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丈夫最终还是没能坚持下来。
“那一刻,我觉得天都塌了。”刘云说,丈夫刚去世的那一年,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的。那时候,儿子翔翔刚上初三,女儿婷婷也到了上学的年纪。
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的家庭,生活可想而知。
但刘云咬紧牙关,没让孩子辍学。“我和他爸就是因为没有文化吃了亏,我不能再让孩子受这个苦。”
在亲戚的帮助下,刘云在离家不远的街道上搭起一个小棚,靠卖菜维持生活。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日子又过了下去。
因为有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翔翔上学只需要交很少的杂费。孩子自己很争气,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十名。
2007年,翔翔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上了神木二中。街坊邻居每次见到刘云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你儿子有出息,你没白苦。”
同一年,女儿婷婷也开始读小学。她正赶上神木县出台《神木县保障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的实施办法》,实施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电教教材代办费、食宿管理费等费用全部免去,寄宿生还有每天2.5元的生活补贴。
学校实行的“零收费”,让刘云身上顿时一轻。
从2005年的“两免一补”到2007年的“五免一补”,神木县一共投入教育资金10680万元。
“我们的各项标准都要高出国家标准。”神木县教育局收费办副主任薛志林说,“这种零收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但刘云开始发愁翔翔的高中学费了。对高中,国家的减免政策就没有了,所有的费用就要靠自己承担。
凭着前几年卖菜攒下的积蓄,再加上亲戚的帮助,刘云总算凑齐了翔翔第一年上学的费用。但到第二年,刘云怎么也拿不出这个钱了。
2008年,神木县首开先例,出台《神木县人民政府十二年免费教育实施办法》,投入17085万元,将像翔翔这样上高中的孩子,一并纳入了免费教育体系,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
这一次,对刘云来说,是实打实的雪中送炭。
原本,翔翔上高中一年的开销至少要6000元。“每学期要交纳学费800元、电教教材代办费20元、计算机上机费60元、住宿管理费130元,到了冬天还要收取50元的取暖费,还有课本费、作业本费、生活费等费用。”
根据神木县教育局统计数据,2009年,全县12年免费教育资金累计投入了17013.38万元,7万多名中小学生得到了实惠。
此后,神木县免费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增加,2010年投入17292.83万元。2011年,又在12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出台《神木县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投入19730万元实现15年免费教育。
2012年春季起,除高中学杂费不变外,神木县更是将小学、初中、职高的学杂费由240元、300元、1600元分别提高到800元、1000元、3680元。
公用经费也从小学550元、初中750元、高职中500元分别提高到800元、1000元、1200元。加上生活补贴提高和蛋奶工程的实施,2012年神木县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总支出升至30781.24万元。
自此,神木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免费教育,至2012年,共投入资金约12.2亿元。记者按全县43万人口计算,人均投入3837元。
中国青年报记者按2012年免费标准计算,每个有小学生的家庭每年减轻负担3200元,初中生减负3700元,高中生减负4800元,职高生减负近7000元。
“儿子现在上大学的钱,几乎都是那时候攒下来的。”说起儿子,刘云脸上布满了笑容。如今,翔翔已经是西安某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他前段时间还打电话跟我说,打算明年回家工作嘞!”
第二笔账:一个孩子住院,减负约73%
一天晚上,“80后”小夫妻王丹和徐坤(均为化名)正睡着觉,突然被女儿“哇哇”的哭声惊醒。
“妈妈,妈妈,我耳朵疼!”王丹忙按亮灯,只见两岁的女儿彤彤用小手使劲地揉左耳,泪水弄花了脸。
王丹匆忙披了件衣服便抱着彤彤往神木县医院跑。
经过一道道复杂的检查,大夫把小两口叫到办公室,“是急性中耳炎,没什么大碍,但是需要住院治疗,你们先去缴费吧。”
一连住了7天,彤彤的耳痛症状才消失。看病前后,共花了1763.4元。
从日起,神木县就开始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规定乡镇医院报销起付线为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为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为每人次3000元。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由本人自付,每人每年累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30万元。
“我们之前没住过院,也不知道彤彤的病能给报销多少。”王丹说。
出院这天,王丹拿着户口本、合疗卡、住院简历、合疗交费票据等一摞单据,找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换出了一张《榆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支付凭证》。凭证上显示,除去400元的起付费和75.4元的自费项目,她可以领出1288元的报销款。
这就意味着,彤彤看一次病,只需要交约27%的费用,其他73%都是国家和县财政负担。
“还挺方便的,看病也没啥后顾之忧了。”跑了一上午手续,王丹就拿到了报销款。
陕西省新农村合作医疗指导组专家、神木县卫生局副局长郭永田说,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施之初,神木县财政投入了1.5亿元。
这个数字,并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从2008年开始,神木县康复办开始进行调研论证、技术评估、经费测算,一弄就是一年三个月。”郭永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这段时间里,康复办先后对2005年至2007年全县医药费用状况以及医保办、合疗办相关数据进行了核查,走访了130多个医院和16个部门以及部分乡村、企业,最终测算出免费医疗所需资金约为1.5亿元。
这一开创性举措,后来被很多人称之为“神木模式”。
2012年,城乡居民免费医疗共筹集资金2.27亿元,其中县财政为城乡居民投入专项资金1.69亿元,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款5805万元,农民投保370万元,人均匹配资金615元,高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250元(2012年市新农合筹资标准为365元/人)。城乡居民每人每年只收取10元,55元由县财政代缴。
如今,全民年费医疗已经实施5年,报销支出逐年增加。
根据神木县卫生局数据,2009年免费医疗的报销支出为1.49亿元,2010年为2.13亿元,2011年为2.2亿元,2012年为2.49亿元。2013年全民年费医疗年初预算为2.04亿元,截至6月份已拨入免费医疗专户1.5亿元。
但近日,神木却被频频爆出“财政出现危机,免费医疗教育将停止”,“神木全民医保出现欠款”等消息。
诸多猜疑让外界更加关注: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尉俊东,会对民生政策如何“下刀”?
8月1日,神木县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会上,尉俊东特别强调:“越是在经济爬坡过坎的困难时期,越要重视改善民生。”
担忧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可能被取消的神木人,暂时松了一口气。
“老百姓的民生保障标准只会提高、不会降低,民生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民生保障范围只会扩大、不会缩小。”尉俊东要求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各级干部做好准备,以干部的“紧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 从严控制开支,压缩“三公”经费,保障民生支出足额及时到位,满足老百姓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需求。
同时,他也强调,这不是一味发福利,更不是养懒汉。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民生,让民生福利工程由“输血”变“造血”,使民生改善更具长远性和根本性。
这次会议也是尉俊东自7月26日上任以来,首次对神木进行的全盘部署。
破除神木“迷信”:不是乌托邦
尽管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让神木百姓尝到了甜头,但“神木模式”至今仍遭受非议。最集中的一个问题便是:“县财政怎么负担得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震就认为,这不过是神木县的一种“暴发户行为”。“神木是这几年依靠煤炭才发了家,地方政府把赚的钱用来搞民生,这个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有一天煤炭挖完了怎么办?大跃进式的高福利还能保得住吗?”
面对质疑,郭永田说:“人们对免费医疗的担心可以理解,也是对我们的支持。网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到第一线的医院去看才知道真相。”
在他眼中,长期以来,外界对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有诸多误解,造成了很多以讹传讹的“神话”。甚至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几乎都质疑一句话:“神木有没有钱保障下去?”
“我们仍然在实践。”郭永田总是回答,“实际上,我们并非绝对的‘全民免费’,而是相对的基本免费。”
神木的医疗报销分很多项:立即报销的住院费用、按年报销的慢性病费用等。每项、每人次都有具体的报销金额上限。在县医院的走廊里,每隔一段就挂着报销限额、流程的彩色说明。
郭永田说,神木的“全民免费”,实际上是根据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在原有的新农合标准上有所提高而已。
2005年,神木参加了国家标准的新农村合作医疗。
“当时只针对农民,城镇居民反而一分钱也没人管。所以,我们在2006年把城镇居民也纳入了医保体系,多出来的部分神木县财政自己承担。”
2008年,神木县成立康复工作委员会,调研分析一年三个月,开始实施全民免费医疗。
“但正是‘全民免费’这个词,导致了很多误解和过度担忧。”
郭永田也坦言,免费医疗的成本的确在逐年上升。
“最主要的原因,是就诊人数增加。我们为啥要实施免费医疗?就是因为看病贵,老百姓不敢去医院,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恶性病的案例比比皆是。现在,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健康意识都增强了,生病不拖也不扛着,及时就诊住院。因此,成本的上升是客观的自然增长。”
这种人员“井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学校。
薛志林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免费教育实施之初,由于实现了“零收费”,大量周边地区学生涌入神木县就读。这无疑加大了财政负担,增加了学校的就学压力。据不完全统计,神木县学前三年约有在园幼儿两万人,其中非神木籍幼儿占到了三分之一。
此外,寄宿生数量的增加也加重了学校寄宿负担,同时,免费教育给学生的择校和无序流动提供了方便,但也给学籍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薛志林说。
那么,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是否会不断膨胀,顶破神木的财政口袋?
“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我认为实际上不会。”郭永田介绍了神木的成本控制模式。
“我们有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起付线及以下的医疗费用由本人自付,起付线以上费用且在规定范围内的金额,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的按70%报销,每人每年累计报销医药费封顶30万元。”
“此外,我们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23种慢性病,还制定了门诊治疗全年限额报销制度。”郭永田说,慢性病最高限额病种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月限额5000元,全年限额60000元;最低限额病种为癫痫,月限额150元,全年限额1800元。
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全民范围免费医疗的神木,面临的资金风险就更加严峻。
“尽管目前神木还能撑住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供应,但也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如果煤炭用完了,而转型又没有成功,过度福利形成的漏洞该如何填补。”王震最后提出的担忧,指向了神木长远的未来。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省神木县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