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病严重吗?本地的张家界驴管家靠谱吗本地的医院真心不靠谱平时都是

→ 张家界的股骨头医院哪家好
张家界的股骨头医院哪家好
健康咨询描述:
患有股骨头坏死已经三年了,刚开始只是大腿根部疼痛,可是还能干活,慢慢发展为走路都比较困难,两条腿几乎不能并拢走路,更别说干活了,也去医院看过,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先吃药控制病情,最后严重估计还要手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股骨头坏死可以治愈吗?张家界哪家医院治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副主任医师
帮助网友:22752
&&&&&&你好,建议患者去专科院检查和治疗。早期的是可以治好的,股骨头坏死一期和二期早期一般可以采用保守服药治疗,二期晚期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三期可以采用带血管骨瓣植入手术治疗,四期只能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电话:400-007-0758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792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您好,股骨头坏死早中期坚持治疗还是有希望达到临床治愈的。&&&&&&您目前坏死已有3年,建议近期去复查,确诊坏死程度。&&&&&&早中期患者及早用药治疗,是很有希望治愈的,比如口服通络、活血的药物,像通络生骨胶囊之类的。同时还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晚期的患者根据坏死情况一般会建议手术治疗。但是股骨头置换术弊端较多,目前国内使用最长时间的人工股骨头只有10年,费用也较高。
(本回答来自:)
帮助网友:26851称赞:74
&&&&&&你好,股骨头坏死是可以治愈的,对症下药治疗就可以了。首先要确定病情,然后是治疗,要正确对待,不要认为不能治疗了。现在科学非常发达,只是需要时间,得这个病正常情况下治疗时间在10-12个月,几个月治愈是早期的患者,建议选择正规医院治疗。
&&&&&&以上是对“张家界的股骨头医院哪家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股骨头坏死
挂号科室:骨科
温馨提示:要注重预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活动,避免肌肉萎缩。
&&&&&&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髋关节痛、间歇性跛行、骨质疏松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187.92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12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具有活血健骨,化瘀止痛功能,用于股头缺血性坏...
参考价格:¥192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通血生骨。用于瘀血阻络,筋骨...
参考价格:¥30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亲子萌#2岁女孩竟说最坏的人是医生,背后原因让人心情沉重!_张家界本地网-爱微帮
&& &&& 【亲子萌】2岁女孩竟说最坏的人是医生,背…
趁着天气还算不错,我带着俏妞下楼在小区里逛逛。家长们经常自发地带着孩子在露天健身区这块活动,这里俨然成了每天固定的亲子活动中心了。俏妞迫不及待地跑去沙堆玩了,我也正好可以偷懒坐下来晒晒太阳。旁边,几个大人抱着小孩在互相打趣聊天。有人逗一个约摸2岁多的小女孩,问她:你最喜欢谁啊?小女孩倒也大方,立刻就答:妈妈。众人笑,夸孩子聪明。孩子的奶奶满脸得意,自己接着问:那什么人最坏啊?小女孩不假思索地答道:医生!众人哈哈大笑。奶奶满脸得意与满足,解释说:这几天刚学会说的,因为她最怕打针了,所以我们问谁最坏啊,她都说是医生。众人听罢,不断有人夸孩子懂事早、真聪明。一旁的我真的乐不起来,此情此景让我立刻想起了这张图片。对,没错,这就是最近在朋友圈被无数人转发的一张图。大家之所以会去转发,是因为很多人看完后都有着深深的认同感:真的不能再这样吓唬孩子了。可生活中,这种“中国式吓唬”的教育方式却早已渗透在每一个家庭。想必下面这些话大多数家长听着一定特别耳熟吧,是啊,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被这些话“吓”大的。可如今我们做了父母,真的还要继续用这些话来吓唬咱们的下一代吗?一、妖魔鬼怪型代表性语句:①你再哭,妖怪听见了会来吃你的;②别出去,外面有魔鬼专门吃小孩!记得小时候特别爱听爷爷讲故事,可爷爷偏偏最爱讲鬼故事,什么“吸血鬼”啦、“无头女尸”啦,每次听完后心里别提多害怕了。尤其如果是晚上的话,躺在床上好半天睡不着,看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心里一阵发毛,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特别害怕走夜路,总觉得背后会有“鬼”跟着。据说,我那堂哥还曾经因为听了爷爷的鬼故事吓得尿床了好几次。本来这些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可因为家长们的一通恐吓或者渲染,反而让孩子的心理产生莫名的恐惧。二、各种动物型代表性语句:①你再哭,老虎会出来抓你的;②别进去,里面有猫,喵呜!③大灰狼来了,快躲起来! ·这种恐吓方式算是俏妞奶奶最常用的杀手锏了,比如俏妞有一段时间对楼下的车库入口特别感兴趣,每次奶奶带着她下楼经过时,她总想挣脱奶奶的手要下去看看,奶奶为了阻止她,每次都会大声吓唬她:别进去,猫来啦,喵呜!这招还别说,真的次次奏效。可后来有一次我有事要去车库,牵着俏妞的手下去时她死活不肯迈步,而且表现出特别恐惧的样子,好像里面会有什么怪兽随时要跳出来吃了她一样。后来我和婆婆说起,当她把之前这些告诉我之后,我们才终于明白俏妞为什么如此恐惧进车库了。这虽是一件小事,可不难看出,本来只是阻止孩子做一件你认为会危险的事情,可因为不经意的一句吓唬,不但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让这份好奇变成了恐惧,真是得不偿失啊!三、情感要挟型代表性语句:①你妈妈不要你了;②你再不走,妈妈不理你了;③你不听话,妈妈就把你送给别人了。这可能是对付小孩的最经典的“中国式恐吓”了,孩子不听话时,妈妈们总爱说“你再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谁能给他最大的安全感?毫无疑问,一定是妈妈。可如果当最最值得依赖的妈妈都不要自己了,你想过此刻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吗?妈妈的爱不是用来要挟的工具,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份爱是不稳定的,甚至是随时都会失去的。所以,如果可以,在你想要说出上面这些话时,不如把它换成这种方式说出来:妈妈是爱你的,但是你这样做,妈妈会很生气。四、职业恐吓型代表性语句:①你再调皮就让警察来抓你;②快穿衣服!你要是感冒了,就让医生给你打针啦!之前有个医生朋友和我说起,她弟弟的女儿从小很怕她,就是不愿意和她亲近。原因很简单,因为弟妹每次都喜欢这样恐吓孩子:你不听话我就带你去姑姑家,让你姑姑给你扎一针!确实,打针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好事情,可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不但不去减轻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反而还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加深呢?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后孩子每一次生病打针或者是去打疫苗,都会成为他噩梦般的经历,明明蚊子叮一下而已的疼痛感却被孩子无限放大。看过医院里孩子们打疫苗时候的场景吗?你无法想象一个弱小的孩子在那一刻竟会因为恐惧而迸发出无比强大的能量,撕心裂肺、呼天喊地,在那一刻所有的医生护士并不是天使,而是恶魔!所以,请告诉孩子:医生护士是帮助我们治病的,只有打针吃药了,病才能快快好起来;警察是帮助我们抓坏人的,如果你遇到坏人了,一定记得找警察叔叔帮忙。五、歪曲事实型:代表性语句:①你是妈妈捡来的;②西瓜籽吃到肚子里会发芽的!应该有很多人都被妈妈说过是”捡来“的吧,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大人要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吗?为什么一定要把亲妈生生变成“养母”呢?万一孩子当了真,下次你再打骂时有可能他就离家出走找“亲妈”去了。小时候不小心把西瓜籽吃到了肚子里,总有大人吓唬说“它会在你肚子里发芽的”,而且还说得煞有其事的,害我一晚上没睡好生怕一大早起来嘴里冒出小苗了。家长们,咱能实话实说吗?等孩子过后发现这些都是骗人的小把戏,他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只会觉得原来大人也是爱撒谎的。六、处罚威胁型:代表性语句:①不听话就把你关进小黑屋;②你再哭,我就把你一个人扔外面了!又是小黑屋!咱能有点新创意吗?想起前不久有位妈妈给我留言,说3岁多的儿子因为在幼儿园打小朋友被老师告状了,结果他爸爸一生气把他关进了黑漆漆的书房,孩子在里面哭得都快没声了才把他放出来。可之后呢?孩子在幼儿园真的乖了,但是大小便却每次都拉裤子里了。俏妈说:其实除了上面这些,咱们吓唬孩子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这些话对于年幼的孩子特别奏效,所以家长们才会自然而然地把老一辈的“秘诀”继续发扬光大。但这样恐吓的后果我们却极少仔细思考过。孩子的心里一旦埋下不安的种子,它就有可能萌发出许多的恐惧,让孩子的安全感一点点缺失。长此以往,孩子也许会开始变得胆小、怯懦、多疑甚至压抑,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重则毁了孩子一生。最后,我又想起了开头提到的那位小女孩,下次她如果再去医院打针,又该上演一番怎样“惨烈”的局面呢?这到底又是谁造成的呢?文章来自公众号:俏妈说平台合作电话: 晴天
点击展开全文
张家界关注人数最多的自媒体平台,整合门户网站和电视开机广告资源,为您提供最地道、最及时、最丰富的旅游及生活资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两个“企鹅病人”的闪婚生活|医生|病人_凤凰资讯
两个“企鹅病人”的闪婚生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鲜有人理解这场婚姻,双方亲朋亦然。不在于千里之隔,不在于9岁之差,也不在于“闪婚”,只因他们都患有罕见病“共济失调”。病发者渐失运动协调功能,走路不稳,状若企鹅,也称“企鹅病人”。此病尚无药可治,患者最终将瘫痪、失语,只剩思维与眼珠转动,直至死亡。
原标题:两个“企鹅病人”的闪婚生活刘小郁和郑敏在租住的房间里相视而笑。他们说没细想过以后,只想珍惜当下的日子,不离不弃,将来哪怕不能动也不能说,总有美好的记忆。 AⅢ06-07版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现在租住的房子即将拆迁,刘小郁打算独自带郑敏去附近看房子,但行走困难的两人刚刚走出院子门外,郑敏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不得不去扶路旁的围墙。
虽然已经租住在一楼的房间,房子门外仍有几级阶梯,为了方便出行,刘小郁请人帮忙在门外的墙上安装了两个扶手,方便他和郑敏出入时使用。
郑敏和刘小郁的结婚证,旁边是郑敏以前的照片。南都记者刘洋发自四川成都刘小郁,男,38岁,四川资中人。郑敏,女,29岁,湖南人。日,相识不到一个月的他们登记结婚。鲜有人理解这场婚姻,双方亲朋亦然。不在于千里之隔,不在于9岁之差,也不在于“闪婚”,只因他们都患有罕见病“共济失调”。病发者渐失运动协调功能,走路不稳,状若企鹅,也称“企鹅病人”。此病尚无药可治,患者最终将瘫痪、失语,只剩思维与眼珠转动,直至死亡。很多次,刘小郁问郑敏:“跟我结婚,后悔吗?”郑敏总是笑笑,“后悔啥?”他们说没细想过“以后”,只觉得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那病,是孤独。而现在,不孤独。夫妻病人成都西北一环内,交通巷。面馆,串串,包子铺;菜档,肉摊,水果店。吆喝讲价声不断。行人脚步悠闲。摩托总喜欢与轿车“巷战”,瞬间超车,猛踩一脚油门,排出浓浓黑烟,气得轿车司机狂按喇叭。这里集聚了10多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居民楼,黄发垂髫,满是烟火气,热闹得很。在附近一家报纸发行公司做会计的刘小郁得躲着这些热闹,或者说,被热闹躲开。人群中,他摇晃的身体很容易凸显。步子凌乱,看上去随时可能摔倒,像企鹅,也像醉汉。走近他的人大多避开几步,他遇到车来也趔趄着挪到旁边。他行走是内八字,费力,很慢,不到500米的回家路要走上20分钟。这样的状态也让鞋跟着遭罪,每双鞋的内侧鞋跟都会磨破,外侧却几乎无损。“他还算好,能走,我现在出去走走都困难。”妻子郑敏如今只能窝在交通巷29号三单元一楼的出租屋内,有人搀扶才敢到小区门卫处坐坐。她说,这病没有疼痛,只不过身体像刹车失灵的车子,越来越不受控制。她的语言功能正在退化,讲话时脸部肌肉抽搐,每个字都像被牙齿咬出。若要洗衣做饭,她只能一手拄拐杖,一手扶墙,稍有不慎就会把盆子摔得“砰砰”响。房子三室一厅,他们只租了其中一间,每月500元,面积不足10平米。屋内,两个黑沙发和一个三隔立柜在一边,一张1 .5米宽的床在另一边,靠窗处摆个电脑桌,然后就只剩条一米来宽的过道了。郑敏平常最喜欢坐在破皮沙发上,追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她喜欢何炅和谢娜,觉得“他们能蹦能跳、反应快”,那是她最欠缺的。到了饭点,郑敏就摆好饭桌和碗筷,然后望向门口,等刘小郁回家。“小刘,回来啦!”“嗯。”“吃饭。”“好。”他们的话不多。吃饭时筷子偶尔在空中“打架”,或者手颤抖着把饭菜撒到身上,他们都相视一笑。国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分子遗传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共济失调病友协会”发起人顾卫红介绍,按欧美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推算,刘小郁和郑敏这类“企鹅病人”在中国约有10万,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刘小郁的“共济失调”缘于“遗传性小脑萎缩”,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其母张春华称,刘小郁的爷爷、父亲、姑姑皆患此病,最终也都因此死亡。刘小郁小时已有征兆,握筷不稳,从不敢自己过独木桥。2006年,他开始感到身体的变化,说话出现口吃,下楼时脚后跟总蹭到楼梯。2007年下半年,31岁的刘小郁被确诊,开始重蹈父辈覆辙。那时,他刚刚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命运急转直下。郑敏的病因与刘小郁一致,父亲、二叔、三叔都有此病。父亲2002年因心理压力大,喝农药自杀。2011年初,郑敏确诊为“遗传性小脑萎缩”,被医生告知“无药可医”。从此,她从城里的一个公交车售票员,变成了躲在家中的“怪病姑娘噶”(张家界方言,村里人对她的称呼)。爱恋“前几天,我曾经的暗恋对象———邻家漂亮的女孩,坐在她男友的摩托车后座上,正亲昵地紧搂着她男友的腰一路扬长而去,不知怎的,我看了这样的场面竟然眼不红心不跳,反正她不属于我(有哪个女孩会对我这样令人烦厌拖累人的废物动心)。也许我的心早已冷了、死了……”2011年初,刘小郁读到上述文字时,这篇名为《丁香祭》的文章已在网上传播了5年。作者是广西人陆伟林,最早网络寻求社会关爱的“企鹅病人”之一,如今全身动不了,什么也说不了,由母亲照料。陆伟林在《丁香祭》里感慨,“企鹅病人”的爱情是奢望。刘小郁心有戚戚。彼时,他刚失恋,博客中不时发出“小脑萎缩十万人中才有一例,为什么抽奖抽到我”的疑问,Q Q则长久保持着“千金纵买相如赋,默默此情谁诉”的心情。读书时,刘小郁想找一个知音恋人,可以“吞吐天地,纵论古今”。病发后,他只想找个女人结婚,彼此嘘寒问暖就好。他说,年轻时的理想都会败给现实,而他败得身不由己。那段时间,他最难受是晚上一个人下班回家,沿途都是牵手散步的夫妻或情侣,自己却只能蜷缩在狭小而空寂的出租屋里,与电脑相伴,任孤独侵袭。郑敏不知怎么用语言来解释爱情,她只觉得,人心里有个特殊的地方,亲人朋友都走不进去,只有爱人可以,没有爱人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有时悲伤,有时烦躁。她确诊后一直待在家中休养,村里有媒婆曾试着帮她说亲,但男方一听得了那病,连面都不愿意见。病友QQ群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顾卫红2010年底发起成立“中国共济失调病友协会”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多个“企鹅病人”的Q Q交流群,分享各自病情,诉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绪。刘小郁和郑敏都加了好多这样的群。2011年下半年,刘小郁认识了浙江女病友“永恒的爱”,开始网恋。如今想来,两人除病情和日常生活外再无话可谈,但刘小郁仍觉得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2013年初,两人分手。刘小郁在一篇Q Q日记里讲述:“开始感觉我和永恒的爱是有差异的。她衣食无忧,房间被母亲清洁得一尘不染;而我小时候玩累了,就睡在农村的灶屋里、柴火上,何时住过一尘不染的房子?而这种差异是注定我们不能在一起的,我也不能提供比永恒爱她的母亲更为优越的条件。”郑敏也在病友Q Q群中经历了几段网恋,最难忘是张家界本地一位病友。他40多岁,曾在深圳某公司任财务总监,还有几项专利发明,这些都让郑敏“崇拜”。有时候,他会出些脑筋急转弯让郑敏猜,让她感到“有趣”。“最关键他跟我一个城市,结婚没那么多顾忌。”但奇怪的是,2013年初的某天,他突然把郑敏的Q Q拉入了黑名单,再也联系不上。2013年4月,郑敏收到一个QQ好友申请,来自“青山”。那是刘小郁的网名。一见即婚“当时,是我勾引她的。”刘小郁说。与“永恒的爱”分手后,刘小郁陷入恐慌———年近四旬,三段恋情告吹,身体每况愈下,再不找个人结婚,这辈子就可能真要一个人直面死亡,那是怎样的遗憾!他在群聊时获悉郑敏单身,很快发送了好友申请。日,他开始给郑敏发手机短信,一天十来条,从起床问到睡觉。两天后,他在短信中说“我爱你”。又过了两天,他称呼郑敏为“老婆”。他说,那时鬼使神差,就想找个人结婚。“当时,我是想报复前男友。”郑敏说。那个张家界病友“神秘消失”后,郑敏连续在网上找了几天,毫无音讯。她有种“被甩了”的委屈,心想一定要尽快找个男人结婚,证明自己“也是有人要的”。加刘小郁的Q Q后,她看了其空间内的所有日志,那些自卑自怜而颇具才情的文字让郑敏感动。她说:“我能感觉到这个男人渴望爱情。”而让她产生共鸣且至今难忘的是《我是农民》和《歌唱》两篇文章,刘小郁在前者中讲述的是个人与家庭的悲剧命运,在后者中则发出感慨:“我承认我是孤独的,孤独得无人理解。我如一个影子,白天会让我消失,黑夜又会吞噬我。”郑敏说,这些东西让她觉得两个人遭遇很像。此后不久,两人在短信中开始讨论结婚事宜。日晚,刘小郁从成都飞往张家界。他说,就像要完成个任务,如果成了就把她带回成都,如果不成就去张家界一圈。郑敏的态度同样是“看看再说”,如果看上了就结婚,看不上就“说ByeBye”。当晚11点多,两人在机场见面。刘小郁觉得郑敏“有点胖,但不反感”;郑敏则觉得刘小郁“戴着眼镜,挺着大肚子,憨厚老实”。彼此都不想再错过,两天后的星期一,他们到张家界永定区民政局扯了证,然后特意花50元,打车回了郑敏家。郑敏同母异父的哥哥刘先进说,扯证后家里人才知道他们认识不到一个月,但没法反对,“毕竟郑敏是这个情况,两个人一块总有个照应,我们只能祝福”。刘小郁的母亲张春华则说,他到了张家界才给家里来电话,讲结了婚。“我心里能不反对吗?两个都是这个病,以后日子怎么过?但他们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我能怎么办?”张春华还是希望儿子找个正常人,哪怕离过婚也行。领了证那天,刘小郁觉得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从此再也不会孤单。郑敏就一直把结婚证攥在手中,兴奋地找家里所有人看。母亲张启元还记得,当时女儿反复念叨着“我们好有夫妻相”,好多次笑出声来。爱与争吵离开张家界前夜,母亲哭着叮嘱郑敏,过得不好就早点回来,而初到成都的郑敏也确有过“回去”的念头。她说,第一眼看到这个出租屋,心就凉了半截:家具全像废品站拖回来的,脏衣服满床,电脑键盘上都是灰,天花板还结满了蜘蛛网。那时她腿脚还利索,每天到附近的市场买菜,但完全听不懂人家讲什么,只能用手比划。她觉得好累,好几次偷偷把衣服装进包里,想回家。“拿着,你就是我们家的女主人了。”有一次,刘小郁突然递给郑敏一串钥匙。郑敏有些发愣,慢慢接过来,心中充满感动。“当时一下子意识到我跟他是一家人了,得相互理解,得为这个家负责,从此再也没有回张家界的念头。”在房东赵女士看来,这对夫妻虽然都生了病,但相处融洽。61岁的小区门卫王徐珍也讲述,时常看到两人牵着手到外面散步或买日用品,“他们走路一瘸一拐的,看着可怜,但也看得出感情很好”。刘小郁说,郑敏是个好老婆,有了她可以穿干净衣服,可以吃现成饭。郑敏说,如果嫁了个正常男人,可能还没现在过得好。“他早上到办公室,总要发短信问我起床没有;他下班回家,一般都会先打电话问我吃什么菜;他舍不得花钱,但我想买什么衣服,他都会同意……”也有朋友悄悄问郑敏:“你们的夫妻生活协调不?”郑敏说,这个病肯定不能要孩子,所以刚到成都就去医院上了环。至于夫妻生活,没什么协不协调,有和没有都不重要,能相互陪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当然,与其他夫妻一样,他们也吵架。第一次争吵跟刘小郁的前女友“永恒的爱”有关。2013年6月,得知两人婚讯后,“永恒的爱”通过病友Q Q群找到郑敏,留言骂她“抢男人的婊子”。郑敏很委屈,对着刘小郁大吼,质问他是否还在跟前女友联系。刘小郁觉得无辜,反复解释“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没必要再提”。第二次是在2013年底,刘小郁的亲戚买房,向夫妻俩借钱。郑敏觉得“找两个病人借钱”很滑稽,一开始坚决不同意,争吵不断。刘小郁辩称,现在应当广结善缘,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时人家才可能会帮忙。这个理由说服了郑敏,最终借出3000元。其他的吵架就是“鸡毛蒜皮”了。有时是刘小郁看电视太痴迷没听到郑敏的话,让郑敏觉得“被无视了”;有时又是刘小郁在单位受了委屈,心情不好,回家冲郑敏发泄。但两人都表示,“夫妻没有隔夜仇”,过一会自然就好了。珍惜当下故事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夫妻俩都知道,他们的手脚将渐渐失去运动功能,说话也可能是种奢望,只剩大脑和眼珠转动,直至死亡。刘小郁将其看做一种“残酷的掠夺”,今天夺走这个能力,明天夺走那个能力,最后一点不剩。“最痛苦的还在于,整个过程我们都能清晰知道,却毫无反抗之力。”2014年6月,夫妻俩回了趟张家界。往返折腾,郑敏的病情突然加重,出门走路都成了问题。为此,她连续哭了几天,但没让刘小郁知道。她给母亲张启元打去电话,“我已经不能走了,以后怕是再也回不去了”。母亲回忆,当时一听到这话,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她觉得老天对郑敏不公,这么年轻就开始受罪。交通巷29号小区内,也有人私下议论,像他们这样活着,还不如喝药自杀算了。两人却不这样认为。刘小郁说,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但无论如何不应轻生,生命只有一次,有自杀的勇气就更该有活下去的勇气。郑敏则说,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活着有人爱,有人陪,可以吃,可以笑,有什么不好?他们都表示,还没细想过以后,只想珍惜当下的日子,相互照顾,不离不弃,将来哪怕不能动也不能说,总有美好的记忆。然而,珍惜当下也是不易。这片老式小区马上面临拆迁,夫妻俩需要重新租房子。刘小郁连续在网上找了几天,没一间合适。上周末,在朋友陪同下,夫妻俩又到交通巷附近实地看了套两室一厅的房,但1200元/月的价格和不齐全的让他们为难。刘小郁说:“要离我公司近,要在一楼,要什么都齐全,还要价格便宜,真的很难找。”另一件让刘小郁忧心的事是社保。他已通过公司买了7年社保,若想到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还得缴够8年,而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最多还能坚持工作两三年,然后呢?他不知所措。“对他们这类人,国家没照顾政策吗?”门卫王徐珍和房东赵女士都这样问。答案是“没有”。“中国共济失调病友协会”发起人顾卫红表示,且不谈特殊的社会保障,对“企鹅病人”的社会认知目前都很不足,“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甚至对这类疾病一无所知”。她认为,政府应当支持相关病友会申请和运作民营非企业组织,在申办残疾证等方面予以特殊政策,充分调动民间力量来实现对“企鹅病人”的关爱和保障。对此,刘小郁夫妻说,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社会保障,肯定都需要时间,只是不知有多少人能等到问题解决那天。“小刘,其实你已经很强大了。”采访结束,郑敏忽然转向刘小郁,手颤抖着摸了摸他的头。“啥子强大?”刘小郁有点茫然。“你一个残疾人,养活了自己,还养了个婆娘。”郑敏又理了理刘小郁的衣服,脸羞涩地转向旁边。刘小郁哈哈大笑起来,太用力,随后是一阵猛烈的呛咳。“企鹅病”学名“共济失调”,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特点有“步态不稳,容易跌倒;持物不稳,精细动作差;言语不清,饮水呛咳”等。与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的“渐冻症”不同,其是肌力正常情况下的运动协调障碍。病随时间加重,寿命长短因人而异。“共济失调”并不特指某种疾病,病因多样,最多见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即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逐渐丧失,导致功能障碍),也可见于一些获得性疾病,如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等。按欧美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推算,“企鹅病人”在中国约有10万,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95755
播放数:51252
播放数:3614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河南大学一附院大夫患癌仍接诊 一年平均700人_新浪河南新闻_新浪河南
河南大学一附院大夫患癌仍接诊 一年平均700人
大河报评论
坐诊中的刘朋
  首席记者周斌实习生吴玥文图
  核心提示|在他不愿摘下的医用口罩后面,是一张布满红疹的面庞。口服化疗药的副作用每天都在折磨着他,全身上下都是一片片的红疹瘙痒难忍,骨转移引起的钻心疼痛每天都在折磨着他。&&&
  他每年负责的住院患者最少有1200人,门诊平均接诊患者700人。不包括手术的病人在内,每年诊治的患者约有2000人。他每天最少工作8小时,手机24小时不关机。
  40岁出头的医生刘朋,半年前,被诊断患上癌症,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骨骼。
  “俺们都知道你也病了”
  4月18日上午10点,刘朋正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室坐诊,对面坐着的中年男患者是刘朋这天的第9个病人。白大褂、蓝口罩、身材高大却略显瘦削,这是刘朋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个身影每天穿梭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病区的门诊、手术室和各个病房里。
  “刘大夫,俺们都知道你也病了,就不用每天亲自来查房了,休息休息好好养病吧。”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的患者张大爷紧紧拉着刘朋的手,满是心疼和感激。“我没事,您看我的病比您严重,还能上班呢,所以啊,对于您的病,您也要有信心,咱俩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康复。”刘朋鼓励着病床上的张大爷。
  作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和硕士生导师,刘朋从事心血管诊疗与教学工作已经20余年了,他擅长心脏介入治疗和永久起搏器的植入治疗。多年来他潜心医术,在全国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同事王国良评价刘朋是一附院在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拓荒者”。
  检查结果像是给了自己“一记闷棍”
  医院工作强度大,每天工作最少八小时,加班对刘朋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40岁出头的刘朋总觉得腰疼,上下楼都要一手扶着腰,一手拽着栏杆,同事看到都劝他去检查一下,他却没放在心上,总觉得休息几天就好了。可是总有看不完的病人,做不完的手术,刘朋一直也没能休息上几天。
  2012年冬天的一个凌晨,三点钟左右,心内一病区的一个患者突发心肌梗死,需要马上抢救。刘朋接到通知,从手术室冲了出来,一路飞奔进病房,对患者实施人工心肺复苏,但凡有些医疗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工心肺复苏是最消耗体力的,对医生的腰腹部力量是极大的考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只要做上五分钟就足以大汗淋漓。这次抢救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刘朋感觉“腰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2013年10月,刘朋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被发现患了癌症,多年的腰疼腿疼原来都是癌细胞在作祟,但是由于病情发现太晚,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骨骼。刘朋说检查结果像是给了自己“一记闷棍”,干疼,却说不出。
  从确诊到现在半年多时间里,刘朋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除了定期坐诊、每天查房外,刘朋一天至少还有两台手术,手术时穿的铅制防护服差不多有20公斤重,一台手术的时间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手术室里的护士说她印象中刘大夫最长的一次手术持续了七个小时。心脏介入手术是种极其精密的手术,要求主刀医生手一定要稳,有时哪怕是一毫米的偏差就可能会引发大出血。这台手术刘朋几乎是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七个小时,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渗出来,脸上的红疹子遇到汗水,就像有一万只小虫爬过,痒得抓心挠肺。下了手术台后,刘朋虚脱了,一屁股瘫坐在凳子上,半天没说一句话。
  每天工作最少八小时
  作为科室里的业务骨干,他每天和同事们一起查房、写病历、坐门诊、做手术,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病人而懈怠了工作,仍然坚持每天最少八小时的工作强度,同事、领导都劝他休息,他说:“对病人来说,我是一名医生,是我的职责所在,对同事来说,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我们的团队这两年发展得很好,我资历比较老,在新技术新业务方面来说,梯队的建设刚刚搭建好,我有必要带领我的团队继续努力,如果现在放手,他们也能做得很好,可是我很想让我们的团队更好。”
  在同事眼中刘朋是个不善言辞的“实干派”,“业务强,为人踏实,有困难也不吐苦水”是大家给他最多的评价。
  心内科的王国良大夫为刘朋算了一笔账,他每年负责的住院患者最少有1200人,每周两天门诊,一年平均接诊患者700人,不包括手术的病人在内,刘朋每年接触的患者就在2000人,平均每天是五个病人。刘朋的手机是24小时不关机,随时接听患者电话,答疑回访。
  最遗憾的就是时间太少
  在刘朋每天都不愿摘下的蓝口罩后面,是一张布满红疹的面庞。口服化疗药的副作用每天都在折磨着他,全身上下都是一片片的红疹瘙痒难忍,骨转移引起的钻心疼痛每天都在折磨着他,后背、小腿被抓得血迹斑斑,可是他却时刻保持着微笑。“见病人的时候我要笑,不能给他们压力,见家人我更要微笑,要让他们宽心。”
  一直坚强乐观,对病情很坦然的刘朋,在我们提及家人的时候他却一时哽咽。自从刘朋被确诊后,他的爱人也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看到他每天下班回家后那疲倦的面容、听见他夜里疼痛的呻吟,她的心都碎了。刘朋的爱人经常劝他,甚至是哀求他,“老刘啊,别上班了,咱住院治疗吧,现在咱们孩子还在上学,还这么小,他需要一个给他勇气、为他遮风挡雨的父亲,家里还有老人,他们需要一个嘘寒问暖、膝下尽孝的儿子,他们都这把年纪了,正是要安度晚年的时候,你倒下了,咱家的天可就塌了啊。”
  提到家人,刘朋语气中更多的是愧疚,“结婚这么多年,我爱人没跟我享啥福,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张罗。现在我又得了这个病,这辈子我欠家人的。”刘朋叹了一声。
  “医生不是神仙,尤其我自己就是医务从业者,就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这让我比一般患者的恐惧感更加清晰和强烈,不过生病之后我也更能体会患者的感受了。”刘朋说他喜欢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就能暂时忘记痛楚,忘记自己也是个病人。
  刘朋年迈的母亲住在老家杞县,她还不知道儿子的病情,从单位开车回杞县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然而刘朋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
  刘朋说,他现在最遗憾的事就是时间太少,在自己有好的技术能做手术的时候不能多为几个病人解除痛苦。
  上周六刘朋刚做完胸腔穿刺,第二天一早他又准时出现在了科室里。
有滋有味清新港茶
探店:喜欢:评论:
专做外卖的饕餮美宴
探店:喜欢:评论:
冬日里的火热焖锅
探店:喜欢: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沙到张家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