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术后患者瞻望的护理

跳转提示参数错误!页面自动
等待时间: 3我国微创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领域中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我国微创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领域中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16【正文快照】:
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手术操作。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从事微创外科领域工作的医师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正在逐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国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刘晓辉;李桂良;陆光美;陈建富;谢开斌;宋文周;罗开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年10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江帆,黄志强;[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秦明放,杨慧琪,王庆,勾承月,李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年04期
彭淑牖;[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年07期
吴青松,刘吉佳,谢文彪,蔡泽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郑民华;[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蔡景理,陈荣,郑民华;[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徐以浩;[J];中国内镜杂志;2002年07期
陈江,朱江帆,章勇,孙彭龄;[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骆成玉;[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吴孟超,陈汉,沈锋,程树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松;郭峰;蔡永良;章红专;赵云焕;王介川;余国庆;赵丽芬;张媛香;;[J];安徽医药;2006年03期
马小干,秦荣,蔡喻娇,马丹,陈祖林,钱天惠,王静,王玲俐;[J];重庆医学;2005年11期
朱晓琴;罗凤;;[J];重庆医学;2006年11期
甘毅,陈道瑾,吴君辉,钱立元,丁波妮,向开敏;[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10期
马小干,秦荣,马丹,陈祖林,王静,王玲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4期
青廉;罗华星;余佩武;王自强;刘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1期
战志勇;杨洪明;丁雷;张焕虎;周少杰;王子良;马海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年05期
邓建伟,师天雄,谭焕东;[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06期
余小舫;鲍世韵;孙枫林;郑锦锋;周汉新;;[J];腹部外科;2006年01期
仇明;[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文枢;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玉斌;黄飞;刘祖军;;[A];2005国际内镜医师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卢榜裕;陆文奇;蔡小勇;黄飞;黄玉斌;靳小健;陈永军;雷宇;;[A];2005国际内镜医师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卢榜裕;陆文奇;李杰;蔡小勇;黄飞;黄玉斌;彭明浩;晏益核;;[A];2005国际内镜医师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建华;[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李建平;[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李国新;[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李军;[D];浙江大学;2007年
曾普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杨慧琪;[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阮景德;[D];中南大学;2006年
刘兴国;[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干晓琴;[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李文秀;[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晏益核;[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丁雷;[D];暨南大学;2004年
吕艳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吴东波;[D];暨南大学;2004年
胡兵;[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马木提江;[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王晨曦;[D];暨南大学;2005年
傅群武;[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许振国;[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朱武晖;[D];武汉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继远,韦善文,桂雄斌;[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06期
王荣泉!312000;[J];腹部外科;2001年04期
姜洪池;;[J];腹部外科;2006年04期
吴传新,龚建平,刘长安,李生伟,石毓君,时吉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刘格琳,刘俊英;[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骆成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储怡星,张锦锋,范基农,龚晓霖;[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年03期
刘超,武晓泓,李倩,唐伟,袁庆欣,覃又文,刘翠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7期
郑成竹;陈丹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骆成玉,张键,林华,杨齐,黄旋,关琛,薛镭,张勇智,李国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3年05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阳植政;;[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青松,蔡泽平,王权发,张勤俭;[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张智坚,吴孟超;[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舒晔;[J];临床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陈汉,吴孟超,尉公田,林川,王义,杨广顺,顾方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1999年01期
郁宝铭;[J];外科理论与实践;1999年03期
余佩武,王自强,张超,罗华星,钱锋;[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骆成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3年05期
王正,林少霖,李标,杨超,丘平,张悦,许力壮;[J];中国内镜杂志;2001年01期
罗健,黄原,刘坤,陈旭辉;[J];中国内镜杂志;2001年04期
郑民华,林森旺,孙骥远,李健文,王明亮,陆爱国,郁宝铭,李宏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大华;;[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徐彦民;李克军;;[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3期
张忠涛;周晓娜;;[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01期
朱江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年08期
欧阳彦成;侯锡斌;樊劲;田农庄;;[J];西部医学;2009年09期
;[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年02期
池永龙;;[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05期
夏寅;;[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8年03期
;[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卫军;李智涛;李嘉根;方钱;;[A];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王跃东;王文兰;;[A];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叶再元;王跃东;赵忠扩;;[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董亮;崔华雷;;[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曹鹏;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杜卫东;李宁;徐涛;吴可人;裘华森;;[A];2006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曹鹏;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杨林斌;;[A];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朱越锋;沈来根;杨进;刘震杰;;[A];2011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蒋飞照;周振旭;屠金夫;韩宇;尤和谊;郑晓风;张启瑜;;[A];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宜秀萍;[N];甘肃日报;2011年
曾理;[N];健康报;2003年
聂松义 金鸥
王知非;[N];中国医药报;2010年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10年
贾岩;[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宜秀萍;[N];甘肃日报;2009年
张利平;[N];毕节日报;2009年
尚志文 胡晓震;[N];沈阳日报;2010年
林夕夕;[N];健康报;2006年
胡海;[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明根;[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刘兴国;[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谢敖文;[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郑明伟;[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曹占国;[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于怡;[D];复旦大学;2009年
杨庆芸;[D];山东大学;2011年
谢坤;[D];浙江大学;2012年
梁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蔡旺;[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财明;[D];浙江大学;2007年
黄孝王;[D];浙江大学;2007年
苏海龙;[D];青岛大学;2007年
皮尔地瓦斯·麦麦提玉素甫;[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赛甫丁·艾比布拉;[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李涌;[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周江山;[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胡靓;[D];浙江大学;2010年
刘旭;[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章鲁艇;[D];浙江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外科学读书笔记.doc4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Cap3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肌组织含水量最多75%~80%。脂肪组织含水量较少10~30%。男性体液量占体重60%,女性50%。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35%。
细胞外液(+):Na+,(―):Cl-、HCO3-、蛋白质。
细胞内液(+):K+、Mg2+,(―):HPO4-、蛋白质。
调节―渗透压: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 血容量:肾素―醛固酮 酸碱平衡:缓冲系统(HCO3/H2CO3)、肺的呼吸作用、肾的排泄作用(Na+―H+交 换排H+;HCO3+重吸收;产生NH3结合H+分泌;尿液的酸化)。
体液代谢的失调
―容量失调:等渗性液体失调,一般指引起细胞外液量的变化
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的水分量的改变,引起渗透压的改变。
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除Na+之外的成分改变一般对渗透压影响不大。
等渗性缺水
―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成比例丧失,一般只有细胞外液量减少,长期持续也可使细胞
内液减少。常引起肾素―醛固酮系统代偿。
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大量呕吐,肠外瘘);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腹腔内感 染,肠梗阻,烧伤)。
临床表现:恶心、厌食、乏力、少尿,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若丧失达5%, 可出现休克早期症状,6~7%时,出现严重的休克症状。
治疗:纠正其细胞外液量―iv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同时监测心脏功能。另外补充每日 2000ml水和NaCl4.5g。预防低钾血症(稀释性),在尿量达40ml/h开始补。 平衡盐溶液―乳酸钠:复方氯化钠 1:2 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1:2
低渗性缺水
―多为继发性,失钠大于失水,外液呈低渗性,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重吸收水分较少,造
成恶性循环。后期低血容量刺激肾素而增加重吸收。
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长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的位置: &
快速康复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优质期刊推荐所在位置: >
角膜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更新时间: 10:31:38 | 文章来源:放心医苑网
 &&& 建国前、后,我国致盲眼病主要是以沙眼为主的传染性眼病及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角膜软化症,占致盲眼病的第1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角膜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第1位致盲眼病已由白内障所取代,角膜病致盲率降至第2位。但是由于对角膜病预防的宣传普及不够,基层医院的医生对角膜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致使某些常见多发性角膜病的诊治延误。目前角膜供体来源不足也制约了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的开展。在我国的边远贫困地区,仍然可见因维生素a缺乏而导致的角膜软化症患者,角膜盲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此外,随着现代白内障手术的普及和玻璃体手术中新材料的应用,致使大泡性角膜病已日益增加;而角膜接触镜的广泛配戴,又使角膜感染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据我国角膜病调查结果显示,感染性角膜病尤其是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es simplex keratitis,hsk)居致盲角膜病的第1位。
  一、感染性角膜病
  1.病原体种类的变迁:由于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以及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人数增加,混合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日渐增多,其临床症状也不典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属和曲霉菌属已分别为细菌性及真菌性角膜炎的首要致病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镰刀菌已不再是第1位的致病细菌和真菌。单纯疱疹病毒依然是病毒性角膜病的首要致病病毒,也是感染性角膜病的首位致病因素。此外,棘阿米巴原虫所致的角膜炎也时有发生。
  2.诊断新技术的应用:细菌、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体征、病理涂片、病原体培养及组织活检结果确诊。由于病程的不同,用药情况,以及取材部位和手法的差异,致使检查结果不理想。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活体角膜病研究,为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和疗效的监测提供了一个实时的三维图像显示,并可储存记录。但是,目前用于临床的共焦系统多为光学性,易受光线反射的影响。当角膜病变坏死组织较厚、混浊严重,以至其折光强度与病原体相似时,图像可能会模糊不清,检查结果不理想。此外,由于菌种的不同,其影像的对比敏感度也不同,检查时对菌种鉴别困难较大。未来应用于眼科的激光共焦显微系统将弥补此缺陷。
  病毒性角膜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角膜盲,一般结合临床形态学、电镜及病毒分离检查即可确诊。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hsk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hsk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病理和免疫改变的研究,证实了角膜是除三叉神经节以外的另一病毒潜伏基地,发现hsv-dna可存在于正常成人的角膜中。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可对hsk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敏感性高,如操作过程不严格,易出现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异性较强,但其敏感性不高。因此,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hsk时,应充分认识其局限性,并结合临床特点作出客观、谨慎的判断。
  3.药物治疗:随着新一代抗生素的出现,眼科用药的选择余地较大,对耐药菌株可应用敏感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泰利必妥及妥布霉素眼液和(或)头孢霉素、万古霉素等配制的眼液,能够较理想的控制细菌性角膜感染。但是,对于真菌性角膜炎则不容乐观,目前在新的特效抗真菌药物问世之前,二性霉素b仍为一线药物。局部和(或)全身应用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同时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一直是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为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如用无环鸟苷、环胞苷、丙氧鸟苷、ifn-α、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或联合用药可有效减轻hsk的症状。如何防治hsk的复发,尤其对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等课题的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
  目前用于治疗棘阿米巴感染的药物较少,但如经确诊,多数患者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见本文的第3部分。
  二、非感染性角膜病
  1.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多年来,我国学者对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角膜营养不良中的遗传背景因素,也为今后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这些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积累了资料。国外已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确定了多种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子遗传方式和其相关染色体,并进行了突变基因的定位,初步提出了基于分子学水平的分类系统。我国对此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因此对于角膜营养不良,应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多方面重新分类。
  早期圆锥角膜常被误诊为屈光不正。角膜地形图的引入和研制为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查手段。在研究我国正常人及屈光不正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和差异的同时,提出了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标准。早期圆锥角膜,如患者视力差且矫正困难或不愿意行角膜移植手术时,可行平面表面角膜镜片术,晚期则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手术前后可根据角膜地形图的改变进行术式选择及指导选择性拆线,以提高手术的疗效。
  2.角膜外伤:近10年来,我国在角膜的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模型及其病理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白细胞大量浸润伴胶原酶潜酶活化是角膜溶解的基础;其病程的发展与氧自由基损伤和局部免疫学的改变有关。部分地解释了烧伤后适时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氧化保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可减轻损伤的程度。当角膜烧伤严重,尤其当角膜呈进行性溶解变薄行将或已经穿孔时,可行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以保存眼球的完整性和残存视力。目前应用羊膜移植及其联合板层角膜和角膜缘移植术治疗严重的急性期和瘢痕期眼表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恢复部分的眼表功能。
  3.免疫性角膜病:目前的研究表明,蚕蚀性角膜溃疡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板层角膜移植术、病灶临近球结膜切除术,同时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复发,阻止眼球穿孔,是目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最佳手段。
  三、眼库技术和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是将混浊的角膜恢复透明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眼科学者就已经开展了角膜移植手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角膜移植术采用小植片、边对边缝合方式,其成功率及光学效果不很理想,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也无有效的药物控制。70年代末,随着10-0尼龙缝线、扁型铲针、高精密度手术显微镜、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以及手术角膜计和角膜地形图的相继问世及应用,使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同时对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及联合手术的疗效进行了大量相关性的研究。但目前由于我国角膜供体来源不足,这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制约我国角膜移植事业的发展。相信在新千年里,随着国民意识的转变及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的确立,将会使这一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角膜材料保存方法的完善和多样化:我国第1个眼库实验室于1964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成立。并已于70年代末成立了角膜病学组及眼库协作组,为我国眼库工作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奠定了基础。近10年来,我国学者在角膜材料的保存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如用干冻、甘油和无水氯化钙干燥、湿房短期储存、m-k液及optisol中期保存液等方法保存角膜,引入深低温降温仪,开展深低温长期保存以及新生儿和婴幼儿角膜的临床应用,使有限的角膜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目前我国许多学者正在积极探索并致力于改良角膜的中期保存方法。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保存液中加入超氧化歧化酶、地塞米松及硫酸软骨素等可能有助于延长角膜内皮细胞的存活时间。改良深低温降温程序,并在冻存液中加入硫酸软骨素,将有助于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广大眼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宣传,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国民自愿捐献角膜的热情也正在形成,拓宽了角膜供体的来源。
  2.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及角膜病学组的指导下,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在全国广泛开展。随着新器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光学性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及光学效果均有所提高。目前由于国民的保健意识不强,我国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许多学者在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和联合手术适应证的拓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对治疗感染性角膜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注意事项、手术技巧及疗效评估等,对于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无效、角膜溃疡发展至行将穿孔或已穿孔者,应按其病情选择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眼球前段重建术,可有效地控制感染,保存眼球,挽留残存视力。尤其在手术前、中及后期敏感抗生素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疗效最佳,其次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易复发,预后差,如处理不当可致眶内真菌性感染。
  角膜内皮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病)最终的治疗方法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以更换失代偿的角膜内皮,恢复角膜的正常厚度及透明度。如角膜材料缺乏,可行角膜层间烧灼术,以减轻角膜上皮反复水肿和脱落。由于此类患者的角膜病变主要是由于角膜内皮失代偿所引起,因此国外学者已应用后板层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可保存病变角膜的大部分基质及前弹力层,收到较好效果。目前有学者应用培养的角膜内皮进行动物角膜移植术的实验研究,但尚需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方法。角膜化学性烧伤是角膜移植术成功率最低的眼病。研究发现,由于眼烧伤后泪液排出口阻塞、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长期慢性炎症、房角结构的破坏,以及前房免疫相关偏离诱导的削弱或消失等原因,均可致使角膜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继发性青光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持续性上皮缺损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3.手术技术的改进:近10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技术、手术器械以及新的检测仪器的更新,已使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得到了发展,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角膜移植手术之一。而手术源性散光一直未得以解决。为此已有学者对术中植片与植床切取的方法进行改良,并对光学中心的对合、瞳孔的形成、手术角膜计的应用和术后角膜地形图指导下的选择性拆线等技术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光学效果。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切削技法的改进,如层间注入粘弹剂和(或)空气分离板层角膜,或在仅有浅层角膜混浊病变时采用自动板层角膜切削成型刀来切取植片和植床,以减轻角膜植床与植片之间界面的粗糙,将部分和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常规手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眼外伤者,采用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或抗青光眼手术和在临时人工角膜下行前后段联合手术,可及时挽救患眼。人工角膜光学和周边材料及片型设计的研究,已应用于临床。但对于术后人工角膜脱出、前后膜形成和继发性青光眼等难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4.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对策:(1)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关于角膜排斥反应的类型和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病理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仍无突破性进展。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粗制了抗角膜内皮抗原,以便实现角膜内皮排斥反应的实验室诊断,发现应用地塞米松、环孢素a(csa)、fk-506、雷公藤多甙及il-2-pe40等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其中地塞米松及csa已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抗角膜排斥反应药物,fk506作为抗排斥反应的全身用药已用于肾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引入眼科,并通过新的表面给药载体克服水脂两溶性矛盾,使眼局部用药达到全身用药的治疗效果。此外,为了减少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有学者对高危者在行角膜移植术前进行abo配型联合hla配型的研究中,发现hla配型并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发挥作用;而简单易行、经济快捷的abo配型可能会对此有所帮助。(2)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是导致供体角膜内皮衰竭致使手术失败的又一因素。目前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仍然困难。新近引进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可协助我们更加直观和清楚地研究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机制,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对策。(3)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是化学性角膜烧伤角膜移植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曾有学者应用药物(层粘连蛋白、表皮生长因子等)加速上皮的修复,但终究未能解决因角膜缘缺损而导致的角膜上皮来源衰竭。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对烧伤后的角膜移植术者同时行异体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以修复持续缺损的上皮,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有应用表浅角膜针刺术治疗角膜上皮反复缺损的报道。
  四、眼表疾病与眼表重建
  1980年nelson提出了眼表疾病这一概念,其范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际上多认为眼表疾病为角、结膜及泪膜的疾病。眼表泪液病的研究已应用于临床,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角膜缘干细胞及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存在,角膜缘上皮细胞和中央角膜上皮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但尚未能找到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并将其纯化分离。有学者曾希望能将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成角膜干细胞。目前我国学者已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旨在有所突破。眼表疾病中对翼状胬肉的研究较多,从其超微结构上分析它的病理过程,并通过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出了翼状胬肉组织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异常。治疗上,有学者应用异体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羊膜移植及其联合手术,同时术中或术后使用低浓度丝裂霉素、β射线,对防止其复发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丝裂霉素及β射线的潜在危险和长远疗效评价未明而应用不多。国外有人用两阶段光线照射法证明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可能与角膜缘干细胞受损有关。
  随着角膜上皮干细胞的明确定位,角膜干细胞的研究将逐步深入,有望应用于眼表的重建。角膜化学伤的早期行角膜缘移植术可协助眼表的重建,角膜基质微环境中急、慢性炎症将影响其远期疗效。而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降低其远期疗效。目前的研究热点为羊膜移植术,其结果显示了羊膜在治疗眼表疾病尤其是对急性眼表烧伤的治疗价值。
  五、屈光性角膜手术
  1.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1979年前苏联fyoдopob应用角膜前表面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1983年引入我国,并确认了其矫治中、低度近视的疗效(-4.00~-6.00 d以内)。同时对正常人角膜厚度及与rk相关的病理、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该术式矫正屈光力有限、角膜切口存有潜在性破裂的高度危险性,其预测性及精确性较差。因此,该术式已逐渐被淘汰。mini-pk作为rk的改良术式已有报告。
  2.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我国屈光性角膜手术起步较晚,仅10余年的历史,但起点较高。80年代prk问世,1989年应用于临床。我国的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基础及临床与国外同时起步,其研究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先后报道了诸多临床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prk和lasik矫治近视和散光的效果,并显示了lasik矫治中、低度远视的前景。prk手术可安全、有效地矫治-6.00 d以下的近视;lasik可矫治-12.00 d以内的屈光不正。两者均可同时矫正低、中度的单纯或复合散光。并对两种手术中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技法、参数的设置及单区切削和多区切削的选择进行了改进,完善了治疗软件。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或低浓度(0.008%)丝裂霉素可抑制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利用角膜后地形图技术监测术后医源性圆锥角膜的发生情况,提出了prk术切削的极限值为保留角膜厚度不低于250μm。建立了一套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目前lasik手术有取代prk的趋势,但lasik手术对设备和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制约了它的广泛开展。
  3.其他屈光性角膜手术:(1)后巩膜加固术。后巩膜加固术的研究发现,可有效地阻止眼轴的进行性增长,提高部分视力,增加眼动脉血流量。(2)表面角膜镜片术。经多年的临床研究,改进了角膜的切削方式,使角膜镜片创面更加光滑。将异体或异种角膜冷冻后切削成可替换的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用于早期圆锥角膜、近视眼和无晶状体眼的治疗,并长期保存。但由于此术式对屈光的预测性及精确度难以准确控制,从而限制了表面角膜镜片术在临床的应用。(3)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由于切削厚度难以精确控制,现已被淘汰。(4)角膜切开及楔形切除术。用于角膜散光的治疗,手术前后应用角膜地形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六、展望新世纪
  近年来角膜病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入,将有助于眼科角膜病诊断技术的发展。目前角膜病的研究仍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某些研究领域尚属空白或与国外差距较大,为此在21世纪应加强如下方面的研究,以取得突破性进展。(1)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hsk、蚕蚀性角膜溃疡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2)研制新的、高效的、副作用少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如抗真菌药物、胶原酶抑制剂、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药物等。(3)深入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4)应用基因工程和生物组织学工程,研制无抗原性的人造生物角膜应用于临床,同时加强角、结膜干细胞的纯化和分离研究,采用基因移植的方法研制无抗原性的角、结膜干细胞,并将其应用于临床。(5)开发研制新型的角膜地形图系统、非机械性切削刀(如高压水刀等)、新型准分子激光机(组合扫描、激光盘技术、飞点扫描切削、非球面切削、固体激光切削)和主动式眼球跟踪系统等。(6)注重新型角膜地形图在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及成功率。(7)重视角膜移植术的研究工作,深入探讨其手术方法。(8)开展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研究。(9)加强专业组间、学科间、单位间及国际间的合作与研究。目前角膜病的临床治疗虽然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但临床研究尚缺乏多中心前瞻性对比研究。眼库工作尚未规范及网络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将对眼科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角膜病研究必将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领导、协调和监督下,加强团结和协作,加强单位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科研及临床工作齐头并进,为我国的医疗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角膜软化症这种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比较...
  角膜软化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眼科疾病,其病...
  角膜软化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的一...
  儿童由于身体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很容...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号-4] [编号经营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部外科术后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