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血糖的危害事例是什么?腾讯血糖仪有用吗

请输入密码
十天内免登录
还不是会员,
使用其他帐号登录:
我们很重视
用户的隐私
用户的真实性
用户的收件箱不被骚扰
当前位置:&& >
糖护士李承志:为什么我不看好腾讯做智能血糖仪
  从2013年糖护士成立公司开始,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关注到中国1.14亿糖尿病患者群体,大家都希望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来帮助这些患者。有人给传统血糖仪添加了蓝牙模块,有人直接做了血糖仪手机,甚至昨天知名互联网巨头公司也跟风发布了一款结合微信概念的智能血糖仪。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给血糖仪装了一块显示屏。
  可是,这样好么?
  糖尿病自我管理到底是在干什么?
  决定做糖护士之后,我开始频繁接触糖尿病相关的从业者,包括医生、患者、学术权威、地区性管理机构等等。充分交流之后,我发现目前业界公认的关于糖尿病的结论其实就是两条:
  1、为什么会得糖尿病?结论:具体原因目前尚不确认,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有关。
  2、得了糖尿病怎么办?结论: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治疗等手段控制病情:自我监测血糖、药物治疗、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和糖尿病患者教育。(传说中的五架马车)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超过90%的时间会是在医院之外度过。也就是说,得了糖尿病要进行自己我管理:自己监测血糖,自己按时用药,自己控制饮食,自己进行运动,自己学习知识控制情绪。但是,这些手段统统都是逆人性的行为!
  用学术性词语来讲,这叫&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医生告诉患者&你不应该抽烟,抽烟有害&时,患者大多都是听不进去的。很多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不良行为,如抽烟、酗酒、过度疲劳等等对身体的危害,但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
  而糖尿病自我管理,干的就是改变和培养行为习惯的事。
  给血糖仪装了屏幕会出现什么问题?
  对传统血糖仪而言,屏幕是标配,一般采用不超过3寸的黑白屏幕。测试完血糖之后直接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当前血糖数值,好一点的血糖仪会显示出当前时间等等,仅此而已。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这个数值的意义仅仅在于了解自己当前的血糖值。不论这个值是正常、偏低还是偏高,他都无法直接了解到自己应该怎样去调整饮食和运动,测完就完了,获取不了更多的信息。
  此外,我在和一些患者交流的时候发现,血糖仪屏幕上显示的较高的血糖数值会滋生他们潜意识中的恐慌感,这个恐慌感极为容易被转移到血糖仪上。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意愿会很低。
  也有人说,直接做血糖仪手机好不好呢?我不确认把这两个东西做成一体的人是什么思维逻辑。如果是作为主力手机设计,现在智能手机1年就能更新换代1-2次,而血糖仪仅仅通过医疗器械注册审查就需要1年左右时间。也就是说就算你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硬件把这个血糖仪做出来,到通过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之后开始售卖之后,已经就不再&时髦&了。
  如果做不了主力机,用户就需要至少携带一部手机和一部只有测血糖功能的设备,测血糖的习惯就更难培养起来了。我看到美国的Telcare就是一直这么难受着,2012年推出一个单核CPU的设备之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装了屏幕也很难改变和培养患者的习惯。所以,打一开始,我就没打算给糖护士加上一个屏幕。
  不给血糖仪装屏幕的好处又有什么?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为习惯,甚至很多人连坐马桶的时间都要分配给手机屏幕。那么,有没有可能让手机屏幕也渗透到糖尿病自我管理中,改变并培养患者行为习惯呢?  
  糖护士就是我做的一个尝试。这是一个没有带显示屏的血糖仪,通过音频接口连接智能手机,可以适配超过95%的主流智能设备。用户测量的血糖数据自动记录并传输给手机端的应用软件,测量完毕就非常自然地在应用软件查看数据的趋势和控制的效果,并自然地了解饮食和运动建议。这简直是太棒的事情了!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基于手机屏幕的传播、分享、咨询和交流,饮食、用药、运动、知识的交流和获取可以更随心所欲。
  并且由于去掉了笨重的显示屏,血糖仪也可以做的更为小巧时髦,耗电量也极少,测试环境下可以完成超过5000次测量,完全不需要操心充电的事情。
  根据目前使用糖护士血糖仪硬件的用户的反馈,这样的方式确实帮助了不少用户,改善了一些糖友的行为习惯。
  不过,因为采用了硬件+App的方式,在使用体验上增加了打开APP的步骤。不过当年iPhone刚推出时,相比于有键盘的手机来讲,在拨打电话这个核心功能上也是增加了两个步骤,但是现在也大受欢迎。除了糖护士,我们还发现2014年美国FDA也批准了两款血糖仪Gmate和Dario,它们也都是没有屏幕的。只要方向对,我们可以继续做持续的改进。
  过去的一年,移动智能硬件行业就好像北京的雾霾天,隐隐有座高楼在前面,却看不真切,只是看楼的人不是我。
  (本文作者是糖护士创始人李承志)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投资中国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投资中国网官方微信】
相关文章阅读
24小时热榜
05/3005/2505/2505/2305/1905/1805/1605/12
主编信箱热线:400-&&&&&&&&&&&& & 正文
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很多人误认为是以为主的疾病,血糖低一点总比高好。其实,比高血糖凶险得多。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低血糖对人体的“摧残”则可能在短暂的几个小时内发生,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打击。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或合并有者,低血糖可诱发、心肌梗塞,持续未得到纠正的低血糖还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使心脏功能出现异常。
  低血糖的危害
  是糖尿病的急性合并症之一。老年人的机体反应能力差,一旦出现低血糖,任何前区症状,很快进入、状态,甚至出现样抽搐;低血糖持续超过6小时,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脑死亡,甚至猝死。尤其是夜间发生低血糖症,患者很快进入昏睡状态,更不易发现,危险性更大,死亡率更高。
  日常如何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3点钟左右,患者可感觉睡觉过程中做噩梦;夜间出汗,常汗湿衣服;或第二天晨起头痛或见乏力等。夜间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有的患者甚至会因为低血糖而在睡梦中失去生命。如能证实确实存在夜间低血糖,则可睡前少量加餐或调整晚间胰岛素剂量。
  同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来预防低血糖,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定时、定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准时就餐,若不能按时进餐,应在进餐时间吃点水果、果汁或饼干等;不宜空腹运动,运动前要吃些点心,并保持运动量适当、恒定;外出时,一定要备些饼干、糖果,出现低血糖先兆时及时食用;随身携带糖尿病信息卡(包括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并注明在意识不清时,请将口袋内糖果放入口中或立即送医院急诊室抢救;为预防夜间低血糖,睡前还可以特别选择食用含能量缓释系统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比如一杯酸奶或低脂牛奶、一份水果、3-5块饼干等;定期到医院复查,并遵从医嘱,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特别要避免反复发生低血糖;另外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戒烟,饮酒应少量,禁忌空腹时饮酒。
(责任编辑:徐蓓蓓 )
文章关键词: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本性色素减退性皮肤病,表现为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可以累及所有民族。据统计世界发病率为0.……
形象损害是白癜风最直接的危害。形象损害最明显的患者,是白斑发生在裸露部位的,尤其是脸部。白癜风可能对患者的内脏等其他器官造成并发性损害,……
白癜风对患者正常的学习,就业,婚姻,家庭,社交等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白癜风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恶性贫血,斑秃,银屑病。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
白癜风患者对于自己的烦恼和不愉快,要承认其发生的合理性,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准备,然后冷静的想办法对付它。当然,这要在平日里注重心……
家长要为儿童白癜风患者安排合理饮食,全面补充营养。本身由于白癜风,身体营养就不够,再加上孩子由于年龄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的营养比较……
翁建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内分泌科
擅长:2型糖尿病早期干预、特殊类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
李焱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内分泌内科
擅长:擅长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治。
汪何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内分泌科
擅长: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中医和...
范冠杰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内分泌专科
擅长: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以及内科杂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
专家在线一小时 成功为网友解答疑难
擅 长: 1.擅长中西医结合,运用针灸等疗法综合治疗湿疹皮炎、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糖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