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治疗阳痿风湿病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名老中医杨宗善谈风湿痹症治疗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名老中医杨宗善谈风湿痹症治疗,风湿痹症,痹症怎么治疗,痹症的治疗方法,痹症的中医治疗,针灸治疗痹症,李可老中医治疗阳痿,治疗癌症老中医,治疗肺癌的老中医,治疗风湿最好的方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04:02: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名老中医杨宗善谈风湿痹症治疗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2016年新书通报第六期
信息来源:资源中心 zyzx
2016年新书通报第6期,共计166种,其中港台中文图书106种。新书信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分类体系进行编排,内容包括:索书号、书名、著者、出版者、出版日期。
自然科学总论
N03-43/202&科学技术辩证法与方法论& 朱少均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
医药卫生类
R2-09/592-5&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杏林耕耘录& 张伯礼,王志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R2-52/592-8&张氏医通&(清)张璐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R212/970-1&食疗养生锦言妙语& 顾奎琴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
R24/376-2&祝谌予& 祝肇刚,祝镕,祝勇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
R24/673-7&中藏经& 谭春雨整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R24/975-18&万病回春&(明)龚廷贤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
R241.11/706-1&脉经校释& 福州市人民医院校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R241.2/668-1&中医脉诊知识& 费兆馥,许家佗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
R242/604-11&石室秘录&(清)陈士铎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R245.323/589&轻轻松松学耳穴疗法& 张弘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9
R246/656-2&临症针灸处方& 彭勃,高希言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7
R246-51/352&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皮肤病证卷& 周丽莎,朱书秀总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9
R246-51/352-1&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脾胃病证卷& 周丽莎,朱书秀总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9
R246-51/352-2&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内分泌代谢病证卷& 周丽莎,朱书秀总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9
R246-51/352-3&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肺系病证卷& 周丽莎,朱书秀总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9
R246-51/352-4&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心脑病证卷& 周丽莎,朱书秀总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9
R247.1/119-10&大蒜妙用& 王惟恒,谭洪福,胡剑北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R249.1/934-1&现代医案选& 萧龙友等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R249.7/140-6&岳美中医案集& 中国中医研究院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R249.7/163-1&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北京中医医院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R249.7/592-4&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医案集&综合& 张伯礼,王志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R25/255-6&证治汇补&(清)李用粹编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R25/592-4&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医案集&内科& 张伯礼,王志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R255.5/382-5&慎柔五书&(明)胡慎柔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R256.4/135-1&肝病临证十法& 尹常健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R256.4/223&名老中医话肝脏疾病& 沈元良编著& 金盾出版社&2011.12
R256.4/278&老中医论治肝病& 吴乾,谭勇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
R256.4/281&名老中医肝病治验录& 吕文良主编& 金盾出版社&2012.3
R256.4/809&慢性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 潘志恒,赵志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R259.126/869&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与实践& 谌宁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
R259.126/921-1&病毒性肝炎中医特色疗法& 薛博瑜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6
R259.631/107&中医药如何防治&非典&& 于智敏,李海玉编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8
R259.75-44/780-1&关幼波诊治肝病210问& 赵伯智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4
R259.871/675&汉英对照中医古方治疗糖尿病精粹& 喇万英,白素芬,喇孝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R259.932.1/285-2&风湿病诊治与单验方& 贝新法,江凤鸣,贝芹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
R26/126-3&外科证治全生集&(清)王维德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R271.4/421-7&经效产宝&(唐)昝殷著 (清)沈尧封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R271/407&妇产科疾病诊疗要点& 范红霞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
R272/740-9&幼科发挥&(明)万全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R274.915.3/119&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海泉,季远,李华东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
R281.3/965-4&得配本草&(清)严洁,(清)施雯,(清)洪炜纂&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R286/726&常见中成药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杨华,夏章勇,任鸿雁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0
R287.4/670&儿科中成药用药指导& 隋忠国,张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
R289.2/771&举一反三如破竹古方新用& 荣莉,伦新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8
R289.349/231-4&医方集解&(清)汪昂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R289.5/219&血府逐瘀汤现代研究与应用& 高新彦,郝保华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
R289.5/592-6&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验方集粹& 张伯礼,王志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R289.5/685-1&家庭实用良方500首& 程宝书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1
R4-43/119&感染病学& 王宇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
R473.6/216&临床骨科护理学& 任蔚虹,王惠琴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8
R512.6/354&病毒性肝炎& 周伯平,崇雨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R512.6/706&病毒性肝炎:困惑与挑战&Graham R. Foster,K. Rajender Reddy主编;郑明华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R51-43/249&传染病学& 李兰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R51-43/727&传染病学& 杨绍基,任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R681.505/476&脊柱创伤外科治疗学& 郝定均,王岩,田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
R730.5/592&癌症治疗& 张令玉,高益民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
R739.5/855&皮肤肿瘤治疗学& 刘毅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7
R969.2/720&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杨新波,黄正明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7
R97-62/883&药品商品名通用名速查手册& 卢海儒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
港台中文图书
医药卫生类
R2/321-2&2007台湾中医药典籍研究计画成果暨专书发表会辑要& 林宜信总校阅&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2007.12
R2/517&字裏藏醫& 徐文兵著&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1.9
R2/884-2&创新中医& 卢青山著& 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12
R2-031/472&整體醫學-融匯中西醫學的理論醫學& 袁冰著& 现代医药出版社&2010.10
R2-09/257&杏林孺子牛& 杜华,冯宝兰著& 超媒体出版有限公司&2013.11
R2-09/323&为帝王把脉:历代宫廷御医传奇& 林志国著& 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8
R2-092/325&日治时期(西元)的台湾中医& 林昭庚,陈光伟,周佩琪著&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2012.12
R212/103-2&御醫傳人丁和君的心藥養生& 丁和君,玛丽安&贾斯(Marianne Jas)著& 橡实文化&2011.3
R212/125-2&12時辰養生時間表& 王彤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11
R212/167-1&人體的春夏秋冬& 史赞华编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1
R212/249-7&中國太醫養生與現代醫學研究& 李堃玲编著& 超媒體出版有限公司&2011.6
R212/348-1&影響人一生的500個養生細節& 金版文化编著& 西北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12.4
R212/376-2&五脏养生保健康& 祝肇刚,祝勇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7
R212/424-3&医说红楼:从红楼看健康养生秘法& 段振离作&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07.12
R212/450-1&五行体制养生法:算准体制、找对方法、健康无病& 唐博祥著& 方舟文化出版&2013.7
R212/489-2&孫靜夫健康養生三法& 孫靜夫著& 原水文化&2011.7
R212/517-6&到時到候養生經& 徐文兵著&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2.3
R212/577-1&图解24节气袪百病: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健康理念& 黄明达著& 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12
R212/590-8&女中醫告訴你如何吃補養瘦& 張鶴瑤编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11
R212/693-2&黃帝內經:順時養生法& 焦亮著& 豐閣文化出版社&2010.10
R212/722-3&补错了,更伤身:体质不一样,养大不同& 杨世敏,谢佳珊著&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1.8
R212/764-3&求醫問藥靠自己& 漆浩著& 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5
R212/791&經絡養生活用術:《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 盖亚男著&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2.6
R212/861-4&五通排毒健康养生: 大便通&小便通&血通&淋巴通&气通& 刘俊彤著& 生活书房&2013.1
R212/907&女中医才知道的青春秘方: 调养女人一生六大关键时期& 谢晓云,林贞岑,林慧淳著&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0.10
R212/949-1&最高明的中醫就是你自己& 关德祺编著& 新人才文化&2011.7
R212/963-1&養生百子櫃& 蘇晶著&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10.1
R212/967&少林養生大法& 释延亿著& 文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3
R221/493&黃帝內經爭鳴論壇& 孙外主主编&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2010.7
R221/855-1&读《黄帝内经》医身: 从古至今老祖宗就是这样祛病养生& 刘宪平著& 知青频道出版有限公司&2013.3
R221/855-2&读《黄帝内经》医心:从古至今老祖宗就是这样活到天年& 刘宪平著& 知青频道出版有限公司&2013.3
R221.1-49/352&漫畫黃帝內經素問篇& 周春才著&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11.9
R221.9/906&探索《難經》的奧秘:三焦、气与气功的生理机制& 谢丽贞著& 知音出版社&2010.2
R224.2/552&杨甲三针灸取穴图解& 郭长青,刘清国,胡波主编& 今日轩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8
R22-49/352&漫畫中醫養生圖典& 周春才著&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11.4
R241/350&中醫診斷學& 季紹良等编著&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1
R241.1/115&把脈摸氣就知道:解开经脉医术的千古之谜& 方幸宾著&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0.9
R241.1/392&内经脉学撮要& 柯建民著& 兰台出版社&2012.8
R241.29/316&5分钟就学会!完全图解手诊密码& 东方教育研究院编著& 维他命文化有限公司&2013.12
R242/484-2&家庭必备中医实用百科 基础篇& 夏一生编著& 大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10
R242/861-1&中国传统医疗绝技全书& 刘智壶主编& 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11
R244/934&醫行天下(下):拉筋拍打治百病& 萧宏慈著& 橡实文化&2010.1
R244.1/109&即效驚人的寶特瓶速瘦按摩& 大泽美树著& 睿其书房&2012.5
R244.1/123-8&拉筋拍穴健康法:輩子用得上的100種養生絕招& 王耀堂,魏清素著& 豐閣文化出版社&2010.9
R244.1/128&3分鐘紓壓按摩即時通:跟壓力疲勞say掰掰& 元气星球工作室主编& 西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1.6
R244.1/225&最新圖解推拿手法: 最有效的200種推拿圖譜& 沈國權,嚴雋陶著& 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6
R244.1/272-1&人体使用手册(3)&每天10分钟梳头推背健康长寿一生& 吳清忠著& 布克文化出版&2013.10
R244.1/299&從此練就神奇療癒手:淋巴引流+整脊=排毒保健美容& 佐藤彰著& 新自然主義&2012.3
R244.1/588-12&釐正按摩要術&(清)张振鋆辑& 五洲出版社&2010.9
R244.1/592-6&一次讀懂經穴按摩& 张铭一著& 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9
R244.1/604-2&运动按摩& 陈坤柠等合著& 华格那企业有限公司&2012.11
R244.1/633-9&腿疼腳痛速效自療&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公司&2012.2
R244.1/730&美人兒穴道指壓健康法& 落合壯一郎著& 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10.9
R244.1/921-4&足裹自愈力:1日5分!轻松按出健康不必等脚底按摩穴位全图解& 薛永阁编著& 上齐资讯&2013.12
R244.1/934-1&兒童經絡實用手冊: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家庭醫生& 萧言生著&INK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0.7
R244.1-019/123&医疗法律:医疗伦理论中医推拿法制& 王国治,王国成,王国士著& 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2.9
R244.1-62/875&一按病除!對症取穴全療手冊& 賴鎮源著& 活泉書坊&2011.6
R244.1-62/875-1&點壓推揉病自除:簡易穴位按摩自療養生手冊& 賴鎮源著& 活泉書坊&2010.10
R244.1-64/121-6&圖解兒童經絡穴位按摩大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 王现法著& 西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1.6
R244.1-64/123-3&一指刀手法图谱& 王啸平,吴定中著& 易利图书有限公司&2008.3
R244.1-64/259&完全圖解!靠自己就能健康又美麗的速效按摩書& 杜琳编著& 維他命文化&2012.10
R244.1-64/348&港式按摩不生病圖典& 金版著& 汉宇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0.8
R244.1-64/348-1&泰式韓式按摩不生病圖典& 金版著& 汉宇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0.3
R244.1-64/521&足底反射穴点按摩自学宝典& 徐中盈等译& 合记图书出版社&2010.1
R244.1-64/552-6&經絡通百病除& 郭长青著& 源桦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11
R244.1-64/633-1&穴位按摩病痛不求醫&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公司&2012.5
R244.4/121-5&刮痧排毒王& 王敬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6
R244.4/592-3&張秀勤10分鐘刮痧測健康圖典& 張秀勤编著& 西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1.4
R244.4/592-4&刮痧常見病對症圖典& 張秀勤编著& 西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0.9
R244.9/167&圖解足浴養生術& 史晟著& 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12
R245-64/855&最新图解针灸图谱: 最有效的300种针灸手法& 刘炎著& 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12
R246/275&神奇的DIY彩光针灸:知名中医师吴建勋教你如何居家自疗& 吳建勳编著& 策马入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4.8
R246/388&百病針灸& 胡金生主编& 万里机构 万里书店&2012.1
R247.1/125-12&中華茶養生便典& 王敏华编著&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5
R247.1/140-2&家家都有总铺师&冬令进补DIY&中国养生堂编著& 拓客&2013.12
R247.1/237-1&酒疗&Maury编著& 万里机构&万里书店&2013.1
R247.1/253-7&厨房里的中医师& 李思仪著& 商周出版&2013.10
R247.1/327-1&懷孕280天就要這樣吃: 孕期三階段母嬰& 林禹宏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3
R247.1/327-2&懷孕養身特效食譜& 林禹宏编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1
R247.1/363-4&对症药膳养生事典& 洪尚綱编著& 万里机构 得利书局&2013.1
R247.1/382-1&中医药典籍探讨:呵护女性食谱& 胡文龙编著& 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2012.12
R247.1/529-1&常见小毛病的茶疗良方& 梁浩荣编著& 旗林文化&2013.11
R247.1/556-2&腸道排毒特效食譜& 康鑑文化编辑部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5
R247.1/556-3&瘦身排毒特效食譜& 康鑑文化编辑部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6
R247.1/592-2&五代中醫 下:養生解毒50招& 张钟元,张维钧著& 采实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3.10
R247.1/602-4&清腸排毒食物功效速查圖典& 陈彦甫著& 人类智库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8
R247.1/608-2&本草纲目食物养生图鉴& 陈伟,郭玉红著& 华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1
R247.1/949-4&草本茶療:春夏篇& 关陈丽丽著&Forms Kitchen&2011.7
R247.1/970-3&食疗百方 寻根问效& 顾小培著& 天窗出版社&2012.6
R247.3/606&少林禪武醫精要:禪通武達醫理明& 陳瑞燕,釋德建主编& 禪武醫文化出版社&2011.6
R248/590&中医护理学:原理与技术& 张曼玲等编著& 华格那企业有限公司&2012.8
R254-09/171&&气&与&细菌&的近代中国医疗史:外感热病的知识转型与日常生活& 皮国立著&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2012.12
R255.2/287&中風中醫論治& 余明哲,范玉櫻编著&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9
R256.5/270&养生肾为本& 肖相如著& 大都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3.12
R259.892/384&惊人的高血脂超特效饮食& 胡大一,張曄,成向東编著& 知出版社&2013.9
R259.897/519-1&痛風治療與中醫調養& 徐大基著&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2.9
R271/575-4&中医生育攻略& 黄梅芳编著&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3.10
R271.4/592&中医名师谈胎教与母子健康: 中国式的安胎让母亲健康、胎儿健壮& 张德湖,张红著& 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2012.12
R273/253-8&治癌,从心开始:中西医肿瘤防治心理锦囊& 李岩编著& 乐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3.1
R273/592-2&癌症饮食全书& 張金堅,柳秀乖编著& 原水文化&2006.10
R273/859&天然的小药丸:抗癌食物及科学依据& 刘景仁编著& 合记图书出版社&2014.4
R273.42/857&肺癌患者生活品质的中药维护:利用中药缓和治疗毒副反应及维护患者生活品质& 刘接宝编著& 立得出版社&2012.12
R273.57/253&治癌不再&肝&苦:中西医肝肿瘤防治锦囊& 李岩,王艳玲编著& 乐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3.2
R273.79/111&小董秘方治乳癌& 小董著& 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1
R274.91/287&骨刺中醫論治& 余明哲,范玉櫻编著&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9
R277.71/324&用中医调好自律神经: 40招锻炼强心脏,就能远离疾病、吃饱又睡好& 林建昌主笔&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13.12
R277.791.6/255&戰勝腦退化症:癡呆患者的中醫藥調治與護理& 李敏,萬帥章编著& 万里机构 得利书局&2011.6
R278/251&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李可著& 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6
R28/321&中医药基因体研究及其核心技术训练2研习会精要汇编& 林宜信,徐凤麟,李美贤总编辑&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2007.6
R28-09/854&百年同仁堂:乐家创始忆往& 乐崇熙著& 思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3.6
R28-09/954&中医同仁堂& 边东子著& 思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3.6
R281.3/693-1&本草纲目中的家庭保健智慧& 焦亮著& 金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10
R281.458/590&河洛中药文化之研究& 张贤哲主持&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2007.12
R281.465.8/249&行山看草药:香港10段草药路径& 李宁汉,郑金顺编著&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2.12
R282/611-1&別讓中藥害了你& 陶涛著& 妇女与生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10
R282-64/855&易混淆及误用中药材鉴别图鉴& 刘宜祝等编著& 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2012.12
R282.7/156&让身体年轻10岁的药草秘密& 本桥登著&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0.2
R282.7/240&選對中藥養好身& 辛茜庭著& 华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3
R282.7/288-1&常见中药新妙用& 佘自强著& 万里机构&万里书店&2013.3
R282.7/422&中藥養生保健大事典& 保健课题组、养生堂中医著& 大成图书有限公司&2011.7
R282.7/774&夏日的30味中药:最适合夏日的30味中药& 赵汝茵编著& 猫咪予花儿&2013.6
R282.71/107-3&强心健肺中药36种& 于新,李小华主编&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3.9
R282.71/107-4&滋阴补阳中药30种& 于新,李小华主编&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3.9
R282.71/107-5&健脾理胃中药35种: 药食两用颐养一生& 于新,李小华主编&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3.9
R282.71/590&东部地区常见药用植物图鉴& 张同吴,黄鹏,宣大平著&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花莲区农业改良场&2012.12
R282.71-64/575&常見藥用植物圖鑑:強力推薦500種& 黄世勋,林宗辉,余建财著& 文兴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6
R282.71-64/635&认识毒草药草事典=是毒药?还是药草?避免误食、误触,并懂得如何使用& 船山信次著&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3.7
R282.7-64/778-1&百藥圖解修訂本& 赵中振主编& 万里机构&万里书店&2010.9
R282.7-64/788&图解中药的秘密:经典养生保健中药对症调理& 翟华强,程伟,闫永红主编& 上奇时代&2013.3
R283/778&百藥炮製& 赵中振主编& 万里机构&万里书店&2010.5
R28-49/352&漫畫中醫藥食圖典& 周春才著&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11.11
R28-49/952&漫画中医,中药篇:百家讲坛大名医的中药功效速查手册& 罗大伦著& 圆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3
R285/656&中藥藥理學& 彭文煌,黄世勋编著& 文兴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0.3
R286.79/732&中药材食补养生图典& 叶翘著&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3.1
R286.79/936&草本健康99:中藥養生第一課& 蕭聖揚著& 大城北文化有限公司&2010.5
R289/590-1&张步桃药方妙解& 张步桃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10
R289-49/352&漫畫中醫方藥圖典& 周春才著&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2012.5
R289.334.2/673&华佗神医秘传&(汉)华佗元化撰& 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12
R289.5/121-8&國家級名老中醫偏方 1: 传染病、内科、外科、骨科、妇科& 王品等编著& 智慧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10.10
R289.5/121-9&驗方精選& 王志飞编著& 陶苑出版社&2011.4
R289.5/202-2&三代名醫朱鶴皋祖傳驗方& 朱鹤皋著& 大山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3
R289.5/288&单方独味治百病& 佘自强著& 万里机构&万里书店&2013.3
R289.5/965&嚴浩特選秘方集 2&严浩编著&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2.7
R289.5/965-1&嚴浩特選秘方集 3&严浩编著& 万里机构&得利书局&2012.7
R441.1/905&酸痛解码:不靠医生轻松一身& 谢安著& 大康出版社&2010.5
R575/604&肝會算病& 陳志義,陳孟平合著& 知出版社&2012.7
R730.1/291&防癌抗癌心療法& 何裕民,杨昆编著& 得利书局&2010.10
R749.1/177&活到一百歲不痴呆的101個方法!脑与精神一起抗老& 白泽卓二著&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1.10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火神派资料汇编
火神派治疗痹症的医方(转载)
一.乌附麻辛桂姜汤处方:制川乌10——60g 制附子10——60g 麻黄10g 细辛10g桂枝30g 干姜10——30g 甘草10——30g &蜂蜜30——120g川乌、附子加蜂蜜与水后,先煎1——4小时,以不麻口为度,后下余药再煮半小时。汤成去渣,分3次温服。本方温经散寒,除湿宣痹。主治痛痹证。方解:方用大辛大热之川乌、附子直入少阴深处,温经散寒,开筋骨之痹;桂枝温通心阳以通脉痹;干姜温运脾阳以开肌痹;麻黄宣通肺卫以开皮痹;细辛搜剔深伏之寒,领其外达,层层宣通,又阳和烫的制方之意,即通散从皮、肉、筋、脉、骨之寒邪;从宣通气血津液角度分析,麻黄宣通气分之痹,桂枝温通血分之痹,乌附温行津液之痹,可使气血津液一齐流通。用甘草、蜂蜜,一缓筋脉拘急,一制乌附毒性,实为有制之师。注:此方为已故火神派名家、成都戴云波教授之经验方,不仅收载于《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同时也被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谢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版)所收编,表明火神派名方已经受到后世医家的研究与应用,更明显表现出火神派扶阳理念之生命力。特别是大辛大热、有毒之方药,大剂量应用出现在教材之中,为火神派学习与寻求理论依据,找到了可靠的工具。当临床出现任何争议之时,不妨拿出教材来以利于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辨证要点:舌质淡紫发暗,苔白腻,脉沉迟细弱;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迟细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舌淡红,苔白厚腻,脉象浮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弱;舌质淡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沉弦滑凡痹症患者出现以上等不同舌象、脉象时均可用“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但必须随症加减,灵活运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切忌生搬硬套,呆板应用。火神派应用举例:㈠.类风湿性关节炎刘某,女,63岁,退休工人。日初诊。患者全身关节疼痛10年余,曾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遇劳或天气寒冷之季加剧,久治不愈,近3年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现症见:双膝关节及踝关节肿胀,肌肉渐渐萎缩,全身诸关节僵直酸痛,屈伸不利,双手关节弯曲变形,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痛不欲生,舌质淡紫发暗,苔白腻,脉沉迟细弱。证属顽痹气血虚衰,治宜温阳益气,散寒活血通络。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制川乌90g 制草乌90g 雷公藤30g 黑大豆60g 干姜30g甘草24g 麻黄20g 细辛10g 桂枝30g 熟地24g仙灵脾15g 白芥子15g 露蜂房15g 全虫10g 蜈蚣3条乳香15g 没药15g 桃仁10g 红花12g 黄芪120g薏苡仁30g 白芍30g 乌梢蛇15g 鹿角霜15g 伸筋草15g葛根15g以上前6味药先煎2小时后,再下余药;水煎3次,混合药液后,分4次服,6小时1次。5剂。复诊:服上方后,全身有热感,自觉舒适,疼痛、脚肿显著好转,无不良反应,效不更方,守法守方,前后共服药200余剂,到1994年12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改服自制风湿药酒以善后调理。按语:患者顽痹已几十年,即使辩证方药对症,恐怕一时半会也难以取效。此案大剂二乌,配合雷公藤,可谓治痹症专药大方,重剂大方复治,守法守方,调治尽年,病方才有效,可见治顽痹大证,非医患之间密切的合作,治愈此等顽疾痼疴可谓难上加难。㈡.类风湿性关节炎刘某,男,35岁。农民。日初诊。患者曾在山西某煤矿做工,因劳累过度,加之地下工作环境等因素,患上“关节炎”病,久治而无明显改善,日益加重。现症见:始由踝关节渐到全身各个关节僵直疼痛,夜间加剧,痛如刀割,下肢及双足踝肿甚,色紫黯发凉,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证属寒湿凝聚,痹阻血脉,治宜温阳散寒。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川乌头60g 草乌头60g 干姜30g 甘草30g 黑豆60g麻黄15g 细辛15g 桂枝60g 鸡血藤30g 青风藤30g络石藤30g 白芍60g 川牛膝30g 川断30g 木瓜30g没药15g 乳香15g 薏苡仁60g 当归24g 丹参24g以上前5味先煎4小时,再下余药再煎。3剂。二诊(3月20日):服上方后无任何不良反应,但疼痛没有缓解,试思只要没有不良反应,草乌、川乌各加至120g后,方可能有明显好转,再服3剂。三诊(3月24日):病人可自已骑自行车从10公里外来门诊看病。又在此方基础上加白术30g、槐花60g,再进5剂。以后肿痛逐渐减轻,草乌、川乌量及其他药量也逐渐减少,前后共服药60余剂,基本痊愈。随访:至今仍健康,常有来往。按语: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病久顽固,非常法常药可治,开始病重药轻,初服疗效平平,表明虽然方药对症,久病寒邪非轻易能取得效果,故二诊之后,加大二乌用量,逐渐见效,取效之后又逐渐减用二乌之药量,以保证病愈而药不至乌附中毒。㈢.肩周炎朱某,男,40岁,农民。日初诊。患者有“肩周炎”病史半年余,曾服用中西药物效果不显,现症见:左肩关节疼痛,不红不肿,夜间痛甚,子时以后疼痛剧烈难忍,需家人用热棒轮换锤打、按揉方觉减轻一时,畏寒怕风,觉得夜间有冷风直入左肩内,如在冰窑中,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迟细缓。证属寒湿痹阻左肩经脉,治宜温经散寒,除湿蠲痹。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草乌头30g 附子30g 干姜30g 甘草30g 黑豆30g远志9g 麻黄15g 桂枝50g 肉桂20g 寄生30g威灵仙30g 葛根30g 桑枝30g 葫芦子15g 补骨脂15g淫羊藿30g 羌活24g 当归20g 黄芪30g 姜黄15g以上前6味药先煎4个小时后,再下余药再煎。日一剂。3剂。复诊(5月15日):服药后效果良好,夜间不再疼痛,且服药后自感觉有一股热流直达病所,病处酸痛憋闷约30分钟后消失,疼痛有所减轻,病人骑自行车来诊,原方略作加减共服9剂,病愈。按语:郑钦安在《医法圆通》用药须知一文中曾说:“阳药运行,阴邪化去。”而当阳药运行之时,患者会有一种明显的热流感,这正是郑钦安所说的“阳药运行”表现,只有出现这种感觉病情才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因为阳热一盛,阴凝则消,血脉畅通,自然会一股热流之感使气血流动。痹阻一通,气血运行,经脉凝解,则病自可愈也。㈣.腰椎间盘突出症秦某,男,48岁,农民。日初诊。患者在半年前因腰痛,而在外地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服用中西药,效果时好时坏,进来天气渐凉,其痛益甚,已有3个月余,由他人背着就诊。现症见:患者腰痛,沿及左腿部至足酸痛如锥刺刀割,夜间痛甚,患处得热则舒,遇冷痛剧,可见左侧肢体肌肉萎缩,已明显比健侧细瘦,扪之患肢温度稍低,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证属阳虚寒湿,治宜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川乌头120g 附子120g 干姜60g 甘草30g 黑豆30g麻黄15g 桂枝50g 细辛12g 独活30g 羌活15g杜仲15g 川牛膝30g 木瓜30g 淫羊藿24g 葫芦巴子15g补骨脂15g 黄芪60g 白术24g 千年健15g以上前5味药先煎2个小时后,再下后面的药再煎2次,混合后滤出药液,每天分4次服,4个小时1次。5剂。二诊:病人服完1剂之后,就来复诊,原因是:病人如上法把1剂中药煎好之后,没有分为4次服用,而是1次把药服完。而且病人服药后,就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已是第2天的天光大亮,腰腿已不痛了,身轻气爽,且自已单独来诊,并说这药太神奇了。并问其余药是否继服?安排他继续按原来方法服。随访:如法服完4剂后,腰痛消失,随访9年未见反复。按语:早在古籍《尚书.说命》中就指出,服用乌附之后会出现:“药沸瞑眩,厥疾勿瘳”。这种认识说明由来已久,表明古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白术附子汤方后云:“……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也是谈到服用附子之后会有一些药效的反应,这个“冒状”就是眩晕,这个反应就是药效。陈氏多年应用乌附,所见这样的反应也不多见,特别是此例病人,不仅是冒眩,而且昏不知人,已经达到“瞑眩”的状态了,不然的话疗效不会如此迅速。经此之后,真正才体会到“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含义,为以后应用好乌附总结了第一手的资料。㈤.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王某,男,27岁,工人。日初诊。患者1年前因用力过度而腰痛,曾做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经治而症状缓解。近阶段由于出差在外,着衣单薄,路上受凉,病痛再次发作。现症见:由其父母搀扶就诊,全身困痛,关节疼痛,尤以左下肢沿坐骨神经方向放散,酸痛难忍,呻吟不止,昼轻夜重,得热则舒,经过针灸、镇痛药等措施,只能减轻一时,苦不堪言。查舌淡红,苔白厚腻,脉象浮紧。证属寒湿在表,治宜解表温阳以散寒邪,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川乌头60g 草乌头60g 干姜30g 甘草24g 麻黄15g桂枝30g 细辛15g 葛根30g 白芍30g 独活30g羌活15g 乳香15g 没药15g 威灵仙30g前4味先煎2个小时后,再下后面诸药,水开后再煎30分钟,随后再加水煎2次,混合2次滤出液,分为3次服用,4个小时1次。3剂。复诊:回家后煎药,并未听医嘱安排,按照一般的煎药方法,煎好药后1次将药服完。10分钟后,患者突然昏不知人,口吐白沫。其后病人家属立刻到家询问是怎么回事,陈氏随即到患者家中观察病人,发现病人呕吐出部分药物,已浑身汗出如洗,问其有什么不适之处,患者只说疲乏,想睡觉。诊其脉浮紧已无,缓滑有力,无病之象。随后让病人服些热糖水,安睡即可。第2天骑自行车专程告知,其病若失,余下之药未再服用,病愈。按语:郑钦安在《医法圆通》用药须知中说:“阳药运行,阴邪化去。”可出现从肺胃、从皮肤、困倦等相应的一系列症状,这些都是热药起效的反应。此例患者,由于误用常法煎服,使药物迅速起效反应,让陈氏始料未及,后经及时正确的判断乃为药效,所谓的“歪打正着”,从容地安排病人饮糖水并休息,由此而病愈。火神派人物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就是看看你对热药起效的反应判断与认识如何,从这例病案来看,陈氏确有火神派之特色和胆识,这与他多年跟师学徒积累是密不可分的。㈥.腰椎间盘突出症高某,男,40岁,市民。日初诊。患者平素遇劳或是天气变化时,腰部及右下肢酸楚疼痛已年余,曾外地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因气候寒冷加之劳累过度,腰腿痛突然加重,几次欲结束生命未得逞。曾经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均未取效。现症见:患者不能转侧翻身,右下肢腰臀部至足阵发放射样疼痛,如锥刺似刀割,不红不肿,痛苦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弱。证属风寒湿痹,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活络,佐以祛风除湿。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川乌头60g 附子60g 干姜60g 甘草30g 白芍60g麻黄15g 桂枝30g 细辛10g 鸡血藤30g 独活15g羌活15g 川牛膝30g 木瓜30g 续断15g 淫羊藿15g以上前4味药先煎2个小时后,再下后面的药再煎2次;小时1次;二诊(2月21日):服上方药后,腰腿疼痛明显减轻;射疼痛减少;15g,余药同上,3剂,服法同上;三诊(2月25日):疼痛各症进一步地好转,已能够;人喜出望外;按语:患者为风寒湿痹,陈氏善用温热药为一炉火,姜;加重用川乌,并合祛风除湿之品,可谓一派火热之剂,;见风寒湿杂合为痹之难以祛除,非火神派之特色以上前4味药先煎2个小时后,再下后面的药再煎2次,混合后滤出药液,每天分3次服,4个小时1次。3剂。二诊(2月21日):服上方药后,腰腿疼痛明显减轻,亦能自动翻身活动,右下肢阵发性放射疼痛减少。病重药轻,上方加温肾壮阳药:鹿角霜15g、葫芦巴15g、补骨脂15g、杜仲15g,余药同上,3剂,服法同上。三诊(2月25日):疼痛各症进一步地好转,已能够坐起吃饭,大小便能下床自已解决,病人喜出望外。以后在上方基础上略有增减,共服30剂,病愈。按语:患者为风寒湿痹,陈氏善用温热药为一炉火,姜桂附三把火一齐上阵,仍显病重力单,加重用川乌,并合祛风除湿之品,可谓一派火热之剂,病人连服30剂,病才得以治愈,足见风寒湿杂合为痹之难以祛除,非火神派之特色用药,如此之证在短时间是很难治愈的。㈦.膝关节积液申某,男,54岁,农民。日初诊。患者在半年前曾确诊为:“膝关节积液”,开始服用中西药无显效,后又住院治疗半月余,病情无明显改善,病人实在受不了疼痛之苦,用杜冷丁只能缓解一时,最后院方准备作截肢手术,无奈之下,求诊于陈氏。现症见:患者左膝关节肿大如杵,色明亮皮薄,不红不肿,疼痛如刀割,夜间更甚,不能屈伸,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沉弦滑。证属寒湿痰瘀,闭阻左膝关节。治愈温经散寒,化痰活血通经。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处方:川乌头120g 附子120g 干姜60g 甘草30g 黑豆60g远志10g 麻黄15g 桂枝60g 细辛15g 苡仁90g川牛膝30g 木瓜30g 伸筋草30g 鸡血藤30g 白芍60g没药15g 乳香15g以上前6味药先煎4个小时后,再下后面的药。水煎服,3/a,6小时服一次。1剂。二诊(6月26日):病人按要求服药2次之后,其疼痛就有好转,左膝关节处有麻热感,这样感觉持续了1个多小时后,病人安静入睡约2个小时,4次药液服完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继服3剂。三诊(6月30日):如上法服完后疼痛消除大半,肿胀也明显消退,办了出院手续,回家继续中药调治。先后共服上药15剂,其症消失,可下田劳动。随访:1年后随访,患者健康如常人。按语:膝关节肿胀伴积液,中医称为鹤膝风,其病甚为难治。患者疼痛剧烈,考虑要截肢手术,可见病情之严重性。陈氏依据病情,大剂乌附为帅,重剂量为向导之师,重在温通,因“阳气不到之处,便是阴寒积聚之所”;佐以祛湿活血、通经宣散,使寒湿之邪从多路而祛。如此重症,非火神派之特色,岂能在短短半月之内治愈。二.桂枝芍药知母汤处方:桂枝60g 芍药45g 甘草30g 麻黄30g 生姜75g白术75g 知母60g 防风60g 炮附子60——120g附子先煎去麻味后,再下余药,水煎成,温服,日一剂。本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历节证。方解:方用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大辛大热散寒止痛;白术、防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知母、芍药清热滋阴;生姜、大枣和胃调中;全方共达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兼以养阴清热之功。注: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疗风湿历节的名方,特别是重用附子、桂枝、生姜之用量,临床疗效显著。除此之外,笔者也曾试用于多种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效果。治关节炎则用药剂量较重,而治肾病的时候则用药剂量偏小。辨证要点:舌淡苔略燥,脉沉细而弱;舌淡赤润,脉滑有结代象;舌淡紫胖润,脉弦。火神派应用举例:㈠.风湿性关节炎冯某,女,30岁,农民。日就诊。患者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余,经过服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每到冬天加剧,曾服镇痛西药而胃病诱发不敢再服。现症见:关节冷痛,夜晚加剧,畏寒肢凉,咽干不渴,舌淡苔略燥,脉沉细而弱。证属肾阳亏损,寒邪内侵,阻滞经络。治宜疏风散寒,温肾通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桂枝30g 白芍10g 知母10g 麻黄10g 炙甘草10g防风10g 白术20g 干姜30g 牛膝10g松节10g狗脊10g 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水煎服,日一剂。6剂。复诊:服药6剂后,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处有热乎乎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表现。原方有效,再进6剂,二诊之后病痛若失,病人要求巩固治疗,又服6剂,隔1——3天服用,以增加疗效的持久性。按语: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症的范围。痹者,闭阻不通之意,《素问.举痛论》中认为痛症,十四种情况中十三种都是由寒邪凝滞造成的。因此,张仲景创用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关节炎,其中关键在于温通之品的应用,重用桂枝、制附片、干姜,目的在于温肾壮阳补水,“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郑钦安语),闭阻之经络得以开启,故而临床疗效显著。㈡.类风湿性关节炎谷某,男,59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年,现症见:手指关节肿胀,全身大小关节均疼痛不堪,呈串痛,夜间尤甚,秋冬加重,每日须服止痛药西乐葆(塞来昔布),乏力,易于出汗,经常低热,体温37.5℃左右,白睛红丝缕缕,口臭,不渴,二便尚调,舌淡赤润,脉滑有结代象。证属阳虚真气上浮所致,治以扶阳通络,祛风散寒,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处方:附子15g 炮姜15g 桂枝15g 知母15g 赤芍15g白芍15g 苍术15g 白术15g 防风10g 麻黄10g肉桂10g 细辛5g 灵仙30g 丹参30g 鸡血藤30g蜈蚣2条 乌蛇20g 炙甘草15g水煎服,日一剂。复诊:服药半月,关节肿痛减轻,可停西乐葆。脉已无结代象,尤可喜者,低热已退,目红、口臭均已消失。原方出入加减,附子用至30g,关节肿痛明显减轻,低热、目红、口臭之症均未再出现。按语:此例病人以痹症而来求治,目红、口臭虽非主证,但易于认为阳热之证。若是以前,张氏可能要加些黄连、菊花之类凉药照顾之。今则根据郑钦安“阴阳辩诀”考量,包括低热确认为真气上浮外越所致,即所谓“阴火”,故而放手投用姜、附、桂辛热之品,果然收到预期效果,患者对此欣喜莫名。此前他对目红、口臭颇为在意,甚以为苦,多方调治乏效。郑钦安云:“余曾治过数人,虽见口臭而却纯阴毕露,即以大剂白通、四逆、回阳等方治之。1——2剂,口臭全无,精神渐增。”深感郑氏理论切实可行。㈢.膝关节肿块杨某,男,34岁。患者在1个月前,左膝关节突然疼痛,痛若针刺,牵及下肢,屈伸不利,夜甚于昼。曾服多种药物不效。现症见:足凉过膝,不能盘腿,跛行,查左膝内侧长有一包,鸽蛋大小,质软,皮色微红,按之并痛,饮食二便正常,舌淡紫胖润,脉弦。证属阴疽,治用扶阳抑阴,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阳和汤加减。处方:附子15g 熟地20g 鹿角胶10g 干姜10g 桂枝10g麻黄10g 白芥子15g 赤芍15g 白芍15g 知母10g苍术15g 白术15g 防风10g 牛膝15g 乌蛇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一剂。5剂。复诊;服药后,诸症均减,续服10剂,疼痛已无,包块消失,痊愈。按语:膝侧包块虽肿微红,不能以阳热疮肿看待,观其总体脉证,纯系一派阴象,不难认定。此证膝疼痛,当按寒湿痹症论处,膝侧包块虽肿微红不痛,当以阴疽看待,统而观之,患者足凉过膝,舌淡紫胖润,显系阴证。所用合方,虽治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阴疽用阳和汤,其实含有四逆汤方意,以其治阴证,即或不中亦离之不远。三.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麻黄24g 附子18g 细辛9g先煮麻黄,去上沫,入余药,再煎,去渣,温服,3/a。本方助阳解表。主治太少两感证。方解:郑钦安解释说:“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乃交阴阳之方,亦温经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经而外交于太阳。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以交阴阳也。阴阳相交,邪自立解。若执发汗以论此方,浅识此方也。又曰温经散寒,温经者,温太阳之经;散寒者,散太阳之寒”(《医理真传.卷二》)。注:在治腰痛应用中,郑钦安又说:“若此病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阳之外府,阻其少阴出外之气机,故腰痛作。少阴与太阳,为一表一里,表病及里,邪留于阴阳交气之中,故流连不已。今得附子壮太阳之阳,阳旺则寒邪立消。更得麻、细二物,从阴出阳,而寒邪亦与之俱出。阴阳两相鼓荡,故寒邪解而腰痛亦不作矣”(《医理真传.卷二》)。在《医法圆通.卷四》中,郑钦安圆通应用有3个方面:1.治喷嚏不已夫嚏之为病,多缘少阴受寒。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祛少阴之寒,故治之而愈。2.治腰痛难于转侧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今见转侧难者,明是肾脏不温,阴寒滞于内也。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经散寒,故治之而愈。3.治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身重夫周身浮肿,内冷身重者,盖以先天之阳衰于内,寒湿之邪即生于内,故见身重内冷。寒湿太盛,则真气不藏,散于周身,无阳以运化,故又见浮肿。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肾扶阳,祛阴逐寒,故治之二愈。本方去细心加炙甘草,张仲景又名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样可以治太少两感,而症状轻微者,可考虑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辨证要点:舌质淡,苔白水滑,脉略浮重按沉细无力;舌淡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火神派应用举例:㈠.腰椎间盘突出加老年性骨质增生症唐某,女,70岁,农民。日就诊。患者有老腰痛病史数十年,近1周突然加剧,双下肢疼痛剧烈,以左侧为甚,不能行走,腰椎CT报告:“椎间盘突出加老年性骨质增生症”。曾采取镇痛药治疗等措施而疗效不明显。现症见;病人腰痛剧烈,不能久坐,行走需要有人搀扶,无法自行站立,畏寒肢冷,时有颤抖,左下肢沿坐骨神经走行放射性抽搐、拘挛,夜晚加重,舌质淡,苔白水滑,脉略浮重按沉细无力。证属外感风寒,肾精不足,筋脉拘挛,治宜温阳解表,舒筋解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麻黄30g 附子60g(先煎) 细辛10g 炙甘草30g赤白芍各30g 熟地100g水煎服,日一剂。3剂。复诊:患者服完1剂药后,身上微微汗出,疼痛减轻许多,3剂服完,可下床活动,腰痛消失九成,畏寒也减轻大半,身上有热的感觉,要求再服以加强,继服3剂,以巩固治疗效果。 按语:老年性腰腿疼痛非常多见,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老肾精亏虚,阴阳不足,加之外感,内外相招,故而疼痛加剧。治用温阳解表,缓筋舒脉,重用麻黄、附子温阳解表,加重熟地以补肾中之精,合附子平补肾中之阴阳;合芍药甘草汤舒筋缓肌。肾精得补,外感可去,筋脉得舒,三管齐下,病重药亦重,3剂而病得缓解,在未学习火神派扶阳理念之前实不敢想象。㈡.腰扭伤;1.李某,女,60岁;患者腰痛半月余,曾在市级、省级等医院诊治未果,经;异常,始终未弄明白突然腰背痛的原因,经多种治疗也;两侧疼痛,活动后加剧,不敢过度伸展身体,不坐凳子;敢伸展平身,追问病史,得知在20天前拉车子后有扭;证属外感风寒,经脉凝滞,闭阻不通,治宜温肺散寒,;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处方:;麻黄10g制附子15g(先煎)细辛10g赤芍30㈡.腰扭伤1.李某,女,60岁。市民。日就诊。患者腰痛半月余,曾在市级、省级等医院诊治未果,经CT、核磁共振、彩超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始终未弄明白突然腰背痛的原因,经多种治疗也无明显的效果。现症见:腰痛沿脊柱两侧疼痛,活动后加剧,不敢过度伸展身体,不坐凳子,蹲下弯腰则疼痛稍轻,夜晚睡觉不敢伸展平身,追问病史,得知在20天前拉车子后有扭腰史,舌淡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证属外感风寒,经脉凝滞,闭阻不通,治宜温肺散寒,温肾固本,舒筋缓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处方:麻黄10g 制附子15g(先煎) 细辛10g 赤芍30g白芍30g 炙甘草30g水煎服,日一剂。3剂。复诊:服药后,腰背疼痛大减,已可平卧伸展,病减六七成,但病人汗较多。处方调整剂量:麻黄6g 制附片20g(先煎) 细辛10g 赤芍60g白芍60g 炙甘草60g又服3剂病愈。按语:老年体弱,劳作后汗出,皮毛疏松,外寒易侵,太阳受邪,故而腰背疼痛;寒则收引,故喜倦体而不敢伸展;虽病有半月之余,但外邪不祛,脉浮而无力,一派正虚感寒之象。故而用《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调治,一太少并治,二柔筋舒肌,三剂而病轻,六剂而病愈。㈢.膝关节肿痛1.李某,女,57岁,农民。日就诊。患者右膝关节肿痛数年余,曾多种方法治疗时好时坏,近来又有加剧趋势。现症见:右膝关节肿痛、发凉,白天行走困难,活动后肿胀加重,畏寒肢冷,腰背酸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亏损,阴寒凝滞,关节经脉闭阻。治宜温肾扶阳,散寒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生麻黄30g 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 细辛10g 熟地100g水煎服,日一剂。3剂。同时用白芷100g,加白酒点燃热后外敷关节,1——2/a。复诊:水煎服药,加上外敷白芷粉,全身微微汗出,右膝关节疼痛大减,肿消,原方再进3剂,以强化治疗效果。按语:膝关节肿痛中老人非常多见,一般方法难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年高体弱,肾阳亏损,阳气不到之处,便是阴寒凝滞之所,阴寒闭阻经脉,“不通则痛”。方用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重用熟地以平调肾中之阴阳,加之重用麻黄宣通凝滞,结合外用热敷,内外合治,加强了局部的温通作用,故而临床疗效显著。㈣.长期腰痛1.李某,女,36岁,农民。日就诊。患者有慢性腰痛病史10年余,经常习惯性腰扭伤,腰部发凉,经过B超、CT等多种检查未发现异常。经常是弯腰后不能立起,慢慢活动后才能伸展,曾应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均无显著效果,每次电热疗后一时好转,停后又病如初。现症见;腰背酸痛,不能过度活动腰部,弯腰后不能立即伸展,腰背部发凉,畏寒肢冷,天冷或冬季腰痛加剧,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证属少阴阳虚,治宜温肾壮阳,强腰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麻黄10g 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 细辛10g 炙甘草10g杜仲10g 牛膝10g 肾四味各30g(仙灵脾 枸杞菟丝子补骨脂)水煎服,日一剂。3剂。复诊:服药后,自感腰背部有类似理疗后的温热感,腰痛减轻大半,全身轻松,要求再服,又进3剂,腰背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又加服2剂,隔日服1剂。按语:腰背痛比较常见,临床也比较难治。郑钦安曾说:“此肾中之阳不足,而肾中之阴盛也。夫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元气足则肾温暖和,腰痛之疾不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肾强腰之品,一使太阳之寒邪从外而解,二温少阴之火;外邪得出,肾阳得振,故而“肾之府”可恢复功能自如的状态。张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不仅散寒解表,同时起阴交阳,温里解表,表里交通,内外同治,故而疗效迅速。四.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45g 桂枝45g 芍药45g 细心45g 炙甘草30g通草30g 大枣25枚水煎,温服,3/a。病重者加吴萸60g,生姜75g,煎药之时,加黄酒500ml,以助药力。本方温通散寒。主治手足厥寒症。方解:当归、芍药养血和营;桂枝、细心温经散寒;甘草、大枣补益中气;通草通行血脉;全方有和厥阴以散寒邪之功,调营卫以通阳气之效。若血虚寒凝,内有久寒者,加吴萸、生姜以温中祛寒,用清酒和水煎药,可加强活血祛寒的作用。注;该方细心用量较大,古人“细心不过钱”之说,但这是针对散剂而言,而且证据也不确凿。根据当代李可老中医的经验,细心用到30——60g进行煎剂,并没有发现毒副作用,只是口感不太好。而吴萸用量也较大,依据李可老中医的经验,进行煎前水洗7次,或是先煮沸5——10分钟,然后去汤再合入煎剂,可大大减轻其毒性。辨证要点: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弦。火神派应用举例:㈠.产后身痛麻木王某,女,30岁,农民。日就诊。患者产后由于休息不当,加上早期沾凉水及过度活动,逐渐出现全身及四肢间断性麻木,开始未引起重视,后来进行性加剧,2年来曾进行多种检查及中西药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现症见:四肢麻木,冷痛,阴天、下雨及冬季明显加剧,畏寒肢冷,身穿衣服明显比常人多一倍,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阴盛,经脉痹阻,治宜温经活血,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当归30g 桂枝30g 白芍15g 细辛10g 炙甘草10g通草6g 吴萸10g 木瓜30g 鸡血藤30g 附子10g水煎服,日一剂。3剂。二诊:服药之后,疗效平平,病重药轻,上方加附子为30g(先煎),全虫10g,蜈蚣2条。6剂。三诊:症状大减,再进6剂。四诊(9月22日):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出现轻微麻木。要求巩固治疗。处方:当归30g 桂枝50g 白芍15g 细辛10g 炙甘草10g通草6g 吴萸10g 木瓜30g 鸡血藤30g 附子30g(先煎)全虫10g 蜈蚣2条隔日一剂,6剂。按语:夫人产后多须有多瘀,加之休息不当,操劳过度,引起血脉不畅。初始不显,后来逐渐加剧,表现为正气未复,血脉瘀滞加重,反过来血脉不畅,又阻碍全身情况的恢复。特别是四肢末梢症状显著,颇符合张仲景之当归四逆汤证,但其病久,阴盛阳衰,瘀阻甚。故而加重附子的用量,同时合全虫、蜈蚣,以加强温通经脉之作用。方药对证,初始服后,疗效平平,后加重药量,病情才得以缓解,后为防止病复,加强巩固治疗,隔日服药,以图久效。㈡.顽固性腰痛胡某,男,48岁。患者4年来腰痛时轻时重,屡用中药而不效。现症见:虽终日腰酸软疼痛,但以午后至入暮逐渐加重,有时又以后半夜至天明间越来越胀痛,常因疼痛而被迫起床,稍动后短时间胀痛消失,疲倦,眠差,有梦,便秘或溏,心烦,头昏眼干涩,食可,常感背心部冷,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弦。证属肝肾俱病之肝寒肾虚,治宜温肝补血,佐以补肾填精,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桂枝30g 白芍20g 生姜30g 炙甘草20g 大枣35g当归30g 细辛15g 吴萸20g 附片30g(先煎)补骨脂20g 仙灵脾15g 白酒35ml水煎服,日一剂。6剂。二诊:腰胀痛基本消失,心烦好转,腰酸软尚明显。拟补肾散寒为治。处方:附子70g(先煎) 桂枝30g 吴萸20g 鹿衔草30g补骨脂30g 九香虫20g 砂仁20g 炙甘草20g白芍20g水煎服,日一剂。6剂。三诊:畏寒腰酸基本消失,精力充沛,惟偶感背寒,以温肾之剂做丸续服2个月,并嘱如经济条件许可,以后可服鹿茸(夏至前,冬至后1个月,1个月内服用1——2两)。按语:本例血虚肝寒与肾精亏虚、肾阳不足并存,肝肾两者在精在血关系密切,所谓“精血同源”。但在治疗上当扫清补肾障碍,故先从肝治疗,沈阳不足则五脏失温,肝亦不会例外,所以在肝肾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在阴质方面的相互关系,同时两者在阳用的关系亦不容忽视。㈢.跟骨骨刺1.温某,女,47岁,家属。1974年9月下旬就诊。患者双足跟痛4个月不愈,迈不困难,整日足不出户,经X光拍片,确诊为:“双侧跟骨骨刺”。现症见:患者肥胖身体,神疲,气短,畏寒,冬必冻脚,局部皮皮肤如常,不红不肿,有冷感,舌淡胖,脉沉细。证属肾虚精怯,经脉失养,加之湿盛气虚,气血失于周流,寒湿痹阻,不通则痛。治用益气温经,活血通经,方用当归四逆汤、补阳还五汤加吴茱萸汤合方化裁。处方:⑴.内服:附子30g 黄芪120g 当归30g 熟地45g 肉桂10g牛膝10g 木瓜10g 乳香10g 没药10g 通草10g细辛10g 防己10g 泽泻10g 吴萸15g 茯苓15g白芍30g 炙甘草15g 楮实子20g 威灵仙20g 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另用:炮山甲6g 象牙屑4g 研粉冲服 5剂。.⑵.外洗:防风30g 苦参30g 红花30g 甘草30g 透骨草30g加水1500ml,煎汁1000ml,如白酒500ml,微沸,趁热搓洗,浸泡双足。复诊:上方药用后,1天痛缓解,2天后可走路,5天后自觉症状消失,当年冬天亦未冻脚。按语:本病当属难治之病,李氏内外兼治,内服与外洗同时进行,可谓是标本同治之法。古方化铁丸(楮实子、威灵仙),软坚散结之力甚强,兼补肝肾,炮甲珠通络,象牙屑善消骨刺。上方加减,治足跟痛症10余例,均获捷效,且无复发。惜病愈之后未拍片复查,不知本法对骨刺的实质改变,有无消散之功。五.黄芪桂枝五物汤处方:黄芪45g 芍药45g 桂枝45g 生姜90g 大枣12枚水煎服,日一剂。本方温阳行痹。主治血痹症。方解:黄芪补气;桂枝、芍药通阳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注:有书上注明,本方有人参,可供参考,若加上附子重用,则疗效更好。火神派应用举例:㈠.产后身痛景某,女,28岁,农民;患者去年7月份生产,由于使用空调,引起全身肢体关;剧,曾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中西药治疗年余,;暑湿酷热而病情加剧;肢更甚,麻木重着,畏寒怕冷,动则出汗,反复感冒,;鼻塞流涕,全身疼痛加重,查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属气血亏虚,寒湿内侵,治宜益气温阳,补肾活血;处方:;黄芪60g蒿本15g川芎15g当归15g桂枝20;白芍30g附景某,女,28岁,农民。日初诊。患者去年7月份生产,由于使用空调,引起全身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遇阴天下雨时节疼痛急剧,曾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中西药治疗年余,效果不明显,情况时好时坏,近因天气暑湿酷热而病情加剧。现症见:全身关节屈伸不利,痛处有时游走不定,肢体关节肿胀,下肢更甚,麻木重着,畏寒怕冷,动则出汗,反复感冒,一有风寒受冷,即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疼痛加重,查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中后部苔偏厚腻,脉沉缓无力。证属气血亏虚,寒湿内侵,治宜益气温阳,补肾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60g 蒿本15g 川芎15g 当归15g 桂枝20g白芍30g 附子15g 干姜10g 狗脊15g 红参10g益母草15g 细辛9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5枚水煎服,日一剂。5剂。二诊(7月27日):服上方未见明显好转,减轻微不足道。脉象如前,将附子加至30g(先煎),干姜加至20g,另加生苡仁30g,5剂,方法同上。三诊(8月4日):服后疼痛有好转,肿胀渐消,但汗出仍多,上方附子加至60g(先煎),干姜加至30g,生苡仁加至60g,另加白术30g、苍术15g、山萸肉30g,5剂。四诊(8月10日):服后诸症有明显好转,诸关节已基本不痛,足踝及其他关节肿胀消尽,汗已减少,以后在此方基础上随证略有加减共8诊,服药40余剂诸症痊愈。半年后又带领别的病人来看病时,见其康复如初。按语:新产之后妇人多气血亏虚,易于外感寒邪。患者由于调摄不当,寒邪入侵,鼻祖血脉,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初诊之时,虽然目的在于益气温阳,补肾活血,但由于寒邪盘踞,去除不易,方药对症,而病重药轻,难以获效。二诊之后,逐渐加大应用附子的剂量,到60g之时,病才见到功效,可见之寒邪足以难祛。共服6诊60g附子总量达1800g之多时,病才得以治愈。而附子剂量由小到大的应用是比较妥当的办法,特别是虚体之人,耐受情况悬殊,应格外谨慎为上。六.乌头汤处方:麻黄45g 芍药45g 黄芪45g 甘草45g 川乌五枚(50——150g)川乌加蜂蜜200ml并加水,先煎去麻味后,再下余药,煎成,温服,日一剂。本方温经止痛。主治寒湿历节证。方解;麻黄发汗宣痹;乌头祛寒止痛;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同时黄芪益气固卫,助麻黄、川乌以温经止痛,又可防麻黄过于发散;白蜜与乌头先煎,专解之毒性,又可缓和药性;诸药配伍,能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病邪祛而正气不伤。注:川乌头有毒,因此张仲景先用蜂蜜进行煎煮,以减轻其毒性,后与它药同煎而成,这种用法显然与附子的用法有根本的区别,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呢?火神派应用举例:㈠.风湿性关节炎刘某,男,52岁。日就诊。患者长期风湿关节痛,尤以双膝肿胀冷痛为主,进入冬季则加重,行步、下蹲均困难,遇冷加剧,2天前因受寒疼痛加重。化验血沉快、抗“o”(+)。现症见:关节疼痛夜间尤甚,难以入眠,畏寒怕冷,纳差,二便正常,口不干苦,舌质淡紫,舌体胖,边尖有齿痕,苔白中心厚,脉沉弦。症属痛痹、寒湿阻络,治宜温经止痛,活血宣痹,方用乌头汤加味。处方:制川乌30g 制附片30g 麻黄12g 桂枝12g 肉桂10g细辛3g 白芍15g 川芎15g 干姜15g 甘草6g川乌、附片先煎2小时后,口尝无麻口时,再下余药,煎3次,混匀后约2500ml,浓缩至2000ml,分4——5次服用,每次服400ml左右,饭后10分钟左右内服,每周服药4——5剂。二诊:上方服用1周后,全身关节疼痛有所减轻,但两膝关节肿胀依旧,仍畏寒怕冷,下蹲困难,食欲一般,二便正常,没有服用西药。舌质淡紫,苔白中心厚,脉沉弦。再进加味乌头汤,调整用药如下:制川乌30g 制附片30g 麻黄12g 桂枝12g 细辛6g白芍15g 川芎15g 干姜20g 全蝎10g 五加皮30g水煎服,日一剂。三诊:2周后,患者两膝疼痛可以忍受,膝肿胀有所减轻,但晚上疼痛和肿胀较白天为重,次日早上即有明显减轻,两膝仍畏寒。上方易五加皮为大腹皮30g,加怀牛膝20g。继续服用。四诊:3周后,患者两膝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已减,可以步行10米左右,下蹲仍困难。由于疼痛不是很明显,上方制川乌减量至20g,易川芎为苏木15g,加桃仁15g,继续服用。加强活血通络之力。五诊(3月25日):服药至第6周,患者自觉四肢关节已无明显疼痛,两膝肿胀虽未完全消失,但已可以下蹲,可以步行100米,畏寒怕冷已不如以前。实验室化验,血沉已正常,但抗“0”仍未阳性。按语:患者关节炎较为典型,痛痹症状得到控制,但实验室检查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改变。其症状比较单一,脾肾阳虚较明显,患者早年在冰库工作,感寒较重,冷痛特征明显,未向湿热转化,所以见效较快。实际病例中,患者肢体只有明显冷痛感觉,舌苔不黄厚而干,大便不结燥,小便无热,脉不带数细之象,就可以作为乌头汤的适应证。㈡.类风湿性关节炎马某,男,55岁。患者自诉周身关节疼痛20余年,近5年来,两膝、肘及腕关节屈伸不利,晨间僵硬,遇冷则疼痛加重,惧触冷水,屡服乌头剂能缓痛一时。入冬以来,上症加剧,布不能行,手不能持,由子背扶来诊。现症见:面憔形瘦,两膝及数指漫肿变形,触之冰冷而痛,伴神疲少气,舌淡苔白厚,脉沉细缓。证属肝肾不足,阳气衰而阴寒盛,寒湿痹阻关节,治宜温阳散寒祛湿,方用乌头汤与甘草附子汤加减。处方:炮附子30g(先煎) 桂枝15g 苍术15g 羌活20g 独活20g细辛6g 木瓜15g 松节30g 黄芪15g水煎服,日一剂。复诊:患者连续诊治数次,均温经祛寒、除湿通痹之法,原方增损进治20余剂,疼痛基本控制,屈伸自如。按语:《金贵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即“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甘草附子汤主之”,与该病症基本相符,故李氏合两方加减进治。本应用乌头而弃之,代用炮附子,是避其市售乌头炮制粗劣,毒大而易积蓄伤人之短,而扬其善用附子温阳祛寒镇痛,使用安全之长。㈢. 左侧颈椎病于某,男,50岁,干部。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左侧颈、肩部疼痛,每遇阴雨天或受寒则加重,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但均未能愈。3天前因过劳,又值天气骤寒,疼痛大发,除肩、颈部外,并向左前臂及拇指放射,昼轻夜重,痛楚不堪,服用消炎镇痛剂无效,夜间需用杜冷丁1针,方能止痛3——4小时。X线报告:“左侧颈椎病”。现症见:面色晦暗,口渴喜冷饮,但饮而不多,溲黄便秘,不思饮食,患肢厥冷,颈部经热敷后较轻快,舌淡苔黄而不干,脉弦滑、略有数象。证属阴寒内盛为本,痛痹日久,渐至血瘀,伴有瘀而化火之象,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稍佐清热利湿,方用乌头汤加减。处方:麻黄5g 白芍20g 甘草10g 川乌5g 附子15g鸡血藤30g 当归15g 桂枝15g 黄柏10g 防已15g水煎服,日一剂。2剂。二诊:服药1剂后,当夜酣睡一夜,其痛若失,又服1剂,前症稍有反复,询问小便清长,大便通下1次。视舌苔转白,中心罩黄,脉弦而弱,已无数象。乃于原方中加淫羊藿15g、续断10g、熟地20g,黄柏减为5g。三诊.上方连服5剂,疼痛明显减轻,以后遇劳虽偶有发作,但程度甚轻,且服此方1——2剂即愈。按语:本例患者痛痹日久,渐致血瘀,此次因操劳而爆发,兼有郁而化火之象,证虽寒热错杂,实以寒滞血瘀为本,故用乌、附、桂、麻以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并用养血活血之品以散血瘀,少佐黄柏、防已以清热利湿,药证相投,故效若桴鼓。本例仅用乌头5g、附子15g,与群药同煎,剂量虽然不大,但亦能使此等非度冷丁不能止痛的爆发病例,疼痛基本缓解,可见乌、附只要临床辨证准确,应用得法,确能散寒通络、逐瘀活血而收效甚捷。㈣.肘关节炎(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蔡某,女,40岁。日就诊。患者体质素虚,居住潮湿,腰膝时有疼痛已2年余。此次左肘关节疼痛已5个多月。初因感寒而起,疼痛逐渐加重,曾在多家医院就治,服用中西药而疗效不显。现症见:左肘关节疼痛,时轻时重,阴雨天疼痛加重,触冷水疼痛难忍,滴水亦然,且痛由手背至肘,患肢表皮发冷,左肘关节骨外上髁增生,突于表皮,似黄豆般大小,无明显压痛,纳食减少,精神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弦。证属寒湿内侵,流着关节,凝滞筋骨,阳气痹阻,营卫不畅,治宜逐寒祛湿,通利关节,调和营卫,方用乌头汤加味。处方:制川乌15g 附片45g 麻黄10g 桂枝12g 白芍15g生姜15g 甘草6g 大枣12枚1剂,先加密煎川乌90分钟,继下附片,再煎40分钟,最后入诸药同煎30分钟。初服50ml,无反应增至100ml,4/a,共2天服完。二诊:服药后无瞑反应,肘关节疼痛已减。于是继服上方3剂,服后疼痛大减,左上肢转温和,饮食增进。原方川乌减为12g,附片减为30g,再进8剂,3日1剂。三诊:疼痛消除,舌质转淡红,白苔已减,脉沉细和缓。改黄芪桂枝五物汤善后。共治疗50余日,诸症消失,左肘关节肱骨上髁增生已不复存在。按语:此例属寒湿偏盛的痹症,病程较长,未能有效治疗,病情逐渐加重,虽盛夏之日,沾冷水疼痛难忍,足见寒邪之甚,且寒湿侵淫于肘,经脉痹阻不通,寒主收引,邪重着粘滞,流注关节,致使左肘肱骨增生,其疾之顽不同寻常,此证非一般治疗痹症方剂所能凑效。《金匮要略心典》谓:“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痛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之。”故本案用乌头桂枝汤温经逐寒湿,调和营卫,能利关节止痛而获良效。乌头有毒,当今对本方证报道甚少。临证中如能谨识病机,辩证无误,则效如桴鼓。但具体使用时,应严格掌握乌头剂量及煎服法,则安全无恙,顿见奇效。七.甘草附子汤加味(风湿性关节炎)汤某,女,37岁,日就诊。患者1964年起经常头痛,乏力,周身关节疼痛,日晚,突然觉得肢体沉重,不能转侧,手不能握物,足不能移步,衣食住行均需他人料理。次日急送某医院,确诊为:“风湿”。现症见:两人搀扶前来,全身关节剧痛似鸡啄,游串不定,头晕,耳鸣,四肢不温,畏寒恶风,口干少津不欲饮,舌质偏淡,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苔薄白,寸关脉浮,尺微弱。证属太阳证,风寒湿郁久成痹,治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处方:炙甘草30g 炙附子60g(久煎) 白术12g桂枝18g 生姜30g水煎服,日一剂。2剂。二诊:服药后,关节痛减轻,稍可转侧行动。上附加麻黄、细辛,以增强祛风散寒、开闭止痛之效,续进5剂。三诊:自拄拐杖前来,关节疼痛及全身串痛显减。头晕、耳鸣、畏寒、恶风亦明显好转。上方加茯苓以渗湿,5剂.四诊:全身活动已较自如,精神好转,但腰腿尚觉疼痛、重着,虽见初效,一时难收全功。须培补脾肾,通窍除湿,以清余湿,拟理中丸加味续服。处方:党参60g 干姜120g 白术60g 炙甘草60g 炙附子120g茯苓30g 肉桂30g 桂枝15g 枸杞60g 琥珀60g极末,水丸,3g,2/a。随访:连服3个月,基本痊愈,恢复正常工作。八.四妙丸加味(风湿性关节炎)张某,女,25岁,日初诊。患者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疼痛,曾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在他处治疗疗效不佳,现症见:腕关节痛不可忍,手不可触及,触之痛甚,痛处红肿且热,两踝关节不能着地,膝关节伸缩受限,腰痛不能转侧,一切活动不能自理,呻吟不止,伴发热、头昏、纳呆,大便稀溏,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痹症,治宜清热利湿,佐以通络,方用四妙丸加味。处方:川乌30g 草乌30g 生姜30g 黑豆30g 苡仁60g苍术10g 黄柏12g 赤芍15g 鸡血藤15g海桐皮15g;五加皮12g杏仁10g竹叶10g滑石30g生石膏;连翘15g白蔻仁9g大腹皮15g忍冬藤30g鲜桑;枝60g;前四味药先煎2小时后,再下余药;水煎2次混合后,;二诊(8月14日):服药效果明显,上次就诊需人抬;半,关节也不甚痛,四肢关节可以屈伸,饮食增加,大;上方加竹茹30g,3剂;三诊(8月20日):饮食增加,精神清爽,生活可以;肉酸软15g 海桐皮15g五加皮12g 杏仁10g 竹叶10g 滑石30g 生石膏30g连翘15g 白蔻仁9g 大腹皮15g 忍冬藤30 鲜桑枝60g前四味药先煎2小时后,再下余药;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用,每6小时1次,3剂。二诊(8月14日):服药效果明显,上次就诊需人抬,现在由人搀扶走进诊室,红肿已消大半,关节也不甚痛,四肢关节可以屈伸,饮食增加,大便仍溏薄,舌质厚腻减轻,时有欲呕,上方加竹茹30g,3剂。三诊(8月20日):饮食增加,精神清爽,生活可以完全自理,诸关节痛已经消失,唯有肌肉酸软,此乃湿邪未尽之象。原方二乌用量减至各15g,共服15剂,病愈,健康如初。按语:患者乃为湿热之痹症,仍然用大剂川、草乌,原因是湿邪需要温化,热邪则需用清利,若单独用清热利湿之剂,恐怕热清而湿难化。因为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在大剂清热利湿药物协同下,湿邪祛,热邪清,如果没有大剂二乌之佐,恐怕在短时间内治愈这样的痹症,是难以想象的。九.附子八物汤加味(双膝关节炎)张某,女,56岁。日就诊。患者双下肢关节疼痛多年,加重1周。现症见:左膝关节有外伤史,现双膝关节疼痛,痛处固定,畏寒肢冷,逢寒则加剧,遇热则痛缓,日轻夜重,行走困难,痛处无红肿,但有明显重着感,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证属寒湿下流,湿痹关节,治宜温经通脉,方用经验方附子八物汤加味。处方:制附片30g(先煎) 防已15g 白术20g 茯苓15g桂枝30g 甘草6g 苡仁30g 怀牛膝20g 伸筋草30g独活12g 苍术12g 威灵仙10g 续断12g水煎服,日一剂。复诊:上方服用3剂,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冷感消失。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续进9剂,关节疼痛消失,痹症痊愈。按语:仲景苓桂术甘汤本为中阳不足、水气为患而设,陈氏则活用经方,将附子与桂枝同用,功能温经通脉,逐湿散寒,且两者皆重用至30g,力大势宏。并同时加用利湿散寒、宣痹止痛之品,皆在增加主方之功效,共奏温经通脉,逐湿散寒,蠲痹止痛之功,多年应用,屡试不爽。十.仙灵脾散加葛根(肩周炎)付某,男,30岁,职工。日就诊。患者右肩背部疼痛2月余,右肩疼痛不能抬,项背部转动头部则疼痛,扭动后则疼痛加剧,曾做CT等检查确诊为颈椎椎间盘脱位、肩周炎,应用镇痛及局部麻醉等多种治疗方法,而病情仍然未见改善。现症见:右肩部发冷,右上肢麻木,扭动颈部后右上肢麻木加剧,已影响到生活和睡眠,舌淡苔白腻滑,脉浮紧重按沉细。证属夏季受寒(空调过度使用),血脉凝滞,闭阻经络,治宜温阳散寒,宣痹通络,方用仙灵脾散加葛根。处方:仙灵脾30g 桂枝30g 威灵仙20g 苍耳子10g 川芎10g葛根30g水煎服,日一剂。3剂。二诊;服药后,所有症状消失。三诊:患者间隔5天由于再次受寒(骑摩托车外出半天),病情又如以前疼痛。原方有效,嘱病人病人一定要避风寒,同时仍用上方,加重桂枝45g、葛根60g,又服3剂,病愈。随访:随访年余,病情无复发。按语:年轻力壮,盛夏空调过度使用,冷风长时间固定一处吹,风寒之邪得以侵入,阻滞脉络气血的运行,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虽然诊查详细,但对于这样的病因,却无法论证,多种治疗均无效果。初诊之时,病人脉浮紧之象恰恰说明寒邪在表,而沉细表明已有正气亏损之表现。病人呈现一派寒湿凝滞之象,方用仙灵脾散加葛根,方药对症,三剂而病减,又受风寒再度加剧,表明风寒入侵闭阻络脉之特点,故而二诊加重桂枝、葛根之剂量,再服而病愈,病后保暖,调摄好以避免复发。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㈠.许某,女,62岁。成都人。日就诊(复诊)处方:制附片90g 白术15g 砂仁15g 松节15g 桂枝尖25g茯苓20g 木瓜20g 淫羊藿25g 杜仲20g 炙甘草10g生姜60g 干姜30g水煎服,日一剂。6剂。㈡.邓某,女,60岁。成都人。日就诊(复诊)处方:制附片60g 苍术15g 威灵仙15g 楠藤20g 桂枝尖30g木瓜20g 小茴香20g 秦艽20g 朱茯神20g 独活15g膝15g 刺五加15g 炙甘草5g 生姜50g水煎服,日一剂。6剂。㈢.白某,男,42岁。成都人。日就诊(复诊)处方:制附片90g 白术15g 松节15g 淫羊藿20g 桂枝尖30g木瓜20g干姜60g朱茯神20g 砂仁15g 炙甘草5g水煎服,日一剂。6剂。本文转载自http://user.//blog/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6:49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可老中医治疗失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