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大学附属医院院武权德

叶老师真的很棒!精英中的精英!
雨欣最新的相册视频,大家要来看哦,好看的很,不看会后悔的哟!
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两位伙伴在我的生日聚餐那天当场吵了起来,让我很没面子,请大家一起吃饭本来是为了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合作,可是他们却把饭店当成了战场,最后好劝歹劝才坐下来把饭吃了,最后草草收场,不欢而散。接着其他行业的朋友把我奚落了一通,说以后吃饭别带上完美伙伴,我无语事后我才知道是为了抢一位顾客,事情是这样:一顾客进店后,老夏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产品,顾客欣然接受,当即掏钱买下产品,老夏巨开心,突然顾客临走时甩下一句话:我是小程介绍来买的!老夏哑然!随即牢骚大发:我整天在这难道是白看门的吗?这次业绩决不能算小程的,旁部门绝不干扰,产品是我的,也是我沟通的,我绝不让给她!再说人性的弱点是自私的,我凭什么帮助她赚钱,,总之我要和柏姐谈,我和小程都是她部门,我看她偏向谁!于是吃饭时就对柏姐说了,结果柏姐说大家相互帮忙一起好好合作,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到时她也会帮你的,我绝得有道理,谁知老夏坚持己见!柏姐随即要走,还要回
这段时间心里很烦乱,我的业务指导和我旁部门一位非常优秀的经理,也是我非常好的两位朋友,居然去做传销去了,而且不停地沟通我,做为朋友我耐住性子听了他们的介绍,真的很诱人!那天晚上我静静的思考了一下,真的很感慨!终于理解有钱能使磨推鬼这句话的含义了,在金钱的驱动下什么都可以放弃,人格和自己的未来都不要了,悲哀!!!那我呢?我心里很清楚,他们这类公司不会很长久的,虽然暂时可以挣到一些钱,这让我想起了叶首华老师博客上的一篇叫(信用卡和糖)的故事,很多人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总会做出错误的抉择,好遗憾!做为朋友我祝福他们一路走好!但我会继续我的完美事业,为这个行业的规范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因我相信天上绝不会掉下馅饼,只有不段的努力才有收获,任何想在这个行业里企图一夜暴富的想法都会破产的,这是真理!很高兴在金钱友谊真理之间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常过来看看”,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们可以一起把这里变成共同的心灵家园,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
  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与你分享,也希望你能够记住我的
BLOG地址,像老朋友一样经常过来做客——你可以把“她”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中,也可以把“她”复制下来告诉你的朋友们。特别希望能通过你,让我认识更多的好朋友。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拥有所有博客知识和维护技巧的博客帮助站吧: :)
  我的BLOG地址:&&&|&&&&|&&&&|&&&
&&艾瑞深研究院
&&微信号:cuaa-net
&&|&&|&&|&&|&
&&走过110周年的武汉大学&&&&[作者:
衡山&]&&&[]
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在珞珈与东湖的丽山秀水之间,坐落着一所至今已有110年悠久历史、驰名中外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仅以美丽的校园著称于世,雄厚的办学实力和杰出的办学成就,在海内外也久负盛名。
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校园风景优美,被称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大学之一、中国最美的大学。1995年,国际科学界权威期刊《科学》周刊把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和管理11大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0个学院(系);现有105个本科专业,217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一级学科和143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20个,列全国高校第七位;20个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508亩,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近代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武汉大学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239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
科学研究成就斐然
武汉大学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享誉海内外,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学术影响。
基础研究在生命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物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突出进展。学校还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共计34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和SSCI论文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并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人才培养功绩卓著
武汉大学被誉为“创新型人才的摇篮”。百余年来,学校形成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优良校风。近年率先提出“三创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强调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现有在校学生4万7千余人,其中研究生1万5千余人。共培养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和校友中有两院院士70余人。一代代毕业生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珞珈山上英才云集。学校现有教师34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655人。有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名师在内的一批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才华。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向着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充满信心地迈向美好未来。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作者:
马克汉姆国际教育中心董事长文雪先生向武大捐资10万美元
日上午10:00,马克汉姆国际教育中心董事长文雪先生向武大捐赠仪式在珞珈山庄四会议室隆重举行。捐资仪式由武大校办副主任晏金柱主持,马克汉姆国际教育中心董事长文雪等,武大常务副校长陈昭方、文雪先生的导师彭珍荣教授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该仪式。
校友文雪先生于就读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1991届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家族内同辈共有7名成员毕业于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有着深厚的情结。2000年文雪先生创办马克汉姆国际教育中心,与众多海外院校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是国际教育合作的先行者。为支持武大建设与发展,在武大庆祝建校110周年之际,文雪先生主动提出向武大捐资10万美元。
马克汉姆国际教育中心文雪先生与学校校办副主任、珞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沈作霖分别代表双方在捐资协议书上签字。校友文雪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武汉大学对他培养教育的感激之情。武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昭方教授代表学校向文雪先生表示衷心感谢,称赞他事业发展很快,卓有成就;对文雪先生加入我校董事会表示欢迎,希望他加入学校董事会后,时刻关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向学校介绍中外合作教育领域先进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以各种合作方式和途径支持学校发展,从而达到互利双赢。最后,陈校长祝愿文雪先生事业兴旺,再创辉煌!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向武大捐资人民币200万元
日上午10:00,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向武大捐赠的仪式在珞珈山庄二会议室隆重举行。捐资仪式由校办副主任、珞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沈作霖主持,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蒋明光先生等,武大常务副校长陈昭方、校长助理任珍良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该仪式。
中国民生银行是我国金融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综合发展力居全国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前矛,倍受国内外金融界广泛关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及良好发展前景;长期以来,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与武大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为支持武大建设与发展,在武大庆祝建校110周年之际,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主动提出向武大捐资人民币200万元。
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蒋明光先生与武大校长助理任珍良教授分别代表双方在捐资协议书上签字。蒋明光先生代表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十分感谢武汉大学一直以来给予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的支持,并表示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会一如既往地密切与武汉大学的合作关系,加强信贷、资金结算、信用卡以及其他金融政策范围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全力支持武汉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使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合作中共同前进,共创建辉煌。他相信,由于推崇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理念,资金实力显著增强,服务措施日臻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对能与武汉大学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充满信心。武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昭方教授代表学校向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表示衷心感谢,对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加入我校董事会表示欢迎。他指出,组建董事会对学校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争取方方面面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个社会各界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献技献策的渠道,另外,可以建立起学校与各董事单位及各位董事开展合作并为他们提供服务,谋求共同发展的平台。最后,陈校长希望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加入学校董事会后,时刻关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向学校介绍先进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同时,祝愿民生银行事业兴旺,前途辉煌。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校庆唱响学术交响曲 丁肇中、何大一、袁隆平、谢名苞等相继登台讲学
武汉大学校庆唱响学术交响曲 丁肇中、何大一、袁隆平、谢名苞等相继登台讲学
《科技日报》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跨越三个世纪的武汉大学,在金秋收获季节迎来了110周年华诞。
在校庆的日子里,这所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的校园里,学术报告和学术论坛此起彼落;八方嘉宾云集,五洲校友聚首,到处充满着欢歌笑语。
11月29日上午,盛大的庆典将校庆活动推向最高潮。李鹏、李岚清、彭??云、蒋正华、霍英东分别为武汉大学建校110周年题词;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邓道坤、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法国巴黎七大校长伯努瓦?欧兰(BenoitEurin)等到会祝贺并致辞;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校友及武大师生3万余人参加了庆典。
校党委书记顾海良、校长刘经南在校庆致辞中说,武大11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宏的发展史。诞生于清末的自强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式教育学堂之一,引领新风,救国图强;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1946年,学校实现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推出一系列教学改革的举措;世纪开元,四校合并,强强联合,新武大应运而生。
被誉为“创新性人才摇篮”的武汉大学,传承着学校百余年来形成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优良校风,适应时代需求,率先提出“三创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强调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110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3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有70余名毕业生和校友成为两院院士。同时,武大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在涵盖了11大学科门类的专业中,有22个一级学科、143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17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立了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个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2个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更值得一书的是,“十五”以来,武大完成340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孕育出的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学术影响。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共计34项,学校专利申请数居全国高校第5位,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和SSCI论文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国际科学界权威期刊《科学》周刊把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刘经南校长在庆典中激情满怀地表示,武大将继续弘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争取到2010年左右,使武汉大学成为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争取到21世纪中叶,跻身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行列。
据了解,为隆重庆祝建校110周年,武汉大学将2003年确定为校庆学术活动年,以“弘扬学术、聚焦校友”为主题,全年举办近400场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这些学术活动具有参与学者众多、演讲者层次高、学术影响大等显著特点。从今年1月6日起,武大师生开始享用这道持续一年的“学术大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中国载人航天专家谢名苞,以及项怀诚、王晨、龙永图等相继到武大登台讲学或作报告。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学术大餐”庆华诞 武大用学术活动提升校庆品位
《湖北日报》
记者余彬报道:11月29日下午2时,两场学术讲座在武汉大学同时举行,一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人民币汇率》,一场是菲尔兹奖得主沃德斯盖的《当代数学前沿问题》,许多师生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心痛不已。
前一天,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加入WTO进程回顾与启示》的学术报告会在露天电影场进行,记者与武汉大学1万多名师生曾冒着小雨仔细聆听。而在3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克曼将主讲《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形成与中国经济发展》。
“讲座满天飞,场场都精彩。”武大校长刘经南院士说,武大将用379场这样的高水平学术报告庆祝建校110周年。今年是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博士、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数学家杨乐院士等近100位两院院士今年已经在武汉大学举行了学术报告会。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的形势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理专家谢名苞的载人航天工程报告、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的中国财税制度改革报告、《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的新闻学术报告等,听得师生连说过瘾。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珞珈桃李艳
武汉大学杰出校友集锦
《中国教育报》 第1版
日,蔡元培先生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庆典大会演讲中指出:“将来武汉大学之荣誉,决不仅在教职员,而尤在学生。”据统计,武大培养的发明家居全国综合类高校第2位,仅该校化学学院就有教师和毕业生12人成为院士,从珞珈山走出的两院院士共有78人,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素有“珞珈人才方阵”之称。
1942年毕业于武大机械系的黄孝宗院士,194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博士学位,曾获推进系统美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航天总署登陆月球计划及太空实验室计划功绩奖、一等宝鼎勋章、一等云麾勋章,成为国际知名的航天科学家。1943年毕业于电机系的张效祥院士,是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104机技术负责人和组织领导者,“八五”期间主持国家重大项目量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为我国多机并行巨型机自主研制提供宝贵经验,享有“中国计算机之父”的美称。1956年由武大物理系进入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李方华院士,以显著推进世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杰出成果,获2003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这是中国女科学家首次摘取这一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桂冠。1982年毕业于生物系的薛志刚,在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高水平成果,曾获法国颁发的科研成就铜质奖章、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
在武大杰出校友中,还包括被美国授予“钢铁大师”荣誉称号的国际金属物理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柯俊院士,配位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国际知名化学家陈荣悌院士,首创极限过渡概论方法的我国概率论研究先驱和学术带领人王梓坤院士,被称为“中国学派”的我国量化计算研究开拓者之一的江元生院士,国际公认的发展经济学一代宗师张培刚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q教授。
武大的杰出校友中,还有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的设计者马骥,中国第一位研究人机对话的陈永明,中国第一次卫星测轨专家周炜,中国最早研制计算机的专家张尤腊,中国第一台长城203、204型计算机的主要研制者唐友三,中国第一位“城市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者段里仁,中国第一座高山宇宙站的主持人霍安祥,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创始人王光祖、于鸿昌,中国第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者胡家伟、魏开煜,中国第一代“光纤传感”的研制者廖延彪,中国第一个“光纤通讯产业”的创始人萧春华,国际上首创“离子束沟道分层扫描技术”的潘传康,中国“油田生物学”的创始人王修垣,中国“中华鲟人工养殖”的创始人贺昌辉,中国第一位开发“绞股兰”系列产品的专家李庚嘉,中国最深油井钻探主持人王季明等,以及在葛洲坝、小浪底、三峡大坝等举世瞩目的工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骄子们,都留下了武大学子的身影。
武大办学110年来,造就了一大批站在世界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大师,共为祖国输送了26万名毕业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为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展鹏程
武汉大学以学科建设推进跨越式发展
《中国教育报》 第1版
进入新世纪,武汉大学以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学科建设促进跨越式发展,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一项富有魄力的大手笔行动计划正在付诸实施――筹措经费35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25亿元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行动为学校在“十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把武大建成中国中西部最好的大学,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武大的学科不仅覆盖了军事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而且在11个学科门类中,有8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优势领域之广,仅次于北大和复旦。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拥有20个国家重点学科,列全国第7位;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列全国第4位,1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列全国第2位。
校党委书记顾海良提出,武大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是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实际的要求,也是优化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和布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武大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办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综合性最强、校园环境最好的重点大学,也是高校合并的成功典范,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和队伍建设水平。学校提出大学科建设的概念,即学科建设应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广义的学科建设,它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要站在建设一流大学的高度、从教育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学科建设,抢占学科建设的制高点,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注重对学科发展的选择。要形成学科建设的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都要转移到推进学科建设上来。
学校将学科建设放在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中来考虑,提出形成符合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结构,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发展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学科,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建立学科群、学科点和学科方向相互促进的学科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若干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覆盖面广并对学校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学科群;建设一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重点学科;凝炼学科方向,大力支持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三级学科建设,瞄准学科前沿,鼓励学术创新,通过新兴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工程中心的建设,形成一流的研究队伍、一流的研究课题、一流的实验设备。
目前,学校筹措10亿元人民币进行学科建设,主要用于加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支持特色学科,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除现有的20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力争再有2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每个学院都与国外著名大学的一个高水平的相应学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培养、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每个学院都已经或正在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力争办出水平和特色,形成优势,形成若干个学术亮点;学校在学科调整中注重交叉和渗透,建立了一批跨学科跨学院甚至跨行业跨地区的研究机构,进一步推进学科融合,拓展发展空间;并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服务现代化建设。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合校树典范
武汉大学实质性融合纪实
《中国教育报》 第1版
2000年8月,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新武大的组建,充分体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强大的综合优势,可谓“珠联璧合,龙腾虎跃”。武大的发展,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新武大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无法回避一系列矛盾与困难。校党委审时度势,迎难而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为推进实质性融合,新武大按照“一套班子,一套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将原四校的党政机构整合为一,并进行了机关定编定岗和干部聘任工作。学校统一设置了20个党政机构。
按照“保重、扬优、改老、扶新”的原则,新武大对学科进行了重组调整。现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医学6大学部,30个学院(系)。
新武大的师生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学校各项改革调整工作。就这样,坚冰打破,航道开通,新武大迅速成为全国合并组建高校中实质性融合的典范。这所高等教育的巨轮迎着朝霞,以更加雄伟的气魄,搏击于新世纪的潮头。
学校在校园建设上进行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合校以来,学校建设了众多大型的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档案馆。其中主教学楼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居全国高校之最,绿草茸茸的珞珈广场,是目前国内高校最大的绿色广场之一。生命科学大楼成为目前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生命科学大楼之一。正在兴建的历史建筑群延伸和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文科区楼群(包括法学大楼、商学大楼、外语大楼),将为新武大再添神韵。
新武大除军事学科外,其它11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俱备,是中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几所大学之一。新武大突出了一批优势学科、带头学科、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按一级学科将20个学科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和重点建设,学校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空间和地理科学等代表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领域,优势更加突出。
学校大力推动学科融合,使新武大真正融为一体。经济学家伍新木教授说,他的课题组成员现在几乎遍及全校30个学院,与测绘专家商量“数字化长江”,与电力教授探讨“电力体制改革”,与医院院长研究“医院管理运行”。而双院士李德仁更是雄心勃勃,决心将擅长的3S技术运用到水利电力、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甚至文科的考古,让它们在交叉中放出朵朵奇葩。
武大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创新硕果频出。如,该校化学与生命学科的融合,在细胞成分的微电极分析、单细胞电泳分析、线粒体热动力学、细胞凋亡、蛋白质构象等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学校还成立了生活质量研究中心、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机构,为武大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该校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分析测试科学中涉及材料科学研究的专业为基础,形成了以功能材料为特色的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凝炼成了功能高分子材料、电化学功能材料、非线性光学和光电材料、分子生物学医用材料、材料物理学等学科方向,已经承担了国家重大或重点基金项目。
合并组建3年来,武大以内涵发展为主,实现了综合性学科布局调整,在前不久结束的新一轮学位授权点申报中,武大迅速跃居全国高校最前列,共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居全国高校第四位;14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居全国高校第二位。校长刘经南院士说,“融合后的武大通过学科交叉,发展了文理学科优势,加速了工科和医科发展,促进了交叉学科渗透,学科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成才在珞珈
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纪实
《中国教育报》 第1版
自改革开放以来,武大一直走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率先在全国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插班生制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新举措,曾给沉寂多年的大学吹来一股股清风,从而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武大被有识之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特区”。
上世纪80年代,武大就提出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创办新兴学科等改革方案,恢复和新建了23个系、50多个专业,改学年学时制为学分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跨系科、跨专业甚至跨校选修课程。一些自然科学在全国较早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及其它各种奖学金,建立选拔优异生制度,并采取配备导师等特殊措施。加入WTO后,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新世纪伊始,武大这所百年老校,开始了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
为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武大整合11个学科门类和103个本科专业,打破各院系、专业之间的森严壁垒,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人文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试验班等10多个跨学科实验班应运而生。
教育部授权武大等6所高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使武大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学校以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应用型专业、跨学科专业为重点,稳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本科专业结构。同时,在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电信学院率先按学科大类招生,进行打通培养,并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校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提出:“高校不仅仅是经济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对于那些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专业,学校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并通过深化改革促其发展。人文试验班、国学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中西哲学试验班等,虽然都属于社会上的“冷门”,但在武大却办得如火如荼,构筑起珞珈山的人文殿堂。
名师出高徒。武大安排最优秀的教师上本科教学第一线,使课堂教学开始了一场“革命”,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案例教学法、体验式学习、双语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取代传统的“满堂灌”。
高校扩招以来,武大狠抓教学质量,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并成立了由29名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团。每学期,学校都检查各学院教学计划执行和教学任务落实情况,以及双语教学、实践教学等情况,并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从而激发了全体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学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并服务社会。例如,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承担土地信息、城乡规划等任务近百项,足迹遍及海南、广东、河南、江苏、湖南、广西等省区,综合产值近2000万元;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作品,多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广杯”全国公益广告大赛金奖和银奖等。
成才在珞珈。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武大毕业生始终是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国家机关和一些国内外著名企业争相到武大觅才。武大被誉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内外人才市场上的知名品牌。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奋进铸基业
武汉大学综合性大学模式的确立
《中国教育报》 第1版
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和珞珈山麓的百年老校武汉大学,素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蜚声中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胡适说过:“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岁月沧桑,风雨兼程。武大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现已走过110年的办学历程。一百多年来,武大无论是在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如校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所说,学校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走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实步子。在武大喜迎110华诞之际,追寻武大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足迹,以志庆贺。
在江城武汉,通往武昌珞珈山的街道口,耸立着古朴典雅的“国立武汉大学”校门牌楼,门楼背面镌刻着“文、法、理、工、农、医”6个大字,它表明武大拥有这6大学院。
百余年来,武大经历了综合性―专科性―综合性师范―综合性大学4个发展阶段。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有英文、国文史地、博物地学、数学理化四部。1924年秋,改名为武昌大学。1926年10月,在共产党人董必武、李汉俊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徐谦等人的努力下,将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以及私立中华大学、文华大学等校,合并成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设立大学院及文、法、经济、理、医、预6科17系,已初具综合性大学雏形。
1928年7月,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为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李四光等8人为校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在东湖珞珈山另建新校舍,创办拥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1932年春,武大告别窄小的武昌高师旧校舍,迁往珞珈山壮丽恢弘的新校舍。
筹建初期,武大仅设有文学、社科、理工3院5系,经过10多年院系设置调整与建设,至1946年,武大实现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宏伟办学目标。
在珞珈山兴建校舍的同时,武大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是创办各类学术刊物,为师生提供学术研究条件。从1930年4月起,影响全国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国立武汉大学工科年刊》、《哲学与教育》5大期刊以及各院系编辑的期刊相继出版发行,即使在抗战期间,也未间断。二是经常开设学术演讲,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三是添置大量先进的图书和仪器设备。四是注重交叉选课和实习。
时任校长刘树杞曾说过:“学校学术的勃兴,大半系乎教授;而教授的聚集,也大半看学校的精神。”一大批知名教授云集武大。如,闻一多、陈源、李剑农、叶圣陶、朱光潜、刘永济、吴宓等名师加盟文学院,梅汝?{、李浩培、杨端六、韩德培、张培刚、谭崇台等名师加盟法学院,汤佩松、张、孙祥钟、桂质廷、何定杰、查谦、李国平等名师加盟理学院,石瑛、邵逸周、邵象华、李文采、赵学田、史绍熙等名师加盟工学院,叶雅各、陈华癸、刘后利等名师加盟农学院,杨济时、白施恩、周裕德等名师加盟医学院。
良好的办学环境、强大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校风学风,使武大令国内外瞩目。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珞珈”之行 <转发>
作者: 忧郁王子(y) 发布于 03-12 00:24
--------------------------------------------------------------------------------
网站首页 基地简介 基地特色 学术成果 对外交流 名师风范 学子风采 资源下载 加入收藏
未来经济学家
经济学书籍
经济学论文
  “珞珈”之行,让我领略了无限“风光”,而“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研讨会”就是那扇可以“开轩面场圃”的窗……
“珞珈”之行
2000级经济学基地 王萃
  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作为吉林大学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学生代表,我和贾婴植同学一同坐上了驶向“九省通衢”――武汉的列车。在那里,我们将与从上海赶来的领队杜莉老师会合,一起参加武汉大学商学院主办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第二届学生研讨会”。
  在路上
  随着列车的缓缓起动,校园中紧张而枯燥的学习生活似乎渐渐与我远离,整个人一下子闲适了许多,想着其他同学还在学校里“痛苦”地“填鸭”,我奢侈地欣赏起窗外飞旋的雪花来。可没过多久,这种奢侈便给我带来了强烈的不安――“我准备好了吗?”“我的论文能够得到认可吗?”“一切会顺利吗?”“我可千万不能辜负老师和同学的期望啊!”……于是,我拿出相关资料,开始和婴植模拟着相互介绍自己的论文,讨论怎样改进介绍方式并设想其他人可能会提出的种种问题。那种旁若无人的投入,多少对自己是一种安慰。
20个小时转瞬即逝。
  有朋自远方来
  初入武汉,最先向我们招手示意的是使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和与千载白云共舞的黄鹤楼。虽然只是在火车上匆匆领略它们的风采,但那种心动的感觉至今令我难以忘怀。走出武昌火车站,我们转乘出租车直奔珞珈山。
  武汉大学坐落于珞珈山山麓,与整个珞珈山融为一体。当地人都说:武大就是珞珈山,珞珈山就是武大。从刻有“国立武汉大学”的正门驶入后,车子一路辛苦地上爬,终于在预先指定的接待地点――“珞珈山庄”停了下来,那里是我们之后两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随后,武大经济学院的同学们热情周到地接待了我们。在亲切地交谈中,我们并没有任何的疏离感。
  初识“珞珈”
  经过一夜的休整,旅途的劳顿早已烟消云散。主办单位为了让来自各地的学生代表在讨论之前能够相互认识,上午便安排几位武大的同学和我们一起同游珞珈山。
  武大的魅力我是早有耳闻的,但亲身领略之后才不仅赞叹:“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美誉果真名不虚传,在我看来,将其看成武汉的招牌风景名胜绝不会比黄鹤楼逊色多少。
  武大的整体结构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给人印象深刻。由于依山而建,它的地势蜿蜒起伏,各建筑群在层峦叠嶂中交相掩映,极具层次。身在其中,只觉是在畅游林海,只有登至高处,极目远眺,才能识其庐山真面目――真乃一座“空中花园”。
  珞珈山的建筑大多建于近代早期,绿色的琉璃瓦片,四角翘起的屋顶,风格古典素雅,天然合一。虽然这些建筑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但它们至今仍作为行政楼、图书馆、宿舍、食堂与武大师生们朝夕相处。富于现代气息的武大学子在他们智慧的前人构建的家园里,依旧从容。
据说,武大的同学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樱园”、“枫园”、“桂园”和“梅园”。虽然初初听来,似乎觉得这大观园式的命名出现在高等学府里有些不妥,但心中何尝不是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多少次“樱花大道”上闲庭信步,自信自己如怒放樱花般绚烂的人生;多少次长椅上温习功课,不经意间发现去年今日夹在书本中的一枚落红;多少次呼朋引伴,采撷桂花,自制桂花香茶;又有多少次悲观失望之时,蓦然回首,一枝傲雪寒梅让你重拾勇气。这些都是武大同学不经意间的倾诉,可是他们脸上浅浅的笑容让我深信这份情感的真挚。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情景交融”。
  最令我兴奋不已的还是武大商学院同学们的宿舍。那里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的故居,也曾是郭沫若先生的故居。走廊狭长阴暗,像是一条可以通往过去的时间隧道,然而那扇扇门后手机电脑的一应俱全绝对会让你的幻想彻底破灭。
  友好交流
  下午,例行的开幕仪式肃穆、友好。审阅论文的老师对各基地提交的论文从各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生代表们也都摩拳擦掌,对下午的分组讨论跃跃欲试。大会按论文的性质进行了分组,我被分在了第一组――理论研讨小组。这一组里强手如云,南开的同学见多识广,侃侃而谈;辽大的同学频频发问,一针见血;北大的同学准备充分,PowerPoint做得恰到好处;上财的同学评述资本论见解独到,有理有据。我也不甘示弱,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观点做了最为充分的表述。大家争论激烈,但空气绝不紧张。讨论结束后,与会的武大老师针对我们的论文和发言做了精彩的点评,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可是大家似乎还是余兴未足,在回去的路上依旧三三两两投入地争论着……
  武汉风情
  为了让来自13所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尽兴而归,武大商学院为我们安排了“武汉一日游”活动――参观武汉最具特色的四个景区:东湖风景区、武汉博物馆、黄鹤楼和归元寺。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尽情交谈,任凭美景匆匆而过。老师们都笑我们不解“风情”。
  依依惜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许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晚上参与武大2001级经济学基地的同学安排的表演和游戏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投入。当一个硕大的蛋糕被缓缓推入会场时,分别的时刻也即将到来了。我们彼此碰杯,互相拥抱,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下真诚的祝福,相约厦大,并预祝下一届学生研讨会圆满成功。
  今夜无眠……
  心存感激
  乘上返校的列车,我和婴植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我们两个都若有所思……
  这次武汉之行真的收获很大。身边第一次云集如此之多的同龄骄子,那尽收眼底的“锋芒”,让我时刻自勉:勤学孜孜,见贤思齐。欣喜之余,我不禁心存感激,感激一种伟大,叫“成全”。我的论文获奖了,虽然证书上没有导师的名字,但我无法忘记老师一次次的耐心指导和殷殷教诲;作为代表,我如期而至,而有的同学却失去了机会,但这不能抹煞他的全心投入和精心准备;讨论中,我充满自信、沉着应对,可如果没有带队老师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我一定会手足无措 ……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全?拥有成全,我心存感激;面对成全,我生愧思进,不敢懈怠。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985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武汉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巩固和发展了基础研究的优势,近三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上,获取的资助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面上项目由2000年的62项,到2001年的89项,到2002年的113项,居中南地区高校之首;SC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位列十强;学校专利申请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十位;三年来,我校共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129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
科技标志性成果主要有:龙道畴等完成的“用阴茎海绵体延长术重建阴茎功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朱英国等完成的“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的发现与马协A选育和利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刘经南和陈俊勇两院士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方案、实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从新等完成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德仁、龚健雅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自主版权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茆智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对环境影响”获2000年国际农业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等。
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年获批19项,2002年获批15项,2003年获批17项,获准率始终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经费持续攀高,2001年、2002年均超过1700万元,列全国高校前茅。2003年我校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科研攻关经费总数达340万元,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名。
我校共有25项成果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列全国高校第二位(前两届均列第三位),另有9项成果获司法部法学教材和法学科研优秀成果奖,出版著作298部(其中专著170部),发表论文2490篇,译文23篇,提交应用成果96项。陶德麟和汪信砚撰写的论文《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荣获优秀理论文章奖。马克昌主编的《经济犯罪新论》、《比较刑法原理》、谭崇台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和陶德麟主编的《社会稳定论》获中国图书奖,其中《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空白。2003年9月,武大古籍研究所倾全所之力、耗18年之功编撰而成的大型工具书《故训汇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13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的问世,被学界誉为“训诂学界的一大盛事”,“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研究史上的传世之作”,“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大贡献。”今年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的康德“三大批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全部从德文原版翻译的“三大批判”,学界给予极高的评价。另外学校人文社科文库系列丛书《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加大了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目前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其中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实验室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3个,联合共建研究基地18个,野外科学台站6个,建成全国最大的P3动物实验室及生物P3实验室。学校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推进了重点研究基地的综合性和规模化。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新闻媒体中的今日武大
--------------------------------------------------------------------------------
第1页 / 共 4页
标 题 报刊名称 日 期
周叶中:1200场宪法讲座的背后
武汉晨报 5版
有什么心事和我们谈 大学生开通心灵热线
楚天都市报
桂希恩,第一个走进“艾滋村”的教授
国内首次全部译自德文原版 武大两学者汉译康德名著七年“攻下”“三大批判”
《长江日报》
武大新增一全国独家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长江日报》
大别山,永远的牵挂――记“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杨利
《长江日报》
“两会”代表委员应邀武汉大学释疑解惑
武大附小推行“卫生责任制” 消除“周一尴尬”
《楚天金报》
专家呼吁慎用注射隆胸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学校应设心理咨询机构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复试分数查询“网络塞车” 考生反映武大查分难
《楚天都市报》
先定学科方向 再分不同专业 武汉大学12个学院实行本科大类招生
《中国青年报》
[中国视点]武汉科学家下月挺进北极 担纲建设我国北极卫星观测站
《楚天都市报》
2004武汉大学本科各专业排名新鲜出炉
中南医院开省内先例颅内置支架手术成功
《湖北日报》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新闻媒体中的今日武大
--------------------------------------------------------------------------------
第2页 / 共 4页
标 题 报刊名称 日 期
武大推行分级教学 新生四级85分可免修英语
《楚天都市报》
武汉大学两名特招生正式跻身作家行列
控制SARS病毒感染最新技术 给病毒装上假手
《楚天都市报》
省肿瘤医院加入武汉大学
《湖北日报》
武大与纽约血液中心合作 SARS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图)
《湖北日报》
学者忆中南海讲课经历:总理谦虚问候“老师好”
“总理说,我们今天都是你的学生”?D?D专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讲宪法课的周叶中教授
《中国青年报》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罗志才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
《中国测绘报》
制造雷电“锻炼”避雷器
《楚天都市报》
武大与香港公司共建研发中心
《湖北日报》
武大樱花年年开 今年花开别样红
刘经南任教育部科技委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主任
《中国测绘报》
武大与省肿瘤医院联姻
《楚天都市报》
武大12个学院按大类招生 新生基础课全面打通
《楚天都市报》
大学生昨过“圆周率节”
《楚天都市报》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新闻媒体中的今日武大
--------------------------------------------------------------------------------
第3页 / 共 4页
标 题 报刊名称 日 期
填补国内高校招生空白 武大自主设置一个新专业
《湖北日报》
将传统摄影测量仪器送进博物馆――记工程院院士张祖勋(图)
《湖北日报》
武大人民医院破解一项“世纪难题”
武汉大学“985”建设成就卓著
《中国改革报 》
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读后
《中国教育报》 第2版
武大一项调查显示:“突击考研”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楚天都市报》
武汉大学新增“独门”专业 首次招生30人
《楚天金报 》
武大?S州科技?@奠基
《大公报》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在武大诞生
《光明日报》
目标:造就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略记
04《中国教育报》 第1版
武大文科专家开发西部显身手
06《湖北日报》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高水平大学――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
04《中国教育报》 第3版
武汉大学自主录取方案出台
06《湖北日报》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座谈会在武大召开
06《湖北日报》
武大版汉语辞典折射时代变化
06《湖北日报》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新闻媒体中的今日武大
--------------------------------------------------------------------------------
第4页 / 共 4页
标 题 报刊名称 日 期
桂希恩教授获“贝利―马丁”奖
06《湖北日报》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校外报刊聚焦武大110周年华诞
--------------------------------------------------------------------------------
第1页 / 共 17页
标 题 报刊名称 日 期
武大研制禽流感消毒剂捐赠武穴疫区
06《湖北日报》
武汉大学出台2004年部分本科招生新方案
《武汉晚报》
一位追寻极光的年轻科学家--记我国北极科考站首任站长杨惠根博士
《中国海洋报》日
让党支部走进学生生活――武汉大学大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纪实之三
《?t望》周刊
武大七百外教3年参与完成500余项教学科研项目
《楚天金报》
文理兼修博古通今 武大欲打造“通识”人才
《楚天金报》
弘元药业奠基葛店
《湖北日报》
专栏:珞珈学术薪火之十七 为人民的福祉而上下求索
02《光明日报》
专栏:珞珈学术薪火之十九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
02《光明日报》
专栏:珞珈学术薪火之十六 发展学科优势 努力造就新人
02《光明日报》
专栏:珞珈学术薪火之二十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的现代化发展
02《光明日报》
专栏:珞珈学术薪火之十九 图书馆学重点学科介绍
02《光明日报》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02《光明日报》 B2版
武大引智成果迭出 三年完成项目五百余个
06《湖北日报》
张祖勋:科学家应有危机感
《楚天金报》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校外报刊聚焦武大110周年华诞
--------------------------------------------------------------------------------
第2页 / 共 17页
标 题 报刊名称 日 期
走近南北极(图)
06《湖北日报》
珍贵南极石揭开“红盖头”(图)
《楚天都市报》
武大重拳治作弊 代考者一律开除
《楚天都市报》
湖北省人大就提高立法质量问计专家
06《湖北日报》
武汉大学两学院实行颁发《素质拓展证书》制度
04《中国教育报》
“一型三化”开创武大科技发展新局面
09《科技日报》
通过考试变更学籍 大二学生有望转学武大
《楚天都市报》
武大颁发《素质拓展证书》
04《中国教育报》 第2版
深切的怀念――我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06《湖北日报》
武大潜江携手建政府工作平台区域信息化发展 研究成果国内领先
06《湖北日报》
访雍涛:毛泽东的哲学构成体系吗?
《说不尽的毛泽东》
武汉大学明年招插班生政策昨日正式出台
《武汉晚报》
武大、华中科大硕士生两年可毕业
《武汉晚报》
珍贵展品讲述南极趣史
《楚天都市报》
湖北省急缺五类软件人才 武大急调教学计划
《楚天金报》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工作情况公告(一)
从2003年12月开始进行的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到2月中旬申报截止日期,共有法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的13名教授申报。
根据《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试行办法》[武大字2003(65)]有关遴选条件以及学校相关政策的规定,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经过认真审查,确认以下8位教授具备申报资格,他们是(以姓氏笔划为序):石泉(历史学院)、李龙(法学院)、刘德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纲纪(哲学学院)、朱雷(历史学院)、陆耀东(文学院)、陶德麟(哲学学院)、彭斐章(信息管理学院)。现予公示。如有意见,可在3月30日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682343)反映。
学校将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规范地进行资深教授遴选的组织工作。为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增加评审工作透明度,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后,学校还将在申报人所属学院进行民意测评,并委托中介机构教育部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随后学校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学校资深教授遴选专家委员会,对获得校外同行评审专家同意票数超过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进行会议评审,评审结果对外公示;对通过公示的候选人校党委常委会将进行全面考核后作出决定;最后由校长根据党委常委会的决定颁发荣誉聘书。对于遴选过程中的每个重要环节,学校都会将结果上网公布,听取各方面的不同反应。整个工作预计在6月份结束。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工作领导小组
二00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SARS病毒融合多肽抑制物被发现
3月19日,武汉大学与纽约血液中心分别在武汉大学和纽约举行了内容相同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武汉大学与纽约血液中心合作,在SARS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揭示了SARS病毒的融合机制与抗病毒多肽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开发用于治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药物和疫苗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项研究成果当天以长达10页的篇幅发表在英国伦敦出版的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近日,我校专家将在动物P3实验室就该项成果开展恒河猴动物试验。这是继2003年5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攻关,在世界上首次在实验室合成抗SARS多肽药物后,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在生命科学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由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万红慧主持,校长刘经南出席并讲话。
据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波介绍,经研究发现SARS冠状病毒S蛋白中的HR1与HR2片段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六螺旋束的核心结构。衍生于病毒HR2的合成多肽CP-1,可与病毒本身的HR2竞争性地与病毒的HR1片段结合,从而阻止膜融合,使病毒无门而入。也就是说,CP-1肽正是利用病毒自己感染靶细胞的方式,一举击中病毒的死穴。对SARS病毒来说,客星就潜伏在自己身上。
该项研究成果由田波院士、肖庚富博士和纽约血液中心姜世勃、刘叔文博士以及纽约西奈山医学院陈以邦博士等合作研究。目前,田波和姜世勃等专家正在优化CP-1多肽以提高其抗病毒活性,并进而寻找小分子的病毒融合抑制剂,发展低成本、高特异性的抗SARS病毒药物。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CCTV名牌栏目走进武大
http://wuns.
作者:谢建伟
--------------------------------------------------------------------------------
本报讯(学生记者谢建伟)??3月24日,CCTV新闻频道《纪事》栏目高校行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名牌栏目走进武大”系列活动开启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龙小乐等出席开启仪式。
据栏目制片人刘鸿彦介绍,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99级学生胡珩摄制的讲述我校两位学子毕业故事的纪录片《毕业生》在《纪事》栏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因此栏目组选在我校迈出“《纪事》高校行”系列活动的第一步,希望与我校师生、湖北电视台同行等进行广泛交流与研讨。
新闻与传播学院“名牌栏目走进武大”系列活动以“《纪事》高校行”为契机拉开帷幕,将成为?t望业界风云的窗口以及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
开启仪式后,《纪事》栏目优秀作品《毕业生》、《变形记――丑女张静》、《生命》、《证据》等在两天内分三次展播,节目主创人员与我校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据悉,活动还包括校园DV作品研讨与征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