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信舒针剂治疗肝性脑病的治疗

高血压治疗八项基本原则
发布人 : &&|&&评论数 : 0&&|&&浏览数 : 201&&|&&
高血压治疗八项基本原则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极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1.1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95%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本病早期可无任何不适,许多患者甚至可以一直无不适感。但它却是一种“无声”的枪手,危害性极大。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容易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心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有些人直至突发心脏病或脑中风时才得知自己患了高血压病。在我国,每年因高血压脑卒中而死亡的人数可达100万人;而在存活者中,40%的患者严重致残,75%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工作能力。而高血压病发心力衰竭者可达88.5%。由此可见,有效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措施,对于本病控制发病、降低死亡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疾患,其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变机理各异,因此在治疗上不能“千篇一律”。一般地说,高血压病的治疗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可循。无论是医生或病人,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基本的原则;并将其贯穿于整个高血压病程的治疗之中。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归纳起来有八条:1.早期治疗原则当高血压已引起明显的动脉硬化和内脏损害时,降压效果往往不好,而且内脏的损害也难以恢复。为了预防不可逆性并发症的发生或阻止其发展,必须及早治疗。特别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高血压应分别对待。尤其是年龄较轻的高血压患者,不应该等到有明显并发症出现后才开始治疗。2.非药物治疗原则“治疗”的概念,含义很广,并局限于降压药物的使用。因而早治疗不一定需要药物。目前大多数的专家均鼓励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根据英国高血压学会最新公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归纳的治疗原则,首先是要求对所有高血压和临界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只有收缩压持续≥160mmHg或舒张压持续≥100mmHg的患者,才开始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开始时只需用小剂量的药物就能控制,无效后才考虑应用大剂量降压药物。3.长期治疗原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旦患了高血压,就意味着要打一场“持久战”。高血压病患者须知不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而愈的高血压是极少的,应该认识到由此而带来的严重后果,自觉坚持长期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仍应至少每隔3-6个月复查血压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和眼底情况。血压正常后可以减少药物剂量,或转以中医药治疗及保健为主,但很少能停止治疗。一旦停药后,血压又往往升高,而且突然停用许多降压药物是危险的。4.个体化原则由于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其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对治疗(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治疗方法、药物及剂量,以期获得最佳疗效。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伴发病等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5.综合治疗原则高血压的治疗不能依靠单一的降压药物治疗,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取得最佳效果。在这一点上,还要注意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广泛应用中医丰富多彩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如中药辨证施治、中成药、中药外治法、食疗、针灸、推拿按摩、医疗气功、体育运动疗法、情志调养、起居调摄等,以利于疾病的康复。6.平稳降压原则除非发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一般情况下血压宜经数日或1-2周内逐渐下降为好,要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以免发生心、脑、肾缺血症状,尤其是老年病人。7.目标血压原则过去一般只强调血压升高到什么水平应开始治疗,而很少讲血压应降低到或维持在什么水平。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个血压的“目标值”的概念;也就是说,“血压降到什么水平最为适宜”的问题已越来越普遍地受到关注。降压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过高血压,以保护心、脑、肾等脏器,维护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止或减少这些脏器组织因血压过高而受损,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血压降到某一个水平,能使得上述目的完全达到,那么这个水平就是最佳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凡将血压控制在138/83mmHg以下时,其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肌梗塞、高血压危象、中风等意外)的发生率最低。而且,将血压下降到此水平以下也是非常安全的。因此,专家建议,一般高血压病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血压应降到收缩压138毫米汞柱、舒张压83毫米汞柱以下;而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则要把收缩压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宜将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不过,对于已经发展为高血压脑病、脑溢血及急性心肌梗塞伴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降压治疗应谨慎从事。不要一下子降压幅度过快,一般控制在原来血压水平的25%-30%的幅度,不要强求立即下降至正常,否则不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组织的血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8.定期检查和随访原则在治疗期间要定期测量血压。不能凭主观感觉来决定要不要服药以及服多大剂量的药物。轻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正常达半年以上者,可停药观察,但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中、重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舒张压维持在90mmHg左右达半年之久,可停用一种药物,或减少一种药物的剂量。对停药或减量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坚持非药物治疗。如发现血压再度升高,应重新开始治疗,并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以求得最佳疗效。除此而外,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应注意针对其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病的治疗。一旦原发病症完全解除,则血压往往可一劳永逸地降至正常。如主动脉缩窄或肾动脉狭窄者,手术解除缩窄及修复狭窄的肾动脉后血压可自动降至正常,对肾动脉狭窄也可行经皮腔内动脉扩张术。大动脉炎可外科手术解除血管腔狭窄,或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肾上腺皮质或肾实质肿瘤、嗜铬细胞瘤,引起醛固酮增高的,肿瘤手术切除后,治疗高血压常常可获成功。对某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病因未被消除时,可应用药物治疗。
QQ 交流群群1:群2:群3:群4:“海豚医生”治不好孩子的脑病
自闭症儿童在老师和父母的陪同下,与海豚进行亲密接触。(记者庄小龙摄)
  ●德国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海豚无视残疾儿童的存在,每次治疗发出的超声波不足以产生疗效
  ●当你长途跋涉去尝试和海豚一起游泳的新鲜体验,心理期望过高之下很容易感觉“有效”
  医学指导/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温金峰
  从2009年开始,深圳野生动物园推出“自闭症海豚辅助康复训练项目”。有报道称,通过触摸海豚、给海豚喂食等方式,使海豚发出2000赫兹至10万赫兹等多种波长的高频超声波,不断刺激自闭症患儿沉睡的脑细胞,从而循序渐进地改善自闭症儿童沟通、认知与语言能力,阻止其刻板行为的加深,据说训练后“部分自闭症儿童的状况有明显改善”。然而,这种别开生面的治疗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多项研究分析发现其对自闭症等多种神经障碍无效。专家指出,许多患者接受海豚治疗后感觉“有效”很可能只是心理作用,还提醒跟海豚在一起有被撞伤和感染皮肤病的风险。
  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誉怀
  “海豚医生”的难题:
  孤独症和先天愚型很复杂
  海豚治疗始于美国,支持者声称海豚这种海洋哺乳动物对人类身心具有神秘的治疗能量,能治疗孤独症、先天愚型等神经障碍,还能缓解癫痫、脑瘫、耳聋、学习障碍等,甚至对艾滋病也有效,据说曾唤醒了一个昏迷了两年的孩子。据说这种治疗的机理是海豚可以发出高频的“咔嗒咔嗒”、“呼噜呼噜”的声音跟同类交流,形成“生物能量场”,能够直接改变大脑的脑电波。
  海豚能治病,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孤独症、先天愚型等神经障碍的儿童家长为了治好孩子不惜代价,往往被这种治疗吸引,不远千里带孩子去跟海豚一起游泳,希望这些身体滑溜溜、面带着神秘微笑的家伙发挥某种神秘的力量,解救孩子的灵魂。
  然而,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温金峰介绍说,孤独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神经网络存在弥漫性的功能异常,包括额叶、顶叶、扣带回等结构异常,并不是局部有问题。先天愚型是一组智力发育障碍,与儿童孤独症一样病因未完全搞清楚,目前认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导致的智力下降,此外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原因,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目前所有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
  研究:
  “海豚超声波”不足以产生疗效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超乎寻常的主张,要求有超乎寻常的证据。”美国西卡罗莱纳大学心理学教授哈尔&赫佐格博士认为,海豚治疗是乱用心理学术语的“坏科学”,很多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其神奇疗效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海豚治疗的所谓“疗效”大多只不过是传说或个人感受,更多的是安慰剂效应、一厢情愿的感觉——当你长途跋涉去到有海豚的地方,尝试和海豚一起的新鲜体验,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周到服务,你对疗效的心理期望就特别高,很容易感受到海豚的“生物能量场”。
  德国的科学家观察了海豚与精神残疾与身体残疾儿童的互动过程,发现大多数海豚无视孩子的存在,也没有发出太多的超声波进行相互交流,孩子在每次治疗中暴露在海豚超声波中的时间平均仅为10秒,不足以产生疗效。温金峰称,海豚发出的超声波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到底多少频率的超声波针对大脑中的哪个部位进行刺激、刺激的时间多长才能促进大脑神经发育,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对这些重要的参数尚无明确答案。所以,仅仅因为海豚能发出超声波就说可以治病是不科学的。现有针对海豚治疗儿童孤独症、先天愚型等的研究均不是随机对照研究,而且样本量有限,尚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尚无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据表明海豚疗法有肯定的疗效。
  除了超声波,还有人声称海豚通过振动、微笑以及神秘的“能量场”发挥疗效,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罗莉&马利诺博士等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全部未达到医学临床研究的最低标准,存在样本太小、对照不当等问题,而且还有利益驱动,最终的结论是:“没有正当的科学证据支持海豚治疗对其声称能治的任何疾病有效。”
  风险:
  海豚野性未驯
  可攻击小朋友
  支持海豚治疗的人士往往无视其中的风险。温金峰提醒,这些风险很多,而且无法人为控制。
  海豚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大型野生动物,即使对小朋友也存在威胁。近年来,有人调查了400多名在工作上密切接触海洋哺乳动物的专业人士以及参加过海豚治疗的人,发现曾经被动物拍打、咬、撞的比例达到一半,有人还被撞成肋骨骨折和气胸。赫佐格称,人们还可从这些“动物医生”身上感染皮肤病。
责任编辑:AP010
本文相关推荐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