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部哪一年开始在全国发起并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筛查与防控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介绍
  一、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概况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脑卒中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干预工程。2009年6月,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正式启动。卫生部7个司局的相关领导,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的领导和全国部分省市三甲医院的领导及专家共270余人参加。陈竺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重要意义,建议考虑将其列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重大专项。他呼吁全国医务人员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树立预防理念,学习有关知识,多做宣传,共同为降低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而努力。
  随后,卫生部印发了《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及防控指导规范(试行)》。医政司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推荐,在全国范围初选了60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省级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积极构建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体系,大力推进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捐助200万元,用于救助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开展过程中因经费困难而不能进一步筛查或治疗的患者。该会王彦峰理事长表示,支持这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呼吁更多的人奉献爱心,通过积极募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爱心基金”,让更多的贫困人群得到及时的救助,为遏制脑卒中的发病做出贡献。
  2010年5月,卫生部召开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相关技术及基地建设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强调:近20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他做了《高危筛查+目标干预,尽快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死亡和伤残之策》的报告,提出了构建我国脑卒中防控体系的设想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策略。
  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在讲话中指出,要从医学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上,建设脑卒中筛查及防治专业化、高水平的医务人员队伍。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要积极推进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同时,以点带面,带动各级基层医院,尤其是社区医疗机构的脑卒中筛查及防治工作。
  2010年8月,卫生部成立了以陈竺部长为主任,马晓伟、尹力副部长、王陇德院士为副主任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体现了卫生部对这项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决心。
  为进一步做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我部决定将“脑卒中筛查及干预工程”更名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并成立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专家组。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决定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重大策略、事项和工作;审定相关工作计划、报告、方案等;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开展筛查与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会议研讨等。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专家组主要职责是: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配合卫生部研究制订相关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参与有关活动的组织、考核、验收、督导等工作;承担卫生部和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委托的其他工作。
  一年多来,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吉林、上海、陕西、内蒙古、甘肃、云南、山东、江苏、湖北、福建、山西、四川、重庆、河南、宁夏、广东等省区市50余家医院,先后成立了由院长或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领导小组”,各地市也有30余家医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组织机构。这些医院积极制定工作计划,建立规章制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开展对高危人群筛查,规范临床干预,取得了一定实效。
  目前,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检查考评了23家候选基地医院。已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授予“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另对19家医院考评合格,准备予以授牌。
  为各级基地医院授牌,是构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的重要环节,不向医院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基地医院挂牌,有利于促进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推动医院事业的进步。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是一项包括了规范筛查、健康教育与生活行为指导、内科科学用药、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康复医学、专科护理、疾病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工程,为提高基本技能、规范医疗行为、更好执行相关医疗指南,由王陇德院士牵头负责,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相关专业委员会的一批知名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了《脑卒中的健康管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脑卒中的内科干预》、《脑卒中外科干预及介入治疗》、《脑卒中的康复指导》、《脑卒中的专科护理》等6本教材。同时,还组织专家编写了《脑卒中百问》医学科普知识手册。
  “中国脑卒中网()”作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及时反映工程的进展情况,宣传基地医院及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家。普及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医学知识。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旨在深入宣传脑卒中预防知识,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制定相关标准和干预准则,培养专业人才,指导临床规范筛查、循证施治、合理用药、组织科学研究等,通过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节约并控制医疗费用等资源,探索我国慢病防治新途径,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机构
  主任:陈竺
  副主任:马晓伟、尹 力、王陇德
  委 员:王 羽、杜治琴、邓海华、何锦国、孔灵芝、赵明钢、刘登峰
  委员会设办公室:
  主 任:王陇德
  副主任:王 羽
  秘书处:焦雅辉、巢宝华
  工程设立专家委员会:
  主任:王陇德(兼)
  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相关主任委员等
  成员:国内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与疾病管理、超声影像、放射介入、内分泌、医学康复与护理等专业领域专家。
  三、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及防治工程主要任务
  1、进一步完善我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制定相关的准入标准、健康干预准则等;
  2、建立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开展基地医院检查考评,以查促建。争取三至五年内,在全国各省及部分地级城市医院建立起200--300所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3、开展科普宣教,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面向社会开展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尤其要提高医护人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基地医院要利用当地的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医院宣传栏、闭路电视、宣传册、壁报等做好宣教,要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到城乡开展健康宣教活动。
  4、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基地医院实际,组织专家,以省级基地医院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分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开展专业培训,2011年计划培训医务人员3000名。基地医院组织好本院医师培训,同时,负责区县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培训活动,2011年计划培训医务人员50000名;
  5、从人群保健、社区体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开始,开展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广泛推开ABCDE防治策略,及时干预、预防或缓解疾病的发展,争取3年内在全国筛查100万高危人群;
  6、募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爱心基金”,用于对城乡贫困患者实施脑卒中诊治/手术救助;
  7、组织举办中国工程院“心脑血管病预防控制管理(院士)论坛”。请卫生部、中国工程院领导及王陇德院士、杨胜利院士、高润霖院士、张运院士、张伯礼院士、汪忠镐院士、周良辅院士、陈灏珠院士和8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开展专题高层学术研讨。
  8、举办“2011'中国脑卒中大会”。大会设主论坛和“神经内科论坛”、“外科论坛”、“高血压与脑卒中论坛”、“糖尿病与脑卒中论坛”、“血管超声与TCD论坛”、“介入治疗论坛”、“颈动脉干预实践论坛”、“影像论坛”、“康复论坛”、“护理论坛”、“脑卒中基地医院管理论坛”等11个专题论坛。探讨我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战略,探索我国慢病防治新途径和新方法,为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共商良策。
  9、开展科学研究。使用统一的CRF表格,收集高危人群和患者信息数据,建设全国统一数据库,对脑卒中疾病进行危险评估研究。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主 任 党组书记
副主任 党组成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主任 党组成员
副主任 党组成员
副主任 党组成员
副主任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 党组成员
副主任 党组成员
直属和联系单位
家庭保健中心
业务主管社会组织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中国性学会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
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中国抗癫痫协会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中国地方病协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女医师协会
中国卫生摄影协会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
中国卫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
妇幼健康研究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中德医学协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马海德基金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医学基金会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
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地方卫生计生部门
地方卫生计生部门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海南省卫生计生委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
陕西省卫生计生委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
大连市卫生计生委
青岛市卫生计生委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
国务院部门网站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原子能机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预防腐败局
发展研究中心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防科工局
测绘地信局
煤矿安监局
地方政府网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日,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卫生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跨部门行动技术通气会。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
  世界卫生组织于日在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首批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
  一、有关背景   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的阶段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23日在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说,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
直属机构|&
地方工作|&
对外交流|&
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
法律法规|&
地方条例|&
疫情信息|&
行政许可|&
规划计划|&
人事信息|&
采购招标|&
预算决算|&
嘉宾:国家卫生计生委慢病处副处长:王莉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晓光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
陆军总医院临床营养配餐师:于仁文
时间:& 14:00
内容: “沉默杀手”高血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100044  信箱: 电话: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版权所有,不得非法镜像. 技术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当前位置: &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简介
15:23:49&&&来源:&&&点击:次
&&&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该病呈&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该病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美国2008年由于脑卒中所导致的相关损失就达65.5亿美元。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疗病的费用估计约120多亿元,再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的总支出近200亿元。
&&& 去年完成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根据北京安贞医院二十年脑卒中病历资料分析,致死性中风仅占27%,大部分卒中病人存活且遗留、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脑卒中已对国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将大幅度增加疾病负担。当然,要预防脑卒中的发病,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热能和身体活动不足而造成的肥胖和长期的牙周炎等危险因素。但是,对血管已有基础性病变的人群来讲,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以适当的干预,即脑卒中的二、三级预防,仍应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例如对缺血行卒中的治疗,虽然超早期溶栓治疗(中风后3小时之内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由于诸多原因,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时溶栓率仍然相当低。在社区医院,只有1.6%-2.7%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在州医院或专科卒中中心,这一比例也仅为4.1%-6.3%。因此,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再采用溶栓等治疗的效益是非常有限的。安贞医院的资料分析还表明,我国缺血性卒中的比例快速上升,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从1984年的1.25:1上升到2004年的6.06:1。在我国以往的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对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比较重视,但对引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狭窄注意不够,甚至在常规的干部体检中也没有颈动脉筛查项目。因此,大量卒中前期的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给以有效的干预。据北京宣武医院去年检查脑中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和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4万多例患者的结果分析,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的阳性率高达80%,重度狭窄符合外科手术指征的达30%。美国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约为4:1。多年来他们开展了广泛筛查和干预(美国已建成移动筛查网络,居民可就近在社区中得到筛查服务),目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已成为与阑尾、疝气手术并行的三大常见手术之一,年开展手术约20万例,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我国目前仅有极少数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年手术仅百余例。另外,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复发性脑卒中的比例为27%,居世界各国城市之首。我国学者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表明,门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说明如造成中风的基础病变不被去除或予以控制的话,会再次或多次反复出现中风。
&&& 近几年,我们组织了脑中风筛查及干预试点工作。在试点中发现,许多病人的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致的中风的体征,如肢体活动障碍 失语、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视网膜或黄斑病变以及视力明显下降等,在颈动脉狭窄解除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恢复。甚至在核磁共振影响上已显示脑功能区部分坏死的病人,在解除颈动脉狭窄后,其已丧失的功能又出现恢复的奇迹。这些案例说明,我们以往对脑中风的形成机理认识得还不慎清楚,部分中风病人的症状体征,包括视觉、听觉的部分问题,可能是由于颈部大动脉的狭窄而造成的脑部低灌注状态所引起。因此,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慎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其后的伤残。
&&& 颈动脉筛查的方法比较简便,为一种非创伤性且费用不高的检查。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对颈部听诊就可发现;使用颈部B超检查,可发现绝大部分狭窄患者并判定其狭窄程度,但筛查技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也需要对血管外科大夫进行强化培训。手术最好是在监测脑血流的情况下进行,以保证手术的最佳效果。
&&& 为尽快改变脑卒中对国民生命和健康严重威胁的状况,首先,我国应尽快拟定出自己的筛查规范、干预原则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标准与相关要求,以便使此项工作从初始阶段起就能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 其次,应做出规划,争取三年内能在全国各省、区、市至少建立起一所脑卒中筛查及干预中心或基地,以便能尽早广泛开展防治工作。
&&& 第三,应将颈动脉状况筛查列入干部体检范畴,并争取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设专门的项目,对高危人群进行普遍筛查,以降低我 国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率,惠及广大民众,造福家庭、社会。&
&&& 陈竺部长讲话
&&&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脑血管病中,尤以脑中风造成的健康损害和生命威胁为重。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 2003年,我国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总费用约200亿元,其中缺血性脑中风的直接住院费用就达108亿元。我国脑中风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心肌梗死的10倍。根据北京安贞医院二十年脑中风病例资料分析,致死性中风仅占27%,大部分中风病人存活且遗留、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复发性脑中风的比例为27%,居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之首。我国学者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也表明,门诊的脑中风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中风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这些数据都反映了脑中风危害的严重性。
&&& 要预防脑中风的发病,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热能和身体活动不足而造成的肥胖等危险因素。但是,对血管已有基础性病变的人群来说,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以适当的干预,即脑中风的二、三级预防,仍应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安贞医院的资料分析表明,我国缺血性中风的比例快速上升,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比例从1984年的1。25:1上升到2004年的6。06:1。在我国以往的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对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比较重视,但对引致缺血性脑中风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狭窄注意不够,甚至在常规的干部体检中也没有颈动脉筛查项目。因此,大量中风前期的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给以有效的干预。
&&& 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甚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其后的伤残。因此,我们在&2020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研究中考虑将&脑中风筛查与防控&列入重大专项。这应是一个投入-产出效益明显,而且能较快见到工作效果的项目。
&&& 为尽快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经卫生部批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发起的&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即将在全国开展。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填补了脑中风防治领域的一项空白。希望同志们能充分发挥全国老年保健医学领域的专家力量,规范开展此项&工程&,并通过该&工程&尽快改变脑中风对国民生命和健康威胁严重的状况。首先,应尽快拟定出我国自己的筛查规范、干预原则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标准与相关要求;其次,争取三年内能在全国各省、区、市至少建立起一所脑中风筛查及干预中心或基地;第三,对高危人群进行普遍筛查,广泛推开ABCDE防控策略(即,A:降低血粘度;B:控制血压和体重;C: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D:控制糖尿病、饮食调整;E: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定期查体),惠及广大民众。
&&& 同时,也希望全国有关的医务人员能树立脑中风筛查、防控、治疗
&&& 的新理念,积极学习脑中风筛查和干预技术,并利用一切机会向患者宣传有关防控知识。也希望全国的新闻工作者能在媒体上多做宣传,让民众了解脑中风的症状以及中风的前期表现,以便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能及时就医。当然,更重要的是号召民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加强锻炼,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
&&&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一定会取得实效。&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必将对降低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率产生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疾病防控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徐医附院连两届被授“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发布时间: 09:15
点击次数:
[导读]&徐医附院被授予“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连续两届),并被遴选为全国20个、江苏省3个“高级卒中中心”之一,是苏北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高级卒中中心”......徐州导医热线:2
  :为总结国内外卒中研究与临床实践新进展,推动卒中中心建设,由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和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暨2015年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总结会于12月17&18日在苏州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对2015年工程工作做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部署了2016年工程的重点工作。
  由于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成绩突出,会上,徐医附院被授予&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连续两届),并被遴选为全国20个、江苏省3个&高级卒中中心&之一,是苏北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高级卒中中心&,标志着徐医附院在多学科联合规范诊疗脑卒中方面已达全国领先水平。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优秀中青年专家&、徐医附院脑科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教授等代表医院接受了授牌。
  作为参会代表,徐医附院医务处副处长张永文介绍,从2012年至今,徐医附院已连续两届被授予&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此次又成为国家卫计委&高级卒中中心&,这是对徐医附院脑卒中工作的进一步肯定。
  学科合作、规范防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
  急诊一站式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挽救生命
  脑血管病现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对国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11年4月卫生部脑卒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成立,将脑中风筛查与防控工作列入&2020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重大专项,制定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教育先行&&学科合作、规范防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的防控策略,提出了&脑卒中防控工作要进入基层、进入社区、进入农村&的行动口号。
  张永文副处长介绍,按照国家脑防委在全国样本筛查的要求,徐医附院自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以来,做好、做细筛查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分析数据,建立筛查网点8个,涉及2个县区7个乡镇,覆盖人口50余万,共筛查2万余人次,其中高危人群2414人,卒中436人,TIA 380人。
  &上述数据已经导入国家卫计委数据中心,为国家脑卒中防治大数据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高度认可&,张永文副处长说:&对通过抽血、彩超等方式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条件成熟的,选择外科手术、介入手术等方式,及时进行个性化的施救;条件不成熟的,就通过宣教,保守治疗,药物溶栓,长期随访。&
  卒中救治的关键是争取时间。为此,徐医附院建立急诊一站式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疑似卒中患者抵达医院急救中心后,卒中团队、影像科医生迅速进入临战状态,院前护士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取血液样本送检,卒中小组医生评估患者情况,获得知情同意后,患者被尽快送到急诊治疗室接受溶栓治疗。一站式溶栓以病人为中心,以急诊为驿站,快速实施和完成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所需要的头颅CT、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必须检查及一系列救治手段,显著缩短急性脑梗塞患者从急诊到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使更多急性脑梗塞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技术尖端、设备先进、预防体系一流
  用尖端、精准的卒中诊疗技术服务患者
  徐医附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9个,市级重点临床专科31个,大型医技科室8个,医疗病区70个,医疗中心12个,并配有大型医疗设备,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撑。
  精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满意的服务、一流的预防体系,作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徐医附院负责对徐州市及周边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防治。
  张永文副处长介绍,医院设有脑卒中专家门诊、脑卒中单元病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系统化的、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形成融&筛查-急救-临床治疗-康复&为一体的、院内院外相结合的、高水平的、规范的防治绿色通道。
  脑卒中专家门诊方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多学科合作的门诊筛查体系,针对就诊病人的情况差异,分层对待,达到了&未病先治、防控结合&的目的,减少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张永文副处长指出,脑卒中可防可控,但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患者直到出现症状或发病后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过硬的诊断、治疗技术就是救人于危难的关键。
  脑卒中单元病房方面:徐医附院脑科医院所属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放射科、康复医学科以及内分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等相关科室都掌握了尖端的精准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医附院脑卒中防治工作大事记
  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正式启动,并将其列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重大专项,通过5-10年的筛查和干预,使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出现拐点,通过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脑卒中筛查和干预体系,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1年9月,徐医附院召开脑卒中筛选与防治基地创建协调动员会,成立了由徐开林院长为组长、顾玉明常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处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基地&规范化建设。
  日,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徐医附院被授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是徐州市首家,承担起本地区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任务,构建本地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
  2013年3月,徐医附院入围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科研型基地医院&。
  &5日,&2013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召开,徐医附院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教授荣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日,&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举行,徐医附院与全国20余家医院一起成为&示范基地医院&,是淮海经济区唯一的一家。
  2014年12月,徐医附院荣膺国家卫计委2014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
  日,&2015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召开,徐医附院常务副院长顾玉明荣获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模范院长&荣誉称号,同时荣获&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奖&,神经外科李中林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程言博副主任医师入选&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中青年专家委员会&。
  日,中国卒中学会在南京举行中国卒中联盟卒中中心授牌仪式,徐医附院被授予中国卒中联盟&卒中中心&称号。
  日,徐医附院主办&徐医附院第一届脑卒中论坛&,接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组织的&卒中中心&建设督导检查,通过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复核。
  &18日,首届中国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徐医附院被授予&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连续两届)和&高级卒中中心&,是全国20个、江苏省3个&高级卒中中心&之一。
  徐州导医热线:2
下一篇:没有了
您可能还想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