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骨骼有什么组成的有哪些

→ 牙齿和人体的骨头是由什么组成的
牙齿和人体的骨头是由什么组成的
健康咨询描述:
牙齿和骨头是不是都由钙组成的?牙齿和骨头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去过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得到专业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3997称赞:472
&&&&&&病情分析:&&&&&&您好骨组织由活细胞和矿物质(主要是钙和鳞)混合构成,正是这些矿物质使骨头具有坚实的物性&&&&&&指导意见:&&&&&&整个牙齿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钙是两者都含有的物质但不完全相同
擅长: 骨科常见疾病,腱鞘炎,骨质增生,关节炎滑膜炎,椎间
帮助网友:957称赞:24
&&&&&&病情分析:&&&&&&牙齿和骨头都是由钙组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牙齿和骨头的组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骨头的表面包了一层骨膜,上面有血管,可以给骨头提供营养,而牙齿只有牙根部有血管进出,而且牙齿的表面包的是一层牙釉质,就像陶瓷表面上那层光滑的东西。&&&&&&指导意见:&&&&&&牙齿和骨头都是由钙组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牙齿和骨头的组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骨头的表面包了一层骨膜,上面有血管,可以给骨头提供营养,而牙齿只有牙根部有血管进出,而且牙齿的表面包的是一层牙釉质,就像陶瓷表面上那层光滑的东西。
擅长: 口腔常见疾病诊治诊治范围:牙体牙髓疾病,颌面部外伤
帮助网友:5214称赞:56
&&&&&&病情分析:&&&&&&牙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长骨的两端是呈窝状的骨松质,中部的是致密坚硬的骨密质,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质的缝隙里容着的是骨髓。&&&&&&指导意见:&&&&&&牙釉质主要磷灰石晶体,还有一些有机物。包括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牙本质主要磷灰石晶体和胶原蛋白,牙骨质类似密质骨,但牙骨质没有哈弗管也没有血管神经。牙髓包含细胞,纤维,神经,血管,淋巴管和其他细胞外基质。
&&&&&&以上是对“牙齿和人体的骨头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5471称赞:32
&&&&&&病情分析:&&&&&&骨头与牙齿的主要成分是钙。&&&&&&指导意见:&&&&&&人体的钙主要是存在于骨骼牙齿当中,当然也有其他元素存在。
( 专业名称:胶原蛋白注射美容 )
平均费用:6560元
人体皮肤中真皮的构成约有70%是胶原蛋白,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皮肤张力和保持皮肤的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胶原蛋白逐渐减少,皮肤出现松弛和皱纹。而...
手术项目:
胶原蛋白注射美容亲身体验
看过的人还看了
参考价格:148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16.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紧肤平皱:胶原蛋白进入皮肤组织后,能迅速填补...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1、对于成年女性雌激素水平失调者,大豆异黄酮可双...
参考价格:¥18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膝关节由哪些骨组成?有哪些辅助结构?
膝关节由哪些骨组成?有哪些辅助结构?
健康咨询描述:
膝关节由哪些骨组成?有哪些辅助结构?膝关节由哪些骨组成?有哪些辅助结构?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吴太山医师
擅长: 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胃炎
帮助网友:23914称赞:891
&&&&&&病情分析:&&&&&&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共同构成&&&&&&指导意见:&&&&&&为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囊广阔松弛,各部厚薄不一。关节囊前壁不完整由附着于股四头肌腱的髌骨和髌韧带填补。囊的两侧壁有韧带加强,外侧为腓侧副韧带,内侧为胫侧副韧带
擅长: 脊柱病,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伤病,外科疾病。
帮助网友:117239称赞:10985
&&&&&&病情分析:&&&&&&您好,膝关节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指导意见:&&&&&&辅助结构主要是半月板,关节软骨,交叉韧带,翼状襞,髌上囊,髌下深囊,前后交叉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髌韧带组成
看过的人还看了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脊柱_百度百科
[jǐ zhù]
人类脊柱由33块(颈椎7块,12块,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下联髋骨,中附,并作为、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注:脊柱不等于脊椎(脊椎骨),脊柱是由N脊椎组成的.
脊柱前面观
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
下,重力传至,体积渐缩小。
脊柱后面观
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脊柱侧面观
可见、胸、腰、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类湿性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
上传医疗用图,方便大家查找相关部位
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1]
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甚至仅小量出血及即可引起。
脊柱椎间短韧带
很多,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叫椎弓间韧带,由弹性构成,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着相邻的椎板,协助椎板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并限制脊柱的过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间、各横突之间,分别生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脊柱脊柱的长韧带
主要有三条:
在椎骨前面的是,上连前缘,下达骶骨前面,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厚实而坚韧,对脊柱稳定有重要作用。椎体后面的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但在椎间盘处较宽,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及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在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在胸、腰、骶部紧贴棘突末端,至颈部则呈板片状,将两侧肌肉分开,且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特名之为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
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是脊柱上端与颅骨之间的连接,又合称为环枕枢关节。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脊柱支持和保护功能
人体直立时,重心在上部通过齿突,至骨盆则位于第2骶椎前左方约7cm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平面的后方,膝、踝关节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助、锁骨和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姿势的稳定性,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在剧烈运动或跳跃时,可防止颅骨、大脑受损伤,脊柱与肋、胸骨和分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和盆腔脏器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脊柱具有很大的运动功能。
脊柱运动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脊柱背侧主要为肌肉,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发动和承受作用于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浅层和深层:浅层包括、,深层包括骶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间接作用于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侧壁肌、臀大肌、臀中肌、、、半腱肌及等。
脊柱生理发育
脊柱的发育是由中胚层的生骨节细胞围绕和形成的。胚胎早期,每侧体节腹内侧面分出一团间充质细胞,为生骨节。生骨节逐渐移向中线脊索周围。起初生骨节组织的节段包绕脊索与体节对应,当进一步发展时,每个生骨节的尾端部分变致密,并和下位生骨节的头端连接起来,形成新的节段称椎骨原基,即后来的椎体。椎体形成后不久,在其背面伸出密集的间充质,形成神经弓,包围脊髓。腹面形成肋突,肋突在胸椎形成肋骨,在颈、腰椎与横突相合。椎骨原基形成,后骨化为椎体。椎体中的脊索完全退化,但在椎间隙中央的脊索,却保留下来,增长并经过粘液样变性,形成髓核。髓核周围的纤维组织分化成环,与髓核共同构成椎间盘。临床上偶遇到骶尾部的脊索组织残留并异常生长而形成肿瘤,压迫周围组织产生腰骶痛及盆腔脏器功能障碍。
生骨节旁的生组织,原来与生骨节位于同一节段,当生骨节重新组合之后,则处于两相邻椎骨间,并逐渐发育成脊旁肌肉。原位于生骨节间的动脉,此时处于椎体腰部,形成脊间动脉,即以后的肋间动脉及。神经则位于两椎骨间,通过后来形成的椎间孔与脊髓相接,成。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神经管,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X线片中发现,称;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脊膜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神经功能障碍。
在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终丝,仍连于尾骨水平。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斜行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脊柱弯曲形成
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椎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以保持头在上的平衡。在生后的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
说明弯曲过程
这样的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个矢状面弯曲:两个原发后凸和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于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腰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的形态。
完成四个弯曲的人类脊柱在站立位时,重力线应通过每个弯曲的交接处,然后向下以[2]
稍后方,膝踝关节稍前方而达地面。腰椎前凸在每个人并不一致,女性前凸较大。青年性患者,或老年性驼背患者,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间盘退变后颈椎及腰椎前凸可减少。脊柱的弯曲可协助椎间盘减少振荡,但却使支撑力减少,在弯曲交界处容易损伤(如胸12,腰1)及慢性劳损(如腰4、腰5)成为腰痛的易发病处。
脊柱的前凸增加称前凸,常见于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过大的弧形后凸常见于胸部,如为骤弯则称为成角畸形,常见于骨折、结核。向侧方的称为侧凸。这些都影响脊柱的承重和传递功能,故为,可导致腰痛。
人类直立运动已有约300万~500万年的历史,但直立后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适应功能的需要,特别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常为腰痛发病的基础。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
脊柱的负荷为某段以上的
通过图更形象说明问题
体重、和外在负重的总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柱节段承担着不同的负荷。由于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又是活动段与固定段的交界处,因而损伤机会多,成为最常发生的部位。 脊柱的负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指站立、坐位或卧位时脊柱所承受的负荷及内在平衡,动态则指身体在活动状态下所施于脊柱的力。这些负荷需要相应的关节、韧带和肌肉来维持。
脊柱活动度
正常人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各部位活动度不同,颈、腰段活动度较大,胸段活动度极小,骶段几乎无活动性。一般情况下颈段可前屈、后伸各35°~45°,左右侧弯各45°,旋转60°~80°。腰段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75°~90°,后伸30°,左右侧弯各30°~35°,旋转30°~35°。检查时医师固定患者肩部,嘱被检者做前弓、后仰、侧弯、旋转等运动;检查胸椎活动度可先固定骨盆再旋转肩部,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改变。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脊椎病十万个为什么?
热门搜索词:&
在线用户3522人
在线医生730人
在线医院460家
骨密质有什么结构和特点?
导读:每一块骨头的外层致密而坚硬,因而称之为骨密质,也叫骨皮质。骨密质主要在长骨骨干的表层,较厚,由多层排列规则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
  每一块骨头的外层致密而坚硬,因而称之为,也叫骨皮质。骨密质主要在长骨骨干的表层,较厚,由多层排列规则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其排列为:外环骨板,由数层骨板组成,其外和骨外膜 相连;内环骨板,靠近骨髓腔,最内层衬附骨内膜;哈佛骨板,在内、外环骨板之间,内有神经、血管通过。由于长骨骨干主要是骨密质,硬度大,所以其抗压力和张力的力量最强。
  骨密质主要构成长骨的干、骺和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外层。骨松质主要分布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骨骺的内部。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纽曲性很强,配布于骨表面。扁骨的骨密质配布于表面,称内板和外板。骨松质配布于中间,称板障。骨髓即充填于骨松质的网眼中。短骨和长骨的骨骺,外周是薄层的骨密质,内部为大量的骨松质。小梁的排列显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与重力方向一致,称做压力曲线;另一则与肌肉的拉力方向一致,称做张力曲线。二者构成最有效的承担力的力学系统。
  骨密质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劳动、训练、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如芭蕾舞演员的足跖骨骨干增粗,骨密质变厚;卡车司机的掌骨和指骨骨干增粗;长期卧床的患者,其下肢骨小梁压力曲线系统变得不明显等。
本文内容为脊梁网原创内容,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未经书面允许不得非法转载,转载必须注明脊梁网和作者。
推荐阅读其他骨密质的百科:
关键词:骨密质
上一篇: 下一篇:
他/她们也在问有关骨密质的问题
&&&你可以问问专家有关骨密质的问题
关于脊椎病的最新资讯
现在很多患者在拿到药后每每要问医师是否含有激素,有人...
•&•&•&•&•&
关于脊椎病的那些事儿
世界脊椎病的最新诊疗技术
找到您同病相怜的朋友
陈某,女,26岁,日初诊。患者四肢关节疼痛,屈...
• • • • •
版权所有 脊梁网
& 宝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号:豫食药管械经营许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颅骨有多少骨组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