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的刚出壳的牡丹鹦鹉喂食不怎么活跃

> > >鹦鹉鱼怎么养才能养好第一篇:《鹦鹉鱼怎么养好呢》
鹦鹉鱼怎么养好呢
想养鹦鹉鱼,但不知道怎么养好,成活率高,请会养的人帮忙解一下,现在有个水族箱, 过滤器,加氧泵,温度计,加热棒,去氯剂都有,不知道还缺什么?希望您的回答,谢谢。 最佳答案 还缺照明设备,另外备瓶硝化细菌还有粗盐。 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人们往往 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 ,在热带鱼中属 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 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 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水温维持在 28 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 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 2-3 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 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 4 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 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3、饲料: A/ 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 鹉颜色肯定会变浅。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小河鱼对腮也 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 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 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B/ 饲料要用增红饲料。 “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 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 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 ,会使血鹦鹉颜色变 好。 C/ 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之后就喂活虫,因 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 增色的) ,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 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D/ 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 虾头上的硬剌,以
免伤害鹦鹉。 4、注意光线:鹦鹉对光线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 1-2 小时的强
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房间里比较明亮,没有灯光, 光线是足够的。但光线长期保持一样,也会使鹦鹉颜色变淡。即: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 而不是仅仅靠自然光。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 昏暗。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多。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 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 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此方法我屡试不爽,请各位不妨试试。 5、光色:有的鱼缸的灯是白色灯,可以换成发红光的灯管。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一充分 显现鱼的红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6、环境:你也可能曾经发现,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 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题的又 一经验之谈。 另外,鹦鹉如果颜色变浅超过三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颜色的程度。 鹦鹉的另一问题就是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是由于它们还没适应新环境。鹦 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有时还会脱鳞,一是鱼有病了,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这种鱼胆子比 较小,爱乱撞造成的。所以饲养中应注意 5 点: 1/可以喂之前先开灯, 开灯五分钟后, 等所有鱼都适应了, 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 时间长了, 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 2/一天喂一次,形成规律,每次喂食前,鱼儿感到饥饿了,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有人 会说,鱼不多喂,是不是影响生长速度?首先,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 病。你设想一下自然界,鱼一天到晚要寻找食物,而且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 很自然的。另外,在鱼缸中饲养观赏鱼,目的是观赏,而不是养大了再销售,所以鱼儿常有 三分饥,是使其处于健康状态的要素。 3/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 缸。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在其状态稳定时,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 了。 4/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 ,和其他饵料一起放。颗 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儿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 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 5/混养一些胆子大,不怕人
的鱼,如:地图等,在别的鱼的带动下,它们就会跑出来抢食甚 至追逐别的鱼。 换水的重要性: 饲养中我还发现: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颜色也比较鲜亮。 血鹦鹉的祖先生长在南美洲, 所以其所需的水质条件和一般中南美洲慈鲷无二, 需要弱酸性和硬度较低的水质。 鳃部的脆
弱是此鱼先天的缺憾,水质恶劣会首先使鳃部受伤,并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命。 因此,血 鹦鹉比其他的鱼更需要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氧气。尤其是水质不能太老,所以定期、定量换 水也是养好鹦鹉的关键。我的经验是,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水不要超过缸水的四分之一。 换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等水清亮了再换水。鹦鹉比较喜欢新水,这里说的新水是困 好的水。 有些饲料会使水发红或发黄。 常换水还可以解决饲料所产生的水的颜色问题, 同时, 要准备高效率的过滤系统,使水充分循环,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引起鳃部疾病。 鹦鹉究竟会不会孵化? 鹦鹉会产卵,但不会孵化出来。一些养殖者已经讲过这个问题。鹦鹉是两个种类的鱼杂交而 来。就好象是驴和马交配后 产生的后代,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鹦鹉鱼赫骡子还是不完 全一样的。此鱼雄的没有能力,母鱼却常有产卵的记录。但是母鱼就算产卵 也无法孵化。 因为雄鱼不能使卵受精。有的人非常希望鹦鹉产卵后可以孵化。其实也不难做到。如果有兴 趣可以试试增加几条寿星、 红魔鬼、 紫红火口等。 兴许能够繁殖, 也就是为母鱼准备红魔鬼、 寿星、紫红火口等的公鱼,这样一来就可以繁殖了.红魔鬼等公鱼应该能和鹦鹉母鱼繁殖出 来小鱼,少数的母鹦鹉还能和罗汉杂交后孵化出短身的罗汉,但不是所有的母鹦鹉都可以.有 兴趣有耐性的话可以试试。 血鹦鹉的混养: 此鱼可以和许多种鱼混养,菠萝、火口、战船、龙鱼、地图等中南美慈鲷科中大型鱼都可以 混养,既有多样化的体色搭配,还能和平共存,但在选择上要注意几点: 1、血鹦鹉和罗汉要从小就混养,一旦长大了,就很难再混在一起了。他们都属于领地意识很 强的鱼。从小养,也要让血鹦鹉比罗汉大些,这样一来就不会打架.如果罗汉大,那罗汉就不会 容忍鹦鹉了. 2、鹦鹉不能和孔雀、七彩凤凰等小型鱼养在一起,鹦鹉属于中大型鱼,长大会吃孔雀等鱼。 还有就是大、小型鱼,投喂的食物不同,容易造成水质恶化。 3、鹦鹉鱼和银鲨、白鲳、红尾黑鲨等游动较快的鱼混养效果也不好。从搭配的角度我不太 喜欢,一个游泳很快,另一个比较慢,所以有些不般配。两者的体形不能相差太多。七彩凤 凰如果还是幼鱼就不能混养,鹦鹉会吃他们的
第二篇:《如何养好鹦鹉鱼和鹦鹉鱼胆小的问题》
浅谈鹦鹉鱼变白长黑斑和胆小的问题!(转) [复制链接]
一变白的原因。
其一,换水的次数: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4小时内,颜色
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
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2-3天换一次水,一次换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
其二,温度: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
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水温维
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
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
其三,光照强度:鹦鹉对光线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
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
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切记:灯光照射
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
多。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
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
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每天光
照的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
其四,光色: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以充分显现鱼的红色
有利于忧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发白。
其五,你也可能曾经发现,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
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
会逐渐好起来。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
题的又一经验之谈。
其六,保持充足的氧气,因为血鹦鹉先天有嘴部愈合的情
况(尤其是特A级和A级的血鹦鹉),在引入水流经过鳃
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鳃部的呼吸
作用成了明显的“致命伤”!一旦鳃部受伤或是吸取氧气
的过程不顺逐,会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理健康。
所以尽量保证血鹦鹉的高氧气供给~
也因此,饲养血鹦鹉时需要较其他的鱼类多了维持更优良
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养分,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鳃部疾病,维持鳃部细胞能有效
地吸引氧气的能力,相形之下变得相当地重要。
其七,加盐(工业盐,千万不可用含碘食盐,损伤鱼的呼
吸系统,这是鹦鹉的致命问题),计算缸内水重量,调节
含盐浓度为0.3~0.6%,勿超0.8%,杀菌防病,换水时
补加保持!
其八,禁止让鹦鹉受到惊吓,平时需小心翼翼,否则鱼变
白或长黑斑。
二,关于鹦鹉鱼长黑斑的问题
鹦鹉鱼为什么长黑
饲养鹦鹉鱼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
鹦鹉鱼变黑和出现黑斑有几种可能:
鹦鹉鱼受到惊吓也会出现黑斑,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鹦鹉喜欢老水,如果刚换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水质不
适的原困。
一般水质不好才应该换水,水质不适的话应该马上把水换
了,重新调节好水质,水质要与以前相似
3 红鹦鹉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黑斑,但过一段时间
后会减褪。我以前的一条也是这样,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因为鹦鹉鱼是由慈鲷科鱼杂交出来的,在小时候出现黑
斑并不出奇。)
在这时期要多注意水质和饲料,想红鹦鹉色彩更美,多喂
养点虾或宝增红这样的增红饲料。
三,鹦鹉胆小的问题
鹦鹉的另一问题就是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
是由于它们还没适应新环境。鹦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有
时还会脱鳞,一是鱼有病了,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这种
鱼胆子比较小,爱乱撞造成的。所以饲养中应注意5点:
1/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五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
鹦鹉就会自己过来。
2/一天喂一次,形成规律,每次喂食前,鱼儿感到饥饿了,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有人会说,鱼不多喂,是不是
影响生长速度?首先,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
而容易生病。你设想一下自然界,鱼一天到晚要寻找食物,而且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很自然的。另外,在鱼缸中饲养观赏鱼,目的是观赏,而不是养大了再销售,所以鱼儿常有三分饥,是使其处于健康状态的要素。
3/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
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投喂食物时,在缸
前呆一会儿,在其状态稳定时,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
时间,就好了。
4/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
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
会儿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
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
5/混养一些胆子大,不怕人的鱼,如:地图等,在别的鱼
的带动下,它们就会跑出来抢食甚至追逐别的鱼。
老水,硝化菌,抽水泵与循环的辩证
----养鱼心得之八
当今养鱼讲究生态。其实,中国传统鱼经中许多常识涵盖了生态的说法。小时侯养金鱼,从前辈学来水的变化,讲来供大家玩味:
水不流动,阳光太多或无光照藻类会大量滋生,水冒泡,发绿其中绿色棉状物为水华,这种水叫绿水。待这种水仍不加循环,流动就变成了回清水。这时,藻类仍大量滋生,直到将水中氧气耗尽。于是藻类
和菌类一夜间大量死亡,水很快变得异常清澈。这种回清水没氧气和有益菌,也就是死水。
水经过晾晒,有充足光照,不间断流动,水清,无污染,内有有益菌和微生物(肉眼看不到),水为浅绿色或浅褐色,这种水叫老水。说明生态系统良好,最适合鱼儿生长。这就是当今所说的生态。但如不注意循环,流动,和加入新水,这种水也最易变成绿水,甚至回清水。养鱼就是让水保持老水状态。也就是保持生态的平衡。那末什么叫新水?就是经过晾晒准备换水的水。
换水勤与不勤是相对的。有人一天一换,有人一周一换,甚至更长些,这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各有道理。勤,可使鱼增强适应力,但鱼很累;相对不勤,鱼儿娇气些却安全些, 关键是注意观察,鱼不舒服了让她舒服,哪儿不舒服靠的是积累,很难言传,但水是否适合,是优先要考滤的。也就是说,换水频率应灵活掌握,太教条了适得其反。买回的鱼,有时莫名其妙地死去,相信多数鱼友都经励过,是从鱼场带的病也有可能,所以不要一味怪自己没勤换水。
看了许多有关生物过滤的文章,受益匪浅但又觉得太专业,有些词语太绕,有些文章是从外文翻来的,有点chinglish,读起来很涩。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个人觉得,所谓生物过滤就是中国人养鱼所说的老水的概念。老水是最适合养鱼的水。那么,创造这种老水是需要手段的。
从科学角度讲老水是由于水中的硝化菌起作用。如何产生并保持水中的硝化菌,也就是生物系统建立和保持的过程,用中国养鱼经来讲就是,水经过晾晒,闯缸,过滤等由新水变为老水的过程和如何保持老水不变回清水甚至死水的过程。硝化菌需要氧,水的流动等,保持老水也是这个道理。自从有了生化过滤这种说法,硝化菌,活性碳,吸氨石......等和生化有关的东东便应运而生。这些办法肯定是有用的,科学的。但硝化菌真的那末复杂吗?
其实,有强有力的循环过滤系统及光照和必要的闯缸,缸里的水自然会变成老水。不必为了硝化菌而购置一大堆东东。中国人养鱼历史比洋人长,鱼养得很好。再加上采纳洋人的部分办法和设备,就可把鱼养得更好。也就是说不必太迷信洋的,土洋结合更好。而且不必花那末多钱。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水在缸中的循环: 看鱼粪便是否能被抽水泵吸入。泵的入水和滤槽的出水口调到最佳位置,使粪便随水流被泵吸入进入滤槽,(祥见我曾发的贴子“小窍门”)。为使泵更好发挥作用,买泵要比常规的稍大一点,也就是说:1.2米的缸,应用30瓦的泵,你就买36瓦的。缸里不留粪便是关键。另外,养彩的怕水太猛会冲到鱼,可把出水口冲向缸壁,使水在缸内撞到缸壁,再返流到泵的入水口。
2/ 滤棉或海棉厚一点,作为菌床就足够了,不必再花钱买菌种啦,菌
床啦等等。比较起来,海棉更好一些,更经济实用,滤棉洗几次会破烂,要换新的,而海绵用的时间更长些。虽然每次洗,把赃物洗掉的同时会洗掉部分硝化菌,但都会留下足够的硝化菌成为种子,泵的作用起到了,加上海棉既起过滤作用又起硝化菌床作用,再加上缸壁,缸内装饰物都是良好的菌床,老水也就产生了。另外,由于滤棉厚了,上置式滤槽内有可能存住水而溢出,把槽内的挡网垫高些就行了。说明:海绵要那种细密的,新的渗透性会差些,用一段就好了。
3/至于ph值,软硬度,其实也不必太多顾虑那末多公式,养鱼是一种娱乐,弄得和做学问一样,太累。我们养的鱼,绝大多数不是野生的,一代代传下来已基本适应了我们的水的酸碱度。从南方买鱼到北方养,终归也是少数,只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这种水的酸碱度,软硬度就没问题。
4/当然,就算水很清,换水还是必要的,每次要少,但有了上面说的,也就不必那末频繁了。
水总是要换的,关键是怎么换,每次五分一或四分一,大缸就比例大些,小缸就比例小些。多长时间换一次,要根据水的情况,鱼的密度,喂食多少来决定。一般一周一次为好,这时缸壁也脏了,擦缸后换水最好。换前先擦缸,然后等水过滤清了再洗滤材,最后再换水。老水是鱼最喜欢的水,没必要换,绿水是腐败的水,不能留。换出的水沉
淀后也不能用,没氧气。青苔好,但观赏鱼是观赏的,缸里好多青苔就不美了。还是那句话,要辩证地看待水的变化。观察,观察再观察,鱼儿离不开水,水呀离不开养,养鱼重在养水。
总结:以前,中国人养鱼是用盆,用虹吸法,老水保持时间短。当今有了泵,缸里老水就保持得长,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泵是至关重要的。泵使水循环,滤棉或海绵既过滤又起菌床作用。我一米二的缸,用一个缸外过滤器,里面两层都用海棉,根本没放过什么吸胺石,菌种之类,海绵完全起到了这个作用。海绵用的时间越长,这两块海绵越珍贵。因为它们不仅挡住了脏物,还起到了菌床的作用。老水(也就是生化循环)也就这样产生并保持下来。新缸养鱼如能从旧缸滤槽中匀两块滤棉,那末老水的建立就会事倍功半。
物理过滤达到一定程度,加上足够的滤材,自然就会产生硝化细菌,达到缸内小生态平衡,太多的化学公式,无疑是给养鱼人鱼平添烦恼,养鱼是消遣,反倒变成上课啦。
中国人养鱼的历史悠久,但苦于科学总结少,民间积累经验多,说出来没有公式也不成条文,而国外养鱼讲究科学,什么ph啦,硝化菌啦,生化,物理等等。养鱼的确需要这些专业知识,但太专业了就成了学术研究。一种爱好一旦进入科学殿堂,弄好了相得益彰,弄不好,一不留神又会变成乏味的严肃的理论研究。只要谁的鱼有病或水有问题
就生化啦,ph啦一大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就会差了许多。让刚学养鱼的人望而生畏甚至却步,让养鱼老手觉得自悲,---人家有那么高深的理论,我别说了,说了让人笑话。我觉得还是将中国传统养鱼经结合科学依据比较好。更带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水是变化的,鱼也在成长,缸里的水与鱼也会随之变化。只用一些数据是远不能替代的。 发这篇议论并无贬低生化理论的意思,而是想土洋结合,让养鱼人别在“生化”一词上望而生畏,便于掌握而已。
让您的鹦鹉胆子变大
★从鱼密度和品种来说。血鹦鹉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品种。一定程度来说,如果鱼的密度小,甚至只有3-4条,那它们更容易受惊。如果规模较大,它们就显得安定,不容易惊慌。而且如果密度大了,它们的领地也不好区分,明显改善血鹦鹉之间的打架(亲嘴)问题。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密度上去了,对鱼缸的过滤和增氧设备有要求。从品种来说,建议选择金刚鹦鹉或者红元宝之类的,不要选普通血鹦鹉。因为金刚和元宝的基因更像其父本。性格上比较凶,胆子当然也大,运气好的话,还能把血鹦鹉养起头,气死人家养罗汉不起头的嘿嘿。如何分辨鹦鹉品种可以点击这里和这里。
★环境方面。首先如果您确定了养鹦鹉,请您下决心裸缸饲养。
第三篇:《怎样养好鹦鹉鱼》
怎样养好鹦鹉鱼
血鹦鹉并非是天然鱼种,而是以人工方式品种改良杂交而成的。据说是在1986年左右,台湾省台北市郊,有一位名叫蔡建发的水族饲养业者,无意中在自己的渔场中将红魔鬼和紫红火口两个不同的慈鲷鱼科的不同品种混合饲养在一起,就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偶然性,雄性的红魔鬼和雌性的紫红火口居然杂交产出了这一个稀奇古怪的品种。血鹦鹉这一全新品种的出现在当时是一种轰动,也是台湾水族界一时的骄傲,血鹦鹉的由来更是一种严格保密的商业机密。一时间,血鹦鹉的由来和出处被神秘的色彩笼罩着……无疑,这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商业宣传手段,使得血鹦鹉在销售市场如日中天,当时水族市场选购血鹦鹉的狂潮居然再没有哪一种鱼类可以与之并驾齐驱。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无论血鹦鹉由来的保密措施如何严密,终究还是流传了出来,在给生产者构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情况下,无疑给水族爱好者带来更多的利益,售价一落千丈,使得更多的爱好者可以接受它们,感受饲养它们的乐趣。同时,也使得更多的专业水族研究者可以再度进行品种改良,创造出姿态、色彩更为丰富的变种血鹦鹉。于是,如今的水族市场除了原始的血鹦鹉种类之外,出现了更有色彩多变的花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紫鹦鹉等等种类,而在体型区别上也有重大的突破,心形血鹦鹉、金刚血鹦鹉、达摩血鹦鹉、独角兽血鹦鹉等等种类的陆续出现,不但又增加了水族爱好者全新的饲养的乐趣,更使得血鹦鹉的经济价值有所回升。
选购血鹦鹉的时侯,应该特别注意它们的嘴巴和鳃盖。完美的血鹦鹉应该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越大越好,体型则越短越好。
因为海水观赏鱼色彩之亮丽、种类之繁多已使其成为鱼迷们的新宠,而一般人提到海水观赏鱼,最先的反应就是“海水鱼很漂亮,但是很难养”,没错,但是只要你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肯下大量心力的话,还是可以让你的家中出现一幅生动海景的。如今世界最新的海水观赏鱼养殖方法是将家中的水族箱培养成像天然珊瑚一样的生态系统,藉着人为的帮助,不断维系其天然的生物链,而使得水族箱的生物(鱼类、软体动物及植物等)有如生活在天然的珊瑚礁内般健康美丽。
建设这样一套系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了一般设备(包括水族箱、照明设备、抽水马达、过滤器和气泵等)外,还应该准备的装置包括:生化过滤槽、蛋白质去除器、硝酸盐消除器、紫外线杀菌灯、臭氧机等。另外,最为重要的是需装上一套恒温系统。
2.珊瑚礁石又称“生物石”,是水族箱中造景不可缺少的。使用的生物石,应是由海里直接采集后立即放入水族箱中;因为海里的生物石上附着大量的硝化细菌,对于水质有很大的稳定作用。
3、饲养海水鱼,当然就一定需要“海水”,而天然的海水当然最适宜饲养,但是由于环境的污染,使用自海边汲取的海水,并非最恰当的做法,而要抽取外洋深海的海水,才能保证海水中只包含鱼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而不含毒素。
4、选购健康良好的鱼只时,不应盲目购买罕见的品种。这一类鱼一般没有自我繁殖能力,而且被捕时一般都经过药物麻醉或用针刺鳔放压,难以健康长寿
血鹦鹉鱼在鱼缸里翻身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要死了
您的鱼有病了,而且病的很重啊。您试试看吧,如果是一只这样,捞出治疗,停食3——5日,加温32度,加粗盐,您试试这两种方法吧。如果不行就淘汰了吧。
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血鹦鹉鱼得了水霉怎么治疗。高手进!!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
养鱼的朋友可能都遇过,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预防: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症状和病变
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加了海盐的水是否会使血鹦鹉鱼褪色???
血鹦鹉是淡水热带鱼,鹦鹉在弱酸性老水中会比较红,所以不要经常大量换水或是倒缸,这都容易使鹦鹉褪色。如果只喂血虫、面包虫等缺乏虾红素的天然饲料,很难把鹦鹉养的颜色鲜红,除非经常以河虾为主食。所以我的经验是每次喂食都是先喂颗粒饲料到半饱,然后再喂血虫、面包虫、河虾等喂饱,每天两次。这样既能喂红,又能让鹦鹉吃饱、长得快。饲料我是用宝赠红、拉玛红、红加美、神奇宝贝等几种品牌混合在一起来喂的。 光线的影响。鹦鹉在较暗的环境中会变红,而强烈的灯光或日光都容易让鹦鹉发白
我觉得喂的挺好呀,饲料是“宝赠红”,水温在30度,加氧循环都是24小时的~~最郁闷的是前段时间有一条起头了这两天又没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快速起头啊~~~??
金刚鹦鹉和达摩鹦鹉是起头的,红财神也是起头的,这些鹦鹉品种要求就是要有头的,当然是头越大越好,非常威武。另外普通鹦鹉也有一些可以起头,这主要是来自红魔鬼的起头基因。一般2年以上的成年雄性鹦鹉有一些可以起头,但大部分不起头。近期发现邻近产卵的雌性鹦鹉也有的起头,产完卵又缩回去,挺有意思。凭经验发表个人观点:一般体型略偏长、扁,嘴较尖、比较接近月牙或一字形,头背结合部位没有明显凹陷,性情比较凶猛好斗的鹦鹉身上红魔鬼基因多,比较容易起头,而标准的血鹦鹉身体短圆、头背结合部位凹陷并形成一到横线的鹦鹉很少能起头。如果将普通鹦鹉养出头来,体型颜色各方面再都完美那实在是可喜可贺的。
第四篇:《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的常见病 红鹦鹉鱼的饲养和价格
血鹦鹉喜欢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血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 强,在20℃~3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温差不宜超过0.5℃。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鹦鹉鱼相对来说比较皮实、好养。饲养时注意水温调节,如果饲养数量较多建议用充氧泵。
一、鹦鹉鱼怎么养
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
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1)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2)饲料要用增红饲料。“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3)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之后就喂活虫,因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4)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4、注意光线:
鹦鹉对光线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
房间里比较明亮,没有灯光,光线是足够的。但光线长期保持一样,也会使鹦鹉颜色变淡。即: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而不是仅仅靠自然光。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多。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有的鱼缸的灯是白色灯,可以换成发红光的灯管。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以充分显现鱼的红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题的又一经验之谈。
另外,鹦鹉如果颜色变浅超过三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颜色的程度。
二、鹦鹉鱼的常见病
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2、出血性腐烂病
为细菌性传染病。
(1)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2)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是霉菌性传染病。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传染途径:水蚤、病鱼。养过2~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病。反之,即刻可以发病。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鱼卵更易感染。
(2)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此病为传染性原虫病。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轮虫,传染途径多为喂水蚤时带进虫体。新鱼虫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鱼,否则易得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症状:轮虫在箱内聚成云雾状。鱼浮在水面,在鱼身上、鳃内到处寄生。色体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病鱼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大量死亡。
(2)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箱,再投些药。治疗的特效药是硫酸铜,90×45×60(厘米)的箱放绿豆大小结晶块即可。水草对硫酸铜特别敏感。要拔掉草再投药。不能用部分换水方法处理,这样反而加速轮虫的大量繁殖,鱼将加速死亡,所以必须全换水与投药同时进行。此外也可用0.5%~1%的浓盐水治疗也有效。
三、红鹦鹉鱼的饲养和价格
家养红鹦鹉鱼大的15厘米左右200元每条
小的大约12厘米左右150元每条
而红鹦鹉鱼的饲养可以参照前面的饲养方法。
小结:希望大家看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明白鹦鹉鱼怎么养,了解鹦鹉鱼的常见病,同时对红鹦鹉鱼的饲养和价格也有一定的认识。
金龙鱼的基本疾病与治疗方案!分享~ [复制链接]
蒙眼这种疾病可引起眼睛受伤。症状: 最初,一只眼睛可能会出现混浊,然后霉点,如果膜是悬在。最终,眼睛有可能会发生膨胀,并获得覆盖着蓝白色的异物,如果龙鱼在这个阶段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或死亡。治疗方法:
在初始阶段中,换1/3的水,应加入的盐。水的温度应提高到30-33°C(86-91°F)。 观察龙鱼2天。
如果条件改善时,水应每三天更换一次(1/4的水),可以加入更多的盐,直到完全恢复。 在中间阶段,可能需要药物,以治疗的条件;这种药物都会有自己的使用方法,必须遵循适当用量进行治疗。如果肿胀消退,停止或减少药物。
如果有霉点的龙鱼的眼睛恢复可能需要三至五个月。恢复后,眼睛会显得更小,但他们应该在他们的正常大小。
什么是下拉眼,你怎么能阻止它吗? 要开始了,我想在下降,映入眼帘的是不是一种疾病,因为它不能传播或捕获。落眼的条件,导致龙鱼的眼睛往下看。有些龙鱼得到很轻的,如的眼睛稍微倾斜,
同时也有一些非常极端的情况下的眼睛看起来好像会掉出来
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预防或治愈的方案。唯一的“治疗”是把你的龙鱼在一个巨大的池塘,但这个过程还没有被证实,可能无法正常恢复,考虑到野生龙鱼也都不掉眼。也有人说,浮动的乒乓球在你的缸内将解决您的龙鱼他们会抬头看。但是,您的龙鱼会只会10秒对球感兴趣,然后回去做什么它总是它甚至可能是危险的,如果你有一个大的龙鱼,可以吞下乒乓球。总之,截至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龙鱼最易落眼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因此,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治愈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仍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我们确实有很多的理论。 下面列出了最常见的误区及怎样形成的。
1、多余的脂肪所造成的。
2、是由头部外伤。
3、是缸内水反射的结果。
4、强光照射引起的。
5、的龙鱼低头的结果。
6、是由遗传造成的。
1、是由吃太多高脂肪的食物,如长吃金鱼的龙鱼。其结果是,脂肪积聚的眼睛后面并把它推从而使之发生。
D2、是由于由龙鱼击中水族箱太硬的两侧。
3、是由于由水族箱反射光。龙鱼的眼睛和光的反射原因。
4、是造成强烈的灯光。困扰龙鱼的光,因此看在不同的方向。
5、造成由龙鱼向下看。不论原因(食品等),当龙鱼看起来,它开始习惯这种行为,这种行为最终成为永久性的,因此它的发展。
6、是由遗传造成的。
什么不有意义吗?
1、是由脂肪的食物,那么为什么只有一些龙鱼得呢?为什么我们不能防止饲养瘦的食物,如果它是由多余的脂肪堆积呢?
2、是由头部外伤引起的,那么为什么会亚洲龙鱼是不容易发展,而不是银龙鱼?为什么野生的不容易发生?
3、进入眼内的光线反射所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是简单地关闭所有的灯,不要让任何光线的龙鱼治愈呢?
4、是造成龙鱼在不同的方向灯,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只是治愈它关闭所有的灯,同时封闭鱼缸进行治疗呢?
5、向下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只是采取了各方面的因素,使它不向下或少向下呢?
6、由遗传引起的,是什么让大多数,银龙鱼得,而只有一些特定的亚洲龙鱼能够得呢? 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1、当你想想看,当人类发胖,他们变得越来越大,笨重。如果龙鱼以同样的方式,那么有可能是身材肥胖,从而推动他们后面的眼睛。
2、通过电影推广,有人被击中的后脑勺,他们的眼睛来蹦出来,所以这也可能适用于一个龙鱼,龙鱼的鱼缸玻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银龙鱼和澳洲龙鱼的人更容易比亚洲龙鱼得。考虑这样一个事实,银龙鱼和澳洲龙鱼是水性杨花的龙鱼,他们感到害怕(这是经常),并不奇怪,如果他们碰在水族箱的旁边时,而亚洲龙鱼是较为平静,不容易到惊吓,因此这个行为上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亚洲龙鱼是不容易得。,非洲龙鱼是最平静的龙鱼这意味着,他们将很少碰到的水族箱,因此,他们很少有头部外伤。
3、灯是有害的,特别是对肉眼。如果人类的眼睛可以轻伤害,龙鱼的眼睛也可能是相同的。
4、您可以阻止你的眼睛或其他地方的东西是拍摄时在你的眼睛移动,这是一个基本的反应。龙鱼有没有什么可以保护他们的眼睛,所以他们会到别处寻找。
5、人类的习惯和鱼相同。如果我们开始没精打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将成为习惯了,可以说是相同的龙鱼也会低头。
6、遗传学可以解释为什么银龙鱼是很容易的,黑色龙鱼几乎无影响,即使他们有密切的关系。这也证明了为什么你不能预防或治疗。
寄生虫 大多数这些寄生虫被龙鱼的食物传染给龙鱼,这两种寄生虫,最常见的影响龙鱼的鱼虱,锚虫,鱼虱 鱼虱约3-5毫米长,肉眼可以看出,与外部机构。他们有一个扁平体和一个嘴有一个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用于吸出导致鱼失去光泽,同时也造成鱼的不舒服体液;鱼可能刮去水族箱或基板侧的在为了缓解不适。锚虫蠕虫:头是分叉的,它吸收的营养物质,蠕虫的长度约1厘米。锚虫主要发现周围的散热片或鱼的身体内,受影响的地区往往是红色和肿胀有血迹,衰减可能会发生在受影响的地区,如果不及时治疗鱼。受影响的鱼可能会出现烦躁,可能对双方的水族箱刮,擦,它也可能失去它的胃口。
治疗方法: 用硫酸铜药物,前面提到的可以被杀死寄生虫。鱼虱也被淘汰保持在浓盐溶液的龙鱼,在此浸泡,增加氧气含量应在水族箱中。
1、加入盐和水的温度提高到32-34°C(90-93°F);肯定还会增加水的氧含量。
2、换1/4的水,每3~4天,一定要和水族箱中的水稳定水温的温度。
3、添加硫酸铜的药物的水
“红点”的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被视为一个绝症,它主要是影响年轻的鱼。症状: 红点发生在身体的腰背部。红点的早期阶段形成和发展肿胀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如果不接受治疗鱼会慢慢腐烂死亡。
治疗方法: 水的温度提高到36°C(97°F),并添加适当的药物为好。
烂鳃病, 这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是由肉眼无法看到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隐藏在鳃吸吸收龙鱼的营养,这些寄生虫的细胞繁殖在25°C(77°F)。
原因: 这种病可能是由于被污染的水或水很长一段时间未换水。症状: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和颜色暗淡处理:
1、1%盐0.8克每公升水奎宁。
2、增加水的温度2-3°C(3-6°F),并增加在水族箱中的氧含量。
3、龙鱼应在治疗过程中进食有营养的食物,以建立其物理性能。
4、恢复后,最好是整个水族消毒。
倾斜(翻转)鳃盖的原因: 这种情况可以引起腐烂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弄脏的水而导致的。水中存在的强大的氨(NH 3),亚硝酸盐(NO 2 - )和硝酸盐(NO 3 - )可降低氧含量的水。空间约束:龙鱼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空间,而它的增长,或鳃盖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倾斜: 在水族箱中的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敏感的龙鱼鳃有较大的温度波动时,可能会受到影响。
症状: 最初,鳃盖的运动是不规则的,并且变得不正常的呼吸。接着,鳃盖可能成为凹的,导致鳃暴露在水中。鱼会不断推去水表面呼吸和将失去它的胃口,这意味着的内部鳃已成为损坏的可能,甚至可以感染细菌影响到了龙鱼的呼吸能力,它可以导致死亡。治疗:
一、初始阶段:
1、更换20%的水,如立即生效,持续换水两到三天。
2、增加在水中的氧含量,并添加有过滤介质的珊瑚沙。
二、第二阶段(轻微鳃盖卷曲):
2、按照前面的步骤,以及建立一个稳定的水质。有可能是50%治愈的可能。
三、最后阶段(倾斜、鳃盖硬化外翻):
1、在这个阶段需要手术,是建议你有一个专业人员的进行手术。
2、如果你是自己做的手术,那么你将需要消毒剪刀,手术手套,塑料袋,橡胶板,以及防水细砂纸。
3、转移龙鱼三分之一的与原水质相同的较小的水族箱。
4、操作前麻醉,确保龙鱼是完全无意识的,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龙鱼湿度,以避免脱水。
5、用剪刀修剪的鳃盖边缘,用砂纸打磨平滑的边缘。
6、防腐药物应用在边缘后,以防止感染。
7、关闭所有的水族箱的灯。
8、将龙鱼放回其水族箱,并让它恢复意识。
9、当鳃盖的切下部分的继续生长正确,则该操作成功的。
“白点病(ICH) 本病是鱼的很常见病之一,是由小瓜虫引起,一个的原生动物物种,受影响的区域看起来像白色粉末。它可以繁殖惊人的速度快,可以在一个小时内,从一个单细胞的繁殖超过3000个,在较高的温度下,它会停止繁殖,最终将死光
症状: 在初始阶段,这种疾病主要影响鳍。已经感染了这种疾病,鱼容易蹭两侧或水族箱的底部,试图缓解由感染引起的痒,其食欲就会大大恶化,鳍端可开始腐烂。最后,如果感染扩散到鱼鳃,鱼可能会死,应立即治疗,因为它是具有高度传染性。治疗这种疾病: 1、1%盐0.8克每公升水奎宁。
2、增加水的温度2-3°C(3-6°F),并增加在水族箱中的氧含量。
3、龙鱼应在治疗过程中进食有营养的食物,以建立其自身抵抗能力。
4、恢复后,最好是整个水族箱消毒
第五篇:《鹦鹉鱼饲养方法》
还缺照明设备,另外备瓶硝化细菌还有粗盐。
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A/ 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B/ 饲料要用增红饲料。“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C/ 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之后就喂活虫,因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D/ 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4、注意光线:鹦鹉对光线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房间里比较明亮,没有灯光,光线是足够的。但光线长期保持一样,也会使鹦鹉颜色变淡。即: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而不是仅仅靠自然光。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多。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此方法我屡试不爽,请各位不妨试试。
5、光色:有的鱼缸的灯是白色灯,可以换成发红光的灯管。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一充分显现鱼的红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6、环境:你也可能曾经发现,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题的又一经验之谈。
另外,鹦鹉如果颜色变浅超过三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颜色的程度。
鹦鹉的另一问题就是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是由于它们还没适应新环境。鹦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有时还会脱鳞,一是鱼有病了,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这种鱼胆子比较小,爱乱撞造成的。所以饲养中应注意5点:
1/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五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
2/一天喂一次,形成规律,每次喂食前,鱼儿感到饥饿了,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有人会说,鱼不多喂,是不是影响生长速度?首先,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你设想一下自然界,鱼一天到晚要寻找食物,而且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很自然的。另外,在鱼缸中饲养观赏鱼,目的是观赏,而不是养大了再销售,所以鱼儿常有三分饥,是使其处于健康状态的要素。
3/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在其状态稳定时,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了。
4/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儿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
5/混养一些胆子大,不怕人的鱼,如:地图等,在别的鱼的带动下,它们就会跑出来抢食甚至追逐别的鱼。
换水的重要性:
饲养中我还发现: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颜色也比较鲜亮。 血鹦鹉的祖先生长在南美洲,所以其所需的水质条件和一般中南美洲慈鲷无二,需要弱酸性和硬度较低的水质。鳃部的脆弱是此鱼先天的缺憾,水质恶劣会首先使鳃部受伤,并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命。 因此,血鹦鹉比其他的鱼更需要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氧气。尤其是水质不能太老,所以定期、定量换水也是养好鹦鹉的关键。我的经验是,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水不要超过缸水的四分之一。换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等水清亮了再换水。鹦鹉比较喜欢新水,这里说的新水是困好的水。有些饲料会使水发红或发黄。常换水还可以解决饲料所产生的水的颜色问题,同时, 要准备高效率的过滤系统,使水充分循环,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引起鳃部疾病。
鹦鹉究竟会不会孵化?
鹦鹉会产卵,但不会孵化出来。一些养殖者已经讲过这个问题。鹦鹉是两个种类的鱼杂交而来。就好象是驴和马交配后 产生的后代,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鹦鹉鱼赫骡子还是不完全一样的。此鱼雄的没有能力,母鱼却常有产卵的记录。但是母鱼就算产卵 也无法孵化。因为雄鱼不能使卵受精。有的人非常希望鹦鹉产卵后可以孵化。其实也不难做到。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增加几条寿星、红魔鬼、紫红火口等。兴许能够繁殖,也就是为母鱼准备红魔鬼、寿星、紫红火口等的公鱼,这样一来就可以繁殖了.红魔鬼等公鱼应该能和鹦鹉母鱼繁殖出来小鱼,少数的母鹦鹉还能和罗汉杂交后孵化出短身的罗汉,但不是所有的母鹦鹉都可以.有兴趣有耐性的话可以试试。
血鹦鹉的混养:
此鱼可以和许多种鱼混养,菠萝、火口、战船、龙鱼、地图等中南美慈鲷科中大型鱼都可以混养,既有多样化的体色搭配,还能和平共存,但在选择上要注意几点:
1、血鹦鹉和罗汉要从小就混养,一旦长大了,就很难再混在一起了。他们都属于领地意识很强的鱼。从小养,也要让血鹦鹉比罗汉大些,这样一来就不会打架.如果罗汉大,那罗汉就不会容忍鹦鹉了.
2、鹦鹉不能和孔雀、七彩凤凰等小型鱼养在一起,鹦鹉属于中大型鱼,长大会吃孔雀等鱼。还有就是大、小型鱼,投喂的食物不同,容易造成水质恶化。
3、鹦鹉鱼和银鲨、白鲳、红尾黑鲨等游动较快的鱼混养效果也不好。从搭配的角度我不太喜欢,一个游泳很快,另一个比较慢,所以有些不般配。两者的体形不能相差太多。七彩凤凰如果还是幼鱼就不能混养,鹦鹉会吃他们的。
血鹦鹉,真是一只令人又爱又恨的鱼。她易养、可爱、活泼、逗趣的外型令人喜爱,但是在许多特质都名列前矛的同时,却又带着脆弱的呼吸器官,成为唯一的罩门。在这先天罩门下,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
关键期喂食扬色饲料
通体血红大家或许知道血鹦鹉的由来,是由红魔鬼(Cichlasoma synspilum)父亲和紫红火口(Cichlasoma citrinellum)母亲所得的第一子代(F1),但是你是否知道每一只血鹦鹉依嘴型、头背部和体色来区分,居然没有一只是完全相同的!!在小血鹦鹉苗出生后,没有任何血鹦鹉的特色,反而有点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鲷鱼种。经过约20天的养育,小血鹦鹉的外型会慢慢转变,头背部肌肉渐渐地隆起,厚度也开始增加,体色也由条纹黑慢慢变成灰银色。此时血鹦鹉体内的红色色素已经开始有累积增生的趋势,但是此时约3公分的小血鹦鹉体色不是红的,大约在出生后50天、大小约5公分时,才会显现出红色的体色。建议饲主在此时以“扬色饲料”喂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血鹦鹉营养所需,还可以加速血鹦鹉及早转成火红的红色。在这段时间血鹦鹉在营养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顾,体色没有变红,也不用期待她有变“天鹅”的一天了,因为此时是决定她一辈子体色的重要关键期。
血鹦鹉另一个特色是浑身圆滚滚的可爱造型,但是并不是因为他吃了很多饲料才造成的,想要培养如此浑圆饱满的血鹦鹉应该由两大方向着手:一是在小鱼苗阶段时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其发育,其二是饲料的选择应取蛋白质含量于32%上下的高蛋白饲料(一般产品外包装皆会注明成份),如此将能拥有血鹦鹉圆滚且约1:1的标准身材喔!!
水含氧量不足血鹦鹉第一个喊救命一般市面上的血鹦鹉大致分为三级,分别为特A级、A级、B级。当然会随着等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差,血鹦鹉的寿命可长达4年至5年之久,但是大约三岁的血鹦鹉已经算是高龄了。不过根据亲鱼的年龄推算,我们评估血鹦鹉应该可以有
十年左右的寿命。四、五年的血鹦鹉大约15至20公分,随着而来的将会是鱼只衰老的各种症状。一般鱼儿衰老的症状大致为体色褪色、脊椎骨弯曲、鱼鳞脱落、活动力降低等等,一旦这些症状出现在血鹦鹉中,饲主应该已经让这些逗趣可爱的血鹦鹉陪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鱼是以鳃部和水中氧气行呼吸作用为主,但因血鹦鹉有着先天呼吸器官的功能缺失,只有半套呼吸器官,进入鳃部的水流大减,因此血鹦鹉在呼吸方面就比其它鱼种更显艰难,一旦水中溶氧不足,血鹦鹉会是第一个感受到的;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氧气,否则水族缸中的血鹦鹉群们将会一起say goodbye。虽然氧气的不足,血鹦鹉不会马上全部死亡,但是她对环境的耐受力与病毒的抵抗力将都会急遽降低,一缸病焉焉的鱼,看了也心疼。
因为呼吸器官的问题,现在将血鹦鹉常见的疾病大略简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疾病:1.细菌性疾病:大致以鳃的溃烂与体表的损伤最常见。症状是鱼只的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这时的鳃其实已经严重告急,但是外表却还是看不太出来,惟独将鳃盖掀开检查,方能看到溃烂的组织,在治疗和预防可用抗生素(Antibiotics)治疗,一般治疗烂鳃的药水可做简单的预防与防治。2.真菌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以霉菌为主。一般鱼只被真菌覆着,大都是生长在体表,此时鱼只会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动作,一般以治疗水霉菌的药水就能简单的预防与治疗了,不过只要给予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反而能减少真菌的问题。3.寄生虫性疾病:在水质极差的水族缸中会有寄生虫疾病发生,主要以白点虫、鞭毛虫为主。一旦身上寄生虫过多,血鹦鹉会逐渐变瘦、体色褪色,不过一般寄生虫疾病比较好治疗,只要来个药水浴,辅以市售的治白点虫病药水,白点虫自然就药到病除了喔!
简介:血鹦鹉并非是天然鱼种,而是以人工方式品种改良杂交而成的。据说是在1986年左右,台湾省台北市郊,有一位名叫蔡建发的水族饲养业者,无意中在自己的渔场中将红魔鬼(Cichlasoma citrinellum)和紫红火口(Cichlasoma synspilum)杂交所获得的“新品种”。就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偶然性,雄性的红魔鬼和雌性的紫红火口居然杂交产出了这一个稀奇古怪的品种。在很多专业水族研究者的研究和再度进行品种改良的情况下,又创造出姿态、色彩更为丰富的变种血鹦鹉。现如今的水族市场除了原始的血鹦鹉种类之外,出现了更多色
彩多变的花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紫鹦鹉等等种类,而在体型区别上也有重大的突破,如金刚血鹦鹉、达摩血鹦鹉、在幼鱼时期剪去尾部成为“一颗心”的无尾血鹦鹉,也称心形血鹦鹉、剪去部分鱼鳍的独角兽血鹦鹉等等种类。血鹦鹉承袭了来自两种鱼类所特有的生理习性。在饲养管理方面除了和一般的中南美慈鲷科鱼类应该注意的事项相当之外,还有一些特有的,专属于它的特点。
血鹦鹉俗称红财神、财神鱼,其全身鲜艳通红,加上胖嘟嘟的体形和柔柔的鳍条,煞是惹人喜爱,现将饲育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选购血鹦鹉:选购血鹦鹉的时侯,应该特别注意它们的嘴巴和鳃盖。完美的血鹦鹉应该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同时,鳃盖部分不应该外翻,眼睛越大越好,体型则越短越好。
2.级别与寿命:一般市面上的血鹦鹉大致分为三级,分别为特A级、A级、B级。当然会随着等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差,血鹦鹉的寿命可长达4年至5年之久,但是大约三岁的血鹦鹉已经算是高龄了。不过根据亲鱼的年龄推算,我们评估血鹦鹉应该可以有十年左右的寿命。
四、五年的血鹦鹉大约15至20公分,随着而来的将会是鱼只衰老的各种症状。一般鱼儿衰老的症状大致为体色褪色、脊椎骨弯曲、鱼鳞脱落、活动力降低等等,一旦这些症状出现在血鹦鹉中,饲主应该已经让这些逗趣可爱的血鹦鹉陪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
3.水质的管理:承袭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鲷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一样,血鹦鹉也是需要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但是,因为血鹦鹉先天有嘴部无法闭合的情况(尤其是特A级和A级的血鹦鹉),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也因此,饲养血鹦鹉时需要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水族缸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7.5、溶氧8毫克/升。鹦鹉喜好活动于中下层水域。
4. 温度控制:血鹦鹉是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
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且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便可使鱼只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鱼只不但健康状况差得可怜,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这都不是玩家们所乐见的!
5. 饲料和饵料的选取: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食量惊人。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但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早期的坊间流传:“血鹦鹉要吃虾,体色才会红润!”这观念是相当正确的。因为虾子体内的“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方法是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添加了虾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人工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血鹦鹉无论什么时候都仿佛是饥饿状态。所以,喂饲血鹦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量的投喂方式,过份贪吃的它们,往往会排泄大量排泄物,以致水质突变。
6. 混养的诀巧:许多家庭和公司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欢单养一群血鹦鹉,看一群健康的血鹦鹉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壮观感人的景色。但是,也有另一群人喜欢混养的水族箱。这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在混养的鱼种选择上,强烈建议还是选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鲷来得合适,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鲷。血鹦鹉性格比较温和,可以和体型差异不大的其他鱼类混合饲养,但它们毕竟是两种慈鲷鱼类的混合产物,也具有轻微领域性,有时侯也会攻击其他比它们体型小的鱼,但是,它们呈心形的嘴巴构造真的要吞下其他鱼类也是很难的。一般可以选择金菠萝、黑云、红珍珠关刀、珍珠火口一类的鱼来搭配,除了有多样化的体色搭配之外,还能在某种平衡之下,达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7. 水中的造景:对于这些体色通红且颜色单一的鱼类来说,水中的造景除了颜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为造景材料之外,还需要考量鱼体冲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坚固性也是必备的。许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给看官们参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长大的墨丝的沉木,大都摆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鹦鹉的鲜红色搭配起来,有更强烈的对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岩石叠出来的水中造景,常会在水族箱中以单一或是多个石堆的方式摆设。还有一点是:血鹦鹉
具有挖掘底砂的能力,所以在饲养它们的环境中如果真的很想要种植水草,那么就要选择颗粒较大的砂砾。
8. 繁殖特点:血鹦鹉的雌雄鉴别和其他慈鲷科鱼类一样可以轻易地根据背鳍长短加以区分。但是,血鹦鹉虽然能够产卵,可是是不会孵化的,这是因为血鹦鹉是两种不同物种杂交所产生的新物种,所以它们自身是无法繁殖后代的,如果想繁殖血鹦鹉,那么只能再从雄性的红魔鬼和雌性的紫红火口的杂交入手,但是近来也有鱼友们用罗汉与鹦鹉进行交配并繁殖成功的。仔鱼生长6-8个月后性腺成熟。雄鱼体色血红,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雌鱼的体色要比雄鱼淡,腹部肥圆。繁殖时需用50X30X30厘米或以上的水族箱,装弱酸性软水,水温26-28℃,并在其中放一倾倒的花盆,在鱼群中选常在一起的一对放入。亲鱼在花盆壁上产卵,产卵后捞出亲鱼。受精卵经过36小时孵出仔鱼,3-4天后仔鱼开始觅食。雌鱼每次可产200-300粒卵。
大家或许知道血鹦鹉的由来,是由红魔鬼父亲和紫红火口母亲所得的第一子代(F1),但是你是否知道每一只血鹦鹉依嘴型、头背部和体色来区分,居然没有一只是完全相同的?在小血鹦鹉苗出生后,没有任何血鹦鹉的特色,反而有点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鲷鱼种。经过约20天的养育,小血鹦鹉的外型会慢慢转变,头背部肌肉渐渐地隆起,厚度也开始增加,体色也由条纹黑慢慢变成灰银色。此时血鹦鹉体内的红色素已经开始有累积增生的趋势,但是此时约3公分的小血鹦鹉体色不是红的,大约在出生后50天、大小约5公分时,才会显现出红色的体色。建议饲主在此时以“扬色饲料”喂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血鹦鹉营养所需,还可以加速血鹦鹉及早转成火红的红色。在这段时间血鹦鹉在营养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顾,体色没有变红,也不用期待她有变“天鹅”的一天了。因为此时是决定她一辈子体色的重要关键期。血鹦鹉另一个特色是浑身圆滚滚的可爱造型,但是这不是因为他吃了很多饲料才造成的,想要培养如此浑圆饱满的血鹦鹉应该由两大方向着手:一是在小鱼苗阶段时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其发育,其二是饲料的选择应取蛋白质含量高于32%以上的高蛋白饲料(一般产品外包装皆会注明成份),如此将能拥有血鹦鹉圆滚且约1:1的标准身材喔!
9. 疾病防治:(1)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大致以鳃的溃烂与体表的损伤最常见。症状是鱼只的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病鱼无力地漂在水面上无法下沉。这时的鳃其实已经严重告急,但是外表却还是看不出来,惟独将鳃盖掀开检查,方能看到溃烂的组织。严重时鳃丝失血发白,眼球暴凸又混浊,腹部肿胀积水,生殖孔及其附近的皮肤充血且红肿。治疗方法是用15毫升/立方米 。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一小时后,彻底换水。两天后可如此再用一次。同时用药饵喂鱼,按每天每千克鱼喂药5 0毫克的剂量将红霉素拌在饵料中,连续喂三周。(2)真菌性疾病。这类病常发生在秋冬季交替时节,主要以霉菌为主,鱼体表面一些小伤口感染了霉菌,伤口上附着灰白色绒毛状的水霉。此时鱼只会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动作,一般以治疗水霉菌的药水就能简单的预防与治疗了,治疗方法是用中药水霉净1毫克/升浸泡,第二天彻底换水。(3)寄生虫病。这类病常发生在水温剧烈变化的秋冬和春夏交替时节。在水质极差的水族缸中会有寄生虫疾病发生,主要以白点虫、鞭毛虫为主,时间长了还会引发多种细菌性疾病。一旦身上寄生虫过多,血鹦鹉会逐渐变瘦、体色褪色等。治疗方法是用硫酸铜溶液0.3~0.5毫克/升浸泡24小时后,换掉1/2的水。
10. 其 他:就是饲养者的心态问题了!虽然在必备的生长条件置妥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顾,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换水,检视水族箱中的配备,细心地观察水中血鹦鹉的健康状况,都是得花费一些精神和时间的!
第六篇:《热带鱼养殖之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热带鱼养殖之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许多人喜欢养毛茸茸的动物作为宠物,但若是想要具有观赏性的还是养殖热带鱼最佳,而颜色艳丽的鹦鹉鱼是不错的选择。
一、鹦鹉鱼怎么养
1.鹦鹉鱼怎么养
换水: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渐好起来的)。
水温: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鹦鹉鱼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0~3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
饲料:鹦鹉鱼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食量很大,每天可以喂2~3次。
设备:鹦鹉鱼的胆子较少,因此在水族箱中最好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来让鹦鹉藏身。
混养:鹦鹉鱼可以与一些温和的大型鱼一起饲养;此外鹦鹉鱼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会看到它们同类之间在打架,增加饲养的数量就会减少打架的现象。
2.鹦鹉鱼好养吗
鹦鹉鱼性情温和,尽管食量很大,但是由饲养其的换水、水温、饲料可看出,在纵多的热带鱼中,鹦鹉鱼算是比较好养的。
3.鹦鹉鱼养多少条
对于这个问题,那要看您的鱼缸是多大了。一般来说,如果您的鱼缸有足够大的话,建议你养6~8就够了,太多也不好。因为鹦鹉是属于中型鱼,长到成鱼身长可到20公分左右,甚至更大一些。要是养的太多鱼缸里的鱼也游不开,看着也不好看。
二、养鹦鹉鱼注意什么
1.虽然说鹦鹉鱼对温度的适应力强。但其实鹦鹉鱼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2.鹦鹉鱼对光线比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予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后,就应该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
3.由于鹦鹉鱼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因此,饲养鹦鹉鱼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水族缸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
第七篇:《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怎么养
养鹦鹉鱼要注意以下几大块:(晨辉饲料鱼之美系列)
1。水质的管理,血鹦鹉也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质。但是,因为血鹦鹉先天有嘴部愈合的情况,在引入水流经过鳃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一旦鳃部受伤或是吸取氧气的过程不顺逐,会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理健康。 也因此,饲养血鹦鹉时需要较其他的鱼类多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养分,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鳃部疾病,维持鳃部细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气的能力,相形之下变得相当地重要。 血鹦鹉是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便可使鱼只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
2。饲料选取,“血鹦鹉要吃虾,体色才会红润!”这观念是相当正确的。因为虾体内的“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但是,现在已经不用这么麻烦了,现在有许多专门根据鹦鹉鱼特性研发的配合饲料,比如天津晨辉饲料的鱼之美系列观赏鱼粮中添加了足量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等,直接投喂就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色。
3。混养,许多家庭和公司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欢单养一群血鹦鹉,看一群健康的血鹦鹉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壮观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欢混养的水族箱。在混养的鱼种选择上,强烈建议还是选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鲷来得合适!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鲷。 因为血鹦鹉的体型近似三角形且无法合拢的嘴型,使攻击性降低,可以选择黑云、红珍珠关刀.珍珠火口一类的鱼来搭配
5。虽然在必备的生长条件置妥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顾,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换水,检视水族箱中的配备,细心地观察水中血鹦鹉的健康状况,都得化费一些精神和时间。 红元宝与红财神可以说是第三代改良鱼种,血鹦鹉开启了慈鲷改良的始祖,金刚鹦鹉亦为早期之
慈鲷改良代表种,因此经常用作为与现今改良慈鲷之比较;血鹦鹉的体型较小、头部大、眼睛较凸,且嘴巴是呈倒A型。金刚鹦鹉的体型则较长,体色呈橘红色,背鳍和臀鳍较短,体型较类似红魔鬼,身长达18公分之后,嘴巴呈三角形,下巴较凸,体型达半公斤以上的只占20%。两者与“红财神”与“红元宝”的差异,一眼就看得出来。市面上的血鹦鹉与金刚鹦鹉,有很多是用注射色素的方式来改变鱼的体色,有紫色、蓝色、桃红色……等等;但这都会造成鱼的肝脏的严重负担,并减短鱼的寿命;且经过“小针美容”后的血鹦鹉和金刚鹦鹉,其体色并不能保持长久性,待褪色之后,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颜色,才使消费者抱怨连连。而“红财神”与“红元宝”在体色上是呈鲜红色,喂食方面都是采用天然的虾红素,使其体色呈现为天然的鲜红色;背鳍与臀鳍长度超过尾鳍,嘴巴可以自然开合,加上体型浑圆又硕大、眼睛黑白分明又明亮,且因稳定性高,90%以上体型都能达到1公斤以上;且不论是外观、颜色或体型,都更能凸出它们的特色。 三注意事项 红色就代表着吉祥、喜庆,因此红色的观赏鱼血鹦鹉备受人们喜爱。可是,为什么鱼刚买回来时体色鲜艳,养一段时间后,颜色就渐渐变浅了呢? 1 水温控制在26℃~27℃ 血鹦鹉是一种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因此,要想让血鹦鹉呈现艳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水温一定要控制在26℃~27℃。如果长期让血鹦鹉生活在低水温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它的体色还容易导致它生病甚至死亡。 2 饲料要选专用的 要想使血鹦鹉保持鲜亮的体色,喂食也很重要。现在一般卖观赏鱼的市场上都有出售血鹦鹉专用饲料的,这些专用饲料中加入了增红的成分,只要直接喂食就可使血鹦鹉的体色维持在艳红色的状态下。 此外,记者还从一些资料中获悉,给血鹦鹉喂食一些虾子,也能使它体色保持红润。这是因为虾子体内的“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体色鲜艳。 3 水质清洁很重要 要想饲养好血鹦鹉,一定要维持优良的水质,以避免水中细菌滋生而影响鱼
的健康。因此要经常清理鱼缸中的粪便,一般可每隔3天~4天清理一次,还要适时为鱼换水,不让水处于浑浊的状态。 4 饲养数量不宜多 血鹦鹉性格比较活跃,喜欢玩耍,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空间。因此,鱼缸中所养的数量不宜过多。以80厘米的缸为例,要是大些的鱼可以养10对左右;如是小些的鱼可以适当再多养几对。 5 铺设景观没必要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为鱼缸布景,但对于饲养血鹦鹉来说是没有多大必要的。这主要是同此种鱼的习性有关。它性情活跃,喜欢钻底,而且它的冲撞力也相对大一些,布好的景观很容易被它破坏掉,不利于观赏。 6 饲养鹦鹉鱼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
第八篇:《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2、换水的频率: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3、饲料: 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第九篇:《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一、鱼刚买回时颜色红很美丽,但现在逐渐退色,要采取的方法
1.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颜色变好,喂鱼在习惯饲料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饲料,逐渐调整到新饲料。这样会调整过来。
2.如果鱼缸必需保证4小时的光照。
3.换成红灯管,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4.鹦鹉、七彩如果颜色变浅超过90天,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程度。所以要及时更换饲料。
二、鹦鹉胆子小,不进食怎么办?
鹦鹉胆子小,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10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当然最好是和龙等大型鱼分缸养,鹦鹉吃起来就从容了。
不过,就算吃的少也没关系,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你设想一下自然界,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很自然的。
三、我发现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是不是应该勤换水?
对,加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水清亮了再换水,鹦鹉比较喜欢新水,换一点困好的水应该。每三天换1/4的水为好。这样一来,饲料产生的水中的颜色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鹦鹉现在不红了,它们好像不爱吃颗粒饲料,怎么办?
鱼刚到你的缸里会有一些褪色,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也会使颜色变好。每天给四小时以上的光照。 冰冻丰
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在喂鱼儿爱吃的饲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颗粒,要少,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多颗粒,减少爱吃的饲料,慢慢就转过来了。
五、鹦鹉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怎么办?
鹦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注意5点:1/别喂太饱,半饥饿状态时,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晚上喂,白天饿了,就会出来了。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了。
第十篇:《【鹦鹉怎么养】最正确的宠物鹦鹉饲养方法》
鹦鹉是人类的朋友,鹦鹉毛色艳丽、爱叫。它们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各种各样的鹦鹉作为宠物。人们欣赏它们美丽、聪慧,以及亲切友好的特点,还有它们学习技巧以及摹仿人声的能力。
一、宠物鹦鹉饲养八大要点:
1.鹦鹉的粪便、羽毛在温暖潮湿的居家环境中是细菌滋生的温床,为保证鹦鹉及家人的健康,对笼子、栖架和鹦鹉接触的其他物品要经常清洗消毒。当鹦鹉在家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地板、沙发和床上)游玩时,要用报纸、塑料袋或布片等进行衬垫,防止被鹦鹉的遗留物污染。
2.食物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鹦鹉的常见病,主要是由误食了不洁食物引起。积极的做法是避免鹦鹉在各种情况下发生误食。
3.鹦鹉的食物加工方法与我们习惯的烹调方法应有所不同,不能添加油脂和各种调料,煮熟的食物要放凉至室温后才能喂鸟。有的鹦鹉在进食了熟食后会出现腹泻症状,可以在几个方面寻找原因,食物未煮透,尤其是鱼、肉、蛋等荤腥原料;有些食物被放入冰箱保存,取出后未解冻就喂给鹦鹉;有的食物不宜熟食而被煮熟喂给鹦鹉。
4.瓜果蔬菜最好是生喂,但在喂给前先要洗净、消毒。食物的消毒不能采用通常的家用洗涤剂和消毒液,您可以在清洁的盆中放入冷水,加入几匙精盐和少许柠檬汁酿成浸泡液,水果和蔬菜在其中浸泡5-10分钟、叶菜浸泡3分钟左右后取出,再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漂干净。
5. 室内的温度不适可以使鹦鹉的体质下降、免疫力变差,严重的还会导致鹦鹉死亡。
6. 给鹦鹉美容的方法就是剪羽。剪羽是最直接最有效保护鹦鹉的方法,防止幼鹦鹉飞逃,以及飞行可能带来的危险和伤害(例如撞墙撞玻璃,或者飞逃后饿死、遇上动物等)。鹦鹉的飞行目的是为了逃避敌害和寻找食物,当没有敌害和食物充足的时候,翅膀就会退化,
7.鹦鹉其实是很怕热的,炎热对鹦鹉的伤害远甚于寒冷。环境温度超过35℃时,大多数鹦鹉就会烦躁不安;超过37℃时,个别体质差的鹦鹉就可能因为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预防鹦鹉中暑的做法很简单:夏季注意室内通风,别把鸟笼和栖架放在光照强烈的地方,饲料中多给新鲜蔬果,有条件的可用空调或冰块给室内降温,当鹦鹉出现热现象时可以朝它喷水雾。
8. 训练鹦鹉是必须的。在固定时间给予固定的食物量,这食物量远较之前的量为少,让鹦鹉学习了解此时的食物就是这么多,如拨掉了,就得等下餐,渐渐地会比较珍惜食物
而改变其行为,这需要家人一起配合;如果是脾气很大的鹦鹉,建议不要一下子将量减少太多,循序渐进才好,或是选用开口有内缩的饲料盆。
二、鹦鹉达人饲养技巧:
1. 鉴于鹦鹉有用舌舔物的嗜好,笼具和栖架不能用消毒液处理,最好是用热水冲洗后置于阳光下曝晒消毒。鹦鹉咬着玩的玩具可采用蒸煮的方法消毒,不耐高温的物件可以用流动清水漂洗后在室外通风处晾干。
2. 不要给鹦鹉细沙石, 吞下太多对胃囊有不良影响,甚至死亡。
3. 钙片和墨鱼骨对所有鹦鹉都重要,灰鹦尤其须要。如要供给钙水, 请先查询鹦鹉兽医有关份量。
4. 鹦鹉大概须要每天25-30分钟的阳光照射。在户外的时候应给它有遮阴的位置, 如它觉得热时可以躲避。你亦可以安装尘全光谱灯在室内, 不要离鸟笼超过三尺。记着要定期换灯, 经长时间使用后全光谱灯可能会失去效用。请记着: 多在户外活动的鹦鹉会较健康。
5. 鹦鹉喜爱跟着人类说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特点。主人平时如果在家,可以有意无意的和鹦鹉对话,即使它们不能马上回答你,但鹦鹉会懂你的意思。而且这是和鹦鹉沟通、玩耍的最好途径。
三、饲养鹦鹉的错误法:
1.当你的鹦鹉乱咬时,不要打它的嘴或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不要将它摔在地上或摇晃它,更不要把它关在橱柜或者浴室里,不要将它扔到鸟笼里。这些行为都是具有强制性和侵略性的。你的鹦鹉将抗拒你的暴力、反击你的侵略,而且变得不断乱咬、困惑和害怕,它会单纯地把你和那些让它恐惧的举动联系在一起。
2.喂食幼鹦鹉时不要担心它们饥饿而过量喂食。在自然界中,父母鸟必须轮流外出觅食来哺育雏鸟,所以雏鸟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满胀,因此雏鹦鹉的喂食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喂食之前,应先确定上一次喂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毕,避免旧食物的积留、发酵而造成嗉囊炎。
3.只喂食葵瓜子是错误的。一般而言,鹦鹉类都喜爱享用葵瓜子,然多数鸟友却以此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为会减少鹦鹉采食的乐趣与能力,而且只喂食葵瓜子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质,容易导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4.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鹦鹉主人不了解这一点,于寒冬季节额外在鸟笼附近加温,结果是当鹦鹉往来于笼子和活动场所时,太大的温差变化使鸟感冒。只要保证鹦鹉不挨饿,不被寒风直吹,冬季保持5℃以上的室温,就能让鹦鹉舒适地越冬。
5.不要让鹦鹉站在肩上,对于长发的主人来说,发丝可能缠绕到鸟翅鸟脚而不自知,等到组织坏死才发觉。没有人会忘了自己手臂上站了一只鹦鹉,但肩上的鹦鹉就可能没注意,不小心出门,它就飞了。
四、鹦鹉档案
1.品种:鹦鹉
2.外型特征: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
3.生命周期:鹦鹉的平均寿命为50~60岁,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岁左右。
4.种群形态:鹦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羽色艳丽。有华贵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多姿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玄风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等。
鹦鹉外型漂亮,智力超群,它们是很多有自闭倾向孩子的最佳朋友,也是很多老人的玩乐对象。聪明的鹦鹉叽叽喳喳的叫声给家里增添一份活泼和生气,做一个合格的宠物饲养者,让鹦鹉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鹦鹉鱼怎么养才能养好”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鹦鹉鱼怎么养才能养好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彩金刚鹦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