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综合症兴奋右心房是什么兴奋

病态窦房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经自动替换为病态窦房结,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目录1 概述(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或,病态窦房结多由、、及各种疾病导致或其周围(亦可包括心房、房室交接区等)的器质变,引起窦房结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出障碍而产生的,主要以、、为主,也可出现。
由于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对严重主张安装起搏器,但由于价格昂贵,尚难在我国普及,且有资料表明,国外患者安装起搏器的病死率仍在18%~33%。因此,从中寻找治疗病窦综合征的途径已引起广泛的重视。
病窦综合征以其临床主要脉症,如严重之、、,或迟——交替出现等,似可归属于“迟脉证”或“”之范畴。最早的论述见于《》,如“寒厥者盛,衰”,“其脉迟者病”,“迟者为阴”,表明本病属证。之后,汉代在《》中说:“迟而涩,迟则为寒,涩则为血不足,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不足则,指出了不足是寒厥之。在治疗上《》首开“寒者温之、”之大法。晋代则提出“迟者宜温药”的观点。时至今日,上述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现代对本病的研究始于1975年,首篇论文是以、活血法治疗6例取得显效的报道。此后20余年,广大医者立足于临床实践,对本病之病机、、治则、方药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力求把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本病除之外还可兼见不同程度之、、、等,此虽系,阳虚寒凝,阳虚湿滞,阳虚所衍生之病理产物,但又常成为本病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因而进土步丰富了。在脉象方面,迟脉为病窦综合征的特征脉象,但临床上随病情变化又常可与涩、结、代兼见,伴晕者,可见到损脉,若出现阿斯时,亦可见到败脉,进一步掌握脉象,有助于预后。对本病临床分型,目前虽无统一模式,但总以或为多,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入,正趋向逐步统一。治则方面,从历献来看,载述最早且最多的首推之法,现已逐步扩大到养阴、、,以至等诸法。同时观察到,本病病位虽在心,但与肾亦密切。因此,现在运用法已从单纯温发展到大气,之火及温阳等法,给临床方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在临床上除以内服药为主外,还积极挖掘疗法,如,或、等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疗效。同时实验室开展了对部药的药理药化实验,如已发现具有β一,可增快。某些温阳药如、等,可能通过改变的而调节与RNA及的合成,从而增加窦房结性,改善其性而增快心率。
20余年的资料表明,病窦综合征有较显着的,但在巩固长期疗效及实验研究方面尚嫌不足。2 疾病名称病态窦房结3 英文名称sick sinus syndrome
4 别名brady tachyarrhythmias syndrome;lazy sinus node;sick sinus node;sino atrial syncope;sluggish sinus node syndrome;病窦;病窦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5 分类管内科 & 心律失常 & 6 ICD号I49.87 流行病学病窦综合征的发病率尚不清。Rubenstein(1972)报道伴有症状的病窦综合综合征在26~90岁(平均年龄65岁)有两个高峰,即21~30岁及61~70岁。老年人组的病因主要是,年轻人组主要为和性病。但更多的作者认为在一生中仅有一个高峰,以60~69岁最高,次之为70~79岁,再次之为50~59岁。我国年青患者很少,最多见中患者。美国(1981)统计在安置性器患者中,病窦综合综合征患者占52%;西欧的报告占55%;北京阜外1900例安置植入性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病窦综合综合征患者超过50%。8 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其发生的病因不同,其也不同。故根据病因及转归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
8.1 可逆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此病患者的病因多较明确。可以找寻。当去除这些病因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改变均可以在较短时间除,窦房结可恢复正常功能。但有些学者认为,这类患者不应归于真正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因为真正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基本病因是窦房结的病剖学改变,使窦房结产生持久而不可逆的功能改变。常见的病因如下: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如、、、、、等是膜剂,可抑制窦房结的起搏自律性,也能抑制房室交接区次级的功能。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应用上述药物时,其窦房结功能可被抑制,使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延长而出现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如β能阻滞药,可抑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的自律性,使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出现。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可直接于窦房结抑制其膜电位、并可抑制的活性。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如钙拮抗药:、、等。应用阻滞2 通道药物,就可能抑制窦房结的自发性舒张期除极,而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
②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窦房结恢复时间缩短,也可有延长。多数情况下用药是安全的,少数患者会加重窦性心动过缓的程度。患者应用洋地黄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变化。
③:如、、等可使心率减慢。
④其他药物:如:、、、等,也可使心率减慢。
(2)或缺血。
(3)急性心脏、瓣膜和结构病变。
(4)任何原因引起的张力过高。
(5)紊乱、、高碳酸血症、低温等。
(6)其他疾病:如、肺部疾病、黏液性、颅内高压、、、、、抑郁、眼睛手术等。8.2 不可逆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慢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这类患者大多由于疾病引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表现,多为器质性窦房结病变。
(1)窦房结呈非退行性:是常见的病因,并且部分病例还可累及房室结、希氏束及束支,导致所谓全传导系统疾病。随年龄的增长窦房结内逐渐发生纤维化,起搏细胞被纤维组织所取代,窦房结的正常功能逐渐丧失。
(2)冠心病:主要为窦房结的缺血或硬化。冠心病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但国外的病理解剖报告,有2/3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的窦房结血管是正常的。部分病例有窦房结缺血,其原因为冠心病所致的,也可以系某些疾病发生血管壁病变产生的窦房结缺血。老年患者常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与冠心病两者并存。
(3)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病因中,心肌病也较多见。据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16.4%,据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3.9%。
(4)其他疾病:
①:据国外报道发生率为5.3%,据国内报道发生率为4.0%。包括性、等。
②全身疾病:如性心脏炎、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为5.8%~6.4%)、等。
③性疾病:、家族性QT延长综合征、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家族性先天性窦房结自身异常、Friedreich性、、等。
④心肌浸润性病变:心肌、、症、。
⑤手术:外科手术直接损伤,如心脏直视手术,心肌导管也可损伤窦房结及其周围的组织。
⑥、、、性心脏病、。
⑦性心脏病、性心肌性心肌病及纵隔放射治疗后。
(5)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发生率不高,仅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少数。是由于先天性窦房结的结构异常所致。9 发病机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由于病因的不同、病理损害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其发生机制亦不同,有以下几种:
1.对窦房结组织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和的影响。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发生与窦房结自身电生理特点有关。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发生与窦房结的血供有关。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由于窦房结激动传出障碍而产生窦房传导阻滞。
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是介导性疾病。10 病态窦房结的临床表现10.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自然病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是一个发展很慢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病程长:起病隐袭,有时偶在时被发现,也有在房颤电复律后才被发现。但多数患者在就诊前即有数年、十几年心率减慢、、黑矇甚至晕厥史,有的可长达20年之久。病程一般以老年患者为最长。
(2)发展慢:生存患者的各项指标变性情况并不特别显著,尤其是SNRT<1760ms者及心电图显示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者,复查结果几乎无发展。
(3)病死率低。
10.2 性别和年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发病一般与性别无关,但亦有报告青少年患者以男性较多,在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见于各年龄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其中以40~60岁为最多。10.3 症状及体征主要取决于窦性心率的快慢及伴有或不伴有。当心率过慢或伴有短暂的或较长时间的心脏停搏,使心排减少,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不足,常可诱发明显症状,尤其是以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为主。症状可呈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发作。轻型病例可能会因无明显症状而被漏诊、。
(1)脑供血不足症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早期或轻症病例由于减少.可出现全身疲乏、、、力减退、、头晕。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加重时,可出现语言障碍、轻瘫、阵发性黑矇,严重者甚至发生晕厥、、便失禁及。
(2)心脏症状:各种心脏表现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仅次于脑部症状的最常见的表现。主要的心脏症状有三种:心悸、和。11 病态窦房结的并发症可有、晕厥、猝死、阿-斯综合征发作等并发症。
1.眩晕& 当窦性心动过缓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眩晕,改变、记忆力减退、无力、失眠等症状。
2.晕厥& 据统计,晕厥的发生率为41%~69%。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房停搏是最常见的原因。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则是少见的原因。
3.阿-斯综合征& 病窦综合综合征中发生典型阿-斯综合征的患病率为6.7%~13.3%。它是由于急性心源性脑缺血而产生晕厥或抽搐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常常是猝死的先兆。
4.猝死& 发生阿-斯综合征时,如未得到及时的抢救或治疗会产生猝死。12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原发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13 辅助检查13.1 心电图检查(1)显著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
①虽然许多健康人(尤其是运动员)在某种程度上的窦性心动过缓极为常见,但持久显的窦性心动过缓(非药源性),心率慢于每分钟45次者,无论其有无症状,均应高度怀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
②显著的心动过缓,如伴有头晕、黑矇、近似晕厥或晕厥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
③首先应该肯定窦性心动过缓不是由于、洋地黄、利舍平、胍乙啶等药物所致。否则,用很小的药物,特别是洋地黄或普萘洛尔即能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显露出来。即投用小剂量及以上药物后,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者(尤其是老年人),则强烈提示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
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出现持久而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对心动过速的性下降,例如运动或严重疼痛或注射等。窦性心率仍无明显提高。
⑤当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时,可出现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或逸搏或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心律。可引起房室交接区逸搏夺获,可产生不完全性房室。
⑥当房室结和窦房结均被侵犯时,房室交接区的逸搏节律之速率也会显著减慢,而出现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⑦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者常可伴有,亦可伴有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
(2)窦房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常可伴发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可单独发生。其中合并冠心病及心房病变者,可能以窦房传导阻滞表现为多见。窦房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但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三度窦房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与窦性停搏鉴别有一定困难。
窦房传导阻滞可以是偶发的,也可以是频发的,夜间发作次数多于白天。或发生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不伴逸搏心律者,可出现晕厥。
(3)窦性停搏:窦性停搏表现为P波消失,导致长的窦性P-P间期,此长的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心律P-P间期的倍数。此外,如连续描记心电图或用,则出现的多次窦性停搏造成的长P-P间期之间互不相等,也无最大公约数。
短暂的窦性停搏可无明显症状,大于8s以上的窦性停搏如不伴有逸搏或逸搏心律者很易发生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患者,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持续的逸搏心律,可呈加速性也可呈缓慢性逸搏心律。
窦性停搏后的长P-P间期与基本窦性心律的P-P间期不成倍数,是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的主要鉴别点。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慢-快综合征):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bradycardia tachycardia syndrome)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类型,系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常见表现之一。慢-快综合征在心电图上的主要表现为在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主要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但以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但一般认为心房颤动是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形式,多呈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并不多见。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动过速等较少见,仅为3%左右,也有报告为8%~10%。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窦性心动过缓互相转变即形成慢-快综合征。在慢-快心律失常转变时,常可见到窦性停搏(常≥2s),不伴有逸搏。从24h动态心电图上常可见到心房颤动终止后导致窦性停搏,并引起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慢-快综合征经反复发作后。可逐渐转为异位心律,多为心房颤动。所以,心房颤动患者既往病情不清楚时,应考虑有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可能。此时使用洋地黄或电复律会造成严重的心动过缓,故应严密监测。
(5)双结病变与传导阻滞:当病变波及窦房结与房室交接区时,可出现两种混合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窦房传导阻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不出现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或逸搏心律时,此即为双结病变。约30%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合并双结病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者,其阻滞部位多数在希氏束上,部分患者可合并希氏束内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合并的发生率很高。
(6)后代偿间歇异常延长:房性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大部分是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性期前收缩如果发生在舒张晚期,由于对窦房结激动发生生理性,其恢复可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如果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在舒张早期,是代偿间歇异常延长,则应怀疑有窦房结不应期的延长或存在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7)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发生长间歇:部分患者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终止时发生长间歇,尤其是长间歇的时间>2s者。即使心电图上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各种表现,也应怀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可能。
(8)导致病窦综合综合征心电图的表现混合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由于窦房结的病变程度不同以及其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病变等,导致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各不相同,既可表现为某一种单独的异常,也可有多种异常心电图表现的共存,从而使心电图的表现更为复杂,所以,应仔细加以鉴别。必要时应作电检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心电图主要表现的发生率:①过缓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5%。可表现有显著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它是过缓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次有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以及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和心脏复律后窦性节律恢复不良等。②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慢-快)综合征:发生率为33%。③窦房结-房室结病变综合征(亦称双结病变):发生率为25%。④全传导系统缺陷:发生率为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除窦房结本身激动和(或)传导障碍外,约半数病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其他出现如房内、室内传导系统的传导障碍。13.2 药物激发试验(1):窦性心率增加至90次/min,说明窦房结功能尚正常,异常者心率不会增加至90次/min。
(2)测定窦房结固有心率(IHR):一般在无创电生理检查时做更安全。13.3 电生理检查以上3种检查在有症状的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中已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但少数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若仍不能确诊才采用电生理检查,应测定:
(1)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SNRT):≥1500ms。
(2)窦房传导时间(SACT):>120ms为异常,>160ms有诊断意义。
(3)窦房结固有心率(IHR)。
(4)窦房结电图(SNE)和窦房结不应期(SNERP)。
明确诊断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中SNRT异常率为35%~100%,而SACT异常率为15%~75%。若将两者结合评价窦房结功能,其性为70%,特异性为90%。若再增加SNERP和SNE评价窦房结功能,其诊断敏感性可进一步提高。
使用电生理检查评价窦房结功能可以做到:①确定有无窦房结功能的改变;&&& ②确定窦房结功能异常的性质是可逆性的还是不可逆性的,了解症状产生与心律失常出现之间的关系;③明确窦房结病变的程度,判断是否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4 诊断1977年制定的“北京地区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诊断”的内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已有许多增补,但尚无进行新的文字修订。此处根据临床实践略加修改。14.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①主要依据:为窦房结功能衰竭,表现为以下四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并可除外某些药物、或功能紊乱等所引起者。
A.窦房传导阻滞。
B.窦性停搏:停搏时间持续2s以上。
C.明显的、长时间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常在50次/分以下)。大多数同时有①和(或)②。单独窦性心动过缓者需经运动及药物激发试实。
D.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②次要依据:为伴发的心律失常。在主要依据基础上。可有以下表现:
A.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以及房性(或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在恢复窦性心律前易出现较长间歇。
B.交接区功能障碍:以起搏功能障碍较常见,表现为交接区性逸搏发生在间歇后2s以上,或交接区性心律在35次/min以下:亦可出现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即双结病变。
③少数病例的诊断依据:
A.慢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有可靠资料说明已经有上述窦房结功能衰竭的主要依据者;或经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恢复窦性心律后出现这种表现者。
B.持久的、缓慢的交接区性心律,心率常在50次/min分以下(窦房结持久的停搏),有时可间断地稍微增快。14.2 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①慢性心房颤动、室率不快(非药物引起),且病因不明,或电转复时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2s,且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②窦性心动过缓:大多数时间心率在50次/分以下,运动、药物激发试验阴性和(或)窦性停搏停顿时间不到2s者。
③在运动、、、三度等情况下:心率增快明显少于正常反应。阿托品试验阴性。14.3 说明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一般系指慢性病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遗症)。但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的较短暂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有时被称为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
②“明显的、长时间(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缓”,系指窦性心率在24h的多数时间内≤50次/min,偶尔亦可快至60~70次/min。
③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亦可由下述情况引起,一般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应鉴别:
A.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药、奎尼丁、利舍平、胍乙啶、、维拉帕米、、锑剂类等药物。
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C.对迷走神经的局部刺激:机械性刺激,如过敏、局部炎症、等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D.排尿性晕厥。
E.疾病引起颅压增高、病。
G.血钾过高。
④以上标准不适用于运动员及。14.4 窦房结功能测定大多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运动和药物激发试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多能确立诊断。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需经电生理检查,如试验方能确诊。目前认为食管心房起搏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较其他方法检查均明显为高,假阳性、假阴性者很少。15 鉴别诊断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与药物、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鉴别& 后三种异停用药物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窦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治疗困难。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中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应与性快-慢综合征相鉴别& Washington首先提出,一种由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导致的心动过缓与短阵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快-慢综合征。16 病态窦房结的治疗应包括病因治疗和两个方面。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基础疾病的治疗,如对心肌缺血、炎症等的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指提高基础心率,减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晕厥、阿-斯综合征的发作,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16.1 轻症、无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轻症、无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一般无需治疗,加强随访即可。16.2 缓慢心率的治疗无症状,心率≥50次/min时,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若心率<45次/min,可以选用上腺上腺上腺素1mg加入5%液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它能心脏的窦房结和房室结,使心率增快。如应用无效。说明窦房结及房室结有功能不全而不起反应(当然应注意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此时可试用阿托品1mg皮下或静脉注射,如有效可每4~8 小时注射1次,由于应用剂量较大,也应注意阿托品的。另外,也可口服,但应注意其对、冠状动脉的副作用。亦可用,剂量0.2g,口服,每6 小时1次,服30次,可提高心率,总有效率为80%,平均心率增加10~20次/min。治疗前SNRT()ms,治疗后为()ms(P<0.05);治疗前CSNRT为()ms,治疗后为(644±260)ms(P<0.05),明显缩短。氨茶碱有竞争拮抗腺苷受体改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此外,氨茶碱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窦房结血供和兴奋交感神经作用。16.3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本症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经食管或心脏起搏对中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对心房扑动效果较差,对心房颤动无效。电复律应慎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需避免引起严重心动过缓,这是非常困难的。例如洋地黄可使心动过速被,但可发生明显的心动过缓,甚至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所以对反复发作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患者,应安置。在此基础上,患者可以较安全地接受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或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安置起搏器后服用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最适当的药物是胺碘酮。服用方法为开始每天0.6g,分3次给药,连服3天后减少此负荷剂量,改为每天0.4g,分2次服用。连服4天后改为每天上午给药0.2g,2周后可改为每周5次,每次0.2g(每周六、日停用)。再以后根据情况可再次减少剂量,最低减至0.1g,每周服5次。与此同时应每天双目点滴1%,以减少碘剂在角膜下的沉积(一般即使有相当多的沉积,也不致影响)。此外每2周至1个月应查T3、T4,以防功能低下。治疗时应用胺碘酮是由于已有起搏器保证心率不致过低,而且上述负荷剂量、维持量在国际上属最低而有效的用量,因此因剂量大而产生的肺纤维性病变或肝功能损伤极罕见。16.4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1)证:
①症状较重:影响生活与工作,甚至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者。
②心率显著缓慢、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者。
③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如在心室率慢的基础上屡发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困难者;快慢交替、快转为慢时停搏时间长,有危险者。
(2)临床作用: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可起到以下作用。
①避免因心脏暂时停搏而引起晕厥、阿-斯综合征的发作,起到保护起搏的作用。
②减轻因心率过慢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晕厥通常伴有心率的突然改变,常见于心动过速自发转为心动过缓时,可出现一个较长的窦性停搏及心脏传导系统低位起搏点的功能障碍。安置起搏器后症状可以消失。
③在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心率减慢,使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可加重心力衰竭。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使心排血量增加,心力衰竭可减轻,症状得以改善。
④慢-快综合征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有一定的危险。因为对在心动过缓基础上的心动过速,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药、奎尼丁等,心动过速虽被控制,但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窦房结均有抑制作用,反而加重了心动过缓。
另外,如对心动过缓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等,又可引起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或加重心动过速。安置起搏器虽不能预防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应用后,可以较安全地接受洋地黄、β受体阻滞药、胺碘酮、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3)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选择及放置电极的位置:选择以按需型及P波抑制的起搏器。它可较好地解决心率慢的问题,如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仍需并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心动过缓常为持久性,所以,多需要安置永久性的按需型起搏器。关于电极位置。从理论上讲以放置右心房起搏较好。心房起搏对房室的作用比较符合生理状态,但电极不易固定。右心室起搏不合乎生理状态,且易引起竞争性心律。但在有房室传导阻滞时,以心室起搏为好。一般均用右心室起搏法。心房起搏时,有时恰遇心房易损期,故刺激心房肌肉时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右心室起搏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但右心室起搏有时会发生逆行室-房传导,导致严重的发生,如有此种情况发生,则应改用心房起搏。17 预后17.1 病死率较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5~10年的死亡率与普通人群相差不大。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的长期预后主要受基础心脏病影响,而不是窦房结功能不全本身。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少见。约有1/3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患者,最终可进展到慢性、性心房颤动。有报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4年的病死率达60%: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4年的病死率为2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安置心房心脏起搏器存活率第1年为97%,第5年为89%,第10年为72%。明显高于心室起搏者。17.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主要发生在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未经起搏治疗者血栓发生率为15.2%,心室起搏者发生率为13%,心房起搏者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心室起搏者。17.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与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在病程中发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8.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在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也可发生心房颤动。据报告,在安置起搏器后第1年出现心房颤动的有7%,在第5年出现的为16%,在第10年出现的为28%。安置起搏器前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史者,在安置起搏器后两年内有50%转变为慢性心房颤动,在安置起搏器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其机制不清,可能与心房易颤性有关。17.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与房室传导功能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是否合并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的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均有直接关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诊断时合并房室传导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6.6%。由于有合并房室传导功能障碍的可能,故病窦患者选用生理起搏器中较简单的单腔心房起搏器(AAI型)的较少。但从一些资料看安置AAI型起搏器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是很低的。调搏时文氏点(WP)常被用作预测房室传导功能的指标。沈珠军报告的4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合综合征患者经5年随访,26.3%的患者WP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无一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AI型起搏器与VVI型起搏器、双腔起搏器相比,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等都有明显的优越性,也更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安装AAI起搏器前,要WP作为判断房室传导功能的指标。当WP≤130次/min时,多不采用AAI型起搏器。18 病态窦房结的预防1.积极治疗原发病& 消除基本病因,如积极治疗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恢复电解质;消除导致本病的诱因,病后应坚持遵医嘱服药,巩固疗效,避免不良刺激。
2.慎用或停用各种抑制窦房结功能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药,维拉帕米、洋地黄类制剂等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3.,饮食适宜,适当锻炼,防止侵入。
4.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地练气功、打、散步等,以使气血流通。
5.对急性窦房结功能不全应积极病因治疗、暂时性地增加窦性心率,以免演变成慢性病窦综合综合征;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窦综合综合征应积极地采取中西医,以改善窦房结功能,病情进一步发展。药物治疗不佳或临床症状明显者,应及早安装起搏器,以预防猝死的发生。19 相关药品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肾上腺素、胺碘酮、索他洛尔、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尼群地平、洋地黄、胍乙啶、可乐定、阿米替林、氯丙嗪、西咪替丁、碳酸锂、腺苷、普萘洛尔、阿托品、普尼拉明、吗啡、、葡萄糖、麻黄碱、氨茶碱、20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20.1 病因病机综合古今医家的有关论述,可综合如下:含心 常年野外工作或久居严寒潮湿之地,以及汗出当风,或因失治,导致弱,无力驱除邪毒等,致寒湿阴毒,侵犯肺卫,,日久,更易伤及阳气,阳气日衰,邪毒渐进而羁踞于心,祸及心阳,则难以推行,故作迟脉之证。
素体虚弱,粟赋不足,或高龄年迈,或大病久病之后,导致心损而致病。肾阳又称“”,主持一身之阳气,旺则脉动而速,真火微则脉动。又肾与心一气相通,统属,以共同维持心体功能,式微,阴寒自生,肾心互济匮乏,以致发动无权,病窦乃成。
素虚,或因过食肥腻甘厚之品,或暴饮,忍饥挨饿,或劳力过度,脾胃招损,失降失调,壅塞,脾阳失健,运化水湿无权,以致津血水湿化成,侵入,阳气,上蒙胸阳,以致心体难启而发本病。
瘀血内阻 瘀血常为气虚、气滞或之病理产物,瘀血一旦形成,阻于脉中,又为致病因素。瘀血沉粘于之中,壅塞脉道,致气血流行失畅或堵塞,加之阳虚寒凝,更使瘀积加重脉道不利。20.2 辨证分型目前各地对病窦综合征的分型较为繁多,经综合资料,结因病机及情况,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1.心阳不振 脉象以缓为主,兼可见刭迟脉,同时伴见胸闷、、、心悸、,后加剧,或,欠温,咣白。淡,苔薄白。此型一般病情较轻,或病程较短。
2. 脉迟,头晕,胸闷心悸,无明显的畏寒或四肢不温,反见,失眠,烦躁易怒,黄少,。舌质暗红少津,黄。
3.痰瘀阻络 脉迟滑或迟涩,胸膈满闷,喉间痰声,或胸闷气憋,,且痛处固定不移,同时伴见如刺或昏蒙,身倦,纳食乏味。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白润。
4.心肾阳虚 心胸憋痛,时时欲仆,甚至,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色晦滞,头昏,膝软,。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迟。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阳气亏损日久,势必导致不足,最终俱损,若见到脉象,或“脱脉”、“”、“损脉”、“败脉”、“”,并伴见胸闷痛欲绝,涔涔,难以接续等症,则为,心力衰竭之征兆,应及时采取扶危固脱之措施。20.3 治疗20.3.1 疗效标准病窦综合征的萜床疗效评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综合各地临床资料,拟定如下:
基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律转为正常,窦性心率>60次/分,且停药半年内无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心律基本正常,窦性心率接近60次/分或平均增加8次以上。
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心律较前有所改善,窦性心率平均增加5次或以上。
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减轻,心率尚未恢复正常,窦性心率平均增加不足5次。20.3.2 分型治疗(1)心阳不振
:温通心阳,益气复脉。
:9克,3克,炙5克,4克,15克,20克,12克,3片,20克,12克。
加减:阳虚甚可酌加附子、肉桂;兼血瘀酌加、;胸闷痛可酌加、;心悸甚加、、。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常用:、、、等。
(2)气阴两虚
治法:,养心。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麦冬12克,5克,15克,生地12克,4克,9克,12克,9克。
加减:兼阳虚可酌加桂枝、细辛;失眠多梦加、朱;大便秘结加、;兼血瘀酌加,丹参。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有、、、、等。
(3)痰瘀阻络
治法:通阳,化瘀通络。
处方:12克,薤白9克,9克,桂枝6克,当归12克,赤芍9克,3克,10克,枳壳10克,10克,远志6克,10克,10克。
加减:若久有之势,可加、;心胸阵痛剧烈加、;气虚加党参;食欲不振加、、。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瓜蒌薤白、、、、等。
(4)心肾阳虚
治法:温通心肾,益气复脉。
处方:制附子15克,12克,桂枝10克,细莘4克,20克,党参15克,12克,千姜5克,6克,麦冬12克,丹参12克,枳壳1O克。
加减:胸闷痛加红花、;兼有阴虚加石斛、;四肢厥冷加炙麻黄、肉桂;心悸怔忡,心阳欲脱加龙骨、牡蛎。
用法:每日1次,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桂附、、、、等。
临床若见阴阳俱损,即将离危候,急当,以大剂或,或等以,并及时结合西医抢救措施,待患者危险,可再参照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疗效:根据22篇临床资料报道,以辨证治疗病窦综合征共395例,基本治愈41例,显效160例,有效167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93.1%。20.3.3 专方治疗(1)心脑组成:生黄芪60~90克,20克,丹参30克,瓜蒌15克,15克,15~30克,赤芍12~15克,桃仁15克,红花9克,24克,麦冬15~30克,玉竹30克,10克,0。15~0。3克()。
加减:气虚加;加当归、;加;加生地。
用法:每日1剂,待病情缓解后,可2日1剂,水煎,分2次服,40~45剂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0例患者,其中基本治愈2例,显效1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
组成:主要成分为麝香、人参、叁七、等。
用法:口服,每次2~3粒,水吞服。
疗效:27例患者接受治疗,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3%。20.3.4 老中医经验赵绍琴张×,男,43岁。日就诊。经某医院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综含征”。用阿托品、等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每垦期发作1~2次,表现为头晕,胸闷,心率在40次/分以下。患者不同意装置人工起搏器,要求中药治疗。刻诊:阵阵心屮慌,胸闷憋气,,夜寐多梦。,体瘦,脉沉迟,按之弦细而滑。辨证:,上扰。治以,泄其虚热。
处方:30克,麦冬15克,枸杞子15克,淡附片()、各12克,熟地18克,桂枝、、仙灵脾、党参各9克,10克。
服中药时,停用一切西药,6剂之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胸闷憋气未发作,心脏无停跳现象,心率50次/分。连服30余剂。再诊:日。因杂投温补,出现心烦多梦,色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辨证:阴分不足,虚热上扰,互阻不化,气机失调,升降失和。治以滋以制,补少佐泄热。
处方:24克,党参、麦冬、、金樱子、仙灵睥、仙茅、、、焦叁仙各9克,生地12克,白芍15克,、桑寄生各18克。
服药1月余,病情稳定,未发生胸问、头晕、心脏停跳等现象,心率维持在60次/分。随访半月,一切如常。
按:初诊时,辨证没有囿于脉沉迟和心悸胸闷,而着眼于心烦,夜寐多梦,舌红,体瘦症象,抓肝肾阴虚为本,虚热上扰为标。药用甘寒为主以荞心肾之阴,同时根据之理,酌加附子、仙灵脾、仙茅之品以助心肾之阳,以冀。后来患者在阴分不足的基础上,兼有湿热积滞,故药用柴胡、黄芩、焦叁仙以分滞,而取得满效。20.3.5 用药规律根据对1975年至1990年共27篇临床报道文献统计,治疗病窦综合征共使用了68味中药,因此用药相对集中。兹将其中用药20例以上者列表如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桂枝、党参、丹参、灸干草。
细心、麻黄、、黄芪。
五味子、川芎、红花、。
黄精、当归、瓜蒌、仙灵脾、生地、熟地、玉竹、郁金、肉桂、薤白头。
赤芍、菖蒲、远志、茯苓、白术、枳壳、叁七、、、桃仁、、、鹿角胶、鸡血藤、蒲黄、麝香、桑寄生。
从表中可看出附子上味,无论在应用例数及文献篇数均为鳌魁。附子大辛大热,历来为补火之,运用于以“阳气”为病机之病窦综合征很为,且已得到理实验证明。其次为桂枝、党参、黄芪、细辛、麻黄、麦冬等药。有资料表明,药的增率作用优于单一益气药,而黄芪、党参集温阳益气于一身,故为首选药之一。桂枝和营通脉,麻黄、细辛性,据药理证实,亦具有增快心率之功效。实践证明,温阳益气药若和麻黄、细辛或活血药,其效果更能相得益彰。为防长期服用温阳药耗津伤液,故又以麦冬养阴以养心护津。病窦综合征用药不多,治疗原则不外乎“温阳、益气、和血”,但如何体现中医与辨病施治两相结合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20.3.6 其他疗法(1)针灸
::、、、、。:、、、、、足叁里。或第一组主穴取内关、神门,配足叁里;第二组主穴取心俞、神堂,配叁。
操作:主穴每次取2穴,胸背与四肢穴相配,酌加配穴。均取双侧,针心俞、神堂时,取,针体与呈70°角,向方向,深度为1寸,以为主,神堂、志室穴上加,余穴可加用G6805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30~4o分钟,中间2次,每次约1分钟,7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天。
疗效:共治疗2例,1例患者于第8疗棋后心率达65次/分,第13疗程后心率维持70次/分;另1例患者经24次治疗后,症状消失,心率60次/分,心电图明显改善,半年后随访,自觉良好,坚持日常工作。
取穴:心俞穴(双)
操作:用叁分大之,两穴各灸九壮。灸毕敷以,每日疮面,更换,直至愈合。
疗效:治疗1例,仅施灸1次,心率即增至78次/分,此后心率始终维持在72~78次/分之间。一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2)单方验方
组成:补骨脂
用法:制成,每片含1。4克,每次3~5片,1日3次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另根据疗效、合并症及临床症状,随证配服成药。
疗效:共治疗10例,平均心率提高20次/分,其中6例症状基本消失,4例症状显着改善。
功法:借用“运行法”之治则,先于膻中呼气,激发阳气升发,,一月后,加练“”,升发阳气,疏络。
疗效:1例经3月后,心悸减少,诸症基本消失,心率62次/分。20.3.7 其他措施病情稳定时,可适量参加轻力活动,。病情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平时饮食以低钠为主,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忌烟酒。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病态窦房结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日 11:08:51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