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典栓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血栓前兆是什么症状手脚麻头晕向一边有点倾斜。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病情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病情分析:静脉栓塞是由于静脉中血液粘稠度过高而引起的静脉堵塞,通常可引发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腿部皮肤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病情分析:你好,血栓最常见的部位为左侧下肢。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多在术后第2周发生,常为卧床少动的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小腿肌肉疼痛,用手压迫腓肠肌或足背屈时,小腿肌肉疼痛更甚。急性髂静脉血栓形成亦称疼痛性股白肿...[]病情分析:病情分析:你好,目前表现考虑属于有体质性的原因会造成指导意见:一般临床建议及时的外科检查,活血治疗试试[]病情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病情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病情分析: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患肢位置高出心脏平面20~30厘米.卧床休息的时间为10天左右,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根据血栓形成位置,弹力袜使用时间不同,小腿肌肉静脉层血栓形成可用1~2周,而髂―股静...[]病情分析:血栓前兆是什么症状手脚麻头晕向一边有点倾斜。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病情分析: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同时避免膝下垫枕;禁止对肿胀肢体进行搓揉、挤迫,以防血栓脱落。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急性期过后,可下床活动,同时长期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
用户最为关注问题
大家都在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宣传办主办
总浏览数: &&|&&
今日浏览:13957
&& | && 日均浏览:28138
11月24日下午,湘雅二医院放射介入科成功为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完成门静脉Y型支架+碘125粒子条置入术。
&&&&& 患者自诉半个多月前出现不明原因腹胀,诊断为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形成。门静脉癌栓是导致肝癌远处转移及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容易加重门静脉的压力,加快胃出血、肝功能衰竭的发生。而该患者癌栓存在门静脉主干及肝右前支及右后支,单纯的介入手术治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科室主任张子曙教授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多次讨论,并多次与患者家属沟通,最终确立了切实可行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肝功能的多种介入方法联合治疗方案。
&&&&& 该手术由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子曙教授、副主任尚全良副教授共同完成。首先通过门静脉穿刺和造影,发现门静脉主干右前支及右后支均存在癌栓。以导丝通过门静脉右前支狭窄段,置入支架及粒子条,然后尝试经门静脉右后支引入导丝通过狭窄段,以同样的方法置入支架及粒子条,两个支架交叉重叠呈Y型排列。术后再次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血流通畅,支架及粒子条位置满意。整个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术程顺利,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特殊不适,已顺利出院。
&&&&& 该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Y型支架+粒子条置入经中英文文献检索属于世界首例。据张子曙教授介绍:该手术有效解决了患者门静脉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瘘,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最小限度地损伤正常肝组织,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后续治疗提供较大的空间。
张子曙教授从事放射及介入放射工作18年,在国外学习工作十多年,有超过12,000例介入放射学病例积累,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2015年毅然辞去美国密西根大学助理教授及执业医师工作,回到阔别11年的湘雅二医院,现担任放射介入科主任。您所在的位置: >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宝典
来源:寻医问药网
编辑:梅妃
发布时间:
下肢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患有该病的人轻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甚至可能发生肺栓塞,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因而,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心理上的护理,可以说极为关键。
1、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较重、患肢肿胀而担心预后,患者长期卧床,接触的人少,讲话的机会少,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态度诚恳,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抑郁,运用科学理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2、环境:给患者一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以利于静脉回流。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
3、饮食:如病情许可可进食低脂、高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避免患肢穿刺瘫痪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应用的各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滞留,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容易损伤静脉内膜。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一静脉反复穿刺,多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并减少留置时间。
5、患肢体护理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静脉波动情况。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
6、术后预防:病情许可术后24h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同时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术后督促病人行深呼吸,每小时10~20次,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7、并发症护理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5L/min)、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8、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好医生做好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观察术区刀口有无出血及渗血,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果短时间引流液为鲜红色,且速度快,则提示腹腔内有出血可能;观察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注意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防止应激性溃疡;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反应、有无呕吐,防止颅内出血;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比较容易使患者发生心理变化的一种疾病,所以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是治疗过程很重要的一环。只要环境清新,患者身心放松,多运动,康复是指日可待的。
咨询静脉血栓专家推荐
专业治疗静脉血栓,让静脉血栓病症不再复发
美容整形科
心脑血管科
当前有10082名医生在线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 &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对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凝治疗,但很难防止罕见的肺梗死或静脉坏疽的发生,且60%的病人在远期终将出现中度或重度下肢静脉淤积性病变。因此,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取栓,但首选何种方法目前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对于症状较轻的、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病程超过2周者拟溶栓治疗;而对症状严重,甚至出现股青肿的病人多需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周围型及超过3日以上的中央型和混合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密黏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开始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深静脉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
2.药物疗法溶栓治疗是经静脉灌注溶栓药物,最大限度溶解血栓,恢复深静脉通畅的方法。正规的溶栓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和祛聚三部分。
(1)抗凝:主要是抑制体内凝血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制止血栓形成和蔓延,但对已形成的血栓不起治疗作用。选择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U,1~2次/天,同时交叉口服华法林2.5~5.0mg,1次/天,2~3天后待华法林起效则停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查凝血酶原时间,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药物剂量,使INR值维持在2~3之间,溶栓治疗完成后,疗程一般10~12天,至少服用华法林半年以上。
(2)祛聚:是溶栓和抗凝的辅助治疗。药物选择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天或氯吡格雷75mg,1次/天,至少服用半年。
(3)溶栓:主要是激活纤溶酶原(特别是在血栓内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栓溶解。选择尿激酶,根据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患肢足背静脉穿刺,同时在踝关节上5cm及膝关节上5cm扎止血带,20分钟内推入(3~5)&10^5
U尿激酶,根据每天复查的纤维蛋白原的值,选用尿激酶的量,总量控制在6&10^6U。一般认为,在发病1周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最佳,病程超过1个月者,疗效明显降低。另一些新的溶栓制剂如rt—PA(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APSAC(乙酰化纤溶酶原一链激酶激活物)及SCU—PA(单链尿激酶原激活物)已初步在临床应用。这类药物对纤维蛋白有高亲和力,从而增加了血凝块局部的纤溶作用,减少了全身性出血并发症。
(4)活血化瘀:药物选用川芎嗪注射液40~120mg/d,10~12天。
治疗期间若出现INR或纤维蛋白原(FIB)的明显异常或出血倾向,则应停用抗凝、祛聚、溶栓药物或调整用法、用量,必要时需用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对症治疗。溶栓治疗禁忌证:①使用抗凝剂、造影剂和溶栓药物有禁忌或过敏者;②活动性内出血,包括严重的颅内、胃肠和泌尿道出血;③最近有脑血管意外史;④最近接受过大手术;⑤最近有严重的外伤;⑥妊娠;⑦严重高血压;⑧心脏内血栓;⑨细菌性心内膜炎。
(二)微创手术治疗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和操作技术成熟以及不断完善的介入材料,诸如下腔静脉滤器、取栓管、支架以及扩张球囊等在血管外科的应用,使得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创伤范围越来越小,已向微创技术领域发展。
1.下腔静脉滤器置入(Delivering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目前认为,下腔静脉滤器本身对DVT的治疗无任何作用,它的意义是在于预防DVT治疗中尤其手术中血栓脱落导致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一般认为永久性滤器或临时性滤器主要有以下适应证:①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梗死抗凝治疗有禁忌者;②尽管施以足量抗凝药物仍然出现肺梗死再发者;③深静血栓形成或肺梗死抗凝治疗过程中因出血并发症需终止者;④其他的下腔静脉阻断手术失败,肺梗死再发者。相对适应证为: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并伴有5cm以上漂浮血栓;②肺梗死肺动脉取栓术后;③脓毒性肺梗死;④慢性肺梗死伴有心、肺功能不全;⑤有严重心肺血管疾病或肺血管床闭塞超过50%以上的高危患者,不能耐受进一步的肺梗死。
有关滤器的选择,近20年来,各厂家不断推出了多款腔静脉滤器,除生产滤器的材料不同外,形状也各异,并且根据滤器能否回收可分为永久性滤器和临时性滤器。目前在临床常用的滤器有Greenfield不锈钢滤器、Greenfield钛合金滤器、Bird’s
nest鸟巢滤器、Vena
Tech滤器、Simon镍钛记忆合金滤器等,这些滤器均为永久性滤器。出于预防性置入滤器需要,近年来推出的可回收的临时性滤器,也已应用于临床,但对使用可回收滤器多持慎重态度。因为滤器回收时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外,更因为如何界定是否已渡过肺栓塞发生的高危期尚有困难,而且如何安全回收,特别是已成功捕捉血栓的滤器,回收时是否发生肺栓塞是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问题。临床选用何种滤器,可根据操作者习惯或对滤器的熟悉程度。每种滤器均各有利弊,但从应用时间、应用病例数来看,目前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仍然为Greenfield滤器。值得高度重视的是,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肺栓塞发生的作用,虽已得到充分肯定,但就随访情况来看,不论何种滤器均不能完全杜绝肺栓塞发生。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方法:患者置于有荧光屏监测的DSA室,先行患肢的静脉造影检查,以确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根据深静脉血栓累及的范围选择适当的腔静脉滤器置入部位。滤器最常用的置入途径是健侧股静脉,当下腔静脉出现血栓时,可选用颈内静脉。其他可供选择的途径有肱静脉和颈外静脉。以股静脉途径为例,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Seldinger(赛定格)技术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经导管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有无血栓累及;测量下腔静脉管径。所有滤器均适合下腔静脉管径<28mm者,若管径>28mm时,应选择特殊类型的下腔静脉滤器。Bird’s
nest鸟巢滤器可适用于下腔静脉管径35mm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部位,应于肾静脉与髂总静脉分叉的下腔静脉段,约为第2、3腰椎水平。为了避免滤器置入不当,将滤器置于肾静脉水平而造成。肾功能变化,术前应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和选择性肾静脉造影,以便了解下腔静脉和肾静脉的解剖学信息,精确定位和置入腔静脉滤器。
2.Fogarty导管取栓术
(1)手术适应证:传统的观点认为,手术取栓的适应证是原发于髂一股静脉,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趋于一致的意见是,严重髂一股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无效或禁忌,特别是合并股青肿、股白肿、可能出现患肢缺血或坏疽者。此外,因介入手术或静脉感染导致的脓毒性深静脉血栓也必须列为手术适应证。取栓时机越早越好,即使病期已达10天以内,仍应积极取栓。其价值在于,尽管术后静脉再发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并不能降低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但能一次性取出大量血栓,迅速降低静脉腔内压力,从而迅速缓解肢体的水肿,促进盆腔静脉侧支的建立,尽可能保存深静脉瓣膜功能,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2)手术方法:①血栓形成始发于髂一股静脉,而后延及其远侧者,可用Fogarty导管经股总静脉向近侧取尽血栓,然后,用橡皮驱血带及手法按摩等,自足部开始,向股总静脉的切开处,排尽其远侧深静脉主干中的新鲜血凝块,以恢复回流通畅并保持正常的瓣膜功能。近端静脉回血较好并不是成功取栓的标志,因为髂总静脉闭塞时,髂内静脉及分支仍有较多回血,这可能是国内静脉取栓后再血栓形成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强调取栓后术中造影或血管镜检查的重要性,假如髂总静脉回流仍有阻碍时,可做血管成形术,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放置血管内支架,或做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Palma术)。倘若髂内静脉有血栓,则插入1根球囊导管阻断髂总静脉,另1根负压吸引导管插入髂内外静脉分叉平面,取尽髂内静脉的残余血栓。②若髂一股静脉血栓是由其远侧(多数为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蔓延而来者,病期和症状期往往不一致,在施行髂一股段取栓时,股浅静脉及其远侧静脉中的血栓过于陈旧,并与管壁紧密粘连,因此,已无法使其中的瓣膜免遭损坏。股浅静脉血栓不能取尽时应显露股深静脉并以小号Fogarty导管取栓。Eklof等主张,在取尽髂一股静脉内血栓后,做股浅静脉近侧段结扎术,以免股一腘静脉再通后,因瓣膜损坏引起血液倒流性病变,作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必结扎股浅静脉,待其再通后若有较重的血液倒流时,再做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如自体带瓣静脉段股浅静脉或腘静脉移植术,或者做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等。③如果下腔静脉亦被累及,则需先检查肺部是否有栓塞病灶,然后扩大手术范围,直接解剖并控制下腔静脉,以取尽下腔一髂一股静脉中的血栓。
(3)术后处理:术后应用抗凝、溶栓、祛聚、活血化瘀治疗,方法同上述药物治疗,抬高下肢,鼓励主动及被动活动。患者出院后予抗凝、压力支持治疗以减少DVT后遗症。
3.球囊导管扩张、血管支架置入术
对于左髂静脉狭窄,除少部分必须手术解决外,大部分是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根据作者的经验,患者平时无任何左下肢肿胀的病史,此次血栓在急性期,大多数髂血管的病变只是狭窄,是可以采用介入技术处理的。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下:①取栓术中导管不能通过髂静脉或虽已通过,7F
Fogarty导管球囊必须缩小50%以上方能通过髂静脉时,提示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应行术中造影,了解病变情况。②球囊扩张前,必须确保髂、股、腘主干静脉内血栓取尽或无游离的血栓,并且下腔静脉内已放置滤器。后者尤为重要。③采用椎动脉导管结合超滑导丝多可以通过病变的髂静脉,导管进入下腔静脉后,立即造影观察是否在血管内。④球囊扩张后髂静脉狭窄仍在50%以上,应反复多次扩张,仍不满意,可放置支架,扩张采用12~15mm直径的球囊,支架采用12~16mm的网状支架,或18~20mm的自膨支架。
1995年,Berger首先报道了1例对急性DVT患者采用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2000年,Osullivan报道了39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经验,其中中19例为急性DVT患者,采取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方法治疗。其中接收支架治疗者,1年通畅率为91.6%,认为当髂静脉狭窄时,金属支架植入证明是有价值的辅助手段而且安全有效。1999年,Mewissen报道了美国多个医学中心研究结果。在221例治疗的髂股DVT中有99例放了支架。结果髂静脉放支架者,1年通畅率为74%(未放支架者为53%,但是股腘静脉放支架者在平均42天的观察随访中有80%再形成血栓)。他认为治疗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可能是保持其远期通畅性最好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是血管外科的一个难题,但急性期采用积极的外科手术或介人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仍是大家所公认的,而且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4.经溶栓导管直接灌注溶栓治疗(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
为了防止肺栓塞发生,必要时在溶栓开始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使用时,可根据病情特点和实际需要,选用永久性或可回收性滤器。
(1)插管途径:穿刺插管部位主要有:①患侧腘静脉;②患侧股静脉;③健侧股静脉;④右或左颈内静脉;⑤足背静脉。而以同侧腘静脉为最常用。因为从颈内静脉或健侧股静脉途径,由于静脉瓣膜的阻挡而影响导管及导丝的正常操作,且易致闭塞的股浅静脉穿透及瓣膜损伤。但Centeno认为,直接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腘静脉、胫后静脉及分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经颈内静脉或对侧股静脉等逆行途径,有时很难通过髂静脉已经机化的血栓。由于小隐静脉起始于外踝,在小腿后侧皮下潜行,约于腘窝下3~5cm处穿入深筋膜而汇入腘静脉。因此,他主张在超声引导下,手术直接显露小腿的小隐静脉,并经小隐静脉置管行溶栓导管直接灌注溶栓,是一个简便、安全、可靠进入深静脉的途径。Semba等则多采用颈内静脉途径,因为:①颈内静脉置管后,病人可在床上适当活动,极少引起导管断裂或穿刺部位血肿;②静脉置管过程中常导致静脉管壁损伤,继发静脉血栓形成,而颈静脉血栓形成常无临床症状,远期也不会出现血栓后遗症的表现;③经颈内静脉途径相对较健侧股静脉途径更易将导管置入髂总静脉,特别是血栓蔓延至腔静脉分叉部位时。此外,血栓再通的髂一股静脉段,无论采用患侧或健侧股静脉途径,均可能误入大量开放的侧支静脉,使置管失败。
(2)溶栓方法:以穿刺小隐静脉为例,取患肢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做1cm小切口,暴露小隐静脉起始段,插入4F鞘,以利此后导管能够导入和交换。经小隐静脉鞘置入导管并做静脉造影。然后使用4F导管和0.035in超滑导丝越过闭塞静脉段,重复静脉造影确定导管在静脉腔内的位置。根据病人情况、穿刺部位和操作者的习惯,选择不同口径和长度的溶栓导管。溶栓导管有两种,一种是由端孔灌注的溶栓导管和溶栓导丝组成的4F同轴灌注系统,另一种是多侧孔的溶栓导管。将溶栓导管直接置入血栓闭塞的静脉腔后,经溶栓导管灌注溶栓药物,使闭塞部位纤溶酶原最大限度地激活,从而达到溶解血栓作用。
(3)溶栓药物与剂量:溶栓药物最常用的是链激酶和尿激酶,而以尿激酶应用最为普遍。除链激酶的溶栓效果略逊于尿激酶外,且链激酶价格更昂贵,易产生抗体而影响药效,过敏反应等缺点限制其在临床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将尿激酶溶解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使用压力泵以15万~20万U/h速度经溶栓导管直接灌注。临床实践中,尚未发现以20万U/h灌注尿激酶时存在过量情况。文献报道溶栓治疗终止时,尿激酶总剂量可达700万U左右。此外,溶栓的同时必须应用肝素,首剂负荷量为5000U,并以500-1000U/h的速度维持。
(4)监测:由于整个治疗过程常超过48小时,病人宜置于ICU内监护。病人无须频繁监测溶栓效果,一般每12小时重复静脉造影观察,并与前次静脉造影相比较。如果血栓已经溶解,则可将溶栓导管往前推进,尽量置入仍然存在的血栓内,溶栓治疗持续到血栓完全溶解为止。对较陈旧的血栓,特别在髂静脉、股浅静脉常常发现管腔狭窄,多提示为血栓机化,使用6mm球囊成形导管做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如果有并发症出现,或者经静脉造影检查发现溶栓治疗12小时后无进展,应终止溶栓。在血栓完全溶解后,可能遗留部分静脉管腔狭窄,尤以髂静脉狭窄多见。溶栓结束后可使用血管内支架治疗,因为遗留的静脉狭窄段未经治疗,显然与深静脉血栓再发有关。但血管内支架置放的远期效果尚无系统的客观评判。溶栓前后须做实验室监测,包括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溶栓结束后仍应使用肝素抗凝,出院前开始口服华法林,至6个月为止。
(三)静脉通畅度评估及疗效评价
为了相对客观地评价溶栓效果,根据静脉造影将下肢静脉分为7段: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近侧段、股浅静脉远侧段、腘静脉。静脉完全通畅为0分,部分闭塞为1分,完全闭塞为2分。溶栓百分率一(溶栓前得分一溶栓后得分)/溶栓前得分。根据溶栓百分率不同分为3组,1级溶解&50%;2级溶解&50;3级完全溶解。综合各家经验:髂一股静脉较股一腘静脉溶解效果好;急性血栓形成(&10天)较亚急性或慢性溶解效果好;首次发生血栓较反复发作血栓溶解效果好。置管途径首选患侧小隐静脉,而以足背静脉效果最差。
(四)腔内超声综合治疗
为了防止肺栓塞发生,必要时在溶栓开始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使用时,可根据病情特点和实际需要,选用永久性或可回收性滤器。
1.原理超声溶栓疗法是通过低频16~45kHz,高能30~50W,选择性破坏纤维斑块的专利技术来解决血管内阻塞。主要利用机械振动和空化效应、热效应和细胞内微电流;组成部分包括控制器:电脑精密控制、冷却系统、传导器、脚踏开关;超声探头:传导超声能量,工作长度78cm,探头直径2.2mm,配套鞘管7F,相容导丝0.018in,最小血管直径3mm。手术方法:国内外早先采用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技术。笔者所在医院通过临床实践采用股部小切口暴露股总、股深、股浅静脉,半直视下介入穿刺,先做DSA血管造影,了解血管阻塞部位及程度,在导丝引导下将超声探头插入髂股静脉至栓塞相关病变部位,开动超声发生器,将超声探头自病变部位缓慢向前推进,可来回移动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阻塞静脉打通,配合Fogarty导管取出残留新鲜和陈旧性血栓;对静脉狭窄的采用球囊扩张成形(PTA);对严重狭窄者PTA后有弹性回缩,需植入支架;必要时置入溶栓滴注导管。重复造影显示血管通畅情况,判别治疗效果。
采用这种半直视下以超声消融术为主配合导管取栓、盲区疏通成形、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形成了更为有效的腔内综合微创治疗技术,应用于下肢急、慢性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使下肢深、浅静脉回流道通畅,提高了血管通畅率,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
(1)原则上适合早期患者,病程越短效果越好,3个月以内均可进行。
(2)药物溶栓或导管取栓效果不好或失败。
(3)对药物溶栓有禁忌。
(4)急性股青肿。
(5)慢性深静脉血栓急性发作。
(6)癌性血栓超声有效。
(7)对病程1年以上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部分有效,为相对适应证。
禁忌证:对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晚期癌症、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及对腘静脉以下小腿血栓、病程4~6个月以上深静脉血栓不宜超声治疗。
(五)腔内超声对DVT治疗临床价值
腔内超声消融不仅对冠脉及外周动脉栓塞治疗有效,我们的资料表明,对下肢深静脉阻塞再通也是有效。超声可以打通血栓阻塞的静脉成一条隧道,使静脉再通。大部分DVT以左侧多见,这与左髂总静脉解剖因素易受压有关,因手术、分娩、外伤、肿瘤及长期卧床等因素,血液回流缓慢或血凝增高而发生髂股静脉血栓。由于压迫及异常结构、局部粘连、炎症、纤维化,已形成的血栓难以机化复通,使静脉处于严重狭窄和闭塞状态,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用Fogarty导管取栓难以进入下腔静脉,取栓不理想;也难以实施单纯介入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传统手术切除狭窄闭塞段静脉,创伤大、并发症多;药物溶栓常因闭塞形成侧支,药物难以到达血栓部位,疗效差。为此,对上述治疗困难而选择超声将闭塞血管打通形成一条隧道,给Fogarty导管进入取栓、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创造了机会,以取出血栓、解除狭窄,使静脉通畅,可取得满意疗效。
以超声为主的腔内综合微创治疗,不仅为急、慢性DVT提供了一种微创、简单和效果良好治疗方法,而更为重要的是为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广大DVT后遗症病人,开始提供了一种效果良好的新的治疗技术并有可喜的发展前景。
二、非急性期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非急性期深静脉血栓以陈旧性血栓多见,其中又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 sequelae,DVTS)为常见多发,其治疗目前为止均无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法因其术后疗效不满意而渐趋放弃。而物理医学方法及其自身所特有的特性即微创或无创技术在提高陈旧性下肢DVT的治疗效果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一般理疗
休息时适当以抬高下肢为主,此方法简单有效,但难以持之以恒。涉及对患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应该使患者清楚地知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难以根治,但是可以控制的后遗症。控制方法至少应做到三点:①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每天至少4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②养成清晨起床前就穿压力弹力袜或包扎弹力绷带(或其他支持物)的良好习惯(图29—4);③坚持做血管体操。如果能够严格执行,就能明显延迟或预防足靴区营养障碍性变化的发生。一般认为弹力袜或绷带包扎到膝部即可,压力要求达40mmHg,踝部压力应大于小腿压力。弹力支持应于每天早晨起床时使用,晚上卧床后拆除。此外,使用时掌握下列原则:①必须从趾、足跟起到膝下为止,压迫整个小腿和足的浅静脉;②压迫的强度以能压瘪浅静脉而又不致影响动脉供血和深静脉血液回流为标准;③足靴区应保证稳妥和坚实的压迫;④弹力绷带或弹力袜都应及时更新,以保证充分的弹力压迫作用。
(二)十二腔数字渐增压力治疗仪(韩国产Lympha
Tron DL1200K)
①原理:该治疗仪系根据三级压力梯度原理而设计,这种压力梯度系统来自流体静力学原理,阻力的增加与套管的长度成正比。按照惯性的原理,压力梯度系统在从人体四肢末端到靠近人体中心的方向上由高到低的作用,无任何外界的影响。流体总是从压力高处流向低处,压力梯度产生流向,梯度系统中分流了的压力,在方向和速度上有个冲击,从而保证了通过整个套管的持续流量,变动的压力从100%的高压力范围,经过80%和60%无障碍的通过低压的范围。对于患者来说,较低压力复合系统比常规惯性系统有较好的治疗意义。病人主观感觉压力梯度在邻近末端更加舒服得多,不会长时间在大腿处存在紧绷压迫感,三级压力梯度由于流体静力学原理而产生自然的和谐,实现了治疗中人体生理所需压力。该治疗仪通过运用间歇压力治疗,在无创情况下对深部组织按摩增加血液循环量,使下肢血液流速值提高,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疾病发生率。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使用前检查其性能完好,治疗前先测量患肢肢围,分别测量髌骨上缘上15cm,髌骨下缘下15cm,内踝上5cm,将患肢放于治疗套筒内,将套筒拉链拉好,压力由60mmHg逐渐增加至120mmHg,治疗时间为每次15~18分钟,每日
2次,12~15日为一疗程。疗程治疗结束后再测量肢围,以比较治疗效果。③适应证: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2个月后)、肢体淋巴水肿、下肢浅静脉曲张、混合水肿、孕期水肿、外伤性水肿及手术后或其他原因不能充分活动者等。④禁忌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1个月内)、肺栓塞、心脏疾患、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丹毒、恶性肿瘤及急性淋巴管炎等。⑤使用时注意事项:治疗期间令病人舒适而放松地平卧,这样有利于肢体的抬举,治疗开始时,套筒压力应设置得由低缓慢升高,压力设置应保证病人不出现肢体不适感和疼痛为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观察有无肺栓塞的症状,如发现病人有胸闷、憋气、咯血、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需注意应先做一侧肢体,休息1小时后再做另一侧肢体,以免回心血量剧增,心脏负荷过重,而导致病人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药物治疗:目前对DVTS还无针对性的药物,仍然以抗凝和祛聚治疗为主,一般选用小剂量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再次形成。此外,配合使用迈之灵、爱脉朗等药物,减低静脉渗透性和增加静脉回流,促使侧支形成,消除肿胀。
(三)足靴区溃疡处理
溃疡创面的处理,除了消除感染、保持创面的清洁换药处理外,采用Trivex静脉旋切系统处理局部溃疡,术中要求保护好大隐静脉及其小腿区域的大部分支。
Trivex静脉旋切系统需具备浅静脉曲张动力去除系统(Trivex
System),作者单位选择Trivex系统二代产品,即TRIVEX
TM II(美国施乐辉公司),主要由动力主机、旋切刀头、灌注照明棒及灌注泵等组成。旋切刀头直径为3.5mm或4.5mm,灌注照明棒直径为4.5mm,同时以自制的旋切附件(直径为4mm)辅助处理溃疡基底部及纤维组织层。术中操作时将光纤、照明棒接头、灌注照明棒、光源接头及旋切器手柄和旋切刀头按操作说明依次连接,采用正反旋切模式,转速1500转/分,在小腿于皮肤色素沉着外缘正常皮肤处做2~4个3mm小切口,将旋切头插入皮下至筋膜上,在灌注照明套件冷光源透射下明确溃疡周边的曲张静脉,准确旋切溃疡基底部及其周边的小部分曲张静脉。旋切范围界定于溃疡和有色素沉着的皮下感染组织或纤维化组织,保证小腿部大隐静脉的完整性,小腿部曲张浅静脉的处理除外已严重感染和血栓形成者需旋切吸除外,曲张浅静脉保留率不低于70%。旋切皮下纤维蛋白层组织时则分成皮下小片状或节段状重点旋切,既可有效切除纤维蛋白层也可以预防皮肤损伤或坏死。具有负压抽吸功能的旋切刀头即时吸出皮下积血、积液、感染组织及纤维蛋白物。将充盈液(1&2ml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和1%利多卡因50m1)置人灌注泵中(压力设定为400~500mmHg),通过灌注照明棒将充盈液灌入皮下旋切间隙,在压力和药物参与下可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再注入0.4%碘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皮下间隙。旋切间隙内液体的吸出均由旋切刀头完成。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的时间人均15分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中皮肤溃疡的外科治疗可选择具有手术创面小、手术器械精细、手术时间短及可促进溃疡愈合优势的Trivex静脉旋切系统,该技术在微创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及疗效性等方面可较好地满足既能促进溃疡愈合又不会损害浅静脉系统代偿功能的要求。
微创外科观念的建立和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用腔镜在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逐步得到广泛应用。SEPS安全有效,且操作并不复杂,通过小腿部位的小切口,便可探查和结扎小腿的交通支静脉,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法:手术选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在腔镜下进行,患肢大腿根部置空气止血带,加压550~600mmHg,使腔镜手术野呈无血状态,在胫骨中段内侧3~4cm处做1~2cm纵切口达深筋膜下,手指钝性并轻柔分离筋膜下间隙,尽量接近内踝,触及条索样组织时不宜盲目剥离,因其很可能是交通支静脉,以避免其受损而断裂,从切口置人外径16mm或20mmSEPS内镜于筋膜下间隙,向足部插入达内踝,筋膜下灌注CO2气体,维持压力25~30mmHg,电视荧屏上能清晰见到粗大的交通静脉,操作孔插入直径5mm剪式超声刀,以超声切断交通静脉,对较大的交通支静脉用钛夹钳夹切断,直至小腿筋膜下所见交通支静脉全部结扎切断。
&杨镛,王深明,徐克主编.微创血管外科学.科学出版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