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季节性鼻炎吃什么好~真的是试了很多方法, 大部分都是从网上搜的,但效果都很一般。1、 用生理盐水清洗。

晁恩祥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看国医大师郭子光如何妙治!+鼻炎诊治体会+任之堂:漫谈鼻炎 我的图书馆 晁恩祥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看国医大师郭子光如何妙治!+鼻炎诊治体会+任之堂:漫谈鼻炎 晁恩祥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晁恩祥教授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呼吸)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的牵头人,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继承人工作指导教师,1993 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晁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临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风论治”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晁教授“从风论治”的学术思想,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09 年始,笔者有幸跟随晁教授出诊,深感晁教授运用“从风论治”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故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病因病机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顽症之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常应用抗组胺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远期疗效并不理想。过敏性鼻炎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类似于“鼻鼽”范畴。历代医家均对该病病因均有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是3 条,因寒、因热及体虚。晁教授认为“风邪”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因素,“风为百病之长”,过敏性鼻炎临床或见偏寒偏热之不同,但总不离风邪为患。临床根据患者表现,分为风邪挟热及风邪挟寒,而寒热不显者,即“风”为主者。其病机主要是风邪犯肺,肺气失宣,鼻窍不通,治疗以疏风为主,根据寒热之偏重分别侧重于辛温、辛平、辛凉主之。过敏性鼻炎症状及兼症均很多,晁教授治疗对主证及兼证均很重视。过敏性鼻炎症状多以鼻塞、流涕及打喷嚏为主。兼症纷繁复杂,有兼咽痒者,兼痰多者,兼胸闷、呼吸不畅者,兼鼻痒、鼻干、咽干者,兼畏寒怕冷者,兼口干口苦者,兼皮肤起疹者,兼汗多者。2 治疗原则与用药特点


&“作为病因概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叙述,如《素问·刺法论》有避其毒气之云。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阴毒阳毒为病之论。晋·王叔和《伤寒例》阐述了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的机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更有伤寒毒温病毒时气毒热病毒蛊毒注毒,以及各种虫、酒、食物、药物中毒的记载。唐·王焘《外台秘要》搜集了许多毒气为病和解毒之方。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发挥了《伤寒例》的寒毒说,强调一切外感病的共同病因是&“,阐明有阴阳寒热的不同属性,所以临床表现也有伤寒、中风、温热、暑湿等不同证候,其治疗则首重解毒之法。此后,宋之刘完素、张从正,清之吴有性、戴天章等,治疗外感疾病无不以解毒攻邪著称。郭老指出,毕竟不是一种特定的病因,而是各种病因的产物。故寒邪成毒称寒毒,温邪成毒称温毒,热邪成毒称热毒,风邪成毒称风毒,湿邪成毒称湿毒,还有蛊毒、虫毒、痢毒、疟毒、药毒、食毒等等。而从阴阳性质来分,又有阴毒、阳毒之别。由于的性质和侵袭的部位不同,所以解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清热解毒法、辛温散毒法、苦寒泄毒法、利湿祛毒法、涌吐排毒法种种。故不能把仅仅理解为热毒,而视解毒法只有清热解毒一端。他说,凡邪气成毒,最忌闭郁,毒气闭郁,极易内陷,形成血为毒滞,气为血阻的厥逆危候,所以解毒之要,在于开泄祛毒。他观察多年认识到,一些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荨麻疹、皮炎,过敏性鼻炎,以及某些昆虫咬伤等,多是风邪化毒,蕴于肌肤所致,治当开泄皮毛以散毒。其从寒化者,以辛温散毒,从热化者,以辛凉解毒,总以祛风为主,使邪毒从皮毛发泄。【验案举例】&&&&例1 &过敏性鼻炎黄某,女,47岁,干部。20021017日初诊。患者自诉成天鼻水长流不断,鼻痒、鼻塞、鼻鸣,喷嚏时作,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近日加重,伴以一身不适,左眼眶频频跳动,心烦,口和,苔白润,脉浮缓。辨为风邪外感,营卫失和之证。用祛风散毒,调和营卫治之。处方:防风15g,蝉蜕20g,僵蚕10g,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8g,生姜15g,大枣10g,辛夷10g11剂,服2剂,每剂煎2次,每次煎2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3次服。按:患者服上方两剂后诸症迅速缓解,感到效果甚佳。但郭老说这种情况很难保证其日后不反复。因其属于风邪易感体质也。&&&&例2 &荨麻疹郭某,女,33岁,成都铁路局干部。1999628日初诊。1年前发病,周身发风丹块,痒甚,本市某医院诊断为荨麻疹,服息斯敏并打针而缓解,停药又复发。此后,反复发作,用中西药可一时缓解,但病情有不断加重趋势。目前,一身发痒,搔抓后即起红痕,同时周身皆痒,搔抓后满布红痕斑块,甚至身体任何部位碰撞一下即起红色斑块,奇痒殊甚,苦不堪言。同时,最怕冒风,稍冒风即连连喷嚏,多达数十个不等。查其形体偏胖,腠理疏松,神情如常,以手指轻划其上臂皮肤即产生白线——红线——风团块,久久不消退,饮食二便无异常。舌尖红苔淡白,脉浮滑。辨为腠理疏松,卫表不固,易遭风寒,致使营阴郁滞,郁久化热,营热夹风而时时发丹也。治以清营祛风。处方:防风20g,蝉蜕15g,僵蚕15g,紫草15g,丹皮15g,生地15g,连翘15g,玄参15g,地骨皮30g,甘草10g。水煎,服3剂,11剂。同年72日二诊:症状已大减,一身基本不发痒,唯稍冒风即喷嚏不断,尤以晨起为甚。上方重清营疏风,轻视了风寒外感。仍以上方去玄参,加麻黄10g,以发散营中之郁滞。再进3剂。711日三诊时,已无任何症状。患者前来索求根治方药,考虑患者腠理疏松,营卫不固,不任风寒外袭是发病之根,以固表实卫,善后调治,或可杜绝复发。书玉屏风散加味:黄芪40g,防风20g,白术20g,蝉蜕15g。浓煎,11剂,2~3次分服,连服10日为1疗程,服用2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后随访数月,未见复发。按:考郭老发挥祛风解毒法治疗过敏性疾病常选用的药物配伍有: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g,白鲜皮15~20g,生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并强调病人忌虾、蟹、酒等发物。此配伍对各种属血热生风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尤为适宜。若属过敏性鼻炎,风多于热者,可去银翘,酌加桂枝、白芍;自汗则加黄芪、五味。他还指出,对于各种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尤须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10g另泡服,便通停后服。鼻炎诊治体会


导读“晨昏晚犯病,涕泪成四行”,这是多数鼻炎患者的真实写照,本文讲述鼻炎治疗那些事,辛夷散、藿香汤、补中益气汤,辨病辨证亦辨体,临床实践中出良效,为鼻炎患者支妙招!

___________________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彻底解决了问题。患者是老家的邻居,前医也是用的此方,我觉得邻居肺脾之气不足,给原来的处方上加了人参5g、炒白术10g、干姜5g,叫患者坚持服用。后来再回老家,患者见我再三感谢,说吃了三个月左右,终于没有以前鼻炎的症状了。后来也在一些患者身上用过,夹外感明显的效果尚可,慢性的效果平平。

后来看成都一位老先生治疗癌症的医案,在治疗鼻癌部分,患者喜欢用辛夷散。于是有表证的我就改用辛夷散了,一用感觉效果很好,就再也不用苍耳散。我觉得辛夷散从结构上来说,也有其精巧的地方,其方组成为:

辛夷、细辛、 藁本、升麻、川芎、木通、 防风、羌活、白芷、炙甘草。

我没有去核实是那位老先生习惯加泽泻,还是有一个同名方本身就有泽泻。反正后来我一般还是要用泽泻以加强泻浊的力量。从鼻部的经络分布而言,主要与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相关,另外尚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相关;另外鼻为肺窍,所以鼻炎为肺病,这很好理解。所以此方可谓面面俱到,且升清不忘降浊,比苍耳散组方要合理得多。

另外学习陈实功《外科正宗》“脑漏”一章也给我很大启发,录之以供参考:

“脑漏者,有名鼻渊。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浊涕,或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久则头眩虚晕不已,治以藿香汤主之,天麻饼子调之,亦可渐愈。如日久虚眩不已,内服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相间服,以滋化源始愈。”

藿香汤就是藿香与猪胆汁同用,所以后世有用温胆汤治疗脑漏的,可能是取法猪胆汁的用法,当然还可以加黄芩。原来我不理解王久源老师治疗鼻炎为什么要加藿香、黄芩,想来也是取法陈实功的藿香汤。所以我现在就经常会想,要全面继承一位老师的经验,并不容易,需要读很多书,来印证在临床上抄方回来的医案。

后来我发现四川地区民间治疗慢性鼻炎,有用藿香打粉拌蜂蜜的小单方。虽然蜂蜜的作用可能没有猪胆汁或温胆汤加黄芩好,但是一是口感好,二是容易获取到蜂蜜,三是服用方便。据说也有疗效,这充分说明藿香在治疗鼻炎中的作用。

补中益气汤治疗鼻炎也疗效确切,这是因为中气不足,必然导致肺气不足,而鼻为肺窍,肺气一旦不足,鼻窍必然不耐受刺激,而容易表现出慢性炎症的症状。所谓中气不足,九窍为之不利,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现在治疗鼻炎的手段就是,外感的用辛夷散,如果患者素体中气不足,合用补中益气汤或者理中汤、甚至附子理中汤;单纯气虚型的常服补中益气丸就可以了;痰浊重的温胆汤加藿香、黄芩;气虚而痰湿重的补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加藿香。反正就是这几个处方变来变去,就能取效,如果患者能坚持长期吃点药,鼻炎也就可以痊愈了,谈不上什么不治之症。

患者李某某,男,42岁。是我的同学,慢性鼻炎困扰多年。08年曾找我治疗,给予苍耳散疗效不明显。后来发现有更好的治法后,因为是同学,说话就很方便,就说我找到治疗方法了,再过来看看。确实六脉偏不足,两寸更明显。患者见到我就说在吃藿香粉调蜂蜜,还有些效果。我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先给予补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加藿香20g,患者服后反应很明显,自然大喜。这样吃了一个月,嘱常服补中益气丸和二陈丸,以前的藿香粉调蜂蜜还可以继续吃,但蜂蜜别用得太多了。

还有一位来自达州的老年病人,名字已记不清。是我出去讲课,一个学员后来从达州老家把自己母亲带过来请我治疗。患者六七十岁,经常口苦、口干,鼻里非常干燥,没有一点津液的感觉。舌苔黄腻,结得很致密;脉弦滑有力。这是痰湿闭阻并有化热迹象,且影响到胆经的表现。以柴芩温胆汤加辛夷、藿香、升麻、木通、泽泻等治疗。半月后口苦、口干症状缓解,鼻中就感觉润泽了。去年年底又来看了第二诊,处方调整不大,给开了半个月的药。今年年初又来看了一次,言去年年底药完后效果很好,鼻子症状基本消除,即没吃药了。今年又有点症状,故来再看一次。因为是外感诱发,先于辛夷散加藿香、黄芩三剂后,接到吃去年开的处方,15剂。

当然临床上述方法能解决绝大部分鼻炎的症状,但也有其他特殊的治法,比如老师以前给我讲过单用小柴胡汤的治验,这可能柴胡证的指征很明确。而“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颃颡,就是喉头和鼻咽部。另外,陈实功还有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以及天麻饼子的治法。这些都有待临床的进一步证实。因为鼻炎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病,所以症状一旦缓解,多不能坚持继续吃药,所以一般外感后又容易诱发,这是因为痰湿不容易完全消除干净,即使暂时象消除干净了,如果不补脾肺,也容易再生。单纯虚证的也需要长时间服药才能改变体质,所以也不是朝夕之功。但是临床上常见的还是虚实夹杂的多,这比单纯虚证或实证更麻烦一些,患者在没有症状后不能继续巩固,多容易复发。作为医生,肯定不能强迫病人吃药,只有讲清道理,随证治疗,但要明白怎么才能彻底治愈,这是医生自身医学修为的问题。 任之堂:漫谈鼻炎 任之堂主人 任之堂 &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鼻炎,这个病春天发病率非常高,基本上很多人都有鼻炎,前两天我们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聊了聊水相关疾病,然后网上有好多回复,其中很多回复让讲讲鼻炎,这个鼻炎呢其实说穿了也好治。 &&&&&&&我就讲讲我治鼻炎的过程经历吧,很早以前,我治鼻炎,选用两味药,苍耳子和辛夷花,通窍、治鼻渊,这是教材公认的两味确有疗效的药,有没有效呢?有效,可是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有一位民间中医告诉我,这个麻油滴鼻子可以治百分之七八十的鼻炎,就是十个鼻炎过来治着看,不管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还是颌窦性鼻炎、筛窦性鼻炎、上颌鼻炎,只要是鼻炎,无论是慢性鼻炎,还是萎缩性鼻炎,都有效,而且大部分有效,但是治疗时间长,也有些患者效果也不咋样。 &我就想既然苍耳子有效,香油有效,两个结合起来不更好嘛,用香油将苍耳子一榨,把这个油来滴,效果呢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等于六五了,所以说这样疗效确实好了很多,但是还是不能根治,鼻炎还是会复发。 我想啊,这个病是不是没有找到根子上去,他为什么会有鼻炎,哪儿不通? & & & 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会出现鼻炎,我就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黄芪补脾土、补肺气,用药从中间把脾土肺气提起来,白术健脾,升清阳,, 防风呢也是往上升的,把中焦、上焦气往上提,提上去,这样鼻子就有抵抗力了,有没有效呢?也有效,是不是都有效呢,也不是所有人,增加了一些有效率吧,也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效果。 我就继续琢磨,除了脾肺不足,还有其它什么会导致鼻炎呢,后来发现还有可能心脏阳气不够,叫心肺阳虚,那就强心吧,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再配上强心的药、红参、红景天、银杏叶、桂枝、丹参之类的药,两面夹击,把心肺整个的阳气提起来,把胸腔的阳气整个恢复,恢复的过程中鼻炎确实好了,但是还是不究竟,也只治好了大部分。 后来看了祝谌予所制的过敏煎,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组成,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前用,现在不用了,有没有效呢,确实也有效,但是最后还是不究竟。因为有些病有效有些病还是无效,有些病确实是上焦阳气不够了,吃屏风散、吃桂枝汤、吃强心药有效。 & & & 慢慢我发现,鼻炎不好的病人,很多颈椎不好,而且发现手指关节背侧是青紫的,他督脉不通、膀胱经不通,我想把督脉疏通效果是不是更好些呢?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就用乌梢蛇通督脉,但是乌梢蛇用多大剂量合适呢,十克、十二克?一般很少有用到十五克以上的,我用了十五克没效、二十克效果很差,乌梢蛇不就是条蛇嘛,小时候看人家吃蛇,就是一条蛇咋吃的,也没见中毒!那一个人不也吃了半斤八两了蛇肉,半斤八两不几百克啊,那现在十克二十克的是咋回事,我就一直琢磨这事儿,我就试试看,就当喝了蛇肉汤了,病人不敢吃我先吃,我就熬了50克的先试下,先喝了50克,没啥事,喝几天也没事。乌梢蛇也不伤胃,很多人说吃除风湿药伤胃,乌梢蛇除风湿、通经络、治痹痛,它不伤胃,可能很多除风湿药伤胃,你像那个防风、五加皮啊都伤胃,所有除风药都伤胃,但它不伤胃,别人吃一斤两斤的,我就吃五十克,五十克乌梢蛇汤,加上苍耳子、辛夷啊,有些加点玉屏风啊、有的加些强心药,效果完全不一样了,很好,效果相当好! 去年有一个男的来看病,是个当官的,很拽,就是我们说的很傲慢,来时把架子摆的很高的人,给他开了三服药,他让号脉,我就给他号脉,号完脉后他也不说啥,我也不说啥,就看他那个鼻子吸啊吸的,督脉不通,我给开了五十克乌梢蛇,开了点其它的治鼻子的药。过了一个多月,他来时我不在,他对我学生说,你们老师还是很有道行的! 学生问咋啦,他说“我这个鼻子一直治不好,你们老师开的三服药,煎了九杯,我回去喝了一杯,当天晚上就非常舒服”,督脉一通,阳气上涨,就舒服了。 后来黄剑(油麻菜)来十堰找我,在菜地聊天时,问我有啥心得,我说对过敏性鼻炎我有一些心得,他说“你不用说,我有个招告诉你”。 & & & 然后他就让我蹲下来,把手放到膝盖,然后他就对用双手拍我的背部,顺着膀胱经和督脉,从下向上拍,他说鼻子不舒服,滴鼻炎水还不如把背部使劲拍一下,当场就有效。 & & & 这样一拍就把督脉打通,当场就舒服了,就很快,我说你这个跟我的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用乌梢蛇通督脉,你是拍通,所以大家要是买不到乌梢蛇,或者不想用动物药,现场拍拍更省事,拍拍就好了。 那么这样是不是把所有鼻炎治好了呢?还是不是的,你发现还是治不好啊! 最后我就慢慢琢磨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鼻子有阴气,也有阳气,有清也有浊,也需要升清降浊,所以当我们一直通阳气呢,也不完全对,一味滋阴呢也不对,它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都重要,两个都要管顾。 & & & 好多病人后面督脉不通,前面肠道不通,任脉不降,至于为什么造成这样的格局,我们先不考虑,先不考虑他是坐电脑啊,还是玩游戏啊,还是开车过多,只从医生角度,从患者生理病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我从医生的角度考虑,治好了你再复发那是你病人自身的问题了,我先从医生的角度来解决。 从我们角度考虑,鼻子除了阳气上升之外,还要浊气下降,它有升降在里面,苍耳子的药效也有通督脉,这个辛夷花呢,先开花再长叶,这个树冬天储存能量,春天吐出一个像毛笔尖样的花来,所以又叫木笔花,它很香,宣透力很强,所以辛夷花呢就把阳气往上吊,苍耳子是通过督脉往上调阳气。 我们刚才讲辛夷花、苍耳子是把阳气往上升,除了治鼻炎外还能治什么病呢? 所有脑袋阳气不足的病都可以治!中风后遗症可以治,我们治疗中风后遗症用黄三君加辛夷花效果不错,就是这个原因,中风后遗症、脑梗,脑部的血液是不够的,脑细胞修复慢,代谢功能差,就把气往上调;脑萎缩也有帮助,头疼患者,阳气不能上升,听力减退、视力减退也可以治,所有脑袋阳气不够的都可以治。 脑袋反映慢的、傻瓜的都可以试试,会变聪明(众笑)! 你说这两味药有多大的作用!有时来个头昏的病人,我给开个辛夷花,他说这不治鼻炎的嘛,怎么治头昏? 只要明白它就是往上调阳气,就很容易理解处方了! 还有降浊气的药、通肠道的药,这样一升一降弄好后,不只鼻子好,很多地方那都好,脑袋也灵光了! 这样讲的有些专业了,下面我们讲一些实际的、好操作的。 & &(下期见) 漫谈鼻炎(下) &自我按摩法 任之堂主人 任之堂 第一招,鼻翼两侧揉搓法: 大拇指弯曲,关节内侧角顶住睛明穴往下拉到迎香穴,再从迎香穴到睛明穴,来回搓动十几下,鼻子就通气了。 有鼻炎的同志自己可以体会一下。是否有鼻炎,就是在睛明穴到迎香穴这条线上按,若按到小结节,就说有慢性鼻炎。 这个话对我们治疗慢性鼻炎提供了新思路——鼻子本身有问题。 平时我们可以自己用手在鼻子两边摸,摸到不太光滑的,就有慢性鼻炎,把结节揉散,鼻炎就好了。 因为鼻子自身也有一个升降,它为什么不能升降,不是因为上面的气完全上不去,下面的降不下来。 假如是因为督脉不畅引起鼻炎,那么还会引起视力减退、听力减退,但现在视力和听力均正常,只有鼻子不舒服。这样的情况督脉只是诱因之一,不是决定因素,主要的还是鼻子这个局部有问题。所以除了肺气不够、心脏阳气不够、督脉不畅、肠道有积之外,鼻子局部本身业会有问题,经络不通畅。 我们长期戴眼镜的,镜架经常压着鼻泪管这个地方,正常眼泪是可以顺着鼻泪管到鼻子滋润的(哭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现在被压着就堵住了,上面的水下不来,对眼睛不好,对鼻子也不好,平常我们可以多搓一搓。常常上下揉三五十边,鼻子就很舒服了。 第二招:掐揉手、脚大拇指指甲两边。 鼻子不通气,是阳气不升,把大拇指直起来,在指甲角两边的地方掐一掐(内侧对应的是少商穴),鼻子立马通气了。 有个德国病号找我看病,来的时候鼻子不通气,我们用一个小按摩棒把大拇指指甲角两边狠狠的按了一掐,再揉一揉,当时就通气了。这个病人很有意思,要求把这个小棒子送一个给他,他觉得这个小棒子很神奇。其实不是小棒子神奇,如果没有按摩棒,用筷子头压一压也有效,扎针也有效,这就是升阳上去。 别忘了两个大拇指都要按! 如果长期鼻炎,流黄臭鼻涕,这往往存在浊阴不降,可以加上脚的大拇指,同样两边的地方按一按,往下降。 提问:老师,我想请教一下有没有左右的区别,有时候鼻子堵,只有左边或者右边,左边升右边降吧,我们掐的时候要如何? 余老师:两边都掐,手和脚都是两边掐。 第三招:拍百会,跺脚法。 如果掐揉大拇指这个方法还嫌麻烦的话,直接把脑袋伸过来拍,拍百会,升阳。一边拍百会,一边跺脚,拍百会阳气升起来,跺脚引浊气下行,拍百会一次再跺脚一次,一升一降,鼻子就通气了。 升清降浊,就在这一拍一跺之中。 第四招:局部针刺法。 第一针,从鼻梁正中,迎督脉方向,从上往下降。 第二针,从睛明穴至迎香穴方向,顺鼻泪管扎针,往下降。 第三针,在鼻翼上,从下向上,扎针。 三针升清降浊,所有的鼻炎都有效果。针的上下扎法可以比较灵活,但整体要有方向交叉,气机升降对流,形成太极。 第五招:撞墙加揉腹法。 用背撞墙,可以升督脉,揉腹可以化浊阴,一般撞墙几十下,在揉腹几分钟,就有感觉了,具体每次做多久,多少不定,依据个人耐受性。 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如果掌面有很多青筋,说明腹部不畅,浊阴不降;如果背面可以看到很多青筋,说明背部不畅,膀胱经和督脉不通。 第六招:食疗方 & & & 苍耳子20克,生姜15克 &大枣5枚(切) &小葱3根 先煮前三味药,煎煮20分钟到半小时,再放小葱煮3分钟,过滤后,取药汁,早中晚分三次服用。 三天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注意事项:苍耳子有毒,不可以直接研成粉来服用,这样服用虽然有效,但很容易中毒,通过煎煮后,就很安全了! &第七招:戴帽子 &如果小孩子鼻子不舒服,揉鼻子怕疼,吃药不干,扎针更不用说,那怎么办呢?很简单,给孩子戴个帽子。戴帽子捂十几二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让脑袋出点汗,鼻子就通气了。 &我的经验是晚上小孩睡觉时,给他戴上帽子睡觉,出出头汗,只要把脑袋一捂热,阳气够,阴气就散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你们鼻子不通气,戴个帽子试试吧! 提问:刚才说扎针的时候,形成一个太极,具体如何? 余老师:太极,我在《医间道》上写过,只要有两股气流对流,就能形成太极。一股气流往上,一股气流往下,对流循环旋转起来,只要旋转起来,就无所谓上下左右。转动起来就是先天之气,到了先天之气就没有上下之分,没转动起来就是后天之气。为什么下面要扎一针形成一个圈呢,心法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太极转起来。只扎一根针,转不起来,不能形成太极,对着扎才能形成太极。 比如我们这个阳光房,就算是50个,围着一个圈向一个方向转动,只要在转动,1个小时也不会堵。如果不转圈,突然站住,一下子就乱套了,你往这边,我往那边,不说50个,就算10个也很乱。 气的运行就怕方向乱,不怕弱小,所以我们调整的时候要有宏观的思维,首先让气的方向不乱。比如会场要有主持人,hold住全场气场,有秩序,不出乱子。如果没有主持,没有指挥,各干各的,就会一盘散沙乱起来。 我做任何事都看秩序,有没有秩序很重要。比如家里摆放很整齐,有秩序,这是好事儿,脏一点无所谓,但要有秩序。如果家里很干净,但很杂乱、凌乱,这个气就是散的,乱的,不行。必须要有秩序,宏观的秩序更重要。 气也是一样的,要有秩序的运行,虚一点无所谓,只要气能正常的运行,身体就比较舒服。大家一定要琢磨这个道,琢磨道好像是很高深的问题,其实不高深,要顺其自然,把它的规律掌握到,融进去,顺其自然,转动起来。 鼻子的气也是一样,心脏的气也是,有进有出,静脉血回来是进,动脉血出去是出,有进有出。肺也是有进有出,鼻子吸进来呼出去,有进有出。五脏六腑没有哪个脏腑不是有进有出的,有进有出,正常有序的运行,才对的。 鼻子不通气,是因为进出不顺,进不了也出不了就麻烦了,或者能呼出来吸不进去,或者能吸进去呼不出来,都是正常秩序出了问题。 我们五脏六腑包括每一个细胞,都在代谢,有进有出在更换。 扎针的时候,用药的时候,按摩的时候,都是恢复一进一出,你说升降也好、开合也好、进出也好,都是恢复它的正常状态。 鼻子之道,就在一进一出之间! 馆藏&200745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季节性鼻炎怎么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