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症状病史评估

货到付款热线
24小时客服
您的位置: &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
来源:爱老之家&&时间:&&点击量:696
&&&&&& 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缓解而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的患者耐心周到的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患病率为1%~4%m。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自行缓解,少部分进展为哮喘持续状态或重症哮喘。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1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及时治疗与精心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106例患者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18-- 70岁,病程4个月~3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第一届全国哮喘会议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规定的哮喘诊断标准:住院时间5-22天。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缓解而出院,无兀亡病例。护理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治疗经过,了解其有无哮喘发作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了解患者对哮喘疾病的认识程度、心理状况以及是否能掌握药物吸入技术。特别是明确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私人配方药物,是否正规使用吸入剂。
&&&&&& 基础护理:减少病房过敏源,病房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按时对空气进行消毒,告知患者家属亲属探视婉拒鲜花。室温应保持存25℃左右,相对湿度75%~90%,以增加气道湿润程度,增强气道消除能力。有些患者哮喘易在夜间发作,需加强夜间巡视,重视识别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胸闷、流清涕、喷嚏、鼻腔发痒等。重视患者自诉的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对丁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嘱其夜间适当抬高床头,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 哮喘发作时的护理,帮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使其感到舒适,为患者叩背,使痰液得以顺利排出。应立即给予吸氧吸入,可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鼻导管吸氧时氧流量一般2~4L/min,面罩吸氧一般为4~6L/min,仔细观察用氧效果,氧流量应依据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进行随时调节。
&&&&&& 窑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哮喘持续状态,有无肺不张、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观察有无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当患者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率的变化。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急性发作时常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可加重或诱发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避免不良情绪的重要性,陪伴患者身边,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途径安慰患者,使患者避免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 哮喘持续状态时的护理:哮喘持续状态为哮喘急性发作持续在24h以上,临床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大量出汗、发绀明显、张口呼吸,严重者呼吸、循环衰竭,意识障碍。此时,护士应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给予氧气吸入,注意湿化,以免使气道痉挛、干燥。及时吸痰通畅气道,对呼吸功能衰竭者协助医生作气管切开,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同时尽最大努力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极度烦躁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但是禁用杜冷丁、吗啡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严格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告知医生,及时进行抢救。
&&&&&& 出院指导:嘱患者戒烟,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避免过敏原,家庭居室内注意通风,保持一定湿度,避免放置花草,经常晾晒衣被,不使用地毯。尽量避免食用自己已知的可诱发哮喘的食物。帮助患者学会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讲解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患者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预防复发的计划。坚持长期定期随访保健,正确使用药物。嘱患者一旦哮喘发作立即就诊。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很难根治,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况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多数哮喘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都可以达到临床控制而回归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的患者,护理人员除了有效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外,耐心周到的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专业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思者的院外自我治疗从而达到长时间的临床缓解。
分类:&&关键词:
&&相关标签:&&&&
已售:7252件
已售:1115件
已售:671件
已售:615件
已售:613件
已售:604件
已售:340件
已售:197件
已售:124件
已售:118件
已售:88件
已售:53件
已售:11796件
已售:8682件
已售:7252件
已售:2381件
已售:1753件
已售:1715件
已售:344件
已售:340件
已售:223件
已售:170件
已售:144件
服务信用保障
防褥疮护垫
爱老之家 上海良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图片、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号-12&&哮喘诊断_好大夫在线
全网发布: 16:10:38
发表者:肖侠明
(访问人次:2667)
&&&&1.&:根据哮喘的临床症状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尤其在夜间和凌晨(atopic&asthma)(atipic&disease)&&&&患者是否有过喘息发作或反复发作是否有夜间顽固性咳嗽运动后是否有喘息或咳嗽接触空气中过敏原或污染物时是否出现喘息、胸闷或咳嗽感冒时是否感到胸部不适或感冒症状需要十几天才能消失经过合理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是否得到改善&&&&支气管收缩在运动结束后5~10min极少在运动期间发生。哮喘或顽固性咳嗽症状在运动结束后30~&45minβ2则支持该病诊断。&&&&2.&&&&呼吸系统检查可能正常。听诊时闻及喘鸣音可确定存在气流阻塞但在某些有明显气流阻塞的哮喘患者中听不到喘鸣音或只有在用力呼气时才能听到。有时在严重哮喘恶化时由于气流和通气严重降低也可听不到喘鸣音。此时紫绀、意识障碍、说话困难、心动过速、胸廓过度充气辅助呼吸肌的使用和肋间肌收缩等体征可反映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对于大多数哮喘患者来说,体力活动是一个引起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对有些患者(包括很多儿童)来说可能是唯一的原因。8min跑步运动试验可以确定诊断)。&&&&3.&哮喘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最大呼气流速(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4.&重程度分级&&哮喘严重程度既与目前的病情有关,也与其对治疗的反应有关。哮喘的严重程度易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来的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方法主要代表专家组意见,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难以预计患者需要怎样的治疗以及患者对治疗会出现怎样的反应。因此提出,原分级方法除了在某些临床研究中仍有价值外,不宜继续作为决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而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是更可靠、更有效的方法。&&&&5.&喘控制水平&为了指导临床治疗,06版GINA建议根据哮喘的临床控制情况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表)。推荐用于哮喘临床控制水平评估的工具包括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哮喘疗效评估问卷(ATAQ)和哮喘控制记分系统。这些工具有助于改善哮喘的控制,逐周或逐月提供可重复的客观指标,改善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表4-2&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表4-2&哮喘控制水平特征控制(以下几点均需具备)部分控制(任何一周内具备任何一点)未控制急性加重无≥1次/年※任一周内出现1次▲哮喘患者急性加重后都必须对维持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回顾,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依照定义,任意1周出现1次哮喘急性加重表明本周哮喘未得到控制。哮喘控制测试(ACT)是一种经验证可用于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且包括多项控制指标的哮喘管理工具。6.&过敏原试验:年长儿哮喘主要是外源性物质过敏。为查明过敏原,常作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半数对多个过敏原过敏;目前还用2ml血清过敏原ELISA测试及sIgE测定(正常≤30IU/ml),分4项(包括IgE、屋尘、螨、霉菌4项);再加春、秋1,2、花粉3项两个测试组(包括组胺-histamine阳性、NS阴性对照);或401、701吸入过敏试验组。确定出过敏原后,给予1项小剂量皮内注射脱敏疗法(desensitivity&therapy),可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但有时过敏原众多而又难以避免,致病程延长。7.&婴幼儿哮喘特点&&婴幼儿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较细小、黏膜血液丰富,纤毛运功能差,支气管弹力纤维发育不良(or&bronchomalacia),因此易引起过敏性炎症而发生呼吸道黏膜肿胀,痰液增多及堵塞,进而支气管周围平滑肌痉挛而发生哮喘发作,并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婴幼儿哮喘的外因主要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single&chain&RNA&virus),副流感病毒(PIV,&single&chain&RNA&virus)、腺病毒(adenovirus,single&chain&RNA&virus)以及支原体感染等,病毒可引起Th2增加,ARI易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wheezing&low&respiratory&infection-&wLRI,90%&3&yrs),常用利巴韦林(ribavirin),0.1g,肌注或雾化吸入,2/d。肺炎支原体肺炎常选阿奇霉素(azithromycin),0.1~0.25g/d,qd,共3次口服(或静滴),10d,20d后再用两个疗程。细菌感染很少引起哮喘。哮喘的本质不是感染性炎症,(合理应用或联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要防止滥用抗生素),而是过敏性炎症,因此治疗不能依靠抗生素抗感染,而需用抗过敏性炎症药物特别是皮质激素,最好吸入局部用药,只要长期坚持治疗,临床治愈哮喘还是办得到的。细支气管炎多由病毒引起,以小气道上皮的急性炎症、水肿及坏死,黏液分泌增加及堵塞以及支气管痉挛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典型鼻炎、呼吸急促、喘息、咳嗽、肺部湿啰音、三凹征和(或)鼻翼扇动。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发病季节以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为主。90%的婴幼儿在2岁以内感染过RSV,其中约40%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由于RSV感染后机体不会出现长期或永久的免疫力,因此常常出现重复感染。其他病毒如人类偏肺病毒(hMPV)、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也可导致细支气管炎。目前所应用的多数治疗方法,如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利巴韦林、抗生素、胸片检查、胸部理疗和CAM,并不能有效改善疾病的临床病程。目前推荐的措施包括合理氧疗并进行血氧监测。应用帕利珠单抗进行特异性预防和一些一般预防措施(特别是洗手)预防院内感染也有一定效果。不推荐常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B级)。不推荐常规应用皮质类固醇(B级)。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B级)。仅在有合并细菌感染指征时才应用抗菌药物(B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可减轻儿童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的肺部症状。婴幼儿喘息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分为婴幼儿暂时性喘息、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和过敏性喘息(即哮喘)。婴幼儿暂时性喘息主要与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主要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关,这一炎症参与的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而哮喘参与的细胞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婴幼儿期喘息的发作次数不是诊断哮喘的理想指标。婴幼儿期哮喘的诊断应重视过敏性疾病的遗传背景、个人过敏性疾病史、实验室过敏指标的检查及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反应。在不能明确婴幼儿喘息类型的情况下,联合应用激素、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和组织胺H1受体阻断剂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8.&&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类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这部分病人大多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消失,主&&&要见于早产儿和父母吸烟者。(2)早期起病的持续喘息(3岁前起病):&病人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过敏症,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绝大多数病人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喘息发作的原因大多与2岁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部分病人与2~5岁时其它病毒的感染有关。(3)迟发性喘息/哮喘:这些儿童的哮喘常常持续到儿童期直至成人,病人具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多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9.&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分为典型、不典型和特殊型3类。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又可以分为≤5岁年幼儿组和&5岁年长儿组。≤5岁年幼儿常表现为发作前无明显先兆症状,而诱因明显;&5岁年长儿先兆症状明显。不典型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常表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高分泌型哮喘。其中高分泌型哮喘好发于年幼儿,症状类似肺炎,但有对激素疗效显著的特点。特殊类型哮喘包括激素抵抗型哮喘、耐药型哮喘和难治性哮喘。各种类型的哮喘诊断均须注意其鉴别诊断。对反复喘息的年幼儿更要注意哮喘的早期诊断,可结合其父母的哮喘和鼻炎病史及患儿个人的异位性皮炎、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作出早期诊断。10.儿童哮喘的诊治的要点:绝大多数5岁以上儿童发生的喘息是哮喘,年龄越小,由其他原因导致反复喘息的机会越大;虽然有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可能性,应用有效的抗炎和支气管舒张剂比抗生素更有效地缩短喘息时间和病情的严重度;5岁及以下儿童确诊的有效方法是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试验性治疗。从无喘息:6岁前从无喘息。早期喘息:3岁前喘息性LRI,6岁时无喘息。晚期喘息:3岁前无喘息,6岁时出现喘息。持续喘息:3岁前喘息性LRI,6岁时仍喘息12.&提示哮喘诊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无季节变化的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儿童的反复感冒下延至胸部(go&to&the&chest),或者持续10天以上使用哮喘药物后症状改善。13.&哮喘发病风险&&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在1岁以内使用抗生素,其7岁前哮喘发病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者解释道,细菌对于婴儿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统是必要的,家中养狗可以减少哮喘发病风险。家中不养狗,儿童与细菌接触减少,使用抗生素进一步减少了这种机会,因而更易患哮喘。哮喘预测指数(3岁前喘息者):如病人有一项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或者本人有湿疹),或有两项次要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血症、非感冒的喘息和过敏性鼻炎),至学龄期发生哮喘的危险度明显增加。
发表于: 16:10:38
肖侠明大夫的信息
儿科学、神经系统疾病
肖侠明,男,主任医师,教授,专业儿科学、神经系统疾病。曾任中华儿科学会神经学组西...
肖侠明的咨询范围:成人重症哮喘管理:ERS/ATS 指南解读
作者:maola_527
重症哮喘患者是哮喘管理中最棘手的人群,最近 ERS/ATS 针对重症哮喘患者发表了最新的指南。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国家心肺研究所的 Chung 教授及时为我们做了指南的解读。相关内容发表在 2015 年 1 月的 Curr Opin Pulm Med 杂志上。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因为其诱发因素众多,临床表现各异,并且长期预后也不尽相同。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由于诊断哮喘是依据患者反复发作喘息的病史,而缺乏一种能够帮助确诊的疾病标志物。另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是,通过联合使用吸入激素(ICS)和一种支气管扩张剂(通常是长效β受体激动剂, LABA),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无法达到有效控制。这些病人通常被冠以「严重哮喘」或者「难治性哮喘」,尤其是那些在联合使用了其他的控制药物后,哮喘依旧无法控制的患者。按照哮喘防治全球倡议(GINA)的推荐,这些患者通常都达到第 4 或者第 5 级药物控制的要求,病情却依然严重。虽然这类患者只占整个哮喘群体的 5% - 10%,却消耗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最近一项对欧洲 10 个国家的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研究发现,按照 GINA 定义的未控制哮喘患者花费的费用,包括药物治疗的费用,看医生、化验和住院的费用,以及与哮喘相关的生产损失,达到人均 2281 欧元,相应的控制良好的患者平均花费只有 509 欧元。很明显,严重哮喘意味着患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不仅仅要让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获益,而且需要对严重哮喘有更一步的认识。针对重症哮喘的 ERS/ATS 专家组鉴于此,欧洲呼吸病学会(ERS)/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TS)成立了针对成人和儿童重症哮喘患者的专家组,希望更新既往的定义,发现潜在的机制/确定重症哮喘的表型,对其概念做纲领性的评述,以及提供治疗的指导。专家组成员由经过严格训练以及在处理哮喘(尤其是重症哮喘)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科学家组成。这篇指南的目标受众群是呼吸疾病以及过敏领域的专家所面对的重症哮喘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患者。具体采用的方法是由专家组列出一系列重要的亟待回答的问题。基于最新的可信的系统性综述和最近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建议的评估、开发和评价(GRADE)的方法为每一个问题收集证据,如果无法获得某一个系统性综述,则搜索与之相关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专家组的文献回顾工作截止于 2013 年 9 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可能有新的研究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发表出来,同样具有推荐的意义,却没有包含在指南中。目前已经明确的是,尽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有数百个之多,然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研究是针对重症哮喘的,而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关于重症哮喘的临床试验性治疗。专家组因此达成共识,指南中的建议大部分都基于以上的数据,然而在有一些情况下,还要结合现有的数据以及目前认为最好的观点或者最佳的处理。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因为时间限制,并非专家组确定的所有重要问题都得到了解答。专家组所带来的成果就是第一份重症哮喘的国际指南。重症哮喘的定义专家组采用实践的方法来定义重症哮喘。患者去专家门诊就诊时,有可能会被判断为「难治性」哮喘,而这些患者仅仅是被认为难以治疗而已。这一问题其实是患者是否真的是哮喘,定义难治性哮喘的第一步就是推荐患者去哮喘专家那里就诊,接受评估和管理超过 3 个月。从而,按照 ERS/ATS 定义的重症哮喘患者就只包括难治性哮喘患者,同时需治疗其并发症,比如严重的鼻窦炎和肥胖。定义的第二歩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患者比轻度哮喘患者病情更重。主要依据患者治疗所需要的控制水平,严重哮喘被定义为需要大剂量吸入激素(ICS)以及其他控制药物(和/或全身使用激素)以防止患者进展为「未控制」,或者尽管采用了这些治疗,病情依然处于未控制状态。这一定义也包括那些进行了充分的试验性治疗后,却因为没有效果而停药的患者。因此,这一定义就涵盖了根据 GINA 指南采用第 4、5 级治疗策略的患者。这与创新药物倡议的定义类似,却没有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规定的未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其原因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药物以及无法负担治疗费用,这在许多地方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ERS/ATS 专家组的目标只是针对难治性严重哮喘患者,以及对现有的治疗药物,包括激素均不敏感的患者。定义重症哮喘的第 3 歩是明确患者的状态属于「控制」还是「未控制」。以下 4 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用来定义未控制的哮喘:症状控制不佳,也就是哮喘控制问卷(ACQ)总是在 1.5 以上或者哮喘控制测试(ACT)在 20 分以下(或者根据国家哮喘教育和预防项目定义的「控制不佳」,或者使用 GINA 指南评估患者 3 个月以上仍然属于控制不佳);频繁的急性发作,频繁意味着即使在全身使用激素的情况下(3 天以上),1 年内出现两次或者以上的发作;严重的急性发作,定义为在 1 年内需要一次以上的住院治疗、入住 ICU 或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气流受限,撤除短效或者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后,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小于 80% 预计值,同时存在 FEV1/FVC(用力呼吸流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大剂量药物可以控制的哮喘依然被定义为重症哮喘,主要是考虑到远期的风险,包括未来急性发作的风险和长期维持用药带来的副作用。难治性哮喘患者的评估在难治性成人哮喘患者的评估中,应该强调第一步是怀疑所谓的难治性患者是否真的患有哮喘。在这一步中应该想到临床上有许多相似的疾病或者因素可以表现为哮喘。在难治性哮喘患者的评估中,应首先询问患者病史、症状以及/或者之前检查的结果,而不是在没有特殊指证的情况下进行 HRCT(高分辨率 CT)的检查,只有当患者表现不典型时才考虑进行 HRCT 的检查(有条件的推荐,证据质量很低)。不典型的表现的包括:痰液分泌过多,肺功能下降过快,CO 弥散降低以及缺乏童年时特异性反应的病史。肺功能检查可以做支气管舒张实验和弥散功能测定,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当患者残存的肺功能允许时,可以进行采用乙酰甲胆碱或者运动激发的支气管激发实验。根据一个单中心的哮喘调查研究发现,30-50% 的严重哮喘患者可以归类到难治性哮喘中。其次,需要明确患者的相关情况并及时处理。所有难治性哮喘患者都应该考虑是否存在治疗依从性欠佳,以及没有正确掌握吸入药物的技术。发现患者依从性差是很困难的,对每一个患者都应该问一问这个问题。能够加重患者哮喘严重程度的共存疾病包括:特异性反应和过敏,鼻窦炎,鼻息肉,胃食道反流,肥胖、吸烟,存在焦虑或者抑郁。应特别注意对霉菌的特异性反应,尤其是烟曲霉菌,在加重患者哮喘程度中的作用。另外,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皮质激素,也应该加以考虑。评估的第三歩是区分患者的不同表型。这是一个新的评估哮喘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对严重哮喘患者病情不均一性的认识日渐增加,即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有一样的临床过程,以及对目前的治疗有相似的反应。尽管对某些特定哮喘表型的定义还没有被广泛的接受,确定某些共同的特征依然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和预测患者不同的自然病程。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时,需考虑以下的特征或者表型:嗜酸性粒细胞炎症,Th2 参与的过敏过程,对激素治疗不敏感以及肥胖。1) 使用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来指导严重哮喘患者的治疗在应用痰嗜酸细胞计数经验丰富的中心里,指南推荐联合使用这一技术和临床标准(而非仅仅根据临床标准),来指导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在特定的患者中,这一调整可能获益更大,可以避免不适当的治疗升级,以及浪费过多的资源。这一推荐的用处是可以确定哪些严重的哮喘患者适用于 TH2 靶向治疗。然而,这一条建议没有考虑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价值,也没有纳入最近刚刚发现的生物学标志物,痰骨膜蛋白,一种 TH2 激活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还不确定痰嗜酸性细胞计数作为标记物来判断抗 IgE 治疗(如奥马珠单抗)是否起效的价值,而血中嗜酸性细胞计数能够作为一个良好的标志物来确定哪些患者会对这一治疗起效。2) 使用呼出气 NO 水平来指导严重哮喘患者的治疗指南中提到临床医生很少使用呼出气 NO 水平(FeNO)来指导成人或者儿童严重哮喘的治疗。应用 FeNO 较高的价值在于可以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资源,较低的价值是应用 FeNO 监测病情变化的获益不明确。这一条建议是基于严重哮喘患者数量有限的数据得来的。最近的关于 IL-13 抗体和抗 IgE 治疗有效性的研究发现,FeNO 作为预测对这一治疗是否起效的标志物是合适的。重症哮喘的治疗:目前可用的药物专家组回顾了目前可以用来治疗严重哮喘的方案。(1)吸入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哮喘患者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好处人尽皆知,包括可以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肺功能和减少急性发作,也就是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即哮喘患者对 ICS 的反应是变化多端的。目前已经明确的是血中嗜酸粒细胞水平可以作为预测 ICS 治疗反应的标记物,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在轻至中度的哮喘患者中,那些中等量 ICS 治疗就能够明显改善 FEV1 的患者,具有气道上皮刷检标本高表达 Th2 这一生物标记物的特征,而那些 Th2 低表达的患者则对治疗反应不佳。有一些严重哮喘患者可能生来就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尽管对于轻至中度的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哪些治疗可以使严重哮喘患者获益的数据却很少。以激素治疗为例,与病情较轻的非严重患者相比,严重哮喘患者对激素的反应较差。成人患者与激素不敏感相关的并发症主要有:肥胖,吸烟,低 VitD 水平,以及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低 TH2 水平)。成人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这一表型包含有一大类不同亚组的患者,轻至中度患者的数据显示他们普遍对激素不敏感。一些免疫抑制药物。如甲氨蝶呤、环孢素 A 和金制剂,都有相应的研究以期减少激素的用量。然而,专家组推荐临床医生在治疗成人或者儿童的严重哮喘患者时,不要使用甲氨蝶呤以减少激素的用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甲氨蝶呤较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且获益相对较低(表 1)。诊断为严重哮喘的患者大约有 1/3 规律使用口服激素(OCS),而这其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需要 3 次以上的冲击治疗。关于开始 OCS 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还没有明确。严重哮喘患者肌肉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改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气流阻塞症状以及预防急性发作,但是相关严重副作用的风险也提高了,包括骨折、白内障、肾上腺抑制和生长发育迟缓。(2)长效 β 激动剂(LABA)β激动剂用量的增加会导致哮喘控制恶化,吸入 β 激动剂和哮喘患者死亡率上升之间的关联主要是 β 激动剂过量使用引起的。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的严重哮喘患者,β 激动剂的用量常常是大幅超过专家指南推荐的水平,要确定一个能够「良好耐受」的用量上限是很困难的。如果要超越推荐剂量使用的话应该谨慎。(3)白三烯通路调节剂对于中至重度的成人哮喘患者,在不使用 LABA 的情况下,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者合成的抑制剂联合 ICS 治疗,显示出对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疗效。(4)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对中至重度的哮喘患者非对照研究显示,噻托溴铵联合中至大量 ICS,无论使用 LABA 与否,都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改善症状,并且减少严重急性发作的风险。最近引入临床的治疗方法本文所评价的治疗方法包括:抗 IgE 治疗,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治疗的作用,以及较新颖的治疗手段,支气管热成型术,这些方法都已经进入临床并可以用来治疗严重哮喘患者。以上这些推荐是基于 2013 年 9 月前所能获得的分析,现总结如下,更多相关评价可参见表1。(1)抗 IgE 治疗一项奥马珠单抗治疗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实验表明,严重过敏的哮喘患者推荐使用奥马珠单抗可以临床获益,然而对于那些需要更多资源治疗的患者其价值较低。(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推荐临床医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严重哮喘患者,主要是基于防止出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并且临床获益不确定,推荐的价值相对较低。(3)抗真菌药物推荐反复急性发作并且发展到严重哮喘的 ABPA(变态反应性肺曲霉病)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但对于不伴有 ABPA 的严重哮喘患者则不应该使用抗真菌药物,不考虑相关的药物敏感性(例如: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或者检测血清中真菌特异性 IgE 抗体)。(4)支气管热成形术使用支气管热塑成形术治疗成人严重哮喘患者,只能够在独立的系统性注册机构经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后进行,或者用于临床研究。这一建议主要是基于避免相应的副作用和防止医疗资源过度使用,由于目前哪些患者可以从中获益,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也不明确,在这一点上其价值较低。重症哮喘的最新治疗新的治疗方法也许可以使严重哮喘患者获益,包括:抗 TH2 的靶向治疗:抗 IL-5 抗体,例如美泊利单抗;抗 IL-5Rα抗体,例如 benrazilumab;抗 IL-13 抗体,如 lebrikuzimab;抗 IL-4Rα抗体,如 dupilumab。这些治疗可能是针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患者,以及某些 Th2 标记物(痰骨膜蛋白)高表达的患者。对于没有 TH2 高表达的患者而言其作用尚不明确。非常需要找到针对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有效的标记物,并且确定其治疗的靶点。结论专家组给重症哮喘下了定义,并且在治疗上做了 5 项推荐。这不仅确实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而且特别强调首诊时区分严重哮喘患者不同表型和明确其特征的重要性,以利于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然而,要确定严重哮喘具有的特征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高通量生物数据的应用让我们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自此我们可以不加选择的寻找那些有用的标志物,来描述不同的表型、预测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指导靶向治疗。炎症、免疫、细胞周期、凋亡/代谢等生物进程应该和哮喘的临床以及表型的区分联系起来。对严重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的、生理学的、基因组学的、转录组学的、脂质组学的和蛋白组学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可识别的信号转导机制,将展示出关于患者病情更复杂但却更加精确的表型/亚型区分。未来制定严重哮喘的指南时将需要考虑进这些可以预见到的进展,并结合 2013 年 9 月以后发表的数据。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鼻息肉相关文章
支气管哮喘相关文章
肥胖症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气管哮喘能治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