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报在哪儿订报

>> 正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杭州市老年病医院
健康报:市一总院医学专家到社区当导师
作者:市一医院  发布时间:日
&& 近日,杭州市一医院集团的33位医学专家当上了社区慢病管理首席医生的导师,对首席医生进行专病专项指导和临床实践培训。导师对社区医生的考评结果,将与社区医生的年度考核等次和晋升挂钩。
&&&&&& 为切实提高社区医生的慢性病管理和诊治水平,今年3月,杭州市一医院集团与上城区、下城区卫生局签署慢病防治合作协议,定期集中培训社区首席医生。目前,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拔出的44名慢病管理首席医生参加了第一期集中培训,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的临床诊疗技能。
&&&&& 同时,该院探索建立导师制培训模式,选拔3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社区慢病管理首席医生的导师。每位导师负责带教1位~2位社区首席医生,导师看专家门诊、查房或到社区指导时,都会让社区首席医生跟在身边,进行言传身教。导师为学员建立学习带教登记册,学员每次参加专家门诊、查房等学习活动均会记录在案,作为考核学员的依据。
&&&&& 根据该院与两区卫生局的协定,社区慢病管理首席医生培训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须进行中期考核评估和年度考核评估,并与社区医生的晋升等挂钩,确保每个学员学有所成。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健康报〗老年医卫服务负担日益沉重
作者:郑灵巧
来源:健康报  
日期: 08:56
本文摘要: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负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压力日益沉重,目前已分别占GDP的2.23%和0.4%, 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分别占5%和1%。
&&& 当前,我国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应对老龄化背景下的慢性病激增,任务非常艰巨。中华预防医学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2012老龄健康促进暨中国缬草产业研究及应用论坛,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博士在会上指出,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负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压力日益沉重,目前已分别占GDP的2.23%和0.4%,&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分别占5%和1%。
  党俊武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非常迅速,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达1.85亿人,80以上高龄老年人达2100多万人,失能老人达3300多万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83亿、1.4亿和1亿人左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研究员介绍,近年该中心在22个省(区、市)对65&岁以上人群开展了中国老年人群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并选择8个项目地区,研究调查高龄老人和百岁老人慢性病患病特点。研究发现,老年人群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患病高峰年龄段各有不同,但均是老年人健康与生存的危险因素;除社会人口学因素外,缺乏身体活动、缺乏休闲活动、腹型肥胖、认知受损等都是高龄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慢性病防控综合措施,制定实施适应老龄化要求的医疗保障发展战略,降低失能发生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高负担的根本战略。专家建议,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大力展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技能,减少慢性病危险行为发生;加快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及失能康复的系统性建设,研发适宜技术和工具。&
(责任编辑:孙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老年人 别这不敢吃那不敢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张 坚
  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需要,老年人对食物有着更多的要求,在平日的饮食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吃奶制品莫含糊
  骨质疏松症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许多痛苦,而摄入足够的钙可有效地延缓骨质疏松。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天每人的钙摄入量在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牛奶、酸奶等奶制品是公认的补钙佳品,同时还可以增加维生素D、维生素A的摄入量,有利于老年人骨骼健康。但我国大多数居民没有饮奶的习惯,老年人更是如此,一些人还因为乳糖不耐受而放弃食用奶制品。因此,老年人应意识到摄入乳制品的重要性,坚持食用奶制品。
  吃水产品别嫌麻烦
  老年人应该多摄入鱼、虾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倡居民应提高水产品的摄入量。但由于受烹饪方法繁琐、没有食用习惯以及价格偏高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水产品的消费量增加并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深海水产品中含有丰富的&-3,这类物质已被证明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老年认知功能衰减很有好处。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老年人&-3摄入量还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范围下限的一半。因此,应鼓励老年人了解水产品的健康作用,熟悉适宜的烹调方法,增加水产品的摄入量。
  吃主食不要只追求口感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精米、白面等在人们的主食中起主导地位,而杂粮类食物的消费量却明显减少。有调查显示,我国城市老年居民杂粮的食用量只有米、面量的十分之一,农村老年人杂粮的食用量相对高一些,但近年来也下降得非常明显。对于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讲,精米、白面虽然口感好,容易消化吸收,但膳食纤维含量明显减少,且损失了许多微量营养元素。小米、玉米、紫米、燕麦等粗粮中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也保存了较多的微量营养成分,对控制血脂、血压,预防便秘有益。因此,老年人应该在日常饮食中经常吃点杂粮。
  拒绝鸡蛋和肉不可取
  老年人的蛋白质合成能力、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同时食量变小,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物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相近,特别是鸡蛋中的蛋白质利用效率高,多种维生素,铁、锌等许多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更加容易吸收。但许多老年人由于担心摄入胆固醇而尽量不碰蛋类食物,也不敢吃肉。这样会造成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使身体变得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其实,像鸡蛋这样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中还含有卵磷脂等软化血管的健康成分。国外研究表明,即使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也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应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一定量的蛋类食物。
  盐和腌制品少吃为妙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钠元素,但是我国居民盐的食用量远远超过我们身体的需要量。老年人由于味觉功能衰退,常会觉得饭菜无味,所以在做饭烧菜时酱油、食盐用量较大。这样做虽然饭菜更有味,但对控制血压却十分不利。建议老年人多吃新鲜蔬菜,少吃盐,少吃腌制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健康报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