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堂乐天下k190 说明书无斑说明书

浅说易医同源
&&&& 易医文化,是中华科学文化的代表,是太极文化的精粹。是我国古代先民、先哲、先贤、先圣们的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富强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易医文化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
&&&&&&研究易医文化,并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这固然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开发其蕴藏着的丰富的科技资源,使易医科技与现代人体生命科技接轨,并在实践应用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这才是我们研究易医文化的根本目的。易医文化是易医结合的文化,具有共同的基础。
&&&&& 易医同源,易医同理。
易医同源,源于宇宙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变化的天地之道,内含阴阳互根互动互用互补、动静消长、五行生克之妙。&生生之谓易&,此乃大易之灵魂。&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乃宇宙发展之规律。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是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这是易医文化中的生动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易医同理,是指易医的天人合一、同此阴阳之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身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万物一太极。天人之间,同质、同构、同序、同气、相关、相联、相应、相通。宇宙之广,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同为阴阳二气所造化;天地之在,时物动静消长,千变万化,同为阴阳二气的造化与运行,乃大千世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正如《内经》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易医相通,易医相承。
易医相通,是指易医之间的运动观、整体观、平衡观相通。其中运动观相通,体现在易医中内含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运动都遵循园道规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这体现了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园道规律。易医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人-自然社会的三维医学与《周易》的人-自然-社会的三维观统一。易学中八卦、六爻之间是一个整体;人本身也是一个八卦结构,各脏腑、各经络也是一个整体。天人合一是一个巨系统。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易医的平衡观,反映了易医内在的均衡、平和与对称的规律。易学中八卦中的阴阳爻、十二消息卦中的阴阳爻的对称中和均衡,与中医学中的运气学和脏象学说中强调的人身内的阴阳平衡,以及人体内外之间中和平衡等,都是相通的。
易医相承,是指中医在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上与易学一脉相承。这是易学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一点。反过来,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又充实和补充了易学的思维科学和生命哲学。我们所理解的医学,是多元医学。包括中医、西医、民间偏方、针灸、按摩、电子仪器治疗、气功及人体特异功能等。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易医文化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应用。以预测为例。其最原始、最古典的形态是卜筮。远在龟卜时代,它作为一种古老的科技就广泛地应用于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医疗等多种社会生活领域,并成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实践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些古代预测技术的应用价值,于是又进行新的开发;指去其积淀上面的历史之尘埃,撩去其笼罩在外的神秘之面纱,驱散弥漫其中的鬼神之阴气,发掘其内在的合理之内核,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易学诊治的一般概述
易医诊断的象数治疗,我们简称为易医诊治。
易医诊治的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易医诊治,是一个易医结合,诊治一体的临床医疗模式。其中易医诊断,是指运用梅易的技术以卦诊病与中医临床中的辩证论治的结合。易医诊断的易学特色在于临床中引易入医、以易论医、以卦解医、以卦测病;其中医的特色是辩证论治。易医诊断是易医互融互补互生互用。而八卦疗法本身,是易学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为核心,以中医藏象学说为基础,以气功默念激发人体体内能量为基本方法的易医疗法。这样,易医诊断与八卦治疗,实际上就是易医的诊断与治疗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又必然地实现了&对接&,形成了一种易医结合、诊治一体的新模式,构成了一种人体生命的新科技。易医诊断与八卦治疗,体现了一体相融、一理相通、一脉相承;体现了易医科技中的大道同源、大道同德与大道同简。我们这里的易医诊断,包括对疾病的诊断和对疾病的预测。一般地说,对疾病的诊断与对疾病的预测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所谓疾病预测是指对疾病未来发展变化状态的推测与描述。而疾病诊断,主要是对疾病现实状态的诊测与判断。易医诊断不同于一般的疾病预测,主要表现在,它不仅是对疾病的未来状态作出预测,更主要的是对疾病的现实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和辩证论治。因此这样的诊断不仅具有超前性,同时又体现了易医结合的特点。实践表明,易医诊断虽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这不是主要功能。而疾病预测,也要对疾病现实状态的判断为基础。正因如此,我们认为疾病预测一般还是属于诊断的范畴,但又不将易医诊断完全等同于疾病预测。另外,梅易测病不同于易医诊断。一般地说,从古至今的许多以卦测病的实例只是辨&症&而没能辨&证&,只是指出患者有哪些病,而没有进一步辩证论治。我们的易医诊断,不仅以卦测病,诊断其病,还要进一步分析辩证,是对疾病的病症,病位、病性、病势的概括,是对疾病的本质的揭示,从而根据治则提出治法和处方,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以发挥辨证的优势。
易医诊断不完全等同于中医诊断。
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又称四诊。望诊,是通过医者的视觉去观察病人的形色变化的一种诊法。人体内部的病变必然反映到体表,所谓&有诸内,必有形诸外。&通过观察神色或形态的异常变化而对患者的病因作出判断。包括辨神色(青黄赤白黑五色)、察目、辨络脉、望形态、舌诊等;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所发出的种种声音的变化以测知患者的正气盈亏和病邪的盛衰;问诊,是通过病人的主诉,了解病人的自觉症状和疾病变化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凡切按病人的脉搏、胸腹、皮肤、手足等,均属切诊的范围。
易医诊断,在方法上是对传统的望、闻、问、切这四诊的突破,主要是择取临床情境中的某些信息,比类取象,以象定卦、以卦诊病、辩证论治。当然易医诊断的用卦诊病的方法并非排斥望闻问切,在临床实践中,四诊的获得的某些信息,有时也对医者的分析思路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四诊的某些信息有时也进入医者的潜意识之中,构成了临床情境中的&特殊的信息&。
易医诊断的功能属性
诊断疾病,是易医诊断的基本功能。这一功能的基本属性主要有如下几点:
客观性、灵活性、间接性、超前性
能否诊断出患者的疾病的状态和致病的原因,能否客观地反映出事物(疾病)的本来面目,这是易医诊断价值的根本所在。客观性是易医诊断的生命。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和重复的实验表明,易医诊断具有这样的客观性。
在临床情境中,医者创造性运用梅易中耳目心&三要灵应&和&十应&的原理随机取象,捕捉首次感知并&为之心动&的信息,以象定卦。易医诊断,这是由五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临床情境、卦象、分析、结论、治法)所构成。易医诊断的基础上的&八卦配方&、&方义&和&疗效&这三个环节则是施治过程。易医诊断的诸多环节中,如何捕捉信息起卦断卦具有关键性作用。万物同源论、宇宙全息论、万有相似论、万有相关论、万物类象论、天人相应论等都主张,世界万事万物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物都是宇宙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都是天道、物道与人道的载体,都浓缩着宇宙的信息,并与宇宙的其他事物息息相通。这种息息相通,或隐或现,或实或虚,或直接或间接,或有形或无形,或已知或未知,或&远在天边,近在咫尺&,或扑朔迷离&不可思议&(于是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但是事物之间这种相互联系,息息相通是客观存在的,否则这个世界、这个统一的八卦结构的场就不会从无序到有序,就不会从浑沌到谐调共振,当然也就不会存在。正是世界的这种物质性、整体性、统一性、联系性、有序性、共振性,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可反映大千世界&,才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由此知彼,由一事物而测知其他事物,才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才能同类互动,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发展的状态,不仅与本人的外部形态、神色、声音等有内在的联系,同时与其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衣着、坐落方位的选择、某种姿态等等)也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甚至与一定情境下其他事物也有着复杂的联系因此在临床情境中,医者依据患者的外部表现捕捉某些信息比类取象,以象定卦,以卦诊病,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体内疾病的状况。
周易与中医
&&&&&& 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历代著名医家都非常重视对于易学的研究工作。唐朝逊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从而指出了易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明朝张景岳则更系统地提出:&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些阴阳也;医易同源乾,因此变化也。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则多有发挥。医易相通,相得易彰。岂非偶然。
  易学古称有三。《周礼.春宫》有太卜掌三易之法,周易为其一。三易是&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有人称《连山》首卦为艮。《归藏》首卦为坤,《周易》以天地人三才立言,故周适万物。《周易》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科学分类的框架,后来发展成为诸子百家都来研究的重要著作。易理在医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涉及范围之广,使用医家之众,影响后世之远,都是有史可微的。现在我们看到,基础理论、辩证论治、方药制剂、针灸气功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并且逐渐地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易学的兴衰对其产生了很大作用。从三古之易、汉易、魏易、唐易、宋易、清易及现代易的演变,为中医的前进提供了理论上的武器。同时,也正是由于中医学的蓬勃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了对于易理的探讨和领悟。脱离医学及自然科学的轨道而谈论易理,以经注经,以经解经,经中求经,经上叠经,则对象数的理解始终囿于一隅,避免误入歧途。所以,在易理的指导下,中医始终是在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时空条件下来认识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形成了中医所独有的特色。《周易》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内经》也说:&太虚寥廊,肇基化元,万物资生,五运终天,布云真灵,总统坤元&。《周易》说:&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内经》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易经》、《内经》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体用,同出一国计民生。当代某种名医学家任应秋先生则认为:《易经》与《典帝内经》是出自同一个时期的产物。张景岳说:&然则天下相与之际,精哉妙矣。诚可畏矣。人身小天地,真无一毫之相间矣。今夫天地之理具乎理,而身心之理独不具乎易乎?天地之易,外易也;身心之易,内易也。内外孰亲,天人孰近,故必求诸已而后可以求诸人,先乎内而后可以及乎外;是物理之易犹可缓,而身心之易不容忽。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医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更进一步的说明医易相关的紧密关系。
  《周易》的卦象中,首将人体配封,以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不仅如此,而且爻辞中直接使用医学术语来表达封的吉凶程度。例如:注血涟如,血去惕出、贞疾、恒不死,噬腊肉遇毒、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损其疾、使遄有喜、臂无肤,其行次且,妇三刚不孕,妇孕不育,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说明易学的产生,医学在其中发挥了一的作用。并且渗透到易学的深层。易学在测病防病治病及养生方面也有着神气之功。
  汉朝张仲景《伤寒娴病论》说:&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爻下,一阴爻上也。斯则冬夏二到,阴阳会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变易,人变病焉&。这是利用十二消息封来说明季节变化交替对于疾病的影响。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侯决病法。文中说:&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蜇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四月中,指辰。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戊。立科十月节, 斗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导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侯,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调解之也。&。这是以艮巽乾坤四封为位,以定节气物候之变,用业判断病症状况。清朝汪琥在《伤寒论辩证广注》中说:&总按上时节气候决病法,此仲景《伤寒论》一部纲颂,以故为例之首。&&用药之道,不无省差。所以伤寒之伤,一名时气,知时知气,斯医之为道,可判然于胸中矣。&在运用易理进行《伤寒论》研究中,代不乏人,各具精义。其中,清朝《伤寒来苏集》的作者槿韵伯最有心得。在《伤寒论注.卷一》中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一句,槿韵件解释说:&寒热者,水火之本体。水火者,阴阳之微兆。七日合火之成数,六日合水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若是直中之阴,无一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内经》曰:其死多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使死期亦合阴阳之数。而愈期不合者,皆治者不如法耳。&这是以易理天地烽来解释伤寒六经之总纲。在《伤寒论注&卷四》中有&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省阴也&&&他注云:&欲吐而不得吐者,枢病而开合不利也&&欲吐不得吐,欲寐不得寐,少阴枢机之象也。五六日,正少阴发病之期。太阴从湿化,故首利不渴。少阴从火化故自利而渴。省阴主下焦,输津液司闭茂者也,下焦虚,则坎中之阳,引水上交于离而未能,故烦而渴。关门不闭,故自利。&以坎离二封来说明少阴病的病机。在《伤寒论&险子汤证》中有&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他解释说:少阴主水,于象为坎,一阳居其中,故多热证。是水中有火,阴中有阳也。&&&这以坎卦而定少阴之象,在解释真武汤时,槿韵伯说:&真武,主北方水也。坎为水,而一阳居其中,柔中之刚,故名真武,是阳根于阴,静为动本之义。盖水体本静,动而不息者,火之用也。炎失其集装箱,则水逆行。君附子之辛温,以奠阴中之阳。佐芍之酸寒,以收炎上之用。茯苓淡渗,以正润下之体。白术甘苦,以制水邪之溢。阴平阳秘,少阴之枢机有主,开合得宜,小便自利,腹痛下利自止矣。生姜者,用以散四脚之气,与肤中之浮热也。&W帮为朱雀、白虎、青龙、真武之一方的真武汤,目标是为有水气,其原因实用坎中之无阴,坎中火有秒宣,故肾家本体失职,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所以应当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在解释黄连阿胶汤时,柯韵伯对组成该汤的黄连、阿胶、黄铃、芍药、鸡子黄做了如下解释:&鸡感巽化,得迟之母气者也。共稟南方火色,率芍药之酸,入心而敛神明,。引芩连之苦,入心而清壮火。驴皮被北方水色,入通于肾,济水性急趋下,内合于心,与之相溶而成胶,是火位之下,阴精承之。凡位以内为阴,外为阳,色以黑为阴,赤为阳。鸡黄示而居内,驴皮黑而居外,法坎宫阳内阴外之象,因以制壮火之食气耳&。可以说以此解方,独出心法,别具一格。在猪肤汤证之下&省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解释说:&少阴下利,下焦虚矣,少阴脉循喉咙,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而上走于阳分也。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于肾,水不下承于心,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君其肤以除士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 ,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上矣&。未济之封象,上坎下离,水火不交。猪肤象水,降上虚火,以致水升火降,坎离易位,而成既济之封象,如此则同解上下之疾。
  唐朝著名医学家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之中,就运用易理来注解医经。在《上古天真论》中,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之句,王冰注之:&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开体,故七岁肾气至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之句,王冰注云:&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其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故曰圣人所以处天地之淳和,顺八风之顺理者,欲其养正,避役虚邪&。这是直接使用了《周易》乾卦文言。在《四季调神大论》中,有&阳气进闭塞要,在气者风热之害人,则九窍闭塞。雾湿之为病,慢掩翳精明。取类者,在天则日月不光,在人则两目藏曜也,灵枢曰:&天有日月,人有眼目。《易》曰:&丧明&。于《易》岂非摇摇欲坠养着正之道邪&。这里运用易辞来说明人体天地相应之理。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阴静阳躁,阳生阴工,阳杀阴藏&之句,王冰注后新校正云:&详阴长阳之义,或者疑之。按周易八封四方之义,则可见矣。坤者,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月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也,安谓阴无长之理。乾者,阳也,位戊亥之分,时在九月十月之交,万物之所以杀也。孰谓阳气无杀之理。以是明之,阴长阴杀之理可见矣。&这里根据《周易》乾坤之义明阴阳气无杀之理。在《天元纪大论》中,有&太虚谬廊,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之句,王冰注解则直接运用易辞而言:&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在这里,《内经》与《易经》之言,几如自一人之口,何其相似乃尔。在《天元纪大论》中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王冰则借孔子之言注云:&天地之道,变化之微,其由是矣,孔子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此之谓也&。由此可见,王冰是我国运用易理全面注解《内经》的奠基者。
  金张元素在《病机气宜保命集.阴阳论第四》中指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所以王码以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阴阳者,男女之血气。水火者,阴阳之微兆。水火既济,血气变革,然后刚柔有体而开质立焉。经所谓天覆载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稟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偏阴偏阳谓之疾&。这里运用易辞阐明了天地人身疾病这阴阳的道理。
  金朝刘守真在《素头号元机原病式》中,详言五运六气盛长胜复之理,其后附于病机十九条,主论则多主于火,治法多用寒凉之济攻其有余,成为温热学派的开山,他在原序中说:&古如祖圣伏羲画封,非圣人孰能明其意。二万五千言,至周文王方始立象演封而周公述爻。后五百余年,孔子以作十翼而铁囤方完。然后,易为推究所习者众而注说者多,其间或所见不同而互有得失者,未及于圣,窃突击道教故也。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其门三,其道一,故相段以用而无相失,盖本教一而已。若忘其根本而求其华实之茂乾,未之有也。&&仙经曰:&大道不可以筹算,道不在数故也。可以筹算者,天地之教也。若得天地之教,则大道在其中矣。&他从易学的发展史角度论述了易医一理,三门归一的道理,并指出两者需要相须以用,不可相失,否则就会忘其根本。他以此为鉴,发出感慨,&由是观之,则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
  在对于病症的病机分析上,刘守真常从易理的角度出发,判别阴阳,详审机转,如磁主气为病热类的鼽者一条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夫五行这理。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有鬼贼,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也。易曰:&操万物者,莫莫乎火,以火炼之金,热极而反化为水,及身热极则反汗届也,水体柔顺而寒极则反冰如地也,&&经曰:&鼻热者出浊涕,凡痰涎涕唾稠浊者,火热极甚稍炼致之然也。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以火极化水,热极汗出之理申明鼽为肺热所致,可以说是立论的确,恰合病机,在战栗一条说:&战栗动摇,炎之象也,阳动饮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为病寒也。栗者寒冷也,或言寒战为脾寒者,未明变化之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虞,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然寒栗者,由火甚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或曰:冬后阳升而出则阴降而入,夏后阳降而入则阴升而出,乃妄意也,如冬至子正一阳生,生而得其复封,至于已则阴绝而六阳备,是故得其纯乾封。夏至午正则一阴生而得垢卦,至于亥则阳绝而阴备,是故得其纯坤卦,至于冬至则复阳也。然子后面南,午后面北,视封之爻则子后阳升,午后阴降明矣,安得反言冬后阴降而夏后阳降孜孜不倦&&,经言火热主于出行,寒水主于闭藏,故天气热则地气通泄而出行,故地中寒也,犹人汗出之后体凉。天气寒则地凝冻而闭塞,气难通泄,故怫郁而地中也。&&故子正一阳生而至于正月寅,则三阳生而得其秦卦,秦者通利而非通秦也。然而否极则泰,秦极则否,故知人之胃于寒而内为热者亦有之矣。&&故诸战栗者,表之阳气与邪热并甚于里,热极而水化制之,故寒栗也。虽尔为热极于里,乃火极而似水化也。&这段洋洋大观的文字,以乾坤秦否笔垢六卦,论述阴阳寒热消长互变之理。根据否极秦来,秦极否来得对立转化,申明了火极似水,热极水化的病理,这不仅为战栗属热甚而立论,而且将火之论的病机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奠定了温热学说的理论基础。
  人肖天地,&&易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信乎天之包地,形如卵焉,故人首之上为天之矢,足之下为地之天。&&无形者包有形,耗电量天总包地也,天左行而西气随之。&他利用十二辟卦来说明气学流经脉始终之理,认为血气因流于十二经,总包六子于其中。在清气为荣,海囗市气为卫的论述中,他说:&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之阴降,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故曰清气为荣。浊者,体之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阳升,子后一阳生,即肾阳举而使之,故曰浊气为卫。利用离坎之卦来说明阳中之阴,阴中之阳的生发以及气之清浊分为荣卫的机理。有人曾问脾数多少,他答道:&脾虽寄于坤,实用于已,从上肺心,从下肾肝,脾中得三数也。如气寄于亲而用于寅,包络三焦寄于丑而用于申也,此人之所以肖天地而生,易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脾数为三,是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后天阴阳之本,人肖天地,物格一理,而成人体易象。此论承绪东垣先生《脾胃论》之粗髓,传其心法,得其真谛。
  元朝气震亨,后世称丹溪,为金元大家之一,他认为阳易动,阴易亏,并告诫人们以饮食为箴。在其《格致余论. 饮食箴》中说:&我独多病,悔悟一萌,尘开镜净,曰节饮食。易之象辞,养小失大。孟子所讥,口能致病,亦败尔德,守口如瓶,服之无泽&。这就转引《周易》的颐卦之辞&心肝慎言语,节饮食&之意,《格致余论.色欲箴》亦说:&惟人之生,与天地参。坤道成女,乾道成男,配为夫妇,生育攸寄,血气方刚,惟其时矣,成之以时,接之以时,父子之亲,其要在兹。&这是用乾坤二卦,以定人生男女之别,关键在于成接的时间怎样,具有一定的优生价值。对此,他在《受胎论》中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文云:&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妇。夫乾坤,阴阳之情性也。左右,阴阳之道路也。男女,阴阳之仪象也。父精弹琴血,感而会施也。血能摄精成其子,此万物资始于乾元也。血成其胞,此万物资生于坤元也。&男女之分别,在于胎儿的遗传基因,这已为当代科学所证明。朱失利用易经之理探求人生造化的奥秘,企图找同男女之另的内在原因,并从父母的禀赋及成接时间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讲到现代医学,应该是多元医学,其中包括中医、西医、中西结合,针灸、按摩、电子仪器治疗,气功,特意功能等,这也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侧面的巨大系统。
  现代易学科技与中医科技的结合,主要表现在易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模式,太极的多数(包括阴阳,五行,干支)模式,此类取象的思维模式,提取信息的预测模式,与中医的脏经络的生理模式,正邪盛衰的病理模式,辩证论治的诊断模式,和阴阳平衡的治疗模式的结合,这种结合使易医科技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所谓易医科技简言之是易学科技与医学科技有机结合是以易为主导、以医为主体的科技,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医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先民、先哲、先贤、先圣们的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富强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易医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研究易医文化的目的不只是对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更重要提开发其蕴藏的科技资源,使易医科技与现代人体生命科技接轨,并能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的生命力。从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造福人类。
&&&&&&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曾说:&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虽阴阳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可见古代医学家认为医易相通的地方,正是在阴阳学说这一基本点上。
《周易》的主旨在论述一阴一阳之道,它提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强调&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者,一阴一阳也,它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黄帝内经》是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其思想体系受《周易》思想影响极大,《内经》在论述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施治方针时,都是以阴阳协调为立论点的。
《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指出人体虽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其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认为,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如具体落实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可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所以《灵枢﹒寿夭刚柔》篇说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周易》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和相对统一的结果。如人体的功能活动属阳,物质属阴。物质是功能的基础,没有物质便不可能有功能的产生;反之,功能的出现又不断促进了物质的新陈代谢。因此,功能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和消长平衡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更以味、形、气、精之间的转化过程,论证了人体阴阳相互转化的关系。指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营养物质(阴)能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必须依赖气化(阳)的功能;精是功能产生的基础,而精的产生又离不开气化的功能。所以形体经气化作用而滋养形体,在病理状态下,味、形、气、精之间也相互影响。
《内经》指出,一旦人体的阴阳关系失调,正常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将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疾病的发生还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这里正气是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由于正气和邪气也可用阴阳来区别其属性,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和斗争的情况,尽管可以导致复杂多端的病理变化,但也能用阴阳的偏盛偏衰来概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就是阴阳偏盛的病理现象,也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而《素问﹒调经论》中的&阳虚则内寒,阴虚则内热&则是阴阳偏衰的病理状态,也即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内经》中用这种阴阳偏盛偏衰来解释疾病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记有&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等等。
《内经》根据《周易》互根互用的原理,认为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如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阴精的化生不足,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此为&阳损及阴&。同样,阴虚到一定程度则可导致阳气的生化无源,出现阳虚的现象,即是&阴损及阳&。无论是&阳损及阴&或是&阴损及阳&,最终都能引起&阴阳两虚&。此外,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阳证可转化为阴证,阴证可转化为阳证。若一旦&阴阳离决&,那么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终止了。
《内经》既然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临床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症情,它都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明确说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所以在临床辩证中,首要的即是分清阴阳,这样才能抓住疾病本质。在阴阳可分原则的指导下,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即阴证或阳证;小则可分析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每个具体脉象、色泽、声息等。《内经》把浮脉、数脉、大脉、滑脉等归属为阳,沉脉、迟脉、小脉、涩脉等归属为阴。在望诊上,色泽鲜明者为阳,晦暗者为阴。在闻诊方面,则把语音洪亮的归为阳,低微无力的归为阴。所以无论望、闻、问、切,都莫不以先别阴阳为首务,而调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内经》治疗的基本原则。
《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是《内经》所创立的中医独特理论体系的基础,从《内经》所阐发的阴阳学说中,有助于认识《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两部书相结合,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医易相通的特点,对建立科学的中医理论的结构模式,确立生命就是对立运动的观点,对中医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易》与中医平衡论思想
  思格斯说:&平衡是和运动分不开的&,就是说有动必有静,所谓静,即指相对的静止,也就是相对的平衡。
  《周易》在平衡观方面,已经初具平衡论思想的雏形,《周易》已对认识到有动必有静的动静平衡观,如《易.系辞》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的平衡观还反映在卦的结构上,如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对于阴、阳爻的数量,位置其分布都是平衡的。体现了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原理,亦即是在发展中、变化中的平衡,《周易》六十四卦朴素地反映了这一观点。平衡的目的在于维持相对的静止,亦即相对的稳态,平衡是对立统一的产物,没有对立统一便没有任何平衡。《周易》的平衡现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是在阴阳、天地、水火、日月、刚柔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平衡。《周易》的平衡观还表现在制约关系上,就是说有制约才有平衡,亦即对立统一的双方,要在一定制约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平衡。如既济卦的水火互制,泰、否卦的乾、坤交感,都是平衡制约的朴素萌芽。平衡是为了维持整体的统一性。
  《易经》的&易&,其含义包括&变易&和&不易&,实际上也就是动和静的统一。有&变易&就必有&不易&,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有了&不易&,事物才可能有相对的静止,也才能保持平衡,所谓动中之静,动态的平衡。正所谓&易者,变易也,不易也,简易也&。上述皆体现了《周易》的平衡论思想,《周易》的平衡论思想,渗透于《内经》,促进了《内经》整体衡动观的发展。
  《内经》整体衡动观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平衡论思想。是整体运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内经》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及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在自然界的平衡方面,运气学说的论述极为精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即太过者抑之,不及者举之的意思,运气学说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胜、复、郁、发规律。这是自然界的自稳调节机制,是维持气候六气之间相对平衡的保证。实质上是六气阴阳的平衡。此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测生化&。《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皆为制约,平衡理论的精辟论断。
  人体内部脏气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是赖人体内部的自调机制实现的,有动必有静,大自然界具有充分自衡的能力,如生态的稳定自调,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体的自衡、自稳能力也是惊人的。包括生理上的自我平衡及心理上的自衡。主要通过脏腑相关理论,脏象理论,气机升降出入,脏气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以及经络之间气血多少的调节来实现的,如以脏腑而言,其间的平衡协调、制约是通过十二藏之相使实现的。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曰:&十二藏之相使&&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脏腑之间具有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自衡能力。
  以经络而论,经络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气血的多少调节也是天赋的。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体现了经络之间的气血是自我协调的,表经多气少血,则里经多血少气;里经多气少血,则表经多血少气。经络之间诸经又主统于太阳。如:《素问.热论》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说明太阳为六经的统领,掌握着六经的协调与平衡。
  《内经》平衡理论的特点主要以阴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在生理方面,《内经》认为,维持阴阳的平衡是生命机能的重要环节,从而提出&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在病理方面,提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脏腑阴阳的协调被破坏密切相关,在养生防病方面顺应阴阳的消长平衡。在诊断方面以审查阴阳的变化为主要诊查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在治疗方面又以恢复阴阳的平衡为宗旨,故《素问.全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目的在于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而达到恢复阴阳协调的目的。
  综上所述,《内经》大大地发展了《周易》的平衡观,并突出地发挥和应用了阴阳平衡理论,充实了动静观思想,使中医的整体衡动观更富于生命力.
八字与疾病
  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人们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生死寿夭等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非人类自身所能把握的一种力量━━命运,而即是在科学昌盛的今日仍有不少人笃信命运。因此,自从八字命学诞生之后一千多年来盛行不绝。然而自古医易相通,而八字命学与中医理论皆以阴阳五行之理立说,而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中的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可以作为人体身上各种信息具体标志,其分布排列与组合及五行生克,可以作为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的时间、空间方位的信息,故而近年有人研究八字命学,认为其基本勾划出了人体生物钟的整体轮廓(张凤国等:《东方星相学揭秘&宇宙人生密码》,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甚至还认为八字命学是人体生命遗传信息的排列。如季连敏氏通过对505例精神分裂症出生月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性患者以冬季出生最多,而夏季较少(《全国首届内经时间医学及子午流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1992.12.河南洛阳)。同时笔者也在临床发现,多数危重病人的八字与流年、大运确有&忌神辗转攻&之排列,但一些有&喜神&相救者病多易愈;而有&忌神&又无&喜神&相救者其病难愈,多凶。对此笔者设想如果将所患病种按八字命学排列进行统计分析,那么就有可能获得某干与某支、某干与某干及某支与某支搭配会出现某些疾病多发的概率,从而可由是研究其未病先防的措施。为中医遗传病学的研究奠定基础。但这是一项巨大的流行病学调查工程,必须有许多的同仁一同参与。有鉴于此,故笔者列此《八字与疾病》一篇,以为同仁抛砖引玉。然而八字命学它毕竟产生于一千多年前,其中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故望读者择善而从,批判地继承。
  一. 八字命学理论依据
  八字命学,即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来推断其一身的寿夭祸福的一种学说。年、月、日、时加起来共四项,俗称为&四柱&,每柱一个天干一个地支,共八个字,所以叫&八字&。
  八字命学,大概起于唐代李虚中,他精研阴阳五行,并根据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的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来推断其寿夭祸福。后经过五代宋初人徐子平在李氏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为年、月、日、时同时推算的四柱法,如此推算人有51万余种命,这大大丰富了其使用范围。命学八字其理论依据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命学家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对立平衡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制约的结果。那么作为天地间的人,其出生的年月日时所禀赋的阴阳五行属性就可以推断一生的发展。证如东汉大学者王充所云:&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众星之气在其中矣......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或贵或贱,或贫或富......非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命学家认为自然界中充满了一种天气和众星的精气,人在结胎之初受了或厚或薄的这种气,而这种气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而五行的运动变化就会影响人的一生。
对于疾病的推算方法,先要把五脏六腑与天干地支联系起来,然后再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和中医理论加以分析。在具体看法上,以日主干支为主结合五行生克太过不及,以作定论;譬如日干是甲、乙木,四柱中出现庚、辛、申、酉等金多的,木就遭克,可能有肝胆惊悸劳瘵,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头目昏晕,或口眼歪斜,左瘫右痪,以及跌扑损伤等症;假如日主天干仍是甲、乙木四柱八字中出现丙、丁、巳、午火多的,并且没有水来相济,这时木气被泄太过,又可出现内热口干,痰喘咳血,中风不语,以及女人血气不调,怀孕胎落,小儿急慢惊风,夜啼咳嗽,面色青黯等症。
对于以上所述疾病的看法,又有人提出独到见解:&旧分五行,论人疾病,未尚不合于理,但人身脏腑经络五行俱全,人命柱中运中,五行未必俱全,必以某行断其病,亦不尽验。须看日主及所用格局,或朗健,或中和,或平顺,皆无疾之命也;或晦弱,或驳杂,或乖戾,皆有疾之命也。又看其神理气势,或太过,或不及,兼取柱中运中五行参合论之,即无木而就生木、克木、木生、木克之神,亦可推木之受病与否......&。
为了便于执简驭繁,现采摘部分古赋,聊备一格于下,赋云:&筋骨疼痛,盖因木被金伤;眼目昏暗,必是火遭水克;土虚逢木旺之乡,脾伤定论;金弱遇火炎之地,血疾无疑。木逢金克,定主腰胁之灾;水被火伤,必主眼目之疾;心肺喘满,亦干金火相刑;脾胃损伤,盖因土水战克。支水干头有火遭,必腹病心朦;支火干头有火遇,则内障睛盲。炎上(火)烦焦蒸土曜,头秃眼昏;润下(水)纯湿无土制,肾虚耳闭;荧惑(火星)乘旺临离巽(火风),风中(中风)失音;太白(金星)坚利合兑坤(金土),兵前落魄。&至于得病其凶吉如何,则古歌有云&何知其人凶,忌神辗转攻&。所谓忌神为病,喜神为药。有忌神而有喜神解救的,叫做有病有药;有忌神而无喜神解救的,叫做有病无药。有病有药的吉,有病无药的凶。如寅月出生的人,如不用甲木而用戊土,那么则这克土的甲木就成了当令的忌神了;这时日主命局中如果有抑忌,皆可转凶为吉;反之,命中运中如若无火化木,无金制木,反而有水生木,有木党木,那就凶祸多端,到老不吉了。此外,岁运如虽未能扶喜抑忌,但也不与忌神结党,助纣为虐,那大致终身不凶不吉,绿绿到老。
《周易》和《内经》
&&& 一、阴阳 虽然在《易经》中并没有关于阴阳的直接论述,但阴阳思想无疑是包含在《易经》中的。构成《易经》符号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 &作为两个性质相反的东西,代表着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或趋势。由于这两种初始力量或趋势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个宇宙及人类社会。《易经》作者用阴阳爻的不同组合构成八经卦和六十四卦,阴阳思想蕴含其中。《易传》微显阐幽,明确地揭橥出阴阳大义。&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认为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对立统一的奇妙作用产生宇宙万物,所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传》)。《内经》发挥《周易》的阴阳思想,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素问.天元纪大论》)显然,这段论述是对《易传》阴阳思想的阐发。《内经》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壮大、衰亡的内在动力,是现象世界纷繁灿烂而又秩然有序的幕后指挥者。
   《周易》和《内经》都认为,阴阳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阴阳的对立统一、调畅、和谐是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条件。在阴阳的关系上,《周易》认为,阴阳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系辞上》),《乾.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坤.彖传》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乾坤即阴阳,《周易》认为,万物资始于乾阳,乾阳在万物的生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万物资生于坤阴,坤阴在万物生化中起辅从作用。因为乾的性质是健运不息,坤的性质是厚德载物。阳主阴从与阳尊阴卑的思想不可等量齐观,因为前者是自然哲学观念,后者是政治哲学观念。后者虽然可由前者导出,但不是自然哲学本身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虽然应当受到批判,但在古代还是有它的存在理由的。而阳主阴从的思想,在今天来看也还是正确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对立统一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如果双方完全等同,也就无所谓阴阳,矛盾统一体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合实际的。阴阳观是客观辩证律的主观反映,本身就蕴含着阴阳主从的思想。通过对《周易》的分析,也可见到这个意思。
《内经》也认为,阴阳无论在天地自然还是在人身,作用是不同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1〕意为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体中的太阳一样,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素问.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王冰注曰:&阴,谓五神藏也,所以说神藏与消亡者,言人安静不涉邪气,则神气宁以内藏,人躁动触冒邪气,则神被害而离散,藏无所守,故曰消亡。&可见《内经》认为,阴气性主安静,守藏于内,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关于阴阳的关系,《内经》有如下论述: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同上)
  &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素问.阴阳离合论》)
 & 总之,《内经》认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
《内经》不仅继承了《周易》的阴阳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内经》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扩大了阴阳的适用范围。在《周易》中,阴阳主要作为自然哲学范畴使用;在《内经》中,阴阳既是哲学范畴,又是医学范畴,是哲学范畴与医学范畴的巧妙统一。《内经》对《周易》的阴阳学说中蕴含的阴阳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相协相调的思想作了更系统明确的表达,并结合医学实际作了新的发展。《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了三阴三阳的理论。所谓三阴三阳,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阳明、太阳,其中厥阴、阳明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所谓两阳合明,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三阴三阳是从量上对阳阴的划分,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三阴三阳合称六经。一般认为,这一学说导源于《周易》六爻观念。(《易学基础教程》第六章第五节&易学与医学&认为,经卦乾为三阳,坤为三阴;别卦乾为六阳,坤为六阴。这个套式对经络形态形成的明显影响,是构成了正经脉阴阳对称结构。)因为从形式上看,六经与六爻在数量上相合,而且六经的阴阳结构与六爻位相似。六经中,阴阳各半;六爻位中,阴阳位亦各半。六经从少阴到太阳,有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六爻位也表示事物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
《内经》根据阴阳互根理论,提出了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主外出,阖主入内,枢主内外出入,体现了三阴三阳分而言之,阴阳各有其经;合而言之,表里同归一气,既相互协调又各尽其职的理论。开阖思想显然源自《周易》。《系辞》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辟即开也。《系辞》认为,坤阴的功能是收敛包容,主入内,乾阳的功能是开放行动,主外出。
二、变易 《周易》的中心思想,正如书名所示,是讲变易的,所谓变易,变化运动之谓也。易,《说文》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2〕阴阳不是对待的死物,而是盛衰消长的过程。《易纬.乾凿度》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3〕 一般认为,易有四义:简易、变易、不易、交易。《周易》认为,大到宇宙天地,小到草木昆虫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所以易之四义中的变易,是其核心。《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变中又有不变,变易本身是不变的,变易与不易是对立统一的。变易即动,不易即静,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动静矛盾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法则。由于乾坤阴阳是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内在动力,所以虽然现象世界是品物流行的,但事物运动的法则性、规律性是可以认识掌握的。正如《系辞上》所云:&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掌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就是所谓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上》)人类掌握了易简的道理就能依理而行,成就事功。
 《周易》认为,自然界是生生化化、运动不息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人类与万物亦随着自然的生化节律而运动。&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周易》运动观强调运动的往复循环性,这种观念成为支配中国人思维的核心力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奠基作用。这一点由刘长林首先指出,他将这种观点叫做圜道观。(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中说:&没有圜道观,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如此模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表现了中国思维特色的,诸如阴阳、五行、八卦、六爻等影响深远的学说,就深深体现着圜道观念。&)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就是这种观点的经典表述。这种生化运动是自天地开辟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下去。正如《系辞上》所云:&生生之谓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而人类作为有智慧的生物,认识到天地的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所谓&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豫.彖》)因而,&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同上)顺动还包括抓住时机,依时而行,即&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 《周易》的变易之道为《内经》所充分接受。易、变易之词见于《内经》,易在《内经》中有变易、交换、改变等意义。《素问.玉版论要》曰:&易,重阳死,重阴死。&王冰注曰:&女子色见于左,男子色见于右,是变易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变易者,复之纪&,意为变易是胜负报复的纲纪规律。又《灵枢.终始》曰:&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4〕 当然,重要的并不是名词的使用,而是《内经》全书贯穿着变易的思想。《内经》认为,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衰亡,都根基于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动静的辩证转化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内经》认为,运动普遍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与人类之中。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节律。个体生命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人体的气血依昼夜十二时辰,从手太阴肺经到足厥阴肝经进行着如环无端的循环运动。疾病有着沿五脏、六经传变及&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运动规律。
更有意义的是《内经》并不是一般地谈变易运动,而是结合医学特点发挥出一套气化学说。气化是气机活动变化的简称。气化一词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其文曰:&各从其气化也。&《周易》运动变化产生万物的思想,为《内经》气化学说奠定了基础。《系辞...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医堂 斑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