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命科学家未来何时攻克2017乙肝攻克是真的吗

我国科学家攻克病毒学难题 首次发现乙肝受体
我国科学家攻克病毒学难题 首次发现乙肝受体
编辑日期: 字体: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该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机制,并为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可是,这个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能解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的科学家经过数年攻关,终于发现了这一受体分子。
这项工作是由北生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1月13日的《eLife》杂志上,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功能性受体”。该杂志是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杂志。
据介绍,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乙肝卫星病毒HDV。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3000万,每年约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虽然目前已有乙肝疫苗,但全球每年仍有近百万人死于乙肝和相关疾病,并伴随有相似数量的新报告病例。
早在4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了乙肝病毒,但其相关的细胞表面受体却一直是未解之谜。全球多个知名科研机构的顶尖科学家在寻找乙肝病毒细胞表面受体。研究表明,迄今所发现的这些分子都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功能受体分子。
李文辉团队自2007年起开始了相关研究。与灵长动物非常类似的小动物树鼩,是除人类和黑猩猩以外唯一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种。李文辉团队从树鼩入手,首先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他们通过独创的纯化手段深入分析后发现,肝脏胆汁酸转运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多肽)会与乙肝病毒包膜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随后,他们在相关细胞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肝脏胆汁酸转运蛋白的确是病毒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
他们还鉴定出NTCP上关键的病毒结合区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结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变其NTCP上一段极小的区域,就能使之变成有效的HBV和HDV受体。
李文辉团队的发现在国际同行中引发轰动。HBV病毒侵入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史迪丰·吾本博士认为:“这一突出成果对HBV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将改变HBV领域内现行的研究模式,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记者吴月辉、赵永新)
转载立刻告诉伙伴们: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请注明出处,本站文章及评论仅供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参考!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1930050] 全国医药人& &[1939692]& 高管实名群&&&&&&&加群验证:11EY攻克乙肝,不是梦--科技--人民网
攻克乙肝,不是梦
&&&&来源:&&&&
&&&&&&字号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试验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博士研究团队的新发现,不仅回答了关于乙肝病毒感染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且从根本上突破了乙肝相关研究最重要的技术瓶颈,为乙肝感染相关的研究领域开辟了道路,并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了崭新的大门。  ●2005年揭牌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中国基础科研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决策者希望以改革试点的方式,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国际一流科学家集体为基础,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组建国际一流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北京生科所让科技投入得到了最高的使用效率和最好的投入产出比。  乙肝是给中国人造成最大威胁的传染病;治愈乙肝是科学家未能解决的难题。而产自北京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在战胜乙肝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在北京西北郊一个僻静的生命科学研究园区里,坐落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下称“生命所”)的四层红色小楼。它被一些科研界人士认为是中国最为高效的研究所。来自NIBS的李文辉博士研究团队的新发现,的确让乙肝患者看到了希望――11月13日出版的eLif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论文,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体》。  首次发现乙肝病毒的“来路”  “全世界每天有近2000人因为乙肝感染及相关疾病而死亡。而在中国,目前有数量庞大的乙肝感染者,中国绝大部分的肝癌由乙肝感染造成。”李文辉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多年前他在医院担任见习医生时曾看护乙肝病人,对病人的痛苦印象深刻,也成为他研究乙肝病毒的初衷。  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病毒患者,其中1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过去几十年对HBV病毒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对该病毒的许多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预防和治疗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长期存在于乙肝预防和治疗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挑战还远未解决:现有药物在大部分患者中均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乙肝感染难以根治;人类对慢性乙肝病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机制等的科学认识有限,也缺乏相应的治疗手段。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必须依靠深化对乙肝病毒及相关感染和致病过程的科学认识。在所有相关问题中,一个基本和核心的科学问题是乙肝病毒是如何入侵感染肝细胞的,是什么细胞受体分子在介导这一过程。乙肝病毒细胞受体分子被认为是打开通往认识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之门的一把钥匙。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文辉团队从一种小动物树入手,树是目前已知的除人类及黑猩猩外,唯一能感染乙肝的动物。他们首先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有了这个数据库,再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分析手段,他们发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会与乙肝病毒表面包膜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区发生作用。“相当于用病毒蛋白设置了一个巧妙的钓饵,让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上钩。”NIBS的黄嵩博士介绍说。 随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NTCP的确是病毒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  “这篇文章有力地证明了NTCP是HBV和HDV的受体,”三位国际评审专家一致如是评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HBV和HDV受体,NTCP的发现是该领域的一项巨大进步,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前,用于乙肝病毒实验的肝脏细胞来源困难,差异性大,不太适合做药物研究。而李文辉团队做出的相当简单的细胞模型,让科学家可以利用其做各种研究。长远来看,这将十分有利于HBV感染及防治研究的快速发展。  目前,新的肝脏细胞模型,已经开始分发到世界各地的乙肝病毒实验室。  五年磨一剑,平台很重要  “技术挑战不是单个人能够解决的,而是得益于整个研究所,得益于高水平实验室的稳定支持,得益于科研环境和氛围。”李文辉说。  李文辉这一研究题目开始于5年前。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微生物与分子遗传系从事病毒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包膜病毒侵入细胞机制。2007年10月他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5年来他安心钻研乙肝病毒受体这一题目。  “你要知道,李老师过去5年只发了一篇小文章,但从没有人怀疑过他的工作。” 生命所所长王晓东说:“这就叫追求卓越、十年磨一剑。”  当前国内普遍浮躁的科研环境里很难得到的宽容待遇,而李文辉得到了。这得益于北京生命科学所的合理机制。  生命所制度的最大特色之一是:经费跟人走,而不是跟项目走。“我们挑的是人,不是项目。”王晓东说,被挑中的科学家有资格成立自己的实验室,并根据实验室等级,获得每年200万至300万元的实验经费,用于整个实验室的运行。这个经费强度基本满足了研究需要,研究员5年作一次报告即可,不必花太多时间申请项目经费。  “只领导,不跟随”,是北京生命科学所设立科研选题的原则。“选题必须是世界最前沿的;必须是别人没有做过的。”黄嵩告诉记者,生命所的学术导向完全是为了探索未知。  “我经常告诉同学们:我们希望做可以写进教科书的科研。”李文辉说。  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务,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地做科研,是生命所的一大优势。大型仪器统一购买、集中使用,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也明显改善了仪器使用效果和实验质量。  生命所现在已经建成11个专门技术的辅助中心,可以为所有试验室提供专业服务。 在生命所,科研至上的文化主导了科研人员。这里只有一位所长和副所长,没有其他的行政级别。行政部门人员都是合同制,一年一聘,续聘的标准就是能否为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减少负担。生命所只有20多名行政人员,却能够承担起全所850人的所有杂事,大到采购设备,小到进口实验用小白鼠等,甚至连租房子等事情都会为新归国的科学家办好。  如今,NIBS的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的就有近30篇。“NIBS鼓励研究人员碰头和探讨。这里会有‘Faculty Club on Friday’的活动,大家坐在一起随便聊聊最近的新想法。这对建立良好的科研氛围帮助很大。”黄嵩说。在NIBS,科学家拥有极大科研自主权,而非官员行政决定选题。  北京铸造的世界一流  2005年揭牌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中国基础科研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十年前,建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决策者希望以改革试点的方式,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国际一流科学家集体为基础,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组建国际一流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财政局打破现行政府科技经费管理模式,采取运行经费提交理事会批准即可拨付的特殊政策,解决了归国科学家基本生活保障,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必要条件。  李文辉说:“当初还在国外工作时就知道国内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所,由王晓东担任所长,起点很高。”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地标”,生命所带动了新一轮归国潮。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回国担任所长后就带动了多名高水平留学人员先后报名应聘来研究所工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  经过多方论证和调查,由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8个部委为主体组成理事会,共同管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筹建和运行工作。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负责具体实施和提供主要的资金。  目前,北京市政府每年提供资金支持,供日常运行,成为生命所经费的主要来源。  在我国与生命所规模相当的研究机构有400多个,而生命所是其中高水平成果最为突出的一个。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生命所让科技投入得到了最高的使用效率和最好的投入产出比。而生命所的成功实践,也让许多科研机构来此取经,一些容易学习的制度革新,如科研设备和辅助中心的管理机制就已经被一些国内的科研院所成功复制。  其次,用稳定而自由的机制激励人。靠什么把这些冉冉上升的科研明星从整体条件更优厚的国外研究机构吸引回国并让他们在中国作出国际一流的成绩?北京市与相关部委大力突破现有政策,确定每年为生命所提供稳定的支持经费,长期稳定支持,不断增长,这点燃了他们加盟生命所的激情和做有风险,难度大,但有影响力课题的信心。  “生命所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杂念,”中科院院士饶子和说,“多年来一直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一心一意做科研,我很欣赏。”饶子和认为,生命所的实践证明,如果稍微集中一点资源,就可以采用更好的机制和条件把最优秀的人集中起来搞尖端科研,并为其发展提供充足保证。  前科技部领导也有类似的评论:由于评价导向出现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把科研当成一种工具,丧失了对科学本质的追求。生命所的实践恰好树立了一个正面标杆,其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态度为业内所公认。  “生命所凝结着许多领导和部门的希望,这些年一直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丝毫不敢懈怠。”王晓东表示,生命所正在两条线上前进:一是优化、凝练科研目标,力争在原始研究上有更大发现;二是向成果转化延伸,力争在新药研制和重大疾病防治上有所突破。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本市提出将生命科学研究所建成国际一流研究机构,探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运行机制,在为国家生命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科技今日热点新闻
24小时排行&|&
胡锦涛痛斥的特权都是啥邓小平咋没拆主席纪念堂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光临青岛科技大学新闻网
|当前位置:
关于推荐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的通知
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来源:人事处 
编辑:刘园园 点击:[] 日期:日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见附件)要求,为做好我校候选人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奖励人数不超过10名,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全国支持人数不超过5名,我校可各推荐1名候选人,请各单位严格按照评选范围和条件推荐合适人选。
2、以上两个项目每个学院可各推荐1名人选,但不能推荐同一人选,推荐人选应从事基础科学或生命科学领域。如没有合适人选可不推荐。
3、申报人根据申报奖项,填写《附件1:学校推荐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一览表》或《附件2:学校推荐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一览表》。
请于日前报送申报材料,纸质版送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图书馆楼4023),电子版发送至
附件【】已下载次
附件【】已下载次
附件【】已下载次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崂山校区-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四方校区-青岛市郑州路53路 高密校区-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2015 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员邮箱: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乙肝攻克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