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囊腺瘤性 占位性病变 倾向来源于卵巢 不除外囊腺瘤 这是我检查的CT报告 医生建议 切掉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胰腺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胰腺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王旭东1 徐剑锋2(通讯作者)
(1如东县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如东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肿瘤患者影像征象,以提高对该病CT、MR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CT/MR图像特点。结果 共计41个病灶,手术及病理证实体腔上皮来源:滤泡囊肿3个,黄体囊肿1个,粘液性囊腺瘤2个,浆液性囊腺瘤5个,囊腺癌8个,卵巢癌术后复发4个,内膜样腺癌5个;性索间质来源:硬化性间质瘤1例,卵泡膜细胞瘤3个,颗粒细胞瘤2个;生殖细胞来源:囊性畸胎瘤2个,卵黄囊瘤1个;转移性:Krukenberg瘤4个。结论 卵巢肿瘤CT及MR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
&&&&&&&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占妇科肿瘤的4%~24%。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三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但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得,恶性肿瘤发现时已不是早期,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CT及MR为断层成像,对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CT、MR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 一 资料与方法
&&&&&&& 本文32例卵巢肿瘤患者,年龄9岁~80岁,平均51岁。主要症状及体征为经期疼痛或下腹痛14例,盆腔肿块13例,阴道流血5例,进行性消瘦8例,月经紊乱5例,胃癌史2例,卵巢癌术后4例,AFP明显升高1例。
&&&&&&& MRI检查 美国GE公司Signa HDx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及随机配置体部线圈,检查前4小时禁食,并饮水700-1000 ml,适当充盈膀胱,扫描范围自脐至耻骨联合。采用SE序列,FOV 35~40 cm,层厚5~7 mm,常规作横断及矢状位扫描, T1WI TR/TE 400-500/10-25 ms,T2WI TR/TE -100 ms,根据需要再作冠状位扫描。质子加权像有利于区别脂肪与水,脂肪抑抑制技术可更清楚地显示盆腔转移性淋巴结。必要时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钆双胺(Gododiamide),剂量0.1mmol/kg,流速3ml/s。
&&&&&&& CT检查 采用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自髂前上棘至耻骨联 合,必要时加大扫描范围至膈下。扫描参数主要有:探测器排列64mm&0.625mm,层厚5.0mm,间距5.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s。造影剂为优维显370,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前嘱患者口服2%泛影葡胺500 ml,扫描时要求患者屏气。
&&&&&&& 二 结果
&&&&&&& 患者均于术前行CT或MR检查,其中18例行CT检查,13例行MR检查,另1例行CT及MR检查。23例患者为单侧病变,9例为双侧卵巢肿块,共计卵巢病变41个。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体腔上皮来源:滤泡囊肿3个,黄体囊肿1个,粘液性囊腺瘤2个,浆液性囊腺瘤5个,囊腺癌8个,卵巢癌术后复发4个,内膜样腺癌5个;(2)性索间质来源:硬化性间质瘤1例,卵泡膜细胞瘤3个,颗粒细胞瘤2个;(3)生殖细胞来源:囊性畸胎瘤2个,卵黄囊瘤1个;(4)转移性:Krukenberg瘤4个。
&&&&&&& 三 CT及MRI征象
&&&&&&& 1 卵巢囊肿 包括滤泡囊肿3个、黄体囊肿1个,均为单侧性,直径0.5~7cm不等,其中2个病灶表现为薄壁、表面光滑的单房性囊肿,1例为卵巢囊肿蒂扭转伴出血,CT表现为稍高密度,另1例为黄体囊肿伴出血,MR信号复杂,误诊为卵巢癌。
&&&&&&& 2 卵巢囊腺瘤7个,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个,1例为双侧,3例为单侧性,病灶大小约6cm~29 cm不等,大多数病灶较大,可自膈下至盆腔。CT及MRI均表现为囊性病变,薄壁单房或多房,囊液密度/信号均匀,壁和间隔薄而且规则,1个病灶伴有囊内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间隔轻度或明显强化,1例伴有腹盆腔积液。粘液性囊腺瘤2例,均为单侧性,表现为囊性,为多房性,其中1例各囊均呈长T1长T2信号,另1例各囊间密度/信号不一致,囊壁较厚、光滑,无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未见腹水及淋巴结肿大。肿物推移压迫周围脏器,使其移位。
&&&&&&& 3 卵巢囊腺癌7例,2例为双侧性,其余4例均为单侧性,病灶大小约3cm~16 cm不等,CT/MRI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不规则增厚,呈分叶状,囊壁上可见不规则结节突向腔内,增强后囊壁及结节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6例伴盆腔积液,3例伴有腹膜/网膜/系膜转移,部分系膜呈糕饼样改变。
&&&&&&& 4 卵巢癌术后复发4例,均为单侧,有卵巢癌手术病史,表现为术区囊实性或实性不规则形肿块,实性成分有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例伴有盆腔转移,1例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
&&&&&&& 5 内膜样腺癌3例,2例为双侧卵巢病变,共5个病灶。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本组病灶最大径约4.4 cm ~15cm,为囊实性病灶,实性为主,伴有小囊状改变,增强后实性部分轻至中等度强化,静脉期仍有强化,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1例伴有周围血管影增多,2例伴有盆腔积液,未见明显盆腔转移征象。
&&&&&&& 6 硬化性间质瘤1例,CT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实质性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强化明显,静脉期病灶强化仍明显,并向中心扩充,呈&快进慢出&的逐渐充填特征。
&&&&&&& 7 卵泡膜细胞瘤3例,为单侧附件区中等大小的实性肿块,较大径约8.5 cm -14 cm。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2例为实性肿块,CT平扫肿瘤的密度略低于或接近子宫密度,瘤体密度欠均匀,增强后肿块轻微强化。1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伴有小囊状改变,MR图像中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伴囊状高信号,未做增强检查。本组病例均未见盆腔积液征。
&&&&&&& 8 颗粒细胞瘤2例,均为单侧肿块,最大径分别约6.7 cm、8.3 cm,1例行MR检查,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伴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高信号及低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另1例行CT检查,平扫密度较高,呈囊实性,增强后边缘有强化。
&&&&&&& 9 囊性畸胎瘤1例,双侧病变,肿块巨大,最大径约10cm,CT图像示病灶内密度不均匀,见脂肪密度影,边缘稍模糊,增强后环形强化。
&&&&&&& 10 卵黄囊瘤1例,单侧性,最大径约7cm,患者血AFP明显升高,CT表现为椭圆形肿块,呈囊实性,内可见分隔带,增强后实性部分逐渐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盆腔少量积液。
&&&&&&& 11 Krukenberg瘤2例,双侧,为团块状含小囊的实性肿物,增强扫描实性成份有轻度强化,囊壁强化较明显,伴有盆腔积液、系膜转移。
&&&&&&& 四 讨论
&&&&&&& (一)体腔上皮来源肿瘤
&&&&&&& 卵巢囊腺瘤是最常见的上皮性良性肿瘤,呈囊性肿块,单房或多房,病灶内可有分隔,壁薄规则,边界清楚,部分有结节。CT有时见囊壁钙化,但无特异性[1],文献报道子囊内可见孙囊并认为是粘液性囊腺瘤的特征性表现[2],本组病例并未出现此改变。卵巢囊腺瘤病灶较大,常自膈下至盆腔。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从形态、信号上都很难严格区分,但对于多房性、信号强度较高且各房内信号强度不同的囊性肿瘤,应首先考虑粘液性囊腺瘤,本组病例符合此种表现。
&&&&&&& 原发性卵巢癌可起源于上皮细胞、胚芽细胞或基质,其中80-90%是上皮性的,囊腺癌约占全部卵巢癌的一半,本组均为上皮性。比较囊腺瘤及囊腺癌影像表现发现,出现以下征象时提示恶性卵巢肿瘤诊断:①肿瘤囊壁或分隔增厚,厚度不均或有结节状突起;②肿块内实质部分占的比例越多,恶性可能性越大,恶性更容易出血、坏死;③肿块边界不清,包膜不完整,有腹水,腹膜种植或浸润生长;④增强时实性成分有不规则强化。
&&&&&&& 卵巢内膜样癌是发生于卵巢的与子宫内膜癌类似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远低于卵巢表面上皮源性肿瘤,约占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10%~20%。本组病例均呈囊实性,以实性为主,增强后呈多囊状改变,其囊变区可能与肿瘤间质疏松易水肿及肿瘤比较大、容易缺血坏死有关。
&&&&&&& (二)性索间质来源肿瘤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卵泡膜纤维瘤组的一个亚型,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20-30岁年轻人,平均年龄27岁。CT平扫肿瘤多为界限清楚的实质性或囊实性。增强扫描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具有特征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少见,仅占卵巢肿瘤的0.5%~1%,分为典型和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罕见,仅占3%,卵泡膜细胞瘤能分泌激素,是卵巢功能性肿瘤,患者多有雌激素水平增高,月经紊乱。卵泡膜细胞瘤T2WI低信号的特征及乏血供的增强模式能够较准确反映其病理特点,即肿瘤细胞为成纤维样梭形细胞,细胞之间有较明显的胶原纤维,导致其质地多较硬,胶原纤维含水分较少,这对该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 卵巢颗粒细胞肿瘤是一种功能性肿瘤,十分罕见,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2%~5%,发病高峰期为45~55岁。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分为成人型和青少年型,成人型约占95%,青少年型占5%,本组病例为成人型,基于雌激素作用,均出现月经紊乱。
&&&&&&& (三) 生殖细胞来源肿瘤
&&&&&&& 囊性畸胎瘤即皮样囊肿,占全部卵巢畸胎瘤的2%~25%,多见于生育期妇女,肿瘤通常较大。其特点是肿瘤呈单房性囊肿,可含三个胚层结构,主要为外胚层组织。较具特征性的MRI表现是:T1WI、T2WI表现为脂肪信号。脂肪成份存在是诊断该肿瘤的主要依据。本例患者病灶内可检及脂肪成份。
&&&&&&& 卵黄囊瘤,以往又称为内胚窦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文献多是个例报道,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以下几点可提示卵黄囊瘤诊断:青壮年患者,发生在卵巢、睾丸的肿瘤;肿瘤生长快,瘤体大,病程短;呈囊实性并伴有出血、坏死和/或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逐渐明显强化;易产生腹水;临床血清AFP明显升高,临床无激素或月经异常。
&&&&&&& (四)转移性肿瘤 卵巢转移癌较常见,约占全部卵巢癌的6%,70%侵犯双侧卵巢。卵巢是消化道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有人评价它是转移性腺癌先天的肥沃土壤。综合本文2例及文献报道影像所见,笔者认为以下征象有助于其诊断:①肿瘤通常侵犯双侧卵巢;②多为实质性或以实质为主的不规则肿块;③瘤内坏死、腹水、盆腔腹膜和(或)淋巴结转移者;④有原发肿瘤病史尤其是胃癌者。
&&&&&&& 综上所述,可见CT及MR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临床分期、性索间质及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定性诊断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1]滕陈迪,郑文龙,黄崇权,等.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157-159.
[2]强金伟,周康荣,廖治河,等.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53-256.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相关热词相关学者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诊断
作者:任宏良
【关键词】&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摘要]& 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女性盆腔囊物占位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来自卵巢、输卵管、盆腔脓肿分别为26例、3例、4例。& 结果& 卵巢囊腺瘤12例(良性9例,交界性和恶性3例),卵巢囊肿10例,卵巢良性畸胎瘤4例,输卵管妊娠3例,盆腔脓肿4例,CT表现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混杂性块影。良性30例(90.9%),恶性3例(9.1%)。结论& CT能清楚显示囊性占位病变本身及其周边关系,能对病变定位、定性提供可靠诊断价值。
&&& [关键词]&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Feminine pelvic cavity cytu pathological change the CT diagnosis
&&& REN Hongliang.Hanshou Peoples Hospital,Hunan 4159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minine pelvic cavity pouch to occupy the position pathological change the CT performance and the distinction diagnosis. Methods& To passes through 33 examples feminine pelvic cavity pouch which the surgery pathology confirmed to occupy the position pathological change to carry on the review analysis, in which comes from the ovary, the oviduct, the pelvic cavity abscess respectively is 26 examples,3 examples,4 examples. Results& Bursa ovarica adenoma 12 examples (benign 9 examples,border and malignant 3 examples),ovary cyst 10 examples,ovary benign teratoma 4 examples,tubal pregnancy 3 examples,pelvic cavity abscess 4 examples,CT performance for pouch or by pouch primarily pouch solid combination block shade.The benign 30 examples,account for 90.9%,the malignant 3 examples account for 9.1%.& Conclusion& CT can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pouch occupies position pathological change itself and its the peripheral relations,can locate qualitatively,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provides the reliable diagnosis value.
&&& [Key words]& fepouchtomography,Xray computed
&&&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是妇产科常见病。随着CT影像诊断的普及应用,CT已经逐渐成为医院诊断女性盆腔疾患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表现,并指出其中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资料33例。发病年龄14~75岁,平均(36.3±12.6)岁。主要临床表现:腹胀痛22例,包块17例,痛经4例,月经不规则或阴道流血3例,尿频尿急2例,无症状者体检时发现2例。
&&&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Exel-1900全身CT扫描仪或GE CT Hispeed Dual。层厚5~10 mm,层距5~10 mm,矩阵5122,窗宽180 HU,窗位60 HU,扫描前2 h饮1%稀释的泛影葡胺800~1000 ml。扫描时保持膀胱充盈,部分病例采用阴道塞标记物。所有病例均常规平扫后再对比增强扫描,对比剂为60%的泛影葡胺或300 mgI/ml的碘海醇注射液,用量为80~100 ml。病灶巨大者做扩大范围扫描。
&&& 2& 结果
&&& 2.1& 卵巢囊腺瘤& 12例。良性囊腺瘤9例,其中浆液性5例,黏液性4例,双侧发病2例;交界性(实为低度恶性)或恶性囊腺瘤3例,其中浆液性2例,黏液性1例。良性囊腺瘤主要表现为薄壁囊性包块,边缘光滑与周围脏器脂肪界面清晰,囊内有细分隔或囊中囊现象(图1),且小囊密度低于大囊密度,壁和分隔稍有强化,1例浆液性囊腺瘤壁可见小点状钙化,8例有CT值记录为6~81 HU;交界性或恶性囊腺瘤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规则或不规则囊实性块影,囊壁不规则增厚,边缘毛糙,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图2)。
&&& 2.2& 卵巢良性畸胎瘤& 4例。均为成熟畸胎瘤,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不均匀混杂块影,边缘光滑,其内有脂肪和骨样组织密度(图3),典型者见脂―液平面,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 2.3& 卵巢囊肿& 10例。其中单纯性囊肿7例,卵泡囊肿1例,巧克力囊肿2例,单纯性囊肿和卵泡囊肿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包块,边缘光滑,无分隔,增强后无强化(图4),1例单纯性囊肿合并感染则表现为边缘毛糙,内壁整齐的厚壁囊性包块,囊壁有强化。而巧克力囊肿则主要表现为囊壁厚薄不均的混杂密度,囊内密度较高,囊壁有强化。&&&
&&& 2.4& 输卵管妊娠& 3例。表现为附件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包块影,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同时输卵管增粗,且子宫直肠陷凹内积液(图5)。
&&& 2.5& 盆腔脓肿& 4例。CT影像为盆腔内多发的厚壁囊性包块影,内壁光滑整齐,无内壁结节,增强有环形强化(图6),其内有气泡,并有盆腔积液。 图1& 右侧卵巢多房性黏液囊腺。巨大囊性瘤体内见有边缘较毛糙的细分隔,小囊密度低于大囊密度& 图2& 右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不规则囊性包块的右侧壁有明显强化的壁结节& 图3& 左侧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圆形薄壁囊性包块内骨样密度影& 图4& 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椭圆形薄壁囊性包块,无强化& 图5& 左侧输卵管妊娠。囊实性包块内有不规则明显强化,并盆腔积液& 图6& 盆腔多发性脓肿。环形强化的厚壁囊性包块内见有散在气泡和液气面
&&& CT检出33例囊性瘤变,检出率为100%,CT术前定位正确30例,正确率90.9%,1例巨大囊腺瘤无法确定其来源于哪侧卵巢,另2例输卵管病变定位为卵巢。术前诊断为卵巢囊腺瘤9个(交界性和恶性各1例,未提示恶性),3例误诊为卵巢囊肿,另3例较大卵巢囊肿诊断为囊性包块性影,未能明确诊断,1例卵巢单纯性囊肿合并感染和2例急性输卵管妊娠均误诊为卵巢恶性囊腺瘤,2例巧克力囊肿亦误诊为囊腺瘤,卵巢囊性畸胎瘤和盆腔脓肿术前诊断正确。
&&& 3& 讨论
&&&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是妇产科中较为多见的疾患,其病理类型很多,主要包括卵巢囊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异位妊娠、感染性包块、陈旧性血肿、子宫肌瘤囊性变等,这些病变各自具有一定的CT特征或相似影像特征,只有熟悉掌握其影像特征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误诊,为临床提供更好的CT影像资料。现就本组报道中出现的病例逐类分述。
&&& 囊性肿瘤常见于卵巢[1],包括卵巢良恶性囊腺瘤和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腺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肿瘤[2],来源于生化上皮细胞,好发于育龄妇女,多数无特殊症状,瘤体巨大可产生压迫症状、瘤蒂扭转或瘤体破裂可产生急腹症症状;分浆液性和黏液性。良性囊腺瘤CT表现为较大的单房或多房的薄壁囊性包块,囊内分隔薄而规则,少部分浆液性囊腺瘤的囊壁可见点或条片状钙化,黏液性多表现为多囊状改变,并有囊中囊征象,子囊密度低于母囊密度,此为黏液性囊腺瘤特征性表现[3],有些黏液性囊腺瘤因CT值较高而酷似实性包块,无强化。交界性或恶性变囊腺瘤CT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或囊壁结节,边缘毛糙,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部分肿瘤形态不规则。本组12例囊腺瘤,术前诊断囊腺瘤为9例,未做进一步定性,交界性和恶性变各1例未提示恶性,有3例体积较小的单房浆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囊肿。有文献报道单房性薄壁囊腺瘤有时与卵巢单纯性囊肿难以鉴别[2]。交界性或恶性变未提示是由于医师经验不足和对其不典型CT影像特征认识不够所致。
&&& 卵巢囊性畸胎瘤4例,因CT影像特征较为典型,CT典型表现为不均匀的混杂密度,囊性包块影,边缘光滑,直径一般为4~15 cm,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脂―液平面和骨样组织密度影,无明显强化,CT诊断准确性较高。
&&& 卵巢囊肿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囊肿,CT表现为几厘米大小边缘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包块,壁薄光滑无分离,无明显增强。本组因1例单纯性囊肿合并感染而误诊为恶性囊腺瘤,2例巧克力囊肿误诊为囊腺瘤。有学者报道感染后囊肿壁发生增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CT易误诊为其他囊性肿瘤[3]。感染后囊肿的外壁可不整齐和部分边缘不清,但其内壁一定光滑整齐,这一特点不同于恶性囊性病变的内壁结节状增厚或乳头状突起。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发生出血时形成的慢性血肿,因而可随月经周期产生体积的改变,其CT影像则常为囊壁厚薄不均的混杂密度包块影,边缘可因反复出血纤维化和粘连较模糊,囊壁可呈不规则多环形强化。临床巧克力囊肿常见于30~40岁育龄期以及痛经、性交痛和不育三联征妇女[4]。2例巧克力囊肿误诊为囊腺瘤是由于医师临床经验和对本病的CT影像特点理解不深。
&&& 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最常见多发的一种,约占95%[5]。本组2例由于临床未提示以及医师对异位妊娠CT表现缺乏认识而误诊囊腺瘤恶变,而另1例临床明确为陈旧性宫外孕行CT扫描了解病变情况才避免误诊,其CT主要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混合性包块的妊娠囊结构,包膜厚薄较均且强化明显,合并有子宫直肠陷凹内积血或积液,同侧输卵管增粗。王晓红等[6]根据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将其分孕囊型、囊肿型、包块型、陈旧性包块型和出血型五型。本组病例与其中包块型和陈旧性包块型相符合。对基层医院CT影像工作者来说,应加强和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并重视临床资料和结合超声检查,以减少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误诊。
&&& 盆腔脓肿由于炎性渗出,炎性分泌增生粘连而形成不规则的炎性包块,病灶边缘模糊,其CT主要表现为盆腔内多发或单发的厚壁囊性包块,其内有散在气泡影,增强呈环形强化。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指标,增强后的强化特点一般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 CT对盆腔囊性病变的检出率高和定位准确率较高,并且能清楚显示囊性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毗邻关系,结合临床资料可适当地做出定性诊断,因此,CT对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具有重大诊断价值。
&&& [参考文献]
&&& 1& 沈文荣,钱云铉.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 2&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3& 强金伟,周康荣,廖治河,等.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53-256.
&&& 4& 陈大朝,许乙凯,吴元魁,等.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36.
&&& 5& 金政军,严建春,王晓川,等.输卵管妊娠的MRI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34.
&&& 6& 王晓红,单鸿,姜在波,等.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和特点.中华放射学杂志,):640-644.
&&作者单位: 415900 湖南汉寿,汉寿县人民医院CT室
 &(编辑:杨& 熠)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盆腔偏右侧混合性占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