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莲花山公园园有哪些草药

日常家庭能种植的比较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那些? 在家中发生意外时可以应急药用的植物有那些?可以治疗小伤病的有哪些。感冒咳嗽,发烧之类的能用什么?不小心摔跤划破皮肤出血啦,能用什么止血之类的。 方便处理的。我就知道 烫伤可以用芦荟。可以当救急药物来用的植物有那些?还请大家多多分享
日常家庭能种植的药用植物有哪些? 麻烦大家注明功效。比如芦荟在烫伤时可以缓解疼痛大家顺便加什么下怎么使用或处理这样就算不懂的也能理解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种东西的一个人,感觉在家种一点药用植物对自己日常生活也有帮助。种植的时候也可以愉悦心情一举两得。要是大家对我的问题有什么不理解的或者有什么建议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按投票排序
谢邀,占坑查资料。姜
淋雨后喝热姜水防止感冒蒜
捣碎敷 :涌泉-咯血鼻衄 合谷-扁桃体炎 鱼际-喉痹葱
葱白,感冒初起解表 局部敷-急性乳腺炎芦荟
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学习中医知识可关注收藏夹:欢迎私信投稿
1.凉茶用:鱼腥草/鸡矢藤/金银花/白花蛇舌草2.伤口什么的有看过老人用仙人掌敷。这些随便搜搜都有图,懒得上了。其实我说句不中听的,在家的草药,可以种些预防小病小痛的,但是真发生什么意外事情(比如烫伤什么的),肯定是在家里备着的烫伤膏比单一的中草药好用····再紧急一点还是请速去医院吧。并没有黑中草药的意思,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也可能缺乏专业医学常识,老人自己敷草药把自己腿给敷烂的事情还少吗?
蒲公英,我们家那边也叫婆婆丁,比较苦,上火的时候可以吃,我们一般都是当蘸酱菜吃。龙爪(zhǎo),跟芦荟很像,可以长很高,三四米不是问题,很苦,咽喉肿痛可以嚼它的汁液缓慢咽下,身上长了火疖子等无名疙瘩,可以捣碎敷在上面。以上两种植物都是特别常见,而且好养活,生用简便,洗净即可,但是要注意叶片上是否有虫子或虫卵,挑选食用,两种植物答猪都吃过,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出了院子大门,到处都是草药~~像枸杞、野菊花、夏枯草、白头翁、艾草、茵陈、金银花、马齿苋、车前草、益母草、藿香、牡丹、蒲公英、薄荷.......................太多了数不过来了,我们那有一句老话:东山坡西山坡,除了节把草子全是药(yuo)。
鱼腥草车前草紫苏枇杷叶陈皮玫瑰花月季花玉米须太多啦~
谢邀。楼上几位答案都很赞啊,所以我也不用再balabala了。。。
我就说一个卷柏,这玩意又名九死还魂草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伤口。传说在昆仑山上,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天池,那是王母娘娘洗澡的地方。在天池岸上,生长着一种仙草,这种卷柏仙草能起死回生。有一年民间大旱,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亡。住在天池中的龙女,看到入间遭受灾难,十分同情,把天池岸上的仙草偷偷带到人间为人民治病,普救众生,成千上万死去的百姓竟然起死回生,龙王知道此事,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把龙女打下人间。龙女到人间后,心甘情愿变成还魂草,普救众生。还魂草生命力强,晾干后放入水中又生长,故名九死还魂草。
谢邀。多图预警!多图预警!没有WiFi者请在有WiFi者指导下观看!以下药用植物分类较为主观化,让大家看得条理比较清楚一点。以下植物几乎适合所有家庭类型种植,阳台室内庭院别墅性均有所涉及。谢
指正若干图文不符的情况,已进行修改。一,城市园林常见型家养药用植物1.苏铁种子含油和丰富的淀粉,微有毒,供食用和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之效。叶:收敛止血,解毒止痛。用于各种出血,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神经痛,闭经,癌症。花:理气止痛,益肾固精。用于胃痛,遗精,白带,痛经。种子:平肝,降血压。用于高血压。根:祛风活络,补肾。用于肺结核咯血,肾虚牙痛,腰痛,白带,风湿关节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叶、花1~2两;种子、根3~5钱。注意苏铁种子和茎顶部树心有毒,用时宜慎。2.山茶花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带下;烫伤;跌扑损伤。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3.芙蓉芙蓉花有清热凉血、消肿排脓等功效,适用于疮痈、乳痈及肺热咳嗽、肺痈等病症;又可用於血热引起的崩漏,常与莲蓬壳配合同用。芙蓉叶与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肿定痛,适用于热疖、疔疮、痈肿、水火烫伤及臀部注射针剂后引起的肿块不消等症。芙蓉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光,适应性较强。是深秋主要的观花树种。芙蓉用途较广,树皮纤维可搓绳、织布;根、花、叶均可入药,外敷有消肿解毒之效。4.菖蒲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根状茎(白菖蒲):苦、辛,温。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用于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菖蒲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二,观赏型家养药用植物5.山茱萸本种(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6.胡颓子种子、叶和根可入药。种子可止泻,叶治肺虚短气,根治吐血及煎汤洗疮疥有一定疗效。果实味甜,可生食。种子、叶和根可入药。种子可止泻,叶治肺虚短气,根治吐血及煎汤洗疮疥有一定疗效。果实味甜,可生食。另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补充,果实:酸、涩,平。消食止痢。用于泄泻,痢疾,食欲不振。 根:酸,平。祛风利湿,消积利咽,止咳止血。用于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病,跌打损伤。 叶:微苦、酸,平。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7.老鸦柿根或枝:苦、涩,平。活血利肝。用于肝硬化,黄疸,骨痨,跌打损伤。8.金樱子果实:甘、涩,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 根:甘、淡、涩,平。活血止血,收敛解毒。 叶:苦,平。解毒消肿。果实:甘、涩,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 根:甘、淡、涩,平。活血止血,收敛解毒。 叶:苦,平。解毒消肿。9.山楂果实:酸、甘,微温。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脘腹痞满,血瘀,产后腹痛,恶露不尽。果实:酸、甘,微温。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脘腹痞满,血瘀,产后腹痛,恶露不尽。10.木瓜常见栽培供观赏,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就中医学而言,木瓜的果实:酸、涩,温。和脾敛肺,平肝舒筋,清暑消毒,祛风湿。用于吐泻腹痛,风湿关节痛,腰膝酸痛。11.紫金牛(上海江浙一带叫老勿大)全株及根供药用,治肺结核、咯血、咳嗽、慢性气管炎效果很好;亦治跌打风湿、黄胆肝炎、睾丸炎、白带、闭经、尿路感染等症,为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也是常见的花卉。全株及根供药用,治肺结核、咯血、咳嗽、慢性气管炎效果很好;亦治跌打风湿、黄胆肝炎、睾丸炎、白带、闭经、尿路感染等症,为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也是常见的花卉。三,芬香型家养药用植物12.茉莉花根:苦,温。有毒。麻醉,止痛。用于跌损筋骨,龋齿,头痛,失眠。 叶:辛,凉。清热解表。用于外感发热,腹胀泻泻。 花:辛、甘,温。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用于下痢腹痛,目赤红肿,疮毒。根:苦,温。有毒。麻醉,止痛。用于跌损筋骨,龋齿,头痛,失眠。 叶:辛,凉。清热解表。用于外感发热,腹胀泻泻。 花:辛、甘,温。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用于下痢腹痛,目赤红肿,疮毒。13.玉兰花蕾(辛夷):辛,温。通窍,祛风散寒。用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头痛。花蕾(辛夷):辛,温。通窍,祛风散寒。用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头痛。14.桂花树皮、叶(豆瓣香):甘,平。清热解毒,止血生肌。 用于咳嗽痰喘;外用于骨折,外伤出血,扭伤痛。树皮、叶(豆瓣香):甘,平。清热解毒,止血生肌。 用于咳嗽痰喘;外用于骨折,外伤出血,扭伤痛。15 玫瑰花花蕾(玫瑰花):甘、微苦,温。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打伤痛。除了药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其鲜花可以蒸制芳香油,油的主要成分为左旋香芳醇,含量最高可达千分之六,供食用及化妆品用,花瓣可以制饼馅、玫瑰酒、玫瑰糖浆,干制后可以泡茶。花蕾(玫瑰花):甘、微苦,温。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打伤痛。除了药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其鲜花可以蒸制芳香油,油的主要成分为左旋香芳醇,含量最高可达千分之六,供食用及化妆品用,花瓣可以制饼馅、玫瑰酒、玫瑰糖浆,干制后可以泡茶。16.荷花根茎节(藕节):甘、涩,平。止血,散瘀。叶基部(荷叶蒂):苦,平。清暑祛湿,止血,安胎。叶(荷叶):苦、涩,平。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散瘀止血。花蕾(莲花):苦,甘,凉。清热,散瘀止血。花托(莲房):苦、涩,温。化瘀止血。雄蕊(莲须):甘、涩、平。固肾涩精。种子(莲子):甘、涩,平。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幼叶及胚根(莲子心):苦,寒。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根茎节(藕节):甘、涩,平。止血,散瘀。叶基部(荷叶蒂):苦,平。清暑祛湿,止血,安胎。叶(荷叶):苦、涩,平。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散瘀止血。花蕾(莲花):苦,甘,凉。清热,散瘀止血。花托(莲房):苦、涩,温。化瘀止血。雄蕊(莲须):甘、涩、平。固肾涩精。种子(莲子):甘、涩,平。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幼叶及胚根(莲子心):苦,寒。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四,果蔬型家养药用植物适合别墅庭院和家庭阳台17.枇杷叶(枇杷叶):苦,微寒。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咳嗽痰喘,多痰,呕吐。 果实:用于发热。叶(枇杷叶):苦,微寒。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咳嗽痰喘,多痰,呕吐。 果实:用于发热。18.菠菜带根全草:甘,凉。滋阴平肝,止咳,润肠。用于头痛,目眩,风火赤眼,消渴,便秘。果实:微辛、甜,微温。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胃肠。带根全草:甘,凉。滋阴平肝,止咳,润肠。用于头痛,目眩,风火赤眼,消渴,便秘。果实:微辛、甜,微温。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胃肠。19.茼蒿(艾菜)幼年期图片成熟期图片成熟期图片全草(茼蒿菊):辛、甘,平。和脾胃,通便,消痰饮,清热养心,润肺祛痰。全草(茼蒿菊):辛、甘,平。和脾胃,通便,消痰饮,清热养心,润肺祛痰。20.沙棘果实(沙棘):酸、涩,温。化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瘀血经闭。果实(沙棘):酸、涩,温。化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瘀血经闭。21.杏种子(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种子(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22.梅根皮:用于挫伤,腰胁痛,胃痛,头痛。23.无花果果实(无花果):甘,平。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便秘,痔疮,咽喉痛,痈肿,癌肿。根、叶:淡、涩,平。散瘀消肿,止泻。用于泄泻;外用于痈肿。(新鲜幼果及鲜叶治痔疗效良好。)果实(无花果):甘,平。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便秘,痔疮,咽喉痛,痈肿,癌肿。根、叶:淡、涩,平。散瘀消肿,止泻。用于泄泻;外用于痈肿。(新鲜幼果及鲜叶治痔疗效良好。)五,室外庭院型药用植物24,银杏种子(白果):甘、苦、涩,平。有毒。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用于哮喘,痰咳,淋证,尿频。叶(银杏叶):苦、甘,平。益气敛肺,化湿止泻。用于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带下病,咳嗽痰喘,泻痢。根或根皮:甘,平。益气补虚。用于带下病,遗精。树皮:外用于牛皮癣。种子(白果):甘、苦、涩,平。有毒。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用于哮喘,痰咳,淋证,尿频。叶(银杏叶):苦、甘,平。益气敛肺,化湿止泻。用于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带下病,咳嗽痰喘,泻痢。根或根皮:甘,平。益气补虚。用于带下病,遗精。树皮:外用于牛皮癣。25.香樟木材(樟木):辛,温。祛风湿,行血气,利关节。用于跌打损伤,痛风,心腹胀痛,脚气,疥癣。全株提制的结晶(樟脑):辛,热。通窍,杀虫,止痛,辟秽。用于心腹胀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更重要的是,香樟树散发芳香性挥发油,帮助人们祛风湿、止疼痛,促使胃部舒适。木材(樟木):辛,温。祛风湿,行血气,利关节。用于跌打损伤,痛风,心腹胀痛,脚气,疥癣。全株提制的结晶(樟脑):辛,热。通窍,杀虫,止痛,辟秽。用于心腹胀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更重要的是,香樟树散发芳香性挥发油,帮助人们祛风湿、止疼痛,促使胃部舒适。26.松松柏散发的气味能使人舒筋活络、温中行气。对结核病等细菌有防治作用。27.厚朴树皮、根皮(厚朴):辛,温。温中下气,化湿行滞。用于胸腹胀痛,食积气滞,泄泻,痢疾,气逆喘咳。花(厚朴花):甘、微苦,温。宽中理气,开郁化湿。用于胸脘胀闷。果实(厚朴实):用于感冒咳嗽,胸闷。树皮、根皮(厚朴):辛,温。温中下气,化湿行滞。用于胸腹胀痛,食积气滞,泄泻,痢疾,气逆喘咳。花(厚朴花):甘、微苦,温。宽中理气,开郁化湿。用于胸脘胀闷。果实(厚朴实):用于感冒咳嗽,胸闷。六,中草药型家养药用(注意: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28.芦荟傣族医学用于胃痛,烫伤,民间也作草药用,有通便、催经和凉血止痛的作用。傣族医学用于胃痛,烫伤,民间也作草药用,有通便、催经和凉血止痛的作用。29.栀子花果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利尿,散瘀。用于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衄,吐血,目赤红肿,疮疡肿毒,黄疸,痢疾,流脑,肾炎水肿,尿血;外用于外伤出血,扭挫伤。 根(栀子根):苦,寒。清热凉血,解毒。用于风火牙痛,黄疸,吐血,淋证,痈疮肿痛。 叶(栀子叶):苦、涩,寒。消肿解毒。用于跌打损伤。 花(栀子花):苦,寒。清热,渗湿,凉血。用于伤风,肺热咳嗽,鼻衄。果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利尿,散瘀。用于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衄,吐血,目赤红肿,疮疡肿毒,黄疸,痢疾,流脑,肾炎水肿,尿血;外用于外伤出血,扭挫伤。 根(栀子根):苦,寒。清热凉血,解毒。用于风火牙痛,黄疸,吐血,淋证,痈疮肿痛。 叶(栀子叶):苦、涩,寒。消肿解毒。用于跌打损伤。 花(栀子花):苦,寒。清热,渗湿,凉血。用于伤风,肺热咳嗽,鼻衄。30.夏枯草带花的果穗(夏枯草):辛、苦,寒。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夏枯草制成的煎膏(夏枯草膏):甜、微涩。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带花的果穗(夏枯草):辛、苦,寒。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夏枯草制成的煎膏(夏枯草膏):甜、微涩。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31.射干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32.萱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经不调,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33.石蒜鳞茎(石蒜):辛,温。有小毒。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用于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咳嗽痰喘,食物中毒。鳞茎(石蒜):辛,温。有小毒。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用于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咳嗽痰喘,食物中毒。34.麦冬块根(麦冬):甘、微苦,微寒。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块根(麦冬):甘、微苦,微寒。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35.桔梗(铃当花)根(桔梗):苦、辛,微温。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用于外感咳嗽,咳痰不爽,咽喉痛,胸闷腹胀,肺痈。根(桔梗):苦、辛,微温。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用于外感咳嗽,咳痰不爽,咽喉痛,胸闷腹胀,肺痈。36.夹竹桃叶(夹竹桃):辛、苦、涩,温。有毒。强心利尿,祛痰杀虫。用于心力衰竭,癫痫;外用于甲沟炎,斑秃,杀蝇。叶(夹竹桃):辛、苦、涩,温。有毒。强心利尿,祛痰杀虫。用于心力衰竭,癫痫;外用于甲沟炎,斑秃,杀蝇。全株:有毒。强心,利尿,发汗,祛痰,散瘀,止痛,解毒,透疹。用于哮喘,羊癫痫,心力衰竭;杀蝇,灭孑孓。37.野菊花花序(野菊花):苦、辛,凉。清热解毒,疏肝明目,降血压。用于感冒,高血压症,肝炎,泄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防治流脑,预防时行感冒。 根、全草(野菊):苦、辛,凉。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花序(野菊花):苦、辛,凉。清热解毒,疏肝明目,降血压。用于感冒,高血压症,肝炎,泄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防治流脑,预防时行感冒。 根、全草(野菊):苦、辛,凉。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38.金银花(忍冬)茎叶(忍冬藤):甘,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用于咽喉痛,时行感冒,风湿关节痛,风热咳喘,痄腮,瘾疹,疔疮肿毒。花蕾(金银花):甘,凉。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时行感冒,乳蛾,乳痈,肠痈,痈疖脓肿,丹毒,外伤感染,带下病。 果实(银花子):苦、涩,凉。清热凉血,化湿热。用于肠风,泄泻。茎叶(忍冬藤):甘,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用于咽喉痛,时行感冒,风湿关节痛,风热咳喘,痄腮,瘾疹,疔疮肿毒。花蕾(金银花):甘,凉。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时行感冒,乳蛾,乳痈,肠痈,痈疖脓肿,丹毒,外伤感染,带下病。 果实(银花子):苦、涩,凉。清热凉血,化湿热。用于肠风,泄泻。39.曼陀罗(洋金花)全株有毒!含莨菪碱,药用,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40.薄荷,又名南薄荷、夜息香(山东),野仁丹草、见肿消(江苏),水薄荷、水益母、接骨草(云南昆明),水薄荷(云南),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四川)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41.芍药根: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用于血虚肝旺头晕、头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肠痈,腹痛,手足拘挛疼痛。根: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用于血虚肝旺头晕、头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肠痈,腹痛,手足拘挛疼痛。42.水仙花鳞茎(水仙根):苦、微辛,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鱼骨鲠喉;外用于痈肿疮毒,痄腮,虫咬。 花(水仙花):祛风除热,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鳞茎(水仙根):苦、微辛,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鱼骨鲠喉;外用于痈肿疮毒,痄腮,虫咬。 花(水仙花):祛风除热,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43.虎耳草,又名石荷叶(本草纲目),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生草药性备要),天荷叶、金丝荷叶(现代实用中药),丝棉吊梅(中国药用植物志),耳朵草(闽东本草),通耳草(陕西汉中、武都),天青地红(云南文山)全草(虎耳草):微苦,寒。有小毒。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用于中耳炎,小儿惊风,肺痈,咳嗽,咳血,风火牙痛,瘰疬,冻疮,湿疹、皮肤瘙痒,痈肿疔毒,蜂蝎螫伤。44.垂盆草,又名 豆瓣菜、狗牙瓣、石头菜、佛甲草(秦岭植物志),爬景天(北京植物志),卧茎景天(东北植物检索表),火连草、豆瓣子菜、金钱挂、水马齿苋、野马齿苋(改订植物名汇),匍行景天(经济植物手册),狗牙草(湖北植物志)全草:甘、微酸、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退黄。用于咽喉痛,口疮,黄疸,痢疾;外用于烧、烫伤,痈疮疔毒,缠腰火丹,蛇咬伤。全草:甘、微酸、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退黄。用于咽喉痛,口疮,黄疸,痢疾;外用于烧、烫伤,痈疮疔毒,缠腰火丹,蛇咬伤。45.最后来个压轴吧,仙人掌科研人员发现 仙人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 据说 美洲印第安人一向用它来治疗牙痛 产痛 胸痛 风湿 失眠 皮肤病 以及感冒 热病等 近年来又发现了它的一些治病新用途急性乳腺炎 取新鲜仙人掌或仙人球适量 除去表面的刺和绒毛 洗净 捣烂敷于红肿处 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数次 以保持湿润为度;化脓性中耳炎 仙人掌(去皮) 蒲公英各等份 洗净后捣烂取汁 滴入耳内 每次 2 4 滴 每天 2 3次 该方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良效 一般约需用药3 5 天 具有不错的抗菌消炎和清热解毒效果;流行性腮腺炎 将仙人掌( 去皮 洗净) 适量捣烂 加入鸭蛋清少许 充分调和均匀 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 将药糊摊于厚的消毒纱布上敷患处 每天换药1 次。如果有机会再补充,也欢迎大家增加家庭药用植物名单。参考文献
5.《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6.《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7.本刊编辑部.仙人掌的新用途.医药常识.2007.88.刘洋.药用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浙江林业》2006(4).
我觉得现在社会不比古代,很多应急的中成药和西药能解决很多比较急的小问题,且比单一的中药效果好。且很多药用植物不能鲜用,但是种植药用植物本来就是件好玩的事情,种能赏又能药用的植物一定是最棒的。
首先我建议不要养需要制的药用植物,如:首乌
如果家里有园子的我首推的乔木是桑树:桑树药用部位多
桑枝止咳平喘 桑白皮养血活血 桑葚养阴补肾生津
连寄生在桑树上的桑寄生可以强筋健骨
南方栽龙眼 荔枝这些果树都有补益作用,还有芸香科的植物开花很香,果实大多有解郁 行气 除痰 去湿的功效
乔木里我个人偏爱枫树,时不时用枫球烧水洗澡可以防治一些皮肤的问题。
藤本里最好的就是忍冬了,也就是金银花,金银花开花特别香不说,全草入药,花清热解毒最好,忍冬藤强筋骨利关节
另外威灵仙也是好看又能去风湿,泡酒最好。
灌木里面栀子花应该很不错,它的果实养肝,花清热还好看。
还有百合,球根润肺,花很漂亮,有人也百合花晒干泡茶,听说养颜。
再推荐玉竹,亭亭玉立,养阴生津,尤其适合夏天。
常备的最好有紫苏,它也是全草入药,紫苏子可以祛痰止咳,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解鱼虾毒,紫苏梗和根能安胎,我家每年晒很多紫苏,冬天受了风寒用生姜熬水效果很好,做菜都会放一些。
一般来说,大部分植物都可以药用。但是出了状况还是赶紧送医院好,不要自己以身试药。
芦荟,祛痘比较管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半枝莲(植物)_百度百科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半枝莲(学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别称:赶山鞭(四川成都)、瘦黄芩(四川普格),牙刷草(江苏苏州),田基草(江苏宜兴),水黄芩(江苏南京),狭叶韩信草(广州植物志)。[1]
是马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支莲株高可达55厘米,丛生密集,花繁艳丽,花期又长,是装饰草地、坡地和路边的优良配花,亦宜花坛边缘和花境栽植,盆栽小巧玲珑,可陈列在阳台、窗台、走廊、门前、池边和庭院等多种场所观赏。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公园等地,常生于逸生,原产于南美洲。半支莲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概述植物是半枝莲,图片来源[2]
半枝莲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1]
半枝莲短粗,生出簇生的须状根。
直立,高12~35(55)厘米,四棱形,基部组1~2毫米,无毛或在序轴上部疏被紧贴的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
具短柄或近无柄,柄长1~3毫米,腹凹背凸,疏被小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有时卵圆形,长1.3~3.2厘米,宽0.5~1(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生有疏而钝的浅牙齿,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绿有时带紫色,两面沿脉上疏被紧贴的小毛或几无毛,侧脉2~3对,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
花单生于茎或分枝上部叶腋内,具花的茎部长4~11厘米;苞叶下部者似叶,但较小,长达8毫米,上部者更变小,长2~4.5毫米,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全缘,上面散布下面沿脉疏被小毛;花梗长1~2毫米,被微柔毛,中部有一对长约0.5毫米具纤毛的针状小苞片。花萼开花时长约2毫米,外面沿脉被微柔毛,边缘具短缘毛,盾片高约1毫米,果时花萼长4.5毫米,盾片高2毫米。花冠紫蓝色,长9~13毫米,外被短柔毛,内在喉部疏被疏柔毛;冠筒基部囊大,宽1.5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3.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半圆形,长1.5毫米,先端圆,下唇中裂片梯形,全缘,长2.5毫米,宽4毫米,2侧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1.5毫米,先端急尖。雄蕊4,前对较长,微露出,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内藏,具全药,药室裂口具髯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下部被小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盘状,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
小褐色,扁球形,径约1毫米,具小疣状突起。花果期4~7月。[3]
提供并参与编辑
半枝莲全株(1张)
半枝莲花果(2张)
半枝莲生长环境
生于水田边、溪边或湿润草地上,海拔2000米以下。[3]
半枝莲喜温暖气候和湿润、半阴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土壤粘重和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不宜种。其常野生于丘陵和平坦地区的田边或溪沟旁。喜比较湿润的环境,过于干燥的地区生长不良。
半枝莲地理分布
分布中国河北,山东,陕西南部,河南,江苏,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日本及朝鲜也有。模式标木采自尼泊尔。[3]
半枝莲栽培技术
半枝莲整地施肥
选好地块,每667m2撒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耕翻深15厘米,并随耕翻,每667m2撒施磷酸二氢铵、尿素各50公斤。耙细整平,作1.2m宽的畦。
半枝莲育苗移栽
在整好的畦内,按12~15克/平方米播种,播种前用60℃的水浸种24h,捞出稍晾,按1比100的比例与细砂土(过细筛)混合均匀,再均匀撒入畦内。上盖草苫或农膜,每天喷洒1次水,保持湿润,15~20天发芽出苗。苗出全后揭去覆盖物,随即喷1次水,以后隔3~4天喷浇1次水。苗高5厘米时向大田移栽,行株距各20厘米,每穴1株。[4]
半枝莲大田直播
为使直播种的种子全部萌发,最好选在阴雨天下种。时间于9月~10月上旬,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4厘米左右;穴播按穴距30厘米左右开穴。播种时,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盖0.5厘米厚的疏松细土肥或草木灰,也可用农膜或草苫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出全苗去掉覆盖物,搞好苗期管理。
半枝莲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追肥。出苗后,当苗高1~2厘米时,结合除草浇施1次稀薄人粪尿水,每667平方米施1000公斤作提苗肥。苗高4~5厘米时,进行间苗与补苗,最后按株距3~4厘米定苗,同时将缺苗补齐。间苗或定苗后,各施1次人粪尿水。以后要保持田间无杂草,每次收割后,均应追肥1次,以促新枝叶萌发。最后一次于11月收割后,重施冬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200公斤、饼肥或过磷酸钙25公斤,经混合堆沤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并培土,以利保温防寒。
排灌水。苗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不能缺水。遇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雨季及每次灌大水后,要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积水淹根苗。[4]
半枝莲病虫防治
主要为害叶片,受害植株叶背面呈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翻卷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97%敌锈钠300~400倍(加少量洗衣粉),或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叶片上呈现水渍状暗斑,随后萎蔫下垂。防治方法:用1∶1∶120波尔多液或敌克松800倍液于傍晚时进行喷洒防治。
主要有蚜虫、、等,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花期易发生和菜黑虫为害,前者可用乐果防治,后者可用50%的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4]
半枝莲药用价值
半枝莲药源相关
史载:《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所述形态与本种相近。民间草药中,以半支莲或&半支&为名的品种甚多。《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有、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的几种植物。《》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半支莲即为本品。
来源:该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半枝莲长15~55厘米,无毛或者花轴上有稀疏的被毛;根较为纤细;茎细丛生,呈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厘米,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5]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6]
半枝莲药性论述
性味:辛,平。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辛微腥,性平,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辛微苦,无毒。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
①《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
②《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及血痢。
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及疮疡。
④《泉州本草》:通络,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破瘀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癌改善症状;阑尾炎,肝炎。
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7]
半枝莲应用选方
治吐血咯血:鲜半枝莲50~100克,捣烂绞汁,调密少许,炖热温服,一日二次。
治尿道炎及小便血尿疼痛:鲜半枝莲50克,洗净煎汤,调冰糖服,一日二次。
治热性血痢:半枝莲100克,煎服。
治痢疾:鲜半枝莲150~200克,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50克,水煎服。
治肝炎:鲜半枝莲25克,红枣5个,水煎服。
治胃气痛:干半枝莲50克,猪肚或鸡一只。水酒各半炖熟,分三次服。
治咽喉肿痛:鲜半枝,鲜马鞭草各40克,食盐少许,水煎服。
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半枝莲,鹿茸草,一枝黄花各15克,水煎服。
治肺脓疡:半枝莲,鱼腥草各50克,水煎服。
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鲜半枝莲50~100克,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治淋巴结核:半枝莲100克,水煎服。或半枝莲,水龙骨各50克,瘦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治背痛:鲜半枝莲根捣烂外敷,留出白头,一天二次。另取全草50克水煎服四次,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用纱布包扎,一天二次。
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50克,藤梨,水杨梅根各200克,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25克。水煎服。
治跌打损伤:半枝莲捣烂,同酒糟煮热敷。
治毒蛇咬伤:鲜半枝莲,洗净捣烂绞汁,调黄酒少许温服,渣敷患处。鲜半枝莲,观音草各70克,鲜半边莲,鲜一包叶各300克,水煎服。另取上述鲜草洗净后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外用。[7]
半枝莲药材鉴别
形状:该品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度遵循上方。
含量测定:总黄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野黄芩苷对照品10毫克,置5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野黄芩苷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4毫升、0.8毫升、1.2毫升、1.6毫升、2.0毫升,分别置25毫升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以甲醇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在335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精密量取野黄芩苷[含量测定]项下经索氏提取并稀释至100毫升的甲醇溶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以甲醇为空白&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野黄芩苷的重量(mg),计算,即得。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野黄芩苷(C21H18O12)计,不得少于1.50%。
野黄芩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35-水61-醋酸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野黄芩苷对照品8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野黄芩苷8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该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提取至无色,充去醚液,药渣挥去石油醚,加甲醇继续提取至无色,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精密量取25ml,蒸干,残渣用20%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野黄芩苷(C21H18O12)不得少于0.20%。[5]
半枝莲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半枝莲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解痉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红花素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抑瘤作用: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本品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免疫调节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Sc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
其它作用:
⑴抑制ATP生成:本品所含的黄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与ATP生成。
⑵抑制幼虫的生长:并能Heliothiszea幼虫的生长。
⑶.对血管作用:黄芩素甙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8]
半枝莲毒性毒理
半边莲煎剂小鼠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天,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着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0g/kg,LD50为1314mg/kg。[8]
半枝莲化学成分
全草含:(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高山黄钤甙(scutel-la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酸(steraricacid),生物碱多糖等。另据报道,从地上部分分离得到(wogo-nin),半枝莲素(scutervulin),半枝莲种素(rivularin),柚皮素(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粗毛豚草素(hispedulin),圣草素(eriodictyol),(suteolin),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5,7,-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7-闳基-5,8-二甲氧基黄酮(7-hy-droxy-5,8-dimethoxyflavane),对-闳基苯甲西藏(p-hydroxyben-zaldehyde),对-闳基苄基丙酮(p-hydroxybenzylacetone),对-香豆酸(p-coumaricaicd),(protocatechuicacid),能(ut-solic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等。[9]
半枝莲民间传说
半枝莲又名韩信草,相传,汉朝开国元勋大将军韩信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家境贫寒,靠卖鱼苦苦度日。一天,韩信在集市卖鱼时,被几个无赖打了一顿,卧床不起。邻居赵大妈送饭照料,并从田地里弄来一种草药,给他煎汤服用,没过几天,他就恢复了健康。后来,韩信入伍从军,成为战功显赫的将军,他非常爱护士兵,每次战斗结束后,他一面看望伤员,一面派人采集赵大妈给他治伤的草药,分到各营寨,用大锅熬汤让伤兵喝,轻伤者三五天就好,重伤者十天半月痊愈,战士们都非常感激韩信。
.中国在线植物志[引用日期]
. 中国植物图像库[引用日期]
.中国在线植物志[引用日期]
.新农村商网[引用日期]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2010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日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中医药[引用日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中国最专业的植物分类图...
提供资源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尾莲花山森林公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