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九对腰椎滑脱如何治疗有疗效吗

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指腰椎间盘由于外伤或退行性改变,其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外突出,突出的髓核会刺激、压迫相邻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而出现的以突发性的腰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是临床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包括牵引治疗,手法治疗如推拿、按摩、旋搬手法等,理疗、卧床和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神经阻滞和注射治疗。在非手术治疗中,中医治疗方面,传统针灸疗法因其效果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临床疗效方面,针灸治疗由于针具不同,手法不同,治疗方法繁多,取穴,操作手法及其他因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具有不同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员利针疗法作为九针之一,较常用的毫针疗法,具有镇痛效果明显,疗程时间短,起效迅速,镇痛时间长的优点,对于治疗各种痛症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效果明显。
研究目的:
1.应用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评价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科学的依据。
2.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与常用的毫针治疗组比较,其起效时间短,镇痛时间长,为员利针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本试验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符合纳入试验标准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员利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五次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分值变化,镇痛效果,临床疗效。试验结束后对以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拟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员利针疗法组和毫针治疗组,员利针疗法组以员利针疗法治疗,毫针治疗组予以常用的毫针治疗。所有入组的病人记录其PRI(疼痛分级指数),PPI(现有痛强度评定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法),首次治疗后记录每个病例的起效时间及镇痛时长,一个疗程后记录其PRI.VAS,PPI的变化,待试验结束后对以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
1.研究一纳入试验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经治疗后,VAS分值:由治疗前的8.10降为2.15;镇痛效果:临床痊愈30%,显效45%,有效21%,无效4%,总有效率96%;临床疗效:临床治愈30%,好转65%,无效5%。
2.研究二共纳入患者60例,其中员利针疗法组和毫针治疗组各3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如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等)、主要观察指标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试验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患者的PRI,PPI,VAS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的起效时间及镇痛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一个疗程后的两组的PRI,VAS,PP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员利针疗法与毫针疗法都能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员利针疗法与毫针治疗比较,具有起效时间较短,镇痛时间长的优势,而且经过员利针疗法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与毫针治疗比较,有差异,说明员利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毫针治疗。
1.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疼痛分值,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2.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起效时间短,镇痛时间长的优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R274.9;R246.9【目录】:
目录4-8中文摘要8-10Abstract10-13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3-33 综述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研究概况13-25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13-20
1.1 流行病学特点13
1.2 病因13-17
1.3 产生腰腿痛的机制17-20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治疗20-25
2.1 西药的治疗20-21
2.2 手术及手法治疗21-25 综述二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25-33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25-28
1.1 腰痛25
1.2 痹症25-26
1.3 病因病机26-28
2 中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28-33
2.1 中草药的内服28-29
2.2 中草药的外用29
2.3 推拿手法29
2.4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29
2.5 针灸治疗29-30
2.6 小针刀治疗30-33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33-68 前言33-35 研究一 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35-51
临床资料35-36
1 研究背景35
2 研究目标35-36
研究方法36-41
1 研究内容36
2 研究对象36-38
2.1 资料收集场所36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6-37
2.3 病例纳入标准37
2.4 病例排除标准37
2.5 评分标准37-38
3 研究方案38-39
3.1 试验设计38
3.2 随机方法38
3.3 治疗方法38
3.4 随访38
3.5 观察指标38-39
3.6 疗效评价39
4 处理脱落的病例39
5 终止实验的标准39-40
6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方法40
7 统计学方法40-41
研究结果41-45
1 基线资料41-42
2 结果42-45
2.1 主要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42-43
2.2 镇痛效果评价43-44
2.3 临床疗效44
2.4 不良事件44-45
1 分析45-51
1.1 结果的讨论45-46
1.2 理论基础46-48
1.3 员利针针法48-49
1.4 经验分析49-50
1.5 问题与展望50
1.6 结论50-51 研究二 员利针疗法的起效时间及镇痛时长的观察51-68
临床资料51-52
1 研究背景51
2 研究目标51-52
研究方法52-57
1 研究内容52
2 研究对象52-53
2.1 资料收集场所52
2.2 诊断标准52
2.3 病例纳入标准52-53
2.4 病例排除标准53
2.5 评分标准53
3 研究方案53-54
3.1 试验设计53
3.2 随机方法53
3.3 治疗方法53-54
3.4 随访54
3.5 观察指标54
3.6 疗效评价54
4 处理脱落的病例54
5 终止实验的标准54-55
6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方法55
7 统计学方法55-57
研究结果57-64
1 基线资料57-60
2 结果60-64
2.1 起效时间与镇痛时长60-61
2.2 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61-63
2.3 安全性分析63-64
1 结果探讨64
2 镇痛时长的比较64
3 治疗后的各项观测指标的比较64-65
4 员利针与圆利针的讨论65
5 员利针疗法与普通针灸的比较:针具、取穴、手法65-66
5.1 针具65
5.2 取穴65-66
5.3 手法66
6 问题与展望66-67
7 结论67-68参考文献68-77致谢77-79附表79-81个人简历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正明;凌鸣;常彦海;刘宗智;徐洪海;弓立群;柳健;张银刚;;[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林华;[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3期
黎松波;刘先银;郭建恩;;[J];广东医学;2010年12期
王建忠,周跃,梅芳瑞;[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1期
蒋尧传;肖胜军;肖荣驰;唐志宏;唐俐;;[J];华夏医学;2010年05期
张喜林;沈国权;;[J];甘肃中医;2006年06期
李贞培;李强;;[J];广西中医药;2012年03期
田洪涛;[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代朴丁;;[J];黑龙江中医药;2012年01期
李明平;;[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智慧,丁琪;[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02期
唐奇志,谭明义,姚胜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高庆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夏克平;[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朱冠珏;[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方琦,胡顺金,莫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章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章伟萍,贝士英;[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3期
庄捷;[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丁平;[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张涵;于强;高世定;;[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李林;方家;刘中勇;邓鹏;赖小美;;[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杜艳玉;张春波;;[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杨宗保;易受乡;封迎帅;曹婧瑜;吴海霞;吴璇;熊云;;[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裘爱国;;[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谢清芳;杨林;刘文;石笋;舒洪川;;[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谢清芳;杨林;刘文;石笋;舒洪川;;[A];2011年全国第三届微创针刀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佘亚军;;[A];2011年全国第三届微创针刀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姜枫;符林春;马建萍;周青;彭勃;谢世平;郭会军;董永新;马秀兰;郭选贤;谢忠礼;胡研平;李青雅;李华伟;金艳涛;;[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花;[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孔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付长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郑文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春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葛鸿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廖佑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许世峯;[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名霞;[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思薇;[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蒋璘;[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罗文兵;[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林华;[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权春分;[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张海龙;[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李严生;[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郜顺兴;[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景文,王桂英,贾文彩,李瑾,梁玉萍,白云贵,周瑾,彭秀兰,黄燕飞;[J];按摩与导引;2001年03期
杨米雄;[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郭明阳,严清明,冯太升;[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邵玉生;俞璆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杨维权,孙荣华,王魁,冀明欣,李世蒙,刘大雄;[J];东南国防医药;2005年02期
王义清,王执民,张洪新,郭卫平,关彦,李文献;[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王执民,王义清;[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靳安民,张辉,刘成龙;[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俞志坚,何晓峰,陈勇,李彦豪;[J];广东医学;2004年09期
朱汉章;;[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佃平;;[J];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宗慧凯;孙才康;闫付勤;李淑花;李华;娄志强;李海江;;[J];临床医学;1992年05期
贾维中;关智宇;王家林;;[J];中国伤残医学;2006年05期
郭建斌;王贵来;;[J];宁夏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焦云鸿;焦茜;寿奎水;;[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87年01期
陈花根;;[J];实用疼痛学杂志;1999年01期
谢光荣;;[J];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05期
刘子贵;;[J];祝您健康;2009年11期
尚东方;;[J];社区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尚东方;;[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耀明;蔡阳娥;魏合伟;蔡桦;;[A];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微创针刀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罗湘筠;唐森;;[A];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吕有强;;[A];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11年
安忠德;;[A];第四届全国推拿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1995年
刘燕玲;;[A];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李玥;;[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闵水平;孙上明;罗素平;;[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全晓彬;;[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唐金树;李庆梅;石秀秀;胡鸢;商卫林;侯树勋;;[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高希春;吴智群;李毅;吴晓阳;;[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海军总医院骨科
阮狄克 王德利;[N];健康报;2008年
武汉协和医院
周淑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廉万营 河南省中医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蔡拉加;[N];潮州日报;2009年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汪崇淼 副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记者谭嘉;[N];健康报;2009年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梁永瑛 主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尹薇;[N];中国医药报;2009年
武汉协和医院
周淑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怀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仕年;[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重文;[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明宇;[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冯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叶金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全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何建新;[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郑占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石志勇;[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春丽;[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劳迪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闫娜娜;[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健;[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明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沛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宋泽新;[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伟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小明;[D];济南大学;2011年
江共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36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患者4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法(Oswestry)测评术前和术后(术后3 d,术后1周,1、3、6个月)评分,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结果术后3 d,术后1周,1、3、6个月VAS评分及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有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87.3【正文快照】:
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L)是骨科常见病之一[1],其病程长,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很多,对于重度滑脱合并骨性椎管狭窄,开放手术仍是最佳治疗,而临床观察一组患者即有典型根性症状的稳定型腰椎滑脱症,虽有腰椎滑脱但动力片证实腰椎稳定并且有明确责任间隙,受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升华;彭俊宇;赵祥;;[J];中国骨伤;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冰;张曦;;[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王鸿忠;齐永健;;[J];华夏医学;2013年01期
都凤丽;高婷婷;;[J];当代医学;2014年23期
王玲;;[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年10期
李玲莉;;[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24期
苗翠云;曹海华;侯亚红;;[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22期
王磊;路绪超;朱贤友;孟双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年05期
吴群;瞿群威;沈玉杰;;[J];湖北中医杂志;2015年10期
何春军;陈浩樑;赖以毅;吴伟志;黄梓基;;[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17期
刘汝银;赵子龙;岳宗进;冉阿否;李云朋;;[J];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小程;周跃;李长青;;[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姚共和;;[J];中国骨伤;2009年04期
王建;周跃;张正丰;李长青;;[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文天林;李放;孙天胜;关凯;;[J];人民军医;2007年08期
刘泽银;张建中;罗鹏雏;易海燕;徐薇;刘玉兰;;[J];按摩与导引;2007年12期
秦崇富;陈燕浩;张树桐;金朝林;殷云志;;[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李茂林;[J];中国骨伤;1997年04期
朱如森;;[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6年02期
褚大由;[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5期
李运方;[J];按摩与导引;2000年04期
何育风,陈家兴;[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朱金华;[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龙翔宇,张欢准;[J];按摩与导引;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崇富;陈燕浩;张树桐;金朝林;殷云志;;[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徐峰;蔡贤华;陈庄洪;张志文;黄继锋;刘曦明;王庆;;[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张盛强;朱干;陈东军;;[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周建明;章银灿;;[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周建明;章银灿;;[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赵承斌;倪文卓;陈福;于占革;刘杨;;[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朱天荣;常万云;顾云伍;;[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龙翔宇;张欢准;;[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周建明;章银灿;;[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刘许峰;朱凌;王小娟;蒋正文;刘修华;邹季;;[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唯思;[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欢;[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志磊;[D];郑州大学;2015年
李旭生;[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张志敏;[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李锡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王盛明;[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霍纪宝;[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庞良龙;[D];泰山医学院;2010年
秦之威;[D];青岛大学;2005年
苏锴;[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刘俊宏;[D];南华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滑脱手术后遗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