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县康复白血病患者马如月

为拯救生命呐喊(转载)一一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白血病患者(转载)
  作家简介:  丽晴,女,厦门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鲁迅文学院作家班)。1977年在部队服役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散文诗等200多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南下干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获2008福建省作协优秀文学作品奖);长篇小说《醒与醉》昆仑出版社;根雕艺术书籍《根艺奇观》(撰文及配诗),中篇报告文学《毛泽东和他的“女儿”》、《最珍贵的宝石》、《搏》等。报告文学《一个母亲》(获全国书信征文二等奖、江西省副刊好新闻一等奖);短篇小说《我是一个兵》、《欢乐天堂》等,散文诗《在大海的余辉里》(发解放军报,获福州军区文学作品二等奖)。近期已完成央视电视连续剧《牦牛岁月》(暂题)剧本的写作,正在拍摄。  长篇小说《醒与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性花园”节目中做过一小时专题。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白血病患者  为拯救生命呐喊  丽晴  本文看点:  ·血癌不是绝症  ·骨髓移植不是治疗白血病的唯一方法  ·中西结合是治疗血癌的最佳选择  ·我的生命我做主  ·抑癌生存  ·呼吁成立中西结合血液病研究小组  序  日,我亲爱的妹妹患急性白血病离开了人世。悲痛之余,此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命不断地在我眼前掠过,他们循环往复,充填着我的饮食起居,充填着我所有的生活。我悲悯我窒息我挣扎我几近失控。他们中有天真烂漫的孩子,有美丽活泼的少女,有英俊帅气的小伙,也有慈祥和蔼的老人……他们的名字和熟悉的话语至今仍是那么清晰,就像他们生前活着时那样。然而,却呼之不应。他们的眼神充满焦灼和期待,像是有话要对我说,却又静谧无声。  他们想对我说什么?他们又想告诉我什么?冥冥之中,我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我虔诚地捧出我的心,去感应他们的灵魂,用心与灵魂对接,与灵魂对话……  我突然抖落包裹灵魂的躯壳,领悟了一切:他们委屈,他们不甘愿离去!犹如伤痛得到抚慰一样,此后,他们不再跳跃在我眼前,不再停留在我的梦境。他们安息了,而我却进入新的征程。我要为处在危难中的所有血癌患者去奔波,为拯救生命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这种心愿的种子根植在我的心底,萌芽、开花、结果,直至在我的血液里燃烧,并冲出荆棘,冲出囹圄。2009年6月,终于开始付诸实施。  我从不多的存款中取出一万元稿费,在中国十来个省市和地区开始了我的征程。我用我的眼睛去探寻,探寻这些活下来的血癌患者是如何治疗的?我用我的耳朵去倾听,倾听他们是如何赢得健康和生命的权力的?同时,我也去访问有关医院的西医、中医的佼佼者,访问有关网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治疗的精髓。  我去取经。  我去为拯救生命而呐喊。  第一章 悲怆咏叹  一旦确诊白血病,你的生命即刻告急,你的精神即刻进入紧急状态,你的人生即刻进入生与死的关口。你和家人该如何面对?如何抉择?  那是2001年夏季的一天。阳光躲进了云层,天空灰濛濛的,气温潮湿而闷热,空气中的氧气像是被谁抽走了,憋得喘不过气来。天要哭了,却又流不出泪。不用说,这天注定是个无比忧伤的日子。这忧伤来自我亲爱的妹妹,刚四十岁的她被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打从这天起,幸福和欢乐便远离了我和我的家人。  当血液科的专家、科主任把我和妈妈叫到办公室,告诉我们这个噩耗时,我没有流泪,只觉得心的一半眼睁睁被利刃割去,而我却无力阻拦。我紧紧搀扶住浑身颤栗泪流满面的妈妈,听着此生最不愿听到的话:  “你是阿姐吧?你小妹很不幸患了白血病,现在你们只有面对现实。这种病在全世界尚属难题,也就是说除了骨髓移植,还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治愈。目前重要的是要坚定她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病人体质弱,做化疗危险性大,如果化疗不顺利或对化疗药物不敏感,都可能在短时间失去生命。但不做化疗最终也是……”  我不忍心马上将此事告诉小妹,可医生说,知识女性是瞒不过的。还是告诉她,做好她的思想工作,配合治疗。  当医生将残酷的现实告诉小妹时,我心的另一半也被撕裂了。小妹那凄楚的神情就这样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刻骨铭心。她低着头,黯然沉默。那令人揪心的沉默,一秒钟一秒钟咬噬着我的五脏六腑。终于,她抬起头,颤抖着嗓音轻轻地说:  “治不好么?治不好就不治了。姐,我们回家吧!”  “谁说治不好?!”我强忍住拧得出水的心酸坚定地说。“不然我们来上海干啥?什么也别想,听姐姐的,好好治病。”  为了稳定妹妹的情绪,配合治疗,我想起病房里常常见到的一位男孩。听说他是一边化疗一边上高中,今年还要参加高考,很是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何不请他的妈妈劝劝我妹妹,为她鼓鼓劲呢?  可是,当我把意图告诉她时,她刚张嘴,话没出口,眼里便滚下一串泪珠。  我说:“大姐,你怎么了?”  她苦笑一下,摆摆手,刚要张口,泪水又夺眶而出,一串接一串……  一位病人家属一把拉开我,对我说:  “别去捅她的伤口了。你知道吗?她儿子两岁就得了白血病,打了16年化疗啊!这几天孩子又很危险,化疗完血像掉得很低,今天便血了。”  我顿时怔住了。16年?!天哪,孩子要遭多少罪,作为母亲要为她承受多大压力,才熬过了这5800多个日日夜夜?我不禁对这位伟大的母亲肃然起敬!  化疗,是白血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算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也是必经之路。  化疗,顾名思义,就是用化学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但用来治疗血癌的化疗药物不同于一般的化学药物。它是剧毒的,而只有这种剧毒的药物才能杀死癌细胞。可它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准星,只会大面积扫荡,完全不能靶性射杀。它能杀灭癌细胞,同时也杀好细胞,而且损害人的各种脏器功能,造成极为严重极为痛苦的不良后果,给病人雪上加霜。然而,全世界至今没有对付癌细胞更好的办法,人们只有被动接受。这完全是人类医学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接受化疗,所有的白血病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治疗费用。记得我为妹妹办住院手续那天,曾碰到一位医院的熟人。她一听我妹妹是白血病就说,唉,又送钱来了。  医生说,这种病治疗,至少准备二十万,有可能延长生存期。不做治疗,生存期约3-6个月。因为,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不同于一般的癌症。它不像实体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稳固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即便术后化疗也不是没完没了。过去,白血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是因为确诊后除了输血等支持疗法外,一般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现在不同了,可通过化疗、移植、中医等手段使病情缓解,延长生存期限,一部分病人可长期存活,个别的也能治愈。
  一般化疗,如不感染,一次治疗费用在两万左右,五次就是十万。遇上感染,费用无从计算,钱像流水般随风飘走,平民百姓家庭很快陷入困境。我在陪伴妹妹的几年时间,就见过不少放弃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回到家里去等死。  特别贫困的家庭会借助媒体报道寻求帮助。但随着血癌发病率不断增高,这种事见怪不怪。就拿厦门来说,早在我妹妹入院时的2001年,经媒体报道的捐款数额至少达万元以上,甚至更多。到了2006年,捐款数额便少了一半。有位先生把电视台请到病房来摄像,收到的捐款只有3000多元。  还有一个途径,癌症病人可以到本地红十字会寻求帮助。一般情况是,只要单位为红十字捐过款,那么这个单位的癌症病人就可拿到3000元捐助。碰到单位效益较好,管理层又很人性化,通情达理,除了公司捐助,还可在企业发动员工献爱心。  有位企业员工,查出患白血病后,公司和员工共捐助他10万元,通过他的妻子将钱转给他。以往他和妻子同甘共苦,夫妻关系甚好,但他妻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钱。钱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便起了歹意。听说这病难治,觉得与其拿给老公治病,不如把它做为自己和孩子未来的依靠。于是,她不顾在医院等钱治疗的丈夫,竟带着巨款携孩子逃离了厦门。可怜她老公气恨交加,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这起由于治疗费用惹起的丑恶事件一时间在厦门传得沸沸扬扬。可见在血癌面前,为了赢得生命,贫富间极大的落差,诱发出超常的后果。经济的压力,不仅会把人的精神压垮,甚至会致使人性泯灭,催生出诸多人间丑态。  湖南有位姓李的农民,25岁,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住院做了两个疗程化疗,不但病情没有缓解,人已经到了不输血就活不下去的地步。2~5天就要输一次血。家里几万元积蓄很快花完了。医生对他说,治不下去了,回家吧!他也觉得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回到家,妻子见丈夫治病无望,生活又无着落,竟丢下一岁的女儿执意离婚。走之前,她搬走了结婚时置办的家具,甚至连几百斤稻谷也丝毫不剩,断了丈夫的活路。夫妻一场竟以这种方式了断,如此情断义绝,干净利落,真是世间少有。  更多的贫民百姓家庭选择放弃。他们最多承受2-4次的化疗然后出院。有的去找当地的一些中医继续治疗。选错了或被骗子蒙骗,只能拖个半年一年就离世;选对了,因祸得福,活个五年十年,直至现在。  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人就大不一样。得了血癌,首先想着就是最先进的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能救命,金钱比纸还贱。请一次专家会诊费用30万元,请上十次就300万元。然而偏偏得不到老天的眷顾,多大代价也挽留不住生命。  有个来淄博看病的患者说,他治疗3个月就花费40多万。面对医生们惊奇的眼神,他更是出语惊人:  “这算什么?你们不知道,有个病人移植后复发,住了400多天,花了1千多万。还是满怀希望来,抱个骨灰盒回去。”  一点都不夸张,这都是事实。  不是所有的病都能用金钱摆平。台湾著名富商郭台铭的弟弟郭台成因患血癌,在北京某大医院先后做了两次骨髓移植都复发,花费上亿,不幸的是仍无法挽救他的生命。  当然,在白血病的治疗中专家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正是有钱人愿花大价钱请专家的原因。虽然都是化疗,但如何选择化疗方案,药物剂量大小都至关重要。方案选择不当,癌细胞就嚣张作祟,攻而不退,病情无法缓解。请来血液病专家,方案一调整,一个化疗就把癌细胞消灭得精光。尤其是感染后病情危重时,专家起着起死回生的作用。没经验的医生用上成百上千元的抗生素,几天仍是老样子,而专家用的却是两种抗生素并用的方案,药到病除。有的竟是很普通的青霉素类药,价格至少便宜一多半。2006年,我妹妹化疗病危时,厦门医院请过上海赫赫有名的血液病大专家沈志祥,请过福州血液病研究所的著名教授。我亲眼见证过他们的风采。  即便有了充裕的资金,治疗也未必顺利。以淋巴癌和急性白血病为例,患者第一年要做十二个化疗,即一个月一次。然后第二年是六个化疗,每两个月一次。如果能抗过这十八个化疗,那你就基本上OK了 ,革命成功啦。然而,想迈过两年中十八次化疗这道坎的病人谈何容易!  即便能迈过这几道坎,病危的经历也是惊心动魄。那个时候,死神就在你面前,它狞笑着向你招手,仅仅一纸之隔,便阴阳两重天。  在我妹妹病房,我见到一位水嫩欲滴的少女。她戴着一顶贝雷帽,手里拿着一个金黄色的假发。她说,是我老爸给我买的。说完她自豪地朝身边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简直像她爷爷)一瞥。他嗯嗯对我直点头。我说,快戴上让阿姨瞧瞧。她脱下贝雷帽,露出泛着青光的头,然后把假发戴上。嗬,我眼前顿时出现一道绚丽的彩霞:白亮粉嫩的皮肤里透出浅浅的红晕,齿白唇红,金色的发丝轻拂着她脸颊,显得柔和而生动……活脱脱一个安徒生童话里的白雪公主!我简直看呆了。  阿姨,好看吗?  好看,好看!  我连忙夸奖道,鼻子却一阵阵发酸。16岁,朝霞般烂漫的年龄,却被重疾所袭。她患的是急性淋巴瘤。这种病一般要做六个化疗。可第一次化疗她就失去了满头青丝。对于女人而言,头发和脸上皮肤一样重要。化学药品不仅破坏人的躯体、免疫系统和五脏六腑,就连毛囊也不放过。反应历害的,一摸一撮,枕头上全是头发,一两天全部掉光。这种摧残,远比肉体的创伤来得猛烈。它直接潜入人的精神,击垮人的意志,给人带来深致心灵的创痛。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陪妹妹在福州某院住院,一位朋友前来探望。我妹住的是大病房,六个床位。朋友还没进门,一排清一色的光头就映入眼帘,他脱口就喊了起来:  “哇——是不是走错了?这是女病房吗?怎么像少林寺?”  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病友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但笑过之后,是内心无尽的悲凉。  戴金黄色假发的小姑娘这次是来做第二个化疗。她的家就在市郊,兄妹两个,大哥已经成家立业,父母做点小生意,还算有点积蓄。看来她恢复得不错,第二个化疗应该没问题。  可是,我出外采访十天后,却意外地得知她因感染高烧,死在层流病房里。  接受化疗,你还有活下去的机会,如果不接受,等待你的只有死亡。因而,虽然化疗危险,但为了不失去亲人,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能忍痛承受。再有,一般病人家属都接受不了亲人的突然离去,哪怕延长一天生命也愿意。  十多年前,山东青岛有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女儿得了白血病,因为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几个化疗病情仍然没有缓解。医院通知她可以不用治疗(意思就是回家等死)了,还安慰她,回家给孩子吃一点好东西,再去申请生一个。她不甘心,抱着女儿来到山东淄博一家中医院,泪眼婆娑地跪在医生面前说:  “医生,求求你,给我女儿治治吧?就让她在我眼前慢慢消失,也不要让她马上离开我……那样,我会受不了的……”  那位中医听了,心里一阵酸涩,眼眶顿时湿了。他连忙搀扶起母女,答应她一定会精心给孩子治疗,让她放心。  现在她的女儿不仅活得很健康,而且她因此而意外得到的儿子也长高了。可惜她妈妈不愿意让我见她的女儿。我只见到孩子的外婆和舅舅。不过,我在她外婆家的镜框里,看到了她花一样的笑靥。  ……妹妹离我远去了,她还算幸运,活了七年多,但她活得非常痛苦。她留在我心里的全是化疗时的痛苦阴影,以往的音容笑貌荡然无存。她每做一次化疗,我的心里就钉上了一个铁钉,全身紧张得痉挛。每次我都眼睁睁看着她被“毒药”摧残却又无可奈何。她翻江倒海地剧烈呕吐,吐食物,吐水,吐血……吐得奄奄一息。年复一年,直至她去世前,我的心脏已经钉满了铁钉,稍一触碰,已痉挛成一个铁拳的心脏就会爆裂。  我写此文,正是因为单纯的化疗丧失了太多的生命,正是因为想为那些单纯靠化疗治疗的血癌患者们寻找另一条更稳妥更能保全生命的路……  经济条件下稍好的病人,一般将希望寄托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上。  不了解白血病的人,都知道得了这个病可以做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实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  不是所有血癌患者都能移植。移植是要有条件的。比如骨髓里的白血病细胞下降到5%以下,进入白血病缓解期半年至一年时间,没有反弹的;年龄60岁以下的;心肺肝肾功能正常的等等。但即便符合条件,也未必都能移植成功。这是因为,有一道很难跨越的关口——移植化疗的量是平时化疗量的十倍。  说起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福建省血液研究所的专家这样阐述道:“所谓移植就是把供者的细胞供到你的身体里,在你的体内长起来了,长的是别人的细胞,移植过程就算成功。至于后面的治疗效果,和移植是两回事。我认为,移植成功率不应该是30%,而应该有60-70%。但移植成功后会复发。有的一两年,有的三五年,这不是移植本身的问题。”  另一种说法是,通过移植前的化疗关、移植关,移植后的免疫排异关、感染关,移植后的化疗关,如果半年后作基因检查,患者体内各种指标各个脏器都正常,才算真正成功。“  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有不少专家认为,移植成功率有20%(指真正能活下来的)就很不错了。为此,去年夏天我去北京采访,还专门寻访了国家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但都没能拿到准确数据。  这是我在百度”搜索到的一条的信息,是一位白血病人亲属的求助和一位医生的解答:  提问者:再见三丁目
  问题:M5型白血病治疗方法和最好的治疗医院   我妈妈54岁,查出患上M5急性白血病,是M5中最严重的一种。我想知道是不是必须换骨髓,她的年龄适合不适合换骨髓,全国哪个医院治疗效果好?还有就是听说有一种中药方子有效果,请知道的帮个忙,会重谢!!我的邮箱(隐)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最好能提供给我中药药方,万分感谢!!  回答者:希望星
03:37   调养是一方面,治疗也绝对不要耽搁。骨髓移植她基本不用考虑,年龄太大。骨髓移植实际上也是化疗,是一种极高强度的化疗,完全摧毁她的骨髓,然后植入干细胞进行骨髓重建,有可能治愈,但不是救命稻草。而且骨髓移植风险相当大。我曾经管过一个m2的病人,18岁,缓解以后去XX医院做了移植,现在6个月没做化疗了,情况还蛮好。但是她那一批9个人进仓,就她一个活下来了。所以对待骨髓移植要理智,要慎重。  即便移植成功,还有排异的关口。排异是什么?是生命否认(指移植)这种违反生物自然规律的人为行为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真正无法康复的绝症。  移植复发率并不低。一旦移植复发=绝症,绝症=死亡。我们熟悉的著名主持人罗京就是移植后复发走的。  哈尔滨有个12岁的小患者,姓尹。他2008年患上了白血病(M5型),其父亲单位在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孩子捐了一百多万。于是,他满怀信心带着孩子去北京一家大医院做移植。  医生给的化疗方案是:两个小疗,一个大疗,再一个小疗。第一个化疗顺利,第二个疗程孩子就感染了,好在得到了有效控制。到了第三个大疗,孩子已经不行了。但医生说打得越彻底将来移植完了复发率越低。只有四个疗程打完后复发率才低。看见儿子病危,尹先生夫妇欲哭无泪。他说:  “孩子都那样了,第四个疗程根本没法打。孩子的白细胞只剩下200。所有脏器严重受损,甚至衰竭。他的肝脏转氨酶是正常人的3倍,胆红素是正常人的8倍,小便全是血,怎么活啊?再加上严重的肺部感染,光治肺炎就花去70万。  “病危后,孩子还清醒。医生建议转另一家移植有经验的医院试试。转院不久,孩子就抢救了三次。发现肠道出血,一次就达1000毫升,后又发现脑出血。我们相继请来北京部队及地方的各路专家会诊,都相互摇头。此时孩子又出现脑抽搐,不醒人事,呼吸困难。他所有脏器除了心脏外其它全都不行了。眼睁睁看着孩子遭这么大的罪,我们的心都碎了……当晚我们决定放弃治疗回哈尔滨。孩子他妈哭着对我说,让孩子走吧,他太痛苦了!我……看不下去……  “孩子走的那两天还算平静,因为他不再化疗。他是个很乖很听话的孩子。每次看到叫花子不论是真是假他都主动给钱。生病后,我问他要不要告诉同学们。他说,不要。等我好了再告诉他们吧。可是,他看到我和他妈妈不上班,专程陪他去北京看病,而且仅仅几天我的头发全白了,孩子心里就已经明白了。他对我们说:  ‘爸,妈,你们别给我治了,还是再生一个吧。’  “走的那天,他对我说想吃我做的包子。我答应了。这是我为儿子做的最后一顿饭……”  我是在北京鼓楼大街地铁站旁的一家冷饮店采访尹先生的(他来京是为孩子办募捐,把治疗他儿子剩下的几十万元捐给那些没钱医治的白血病儿童)。  听着他的叙述,好几次我都因为泪流满面而无法将笔记做下去。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  尹先生还发自他内心地说:“你知道吗?是我害了儿子,是我让儿子去做移植,是我亲手将儿子送上死亡之路的。假如大家不给我捐款,我没有钱,就不会想着给孩子做移植。虽然我儿子走了,我仍要向所有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呼吁: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最为合适,这样会有更多生存的机会,等以后身体好了再打化疗也不迟啊。  真正抗过排异反应而移植成功的人虽然不多,但他们非常幸运。因为健康重新回归,生命重新萌芽,身体机能开始正常运转,还有什么比生命的回归更值得庆幸的事呢?  如果医学科学家们能尽快攻克移植排异这个大关,就是给血癌病人最大的生存希望!  警醒:不可忽略的病因  血癌的发病原因科学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目前公认的是与病毒、化学、遗传等因素有关。如空气环境污染、食物污染,化学物质及自身免疫力低下等。  我采访的几十名血癌患者中,能说出自己患病的因素不多。但从中我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点。比如孩子比大人发病高,城市人比农村人发病高,有化工企业的地方发病高。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因素,大部分血癌患者平时身体都不错,极少生病,极少感冒。  有几个孩子的家长不约而同提到家里曾经装修过。  家长1:我家的确装修了,但儿子仅住了十二天。医生说我孩子早在装修前的三个月或半年就已经患病了,肯定不只是一种原因,这于污染、中毒等是分不开的。  家长2:我儿子生病后我自己反思了一下,就是油漆。这与我有关系。我自己对孩子不关心。晚上有时搓搓麻将,把小孩子一个人关在刚油漆过的房间做功课、睡觉。最终把儿子给害了。  家长3:我想起孩子用的涂改液,里面含甲醛最多,打开就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但是,儿子班上的孩子全都在用啊。除此外,我想不出其它原因。不过,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患病机率多。因为城市污染大,各种毒素,饮用水的污染等,都不能排除在外。  除了装修,有化工企业的地方发病的较多。浙江平湖离上海石化很近,那里就发现好几个血癌患者,我去当地采访的路上,司机就告诉我说,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少,很多都搬迁走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此外,长期染发也是一个患病隐患。有位女病人原本有一头漂亮的棕黄色头发,但早期这种头发不时兴。于是,她不停地将其染黑。用的是当时最便宜的染发膏,叫一洗黑,几块钱一袋,即将染料放在头发里揉搓,弄得整个头皮全都是,染出的头发非常黑(其实越黑的染发剂毒素越大)。几年后,她果然患上了白血病。  我采访内地的一位血液科医生,她的病例中有位部队的小战士。在农村时身体很好,但参军来到城市不久就患了白血病。她认为,这与环境的适应度有关。农村空气洁净,突然来到城市,接触不洁净的空气或者水源等,一时适应不过来,就发病了。  所以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平时不得病,得病得大病。在我采访的几十位血癌患者中,大多数平时身体都不错,有的从不生病,更不用说感冒、拉肚子了。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喜欢打球,喜欢跑步、锻炼,生活也规律,很少上网玩电脑。他们很乖,听父母的话,并按健康的生活法则生活,反倒患了血癌。而那些经常小病不断的人倒没大事。为什么身体素质更好,反而会感染癌症?从道义上是说不通的。但据我了解的血癌病人中起码有50%身体素质不错。我妹妹就是一个例子。她从不感冒,也从不拉肚子。除了皮肤有时上火长个泡什么的几乎不生病。著名主持人罗京也是这样,爱运动,爱踢球,体质又好,是中央电视台最好的运动员。这个问题值得有关专家们探讨。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盐山县阜德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