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可以处理哪些 控制自媒体建立流的建立和释放

&&ㄦㄨ&&>>&&>>&&>>&姝f
褰诲浜瑙g缁杞氦㈡澶у绔ユ锛宸ヤ垫缃 浣锛ャ 瑰伙娆 堕达 12:34:27
典俊甯虹ョ灞涓涓浠g缁(NGN)姝ユ杩锛杞氦㈡抽诧ョ涓虹佃矾浜ゆ㈠缁浜ゆ㈢缁杩琛航甯姝わ杞氦㈡ㄧ典俊缃涓搴ㄨヨ寮璧风典俊楂搴瑙介杞氦㈠(ISC)瀵硅蒋浜ゆ㈢瀹涔&杞氦㈡渚煎跺界杞欢瀹浣&戒俊骇涓ㄧ典俊浼杈绌舵瀵硅蒋浜ゆ㈡瀹涔&杞氦㈡缁婕杩浠ュ涓涓浠e缁缃缁稿璁惧涔涓瀹浜缃缁锛涓昏瀹煎躲璧婧澶璺便璁よ璁¤垂绛涓昏斤跺浠ュㄦ锋渚佃矾浜ゆ㈡烘芥渚涓★骞跺绗规渚缂绋藉&杞氦㈠锋澶у斤涓濯浣缃虫ュ濯浣缃冲芥ュIP缃缁涓涓/缃缁涓户涓圭锛瀹缁缃缁澶ㄧ缁涔寸璁惧锛渚濯浣娴灏浠g杞㈢姐渚濡锛PSTN/ISDNIP涓户濯浣缃炽ATM濯浣缃炽ㄦ峰浣缃冲缁煎ョ崇锛MGCPH.1248/MEGACOュ璧婧躲濯浣澶躲淇″涓浠跺杩绠$缁存ょ浼杈瀹ㄧ澶绉澶姐浜煎跺澶煎跺澶芥蒋浜ゆ㈢瑕戒涓锛浠ヨ翠釜缃缁甸瀹浠ヤ负烘/澶濯浣涓″煎寤虹淇炬渚跺斤煎澶杩躲鸿藉煎瑙妫哄璧婧剁烘瑰煎跺藉澶瑰煎跺斤澶瑰煎跺藉瑰煎规昏崇郴煎//绂/涓涓℃渚ㄧ缁浠佃矾浜ゆ㈠缁浜ゆ㈢婕杩杩绋涓杞氦㈡椤昏藉瀹PSTN/ISDN浜ゆ㈡烘渚ㄩㄤ★烘″琛ュ涓★杩搴璇ヤ鸿界渚鸿界涓★涔浠ヤ涓瑰浣锛渚澶绉澧间″鸿戒°浜杩浜涓涓浠g缁骞朵涓绔缃缁锛灏ゅ舵ㄧ缃缁涓涓浠g缁灞婕杩涓涓垮拌瀹涓缃缁宸ヤ浜杩浜骞虫婕杩渚濡锛浠ラ杩淇′护缃冲缁缃涓7淇′护缃浜;浠ラ杩淇′护缃充鸿界浜锛涓虹ㄦ锋渚澶绉鸿戒;浠ラH.323瀹涓H.323浣绯荤IP佃缃浜;浠ラSIP瀹涓SIP缃缁浣绯荤浜;浠ラSIPBICC涓朵杞氦㈡;杩浠ユ渚IP缃H.248缁绔SIP缁绔MGCP缁绔寸浜浜杞氦㈡涓剧澶瀹浣锛姝ゅ椤婚ㄥ绉涓绉濯浣缃炽搴ㄦ″ㄣ缁绔缃缁杩琛淇★澶ч搴颁ょㄦ锋璧骞跺ョ淇$缁浣ㄣ杩浜H.323SIPH.248MGCPSIGTRANRTPINAP绛璧婧绠$杞氦㈠渚璧婧绠$斤瀵圭郴缁涓绉璧婧杩琛涓锛濡璧婧俱缃讹璧婧舵妫娴锛璧婧浣跨ㄦ电璁★璁剧疆璧婧浣跨ㄩㄩ绛涓璁¤垂杞氦㈠锋璇璇澶寮娆″斤骞惰藉цュ姹灏璇浼扮稿璁¤垂涓璁よ涓杞氦㈠拌璇斤浠ュ绠¤哄ㄦ枫濯浣缃宠琛璁よ涓锛浠ラ叉娉ㄦ/璁惧ャ讹瀹搴藉涓璇涓杩锛骞跺浠ュ绠¤哄ㄦ枫濯浣缃充俊寰璁よ涓杩琛ヨ璇涓锛浠ラ叉娉ㄦ凤璁惧ャ涔板瑙f杞氦㈣澶搴浠ュE.164板IP板板IP板杞㈠斤朵浠ュ瀹姐瀵逛瀛ㄥ斤瑕姹杞氦㈡瀛ㄤ富20浣锛琚24浣锛涓锋10浣跺璺辩藉锛锋ㄤ换缃藉璇冲杞氦㈣澶搴浠ユ跺浣缃虫ㄨ充俊缂╋骞舵渚浠ラ╃璇冲缂╃娉锛绠娉搴冲G.729G.723.1绠娉锛G.726绠娉讹浠ユ跺浣缃虫ㄥ澹版垫骞跺瀵硅冲缂瀛虹澶у琛璁剧疆锛浠ュㄥ璇宠川甫ョ褰卞& & && 1 &
涓藉伐涓靛ㄧ锛姝ゅ瀹硅浆杞戒浣濯浣浜缃跺缃绔锛涓藉伐涓靛ㄧ昏浇姝ゆ轰村淇℃锛骞朵崇璧惰规璇瀹舵堪锛伴汇绔绋QQ锛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绋琛&&&&&&&&版绋&&&&&&&&逛棰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澹版涓ョ浠讳浣涓汉妯′豢杞浇琚涓藉伐涓靛ㄧ锛锛 |
|瀹㈡1:&瀹㈡2:&瀹㈡3:&ュ浣:&伴绘绋:涓藉伐涓靛ㄧ$嚎锛400-688-6377 浣佃锛021- 浼锛021- 锛201812 淇$锛伴绘绋块锛涓娴锋诲板锛涓娴 璺999锛涓藉伐涓靛ㄥぇ锛娉寰椤鹃涓娴峰e甯浜℃ 杞跺甯 涓娴锋电缁绉
澧肩典俊涓$ヨ璇 娌B2-当前位置: &
求翻译: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与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测和资源控制等,是整个网络的中枢是什么意思?
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与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测和资源控制等,是整个网络的中枢
问题补充:
The call control fun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a softswitch, it has completed the basic call to establish, maintain and release, control functions, including call processing, connection control, intelligent call trigger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resources, is the hub of the entire net
call control features is the soft swap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and it completed the basic call the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release control features, including call-handling, Connection Control, intelligent call trigger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resources, such as the entire networ
The call control function is one of soft exchange important functions, it completes the basic call the establishment, the maintenance and the release, provides the control function, including the call processing, the connection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call triggering examination and the resources c
Call contro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soft Exchange, it completed the basic call set up, maintain and release, provide control features, including call handling, connection control, intelligent call triggers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resources, is the hub for the entire network
正在翻译,请等待...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软交换中开放式业务平台的设计
- 谷普下载 |
| 您所在的位置: >
> 软交换中开放式业务平台的设计软交换中开放式业务平台的设计更新:&&&&编辑:游天&&&&来源:互联网&&&&人气:加载中...&&&&字号:|标签:&&&&&&&&&&
  软技巧简介  互联网技巧的出现带来了体系结构的发展,在电信领域中的软技巧也就应运而生。它不但供给了针对传统电信网络的互联法子,还供给了一种未来的电信体系结构,是未来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技巧之一。  软技巧是建立在VoIP技巧和网关控制协议(MGCP)的根基之上的,并在此根基上借鉴了传统的智能网技巧中的&呼叫与控制相分离&的思想。  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随着宽带接入技巧的发展和骨干技巧的发展,目前的VoIP技巧已经能够供给比较满意的通话质量且已达到了实用的阶段。在VoIP技巧中,比较有优势的并不是其价格因素,而在于其具有开放性,而且可以比较容易地供给各种丰厚的增值。  在MGCP中,通过将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与媒体网关(MG)相分离,可以比较灵活地供给各种增值。  其中,媒体网关负责媒体变换及PSTN和IP两侧通路的连接;信令网关负责信令转换,但仅进行信令的底层转换,并不改变层消息; MGC根据收到的信令控制媒体网关的连接建立和释放,对信令消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进行应用层的互通变换。MGC与MG之间采用MGCP进行通信。  2 软概述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No.7到IP)。这里软交换的功能是以媒体网关控制器为根基,采用了开放式应用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软交换主要供给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载的生成等功能。  1999年5月,国际上150个著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如阿尔卡特、朗讯、Cisco、西门子、富士通、诺基亚、爱立信和北方电讯等,还有一些电信运营商如美国的Level 3、Qwest、AT&T、日本的NTT等共同组成了国际软交换协会(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ISC),系统地研究交换技巧的有关协议和标准,并颁布了一些标准。  2 开放式业务的  1 整体结构  软交换的核心是MGC的,要求不仅能够控制媒体网关,同时还要能够灵活地为第三方供给增值业务。  参考ISC提出的软交换系统结构,我们了如图2所示的开放体系结构,其中有关的接口如下。  1) 媒体网关与软交换控制器(SC)之间采用MGCP,由SC进行具体的业务控制,包括通信链路的建立和路由的选择等。  2) 软交换控制器与业务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之间采用微软在Windows 2000里新推出的TAPI 3.0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接口灵活地自己所需的业务逻辑。  3) 媒体网关与PSTN之间采用H.323协议、G.729协议或G.723协议进行编码,并采用RTP/RTCP协议进行媒体流的传输。  4) 用户的信令直接由媒体网关控制器进行控制。  5) 媒体网关控制器间采用SIP协议进行通信,由于SIP协议是由IETF推出的,,因此在互联网上应用要比H.323协议理想。2 业务节点结构  具体节点的体系结构不仅可以供给传统语音业务,而且还可以供给呼叫中心的人工座席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业务经营节点。  在该节点中,用户可以通过传统的PSTN电话与坐席端进行VoIP通话。用户还可以在访问节点内部的互联网(Web Server)时,点击网页上的&呼叫按钮&与后台呼叫中心的坐席人员进行直接通话。这样,有关的业务服务内容可以扩展到Internet领域,从而可以大大地丰厚业务类型。  在该内部环境中,软交换控制器(SC)是整个业务系统的核心,由SC进行各种业务逻辑的具体控制,并具体选择某个业务应用服务器。  3 设计中的一些关键  1 通信协议方面  由于软交换将各个功能部件进行了分离,因此涉及的通信协议比较多,设计也十分繁杂。在协议方面,国内的VoIP信令协议基本上采用的是H.323协议,并且已经组建了实际商用的系统。在MGCP方面,也有成熟的协议可以被直接使用,有的厂家已经推出了实际的产品。而在SIP协议方面,目前国内研究的并不多。  SIP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借鉴了Internet中的许多技巧,SIP与H.323协议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 容易理解。SIP协议是基于文本形式的,而H.323协议则是按照ASN.1款式的,比较繁杂。  ② 比较简单。SIP协议(包括SDP)文本仅100多页,信息类型也比较少,而H.323有700多页,信息比较繁杂。  ③ 功能扩充性比较好。SIP协议定义了Require头部字段,可以比较灵活地扩充各种增值业务,而H.323的扩充有其局限性。  ④ 扩展性好。SIP能支持多域,可以支持比较大的网络,而H.323要求保持呼叫的状态,因此扩充能力有限制。  ⑤ 效率较高。完成一个呼叫,SIP协议的消息流数量比较少,因此执行效率比较高,而H.323协议则比较繁杂,因此效率不太高。2 开放式编程接口  软交换技巧本身具有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用户可以通过开放式的编程接口,灵活地编写各种业务,我们选用了微软在Windows 2000中新推出的TAPI 3.0接口。TAPI 3.0采用了通用对象模型(COM)技巧,具有比较强的灵活性。  我们在TAPI 3.0的根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业务节点,不仅可以供给传统的语音通话业务,而且还可支持基于VoIP的呼叫中心业务,可以由后台的人工坐席供给友好的交互式服务。通过TAPI 3.0,业务应用服务器可以比较容易地供给各种业务逻辑。  3 与传统电信网络的连接  软交换技巧的根基是建立在VoIP通信方式上的,但对于传统的电信网络供给了连接接口,这里采用了CTI技巧,通过专用的计算机板卡进行信令转换,能够供给比较理想的控制。  4 业务流程举例  在软交换开放式业务环境中,我们以计账卡业务为例,介绍业务的具体执行流程。  1) 用户A拨通电话,通过特征号码(如&200&),表明要使用计账卡业务;  2) 媒体网关1向软交换控制器进行请求,同时上报用户要使用业务的业务特征码;  3) 软交换控制器通过分析业务特征码,将该呼叫转给业务应用服务器;  4) 业务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逻辑的要求,向软交换控制器发出控制信息,要求媒体网关1接收用户输入的账号和密码;  5) 软交换控制器将有关要求转达给媒体网关1;  6) 媒体网关1将用户输入的结果传送给业务应用服务器,由其通过检索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核对;  7) 如果用户鉴权通过,业务应用服务器将通知软交换控制器,建立主被叫间的电话通路;  8) 软交换服务器建立起相应的话路连接;  9) 用户A通过电话线与用户B进行通话;  10) 通话结束后,由业务应用服务器控制产生详细的电话话单,便于日后对账。  5 结论  软交换供给了一种十分灵活的实现业务的方式,是将业务智能推向网络边缘的一种具体途径,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类选择您可能在找这些列举软交换网络在接入层有哪些媒体网关_百度知道
列举软交换网络在接入层有哪些媒体网关
提问者采纳
并且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通信效果。但H,交换设备成本较低.323协议中的呼叫控制信令是以Q,在电路交换网络中。目前的综合交换机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尤其是IP电话,人们逐渐认识在分组网上可以传送话音业务,同时,这样也制约了业务的及时提供,Internet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ATM网和IP网,基于TCP&#47,已使IP技术成为未来信息网络的支柱技术。ATM技术将面向连接机制和分组机制相结合.931协议是一种基于UNI接口的协议,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另外一个优点是统计复用,当两个模块之间需要交互时需要进行协议转换,所有的媒体信息都转换成ATM信元在交换机内部进行处理。软交换技术虽然仍然采用分组网络作为承载网络,但要提供全国性业务及PSTN-to-PSTN连接则必须依赖NNI接口,国内外的标准机构都在加紧制定和软交换技术相关的一系列技术规范;控制平台。这在专用网内实现计算机-计算机的呼叫没有问题。目前ATM交换机主要用在骨干网络中,促使人们思考一种新的技术来同时提供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H。平均突发期的长度取决于所使用的静音侦测器,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静音期的方式表现出一定的突发性,传统的PSTN呼叫还主要由电路交换模块进行处理,在探索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和宽带相关的业务则交由宽带分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讲,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异步传输模式(ATM):一种是采用混合交换节点的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多厂家的网络运营环境.225和负责建立媒体通道的H。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换方式,同时还要具有宽带交换机的功能,ATM几乎无懈可击。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在每个网络节点上都集中了太多的智能,在网上可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但H,电路交换技术,但是该连接并不独占某个物理通道.323系列协议,所以造价也比较高,而且移动网络也将软交换技术作为未来网络的核心技术。世界上有很多利用H,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少,网络节点不仅要负责呼叫控制。Internet网络主要用来传送数据业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Q,公开业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对每个分组根据路由信息和网络情况独自进行传输和选路,在通信开始之前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建立一定带宽的连接、承载建立,因特网语音应用。IP电话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比较熟悉的业务,已经成为“三网合一”大潮中最引人注目的应用之一、数据业务和图像信息、软交换技术随着IP电话技术的发展,并且在ATM技术上没有推出新的业务来驱动ATM市场。其中的软交换设备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47,没有关于NNI接口的定义,而不是峰值带宽的函数.323协议进行了扩展、控制、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伴随着Internet的巨大成功。2.IP电话技术综合交换机主要是采用对电路交换机进行改造的方式来支持分组交换的方式。因此在传输控制;IP的网络技术不仅成为传送数据业务的主导技术,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由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原CCITT提出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概念,但时延较大,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这样在通信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网络的能力来动态分配带宽,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并且在这种共识之下。在以H.245协议,目前话音业务仍然属于运营上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主要采用H,最早出现的在分组网上传送语音业务的应用就是IP电话技术。另外,并且同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同时还需要负责进行话音通路的建立,作为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即分组。其次是和语音业务比较起来。软交换技术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将呼叫控制,许多业务都需要在网络节点上配置相关的业务逻辑,协议本身比较简单,这种网络交换方式对于数据业务而言,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例如上海贝尔的宽带交换机S12 P3S即直接采用ATM技术作为核心交换技术,并且主要是提供半永久的连接,但还是以突发期&#47.323网络为代表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时延小,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在典型的电话交谈中,H,并且相关的行业标准《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也已经制定和颁布、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综合交换机由于综合多种功能,并最终提出了软交换的概念,一旦电路被建立不管通信双方是否处于通话状态,不适合全网推行,并且实时性强,如上所述网关设备也需要同时进行呼叫控制和媒体流的建立,网关要同时处理媒体流和信令流,此时基于Web应用的出现,国内外的各个运营商都对软交换技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希望能够利用软交换技术来达到拓展业务种类、报文交换技术,除了在IP网络上提供目前利润相对较低的数据业务之外,ITU-T借鉴IETF相关规范的经验,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语音业务采用RTP分组的方式在IP网中进行传输,包括话音业务。首先提出的技术就是综合交换机技术。2.分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适用于传送和话音相关的业务。正因为这些优点,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时延,如公用电报网.323设备之间的互联也是一个H,即电路交换矩阵,并且为了在H,处理所有和呼叫相关的信息,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Internet网络是基于IP技术,软交换技术仍然可以看作是交换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是和其他连接统计复用某个物理通道,单个语音源只有大约35-45%的时间里是活动的.323网络中使用的是集中式的网关,将报文分割成分组进行传输。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通信过程中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通信业内基本上达成了未来电信网络的核心将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共识,针对目前IP电话技术所存在的缺点从技术角度进行了改进,属于分组交换技术,首先是将网关呼叫控制和媒体交换的功能相分离。报文交换比分组交换出现的要早一些。首先。并且分组交换具有很多潜在的性能优点、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但ATM技术的复杂性导致了ATM交换机造价极为昂贵,标准上不仅将软交换技术作为固定网络发展的核心技术.931为基础的、图像和数据业务最成熟的协议。首先数据通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4.ATM技术分组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每个节点首先将前一节点送来的分组收下并保存在缓冲区中,分配的电路都一直被占用.323网络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在数据之前增加相应的用于对数据进行选路和校验等功能的头部字段,采用尽力而为的方式,H、数据和图像信息都被分割并封装成固定长度的分组在网络中传送和交换,在交换机内部配置有多个独立交换矩阵,并可方便地引入多种业务,直到通信结束,但需要进行无差错的传输.323系列协议,来达到同时支持电路交换和宽带交换(包括ATM交换和IP交换)的目的,若按峰值比特率分配电路带宽则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厂家都对H。3.报文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类似,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运营商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从技术角度来讲,尤其是对突发传输更是如此,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对外则同时支持电路交换网.323协议的可扩展性较差,所以不同厂家的H,如果按照平均比特率分配带宽。综合交换机具有窄带交换机的功能。三。目前,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较大。但是IP电话的成功应用和相当程度的市场占有份额让人们看到业务融合的曙光,数据业务对时延没有严格的要求,计费等方面的可以更灵活。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许多厂家也先后开发了综合交换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分网传送、业务逻辑相分离.323的有些缺点也很明显、ATM和IP分组交换模块、发展到完善和成熟,和SIP相比较。采用融合方式的综合交换机由于内部已改为统一的交换平台,在进一步扩展和修订H。IP电话的语音质量虽然没有传统电路交换网向用户提供的语音质量高。另一种是采用融合交换节点的方式。其次,然后根据分组头部中的地址信息选择适当的链路将其发送至下一个节点,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电路交换网络进行改造,最主要的是话音业务.323网络的发展,从而制约了ATM技术的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面向无连接而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ATM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提出了保证QoS的完备机制,而且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开始尝试使用IP技术来传送话音业务,也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人们使用Internet网络来得到各种服务,分组的处理时延较长并且对网络节点的要求也比较高,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从标准的角度来讲,在灵活快速的业务部署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目前在IP电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负责呼叫建立的信令协议H,电信运营商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网资源,将需要传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许多小段数据,在处理能力上也限制了H,则会造成数据的大量丢失。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尽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二。软交换技术从提出,而语音信号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实时性一定要高,ATM非常适合传送高速数据业务,综合交换机内部基本上只有一个单一的ATM或IP交换矩阵,如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人们同时也希望能够利用分组网络来传送话音业务,在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上进行了平衡,同时所有的媒体信息,出现了传送话音业务的电路交换网络和传送数据业务的分组交换网络两大网络共存的局面,但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途径试图实现在一个网络上提供各种业务,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主要用在业务量较大的关口局和端局,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323协议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在分组网上支持语音,主要利用ATM交换的高速和对QoS的保证机制、网络交换技术发展历程1.电路交换技术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采用软交换技术组建电信网络正在从试验阶段走向商用阶段,目前许多业务都需要在端局上作数据、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323协议组建的VoIP网络正在运营.323网络提供类似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向用户提供的业务、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的融合1.综合交换机技术虽然ATM技术没有让人们实现“综合业务”的梦想,包括语音,这样呼叫阻塞是所需平均带宽。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统的网关中分离出来,所以可以将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移到用户终端一。尽管语音所表现出的突发性没有交互式数据那么突出,一个优点是高效利用传输通道的通信能力。现在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一般都组建了自己的IP网络,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还需要经历技术的考验和市场的考验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软交换试题大全.doc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软交换试题
一、填空题
VoIP技术的两个发展阶段是1、 以H.323技术为主的VoIP技术 ,2、 Softswitch体系 。(C级)
第二代IP电话网关模型是由IETF组织提出的 (B级)
第二代IP电话网关分解为三个部分,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B级)
在IP网络中,对于语音业务, 传播时延 、 抖动 以及丢包为影响通话质量的主要因素。(C级)
与传统电话网相比,分组网传话音具有成本低、易推出新业务、有利于企业建立高效综合服务内部网、有助于与各种新技术融合等很多优势。(B级)
软交换网络结构分为边缘/接入层,核心/传输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C级)
骨干IP网在SOFTSWITCH结构中位于传输层。(C级)
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在SOFTSWITCH结构中位于边缘层。(C级)
媒体控制协议有H.248协议,MGCP协议,SIP协议等;用于Softswitch和TG/中继网关,AG/接入网关等媒体网关之间。(C级)
SOFTSWITCH互通协议有BICC/SIP协议, BCP-T协议,H.323协议等。(A级)
应用支持协议有Parlay,RADIUS,COPS等。(A级)
在Softswitch体系中,
SS控制设备
备负责号码分析,并选择呼叫路由。(B级)
在Softswitch体系中,
Application Server
负责生成并存储业务逻辑。(B级)
在Softswitch体系中,
Policy Server
负责执行策略管理。(A级)
在Softswitch体系中,
负责媒体流的建立和释放。(C级)
Softswitch与Application Server之间通过API 接口相连。两者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是 Parlay 协议。(A级)
17、中继网关TG与数据网络侧接口为 以太网口 ,与PSTN侧的接口是 E1接口。(C级)
18、IAD综合接入设备的上行接口目前提供 以太网口 接口。(C级)
19、IAD500系列下行接口为 Z接口 ,IAD600系列下行接口有 Z接口 和 数据接口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媒体建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