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妇科健康常识常识你们都知道吗

& &妇产科常用的激素制剂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hCG、hMG,及人工合成的氯米芬与己烯雌芬等。
& & 一、性激素
& & (一)、雌激素
& & 【主要作用】
& & 1.促使第二性征发育、乳腺管增生、子宫发育、内膜生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等作用。
& & 2.小剂量能促进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大剂量则抑制丘脑&垂体功能,抑制排卵。可用于刺激子宫发育、人工周期疗法、调整月经周期,
与孕激素联合使用,是多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
& & 3.有水钠潴留的作用。
& & 【临床应用】
& & 1.人工周期:卵巢功能不足时作人工周期疗法。一般于月经第六日开始连服20~22d。
& & (1)每日较大剂量己烯雌芬1~2mg,用于青春期功血、子宫发育欠佳、痛经等。
& & (2)较小剂量己烯雌芬0.25~0.5mg/d,用于功血、闭经、兴奋垂体以促排卵。
& & (3)与孕激素合用:①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于月经第五日开始每晚服己烯雌芬1mg,连服22d,于服药最后5d,每日加用黄体酮100mg肌注,常用于闭经及青春期功血。②己烯雌芬0.5mg及甲孕酮4mg同服,每晚1次,连服22d。③Ⅰ、Ⅱ号
口服避孕药(也含雌、孕激素)不仅用于避孕,也用于青春期及育龄期月经失调
& & 2.大剂量雌激素
& & ⑴止血作用:用药后流血停止或明显减少后,应继续用药,每2~3d减量,每次减量不超过原用药量1∕3~2∕3,达维持量后作周期疗法。
①己烯雌酚2~5mg,每日2~3次口服。
②己烯雌酚4~6mg肌注,每日2~3次,维持量1mg&20d。
③苯甲酸雌二醇2~5mg肌注,每4~6h。维持量2mg肌注,每周2次。
& & &⑵回乳:苯甲酸雌二醇4mg肌注,每日2次,共3d,或己烯雌芬6mg肌注,每日1次,共3d。
& & ⒊其他:E3醚(尼尔雌醇片)5mg/片,每月1次。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或卵巢手术切除后替代疗法。此外,老年性阴道炎可用己烯雌芬0.5~1mg阴道塞入,每晚1次,7~10d为一疗程。
& & (二)孕激素
& & 【主要作用】
& & 1.能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及发育作准备。
& & 2.临床多用于安胎、月经失调及治疗子宫出血等卵巢内分泌不足疾病。
& & 3.合成强效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也是各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与雌激素联合作用作人工周期治疗月经失调。
& & 4.有致热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5℃左右。
& & 5.有排钠作用,可用于治疗经前期紧张伴水肿者。
& & 【临床应用】
& & 1.周期疗法:用于月经失调、黄体功能不足,作补充治疗。一般用于月经第五日开始连服20d。
& & (1)甲孕酮4mg,每日2次。
& & (2)炔诺酮(妇康片)每日2.5mg。
& & (3)甲地孕酮(妇灵片)每日4mg。
& & (4)与雌激素合用作周期疗法(见雌激素临床应用)。
& & 2.止血作用:一般多用合成孕激素。
& & (1)炔诺酮5mg(或甲地孕酮4mg)每6~8h一次,连服3d;血止后,将药量每3d逐渐递减1/3直至维持量2.5mg/d。炔诺酮止血效果好,且撤药性出血量少,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 & (2)复方黄体酮肌注,每日1支,共3d。血止后继续人工周期疗法。
& & 3.治疗子宫内膜腺癌:孕激素可使癌组织分化、成熟、上皮化生,然后萎缩,癌组织结构消失。常用药:
& & (1)甲地孕酮:20~40mg,每日1~2次,口服。
& & (2)醋酸甲孕酮250mg,肌注,每周2~3次,共8次,以后每周1次。
& & (3)己酸孕酮:500~1000mg,肌注,每周2次。
& & &一般孕激素治疗4~6周后可起作用,用药可持续1~2年,患肝病者禁用。
& & 4.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 & 假孕疗法:甲孕酮或甲地孕酮口服,剂量可自10~12mg/d连续服用,每周递增1/2剂量,至每日20mg,维持3~9个月。也可用己酸孕酮250mg,肌注,每周2次,共3~6个月。
& & 5.经前疗法:
& & (1)补充体内孕激素不足:于月经第14日起,每日口服甲孕酮2次,每次2mg,共10d,或黄体酮每日肌注10mg,共6d.
& & (2)诱导出血法:用于闭经的鉴别诊断(参阅闭经节)。
& & (三)雄激素
& & 【主要作用】
& & 1.对抗雌激素,增强子宫肌纤维及血管壁的张力,减轻盆腔充血。
& & 2.大量雄激素能抑制垂体功能,抑制排卵,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 & 3.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期综合征等。
& & 【临床应用】
& & 1.周期疗法: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 & (1)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舌下含化,自月经第6d始,连服20d。持续3~6个月。
& & (2)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注。
& & 2.止血作用:适用于更年期月经失调、功血。丙酸睾丸酮25~50mg,肌注,每日1次,连用3~5d,维持量25mg,每周2次。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
& & 3.其他
& & (1)中年妇女经量较多的痛经患者及经前期紧张症,可用丙睾25mg于行经前10~14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于行经前10~14d开始连
& & (2)对低蛋白血症如营养不良、手术后消耗性疾病、月经紊乱致贫血等,可选用①苯丙酸诺龙25mg肌注,每周1次。②癸酸诺龙25mg肌注,3~4周1次。③大力补2.5~5mg,每日2次,口服。
& & 二、促性腺激素
& & (一)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
& & 从绝经妇女尿中提取(每支含FSH和LH各75IU)。能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并分
泌雌激素。用于继发性卵巢功能不良,无排卵者,伴同垂体促性腺激素低落者。
& & 1.用法:hMG能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但LH量仍不足,故需加用hCG,模拟LH高峰,才能促使排卵。
& & 一般在月经第六日起,hMG2支,每日1次肌注。在B超下监测卵泡大于18mm时停hMG,改用hCG10000IU,肌注。有条件者,在应用hMG第七日起每日或隔日测定雌激素水平,当雌激素排出量在100~200&g/24h时,肌注10000IU hCG。无条件者,可通过每日观察宫颈粘液,以了解卵泡成熟度。
& & 2.副作用:hMG对卵巢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故需在严密观察下用药。
& & (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 从孕妇尿中提取。类似黄体生成激素作用,有维持黄体功能、延长黄体寿命、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的作用。
& & 【用法】
& & 1.诱发排卵
& & (1)月经第12~14d,肌注hCGIU,每日2次,共2d。
& & (2)hCG合并氯米芬:月经第五日,每日口服氯米芬50~100mg,连服5d,
停药7d左右,加用hCGIU,一次肌注。
& & (3)hCG+hMG(见hMG用法)。
& & 2.维持黄体功能:常用于安胎:hCG2000IU/d,每日或隔日1次,直到8~10周。
& & 3.补充黄体不足:于月经周期第14~16d(BBT上升第二日),肌注hCGIU,每日1次,连用5d。或隔日1次,每次肌注2500IU,共4次。、
& & 三、氯米芬(氯菧芬胺)
& & 其作用为与雌激素争夺受体,能阻滞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使垂体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 & 【用法】
& & 月经第五日开始,每日口服50~100mg,连服5d。一般连续3个周期。若仍无效,可改用垂体促性腺激素。
& & 【禁忌症】
& & 患希恩综合征、全垂体功能低下或卵巢功能早衰者忌用。
& & 四、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GnRH)
& & LHRH(GnRH)既有LHRH的作用,又有FSHRH的作用。能兴奋脑垂体合成和分泌LH及FSH,适用于下丘脑功能失常所致闭经、功血、避孕药引起的月经失调。
& & 【临床应用】
& & 1.垂体兴奋试验:LHRH50~100mg,静注。注射前先抽血2ml,注药后15,30,60,120min各抽血1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LH含量。
& & (1)正常反应(阳性):LH可升高3倍以上,于注药后15~30min达高峰,表示垂体功能良好。用LHRH治疗可促发排卵。
& & (2)延迟反应:LH升高3倍,但时间延迟。
& & (3)低差反应(阴性):LH升高不明显或低于2倍,表示垂体功能低下,用LHRH治疗无效。
& & 2.促排卵:即仿效LH-RH的生理性脉冲式释放规律来促使卵泡的成熟、排卵,而且不引起卵巢过激综合征。通过导管静脉或皮下每隔90~120min给药1次,每次用量5~10&g加入生理盐水中,直至排卵后1日,即BBT上升后停药。大多10d左右见效。静脉给药每毫升加肝素25~100u,皮下用药不需要加肝素
(责任编辑:sgx)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
CopyRight (C)
中华检验医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扫盲!这些政协常识你都知道吗
政协会议为何比人大会议早一两天?为何政协称“会议”,人大称“大会”?“双周会”是什么?
武凡煜 张桢
“新华炫闻”是新华网为用户量身打造的免费新闻资讯类软件,为用户传播及时、权威、全面的新闻资讯。“新华炫闻”以全新的新闻理念,打造属于年轻人的新闻客户端。女孩子都要知道的妇科小常识,必须收藏!
责任编辑:周文姬
  说起女生的妇科知识,鬼鬼想大家最常讨论的肯定是怎么对付「大姨妈」那「碧池」了。其实,女孩子要知道的妇科小常识远远不止这点哦,包括鬼鬼也是知之甚少的(捂脸好羞羞),作为女孩子,只有多了解自己一点,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月经,俗称「大姨妈」  不要问鬼鬼为什么要叫「大姨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大姨妈」就是很麻烦麻烦麻烦,而且很多菇凉都会问“我大姨妈不正常,怎么办?”所以鬼鬼兼职姨妈协管员pia pia来也~  正常姨妈的周期是24~35天,经期持续2~7天,平均失血量20~60ml。所以,每次来大姨妈都要记录下时间,偶尔有一两次失常也不用太担心,先观察她一下。如果能恢复就做好了,要是还是老样子,平时体检没有检出问题的话,那多数就是内分泌紊乱,如果这样情况一致持续发生的话,就要好好管教了!姨妈推迟一周没来,一定要验孕啊(嘿嘿,有经验的妹纸们懂得的),侥幸心理不可取。  二、痛经  几乎每个菇凉都会遇到过痛经,很不幸的是,现在已知的痛经中并没有明确的病因。即使是在医疗条件十分发达的今天,也无法说个所以然。所以,医学界的高人们就给痛经起了个高能的名字,叫原发性痛经。  怎么破:  譬如喝热水、捂热水袋、喝姜糖水、贴痛经贴等。只要可以缓解疼痛,可以说都是好办法。平时吃喝上也注意多吃点行气活血的东西,什么黄豆啦,黑大豆啦,橙子啦都可以。还可以多喝点玫瑰花茶,有事没事多做点有氧运动,虽然来大姨妈不能做强烈的运动,但是散步什么的还是很好的。还有哦,鬼鬼还收到个小道消息,据说女人生完孩子,可能痛经会消失噢(啥!芥末神奇)。  三、尿频、尿急的问题  因为女性的尿道比较短,只有4~6厘米,而且泌尿与生殖道又离得比较近,所以很容易会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果你有经常感到尿频尿急,但是嘘嘘的量又不是很多的话,就要注意了,这很可能是泌尿系统受感染的症状。鬼鬼建议有这样症状的菇凉们多喝水、多排尿,同时必要时需要服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  四、腹痛  因为腹痛常常涉及到消化道、妇科等疾病,因此简单的鉴别是对菇凉们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鬼鬼这里收藏了一张高能树状图,具体分析腹痛的类型。菇凉们get起来。
来源: 网络协和张羽告诉你:这些秘密,不能只有医生知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继《只有医生知道!》前两部畅销百万册后,暌违2年,协和张羽发给天下女性又一封关爱私信——《只有医生知道!3》温暖回归。新书由凤凰联动策划推出,获得业内外广泛关注,杨澜、冯唐、马伊琍等各界名仕交口赞誉鼎力推荐!针对广大女性关注的新的健康问题、二胎生育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庞大的新鲜医学知识让人醍醐灌顶。最会讲故事的医生,最会做手术的作家
作为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张羽长期致力于女性的患者教育和优生优育的科普工作,近两年特别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期间受聘澳门特别行政区仁伯爵综合医院,担任妇产科顾问医生执业两年。越来越丰富的从医经历,从懵懂小医生,逐渐成长为资深妇产科专家,她始终坚持用手术切割生理痛楚,用文字剖析心理认知,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
对于新书张羽表示:“写作是件孤独的事,困难的时候,要想象一个有趣的读者、一个真实的人类在看自己那些字,还要认清自己的痛苦对别人毫无价值,才会放下那些小恩怨和碎碎念,甘愿用好听的故事讲述对读者最实用的身体知识,写作和行医把人累得不成样子,在我,却是唯一值得过的生活。泪流满面,我把真心献给你。”原来的配方,更用心的制作,还是熟悉的味道《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一经推出,就不停地刷新销售记录,引起强烈反响,长期占据图书畅销榜。这种温情委婉的故事诉说,让妇科科普变得有温度;让惊险的医疗故事变得满含情感;让人生哲理回归生活本身。著名演员马伊琍就曾大力推荐:“她让女性医学指导不再是冷冰冰的教条,而是这样温情委婉的诉说。”两年沉淀,张羽携《只有医生知道!3》温暖回归,针对广大女性关注的孕育及健康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以细腻真实的笔触,首次披露自身经历的剖宫产“倒霉遭遇”,再度挖掘鲜为人知的产房故事,特别针对乙肝病人哺乳、外阴整形、二胎生育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还将分享在澳门行医的独家感悟,以及“解密”医疗事故、医疗内幕等这些大家关注的医疗痛点,让人大开眼界。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极具亲和力和实用性,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新鲜的医学知识带你走进只有医生知道的V3.0时代!每看完一本《只有医生知道!》,对身体的了解程度都增加不止5%。二胎时代到来,你的知识储备还够吗?今年10月份国家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二胎时代正式到来,但更多的困惑也随之而来,人口政策的调整,使得最基本的女性健康和孕育问题也更加凸显。二胎时代,你的知识储备够吗?哪怕你是一个知识女性,对自己的身体了解程度可能也不到5%。在《只有医生知道!3》新书中,张羽一如既往地用亲身经历的故事案例为大家阐述其中道理。很多要二胎的都是大龄产妇,怎样才能像20岁生得一样顺利?怎样才能挂上号、挂对号,一次性找对医生?尤其女性高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是癌症,却像癌症一样四处播散转移,甚至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发病率高达10%,这一系列关键的问题,既关乎女性健康,又对生育二胎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些问题不应该只有医生知道。关于生与不生的矛盾点,张羽说,以前我逢人就劝“早生孩子,多生孩子”,有点儿职业病,或者叫生育控。但任何一个人的三观都不是世界的尺度,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经过反思,我劝别人时有前提了,那就是女性愿意成为母亲,如果她不愿意结婚,也不愿意生育,那完全是个人选择,别说医生,就连父母兄弟也没资格指手画脚。这世上比真理更重要的,是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利,然而,这个选择是有前提的,你可以选择生育,也可以不选择,前提是你要知道,这个选择的按钮并非永远掌握在你的手里,不是任何时候你都有机会按下,因为你的生育能力并非如影随形,不离不弃。【书籍信息】书名:《只有医生知道!3》作者:张羽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定价:¥35.00内容简介资深妇产科专家协和张羽继《只有医生知道》1、2后,针对广大女性关注的孕育及健康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以细腻真实的笔触,首次披露自身经历的剖宫产“倒霉遭遇”,再度挖掘鲜为人知的产房故事,特别针对漏尿、乙肝病人哺乳、外阴整形、二胎生育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极具亲和力和实用性,庞大的新鲜医学知识让你醍醐灌顶,澳门行医经历更让人大开眼界。作者简介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出版超级畅销书《只有医生知道!》系列,开创西医写作新风格,寓知识于故事,获得极大反响。著作曾荣获央视“2013中国好书”大赏,2013年世界读书日中宣部向读者推荐的25本好书中唯一的科普健康书,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健康书,中国图书势力榜2013年度好书,《新京报》2013年度畅销好书榜,第九届文津图书奖,台湾第七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受聘澳门特别行政区仁伯爵综合医院担任妇产科顾问医生执业两年。长期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长期致力于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教育和优生优育的科普工作,为国内数家大型孕产杂志撰写专栏和科普文章,在好大夫在线开设个人网站,利用业余时间长期为患者提供疾病咨询,七年来,访问量达千万次。
[责任编辑:何可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2009470
播放数:268367
播放数:464962
播放数:262451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妇科健康常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