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蒙乃始就学的就问题,搞的大人都很头疼。为什么外地人上个学这么麻烦

您好: | 
> 作为外地人,上个学咋就这么难呢
阅读 364|回复 10
作为外地人,上个学咋就这么难呢
& &家里小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一直都在操心上幼儿园的事情,小区的其他业主说,双丁路幼儿园即便在小区有房子也很有可能上不了,去嘉定新城网上跟其他粑粑麻麻讨论,才知道上小学更头疼,很多本地人都上不了德富小学或者其他小学。为什么政府在嘉定搞那么多商业,建那么多房子,就不能给小朋友多建几所学校?我们附近的商业广场遍地开花,可小学,幼儿园呢?大家都是挤破头,还是不行,能不能一起呼吁一下,让嘉定政府来解决!
讨论|热点|聚焦|话题|
唉,这都是政府规划的,就想用商业来带动嘉定的发展,建学校估计得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开始了。
是的,现在上海对于外地人的一些限制还是没有放宽,版主是已经买了房子的,那些没买房的,我觉得还是最好把这些相关的政策都弄清楚了再考虑买哪里的房子比较好。
我觉得我们呼吁了没有用,有关部门根本不会听的,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规划。
我不是陆家大姐
上个学会越来越困难
kathybelly
为什么同样炒股 别人赚钱 你亏钱 &????为什么同样的股票 &别人赚钱 &你深套??跟上机构,步步为盈 &诚信合作 &盈利后付费 & 有兴趣的加QQ & 等你咨询
> 作为外地人,上个学咋就这么难呢
后您才能在本论坛发布信息!
免费获取无增项报价
累计人报名如何看待《6 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如其中所说吗?
现在的看起来真是可怕. 现在的学校真是这个样子了?
按时间排序
121 个回答
中国的小中大学教育缺少优质体系的构建和衔接,美国教育体系之所以优秀,就是在构建和衔接上做足了文章,刘瑜的《给你一颗子弹》中关于哈佛大学本科书单可见一斑。很多人往往是上完了学才去反刍学生生涯的缺失,特别是近两三年新浪微博的普及,我相信对很多人影响巨大。不管怎样,科技会裹挟这个国家进步到那个状态,包括教育。
以前这个类似话题写了一个长贴被折叠了,所以不再讲历史了。反对得票最高的人,你们根本不懂教育,和教育的历史演化,你们只是来秀自己高人一等的。。。。(原谅我的冒犯)改革?这个词太官僚化,你们有更好的办法?如何确保不会变的更坏?整齐划一?即使不从攀比上来说,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整齐划一的零件,工业化进程中,不管哪个国家的公办学校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整齐划一的零件,优秀的会被提拔,大部分人就成了你我普通人,做工程师。工人。。。。。确保这大部分智力中等的人,只要愿意就能为养活自己,而不是为了你们不切实际的高人一等。。。。。
第一个问题是统一的问题,学校要求一致也没什么不对。关键是具体执行人的问题吧,这个问题上升到整体教育的问题太夸大了,全国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求用一样的本、笔吧?第二个问题是心态问题吧。老师要求严一点有什么不好吗?现在我们招个人,两个素质差不多的都还在其它方面比来比去。至少在我看来,那个短信代表不了什么,更不能说教育有问题,至少老师发个短信比以前不好短信要好。第三个问题提的好啊。我想问的是这位发帖的家长有没有和老师沟通?如果沟通还是这个样子那就没话讲了。另外、短信和QQ这类只有文字的东西没有语境的东西很容易被误解的。第四个问题有点大了。你要是指望上个学校培养出来一个创造性的孩子,也很少听说上小学生能发明创造个什么出来,这个定位有点难。总之,我认为这位家长以自己封闭心态看待这种个案,并上升到整体教育的问题,有点夸大。尽管教育本身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位母亲还真是当下教育的产物。首先我是一个小学女孩的父亲,有些问题我能感同身受,也有些不同的看法。1,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位母亲似乎也没有去尝试理解一个管理40个孩子的班主任的工作。2,命令而非博弈,老师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只有“服从”没有“商讨”的方式,但母亲选择的方式,似乎也只是对抗。3,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但一旦面对社会的压力,就束手无策,您的决定造成的状况(好还暂且不论),但您并没有分担,而只能让孩子去面对,您真的确信这样空洞的教育理念吗?您确信这样的理念教育出的孩子能面对真实的社会吗?4,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孩子?您确定您真的想要?真的,从文章里我只看到了您的安排,您的孩子只有抱怨,沉默与忍耐。不知道您说的与孩子之间的尊重体现在何处?也不知道您期待的创造性在什么地方?5,孩子在每周在学校40小时,在学校老师关注您孩子的时间几乎不会超过2个小时,在您身边至少72小时还不包括休息,您怎么会觉得学校会为6年后的孩子变成什么样负责?或者说,谁更应该负责?如果您真想尊重您的孩子,请把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她陪伴您长大,她独立自主,她只是需要您的帮助。无论从理想和现实而言,请相信她都会是20年后的你,所以,请做好自己。请对她如同对待20年前的自己一样。她是上帝能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前面回答废话太多。我单开一个,我觉得,包括我在内都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是反人类的,这个思路应该没错。没有德育教育,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文化知识学的如何好出来都是个废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校文化知识培养的质量还不好。这个事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么用言论去推行,要么去行动去改革。当家长不满意学校做法的时候大胆跟学校提出来,同样现在自媒体如此发达,很多事情也是能让更多人听到了。而且,一些事情,从言论到改革的进程比10年前要短的多。如果不作为事情只会越来越差,稍微有点作为,那总是会往好的方向走的。至于那些认为中国现在教育很好的人们,我强烈建议即便教育改革了,也给这帮人留点这种学校,你们不是喜欢么~
要说唯分数论,唯考试论,这个起源是日本。
东大在日本的地位,北大清华什么的,完全不是对手。
你进了东大,就是穷屌丝变成高富帅,帝国的辉煌都是为了衬托你的光辉形象。
绝对不会什么清华博士出来卖猪肉。
然后居然日本还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的,完全不合理啊。
被考试摧残了的国度还能有创造力什么的,完全系统崩溃啊。
党国作协体系下的莫言居然还战胜了村上,完全是2012年灭亡前的征兆吗?
现在的小学就像你干活的公司一样,它本来就是培养普通员工的,不适合自觉是主角模式的人。
上文这么多理论的回答,我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想说这种现象真是一步步被逼出来的。
我用实例来说,给一些朋友参考。
其实最初班主任并不会事无巨细,但是突然有一天,某学生出了意外,结果家长不干了,说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没管理好。那学校怎么办?加强管理。怎么加强呢?施压给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宁愿事无巨细的安排好一切,也不愿让学生出任何差错,从而让自己背负责任。
就我们学校而言,我们是寄宿制高中。举几个例子看现在教育的死板:
①学校规定不允许在宿舍、路上、教室吃东西,又不允许学生不吃早饭,于是开始给我们施加压力,说我们教师没做好监督工作!有学生没刷卡吃早饭,影响身体健康。
②校领导最近听说有学生晚上换宿舍睡觉。其实值班老师已经查房查到11点了。但是学校仍然给我们施压,说教师没有监督好。
③至于学生自习课,更是不允许喝水,不允许抬头,如果发现就要记录,如果值班老师漏记了名字,那值班老师值班费全部取消,并且取消全年评优资格。
————————————————————————————————————
最后我总结下这些现象,归根到底,学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只有一个目的——便于管理!!
作为一个底层的教师,我只想说,教授们?学者们?伟大的理论家道德家们?不要再拿那套理论对我们品头论足了,教育的问题除了切身体会的人,其他人根本无从知晓个中的无奈心酸和与理想相悖的痛苦。
很多专家提出的模式和理论更是增加了我们无谓的负担,而那些所谓的理论又根本无从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
教育问题牵扯到资源少、人口多,社会稳定、权利、某些领导的政绩等很多问题。
希望所有人能够理性的思考、理性的理解、不要一味的批判。
谁都知道我国的教育有很多问题。但是这篇文章没法赞同。在学校,一个老师要管理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像家庭教育那样尽善尽美。死板的规定往往在执行时比较高效。1. 要求配备指定文具、舞蹈鞋。家长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天知道如果不规定死了的话会出现什么千奇百怪的东西。家长和学生不一定清楚这些物品的具体使用场景。学习钢笔字的时候,要是有人买了铅笔橡皮怎么办?学舞蹈的时候,有的人买了足球鞋怎么办?2. 字迹不工整被老师批评。该家长想都不想就认为,原因在于别家孩子都进行了学前教育。他有没有问过那些孩子,上学前到底写了几个字?即便情况属实,那么你家孩子字没别人好看也是事实啊,督促你更努力地练习有什么错误?难道要老师跟家长说:「你家孩子的字跟别家孩子是天与地的区别,但你别担心,原因是他们跑得太快了,你家孩子才是正常的,你继续慢慢跑。」?等到了社会上,在自家孩子比不上别人的事实面前,谁管你有没有进行超越学校以外的教育?3. 老师的命令式短信。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下班了之后还要接收四五十条短信、还是「谢谢老师」、「已收到」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短信,谁受得了?老师下班后不愿意、也没有义务跟你家长交流。4. 给班级买东西,获得「热爱集体」小红旗。不知道这有什么问题。融入班级和融入家庭一样,是需要付出的。让孩子参与装点、维护班级,可以获得归属感,与这个集体相处更加融洽,有什么不好?有问题的是你家长为什么要直接买东西让孩子带到学校?孩子没钱买东西,你不会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吗?
最让我担心的是教育的行政化,感觉现在的环境比起当年自己上学那会不但没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如果学校和这一代家长的价值观是对立的,那对学生会是怎样的扭曲啊~
这篇文章。。轻描淡写的。根本不知道我国教育的顽疾在何处。这作者本身也没什么真正对教育的深入理解。所秉承的理念我在文中能看到的也就是一个什么“三分教七分等”(这都谁发明的什么玩意儿,根据是个什么?)。“笔用来画画,不是写字”这样孩子就有创造力了?为什么?这作者其实也就是买了买东西,这就觉得可怕了?中国教育可怕的地方很多,比如没有太多有资格当老师的人,制度和评价标准异常可笑等等……但最可怕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有的老师(有的制度),并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一个正在成长、相对弱势、还未掌握话语权的,容易被塑造、并且需要被尊重的人来看待。亦或是,他本身对自己也并不是尊重的。因为没有人教过他尊重自己。就我所接触的片面情况来看,在希望去当老师、当公务员的人中,真正有探索能力、有求知欲、甚至刻薄些说,有积极良性价值观的人都有限。有多少人是为了图安稳、轻松和可观的灰色收入而去选择从事这个行业的?想赚钱,为什么不靠着自己的努力,不靠自己提供的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来换取呢?在我看来,要当老师就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首先,“老师”到底是什么?“老师”从何处来(为什么存在),到何处去(应该是怎样的)?(譬如在《师说》里。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而看看如今的「老师」们,其胸之中真有道可传?所授之业真有处可用?惑之解法真可知缘由?当然,并非只有这唯一对老师的标准。我想说的是:在做一件事之前,对这件事进行应有的思考是万分必要的。)其次,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人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哪些行为在哪些阶段是属于正常范围,并不需要被刻意矫正的?哪些行为是有隐患的,应该用何种方法和尺度来进行干预?在这些条件下,学生应该被如何对待?并且,所有这些问题在回答之后都要再去追问:这是为什么?我们凭什么相信这些判断?时代在改变,工具在改变,之前考虑问题的依据是否有所变化?是否需要从新考量?如果这些问题都没考虑过,那么,老师们,在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教育人呢?这样的教育会让人去成长为何呢?当然,哪怕在发达国家,做一名好老师也很不容易。更何况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这么大,教师也同样面临医疗住房养老婚育问题。升学率之类的考核标准又如此可笑。这就是恶法。但不得不说,以大部分老师的努力程度来说,他们配不上他们得到的收入和尊重。(但是一些好老师得到的又太少了。)
又是小学教育。首先,我要说的是,中国小学教育没那么差,不要说什么“人种退化”,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批评自己的教育(可能除了朝鲜)。第二,教育标准化没有什么不好,中国有多少学校多少学生,以批量生产产品的模式做教育是唯一的方法,中国的问题在于,教育标准化的“标准”其实已经过于陈旧的,特别是普及教育。第三,很多人都在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那些卖教育产品的商人说几句宣传语大家就信了,别说孩子了,有几个父母知道什么叫”创造性“么,知道什么才是”创造力“么?这个世界上从事”创造性“相关工作的人占比例多少?那么中国小学教育的问题是什么?中国学校教育的问题,是谁对谁负责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政府、社会、老师、学校,都应该对孩子负责,这个大家都懂。但现在的状况是,老师要对学校负责,因为学校要对”政府“和”领导“负责。而家长呢,大多数中国家长其实在对自己的”愿望“负责。在所有的元素里面,最应该被负责的孩子,其实是没人真的在意的。就比如原文作者的文笔很不错,”唤醒孩子的灵魂、激发她体内的巨大创造力“,不好意思,这是我最反对的教育观。教育,不应该承担如此崇高、如此沉重的任务,这个任务别说是”教育“,整个”文明“都不一定承受得起,这就是家长的愿望。学校,应该做好学校该做的事情,现在,我认为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老师,做的不算差。最后和第一条相对应,我认为,中国教育没有那么差,但是中国教育从来都很差!我觉得,任何人,无论家长、学校、孩子、教育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都不能凭一己私愿,去为孩子设定这样或者哪样的教育。每个人应该首先明白自己的责任,而不是自己的“权力”。中国人太在意“权力”,太在意自己对他人命运的决定权,孩子是一个太理想的目标,所有人都不愿意放弃。但是拜托,想想他们才是未来!
我小学的时候,妈妈在广告公司工作,家里有很多的画册、杂志,我用这些彩页包书皮,做手工——其他同学都不理解。比如包书皮,有的人用纯白的挂历纸背面,有的人用买的透明塑料皮(thank god 我们老师当时没有规定怎么包书皮),但是我觉得那种书皮「just boring」。虽然我用的是废旧的彩页,但是我在包书皮的时候会认真考虑上面的图案的,每一个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我甚至会根据课程的内容去选择搭配的颜色和设计。美术课,老师让我们买彩色纸做剪贴画,我妈妈直接扔给我一堆宣传单、杂志、彩页,我一开始也很担心同学们会嘲笑我,but you konw what,我的「彩纸」是全班最抢手的素材,因为我充分利用了上面的已有的颜色、图案做出了用买来的彩纸永远不会做出来的作品。中国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之低令人发指。因此,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此,他们希望老师替他们,替孩子做了所有的决定,然后自己就不用为此付出精力了(只需要花钱就行了)。上周的《南方周末》有一篇读者来信,一名中学生家长,希望学校可以恢复统一订购教辅材料因为「陪孩子去选购实在是太麻烦了」,难道做为家长,你不想关心你的孩子看的都是什么书吗?很多家长确实是一点都不关心——不关心孩子在学校今天干了什么,而是老师让干什么,学校让干什么。但问题是,很多老师滥用权力,甚至享受在其中。比如臭名昭著的体罚,现在已经被很多家长反对了,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孩子是几乎不会在家长那里得到支持的。我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经常迟到要罚抄课文,我妈妈总是要替我抄,那时候我不理解,也不让;可是现在明白了那意味着什么——你的时间和尊严很宝贵,不能浪费在这种傻 X 的事情上。到我上了大学,我发现一个 20 多岁的学生仍然在很多地方得不到尊重。上个月封校,我在大门口向保安说情希望出去,谈话很不愉快。一个老师,开着车出校门之后,会下车指着我的鼻子,拿「这是学校的规定」之类的来骂我,我说「你在校门外面,我在校门里面,保安不让我出去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凭什么被你这样骂。」我当时想起来有一次,在火车上(基本都是学生),开车前乘务员看到一个包超出了行李架,就问是谁的并很不客气地命令摆好。一个大叔出来说是他的,乘务员立刻缓和了态度:「我还以为是学生的,要是学生我就让他摆好了。」然后帮大叔摆好了行李。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做一个学生,似乎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被任何人「教育」,这种神逻辑竟然如此自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源头就是我们的家长加上我们的小学老师。家长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动摇老师的威信,这个我同意;但是家长不能让孩子忽视自己的地位,家长要让孩子战胜自己对「与众不同」的恐惧并阻止老师「利用」之,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朋友。老师应该少给孩子们做统一性的规定,因为这是在纵容人性的弱点。我尽量不去上纲上线到「洗脑教育」;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不能学会直面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相反,那么学校教育是不成功的,那些统一规定的衣服、鞋子、书皮、墨水的颜色、铅笔的品牌……都是邪恶的。我觉得大多数老师都没有恶意,他们只是想省事,或者很享受整齐划一的感觉,很享受自己掌控一切的感觉。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很极端的家长,比如有家长逼迫老师给孩子下跪道歉。我觉得也算是好事。但是这不是说老师都是大坏蛋,都应该收到制裁;而是说,家长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学校和老师应该受到监督,意识到自己应该把握教育孩子的主导权,意识到教给孩子保护/维护自己比教给孩子遵守纪律更重要。
同意@Berserker 的意见。补充几句:1)学校可以是任何样子,但是家长一定要了解学校、帮助孩子选择学校和适应学校。如果没得选,就要告诉孩子如何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保存自我意识。家长可以对学校抱有最美好梦想,但一定要为现实做好最坏的打算。2)就算到了最崇尚自由的美国学校,一样有许多规矩,一样有许多垃圾知识要填给学生。(比如:政治正确、不计成本的环保等。)教会孩子独立思考,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3)六岁太小,还不足以形成世界观。家长真正难做到还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深呼吸,迎接挑战吧。还有十几年的坚持不懈,才能培养出一个独立的人。
是的,而且现实中这个问题会比文章中的更夸张,这个问题中的某些现象跟我现在遇到的问题一致。 我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 看完这篇报道后,还在微博上讨论过:拿一件小事为例:放暑假的时候,没有给孩子补课,没有特意去学学校的课程,结果一开学,上第一节外语课,全班的孩子都已经学过一遍了,除了他一个人没学过,老师更差劲,除了讲了二个句子,剩下放了大半节课的英语儿歌和视频,直接跳过。这就是现实,如果你不提前学,老师完全不管你。 当天我晚上花上30分钟,把儿子的课补上了,但这事让我觉得非常的操蛋。更夸张的来了:Boss的孩子在上海明珠小学,入小学时的比例在80人中选一个,入学时就需要会2000汉字,英语基础知识、数学基础,学校入学时的要求跟相当于小学三、四年级的东西,上学后学拼音、字母之类的知识,只花了一、二周就全部学完。他的孩子在进这个学校之前,在我看来已经非常杰出,没入学时就同时学了六七个特长班,钢琴4级、当过广告模特、有很好的外语基础,但因为素质没达标, 去另一个学校面试没过,只能去明珠,其中还包括花了100多万买套学区房,当听Boss在跟讲这件事的时候,我完全目瞪口呆。哪怕我是专门研究学习,看了N多的儿童教育的书籍,可这些东西一遇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都非常艰难 我看到那么多的儿童教育书籍就为了让孩子学习快乐一些,不想逼孩子强迫去补习, 现在老婆每天晚上要花1、2个小时陪孩子复习预习各种课程,被迫报一个学习班,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目前我在尝试一些不同的教育方法,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而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遇到的教育问题有几点:1、学校和老师把他们应尽的义务转架到孩子和家长身上2、从身边的接触和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好学校就是题海战术,锻炼孩子作题时的条件反射3、补习和作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过长,只有很少的空闲时间,孩子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去玩、阅读、看动画片、玩游戏、感受大自然和接触其它有趣、好玩的东西,从小学1年级就开始这样,以前是中学才会.4、任何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一切以应试为中心,对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世界观打击非常大,不可以出来其它的声音,对孩子进行洗脑。5、有些老师(传说中那种好老师在我身边的几十位同事、同学、朋友中的孩子身上完全没发现过)并不懂或完全无视孩子自尊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高分,老师的不懂得尊重和没有耐心,是让我觉得最可怕的一点。目前的学校教育就是马戏团的训兽教育,把一切突出的地方修正,一切目的为是让孩子听话、高分数,放弃一切其它的可能性。@尚爱兰 说的“你的孩子可能成为“少先队风纪检查员”“书写规范的竞赛员”“办手抄报的模范标兵”“爱祖国演讲的资深演讲员”“课堂教学优秀成果展示小组组长”“”小制作的资深劳工“……孩子整天开开心心,忙忙碌碌(而且家长也必然被拖进去帮忙甚至代劳),这些事还挺光荣和挺难拒绝的。" 里面的情况已经遇到一多半,今天早上还在XX论坛中发了N条的向国旗致敬,从孩子小学开始,我在跟学校的洗脑教育斗争上付出了很大精力和时间,但心理明白,早晚有一天孩子会为这个冲突买单的。单独的对付应试教育我确实有方法,比如阅读、速记、速算、SSS学习法之类的方法,但我遇到的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向的问题,学校把这一切完全扭曲了,现在的解决方法要么出国、要么放弃国内的正统教育方式,我只是刚刚遇到而且冲突很大,最近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头疼。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按我的方向培养孩子,会跟学校的方式有正面冲突,因为这事跟老婆吵过几次架, 我不在意分数,但学校在意、老师在意、老婆在意、亲属在意、甚至孩子自己也在意,原先一直觉得自己做不错,现在发现在儿童教育上的学习和尝试才刚刚开始。---------------------------------------------------------------------------------------------------------------------------上面的纯吐槽,现在试过所有方法比较有效就是:主动引导多接触经典。孩子的空闲时间有限,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让孩子接触一些经典的东西:1、阅读: 尽量每天给孩子保留30分钟的阅读时间,主动引导并准备一些经典的童书,养成他的阅读习惯。每月给孩子最少买100元左右的童书,现在有500、600本挑选过的童话、故事放在家里 ,确保孩子在家里可以随时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给孩子单独办个书证,每回去图书馆换书里带孩子一起去,让他自己挑书。买了一个可以插卡的小音箱,放上各种有声童话,每天睡前听一会。2、动画片和电子游戏:给孩子推荐一些经典的动画片,日本和欧美的,尽量少让孩子看喜洋洋和蓝猫之类的国产动画片。给孩子找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多让孩子动脑。3、电影:只要不出差而且有适合孩子看的电影就多带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以后打算周末多找一些适合孩子的经典电影,跟孩子一起看。努力培养孩子多接触经典的习惯 ,提高他的眼界,在看、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和学习。其它做过的努力和未来的计划,都放在这个问题里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我认为学校教育的现状无人可以改变,这是整个教育系统上千万人的事情,怎么改变?我认为可行的方法是,家长自己探索教育,然后怎么与学校教育互补。学校教育并不是没有优点,难是如何让孩子理解,这就要靠家长自身的努力。家长自己不努力,想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推卸给学校和社会,这在当代中国是不现实的,也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
现在很多好的小学的确是这个样子的。好了把问题简单粗暴的回答完了XD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当然是国家管,但是教育对于一个个个人则是需要父母和学校一起的,我觉得文中的家长,说句老实话,有点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在国内长大的人来说,对于国内究竟怎样,就算不能面面俱到完全了解,至少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心理准备的,比如说塞红包走后门这种,或者学校大概是什么样子(当然,这些现象不对,但是你知道他们存在)而这篇文章的口气,好像这爸妈是出生长大在别的地方,然后突然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空降到中国一样。哇,这是什么啊?哇,那又是什么啊?这个文章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一个是当然是,中国的教育的确不好,另一个我觉得则是父母的教育观和学校教育观的落差问题我在新西兰的,我遇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朋友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里的幼儿园,过了一阵说不行不能让孩子受新西兰的教育了,我问为什么,然后朋友开始诉苦了,首先说幼儿园教的不够,只算加减不算乘除啊,布置的作业不好,比如说要孩子去图书馆借书,但是不说明借什么,于是孩子只借有趣的,把孩子教得不能管了,比如说教孩子洗澡或去洗手间的时候不能让别人看,而且孩子还会顶嘴了,总之说了很久,最后的结论就是:学习太简单而且把孩子教的不乖了。最后孩子送回国内接受国内那让很多人诟病的应试教育,我一直对这个决定不太赞同,不过反正不是我的孩子XD所以这个问题,有一半并不是中国的教育好不好或者新西兰的教育好不好,美国的教育好不好(美国还有虎妈呢,当然我是坚持认为西方教育好过中国教育的)或者等等等,而是简单粗暴的这不是家长要的教育,所以我们要挑刺。(而且我觉得文中家长的教育理念执行的也有点不对啊,特别是细节执行,我觉得他们很像中国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是美式教育素质教育,其实不是放任就是改头换面的应试教育)其实我很想说……要管得松就不要上名牌小学了…… 等等这好像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在天朝,作为家长没有什么选择余地…… 你要么home school来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结果自负……其结果的浮动性很大…… 如果对home school没信心,又希望孩子能够考进好的高校……那么各种磨灭天性什么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必须的……这就是个trade off,除非你孩子是天才…… 或者就让孩子拼爹……要是有能力把孩子弄进好的高校或者出国……当然是你希望怎么教育怎么教育…… 你就顺其自然了,也不求好的高校怎样的,怎么分配怎么读好了……反正不要有期望……这不好,但是这是现实……家长是不是也应该认清一下现实,然后看看自己切实的能做什么?这个家长送孩子进了名牌小学,我估计他是希望孩子进重点高校的,那么他要么转变自己的目标,要么就接受下来,重点高校之路对于普通人来说磨灭人性的比起什么统一包书皮什么多的多呢(我们就假设他孩子不是天才好了)发现可能造成误解于是update一下:我不是说不要抱怨,抱怨是正常的,应该的,但是抱怨之外还有很多事情是家长应该做的,这篇文章不仅仅体现了教育的问题,还有家长的不作为,实际上家长一边看着这些事情发生,一边抱怨着,一边助纣为虐把他们希望有的孩子的素质给扼杀了。又看了几条回复再update一下:有人提到或者出国,或者名校,不是名校的也不放心送孩子去,我觉得这也算说到一个关键处,对于想要考进名牌高校的,人口基数充分证明了独木桥的险恶,但是没有提供给那些已经选择了不想走独木桥的人适当的照顾。一个孩子,如果对于那方面没有兴趣,那完全就是不管了,反正就晾着你,爱干嘛干嘛,或者为了整体的分数线对那些不走的人也进行打压,其实独木桥没什么,但是不走独木桥,下面却是万丈深渊。
我就是受害者啊……小学时相当好的学生,中学就操蛋了,高中差点儿没上下来,大学就昏昏过来了。可是到现在,我发现我不比别人差多少啊,重要的是我感觉有些人是不是上学上多了……他们不是读书读多了,而是读少了。我就纳了闷了,怎么上学多了,读书少了。真jb操蛋。我见过都要考研出国留学的人呢,竟然说自己没去过博物馆……我见过都上大学的人,居然买票成问题……我见过大学毕业的人,自己连饭都不会做……我也见过,还没上初中的人,开始计较钱的问题……
怎么说呢,不是教师的问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说实话,现在做老师很累,压力很大,感觉学校都快企业化管理了(公立学校),就差打卡上下班了,大家都很拼,当然老师们也是认真尽责,抓学生成绩,因为有些学生和家长确实不太像话,比如家里不管,那么老师就会很累,不过想想我们学校因为还算好吧,遇到什么都要拿来评比的学校就更辛苦了
是的。这个自述的情况是真的。反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且更新了一遍教育理念的的家长,把受了良好家教的孩子,送进教育资源最好的小学,交给目前看来最优秀最负责的教师……之后出现的疑惑和焦虑。中小学的问题非常严重。资中筠先生说“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非常非常及时和震撼。旧的问题本来就很多(像这位家长说的,统一穿戴和规范日常行为,我认为各国都难避免,习惯后尚能忍受,还可以寻求喘息空间)。教育内容是根本问题,比如标准化答案,在低端的学习内容上重复(造成作业负担重),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空间,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缺乏创造性等等……一些名牌学校,在“教育改革”“培养创新能力”的口号下,新的问题也很堪忧。那些学校更加严格和花样百出,表演性更强。如果孩子不驯服或学习跟不上,那就不说了,惩戒、加上久而久之对这个孩子不耐烦。如果孩子优异、驯良且好胜要强,则很容易被廉价的表扬和鼓励,拖进无穷尽的“活动”中去。你的孩子可能成为“少先队风纪检查员”“书写规范的竞赛员”“办手抄报的模范标兵”“爱祖国演讲的资深演讲员”“课堂教学优秀成果展示小组组长”“”小制作的资深劳工“……孩子整天开开心心,忙忙碌碌(而且家长也必然被拖进去帮忙甚至代劳),这些事还挺光荣和挺难拒绝的。好的教育应当少用批评,也应当少用表扬。廉价的表扬也应引起教育者、家长和孩子的警惕。那些表扬,未必符合教育规律且方向正确、也不一定能让孩子追随本心。家长怎么办?应该怎么做?完全同意@张英锋的。我自个的看法,概括一下。如果孩子在国内接受教育:1,对学校教育打消不切实际的美妙幻想。2,遵守学校规定(只要不太离谱,太离谱的可以和老师协商,争取通融), 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学校老师起冲突,保护孩子的安全和尊严。3,学校的各种考核孩子的标准,各种被鼓励参加、得奖、出头露脸的活动,要分辨是否合理。可以超出标准(比标准还好),或得过且过。4,提高效率,给自己和孩子留下自主选择和喘息的空间。5,.学习成绩能多优异就弄到多优异,让老师无话可说。而且,从长远和短期看来,以分数来录取的现状,还看不到有改观的前景。6.,大量阅读、阅读,还是阅读。阅读才能提高分辨能力,阅读也能提高学习成绩,阅读是自救的根本。7.,保护和鼓励个人兴趣(人格健全、个性可爱、树立自信、成绩不好的退路、遇到贵人、以及将来真正让孩子能投入的事业和能赚钱的事儿,可能就指望它了。)8,放假就别跟家呆着补课了,旅游,能出国旅游最好。9.能给孩子帮忙就要帮忙, 也甭为难孩子,什么事都让他自力更生。10.公民教育(这个我还真不知怎么弄)
资中筠先生曾经说过“”。不只她一个人在焦虑,中国的精英都在焦虑。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已经移民或正在移民中国政界、商界、学界的精英们,他们的移民理由不会漏下子女教育这一项。他们是信息最发达、最了解中国内幕的人,但是他们都选择用脚投票,宁愿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到欧美去做二等公民。了解一下欧美教育,就会知道我们的教育究竟差到什么程度,我们身上的弱点和人生中的遗憾,多数都与学校教育构成因果。读一下问题中的那篇文章,就知道那个母亲其实是在按照欧美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不想孩子步自己的后尘。只是她没想到的是,6年的努力很快就会毁于一旦,她当然要恐惧。因为我们在教育目标上是最低端的,中国未来几代人还会为欧美打工。下图是美国2001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美国学校的测试题95%以上是在考学生的记忆力。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问分类法,即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的“布鲁姆学问分类法”。该分类法把学问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等几个类别。这个分类法在美国教育界,尤其是在中小学,可谓众所周知。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以此分类法为依据的。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美国的教育成功走出了以“记忆”为主导的测试困境。摘自《知识不是力量》方柏林(南桥)著你自己就能分析出我们的教育关注的其实都是低阶的领域,能达到Applying的少之又少。而北美的中小学却以此来制定教学的目标,齐头并进的去提高学生各层次的能力。那个最高阶、最能产生高附加值的领域,我们其实毫无涉足,只是在喊口号而已。这就是最令人痛苦的,学校里的教师不能去实践这套东西,因为这套完全不适应应试体系,在体制内无法存活。现在就知道20年后孩子的结局是什么,孩子的家长能不焦虑吗?那你说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能追上欧美?美国人用了2代人,也就是50年做到现在的水平,我想赶超欧美应该是N*50 年!面对残酷的现实和强大的体制,我们该怎么办?对这位母亲的建议:人不能总处于苦逼的负面情绪下,否则会产生心理疾病,所以首先要接受现实。不是顺从,而是积攒能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点点的改变孩子。家长最有效的武器是让孩子大量的阅读(非教科书、教辅书),要给孩子办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并舍得买各种书。对小孩子,家长要亲子阅读;对大孩子,要和他讨论观点,学会如何分析。通过海量的阅读,更丰富的观点、更广的视野可以帮助孩子健全心智。鼓励大量的阅读也是欧美教育的核心,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与欧美同步。第2有效的武器是一定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并鼓励他发展为特长。不论是写作、科学、艺术、体育都可以,让他去做最想做的。尽量不要以考级为目的,因为考级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对孩子的进步一定给予具体的鼓励,所谓具体就是指出他哪里做的好,称赞他的努力,而不是泛泛的或夸大的鼓励,因为会有反作用。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因为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只能从别人身上找到。家长就是他的镜子,孩子可以看到自己。不去鼓励他,他的动力就会衰退,兴趣就会转移,形成不了特长。家长要像教练一样,及时的告诉孩子哪里做的好,做的不好如何快速纠正,让他看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做到以上两点就很NB了,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做,就是让孩子建立公民意识。阅读能初步建立公民意识,但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效。家长要提供各种机会,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团体活动、户外活动等。从小就学会如何帮助人、如何尊重人、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影响别人,让他的内心充满正能量。你的孩子就会有希望,从内到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所以屌丝还有希望,全靠自己努力自救,对学校和体制不要报太高的期望。相关问题:面对当前的中国教育,作为家长你做了些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留学就学理由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