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特点乙肝是什么传染病?

全国客服热线:400-
临床传染病学知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上)
浏览次数:
复习医疗事业单位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患者的依据之一。
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流行性
D.有季节性
E.有免疫性
正确答案:A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15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医学基础知识
2015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_百度知道
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传染病的特点是:
(一)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二)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患者的依据之一。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社会因素作用下,表现出各种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前者指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如霍乱,后者指在某些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某些地区中持续发生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之分。某传染病在某地发病率处于近年发病率一般水平称为散发性流行,当其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称为流行,超出国界或洲...
提到传染病人们很可怕,其实传染病也是有其自己的特点的,根据其特点合理的防护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br&&br&传染病有三个特点:1传染源:一般为患者,病毒携带者等,2传染途径,如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3: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传染病具有
_百度作业帮
传染病具有
传染病具有 &&&&&&&&&&&&
和 &&&&&&&&&&&&&&
传染性、流行性养猪场猪传染病的发病现状及特点 - 猪病防治 - 中国养殖网
养猪场猪传染病的发病现状及特点
  1新病不断出现
  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这17种传染病中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2型、附红细胞体病和增生性肠炎等。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发生的、气喘病、仔猪大肠杆菌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布鲁氏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新旧传染病已是我国的常发病和多发病。旧病未除,新病又增,给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多病原混合感染
  近些年来,在生产实际中,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已是普遍发病的规律。猪群中发病,常不是某单一的病原体引起,而是2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造成的,造成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诊断和防治难度加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多病原感染中,既有病毒与病毒的混合感染,细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病原(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或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共同发病的现象。近年来,在养猪临床中经常见到猪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2型、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还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三重感染的现象。在临床实际中,还可见到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双重或三重感染,或者这几种细菌病原体与前述几种病毒病的病原体多重感染,这种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是十分普遍的。在有这些病原污染的养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
  3呼吸道疾病日突出
  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5%~30%,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是养猪场疾病防治中十分突出和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母猪、哺乳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病猪临床表现明显,常见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者呈犬坐姿势,生长发育受阻,消瘦,死亡率增高。剖检病理变化以气管、肺脏及胸腔等部位和器官的变化为特征同,轻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有可能是由1种或2种以l:的病毒,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或者是病毒和
  细菌共同感染引起,出现呼吸道症状,促进和加重猪的发病。
  另外,管理和环境应激因素也可引起发病,这点往往易被忽视。把病因的注意力集中在病原学上,特别容易忽视管理和环境作用这个重要的原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以是原发的病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病原体,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这几种细菌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或肠道带菌比较普遍,一旦有使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存在,就可能引起内源性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除了上述病原体外,猪群恶劣的饲养管理条件也是直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猪舍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猪舍消毒卫生差,粪尿没及时清除,猪舍温度变化大,单一,猪营养不良以及其他降低猪体抵抗力的因素等多种应激,都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暴发的诱因。
  4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仍是主要疾病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感、布鲁氏菌病、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在规模化养猪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提倡建设规模化养猪场,因猪源缺少,到处抢购猪苗,结果导致初产母猪暴发细小病毒病,造成大批母猪发生流产,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流产风”过后的几年叉陆续由猪瘟、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较多的繁殖母猪发病。要特别提出,猪瘟这个古老的疾病,可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主症的新致病特点。我国当前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繁殖障碍较为普遍和严重j特别是这几种病原发生双重感染,可以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5免疫抑制性疾病日渐严重
  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较多,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感染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2种疾病,这2种疾病不但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已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主要的是这2种疾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猪细胞疫和体液免疫被抑制,猪的抗病能力明显被减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增多和越加复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可观察到,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和圆环病毒2型在较多养猪场常呈现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或猪群),繁殖障碍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也十分严重,较难作出确切的诊断和防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2010年第9卷第8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作者:王 妍
摘要: 【关键词】 学校
常见传染病
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聚集的场所,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由于学生接触密切,相对集中时间长,更易造成传染病的疫情发生,尤其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在学校中,学生易流行的传染病有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病毒性肝炎等。针对学校的特点,应采取积极......
专题推荐:
【关键词】& 学校
常见传染病
 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聚集的场所,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由于学生接触密切,相对集中时间长,更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在学校中,学生易流行的传染病有、水痘、腮腺炎、麻疹、病毒性肝炎等。针对学校的特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1 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早隔离,早治疗。在第一时间内做好疫情上报工作。学校设有第一报告人,一旦学校发生传染病,各班班主任及时上报学校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家长领孩子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明确诊断并把诊断结果及时反馈到学校,学生进行隔离治疗,患病学生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学校建立疫情跟踪制度,随时掌握学生情况。学生治愈后需持医院证明方可返校。患病学生班级及时进行消毒。对于任何一种传染病,它都有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和治愈期这一过程。一般的传染病在潜伏期、发病期最强,所以对于学校传染病的控制方面,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最关键。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腮腺炎的潜伏期为2~3周,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50天,麻疹为6~21天。对于密切接触者要认真观察,如果出现症状马上进行隔离治疗,学校建立每日晨检午检制度,加强疫情的上报工作。
  2 切断传播途径
  (1)有传染病发生的学校在第一时间内与当地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在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消毒及控制措施。(2)学校加强日常的预防消毒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流行病的特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有消毒制度,有专人负责,有消毒记录。(3) 卫生部门及教委定期对学校保健医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培训。(4) 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3 保护易感人群
  (1)经常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2)遵守作息制度,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3)加强营养,忌挑食和暴饮暴食。(4)做好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疫苗是用来预防和杜绝传染病的发生,而不是在应急情况下作为补救措施的手段。(5)对一些传染病可以用一些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总之,学校是传染病最易爆发的场所,平时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做细,领导要给予重视,工作要有连续性,持久性,做到预防为主的指导原则,做到学校传染病的防好、控好,使学生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染病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